木兰诗中的对偶

2024-07-09

木兰诗中的对偶(精选6篇)

篇1:木兰诗中的对偶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6.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9.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0.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2.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13.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对偶句推荐

1. 黑发不知勤学习/白发方悔读书迟

2.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3. 登高极目/览水送归

4.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5.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 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无情对)

7.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无情对)

8. 太极两仪生四象/春宵一刻值千金(无情对)

9. 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无情对)

10. 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无情对)

11. 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12. 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

13.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14. 君子之交淡如——水/醉翁之意不在——酒(黄伟涛个人很欣赏此联)

15. 未必逢凶化——吉/何曾起死回——生

16. 廪生抹围裙——斯文扫地/屠户戴顶子——杀气冲天

17.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回文倒顺)

18.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回文倒顺)

19.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回文倒顺)

20. 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回文倒顺)

21. 东风恶。欢情薄。

22. 浮云富贵。粪土王侯。

23.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24. 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2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6.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7. 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28. 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载素冠。

29.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0. 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篇2:木兰诗中的对偶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有哪些呢?大家是否清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对偶句赏析

篇3:电路的对偶

对偶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在分析和研究自然规律中, 利用对偶现象, 可以有效地揭示元素之间一些相似或相对的内在联系, 简化认知事物的过程。

一、电路的对偶现象

在纯电阻电路中, 串联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为:总电阻RS=R1+R2+R3+…+Rn;同样在纯电阻电路中, 并联总电导与各电导的关系为:总电导GS=G1+G2+G3+…+Gn。它们的数学表达形式很相似, 这种相似性表现为对偶。又如电容元件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关系为:i=Cdu/dt;而电感元件的电压与流经它的电流关系为:u=Ldi/dt。这两种元件的电流电压关系表达式也呈现对偶现象。

二、电路的对偶关系

电路中某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或方程) , 用它们的对偶元素对应地置换后, 所得的新关系 (新方程) 也一定成立, 后者与前者互为对偶。[1]电路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偶关系如下表:

(一) 电路元件的对偶

组成电路的元件中, 两者之间互为对偶的元件有电阻R与电导G、电容C与电感L、电压源US与电流源IS等。下图是电源的对偶:

图1和图2是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模型, 其对应的电压和电流表达式分别如下:U=US-RSI, I=IS-GSU, 它们互为对偶。

(二) 电路的结构对偶

由电路元件组成的不同结构之间的对偶有串联与并联、开路与短路、回路与节点等。

(三) 电路的定律对偶

基尔霍夫定律包含电流和电压两个定律, 这两个定律互为对偶。KCL指出:任一时刻, 流入电路中的任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Σi=0。而KVL指出:任一时刻, 沿电路中的任一回路绕行一周, 所有支路电压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Σu=0。KCL与KVL是对偶关系。它的子元素如电流与电压、节点与回路、串联与并联也互为对偶。

(四) 电路参数的对偶

二端口网络是具有2个端口的电路, 端口与电路内部网络相连接。图3是反映二端口网络的阻抗参数的等效电路。

阻抗参数Z的矩阵方程形式为:

图4是反映二端口的导纳参数的等效电路。

导纳参数Y的矩阵方程的形式为:

以上二端口网路的开路阻抗参数Z和短路导纳参数Y互为对偶。

(五) 电路结论的对偶

电路中某些结论存在对偶, 如开路电流为零与短路电压为0互为对偶的结论;又如数字电路运算中A·A=A与A+A=A这两个结论也互为对偶。

三、电路对偶的分析

由于电路对偶的存在, 运用它来分析电路, 可同时获得电路及它的对偶电路的解, 一举两得。

(一) 无源网络的对偶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 分析R-L串联电路 (图5) 和它的对偶电路 (图6) 的电压、电流的关系。

图5中RL串联电路的等效阻抗为Z=R+jωL;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为U=ZI。图6并联电路的等效导纳为Y=G+jωC。

端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为I=YU。若参数R与G、C与L在数值上相等, 且接在频率相同的正弦交流电路中, 则两个电路的U与I数值相等。这个关系也可以用矢量图来表示:R-L串联电路的矢量关系为图7;G-C并联电路的矢量关系为图8。

两矢量对应重合, 即两电路互为对偶关系。

(二) 有源网络电路的对偶分析

如图9是一个有源网络的平面电路, 对它进行求解, 可使用网孔法, 方程组为:

