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2024-09-04

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精选6篇)

篇1: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文号: 渝地税发[2007]222号发文单位: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发文日期: 2007-9-28

各区县(自治县)地方税务局,市局各直属单位:

新修订的《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新《办法》)已经重庆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第7次局长办公会通过。现印发你们,并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新《办法》从2007年10月1日起执行,《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管暂行办法》(渝地税发〔1998〕285号)和《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几个政策业务问题的通知》(渝地税发〔1999〕23号)同时废止。

二、2007年10月1日前已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报到的工程,对工程已完成部分按原征收办法进行结算,对未完成部分按新《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执行。2007年10月1日后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报到的工程,一律按新《办法》执行。

三、依照新《办法》第五条第二款,按1%征收率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其取得的属于个人所得税其他应税项目的所得,应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四、个人在其核算地从事建筑安装作业,未设立会计账簿,或者不能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新《办法》第五条第二款,按1%征收率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新《办法》第九条第二款所指情况是: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作业的单位,所得在核算地分配,工程项目所涉及雇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由该单位在核算地代扣代缴。

六、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新版不动产销售统一发票和新版建筑业统一发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73号)规定,建筑安装业统一发票(含自开和代开)中“代扣代缴税款”,是指总承包人代扣代缴分包人营业税税款。因此,各区县局在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时,不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6〕127号)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5号)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安装业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从事建筑安装的工程承包人、个体户及其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其从事建筑安装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承包建筑安装业各项工程作业的承包人取得的所得,应区别不同情况计征个人所得税:

(一)经营成果归承包人个人所有的所得,或按照承包合同(协议)规定,将一部分经营成果留归承包人个人所有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二)以其他分配方式取得的所得,按工资、薪金项目征税。

(三)从事建筑安装业的个体工商户和未领取营业执照承揽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建筑队和个人,以及建筑安装企业实行个人承包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经济性质的,其从事建筑安装业取得的收入应依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四)从事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其他人员取得的所得,分别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和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四条 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第五条 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单位和个人应设置账簿、健全财务制度,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

对未设立会计账簿,或者不能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和个人,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其工程规模、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价款和工程完工进度等情况,按工程收入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率为1%.第六条 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规定,购领、填开和保管建筑安装业专用发票或许可使用的其他发票。

第七条 建筑安装业的个人所得税,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纳。

第八条 承揽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单位和个人是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人,应在向个人支付收入时依法代扣代缴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九条 异地从事建筑安装工程作业的单位,应在工程作业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但所得在单位所在地分配,并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完整、准确的会计账簿和核算凭证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可回单位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

第十条 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自开工之日前3日内,持营业执照、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城建部门批准开工的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协议)、开户银行账号等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核算地税务机关在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时,必须注明该建筑安装单位和个人是否设立会计账簿,是否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或查帐征收等内容。

第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对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扣、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方式。

对设立会计账簿,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所得税实行查帐征收且未实行个人承包的企业和个人,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其应扣、应缴的个人所得税实行查实征收。

对未设立会计账簿,或者不能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或经查实有个人承包行为的企业,应按工程收入1%预扣个人所得税;对未设立会计账簿,或者不能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的个人,应按工程收入1% 预缴个人所得税。

第十二条 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在工程完工后,必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结算申请。申请结算时应填写《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结算表》(见附件,以下简称《结算表》),并提供相关帐簿、会计报表、工程结算书等资料。其核算地税务机关应在《结算表》中签注该项目核算是否准确、完整,项目的收入和支出是否纳入统一核算等内容。

第十三条 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要作好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的结算工作。工程完工后,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提出的结算申请以及相关资料和实际经营情况,区分不同情况进行结算:

(一)凡企业财务制度健全,核算准确、完整,实行查账征收,所涉及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支出纳入统一核算,按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据实结算个人所得税。

(二)凡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核算不准确、不完整的,所涉及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支出未纳入统一核算,按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结算个人所得税。

第十四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或纳税申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第十五条 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主管税务机关,是指建筑安装业工程项目所在地地方税务局(分局、所)。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作业是指市内企业或个人跨区县从事建筑安装作业,以及市外企业或个人来渝从事建筑安装作业。

第十八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从2007年10月1日起执行。

篇2: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国税发〔1996〕127号

【发布机构】:国家税务总

【发文日期】:1996-07-22

【有效级别】: 有效

(通知略)

