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就业解决方案

2024-07-21

农村就业解决方案(精选8篇)

篇1:农村就业解决方案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五措并举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

一是政策保障就业创业。利用故城县用工优惠政策,明确了进城务工人员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待遇,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一体就业建设。

二是经济扶持就业创业。充分释放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的倍增效力,并探索与经办银行合署办公、由经办银行派驻工作人员到人社局联合会审的方式,减少经办环节,压缩办理时间。

三是载体支撑就业创业。全县建成2家皮毛养殖基地,均为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在为农村青年创业人员提供项目支持、技术指导。

四是培训促进就业创业。针对年轻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培训,其中邀请肃宁先进养殖开展养殖培训,保障他们能够进入市场、站稳市场、有所作为。

五是信息引导就业创业。大力宣传小额贷款、一次性创业和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房租补贴以及税费减免等创业扶持政策,实时提供创业信息,激励更多的农村青年加入到创业队伍中。

篇2:农村就业解决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大力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根据团市委、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德阳市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德市青联发【2011】15号)的有关要求,团区委、区农业局研究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系统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优势与农业部门职能优势,以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为着力点,引导农村青年致富成才、创先争优,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二、主要内容

1、扎实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围绕县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提高农村青年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农村服务业的能力。全区每年培训青年100人以上,实现转移就业30人以上。推选30名优秀农村青年到认定的培训机构接受创业培训,帮助受训学员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创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对参与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给予支持。加强对农村青年创业的跟踪服务和指导,争取政府出台扶持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村青年带头创业致富、带动农民致富。

2、大力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立足基层,大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宣传,增强农村青年科技致富意识。以各级各类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青年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骨干,组建基层农村青年科普队伍。按照区域固定、交通便利、规模适中的原则建设一批能为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了解、体验农业知识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提供方便的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结合“三下乡”活动和乡村青年文化节,广泛开展农业科普活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现代化手段,传播农业科普知识,提高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

3、注重培养青年农业科研人才。着眼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支农力度,以青年科研人员为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领域处于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能够领导学科发展的农业科研领军人才。抓住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团队的培养、过程跟踪、考核评价、科技服务等关键环节,建立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动态管理机制。组织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一对一帮扶对口乡(镇),结合专业特长和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开展科技服务。

4、切实提高青年农技人员水平。选拔一批基层优秀青年农技人员,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业务能力,服务农村青年学用科技,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区项目实施,全区重点推选基层青年农技推广人员开展异地知识更新培训,组织个别突出贡献青年农技人才到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农业企业研修,开展区域性的观摩和交流活动。组建农村青年创业服务团,建立农村青年创业专家服务体系,指导农村青年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活动。

5、主动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围绕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设,以农村环境整治活动为牵动,提高农村青少年和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实施,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培育青年示范户。依托全国农村能源建设网络,动员农村青年参加农村沼气和环境建设培训。设立共青团沼气服务网点,为农户提供沼气日常维护和技术咨询,引导乡村物业化管理与服务。针对危害大、扩散快的外来入侵生物,开展集中性防控活动。促进环境整治相关村规民约建立完善,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全区每年重点建设1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培育1户农村青年环保示范户,5年培训100名农村青年沼气和环境建设带头人,扶持建立3个共青团沼气服务网点。

6、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引导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团组织联系的一批农村青年能人,依托自身已有的产业、项目和基地,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要求,创建青年示范社,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典型,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团工作,在符合建团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团组织,开展团的工作和活动。全区每年重点选拔、培训25名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专业人才,创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

三、组织领导

1、团区委、区农业局共同成立全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领导小组,由团区委和区农业局领导担任组长,团区委办公室、区农业局相关科室人员担任成员,负责行动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区委办公室,负责协调落实行动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宜。

2、团区委主要负责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活动策划、人员组织、媒体宣传等,农业局主要负责相关技术服务、业务指导、项目和经费支持。

四、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组建成立全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安排部署,团区委和农业局分工负责,合力推动,抓好落实。

2、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团区委、区农业局将根据本区实际,制定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分解阶段性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合作模式。努力选好我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合作项目和载体,以点带面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到基层。

3、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大力挖掘、树立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的优秀典型,并纳入各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表彰范围。总结活动开展的成功做法、先进经验,通过电视、互联网、简报等各类媒体充分进行宣传,在广大农村积极营造关注、支持农村青年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扩大行动的社会影响和工作覆盖面。

