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2024-08-26

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共6篇)

篇1: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名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 1.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还是当做行动指南,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后继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是研究的方法;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他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制定出适合本国情况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它们加以适当的调整。3 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2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3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历史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1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环节。2 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3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2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3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也不能孤立的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1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2 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衡论”;4.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需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1.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2.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构;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牙膏,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的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优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2.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然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1.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2.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3.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势的面貌出现;4.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略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本质和现象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2.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与本质的;3.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绝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在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有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2.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极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第一,检验真理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2.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可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取得胜利。如果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本本出发,固守过去的一切,就会落在时代后面。正是因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长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2.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社会形态发挥在那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第二,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第三,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第四,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主动性和积极性;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了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2.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3.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有: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向人民群众负责任的观点;4.向人民群众负责人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的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剩余价值率 1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2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3用M表示剩余价值量,则M=m/v×v=m′×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佣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剩余价值产生的两种基本方法1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3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在工作日长度不变得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不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2后果: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3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4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1资产阶级主张利己主义的人生观。2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他们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出发,以极端利己的观点来判断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3资产阶级的道德观是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它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为标准的准则和规范,利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实践的长短。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2.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预付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计算公式为M=m’·y·n;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3.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然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商业资本的作用1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有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2产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3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4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的数量则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2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3在一定的平均利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究竟多高,实际上是有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此外,利息率还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和借贷时间的长短等。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就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 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1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2较为重要的一些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有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纪商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垄断与竞争的关系1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3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1.竞争的目的不同;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4.竞争的范围不同 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1.自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的统治在其国内不断发展,并积极向外扩张势力。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艺术是资本输出。3.当资本主义的发展跃出国界,在世界上扩展其势力范围时,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国际垄断组织,来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特别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的现象。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这种联合资本已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由于它突破了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缓解了生产社会化发展日益受到的单个私人资本的限制和束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他促成了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1.物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或阶级统治的革命;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活动;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4.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的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4.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的,人们在寻找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之路,这种探索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不坚持,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的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的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实现人的自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旧式分工的束缚,接受教育的训练的限制,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问的全面发展为支撑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必然要在实践中经历长期的探索过程。因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竟是人类历史上完全崭新的事业,无产阶级在争取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不可能有事先设计好的完美蓝图,必须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创新;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向共产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必须经过发达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逐步创造向共产主义过度的主客观条件,在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时候才能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3.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经过更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才能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1.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客观要求,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制度,因而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共产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共产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所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2: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 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 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 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 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 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 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 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 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 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 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

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 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 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 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 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 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 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4、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此观点错误。答:(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 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 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 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 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 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5.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答:(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 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 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 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是资本的特殊性。而从辨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事实上,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考察了“资本一般”问题。他指出:“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 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第 22 页。)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这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性”,即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 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二者结合 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

6.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答: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够实现价值増殖,而运动是有条件的,即必须 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与继起性。首先,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 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应该各占多大 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只有这样,当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时,又有货 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使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其次,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 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各自 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例如,当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时,就会出现商品积压,而货币资本短缺,就无法再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即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 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各种职能形式就不能相继转换,所以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同样,如果各种 职能形式不能相继进行转化,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也将被破坏,所以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

7、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 1825 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 1836 年、1847 年、1857 年、1866 年、1873 年、1882 年、1890 年和 1900 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 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 20 世纪,在 1900 年危机之后,到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 1907 年、1914 年、1921 年、1929~1933 年、1937~1938 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 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属 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有三次,即 1957~1958 年,1973~1975 年和 1980~1982 年的经济危机,因为这三次 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 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调节机制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其主要表现 就是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 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 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 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 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 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这里,必须明确,随着调节机制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尽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 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决定,资产阶级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调节措施和手段,经济危机是克服不了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就资本主义的国体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 削和压迫形式而已。就资本主义的政体而言,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 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 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制度。

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 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意识的集中体 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自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 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 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并进而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 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 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

10、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1)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由于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 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 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各种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 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 的阶级本质。

(2)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 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 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由于它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 起过积极的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

篇3: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1 国外价值说

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国外就有三种基本观点 :客体说、主体说和关系说。

1.1 客体说

美国学者罗尔斯顿、德国哲学家舍勒等持客体说,罗尔斯顿关于价值的观点是片面的,属于机械的客观论。他认为在人类出现之前,人们所意识到的那些自然属性就已经客观的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了。观赏者将自然物的这些属性用直觉将其记录下来,从而翻译成实实在在的价值。可以说,罗尔斯顿肯定了价值具备的客观性,但是忽视了观察者作为主体的作用,认为价值与主体是不相关的。而舍勒简单地认为,价值是直观的现象或者是现象学上的直观,它直观地存在着并在感受中给予我们。