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安装业,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工程承包人、个体户及其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其从事建筑安装业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承包建筑安装业各项工程作业的承包人取得的所得,应区别不同情况计征个人所得税:经营成果归承包人个人所有的所得,或按照承包合同(协议)规定,将一部分经营成果留归承包人个人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以其他分配方式取得的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从事建筑安装业的个体工商户和未领取营业执照承揽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建筑安装队和个人,以及建筑安装企业实行个人承包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经济性质的,其从事建筑安装业取得的收入应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从事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其他人员取得的所得,分别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和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四条 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在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自工程开工之日前3日内,持营业执照、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城建部门批准开工的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协议)、开户银行账号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第五条 对未领取营业执照承揽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单位和个人,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其工程规模,责令其缴纳一定数额的纳税保证金。在规定的期限内结清税款后,退还纳税保证金;逾期未结清税款的,以纳税保证金抵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

第六条 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单位和个人应设置会计账簿,健全财务制度,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对未设立会计账簿,或者不能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和个人,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其工程规模、工程承包合同(协议)价款和工程完工进度等情况,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据以征税。具体核定办法由县以上(含县级)税务机关制定。

第七条 从事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规定,购领、填开和保管建筑安装业专用发票或许可使用的其他发票。

第八条 建筑安装业的个人所得税,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缴纳。

第九条 承揽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单位和个人是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应在向个人支付收入时依法代扣代缴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十条 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十一条 在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单位,应在工程作业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但所得在单位所在地分配,并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完整、准确的会计账簿和核算凭证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可回单位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

第十二条 本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涉及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应按每月工程完工量预缴、预扣个人所得税,按年结算。一项工程跨作业的,应按各年所得预缴、预扣和结算个人所得税。难以划分各年所得的,可以按月预缴、预扣税款,并在工程完工后按各工程完工量分摊所得并结算税款。第十三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或纳税申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第十四条 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

第十五条 建筑安装业单位所在地税务机关和工程作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双方可以协商有关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和征收的具体操作办法,都有权对建筑安装业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税收检查,并有权依法处理其违反税收规定的行为。但一方已经处理的,另一方不得重复处理。

第十六条 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暂行办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主管税务机关,是指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所在地地方税务局(分局、所)。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征管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十九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其他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篇3:完善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一、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界定与利弊

现行税法将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划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 两种方式并存, 适用于不同经营状况的纳税人。征收方式的不同, 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方式和税款缴纳数额有直接的影响, 关系着纳税人的经济利益, 因此适用何种征收方式, 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意义重大。

(一) 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界定。

查账征收是指由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或经营情况, 向税务机关申报所得额并缴纳税款的征收方式。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制度比较健全, 能够据以如实核算, 真实反映生产经营成果, 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

核定征收则是指纳税人存在特定的法定情形, 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并据以征收税款的征收方式。征管法明确规定了核定征收的适用情形, 包括:“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虽设置账簿, 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 难以查账的;发生纳税义务, 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 逾期仍不申报的;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 又无正当理由的”, 以上六类情形符合其中一项, 则税务机关有权按照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方法对纳税人进行核定, 目前北京市主要适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方法。

(二) 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关系。

由于长期适用核定征收, 很多建筑业纳税人有一个误解, 即核定征收是企业所得税主要的征收方式。但实际情况是, 从国家设置企业所得税一开始就是以查账征收为主要的征收方式。从两者关系来看, 查账征收是企业所得税征收本源方式, 而核定征收是针对目前部分纳税人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而采取的权宜之举。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 而是以查账征收为主、核定征收为辅的补充关系。不仅仅在我国,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以查账征收方式作为主要的征收方式, 以核定征收方式为补充。因此, 在实际税务工作中, 应以查账征收为一般原则, 以核定征收为例外。对于能够达到查账征收条件的纳税人, 均应按照查账征收方式纳税。

(三) 建筑业企业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比较分析

1、查账征收。

正如有些学者所说, “查账征收方式具有让纳税人自主地、民主地分担国家在行政上各种课税的功能, 是一种远比核定征收更具有伦理性的收税方式”。查账征收较之核定征收, 更为规范、更为科学、更加能体现纳税人纳税自主性, 就建筑业而言, 它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查账征收能够促进企业健全财务制度, 规范财务行为, 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有效的会计信息可以为企业提供有用的决策支持,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核定征收由于对财务会计核算要求较低, 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进行财务健全的积极性, 而查账征收对财务制度、账册设置以及原始凭证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可以促进企业建制建账、规范财务行为, 使财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出企业效益状况。