篇3:农村就业解决方案

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成因

1.1 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导致矛盾的产生

受到我国人口基数、社会经济发展均衡度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乡村滞后城市化的问题非常的明显。而且, 最近几年来, 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城市化建设与进程的推进落后于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加之各个地区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限制, 让城市的聚集功能与效益很难得到全面的发挥。所以, 城市就业岗位的数量、容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转移的效率, 影响了城市就业矛盾问题的化解。

1.2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就业矛盾的影响

双重二元结构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主要特征, 指的是我们国家既有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构成的经济二元结构, 也有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构成的社会二元结构, 这两种二元结构成为双重二元结构的载体。双重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我们国家的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 农村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多收入、提升生活的质量, 选择到城市里面打工等途径。因此,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 是导致当下城市就业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

1.3 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对就业矛盾的影响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的同时, “民工荒”也成为招聘市场客观存在的现象。这种劳动力过剩与专业性短缺的问题, 是由于用人企业的需求与劳动力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来看, 初中及以下的劳动力占了主体, 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很好的胜任技工类、知识类等岗位, 导致就业市场“技工荒”等问题的出现。因此, 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 制约着城市就业数量与结构的矛盾。受到社会法制进程推进的速度和完善程度的影响,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用人制度、保障体系等有待于进一步的健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用人机制等的不健全影响, 对农民工的权益、城市的就业、教育、治安等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直接造成了我国二元劳动力结构矛盾的产生。

1.4 就业市场人员结构对就业矛盾的影响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城市失业人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增加。城市失业人口的再就业就成为农村劳动力、城市劳动力之间矛盾的契合点。技术密集型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快速的发展, 而随着技校等社会培训力量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快速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就业的范围。这也使得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就业的竞争态势愈加的激烈。加之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问题的存在, 使得解决城市就业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成为当下政府等职能部门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策略

2.1 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加快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对促进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城市化进程当中, 服务业、基建业等提供的就业空间在不断的扩大, 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阵地。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 通过统筹城乡建设, 发展各地区的中心城镇, 促进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对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比重

最近几年,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与制度的不断实施,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路径。从当前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来看, 工业比重整体上占了较高的比例, 但是受到工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影响, 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要低于第三产业。因此, 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需要通过增加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等, 来扩大第三产业的规模与数量, 以此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到第三产业的就业当中, 进一步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就业矛盾问题。

2.3 加大农村综合教育投资的力度

教育是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整体素质的关键。因此, 政府要从社会与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出发, 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资, 在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基础上, 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出发, 有针对性的加大对农民工的专业教育。可以通过农村就业培训站、农民工定期培训班等方式, 来增加农村劳动力专业人员的存量, 降低无技能、知识缺乏农村劳动力的数量, 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就业岗位的转移, 提供有效的智力、技术与素质支持。

2.4 多元创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式

探索灵活就业的方式, 为农村劳动力谋划就业的多渠道, 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就业矛盾的重要丝路之一。灵活就业是与传统的企业等岗位就业形式相对而言的, 灵活就业可以通过个人创业、社区服务、小型加工服务等途径来实现。灵活就业方式的创新与盘活, 是鼓励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多路径就业的引导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岗位补贴等方式进行扶持。各地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灵活就业方式与渠道的拓宽, 实现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的科学、多元、高效引导。

2.5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为了进一步的完善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 提升社会保障的水平, 需要通过构建开放、多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科学转移。通过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 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准入门槛, 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利的各种其实, 加大区域间劳动力就业信息的共享等。同时, 各级政府要加大多层次农村社保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城乡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问题, 是当下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活、提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这一问题, 需要通过加大城市化建设、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等措施, 来进一步的规范、创新劳动力的转移, 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效益, 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润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 2016 (13) .

[2]田志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J].福建农业, 2015 (08) .

[3]李媛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河南农业, 2016 (01) .

篇4:农村就业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就业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87-02

农村生源在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在“985”或“211”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这一形式更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上加上,而农村家庭往往对上学子女寄予厚望,一旦大学毕业找不到好的工作,往往会加剧“上学无用论”在农村的蔓延,进而加剧城乡间的贫富差距,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如何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值得探究。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岗位低,待遇差

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对于工作岗位,工作薪酬有着较高的期许,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往往眼高手低,导致一部分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返乡,大部分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岗位低,薪酬待遇比较差,甚至比农民工还要低,一部分毕业生由于专业冷门,在就业时不得不跨专业就业,这也会导致其薪酬较低。只有一小部分优秀的农村毕业生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所占比例极小。一方面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社会高管人才招工难,这样看似矛盾的用工现象却一直存在着。这与农村大学生工作经验不足,招聘受限有很大的关系。