1.2 主体说

哲学家培里、罗素等人主张主体说。他们认为价值是纯粹主观的,是主体欲望、兴趣、需要以及情感的产物。其中罗素认为如果两个人在价值问题上意见不相统一,那么他们只是对一种口味的不同而并非是对任何一种真理存在不同的看法、意见。他认为价值是纯主观的东西,价值也仅仅是人们表达主观感情的一种方式。在价值哲学领域,美国现代哲学家培里以提出现代经验主义、现代自然主义的一般价值论——“价值兴趣论”而著称。培里用公式说明了自己对价值的观点,即“x是有价值的 = 对x发生兴趣。”他认为凡是兴趣所在的对象那便是具有了价值,片面的将价值归结为人们的兴趣,或者是兴趣对象的任何东西事实上都是有价值的。这些哲学家坚持主体说实质上是将客体的作用忽视了,将主体的作用夸大了,因此他们的观点脱离了一定的实际情况,属于片面的。

1.3 主客体关系说

哲学家厄棱费尔和费龙迪齐持主客体关系说。奥地利哲学家厄棱费尔认为,价值是一种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它既不是纯主体的,也并非纯客体的。阿根廷哲学家费龙迪齐持有的观点是,价值是一种完形性质,是综合主体和客体的优点,与价值相关的因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受价值对象性质的影响,也与主体相关的其他所有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的影响。总而言之主客体关系说对于单纯的客体说和主体说是有所超越的,它是对西方哲学主体说和客体说借鉴、吸收其合理之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2 国内价值说

2.1 价值关系就是意义关系

我国的袁贵仁教授提倡用“意义”界定价值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名了、通俗易懂。该教授认为在哲学范畴中的价值,表示的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或者是消极的意义。在这里积极的意义指的是价值关系,而消极的意义是一种与此性质不同的价值关系。为了区别二者,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叫做正价值,将其简称为价值 ;对于消极的意义则称为负价值。这种意义的界定是当前学术界多数学者赞同的一种价值观点。

2.2 价值是满足主体需要

价值,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所需要和利益所需要的东西。该观点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 :需要是客观的,需要和想要、欲求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承认了价值的客观性,这种探索和努力值得肯定。但是价值如果用“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的话,很容易导致价值判断的偏颇与失真。

2.3 价值是合目的性

以合目的性来界定价值。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目的”并非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意识”、“内在动机”或是“有目的意向”的意思,具体指的是系统的一种指向或是状态,即物质系统的运动、活动与行为总是倾向于达到它,而不是其初始条件如何的状态,所以目的是系统运动的客观指向。这是从广义价值论来界定的,无疑也是合理的。还有一种理解认为,价值的普遍本质在于,客体对主体来说的合目的性。如果客体合乎主体的某种目的,那么就有某种价值 ;如果不合目的,就没有价值。这样的观点只能产生混乱。该观点否定了价值的客观性,实质上就是主观价值论,与西方某些学者的观点类似并非客观事实。

2.4 价值是有用性

在学术界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见解和看法,即以有用性界定价值。有些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有用性”。有些学者则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性,它并非客体的固有属性,而是客体对主体的关系属性”。这种观点反对主观价值论,坚持从主客体关系研究价值,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用属性来界定价值,不能解释价值的实质。

2.5 价值是人

以人界定价值。这种观点认为 :“价值是人” ,并且认为这一观点揭示了价值的实质。价值是人,人是实体。价值是关系范畴,不是实体范畴。用实体说明关系范畴,是难以成立的。人为万物之灵,人具有最高价值。哲学价值是一般价值,而人的价值是一种特殊价值。用特殊价值说明一般价值,也是欠妥的。所以这种观点也是很不科学的。

3 价值界定

从以上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们对于价值的理解,站立的角度不同,理解各异,虽然各有优点,也各有失偏颇,但是这些观点为我们对价值的进一步阐释做好了基础工作。所谓“价值”,是来自人类生活实践的一种理论抽象。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对各种价值关系中纷繁复杂的特殊内容和形式借以扬弃,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概括了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以及其中共同的、普遍的内容。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对于主体而言客体就是有价值的,当满足主体的需要的程度越高,则价值就越大。简要的说,哲学范畴的“价值”就是 :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我们认为,界定“价值”的概念,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确立的实践观点和思维方式提供的科学指南为方向,对价值做出较为准确合理的界定。

