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范式

2024-05-11

研究范式(精选8篇)

篇1:研究范式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评介

文章概括评介了当前错误记忆研究的几种主要范式及其各自可能的认知机制.联想研究范式(包括集中联想研究范式与类别联想研究范式)和无意识知觉范式描述了人们对单词的错误记忆,而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KK研究范式则描述了人们对持续事件的错误记忆.这两类不同的`研究范式证实了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错误记忆,且可能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它们都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错误记忆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为人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 者:周楚 杨治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62 刊 名:心理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7(4) 分类号: 关键词:集中联想   类别联想   无意识知觉   误导信息  

篇2:研究范式

摘 要:法律只是人权保障的方式之一,难免不足,个中局限,有待法学研究机制的弥补。联系《人权:跨学科的探究》一书,本文充分考虑了其他社会学科对人权保障的功用,建议在不失去法学特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其他学科的成果与方法,凡此种种,模式的探寻,皆最终服从于人权保障这一根本目的。

关键词:法律 人权 研究范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事研究,手段、方法断不可缺,用之得当,事半功倍,否则徒劳耗神,而事与愿违。

,正值人权研究鼎盛期,法律的人权保障手段在国际和国内早已得到一致认同。法学的人权研究正在此前提下更加规范地运作。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政府学系教授迈克?弗里曼《人权:跨学科的探究》一书一出,便重新省视了所谓的人权法学主流研究热潮,着重强调需要在人权研究中加入政治学、社会学视角,认为二者是人权研究的重要维度,从而事实上重新评估了法学人权研究的价值。由此带来笔者对法律人权保障、法学人权研究价值及方法的再度思索。

笔者以为,法律的人权保护方法要予以根本确立和维护,法律人权保障方面所存局限需要依赖法学研究予以弥补。法学研究在人权研究中应起着中心和最后的集大成功用,政治学、社会学的成果要汇集到法学之中,体现到法律当下。法学的人权研究利用其他学科成果、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不等同摈弃法律本身特性,法律的研究方法始终是法学人权研究的主要方法,法律的人权保障目的也始终为法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一、历史的巧合抑或现实的尴尬——人权的法律化

法律只是人权保护与运作的机制之一,如若反观历史,可以发现,最早的国际性人权法律文件乃缔结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值人类两度身经战火,屠戮将人性的弱点抖露无遗,个人在弹口与炮火面前形同草芥。当身家性命尚岌岌可危,基本和正常的生活断无保障时,人权提供了一种反思人权事件的方式,一项反对残酷、不人道处遇的理由。借助这一概念,人的基本需求与尊严被重新予以考虑,国际社会积极于国际人权文件的缔结与确认,仰仗法律文本的明确性与规范性,以求人权保护的现实可行性。

然法律本身难逃一定局限性,法律的人权保护机制在现实中也遭遇一些尴尬与非议。结合迈克、弗里曼《人权:跨学科的探究》一书,对法律人权保障机制的局限性大致可以从以下层面证成:

(一)法律解决不了人权的起源问题

人权的起源显现着人权之本来面貌,作为思想概念的人权与作为法律概念的人权都不足以代表事实当中或最初始意义上的人权。对人权本身的探究,人权面目的复原,皆需依赖已有的人权资源,这些资源固然包括法律上的材料,只是唯法律本身并不能对人权的起源作一充足说明。法律解决和阐述的多为人权的当下,是人权一个时间层面的反映,且法律某种程度上还是官方意识形态的体现,其客观性势必要受到一定损抑,故并不足以全观展现真正意义上以及原始形态中的人权。

(二)法律解决不了人权的正当性问题

人权的正当性问题直指人权的内容。如果把人权定位为人之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哪些权利才称得上“应当”,是需要论证的问题。法律对人权大部分做的是一个法律化、权威化的处理,①而没有一个详细的论辩过程。已有法律文件对人权条款的确认,只是一个结果性的展示,倘不说现有的很多国际人权文件的内容在各个国家得到不一样的理解,造成“实际结果的不一致”,更严重的是,法律确认的并不一定是合理的,法律本身尚存在接受价值评估和妥善区分的问题。这个教训在纳粹时期便已经深映人心。

(三)法律解决不了人权的世俗化问题

“人权只是一个概念,提供一种思考人权事件的途径”②,从概念的意义上讲,它本身也只是一种分析手段,这种工具性价值映照到具体的现实当中,就是人权一定程度上形上而抽象,当人们借助于人权来看待人权事件与诉诸于朴素情感,比如同理心来看待事件时还并不一致。以人权来囊括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权利,然后辅以法律确认、并保障这些以人权涵摄的基本权利,并不能消弭人权本身的抽象性。人权的工具性非但在法律层面没得到解决,反而在现实当中由于法律本身一定程度的工具性,从而使法律上人权款项的操作相对来说愈加抽象而隔离于社会。