(二)实际就业率低

农村大学生经济压力比较大,大学毕业后,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往往会先找一份工作先干着,这样突击找到的工作,不仅工资待遇较低,而且低于农村大学生对于工作的预期期望,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会频繁的进行工作调动,其实际就业率并不高。还有一部分农村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面对来自家庭、生活、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表现的消极懈怠,甚至滋生不愿就业的念头。加之,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大学生的比例约为8:2,让本就处于劣势的农村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三)自主创业者少

自主创业需要人力、资金、工作经验等条件的支持,而大部分农村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甚至有些农村大学生均是助学贷款上学,有限的经济条件,让一些农村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连想也不敢想。而且农村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受教育条件有限,在业余爱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基本为零,这对于开阔农村大学生眼界,活跃其思维也有一定的局限。另外,农村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如若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仅凭热情的话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和学校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但选择创业人数依然很少的重要原因。

(四)就业观念落后

农村大学生一般毕业后,会将大中城市中的企事业单位作为择业对象,但无疑难度很大。一旦择业失败,对农村大学生心理的冲击会很大,甚至会导致其性格封闭。但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农村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或者创业,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毕业后回家择业是没有能力的表现,所以受这一落后择业观影响,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面变窄,而本来急需大学生人才输入的农村地区,也得不到人才的支持。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一)专业因素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甚至有的高校盲目上专业,这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是及其不公平的。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较宝贵,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大学毕业后发现,所学专业为冷门专业,极少有招聘此专业的单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还有的专业招生数量过多,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学生间竞争激烈,而农村大学生在竞争中明显不占优势。另外,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课程较小,导致农村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严重影响其就业择业。

(二)社会因素

在当今社会,家庭背景对于大学生择业影响显著。据有关调查显示,富裕家庭、官二代家庭大学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农民家庭大学生就业率,且高出15个百分点,而这种现象也引起人们的极度不满,而消除不公平竞争,实现公平就业择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我国高校数量激增,一些高校办学条件较差,且为了提高学校档次,将人力、物力、财力更多的投入到学校建设及科研工作中,忽视了学生教育及培养工作,导致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学无所长,从而增加了就业难度。而在这些普通高校中,农村大学生所占比重较大,使得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更加凸显。

(三)心理因素

部分农村大学生心理容易走极端,有的由于学习、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与他人相处,在毕业就业时,表现拘谨木讷,面试成功几率较小;有的农村大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内心有极强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一切工作,在就业择业时,往往眼高手低,就业成功率不高;还有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对于社会不公平现象产生不平衡心理,在就业时怨天尤人,甚至放弃就业。

(四)经济因素

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有限,而大学生毕业就业期间,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现在大学生多选择在网上投简历,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其在找工作时往往不对工作城市加以限制,而一旦单位发出面试通知,则毕业生需要长途奔波,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不容忽视,这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就业的压力。

(五)个人因素

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农村也不另外,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导致农村大学生也有以自我为中心特点。而且部分农村大学生不擅长交际,消息比较闭塞,尤其是在就业期间,孤僻的性格导致其获得的就业渠道较少,进而影响就业择业。而且农村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较差,遇事缺乏主见,不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endprint

三、提高农村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

结合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影响因素,现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

首先,我国西部更处于大发展时期,需要各方面优秀人才,为了吸引农村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国家可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大学生下基层,比如提高农村大学生的工资待遇,给予边远补贴,对于基层服务期满且表现优秀的农村大学生升职、提薪,使农村大学生看到回家乡发展、服务的好处,从而激发其建设家乡的热情。

其次,国家降低创办企业条件,给予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企业壮大的同时,也可以为农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展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最后,鼓励农村大学生积极创业。美国大学生创业人数与创业成功率在世界上位居前列,这与美国完善的咨询服务机构及众多的风险投资组织密不可分。在我国也应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为农村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以及资金支持,以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农村大学生实现梦想。

另外,国家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经验,由政府资助的方式,在某些单位部分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如法国所推行的“青年就业计划”,由政府出钱设置一些岗位,提供给18-30岁的午无业青年,使青年劳动者靠劳动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并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求学,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农村大学生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往往对于子女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比较盲目,对于未来缺少规划。为此,学校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在大学课程中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使农村大学生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及早选好未来发展方向,以便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充实完善自我,增强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学校可以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当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或者有疑惑时,可以及时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以保持健康的心理。最后,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学校的就业网站,及时更新各地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及国家有关毕业生的方针政策,以方便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另外,学校要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除了就业网站的日常维护,还要安排辅导员、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育辅导,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职业规划状况,尤其是大四的学生,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择业、创业的日常指导,同时,也要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变化,对本校学生的满意度及要求,以此为依据调整学校的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三)转变农村大学生就业观念,扩展就业渠道