3.1 价值是一个“为我而存在的”的关系范畴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为我关系”说。马克思把实践引入了哲学,“为我关系”的思想便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主要论述涉及到了以下观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然而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为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就没有“关系”。价值既然是一个“为我而存在的”的关系范畴,这就要求我们用关系的思维去界定价值的概念,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出发,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出发去界定价值。

3.2 实践是价值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主张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人的认识不能脱离实践而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而且是价值的基础和源泉。价值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实现的。实践是价值的基础,一方面,实践创造了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人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己成为主体,作为实践对象的自然界则成为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确立的,又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创造了价值。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客观对象的关系,价值的本质就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

3.3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由于客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使价值具有了意义关系,这是客观存在的价值现象。价值的主体性与价值的客体性在价值关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历史的客观的,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具有历史性以及社会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4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所谓价值,就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这里的主体是价值的体现者,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主体尺度即内在尺度,指的是人的发展,其中包括人的需要。客体是价值的载体。实践是价值的基础。这里的效应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效应是指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它不仅包括知识价值、功利价值,还包括一切超功利的价值。

哲学上的价值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它概括了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揭示了外部的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当客体满足了主体的需求时,对于主体而言客体就是有价值的,并且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其价值也就越大。因此,作为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厘清价值的内涵之后,要坚定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摘要: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国外有三种基本观点:客体说、主体说和关系说。在国内也有意义关系、满足主体需要等多种观点和看法。对于“价值”的界定,学术界争论已久。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篇4: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篇5: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2009-09-19 16:45:54)转载 标签: 分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杂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④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他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唯心主义形式叙述)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物相分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3.马克思主义的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业立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②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麦必要基础。③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①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②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③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②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3.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7.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8.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③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②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第一事物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

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②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5.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稳衡论”。④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激变论。

7.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①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②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亦物质基础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②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

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9.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存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②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10.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法否定观的意义:①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成果。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1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②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2.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②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13.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能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隐藏的必然性。

14.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明显区别的。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现实性是已经存在的。不要把二者相等同。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侵害。另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从坏处着相,向好处努力。

15.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④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和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16.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③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以下方面: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5.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实践性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②社会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①实践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②认识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③相互作用关系。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揭示了以下对立:①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②可知论与不可论的对立③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①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面。从感年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路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②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②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3.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①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③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第三节 真理

1.真理的属性:①客观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②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第一,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一般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②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可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取得胜利。如果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本本出发,固守过去的一切,就会落在时代后面。正是因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说,一个重大的理论不能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必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②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常,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原理及其理论:①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一切认识做出检验。③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的检验具有反复性。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把人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使人们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斗争。

5.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常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①独立的实体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③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④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①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②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任务和超前作用。③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5.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表现在: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先进的生主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关系: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②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10.以三种宏观经济运行形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为基础,形成三种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①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3.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②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③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

4.文化的根本特性: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文化的社会功能: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认识功能。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①劳动是人的本质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3.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②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③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④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4.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作用表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篇6: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知识点

第一章 第一节主要知识点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P27)

2、哲学的基本问题。(P28)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有神论、无神论;辩证法、形而上学。(P29)

4、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5、列宁的物质定义。(P30)

6、意识的起源和本质。(P30)

7、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P31)

8、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P32)

9、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P32)

10、什么是时间、空间?时间和空间的特点是什么?(P32)

11、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P33)

12、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P35)

13、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6)

1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8—39)

第一章 第二节主要知识点

1、什么是联系?联系有那些特点?(P40)

2、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P41)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

4、矛盾及其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P43)

5、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

6、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P44—45)

7、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P45)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怎样的?(P45)

9、什么是质、量、度?(P46)

10、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P46)

11、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6—47)

1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P47)

1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方法论意义(P49—50)

14、辨证思维方法有哪些?(P50—52)

第一章 第三节主要知识点

1、规律及其特点。(P54)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P55)

3、意识的能动作用及主要表现。(P56—57)

4、如何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P57—58)

5、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58—59)

上一篇:感恩节幼儿园亲子主题活动方案下一篇:初中上学期班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