(四)法律解决不了人权的复杂性问题

“人权概念完全不是非社会的,它基本上是一个政治性的概念”③,“国际人权法是由带有政治动机而行动的政府所制订的,而某种程度上国内实行它的政府依然亦受政治因素影响,而逐渐在制订人权法、监督实行成效与推动政府改善人权表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非政府组织也是政治行为者。”④此外人权还面临普遍性与多样性、差异性的问题。即使统一的法律规定,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理解也会有偏差,这些都是法律所无力解决的。

(五)法律解决不了人权的冲突性问题

人权的内容与内容之间并不能做到兼容互包(compossible),某些人权的现实享有与其他人权容易发生冲突,法律大多时候也不能提供一个简单解决的万能公式,即使具体操作中依赖于法官的自由心证,恐怕也并非万全之策。此外人权与人权之外的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否法律上的人权天然优先于其他价值,也是有待商榷的。

二、现实的省视与忖度——人权法律保护的价值与定位

法律在人权领域的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并不足根本损抑或颠覆法律对人权发展的地位。这是由于:

(一)法律的规范性解决人权概念的模糊性或称非科学性

篇3:研究范式

产业就业结构是指就业在各产业及产业内部的构成,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的总和, 是狭义的就业结构 。钱纳里、艾金通和西斯姆等人把现代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 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产业结构标准模式”, 分为以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和以劳动力就业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两种 (见表1) 。

注:表中结构偏离度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Syrquin M. and H.B. Chenery,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 [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Vol. 3, 1989

对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综合描述。“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促进了我国学者对产业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部分研究通过对各地GDP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的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借助就业弹性、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分析等指标或分析工具, 对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标准结构”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分析, 或者对我国某一地区的产业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对策。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政策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但缺乏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形成、演进动力和演进规律的系统性研究来支撑就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2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化进程及特征

2.1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化进程

建国以来, 中国产业就业结构在产业政策、就业体制、宏观经济发展等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态性 (见图1) 。

(1) 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这段时期我国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有明显的振荡特点。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全力推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战略, 因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中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次产业的比重急剧上升, 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次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 50年代后半期第二次产业陡增20.1个百分点, 第一次产业急降22.9个百分点, 而同期的就业结构变动很小, 直到1962年第一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占82.1%, 第二次产业只有8.0%, 二者只变动1个百分点左右。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 (1949~1999) 》, 《中国统计年鉴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9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es.gov.cn/,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 (1996~2002) 》

(2)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对计划经济时期的“适当调整”时期, 第一产业得到了恢复性发展, 第三产业的比重也适当地调高, 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明显下降, 产业结构表现出向一般模式靠近的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逐渐增加, 因此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趋势表现为第一产业基本不变, 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下降。

(3)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

进入 90 年代以后,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并不稳定。90 年代以后,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比重有所提升。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低谷, 第二产业的比重也随之下调, 第三产业的比重得到了提升。到2000年, 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比例已变化为15.9:50.9, 产值结构渐趋合理, 而我国相对应的就业结构为49:24, 差距依然很大。多年来, 我国只有第三次产业的产值比变化与就业比变化是基本协调的, 但是按国际标准模式衡量, 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然落后。

2.2演化进程的特征

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路径依赖性。首先, 就业者、企业、经济部门在行为表现上的多样性, 企业总是按照符合现状的政策经营和进行要素选择, 对政策的赢利可能性把握也不同。其次, 就业结构的变化和系统中的变量既通过系统的筛选机制呈现出来一定的规律性, 又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扰动现象, 这使传统经济学试图在一个给定的包括一切可供选择办法的集合中寻求一种全盘的、一劳永逸的长期最优化难以实现。第三, 由于就业结构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和经济发展在既定方向上的惯性, 就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呈现出前后连贯和相互依赖的特点, 这一变迁路径可能沿着良性循环轨迹发展, 也可能向非绩效方向发展, 甚至“闭锁”在某种无效率状态。我国经济发展与国外发展阶段不同, 而时间的一维性使发展路径具有不可逆性, 所以, 简单地与国外就业结构演变的标准模式类比, 无法真正诠释我国就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演化范式的引入