农村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身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大学期间,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牢基础,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发展一些业余爱好,提高自身素养,还可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减少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在锻炼的过程中,提高与人交往能力及动手能力,并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增加自己在就业择业时的筹码。目前,在农村大学生中,选择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想法还十分普遍,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就业,就相当于大学白念了,父母也会觉得脸上无光,这一错误的择业观,让农村大学生葬失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所以,农村大学生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同时还要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要认清中国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农村和西部地区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方面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农村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且可以更快的得到锻炼和成长,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建河.从影视文本看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影响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2]余妍霞.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

作者简介:

篇5:农村就业解决方案

李建昕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步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解决残疾人就业是使残疾人走向社会,改变生活状况的有效措施,是残疾人及其家属极为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残疾人能够就业,意味着他们在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上得到提高。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步入小康的根本途径。

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残疾人本身处于劣势,在这种突出的矛盾中,一批批下岗职工冲击着就业领域,大量的农民工涌进都市,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愈加明显,虽然“集中就业、按比例安置”等相关政策能够解决一些,但仍是杯水车薪,在巨大的压力下,残疾人就业重点明显向城镇残疾人倾斜,从某种角度讲,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相当程度上没有给予重视。笔者认为,未来几年,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所带给我们的压力,将会日趋明显,随着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超前找出解决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对策尤为重要。

1、庞大的农村残疾人群体不容忽视。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 1

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而我国农村人口在建国初期统计,约占总人口数的80%,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但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由于缺少竞争能力,流动并不很大。残疾人居住在农村,相对比较分散,不象城镇居住集中,密度较大,这就造成城镇残疾人数比农村残疾人数较多的一种错觉。因此,残疾人在农村范围内的比例要远远超过我们的统计数字,如果从占全国贫困残疾人口的比例来看,更是会让人瞠目。就2006年统计的8296万与1987年统计的5164万两个数字看,残疾人的比例仍在不断增长。所以,庞大而不断增长的农村残疾人群体是绝不能小觑的。

2、技术的革新迫使农村残疾人走向失业。

科技的进步是推进社会发展的绝对力量,农村的发展也不例外,随着技术的创造革新,农业生产格局也是日新月异,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的机械生产,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而对残疾人而言,虽然凭着自己的意志在克服种种困难的情况下,尚能用传统方式勉强耕作,但随着产值增长的昂贵的生产资料与传统方式耕作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已经不成比例,受自身障碍的限制,残疾人不能适应各种各样的机械操作,最终只能是一步步走向失业。

3、特定的条件限制农村残疾人自主择业。

在农村范围内,生产方式比较单一,市场环境也比较简

单。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农业生产的多样化、产业化已出现格局,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无业或失业的、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还不能及时在产业结构中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相对而言,城镇中的残疾人,拥有特定的市场环境,很容易就能自主择业。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农村残疾人就业来说,是一种严峻地挑战,相当数量的残疾人由于身体障碍而无所适从。及时转变落实农村残疾人就业尤为必要。

4、农村残疾人就业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逐步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生活水平,共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成果,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工作任务。残疾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陆续推出了“扶贫助残行动”、“爱民工程”、“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民心工程,然而,这只能是暂时改变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并不能使农村残疾人彻底脱贫致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在残疾人就业问题上创造成效,农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不能就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不圆满。

农村的特定环境和残疾人的松散分布,使残疾人就业服

务工作面临很多困难,用“集中就业、按比例安置、自主择业”等措施很难实施,在技能培训上,由于农情农时、家庭结构、需求多样等诸多方面,也为就业服务的开展设置了很多障碍。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敢于创新,才能获得成效。

1、着眼基地建设,推进第三产业。

针对农村的经济结构和地理优势,培养和扶持第三产业就业基地,考虑残疾人力所能及的项目,在非农田耕作的副业上做文章,是切实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的有效办法。例如:大棚蔬菜生产、干菜产品加工、经济动物养殖等。重点培养和扶持产业大户,创建农村残疾人就业基地,这样就能安置一定数量残疾人实现就业。同时,就业基地对外开放,向残疾人传授生产技术,推动周边小规模生产户的壮大,使有意向自己从事生产的残疾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效益客观的项目让其遍地开花。这样,农村的残疾人既不用离开土地,又较好地解决了就业问题。

