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未来的学校500字

2024-07-08

小学生作文未来的学校500字(精选8篇)

篇1:小学生作文未来的学校500字

文秘助手()之小学生作文:未来的学

校500字

未来的学校将超出人们的想象,富有时代感!20年后,我成为了一名建筑设计师,设计出了一座多功能的豪华学校,很快就成了一名举世闻名的设计师。

就让我来介绍介绍我设计的学校吧!当你走到学校的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的不锈钢大门,大门的旁边是一个门卫室,你会发现里面没有人,而是用一个高智能的机器人代替了他。在门卫室的墙壁上,有一个读卡器,学生们只要用学校发的学生卡在上面刷一下,便可以走进校园。如果有陌生人,必须征得校长同意后机器人才会放行,否则外人是无法进入校园的。

走进校园,绕过一个连在一起的大花园和池塘,便来到了一座新颖的教学楼前。这座教学楼看起来不大,其貌不扬,其实,它的功能可多了,还有许多教室,一至六年级各班的教室可全在这幢楼里。

走进教室,你会发现没有黑板,只有一台投影机,它代替了黑板的“工作”。教室里的每张课桌上都安装着一排按钮,只要你按下红色的按钮,便会有一台电脑呈现在你的眼前,本学期的课文都存在里面,所以学生就不用带书本来学校了,很轻松吧?按绿色的按钮,你会感到一阵凉爽的风吹过,按下粉红色的按钮,一阵暖气迎面而来,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未来的学校环境优雅,功能齐全,让同学们学习起来既轻松又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多么惬意、令人神往啊!

篇2:小学生作文未来的学校500字

刚到校门口,一朵漂亮的电子花屹立在门口迎接同学们。电子花蕊中有一个扫描器,它认真地扫描了我一遍,然后笑咪咪地说:“欢迎您再次来到学校。”还向我招招手。看来科技发达是更上一层楼了。

走进校园,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鼻而来,一朵朵娇艳的.花开满了校园。我摘下一朵黄色的花,对它说:“变大!”转眼间,黄色的花变得很大很大。我朝花甫里一看,黄花的位置又长出了一朵新的黄花,难怪摘不完。我坐在大黄花的花蕊上,说:“我要去读书大楼。”我的话音刚落,大黄花立刻腾升而起,飞到了一个教室门前。它把巨大的叶子垂下来,我顺着叶子滑下来。我落地后,大黄花马上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我走进教室,哇,好宽敞啊!好明亮啊!地板上铺了蓝色水晶地毯,软棉棉的,同学们要是摔倒了也不疼。教室里至少有10个孩子,他们的课桌又大又平,桌子旁边还有一朵电子花。有红、橙、黄、绿、表、青、蓝、紫七种颜色的花瓣。按红花瓣,课桌上马上升出一台电脑;按橙花瓣,课桌上立马升起几本新作业本;按黄花瓣,课桌上立刻升出几本好看的书;按绿花瓣,课桌上马上升起一些实用的文具;按青色的花瓣……

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同学们打开空调来解暑。哦,不,空调那时候已经是落后的小弟弟了。在那时候,墙壁可派上用场了,它会自动控温,夏天它会送来阵阵冷气,相反,冬天侧送来阵阵暖气。它是按同学们的喜欢的温度自动调的,自己想要什么温度,只要你想,不用说出来,它就会自动调好,而且也不会影响到别人。

篇3:学校是学生窥见未来的窗户

“不一样”的课程平台,拓展学生视野。

未来的教育指向培养更多元化的学生。因此,一所学校也需要更多元化的课程平台来实现更多形式的创新教育。2013年,在创新教育团队的参与和设计下,我校筹建“C7睿学课堂”。在这里,学生可以在创客空间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乐高机器人、3D打印等尖端技术转化为成果或产品;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在云端的自主学习等。通过课程平台的打造,我校学生可以在云端即时学习、分享成果,也可以脚踏实地地将一些生活中的课题带入实验室进行研究,更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科学方法和不断创新转化为实体,实现梦想。这“不一样”的课程平台,拓展了学生视野,展现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不一样”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与设置,无疑能将教育从现有的空间和时间中解放出来。通过不同的活动项目设置,学生在不同的项目实现过程中学到相关知识,培养并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素养。通过课余活动的开展,学生真正将自己的所学所得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又促使学生用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去解决问题。在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螺旋上升,不断丰满。