目前大多数对就业结构的研究都基于均衡分析的基础上, 常用的衡量指标为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GDP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产业构成百分比-1) , 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 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均衡思想认为:当结构偏离度越接近于零, 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就越合理;当结构偏离度零, 该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使产业的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保持一致;当结构偏离度小于零, 意味着该产业已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者, 应该促使劳动力从该产业流出, 转移到其他部门。

然而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有着与国际标准模式不同的重要特征:第一, 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的产业结构偏差较大, 并且偏差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扩大, 其中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已经超过国际标准模式的水平;第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结构偏差趋向均衡的速度大大慢于其他国家。还有研究也发现, 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国外的一般模式有着较大的背离。而致力于了解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一般规律”的研究者也发现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 例如, 虽然服务业没有取得预期的高速增长,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没有显著提升, 但中国却能在长达 20 多年的时间里, 保持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发展滞后并没有成为增长的障碍。

因此, 就业结构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它具有路径依赖性, 同时又有不确定性。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不是如图2-①中的稳态, 也不是图2-②中的不稳态, 而是图2-③中的亚稳态。

参考:陈平, 《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9

就业结构理论主要是研究相关要素的组合、关联与演变规律。产业就业结构直接反映不同产业之间就业的相互关系, 是产业结构与影响就业各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 就业结构反过来又会影响产业结构, 从而改变影响就业的各因素在产业中的作用大小与方向。因此就业结构的研究将由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分析, 经济学中常常采用线性或可线性化的模型对经济学中的问题进行动态分析, 线性模型具有较标准的正规轨迹, 比较容易获得解析解, 但是就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非线性发展的, 因此线性模型就不能准确地模拟就业结构的演进。谢正磊、林振山等 (2005) 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劳动力——劳动力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劳动力转移的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劳动力——城市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4结论

就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非线性系统, 其演进过程无疑受非线性效应的制约。用线性模型表达其演化规律, 精度并不理想, 因此用演化范式进行研究, 建立就业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非常必要。目前对中国就业结构演进问题还是定性描述, 尤以线性描述为主, 且不涉及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对一个系统来说, 如果只有相互的线性作用, 其线性作用即使再强烈, 也只能引起量的增减, 决不会引起质的变化。只有当系统存在非线性作用, 才会出现涨落和突变, 才能出现崭新的结构, 显然就业者、用人部门和就业结构之间更符合非线性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探讨就业结构形成模式, 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结构比例对促进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稳定增长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 在制度演进的过程中, 行为者的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抉择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摘要:如何促进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又有利于经济增长, 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就业结构演进过程表现出多样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路径依赖性等特征, 通过演化范式阐释就业结构的动力作用过程和演化机理。

关键词:就业结构,演进,演化范式

参考文献

[1]Syrquin.M.and H.B.Chenery.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 1989 (3) :201-222.

[2]万继勋.建国以来劳动制度和就业结构的演变[J]瞭望, 1986 (37) :18.

篇4:档案学范式研究综述

关键词: 档案学;范式理论;研究综述

Abstract: As a new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search method, the paradigm theory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archive science.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on outcomes of the paradigm of archive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es in china from several aspects ,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of cognition indeterminacy of the concept of archives paradigm, research level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study of archival science paradigm.

Key words:  Archival science  Paradigm theory  Summary

1  引言

“范式”概念最早是美国知名社会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书中对范式内涵有诸多表述、没有明确界定。虽然对“范式”的多样化理解一定程度上给后来的研究造成了困难,但并不妨碍范式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型,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建立科学体系等方面的贡献。根据范式理论,特定的研究范式可以使后来的研究者在资料搜集以及理论阐述过程目的更加明确,既定范式还提供了各种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和研究空间。当前国内档案学领域的理论研究相较于国外同行还有相当差距,而范式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模型为档案学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因此档案学范式研究对于档案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要。范式理论被引入我国档案学研究领域,至今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2009年至2014年关于中国档案学范式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分析,试图梳理我国档案学范式研究脉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本文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对象,在学科导航中限定检索范围为“档案、档案事业”,检索式为(篇名=范式or范型)or(关键词=范式or范型)进行检索, 共获得检索结果90条,排除不相关或者非学术论文3篇,共有相关文献87篇。

2. 1  文献发表时间统计分析。如图所示,我国档案学界最早在1991年出现相关研究成果,遗憾的是并没有引起学界关注,直到2004年以后关于档案学范式的研究才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尤其是在2012年以后相关研究成果的增长速度明显提高。但总体而言,范式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学科评价与分析方法,在档案学领域的应用还属于起步阶段。