2、开发技能培训,促进乡城转变。

对于身体条件较好,能够离家创业的农村残疾人,我们因势利导,集中按需求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班,使这一群体向城镇转移,鼓励让他们走出家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也缓解了大多数人从事一个农村产业项目,而导致的经济利润偏低的矛盾。这一部分农村残疾人经过培训后,具

有了在都市生存的技能,无论从生活角度讲,还是从精神角度讲,都取得了极大的转变,也给其他残疾人树立了信心,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任务,每个地域的特点不同,解决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城镇的残疾人虽说密度很大,是我们工作中的焦点,但是不能顾此失彼。切莫因残疾人就业服务忽视农村,而让民生工作出现漏点。笔者认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开展,应当更多一些为农村残疾人争取政策,更多一些为农村残疾人想想办法,只有让农村残疾人就业与城镇同步发展,才能平稳的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本文发表于《保障残疾人权益 构建和谐社会》

篇6:农村就业解决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县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我县“争先升位,富民强县,建设和谐幸福新大洼”的总体目标,以就业培训为基础,以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身份转变为抓手,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及其他领域转移为重点,以强化考核为手段、以落实扶持政策、强化就业服务为保障,坚持就地就近转移与对外输出转移相结合,建立“政府指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转移有序“的发展机制,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质量,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和范围,鼓励和扶持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式”、“定向式”培训,并建立好培训台帐和相关资料档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参培率达100%。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1万人以上,其中:一产业1350人,二产业1740人,三产业6910人。

(二)2013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至少达到1万人以上,其中:二产业占比率30%,三产业占比率70%。各镇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争取达到域内富余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0%以上,以后逐年提高15%-20%,到“十二五”期末,力争达到100%。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强基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体系建设。对全县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健全县镇联网的劳动力资源动态数据库和管理信息体系,建立实名制档案。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准确掌握全县农村劳动力储量、结构和外出劳动力的数量、流向、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以及用工信息等情况,摸清摸准全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转移情况、剩余情况,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动态管理。重点加强农村未就业初高中及高校毕业生和可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建设,加强劳动用工信息发布,让劳动者掌握培训和用工信息,实现培训输出机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有效对接,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派遣组织,扩大各镇劳务信息员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年内各镇发展劳务经纪人(带头人)力争达到10名以上。实施“素质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贴近市场、突出品牌”的原则,大力开展技能储备培训、订单定向培训、在岗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务工适应能力。全面整合人社、农经、教育等各个渠道的培训资源、资金和项目,提高培训实效。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促进公办、民办职业培训共同发展。合理调整培训机构布局,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培训更加灵活,更加贴近社会要求,更加符合劳动者自身发展需求。加大新生劳动力培训力度,做好应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等新增劳动力培训,力争把符合培训条件的存量劳动力全部纳入培训范围,不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水平。2013年推出家政服务、农机驾驶与维修、餐饮酒店服务、计算机应用、农产品加工、汽车修理、电气焊、砌筑工等10个以上符合市场要求的培训项目,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要达到10000人以上,培训人数要以10%以上比例逐年递增。

(三)实施“提质工程”,加强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县、镇、村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平台的主渠道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全方位组织服务。要不断充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落实待遇,确保就业工作人员队伍稳定。各镇要明确一名班子成员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要选拔在编的优秀干部担任劳动保障所所长,并配备2名以上正式工作人员。社区主任、村委会主任兼任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具体负责本社区(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信息管理等基础工作,并要配备2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含劳动保障协理员)。同时,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要统一配备电话、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

(四)实施“创业工程”,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创业扶助体系建设。大力引导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到各园区和城镇中心区投资创业,并将其纳入园区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积极为其争取并落实各类扶持政策。在用地、税收、项目规划、融资等方面提供支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优化环境,尽可能为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提供更多优惠。要切实从政治上关心和爱护农民工群体,对优秀务工人员和返乡创业人员可提名推荐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对有突出贡献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推荐为各级劳动模范。要大力宣传返乡创业成绩显著的企业和企业家,扩大示范作用。实施“维权工程”,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权益保障体系建设。