“不一样”的学校定位,成就“不一样”的学生。

篇4:小学生作文未来的学校500字

当全国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够用自己的渊博学识、妙语连珠、深入浅出、挥洒自如来吸引学生的时候,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却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因为他们认为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当全国大多数教师将太多说教作为全力以赴的常态时,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却把自己放在了和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因为他们认为校园里应该少一些说服,多一些对话。

当全国大多数教师都希望把学生的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学生的精力和体力统筹安放在对考试有利的地方时,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却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时间与空间,放手由他们自主支配。

这就是1952年以共和国生日命名的北京十一学校。这所学校的全体教师希冀去创建一所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他们坚信这个追求是崇高的,也是值得的。

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课表

2014年2月27日,在北京十一学校,一场特殊的教育部新春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据主持会议的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把新闻发布会现场搬到一所中学,而且专门为了推荐这所学校的改革经验,这是近年来没有过的。

这是一所有60余年历史的学校,却勇敢颠覆了“中国式教育”。在北京十一学校里,没有班级,没有班主任,学生们每天根据兴趣在不同的教室“走班上课”。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感慨道:“我们的生活小康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没有小康,因为生活的小康,它的标志是你可以选择的,但是教育还没有太多的选择。”

正因为此,李希贵特别感谢了他的同事们,“是他们殚精竭虑,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200多个可以选择的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课表。”李希贵介绍说,现在北京十一学校的4000多个学生有4000多张课程表,他们可谓是“提前进入了小康”。

2007年,李希贵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的官位上请辞,主动要求掌管十一学校。此前,业内对他的评价有两个,一是“并不按部就班”,主导过多次改革与探索;二是“矛盾”,神色严峻,却常常妙语连篇,语速缓慢、行事冷静,却对教育改革热情如火、雷厉风行——无论哪一个,都离不开改革。

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等待着这位传说中的改革派的“三把火”,但在开学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希贵除了经常在校园里遛弯儿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和老师、学生们聊聊天。

此时,先于李希贵5年来到北京十一学校的物理教师秦建云因对改变“没抱什么希望”而一度产生了离开的念头,幸好得知他想法的同事劝他“再等等”。

结果这一等,转变真就开始了。2007年暑假,《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的制定开始启动;2009年,育人模式创新正式实施,学校开始转型;2010年9月,学校全面实施走班上课,力求通过不同学科在不同教室上课,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的对接;一年后,改革进一步深入,学生开始选课走班,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课程表;2011年至2012年,随着选课走班的深入推进,诸多制度开始重建;2013年,基于个别化教育的落实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把控,教师们又开始挑战“课程标准细目”的编写任务;2014年,《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通过,学校依法治校的新纪元开启……

改革还在继续,所有的教师都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探路者,他们需要真正弄清教育的使命。

每一棵树的发现者:

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应对所有的学生

教育的使命何在?由李希贵、秦建云等人合作完成的《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一书明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发现,发现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2013年新学期,北京十一学校将教育年会的主题定为“发现那棵树”:在一大片森林中,我们必须看到一棵棵的树,看到每一棵树的情况,有的树出问题了,是缺肥、缺水,还是有病虫害呢?教育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应对所有的学生。

自此,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开始用慧眼去识别每一位学生身上隐藏的潜质,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

高二年级的女生李梦歌,读过很多书,写得一手漂亮文章,在文科方面有悟性、有潜力的她起初选择了理科,尽管成绩在中等偏上,但她学得却并不轻松。语文教师曹书德发现了李梦歌的潜质后,便和李梦歌及其父母进行了沟通。现在,在文科的世界里,李梦歌如鱼得水。

还有一位“特立独行”者,他是2012届毕业生王珑正,考上了世界最顶尖的艺术学院。在北京十一学校就读时,他迷上了画画,因为与家庭的期望不同,他成了“叛逆者”。但徐关厅老师却帮助他得到了位于学校音美楼六层的画室里屋的两张桌子,王珑正把它们布置成“工作室”,在那里追逐梦想。