2. 2  文献作者统计分析。笔者对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有关档案学范式研究的89篇文献的作者情况,从作者合作度、核心作者群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作者合作度分析是指某确定时间内,某一特定主题论文的平均作者数,用以评价学术活动过程中,研究者之间协作程度的指标。指标值越高,表明合作化趋势越明显。在被检索到的文献中,个人独立完成的占64%,两人合作的占33%,三人及以上合作的占3%。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国内档案学范式研究领域的研究合作程度较低,尤其是三人以上的团队合作仅占3%,还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核心作者方面,档案学范式研究领域被CNKI收录的文献作者共113人,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103人,占总人数的91%,远超过了洛特卡定律的60%(即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约占全部作者数的60%),可见关于档案学范式研究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作者群。目前国内档案学范式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有丁华东、陈祖芬、倪丽娟、李珍等。

3  档案学范式研究内容分析

本文根据关键词共现频次和论文主题进行整理分析,将相关文献归纳为以下主题进行分析。

3.1 档案学范式内涵及研究意义

3.1.1 档案学范式内涵。根据库恩的范式概念内涵,档案学范式也应该是一个包含诸多成分的概念。张娟将档案学范式视为档案学共同体成员所共同认可的模式,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理论主张、方式方法,以及范例准则等内容成分的集合[[1]]。黄新荣等借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提出档案学范式的内容构成:①界定管理环境;②设定行为假设;③提出管理理论;④给出管理方法;⑤进行评估比较。其中理论和方法是范式的核心[[2]]。以上两位研究者表述角度不同,但共通之处是都提到了理论和方法这两个核心要素,都将档案学范式研究视为一个涉及思维层面、价值层面、理论层面、方法层面等诸多要素的一个系统性概念,而不是单一的个体概念。总的来说,目前学界对档案学范式概念的内涵有一些基础性共识,但尚未形成统一界定。

3.1.2   档案学范式研究意义。倪代川认为,档案学范式研究在拓展元档案学层面研究范畴,扩展档案学理论研究外延;厘清档案管理范式演进、规范档案学学术研究、提升强化档案学学科地位等方面具有元科学意义[[3]]。丁华东教授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档案学范式研究对于探究研究者思维转变及其对档案学研究中的建构作用[[4]]。上述研究都充分肯定了档案学范式研究在学科发展诸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积极作用。

3.2  档案学共同体研究

3.2.1 档案学共同体概念。陈祖芬认为,在档案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学习、科研、实践,共有档案学范式的一群人称为档案学共同体[[5]]。饶圆认为,档案学共同体有着共同的使命和理念,遵守相同的学术规范,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档案学教育和学科训练[[6]]。上述表述主要从共同体的构成、主要特征等方面对档案学共同体的定义进行界定。

3.2.2  档案学共同体的主体意识及使命。丁华东教授认为,在理论和知识构建过程中,研究者把握主体意识、思维及其内在结构的作用,并提高自身的知识自觉对学科发展有积极意义。学科范式的构建对主体意识和知识自觉的激发有促进作用[[7]]。陈祖芬认为,档案学共同体的自主性要求共同体成员自主地“捍卫档案学的学科地位”、“进行团体性档案学研究”、“促进档案学成果的知识化”、“传播档案学知识”[[8]]。之后陈祖芬提出档案学共同体成员的团队研究意识、成员互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多提升空间[[9]]。档案学共同体成员自身主体意识的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档案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成共识,但在激发档案学共同体知识自觉的机理、方法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3.3  档案管理范式

3.3.1  档案管理范式概念。将范式理论运用到管理活动中,产生了管理范式。丁华东等认为,管理范式包含“管理的理念、理论、结构、模式、方式、方法、手段和操作等”[[10]]。李珍认为,管理范式是“有关管理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的一套假设、规定和理念”[[11]]。相比之下丁华东的管理范式内涵更宽一点,不仅涉及假设、理念,还包括范例层面的内容,即具体的方式方法、操作手段等。

3.3.2  档案管理范式的发展与演变。丁华东将我国档案管理发展史分为史料管理、实体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四种档案管理范式,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范式是发展趋势[[12]]。张莉认为,从价值观到管理的主导思想、动力来源、基本维度直至档案学研究等内容的改变构成档案管理的范式转换[[13]]。倪丽娟等提出应该基于公共管理构建新的实践范式——社会范式,这一范式在价值上强调社会效益,管理理念上强调公众为本,服务至上[[14]]

3.3.3  档案管理范式之主流范式。信息资源管理作为当前档案管理的主流范式,被研究者们所关注。丁华东认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范式的主要特征是在价值取向上强调档案的信息价值、在管理模式上强调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在管理目标上强调信息的开发利用、在理论基础上强调信息管理的理念、在管理手段上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服务方式的差异,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划分为:行政信息型、企业情报型、个体休闲型、市场化型等四种范例[15]