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司法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法律服务工作制度,增强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主意识,切实发挥基层司法所作用,帮助每个镇落实1名法律顾问,主动为农民工开展维权服务;人社部门要汇同公安、住建部门和积极协调检、法两院,建立我县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长效机制,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辖区内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使用童工、不依法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的企业,要依法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要及时受理,并视情况减免应由农民工本人负担的仲裁费用。

四、实施步骤

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分四个阶段推进:

1、宣传发动阶段(1月25日—2月5日)。制定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动员大会,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工作部署。举办“大洼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宣传周”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及出动宣传车到各镇巡回宣传,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良好氛围。调查摸底阶段(2月20日—2月28日)。各镇要组织专门人员成立普查小组,采取进村入户与派出所户籍档案查阅等多种形式,将本镇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农村可转移劳动力数量、有转移就业培训需求和就业愿望人员基本情况等逐一进行调查摸底。县人社部门(劳动就业机构)要建立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台账,农经、教育等部门要建立分台账。实行月上报、季通报制度,每月月底前,各镇及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关数据上报到县劳动就业机构。

具体实施阶段(3月1日—11月30日)。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情况、转移就业需求情况、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抓好培训工作,重点为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其中,以短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以引导性培训为辅。县劳动就业机构要结合需求制定全县统一规范的培训专业目录,指导各镇、各基地等积极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二是抓好就业岗位对接,重点为16-45周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低保家庭劳动力)提供“一对一”岗位推荐。各镇机关干部要建立包村包片包户制度及采取发放联系卡、信息卡和就业岗位推荐卡等方式,确保对接活动取得实效。同时建立就业人员专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县人社、农经、教育以及政府涉农单位等要联合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服务进校园走社区”等多种岗位推荐、民企对接、人才招聘活动不少于4次。工会、共青团、妇联也要结合各自职能,创造性开展就业援助和创业扶持活动,全年至少举办相关岗位对接活动2次以上。

4、考核评比阶段(12月1日—12月15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镇及相关部门工作进行年终检查验收,组织相关部门及成员单位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走访入户等方式进行联合考核,提出奖惩意见,确定奖惩对象及标准。对完成任务指标的镇,按评比等级分别给予5-10万元的奖励,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镇,结合完成的比例分别给予5-10万元不等的处罚。集合评选工作,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给予表彰。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大洼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社局。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各镇也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人员和经费,切实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人社部门要牵头抓总,协调公安、住建等部门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维权工作,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人社、农经、教育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别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关培训及就业岗位对接工作;住建部门要对建筑工地的大型机具、施工用电、安全防护涉及农民工职业安全行为进行认真排查,确保进城务工农民职业安全。司法部门要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对农民工追薪、工伤赔偿案件的诉讼费要实行减、缓、免。公安部门要及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及时办理有关证明、证件和户籍迁移手续等。教育部门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子女入学给予同城待遇,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卫生医疗、社保等机构要认真研究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救助、社会保险、意外伤害等保障问题,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安监部门要对从事高空行业的进城务工农民开展安全作业培训,持证上岗率达100%。计生部门要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要做好下岗职工、外出青年、妇女的宣传发动和维权等工作。真正在全县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健康发展。

(三)加强制度规范。一是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由县政府与各镇签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建立台账。县镇两级就业服务机构、各类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均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据库和实名制就业培训、就业岗位推荐、就业岗位对接等各类台账。三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五项基本制度。即:《普查统计制度》、《信息录入发布制度》、《就业培训制度》、《就业岗位推荐制度》、《实名制就业登记制度》以及相关辅助制度。

(四)加强财政投入。财政部门要逐年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在就业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培训机构、劳务中介机构、劳务能人、带头人、村级信息员等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政策扶持。全面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各级组织及公共服务机构应免费提供求职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对因家庭贫困,无钱参加技能培训或无钱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不同数额的担保贷款,并给予贴息优惠,及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的前期困难。对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农村劳动力,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并逐步建立小额贷款贴息政策。

(六)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严格考核。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督查力度,年末将对各镇、各成员单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及主要领导除了给予相应资金处罚外还将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附:

1、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专业指导目录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意向调查表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向统计表

篇7:农村孩子就业

率高达30.5%。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12月26日中新网)

这则新闻霎时戳中了我的泪点,因为我就是农村家庭本科毕业生失业中的一名。身处高房租、高CPI下的城市,对于一个失业者而言,生活的艰辛无须用悲情的字句渲染,踏出大学校门那一刻抱有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荡然无存。