小有名气的骑手田雨,既要读书,又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马术训练和比赛,由北京十一学校成立的“枣林村书院”便为她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个性化课程:书院院长魏勇单独给她上历史课,对历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不要求她死记硬背,只消知道来龙去脉;在她参加会考之前,曹书德老师专门为她辅导语文;为她“私人订制”的英语课,更是考虑到了她的马术专长,侧重听力训练和口头表达,尤其是体育英语。

然而,让不同的梦想、不同的潜质,不一样的兴趣、不一样的追逐最终在校园中“落地”,最需要的还是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在经过了两年讨论才形成的《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里,课程被定位为学校的产品,学校决意通过对课程的构建和开发,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育人理念的刷新者:

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

2010年,学校决定请秦建云出任课程研究院院长。在当时学校的组织结构中,这是一个全新的研发部门。在和李希贵谈工作时,秦建云忽然意识到,学校已经开始关注教育最核心的问题了。

nlc202309051231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中,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动词形式则是指“奔跑”,在李希贵的理解中,课程要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而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

现在的北京十一学校,已形成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分层课程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分类课程科目有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体育、技术;综合课程科目有艺术、高端科学实验、综合实践、游学课程;特需课程科目有书院课程、援助课程、特种体育。在目前设置的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管理学院岗位课程中,除17门必修课程外,其他的全部为选修。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从这些课程中找到兴奋点。

课程改革,触及的是这场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其间,教师们的育人理念需要不断刷新。

实现了一位学生一张课表,“选课走班”的学校,一下子便热闹起来,行政班被打破、班主任被取消,学校原有的一切以班级管理为前提的管理模式不再存续,就连教室里的讲台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被陆陆续续地拆掉了。教师们要应对观念之变、思维方式之变、专业素养之变、管理与教育方式之变,甚至还有职业尊严之变。

伴你成长的守望者:

“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去打扰他”

最大的挑战恰来自于平等与放手。

一位曾做过20多年班主任的老师告诉李希贵,过去做班主任的时候,学生想不通的事,找学生谈话一般15分钟就能解决问题,但不当班主任之后与一名学生谈话用了整整一下午,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却没有多大效果,那孩子仍然没想通。几天后,这位老师再一次与那位学生谈心,这一次,老师首先向学生道歉,理由是不该在上一次与学生谈了那么久,而且还带着一种一定要说服学生的先入之见,对话应该平等。结果,老师的姿态立即有了效果,学生主动向老师赔礼,说自己不该出言不逊。

师生关系平等了之后,孩子们才变得真实起来,当他们说的话来自于内心,做起事来不分人前人后,思想随处可以真实表达的时候,虽然这些真实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恰恰因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机会。

以前,男女同学之间交往过密,要想尽办法瞒住老师,但现在,男生会把向一个女生表白了两次都被拒绝了的小烦恼告诉身为初三年级主任的邢凤玉。

学会与学生们平等对话的教师们,还在尝试着慢慢放手。刚开始“选课走班”时,邢凤玉还总想着怎样把学生管好,按照以往的经验,晚自习组有5个老师,把100多个学生分别安排到5个教室里面,一个老师看一个,那样肯定不会乱。“学生不管做什么,只要能让我看着就好,要真的把学生放开,真挺纠结的,不放心啊,但是理念又告诉我要放手,挺难受的。”邢凤玉回忆说,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三个星期。

直到有一天,已升任为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兼课程研究院院长的秦建云在教室里找到邢凤玉,问她感觉如何,邢凤玉答道:“累。”听此,秦建云说:“你走错路了呗!这样不行啊,你要是不放手,学生怎么能得到锻炼?”

邢凤玉和年级组的老师们下决心从晚自习开始改变,所有的老师都从教室里撤了出来,只有两个老师负责在楼道里巡视,学生们也分散开来,去他们各自喜欢的教室里自习,结果,晚自习的效果反而更好。

放手后的老师们更多的是在扮演“守望者”的角色。一个初二的孩子喜欢改写电脑里的程序,他每天都和电教老师进行着“攻破—修复—攻破”的拉锯战。“这就是我们枣林村书院需要的孩子啊。”魏勇老师听说这个孩子的故事后非常兴奋。而另一位老师屈楠却说:“为什么要把他弄到书院来?他现在可以收获到属于他的成就感,我们为什么要去打扰他呢?”