3.3.4 档案管理范式之未来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件形态发生变化,文件数量激增,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产生档案后保管范式。徐拥军认为档案后保管范式由新来源观、宏观鉴定论、知识服务三个基本内容组成,后保管范式的核心思想体现了档案管理向知识管理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16]。丁华东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知识管理理论范型与社会记忆理论范型是档案学研究的前沿范式。档案知识管理的价值取向是“档案的知识属性和知识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发挥”,在研究框架层面上,“知识管理理论为档案学研究新的理论框架”[17] 。社会记忆属性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记忆”,应“从个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认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档案及其保护工作”[18]。档案记忆观为我们透视档案和档案管理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3.4  档案学范式转换。丁华东提出运用范式转换理论这一新视角来研究档案学术分期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19] 。陈祖芬探讨了档案学演进历史及现状,认为“档案学正处于通往成熟科学的征程中,档案学的范式定位在常规科学阶段是比较恰当的”,并将1935年《县政府档案管理法》的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个时期界定为档案学前科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全宗原则为主导范式的时期界定为档案学的常规科学时期[20]。李珍结合范式转换理论提出档案学学术分期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新常规科学时期的演变脉络:20世纪30年代之前档案学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学科,称为前科学时期;建国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档案学领域形成信息资源管理为主流意识形态,史料、实体、知识、文化、社会记忆等同时存在的多元化局面的时期,称为常规科学时期;以知识管理为主要范式的档案学发展新阶段称为新常规科学时期[21]

4  结语

范式理论为档案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档案学者跨学科引入范式理论对档案学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规范档案学研究、提升档案学理论深度、促进档案学学科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有的研究主要涉及档案学范式是什么、档案学范式的演进、档案学共同体、档案管理范式等方面。总体而言,当前档案学范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如,对档案学范式概念的界定问题。档案学范式是档案学研究的元概念,但目前我们对档案学范式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有必要对档案学范式内涵、档案学范式与档案学科范式的关系等进行辨析明确;对于档案学范式构建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另外,可以从科学学的学科融合、关联渗透等角度,研究图、情、档学科理论一体化的“大范式”。有了“大范式”框架的构建,再形成档案学等二级学科的“小范式”、“支范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范式理论虽萌发于自然科学,但如能结合档案学科特点善加利用,必然能推动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管飒爽.档案学范式研究的源动力及切入点[J].档案与建设,2013(05): 12~15+7.

[2]黄新荣,吴建华. 论档案学隐喻与档案学范式[J]. 档案学研究,2014(04): 8~11.

[3] 倪代川.档案学范式研究的元科学意义[J]. 湖北档案,2006(11): 16~18.

[4] 丁华东. 档案学范式研究的认识论意义及其题域[J]. 档案学研究,2007(03): 3~5+13.

[5] 陈祖芬. 论档案学共同体的责任[J]. 档案学通讯,2007(02): 8~11.

[6]饶圆.论中国档案学者的使命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J].山西档案,2007(3):20~22

[7][12]丁华东. 论档案学研究的主体意识与学科范式的建构[J]. 档案学通讯,2005(02): 8~11.

[8][9]陈祖芬.对档案学共同体自主性的反思[J].武陵学刊,2010(02): 139~141.

[10]丁华东,李珍.档案管理范式研究引论[J].中国档案,2005(07): 19~20.

[11]李珍,丁华东. 范式理论与档案管理探略[J]. 湖北档案,2004(10): 10~11.

[13]张莉.档案管理:价值转向与范式转换[J]. 档案学研究,2008(04): 11~14.

[14]倪丽娟,尹航. 基于公共管理的档案管理实践范式研究——以社会变迁为视角[J]. 档案学通讯,2012(04): 33~35.

[15]丁华东,李珍. 信息资源管理:当代档案管理之主流范式[J].档案学通讯,2006(04).

[16]徐拥军. 档案后保管范式与知识管理[J]. 档案学通讯,2008(02): 27~31.

[17][18]丁华东. 范式转型与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8.

[19]丁华东,李珍. 范式转换:档案学学术分期的新视点[J]. 浙江档案,2008(07): 14~17.

[20]陈祖芬.关于档案学发展史分期结构的反思[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91~93.

[21]李珍,丁华东.关于档案学学术分期的思考[J]. 档案学研究,2007(05): 14~16.