近来,父母常来电,问我工作找得怎样了?为了让他们不再担忧,我说还在等面试。父母总会安慰地说,在外面没钱不行,实在困难就给你寄钱别硬扛!挂完电话,那头的叹息声犹在耳畔。此时此刻,对“寒门出贵子”的疑问在脑海挥之不去。

读书改变命运越来越难。并不是笔者在这里矫情,工作并不是找不到,酒店服务员、房产中介等工作我也曾干过,并不是吃不了苦,而是那种与专业兴趣都匹配的落差感,且没有存在感的痛苦使得我最后辞职。我不禁自问:读了这么多年书,在社会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我将何去何从?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事业单位的笔试,招三名编辑,我笔试排在第三,就在我奋力准备面试的时候,竟被告知该单位内招了一名。多么赤裸裸的解释,打击导致我半个月一蹶不振。事后,我才得知内招的那位是市里某局局长的女儿。多么痛的领悟!记得新京报针对“最难就业年”进行过一份调查问卷,“找工作是否动用过关系”一项,成了受访者颇为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约有21.5%的受访学生承认自己为求职动用过“关系”。曾经我对托关系,走后门是那么嗤之以鼻,而此时,我也渴望有个坚挺的关系,顺利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在现实面前,我对自己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因素。与其抱怨生活的残酷,不如把失意看淡一点,相信天无绝人之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境虽然有些不现实,但还有“这点痛,算什么”的执拗。跌跌撞撞半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相信是自己的学历和实力不够所致。我告诉自己,如果不行就将就着那些工作,毕竟在生存面前,谈其他都显得奢侈和苍白。

篇8:农村就业解决方案

一、概念界定

(一)城镇化的概念及辽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主要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非农地域转移,从而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的生活方式和发达的物质、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和扩散的社会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的阶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结构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基本标准。

相对于全国而言,辽宁省的城镇化进程呈现波浪式特征,起伏较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加大对辽宁投入,进行了围绕重点工业项目的城市扩建,全民大办工业,农村劳动力爆炸式的涌入城市,全省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城镇人口规模急剧压缩,知青下乡、干部下放,辽宁城镇发展进入停止徘徊阶段;伴随经济环境的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城镇化率达到60.05%,已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城镇化体系。

目前,辽宁省城镇化建设特点可归纳为:以机械增长拉动的城镇化率较高但增长缓慢,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多层次体系已初步形成。

(二)失地农民的界定及辽宁省失地农民的现状

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难以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想要获得发展,摆脱束缚,必须要经历这一过程。很多农民在失去土地后,逐渐被边缘化,成为了一个既不同于农民,又有别于城市居民的尴尬群体,我们给这部分农民一个特殊称谓——失地农民[3],是指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农民(百度词条)。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失地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土地农转非速度过快,土地征占规模过大,造成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二是失地农民获得的补偿太低,不足以解决他们的长远生计;三是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4]。

随着辽宁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省的失地农民呈现上升趋势。国土资源厅的数据显示,早在2004年全省失地农民已达到5.7万人,其中16周岁的约占84%。保守估计,目前辽宁省共有失地农民约95万,约占全省农村人口的5%[5]。

辽宁省对失地农民采取的是货币安置政策。其在有效补偿农民失地损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农民权益的问题,表现在:首先,征地补偿标准低。据辽宁省统计调查,土地赔偿金基本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得到的微乎其微,人均仅为1万元左右,每亩生活补贴在300元上下,这根本不足以维持失地农民的现有生活;其次,征地补偿款的分配管理及使用混乱。个别村干部贪污腐败,吃光用光补偿款,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最后,农民对补偿款的安排缺乏理性。部分农民拿到补偿款后任意挥霍,盲目投资,奢侈消费,结果常常血本无归。

二、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据推算,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将超过1亿人。如此庞大的群体其就业状况和水平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生活,还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种,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经济限制又有政策制约。本文主要从政府制度政策角度切入,分析后认为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社会保障缺失,现有的劳动就业政策无法覆盖所有失地农民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中没有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即农民没有参与权,被排除在征地价格确定之外。并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使其受到的损失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同时,制度的不健全造成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失地农民大都没有参加过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现有的就业政策又主要针对的是城镇居民,失地农民享受不到同等的就业待遇,从而使其成为了一个尴尬群体。

(二)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认识不足,安置措施执行不到位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各地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需要政府给予制度政策上的必要保障。然而,部分地区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征地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上,从而忽视了更长远和根本的社会效益。目前,现有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普遍存在过渡性、单一性特征,缺乏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且配套政策薄弱,知识其常常流于形式,时效性极差。