在北京十一学校建校的前一年,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著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他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

60多年后的今天,北京十一学校何尝不是在守望?

篇5:小学生作文未来的学校500字

学校的大门有一个摄像机藏在“暗处”,如果来的是学生或老师,门会自动打开,如果是陌生人,摄像机就会把他的图片传给校长,让不让他进来,还要通过校长的决定。

走过大门会有“全自动学校欢迎您!”这八个大字出现,这八个大字只有有人来了才会亮起来。

教室也是自动的,有学生或老师要进来是,它就会从天上飞下来,没有同学或老师来就看不到教室在哪?因为每间教室的前面有一个藏在“暗处”的摄像头,它用来观察有没有同学和老师要进来。

教室后方就是美术室,美术室有自动的技能可以把垃圾清理了,把图片挂在墙上。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哈哈!猜不出来了吧!其实地上会自动出现几个自动机器人,帮忙打理,才达到这个目的的,自动机器人还是用积木拼搭而成的。

最后就是足球场了,也跟教室和美术室一样装有摄像头。不过,它的作用不同,它是观察有没有同学受伤,如果有就会派小机器人去帮忙。

所有的物品都藏在“暗处”,只有通过特殊的密码才能打开。在这里没有一样东西被小偷偷走过,很安全,而且还是全自动的。

篇6:小学生作文未来的学校500字

当我站在学校操场中间,望着这矮矮拥挤的教学楼时,让我想起了同学们在较差的学习条件中学习和老师们在繁重的工作中为同学们的操劳的情景,使我深深的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未来的后学校变化实在太大了,原来的教学楼变成了两三百米高,一共有10层,这幢教学楼是可以变形的,只要按下遥控器,想让它变成什么样都行,教学楼外面全是用白瓷砖安上去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高大的白色冰雕在你眼前。屋内设备非常好,每间教室大约有20来米长15米宽。地板十分光滑,桌子、凳子全是十分讲究的;窗子的玻璃有非常独特的功能:早晨空气好,同学们打开窗户,多功能的玻璃可以把一部分清新空气吸入,到下午又可以把空气中的有害物排出。这样同学们就能够更好的学习。当外面有噪音的时候,只要把窗子关上,在教室里就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了,同学们便可以安静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还有室内的照明灯就安在四壁和堂皇的天花板上,晚上一按电钮它就全亮了起来,照得跟白天一样,不需要的时候一按便熄灭了。还有上下楼层,直接乘超级电梯,一瞬间就可以到教室了。

变形教学楼春天可以按下遥控器使它变成圆柱体,这样周围的景物可以随处都看到;夏天又可以把它变成长方形的,因为长方体面积较大,这样一来每间教室的热量就会减少,通风凉爽;秋天、冬天多雨又冷,再把它变成圆锥体形,室内便暖和了。学校每间教室的黑板已改成了模拟电脑板,旁边有一个电钮,一按它就会自动在墙上显示出来,上面还有跟电脑板一样长的模拟键盘,键盘上都是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只需轻轻一点就行。这样比老师们以前用粉笔写字快多了。而且无污染,再也没有粉笔灰损害老师的健康了。

校园的面积扩大了许多。以前的厕所又矮又小,同学们上厕所时一点也不方便,十分拥挤。现在厕所变成非常高大宽敞了,而且里面还分洗澡间、大小便间、洗手间三类。这样同学们就更方便了。

校园的操场也变宽阔了,地面是十分光滑的电器地板,晚上踩在上面就会亮起来,照得整个操场跟白天一样,胆小的同学再也不用因为怕黑而不敢去操场了。同学们可以晚上在操场上搞各种文娱活动,真开心。

校园内鸟语花香,古木参天,随处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勤奋学习,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接班人,同时也把学校建设得更好。

篇7:未来作文500字 未来的学校

校门分成三个通道:学生通道、老师通道、VIP贵宾通道。你只要站在门口,亮一亮自己的脸,电脑便会判断你是否是经过登记的人员。如果没有,对不起,一个机器人会把你推出校门去。贵宾通道有十几个机器人,它们负责把贵宾们带领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来到教室,室内的座位是阶梯形,像电影院一样,这样就防止了后排的同学被前排的同学挡住的情况。