篇5:当前主要课堂范式的比较研究

最近读了《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感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细细品评这九种课堂范式,同本同源、大同小异又各有千秋、特色十足,现将这九大范式之规律和特色总结如下,敬请斧正。一.求大同:

(一)有范式,扣环节:

俗话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贵在得法,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高效的课堂更是不能没有范式。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到昌乐二中“二七一”,从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三五六”到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一二四”,这些成功的教学范式无不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成长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每种范式包含的步骤、方法有差异,但都可以包含在三个阶段里,即准备阶段、展示阶段、反馈阶段。在准备阶段,这些教学模式都极其重视学生学习新知识前的准备工作,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他们有的是课堂上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启发、诱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的通过教师准备具体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尝试任务,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有的是在课堂上新课伊始完成导学任务;有的干脆把导学放到课前去完成,将预习环节纳入教学流程。总之改变传统的学生只带着耳朵来听课,而是需要带着问题、带着思想、带着对新学知识的或深或浅的理解来听课。展示阶段,就是展示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规律进行提炼提升。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本节课需要展示的问题依次分给小组,然后每个组长负责再将任务分给组员,组员分工合作,通过分组合作对问题的再交流,学生对本组的问题进一步的理清思路,加深了理解,充分展示,可对题目进行讲解、分析,亦可对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说出此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易错点、总结的规律,或由此题进行知识拓展、变式训练等,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其他同学或教师给予解答等等。反馈阶段,这是展示结束后或是预习开始前的一个环节,教师抽取展示不理想或重、难点题目,针对偏科生及待转化生的掌握情况,选取典型题目,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迁移运用能力,目的是查缺补漏,促进提高。

(二)显主体,重激励:

传统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束缚。而这些成功的课堂范式让教师实现了 “从台前走向幕后,从台上走向台下,从演员变成导演,从权威变成朋友,从评价者变成参与者”的华丽转身,更把学生看成能动的学习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有人说:“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以扶起一个伟人。”每一天,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他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意愿,因此这九种范式都特别注重激励性评价,在这里老师是耐心的倾听者,是热情的鼓励者,每次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都会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大胆的思考,放心的发言,自信的体验,快乐的学习。在这里每位学生都体验到了尝试的快乐、学习的喜悦。在这样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中,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三)导学案,诱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敢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九种课堂范式推崇的“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成为既易于操作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助手。“学案导学”的特点是“导学、诱思”。“导”,即开导、启迪之意,它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学案作为导学的载体,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导”,通过导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而“诱思”是指在学案中应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要能表现出较强的“磁性”,促使学生援疑询理,吸引、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四)既自主,又合作: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则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在此看来,一个人获得高深的造诣,要靠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经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所学的知识就能牢固地掌握,就能积累起丰富的知识,在应用知识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左右皆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这九种课堂范式将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阵地,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自学方法,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自主学习。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这九种课堂范式都很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同组异质的分组方式,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扩展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二.存小异:

课堂延伸本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堂延伸,教师可以对学生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检查,并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然而在江苏灌南新知学校却将这一环节做细做实,由课内延展到课外,由做法升华到理论,让延伸教学成为一门学问,并且成为热门。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针对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打破学科的门户之见,化繁为简,合二(几)为一,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尝试并推广单元整合教学、学科整合教学,实现知识整合和迁移目标,促进了师师、师生和生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利用自身硬件条件的优势,把杜郎口模式的“预习展示、调节达标、教学探索”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呈现,充分发挥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学生把预习好的导学案及课堂展示的内容课前上传,上课时就不用忙着记笔记,也不用在黑板上临时书写了。“挤出来的大量时间可以用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篇6:STS研究及其学科范式建构初探

STS研究及其学科范式建构初探

建构学科范式是当代各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成熟标志.本文对STS学科的发展、范式理论及其学术意义等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STS学科范式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增强问题意识、学科意识,推动STS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作 者:李树财 LI Shu-cai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哲学系,重庆,400044刊 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2(3)分类号:N03关键词:学科建设 范式理论 STS研究

篇7:哲学观反思与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哲学观反思与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最引人注目的变化,集中体现在由哲学观反思所引起的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上,这是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者主体意识普遍觉醒的标志.哲学观反思破除了以前附加在哲学上的`种种僭越和虚妄,使哲学回归其爱智求真的本性,对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重建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新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杨学功 Yang Xuego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刊 名:天津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TIANJI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5(5)分类号:B0关键词:哲学观 哲学范式 反思 转换