二是查账征收较核定征收更有利于企业间公平的实现。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是国家根据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实际销售利润率或者经营利润率等情况测算得出, 是统一的硬性标准, 因此只能代表行业的总体水平不能反映单个企业的经营状况。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实际利润低甚至没有利润的亏损企业也要交纳高额的企业所得税, 这显然是违反企业所得税以收益课税的设税本意和税法公平的。而查账征收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纳税, 收益多多纳税、收益少少纳税、没有收益不纳税, 更符合公平的要求。

三是就当前建筑业经济状况和现行税收政策而言, 查账征收较核定征收企业税负要低, 更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发展。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税负差异主要体现在利润率与应税所得率的比较上。核定征收是分行业确定统一的应税所得率, 用收入总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然后再按税率确定应纳所得税额。因此, 对于利润率高于应税所得率的企业, 核定征收方式能够令企业少缴税款, 而对于利润率低于应税所得税率的企业, 核定征收会导致企业税款增加, 税负加重。目前, 北京地区建筑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为9%, 按照25%法定税率计算, 税负率为2.25%, 而就建筑业经济现状而言, 大多数建筑业企业的实际利润率是远远达不到9%的, 因此, 适用核定征收方式的税负水平要高于查账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查账征收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 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状况和财务人员水平要求比较高, 企业的纳税成本也相对较高, 对于经营规模较小、财务不健全的纳税人适用查账征收难度很大, 若无法实现正确核算收入、成本或者取得合法的凭证, 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进而无法实现税款应收尽收。

2、核定征收。

虽然在前文分析中核定征收较之查账征收有很多的弊端, 但核定征收作为税法明确规定的一种征收方式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税款计征简便, 对企业财务水平要求较低。在核定征收方式下, 企业只需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者成本费用总额, 即可计算出当期应纳税额, 对企业财务会计及办税人员水平要求不高, 同时, 纳税申报程序也相对简单, 方便企业申报纳税。

二是计征标准确定, 促进税款征收。在企业财务不健全的情况下, 由于无法实现正确核实, 很多企业存在成本混乱、多列支出的问题, 核定征收方式由于对同一行业适用统一的计征标准, 因此能够避免企业因无法正确计算税款而少纳税或者不纳税, 确保税收收入的实现。

三是征管相对简易, 降低基层税务机关管理压力。随着现代经济发展, 企业经营呈现多样化、复杂化, 同时新增税源数量大、类型多, 这为企业所得税的日常征管带来了很大难度, 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征管压力日益增大。核定征收方式相对查账征收税务机关的征管难度要低, 日常管理、监督、检查都相对简易, 能够有效降低基层税务人员的征管压力。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各有利弊, 查账征收更符合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原理和税收公平, 但要求较高, 适用于财务健全、能够准确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纳税人, 而核定征收作为查账征收方式的补充, 相对简单易行, 适合于财务不健全的企业的征管。

二、建筑业企业经营类型及财务核算分析

(一) 建筑业企业经营类型。

按照目前建筑业经营情况, 可以将建筑企业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有资质的企业, 有一定经营规模, 财务相对健全, 能够实现独立核算、独立纳税;二是没有资质挂靠有资质的建筑公司, 非独立法人, 通常以分公司形式存在, 财务上不独立核算, 纳入被挂靠企业统一核算, 且由被挂靠企业合并后统一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三是利用分转包的形式, 分包高资质等级企业在社会上承接的工程, 属于独立的法人企业, 以自己的名义纳税;四是既没资质又未挂靠的小建筑公司等, 独立法人, 但经营规模很小, 财务通常很不健全。由于现行企业所得税法采取法人税制, 以上四类建筑企业中, 第二类企业不再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其余三个类型的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建筑行业经营的复杂性导致了各类型企业财务核算水平不一, 加大了企业所得税的征管难度。

(二) 建筑业企业财务核算的特殊性。

较之一般企业, 建筑业财务核算有以下特殊性:一是建筑工程周期长, 完工进度和完成工作量的确定比较困难, 收入确认及成本结转复杂、不易匹配;二是水泥、砖石、沙土等主要建筑材料供应者大都是个体经营性质, 无法提供合法发票, 能够提供发票的则材料价格显著升高, 加大企业成本, 同时材料数量不易计量和控制, 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大都不规范;三是异地施工比较普遍, 经营环境复杂多样, 很多建筑施工是在外地偏远地区进行, 一般只派驻项目负责人并不派驻财务人员, 财务核算更加困难;四是拖欠工程款现象普遍存在, 企业常常垫资施工, 在未获得收入的情况下按照权责发生制缴纳税款对企业负担过重, 在实际中, 很多企业依然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缴纳税款。