根据对偶原理, 将对偶量相应地置换后, 可以转换成另一个电路 (图10) , 它的节点方程组:

电路分析方法的对偶是电路多种元素对偶的综合体现。上述对偶电路的对应元素有: (1) 回路电压法与支路电流法的对偶; (2) 电阻串联与并联的对偶; (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对偶; (4) 电流控制电压源 (CCVS) 与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的对偶。若对偶元素数值相等, 则在数值上两个电路同解:IL1=VN1;IL2=VN2。

小结:

1. 根据对偶原理, 如果导出电路中某一关系和结论, 就等于解出了与它相对偶的另一关系和结论。例如, 含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两种等效:互为对偶, 只要论证了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它的对偶———诺顿定理自然也成立。

2. 互为对偶电路的特征方程和特征值相同, 由对偶方程导出的各种公式和结果也是对偶的。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篇4:木兰诗中的对偶

中国古代“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汉民族的“对偶性思维”,在汉语书面语的生成过程中,两两相对的句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汉语词汇有着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可单音节成词、可双音节成词的优势,为生成音节和谐、句式整齐的“对偶式整句”奠定了基础。语言学家研究表明:汉语表达的优势在相当程度上与和谐的语音、整齐对称的语感有着极大的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骈文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时代崇尚的文体和文风,从古至今的语言大师为什么热衷于创造音节整齐和谐的语句。甚至,汉语形声之美常常凌驾于理性的句法之上。我们不会读成“一衣带/水”、“狐/假虎威”,而读成“一衣/带水”、“狐假/虎威”;不会读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读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种韵律与句法错位的现象典型地证明了汉语具有韵律征服句法的特点,也证明了整句既能突出意义又具有韵律美。

整句符合汉民族对称和谐美的需求,如果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有意识地穿插一些整句,使部分语言形式结构对称,音节长度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节奏匀称,缓急均衡,将大大增强文章的美感。

对偶式整句是语言铺排的一种形式,前句的结构召唤着后句,后句的结构响应着前句,前呼后应,和谐一致,圆通合拍。就前后句的内容关联而言,有以下几种铺排的形式。1.相似相关并举式。如“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安全是企业效益的前提”(某建筑公司宣传标语),“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学生习作)。2.相对相反并举式。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在我的眼中,山是一条汉子,一条魁梧高大、坚定有力、给人以信心力量鼓舞和有安全感的北方汉子;水是一位女郎,一位袅娜多姿、温柔贤淑、让人欢悦松弛憧憬和有慰藉感的南国女郎”(学生习作)。3.事物局部并举式。如“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登徒子好色赋》),“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节奏,我的胸怀有吴越水的温柔”(学生习作)。

认识是指导的前提,是达成有效训练的基础。但具体的练习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步来做。

首先,让学生练习把散句改写成对偶式的整句。如“感慨动荡不安的时局,壮志难酬情怀的抒发,田园边塞的风光描写,同情人民生活的疾苦,使得唐代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为唐代诗歌营建我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一个句子,把前面四个短句改为整句,则可改为“感慨动荡不安的时局,抒发壮志难酬的情怀,描写田园边塞的风光,同情人民生活的疾苦”。这样的练习多有所见,主要是在形式上加深认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一步。

其次,展开联想,创生语句。显而易见,这上升到了思维层次,从本质上让学生把握对偶式整句,实现言语的生成。比如,“马蹄声声,回首望去,我第一次发现那夕阳下的宫殿竟是那么美。”(学生习作)画线上应写上什么样的语句与“马蹄声声”形成形式上对称语意上呼应的关系?这就需要联想。怎么联想?上面所述的三种对偶式整句的铺排形式是一种参照。由事物的局部关系展开联想,很容易从马蹄想到车轮,那“车轮辘辘”就自然生成了;由事物的相关关系展开联想,可以从地面想到天空,从道路想到路旁,从“马”想到“雁”,从马行路上想到路旁的树木,那“雁鸣凄凄”、“落叶潇潇”就容易生成了;由事物的相似关系展开联想,可以从眼前的路想到人生的路,那“长路漫漫”也就呼之欲出了。