上课了,老师只要把芯片装进专用的教师服里,想写字,大屏幕上自动出现想写的这些字;想翻下一页的课件,系统自动就帮你翻页。桌子表面有一层电子屏幕,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教材,上语文课了,屏幕自动会出现当前所学的课文。上公开课时,有的同学表现不佳,老师可以通过芯片传送到系统,再由系统传送到那个同学的桌面,提醒他。提问也是这样,传到同学的屏幕上。老师的笔记抄不完怎么办?没问题,系统在下课后会将所有笔记传送到屏幕上,供你参考。

下课了,老师会把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发到桌面,你就用专用激光笔和专门删除字的快净橡皮填写答案在上面就行了。如果你按时完成作业并订正了错题,你就会得到许多学豆,还可以来换奖品呢!回到家,你只要用于学校桌面连接的电显示屏,在上面做作业即可。

篇8:小学生作文未来的学校500字

以日本为例,面临经济长期停滞、政权更迭频繁、自然灾害频发的复杂国家现状,日本政府重新启动了科技立国、教育先行的理念,体现这一理念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日本总务省“未来学校”项目。该项目将ICT投入到学校一线,以优秀经验作为示范,利用各类信息技术手段尝试教学革新,以教育投入带动科技市场的发展。其中一项颇具特色、值得研究的内容,是针对日本频发的自然灾害在日本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防灾教育。

日本的学校多属于灾害避难所,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惨痛经验教训下,几乎所有的“未来学校”都在尝试如何将信息技术利用到防灾、减灾和抗灾中,展开了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实践,可供我国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建设参考。

●多媒体信息设备构建的防灾信息空间

“未来学校”中大量使用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IWB)、云服务器等多种设备,平时这些设备主要用于信息化教学,而在灾害突发情况下则成为地区避难地的中枢信息系统,构建出一个防灾信息空间。

为了既能保证学校个人信息不外泄,又能让受灾群众使用这些原本供学校使用的多媒体信息设备,各学校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例如,东日本地区的部分学校在平板电脑上安装了双系统,启动时按照“通常状态”和“灾害状态”进行选择性操作,限制“灾害状态”系统的使用权限,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成本比较高。另一种做法是,一些学校平时就要求将个人信息全部存储在指定的云服务器上,这样就不会存在泄密的问题。在利用iPad等产品时,采用Google同步功能将数据都备份在云服务器上,即便系统数据丢失或者损坏,也可以随时同步恢复和更新。另外,采用账户认证方式,只有经过认证的电脑才能登录校内局域网,额外再制作一批临时账户以备特殊情况使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未来学校的标准配置,该设备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可扩展性强,大尺寸显示屏还可在信息共享时起到比投影仪更好的作用。作为学校防灾的主力设备,平时可进行正常教学,而在紧急情况下接收紧急警报设备的信号,能在指定时间利用声音、图像等即时显示灾害通知,与语音广播、手机警报等构成一整套紧急信息提示系统,尤其是学校的操场,体育馆等,可利用大尺寸显示屏向公众滚动显示灾害通知,也可以通过触屏手写板即时保存书写的内容,在灾害前期混乱的状态下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提示效果,而后期同样可以调用以往历史记录,使用起来也简单方便。

通过学校的电视会议系统,即可连接灾害指挥中心,通过摄像头实时传输避难场所的情况,能在电话中断的情况下有效传递图像信息,学校就可以成为临时的通讯指挥中心。

●网络安全保障畅通的数字环境

为保障灾害下互联网的畅通,学校网络的带宽、IP地址、防火墙都是网络服务商优先保障的对象,许多学校都设置了双重甚至多重网络,将互联网、防灾网、校园局域网等物理分开,设置自动或手动路由切换,事先设定好灾害时需要共享的网络环境,制作图文并茂的切换和使用手册,既确保了校园网的独立保密性,又能发挥网络共享的功能。