三、对完善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管理的思考

(一) 依法科学确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

完善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既要消除建筑企业认为核定征收是企业所得税主要征收方式的错误误解, 又要避免“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既不能单纯依赖核定征收, 也不能片面强调查账征收。要严格按照征管法确定的六项标准, 并充分结合行业特点, 依据企业实际的财务核算、账簿设置或纳税申报等状况, 科学确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

(二) 完善税收政策, 引导企业主动向查账征收方式迈进。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管理科学化的实现不仅依靠对企业的严格管理, 更应依赖于合理的税收政策安排。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税收政策, 引导企业主动地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账簿设置、依法正确申报。

1、建立核定征收累进应税所得率制度。

在应税所得率的确定上, 改变现行的分行业单一比例税率方式, 参照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制度, 建立分行业累进应税所得率, 以收入额或经营规模标准划分设置不同的应税所得率, 对于经营规模大、收入高的企业制定高的应税所得率。这样将有利于扶持小规模企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大企业尽快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

2、完善相关优惠政策。

现行税法规定, 核定征收企业不得享受除免税收入以外的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通过进一步完善各项优惠政策, 制定一些符合建筑业行业特点的优惠政策, 突出查账征收方式的优势, 降低企业适用查账征收而带来的财务成本。

3、制定建筑业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复杂性, 应参照房地产行业制定单独的建筑业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 细化建筑业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和管理措施, 对行业普遍存在的核算难点提出处理意见, 指导企业财务核算运行。

(三) 强化对建筑业企业的政策辅导和征收管理。

一是对建筑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和辅导, 提高企业人员的税法意识, 正确理解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促进企业依法纳税;二是强化建筑业征收管理。建立与建委等部门的信息联系制度, 及时掌握建筑企业招标、施工、竣工等方面的信息, 加大税务检查力度, 严厉打击违反税法进行偷税漏税、虚假记账、虚假申报等问题。

综上所述, 建筑业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确定上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应通过更加科学的政策设置和征管措施, 建立“以查账征收为主导、以核定征收为辅助、两种征收方式并存”的良性发展轨道, 使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互相结合、互为补充, 共同促进建筑业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

[2]邹其端.规范建筑业税收征管的探讨.税务研究, 1997.3.

[3]刘惠兰, 夏广莉.对建筑业税收征管的思考.山西财税, 2005.6.

篇4: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讨论稿)的读后思考

一.行文结构思考

“建筑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是一部关于单项税种的征收管理省级规章,其侧重点在涉税征收管理的过程,所涉及的唯一税种是企业所得税,所涉及的唯一行业是建筑业,因此在行文结构中应以征收管理流程为文章主线,行文重点在于解决建筑业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企业所得税法等其他法律法规中已明确的规定不用赘述。

在行文前应首先提出此办法中应解决的问题和明确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在看过此稿后,下面是整理出来文中预计想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部分问题和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

1.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权分配问题

此稿既是省级部门规章,在制定初衷上应以调和省内建筑业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跨地区管理矛盾为主,同时在国家级法规的基础上明确在我省从事建筑业的外省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按照国税发[2008] 28号文件第一章第三条“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和第二章第十九条第一款“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预缴,50%由总机构预缴。”和国税函[2009]221号文件第一条第四款“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

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应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不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的相关规定。”跨省建筑业纳税人以总机构的资质从事建筑劳务,该纳税人如能提供总机构出具的分支机身份证明,则可执行就地预缴50%的条款;如无法提供上述证明,则应视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2.营业收入的确认问题

建筑业纳税人按照项目进行工程结算,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建筑企业不按完工进度支付施工款项,施工企业垫付工程款项的情况项或建筑企业不支付施工款项待工程完工后将部分建筑作价偿付施工款项及建筑企业一次性全部支付施工款项,但因工程技术专业性极强,税务机关对如何按工程进度确定收入无明确标准,此办法应对建筑业纳税人项目收入确定进行明确界定。

3《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开具问题

国税函[2010]156号第六条规定“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包括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的项目部)应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提供上述证明的,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其限期补办;不能提供上述证明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项目部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证明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分支机构下属的项目部