有一篇学生习作写到“‘老师,什么是幸福?’年青的女老师先是一愣,思考片刻后答道:‘回去查词典!’一本词典意味着家中老母鸡几个月产下的蛋,是奢侈品。”一本词典还能意味着什么?紧扣“奢侈品”联想开去,可以由家里的禽畜联想到田里的出产,从收入之艰难联想到付出之巨大等等,于是可续出诸如“意味着田里收获的半年余粮”,“意味着烈日中父亲要背几十块石板”之类的语句,这些语句,能使原句句意得到多重的丰富与强化,并能展现出作者的个性与风采。

第三,整句复合,联句成段。以上所练还只限于局部句子,如果能从一两个整句的运用拓展开去,将整句复合成一个句式整齐的段落,语言表现力将会出现一个飞跃。先看张抗抗《沙之聚》中的一段话:

很多年过去了,我们也许忘却了许多应该记住的事,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某个人或某些人。是他们扶持了你,支撑了你;如轻推摇篮的母亲,如浇灌苗圃的园丁——将一茬一茬的青年送入文学的天地,将一本一本的好书送到读者的手里。诚然,编辑会退休会离去,作者会衰老会消失,出版社的小楼会陈旧会翻新,但书,从这里诞生的书,将永远是簇新的。

这段话嵌进了四个整句,“扶持了你,支撑了你”,“如轻推摇篮的母亲,如浇灌苗圃的园丁”,“将一茬一茬的青年送入文学的天地,将一本一本的好书送到读者的手里”,“编辑会退休会离去,作者会衰老会消失,出版社的小楼会陈旧会翻新”,使句意获得了多角度的强调。我们把这种整句复合的方式概括为:AA+BB+CC……如果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觉运用,则能训练学生语言的气势感、酣畅感。事实上,经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如:

1.天似镜,风如纱,竹涛阵阵,流水淙淙,正是个好日子,李白与阮籍同到神的脚下建筑快乐幸福之门。

2.面对痛苦,李白不曾低落消沉。出山东,下江南,一路高歌,一路豪迈。不是长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就是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管面对什么痛苦,诗人的头始终是高昂着的。

再看菀云《感悟》中的一段话:

男人常常焦虑不安,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灵孤独。这种孤独,常常造成与人的对立,与社会的对立。这种对立,不表现他们的力量,不表现他们的意志,不表现他们的进取精神;只表现他们的孤独,只表现他们的脆弱,只表现他们的无助,只表现他们的一深层的悲凉……

这个例子与上面明显不同,不再是两个分句表现一个意思,而是一个分句一个意思,经过三个分句的累积,便创造出整体的多重的意义。“不表现他们的力量,不表现他们的意志,不表现他们的进取精神”,“只表现他们的孤独,只表现他们的脆弱,只表现他们的无助,只表现他们的一深层的悲凉”,都由一个共同的引领词带出句意。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复合方式概括为:AB+AC+AD……EF+EG+EH……一经指出,学生便容易仿效。如:

父亲不喜欢吃山珍海味,不喜欢上千元的大宴,不喜欢正儿八经地坐在茶楼里品茶,不喜欢扎着领带穿着西装陪人喝酒。父亲说,这样的生活总不是个味儿,其实一点也不快乐。父亲喜欢吃大碗大碗的羊肉面,喜欢吃半个拳头大的羊肉萝卜馅饺子,喜欢吃刚煮好的撒了盐的大土豆,喜欢吃陕北的南瓜子……母亲总说父亲很土不会享受,可父亲说过着农民般的日子,就是他最大的快乐幸福。

篇5:木兰诗中的对偶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复沓的`语句有4处: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第一处和第二处分别以相似的词句加以重复,设问中兼用复沓手法,显示忧虑之深。

第三处以相似的词句在诗中出现两次,反复写出木兰恋家思亲的内心活动和征途上的艰难困苦。

篇6:对偶修辞手法木兰诗

对偶修辞手法木兰诗

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对称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其主要方式有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例如: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曲。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1、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开工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叫。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句),字数相等,上下两句词性相对,意义上相互补充,是个非常工整的。

构成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这就是正对。比如:

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两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非常形象,是正对。

构成的两个句子可以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这就是反对。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两句用一个工整的反对,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我国古代诗文里很早就运用了这种修辞格。例如: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些非常严格,不仅字数相等,结构相对,而且同一句中词与词之间平仄变化相应,上下句之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现代文章对的要求就比较宽了。例如: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上一篇:有关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下一篇:白鹤公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