篇8:实证会计研究范式解析

兴起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的实证会计研究,现已成为西方会计与财务研究的主流范式。实证会计研究范式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并迅速在国内会计学界掀起了研究热潮,有越来越多的会计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接受并尝试用这一范式作学术研究。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这一在西方已是主流的研究范式,并未在我国得到普遍推广,甚至还没有赢得会计学界的一致认同。对其指责和批判之音,仍不时于耳。笔者以为,未获一致认同的主要原因在于该范式貌似的“复杂性”,使得一些已习惯了规范研究思维的人,知繁而“对”。如果实证研究范式的特点和步骤等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那么,不同之声即会消失,会计与财务的实证和规范两种研究范式就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透过复杂的模型和变量,从其特点、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实证会计研究范式作以解析,以期对实证会计有更好的理解,并形成客观的认识。

二、实证会计研究范式的主要特征

(一)注重解释实务本质

与致力于探求会计“应该是什么”的规范会计研究不同,实证会计研究试图构建一种有关会计“是什么”的理论。正如实证会计代表人物瓦茨和齐默尔曼所言,实证会计理论的目的在于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解释是为观察到的会计现象提供理由,如实证会计理论可以解释为何某些公司采用加速折旧法,而其他企业却选择直线折旧法;为何有些企业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而其他公司则不然。预测则是指实证会计理论应能够预计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不一定是未来现象,它们包括那些已经发生、但尚未收集到与其有关的系统证据的现象。如实证会计理论应能够针对采用加速折旧法公司与采用直线折旧法公司的不同特征提出假设,并利用历史数据对两类公司属性加以检验。可见,实证会计研究试图解释会计实务为什么是这样,经理人员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些现象对人们和资源利用有何影响。这显然与规范会计研究不同。规范会计研究旨在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规范会计实务,关注如何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限定和规范,重视对会计政策提出建议,强调“应当怎么做”的问题。其基本范式是:从少数基本会计概念,如会计假设或会计目标出发,逻辑演绎出一整套用来指导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西方20世纪70年代前后所形成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这一研究范式的经典成果。

(二)侧重于应用计量方法

更重视科学性,被认为是实证会计研究区别于规范会计研究的一个主要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大量数学工具及统计分析手段等的具体运用上,更体现在其哲学上的“可证伪主义”、价值中立和可重复性的方法论基础上。“可证伪主义”是波普尔由逻辑实证主义发展而来的,强调命题的可证伪性。任何命题,如果要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必须符合可证伪性的要求;凡是不可证伪的命题,都没有研究的意义。规范研究的学者所支持的诸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基本假设、公认会计原则等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学者们看来,是不可证伪或目前无法证伪的,因而,是不科学的,不具备研究的意义。秉承实证主义哲学关于科学应该是价值中立的传统,实证会计研究要求将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排除在研究过程之外,让经验数据等来证实或证伪某一假说(Hypothesis)。通过这一思想所形成的实证会计理论,其内容是经验的,而非价值的或评价的。在实证会计研究者看来,规范研究在提出某一结论时,尽管具有内在严密、一致的论证过程,但无论是选题、例证的搜取,还是最后结论的形成,都包含有研究者本人的价值判断,因而,是不科学的。此外,实证会计强调研究过程应如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具有可重复性,任何人只要接受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就可以重复某一研究过程,并能得出相近的结论。而规范会计研究,因受个人先验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的影响,显然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三、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范式

(一)确认研究问题(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questions)

确认研究问题,即所谓的选题,是进行研究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做一项好的实证研究的关键。好的选题通常有三个衡量标准,即重要、新颖和可行。重要的选题,要么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要么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或者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若不具备理论上、实践上或政策上重要性的任何一个,则说明选题不重要,不值得研究。选题新颖与否的判断标准通常看是否实现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或研究领域创新。即使在中国,实证会计研究也走过了十多年,而且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加入这一研究行列,所以,想开辟一片从未有人涉及的研究领域,显然很难。在实证模型等方法上实现创新也不容易,实际上,大多数的实证研究,至多只是结合研究命题,对西方既有模型作适当修正。因此,更多的时候,创新体现为,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有所新发现,从而对已有文献有所丰富和贡献,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行性的衡量标准,是指选题应在实证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包括数据可得,结果可靠,方法严谨等。好的选题,需要研究者对相关制度背景有深入的了解。譬如,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必须对大政府、小市场、弱法治和新兴转型经济的制度环境特征有深刻洞察,对中国各级政府、官员和企业的动机和行为有深入的把握。研究会政策选择、会计准则以及会计信息质量问题,需要了解围绕会计信息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他们是如何互动的,等等。好选题还要求研究者熟悉该领域国内外既有研究文献,包括一些主要学者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以了解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某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的人,会实现某种创新。此外,好的选题还要求研究者熟悉拟研究问所需要的数据库,并掌握必要的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知识。无论多么重要再怎么新颖的命题,如果不可行,都不是好选题。而在技术上否可行,只有熟悉拟研究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库,并掌握必要的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知识的人才能做出判断。