所完成的项目是以分支机构的名义签订的承包合同,提供总机构所在地出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如果总机构在北京,分支机构在太原,项目在长治,项目部是否真的能从北京开出以太原分支机构名义签订合同的证明出来。

4.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发生分包行为后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确定问题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发生分包行为后,其取得的承包收入是合同约定收入,但其与第三方签订的分包合同将明确其应支付给第三方分包费用。如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后,第三方的分包费用是否能从取得的合同约定收入中扣除是核定征收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争议。

二.对于“建筑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修改建议

1.设计建筑业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国税发[2008] 28号和国税函[2009]221号文件规定,跨省设立二级分支机构建筑业纳税人,如无法提供总机构出具的分支机身份证明,则按照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提供上述身份证明,则就地预缴50%企业所得税。另国税函[2010]156号第二条、第三条文件规定,因项目部通常不是一个会计主体,如项目部由总机构直接管理,则按照项目实际经营收入0.2%向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企业所得税;项目部由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由所得税则汇总到分支机构核算。如总机构在北京,分支机构在石家庄,项目部在太原,按照文件规定则企业所得税则由分支机构所在地石家庄税务机关管理。

故笔者建议,建筑业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管理应分为三个层次,即总机构、分支机构、项目部,总机构(法人)在其所在地直接提供建筑劳务的,则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独立纳税人核算企业所得税,分支机构则按照国税发[2008] 28号和国税函[2009]221号文件判断是否出提供身份证明来来区别对待,项目部则按国税函[2010]156号,凡项目部无法出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隶属于总机构与分支机构的证明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核算企业所得税,可出具证明的情况问题比较复杂,如果天下税务局本是一家,那么提供证明的则可以不就地核算也不预缴,汇总收入、成本、费用于总机构或者分支机构统一核算,税款由跨省、市、县的其他税务机关管理也不为过,但天下税务局其实是竞争对手,争抢税源尤其如此,另外此情况又与上文分支机构管理初衷相悖。故在此建议将项目部纳税分支机构管理,凡外来建筑业纳税人均视其是否能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隶属于总机构与分支机构的证明区别对待,如能提供则按照就地核算缴纳50%的方法进行,如无法提供上述证明则按照独立纳税人就地核算企业所得税。

2.明确《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只能由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开具,并确定开具方为签订施工合同的乙方。

国税函[2010]156号第六条规定“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包括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的项目部)应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提供上述证明的,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其限期补办;不

能提供上述证明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项目部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证明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

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纳税人应是签订承包合同、提供建筑业劳务的纳税人或其派出施工项目部的管理人,如无上述两条件则无法明确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3.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发生分包行为应单独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篇5: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国税发[1995]0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培训中心,长春税务学院:

为加强对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在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切实做好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机动出租车驾驶员(包括大、中、小客货运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下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种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其从事出租车运营取得的收入,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税务机关可以委托出租汽车经营单位、交通管理部门和运输服务站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单位)代收代缴出租车驾驶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被委托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应按期代收代缴出租车驾驶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四条 没有扣缴义务人或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税款的,出租车驾驶员应自行向单位所在地或准运证发放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五条 出租车驾驶员办理了个体出租车营业执照的,应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日内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第六条 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出租车运营取得的收入,适用的个人所得税项目为:

(一)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二)从事个体出租车运营的出租车驾驶员取得的收入,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出租车属个人所有,但挂靠出租汽车经营单位或企事业单位,驾驶员向挂靠单位缴纳管理费的,或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第七条 县级以下(含县级)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出租车的不同经营方式、不同车型、收费标准、交纳的承包承租费等情况,核定出租车驾驶员的营业额确定征收率或征收额,按月征收出租车驾驶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八条 出租车驾驶员能够提供有效停运证明的,税务机关应根据其停运期长短,相应核减其停运期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九条 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缴纳、扣缴个人所得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征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或纳税申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 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或代收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有关具体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篇6:重庆市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08]10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以下称分支机构)的,该居民企业为汇总纳税企业(以下称企业),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办法。

铁路运输企业(包括广铁集团和大秦铁路公司)、国有邮政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外国海上石油天然气企业)等缴纳所得税未纳入中央和地方分享范围的企业,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第四条 统一计算,是指企业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在内的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第五条 分级管理,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

第六条 就地预缴,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应按本办法的规定,分月或分季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七条 汇总清算,是指在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统一计算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税款。

第八条 财政调库,是指财政部定期将缴入中央国库的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按照核定的系数调整至地方金库。