(三)宣传导向力度不够,对失地农民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

失地农民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闭塞、观念落后,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各地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多方法、多途径,组织被征地农民进行就业前培训并安置就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长期性,收效甚微;二是就业平台功能不健全,需进一步细化市场功能;三是政府财力有限,对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够。

三、政府在政策制度上承担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任务的必要性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实现充分就业是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的,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其必须履行的主要职责。公民只有顺利就业,才能维持生活,只有实现充分就业,国家才会繁荣稳定。市场不是万能的,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不健全的市场秩序、不完备的基础设施、不过硬的人文素质和略显不足的宏观调控水平成为影响市场机制运行效果的阻碍。因此,对于劳动力这一特殊资源的配置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阻滞,进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最优效果,最终导致就业的“帕累托最优”无法实现。同样,要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就要有赖以依托的工具,即政府的政策制度,这是指导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方向,是规范各种行为,使其趋于理性的指南。因此,政府承担就业安置,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是十分必要的。

四、从政府政策制度角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的对策

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确保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标准有据可依。并且,政府有责任确保政策制度落实到位。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切实遵守,那么制定政策制度的良好初衷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因此,政府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来保障政策制度的有效落实。

(一)合理确定补偿安置标准及补偿款发放分配制度

补偿款及时、合理、公平地分配到失地农民手中,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政府要不断完善补偿安置制度,并对补偿款的发放进行有效监管,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国家补偿机制,切实做到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在我国,对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是有严格界限区分的。然而对哪些应该补偿、如何补偿、补偿多少等可操控性问题上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从而导致各地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行其是,随意性很大。同时,受经济条件制约,各地在补与不补,补多补少方面差异很大。甚至出现在同一地区,针对相同事件,补偿差距悬殊的情况。因此,制定相应的国家补偿法,做到有法可依,减少随意性,已十分紧迫。

同时,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合理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确保补偿款足额兑现。严格管控征地补偿款的发放和使用,保证农民应得的补偿及时足额到位。还应实行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加强对征地费使用情况的监督,严禁挪作他用。及时公示补偿金发放标准和每户农民资金的到位情况。失地农民所获得的土地补偿金应确保其失去土地后生活水平不降低。

(二)建立起保障失地农民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前提和基础,建立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以失地农民为主要保障对象的新型保障制度,其内容不仅包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也包含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利益的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及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金的就业保障。基本的生活保障主要是针对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家人负担,也可缓解其他人的就业压力。而教育和职业培训保障主要从社会层面上,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进行帮扶。因此,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彻底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大势所趋。

(三)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制度

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是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根本前提。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能力是人们可以凭借其实现有意义的目标的功能组合。因此,对于贫困人口的帮扶更重要的应该是提高他们自身的脱贫能力,这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

政府应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并结合失地农民自身情况,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需培训、注重实效性。把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率当作目标,培训内容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大力开展职业资格的认证培训,拓展失地农民的就业途径。从培养一批创业引领人的角度出发,对有一定经营头脑和经济实力的失地农民进行创业培训,鼓励他们开店、办厂,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四)制定失地农民就业促进政策,多创造就业岗位

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应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缓解和消除不平等的作用,加强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首先,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因其经营模式适合失地农民就地转移,因此对吸纳失地农民的企业应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其次,努力发掘第三产业,如在村、镇改造中建立起各类专门市场或商业服务一条街,将部分摊位优先租给失地农民;再次,努力创造多种就业途径。根据街道、社区建设的需要,适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将扩大就业同社区服务相结合;最后,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准入门槛。

制定多种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按照自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第三产业,并在工商、税务、信贷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发挥其增加就业和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独特作用。

(五)政府要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政府官员过分注重自己的政绩,滥用手中权力是失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只有在进行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两方面共同推进,才能圆满完成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

政府需建立起一套保护农民利益的制衡机制,使政府、商家等社会各方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主动保护农民利益。凡是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终将受到法律制裁。在法律法规制定和监督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政府要不断加强征地执法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把岗位培训、理论学习、作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长抓不懈,努力提高各级征地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就业方式也逐渐向非农方向转变。受到管理体制和自身素质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发展成为新的困难群体。因此,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就业。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辽政发[2011]3号)[EB/OL].辽宁省人民政府网,2011-01-28.

[2]李衡.辽宁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郭媛媛.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J].现代商业,2011,(2).

[4]曹春云,崔效军.关于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

上一篇:安全标志会说话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下一篇:没有工作经验也能写出动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