尤其是在东日本地区的学校,利用数据通信卡(外接USB型网卡)分发给需要临时使用的人员,能够保障在校园外也能移动上网。

基于“3·11”东日本大地震的教训,在政府机构无法正常作业时,有可能会在学校等避难场所临时办公。因此,部分学校进行了临时政府办公实地测试,将网络环境设定为校园网、行政办公网、互联网三网分离。对于在大规模灾害情况下构筑临时信息网络平台的方法,日本西宫市的灾民支援系统提供了最好的参考模式。西宫市在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后长期致力于建设信息化防灾系统,该套系统可细分为灾民支援、避难所、紧急物资管理、临时住宅管理、遇难者管理、损毁房屋管理、灾后重建管理等多个模块,通过系统数据备份和网络信息共享等多种方式,能够将学校等避难场所有效地组织和利用起来,发挥平时维护急时管理的作用。

在应急电源方面,除了传统的UPS和发电机以外,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可以采用电脑电池或太阳能蓄电设备通过外接USB转化线给多台路由器和手机同时充电,确保提供多元化的供电途径。

●全天候信息共享的云空间

由于学校基本上都采用了云服务,在地震时可以通过如SNS等多元化信息交流手段,帮助迅速确定学生的安全状况,并和家长互通信息,可以通过与防灾指挥中心互联的网络,在受灾时确保紧急情况下通过学校的电子白板、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电视会议系统等多种方式即时传递消息。

在“未来学校”的防灾训练中,中小学的多媒体信息设备被证实确实是可以即时利用,迅速转化为防灾的有利工具。比如,将手机、数码相机等拍摄到的照片或者视频通过事先预设好的USB无线网卡上传到Google等提供的云服务、网盘或学校网站上。通过平时的防灾训练和课堂练习,中小学生都能熟练使用这些设备,既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又学习了新的防灾手段,一举两得。

学校网站同时具备平时正常教学,紧急时信息共享的双重功能。例如,东日本大地震中受灾的福岛县尚英中学,就采用了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设计学校网站。平时网站上设有防灾教室栏目,及时报道平时防灾教育的具体信息。一旦灾害发生,用户只要一键点击即可切换到紧急用网站。该网站建立后不久,即在2012年12月7日三陆冲地震中起到了实际作用。网站对加入自动信息推送系统的用户立即群发信息,家长看到信息后,可以通过链接访问学校网站,获得学生的安全信息和学校设施使用情况,查阅防灾指挥中心发布的官方具体信息,亦可通过网站论坛进行留言互动交流。由于有了该校的实际使用经验,其后该地区的教育委员会表示,各个中小学校若都能建立这种双重功能的学校网站,并将教学用的网站整合起来作为防灾教育平台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冲绳县下地中学则为学生和其他避难者提供了防灾专用网络平台,允许连接到灾害留言板“web171”(由日本通信公司提供的灾害用信息交流平台)。由于日本的手机、平板电话等移动设备多采用2.4GHz带宽,在构建临时受灾网络环境时无线接入点AP则采用了对应2.4GHz和5GHz的双带宽,同时指定专门人员管理无线网络,保证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学校同时与市县的防灾管理中心一起制作学校防灾指南,定期开展防灾训练,灵活使用学校网络环境,向更多市民宣传防灾知识。

许多学校都新设置了紧急地震速报接收装置。该装置能自动接收气象台发布的紧急通知,如设置为4级地震以下只对教职员办公室进行广播,而5级以上时则全校紧急通知,通知方式采用语音广播、电子白板显示、手机警报、学校网站头条新闻等多种方式。

通过上述防灾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日本中小学防灾教育中未来学校的防灾ICT基盘是如何设计和实施的。未来学校通过学校的实际防灾训练、网站宣传、手册发放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和家长传达了灾害发生的信息和处置手段,将防灾的理念融入平时的教育中,将信息技术手段多元化应用。这对我国如何将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和真实的社会结合,提供了特别深刻的经验和启示,也给我们对信息技术的深层融合应用如何真正改变社会面貌和人类生活,提供了极其生动的案例。

参考文献

[1]日本总务省《教育分野におけるICT利活用推进のための情报通信技术面に关するガイドライン(手引书)2013小学校版——实证事业3年间の成果をふまえて》.

[2]日本总务省《教育分野におけるICT利活用推进のための情报通信技术面に关するガイドライン(手引书)2013中学校·特别支援学校版——实证事业2年目の成果をふまえて》.

[3]日本总务省《中学校成果报告书》[EB/OL].http://www.soumu.go.jp/main_sosiki/joho_tsusin/kyouiku_joho-ka/future_school.html.

上一篇: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讲话下一篇:《家》阅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