第九条 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

二级分支机构及其下属机构均由二级分支机构集中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

第十条 总机构设立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且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分开核算的,可将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视同一个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与管理职能部门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不能分开核算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不得视同一个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一条 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二条 上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三条 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四条 撤销的分支机构,撤销当年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

第十五条 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企业计算分期预缴的所得税时,其实际利润额、应纳税额及分摊因素数额,均不包括其在中国境外设立的营业机构。

第十六条 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然后依照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比例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因素及其权重,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后,再分别按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第十七条 总机构和分支机构2007年及以前按独立纳税人计缴所得税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允许在法定剩余年限内继续弥补。

第二章 税款预缴和汇算清缴

第十八条 企业应根据当期实际利润额,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预缴分摊方法计算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企业所得税预缴额,分别由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月或者分季就地预缴。

在规定期限内按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认可,可以按照上一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由总机构、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预缴方式一经确定,当不得变更。

第十九条 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预缴,50%由总机构预缴。总机构预缴的部分,其中25%就地入库,25%预缴入中央国库,按照财预[2008]1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分配。

第二十条 按照当期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税款分摊方法

(一)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0日内,按照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比例,将本期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并通知到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应在每月或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就其分摊的所得税额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

(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25%,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自行就地申报预缴。

(三)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分配税款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25%,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自行就地申报预缴。

第二十一条 按照上一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预缴的税款分摊方法

(一)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上年汇算清缴统一计算应缴纳所得

税额的1/12或1/4,在每月或季度终了之日起10日内,按照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比例,将本期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50%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并通知到各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应在每月或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就其分摊的所得税额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

(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上年汇算清缴统一计算应缴纳所得税额的1/12或1/4,将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25%部分,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自行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

(三)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分配税款的预缴数总机构根据上年汇算清缴统一计算应缴纳所得税额的1/12或1/4,将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25%部分,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自行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

第二十二条 总机构在终了后5个月内,应依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进行汇总纳税企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各分支机构不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当年应补缴的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当年多缴的所得税款,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税收收入退还书”等凭证,按规定程序从中央国库办理退库。

第三章 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比例

第二十三条 总机构应按照以前(1-6月份按上上,7-12月份按上)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计算公式如下:

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0.35×(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工资总额/各分支机构工资总额之和)+0.30×(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

以上公式中分支机构仅指需要就地预缴的分支机构,该税款分摊比例按上述方法一经确定后,当年不作调整。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经营收入,是指分支机构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全部营业收入。其中,生产经营企业的经营收入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取得的全部收入;金融企业的经营收入是指利息和手续费等全部收入;保险企业的经营收入是指保费等全部收入。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职工工资,是指分支机构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资产总额,是指分支机构拥有或者控制的除无形资产外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总额。

第二十七条 各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的数据均以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数据为准。

第二十八条 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对总机构计算确定的分摊所得税款比例有异议的,应于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后30日内向企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复核建议,并附送相关数据资料。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必须于收到复核建议后30日内,对分摊税款的比例进行复核,并作出调整或维持原比例的决定。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执行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复核决定。

第二十九条 分摊所得税款比例复核期间,分支机构应先按总机构确定的分摊比例申报预缴税款。

第四章 征收管理

第三十条 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均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接受所在地税务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十一条 总机构应在每年6月20日前,将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方法计算确定的各分支机构当年应分摊税款的比例,填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附件4,该附件填报说明第二条第10项“各分支机构分配比例”的计算公式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执行),报送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同时下发各分支机构。

第三十二条 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收到总机构报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后10日内,应通过国家税务总局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信息交换平台或邮寄等方式,及时传送给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第三十三条 总机构应当将其所有二级分支机构(包括不参与就地预缴分支机构)的信息及二级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的邮编、地址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第三十四条 分支机构应将总机构信息、上级机构、下属分支机构信息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第三十五条 分支机构注销后15日内,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注销情况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第三十六条 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除按纳税申报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资料外,还应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和职工工资总额情况表。

第三十七条 分支机构的各项财产损失,应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并出具证明后,再由总机构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第三十八条 各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反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对其主管分支机构应分摊入库的所得税税款和计算分摊税款比例的3项指标进行查验核对。发现计算分摊税款比例的3项指标有问题的,应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分支机构未按税款分配数额预缴所得税造成少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其处罚,并将处罚结果通知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居民企业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跨地、市(区、县)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场所的,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参照本办法联合制定。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上一篇:写心中的梦的作文下一篇:飞蛾扑火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