(二)提出研究假说(Development of hypotheses)

所有的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但研究问题只有发展为假说,才能进行实证检验,否则,它就不是一个值得做的实证研究问题。研究假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关系的推测性陈述,如:股票回报与会计利润相关;最终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背离程度越大,公司价值越低等。一个好的假说应准确地用统计术语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关系。陈述假说常用的统计术语包括“正相关”、“负相关”、“等于”、“大于”、“增加”等;而像“有效”、“有用”、“改善”等一般性的术语则不能用来界定一个研究假说。除了按要求陈述以外,好的假说还应该能够用数字来检验,也就是说,假说所涉及的变量应能够计量,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统计意义上的经验检验。好的假说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或者是通过仔细的逻辑推理得到。理论是发展假说的基础,任何一篇实证论文,其研究假说都是在相关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得基础上提出的。如代理理论(Jensen&Meckling,1976)往往是公司治理领域实证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价值相关性、盈余信息含量等方面的研究则是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好假说必须基于相关理论或基于文献的逻辑推理而得出。

(三)设计研究变量(Research design)

如前所述,研究假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关系的推测性陈述,如若X发生,则会导致Y。然而,导致Y发生的因素可能不仅仅是X,还可能有A、B、C等因素。那么,如何确保是X导致了Y,而非A、B、C等其他因素?这就是研究设计所要解决的任务。具体而言,在研究设计阶段,研究者需要设计研究程序或模型以确保是X而非A、B、C等其他因素导致了Y。在计量技术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下列三种方法:(1)最大化自变量X的方差。如公司合并(X)能改善业绩(Y)这一命题,可以仅研究大型的合并,以确保是X而非A、B、C等其他因素导致了Y。(2)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A、B、C﹍)的影响。具体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配对样本,即根据控制变量选取对照样本,如为每一个合并公司选取一个同行业的对照样本,这样可以控制行业等其他因素对Y—X关系的影响。但其局限性在于,如果控制变量多于一个(如行业和规模等),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比较对象。二是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将其他影响因素通过控制变量直接放入检验模型中,以达到目的。但这也会产生选取哪些控制变量的问题,控制变量的选取需要有理论根据或者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此外,较多的控制变量还导致共线性等其他问题。(3)最小化被解释变量Y的随机误差。减少变量随机误差的主要方法,一是提高变量计量的精确度;二是在成本效益的约束下,尽量增加样本数(陈建文,2001)。

(四)选取研究样本与收集数据(Collection of sample and data)

进行实证研究时如何选择样本,以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而定。选取研究样本一般采用随机抽样、直接抽样和筛选等方法。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以均等机会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每一个样本的方法。这是最具统计意义上的样本选取方法,然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样本往往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随机抽样常难以采用。直接抽样(Directed sampling),是将研究对象局限在特定的样本上,如直接选取亏损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等。实际上,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绝大多数的实证会计研究都是直接抽样。以至于,有人认为该法所选取的不是样本而是总体,这种情况下的经验研究虽使用了统计语言,但在描述结果时没有统计意义。但更多的人坚信,所抽样公司(上市公司)是所有公司(包括非上市公司)的代表,所研究的时间区间是所有时段的代表,因此,仍然有统计意义。筛选(Filtering),是将某些特定的观察值从总体中剔去的方法,如由于财务比率的意义不同,一般的实证研究通常将金融类公司排除在样本外。筛选是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要做的工作,因为所选取样本总是会由于观察值的异常或缺失而存在问题。但过多地剔除,又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因此,在进行样本筛选时,往往需要在样本代表性与样本噪音之间进行权衡。理论上,样本规模应尽可能大,这样就更有代表性,而且,随着样本规模的增大,误差会减小。但这要受成本效益关系的约束,并且样本太大还会导致方差很小,容易拒绝任何零假说。确定研究样本之后,就要收集相关研究变量数据。数据既可能包括定量数据,也可能包括定性数据。在会计与财务实证研究中,往往使用年度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使用较少。由于实证研究的空前繁荣,利用通用商业数据库的数据,已经很难做出好的实证研究。因此,要有所创新,必须手工收集一部分数据,特别是要考察变量的数据,一般都是研究者自行手工采集的,如若过多的数据都是手工收集,又往往使得研究成果难以取信于人。因此,好的实证研究往往都是手工收集主要考察变量的数据,其他控制变量数据则仍来自通用数据库。

(五)进行统计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

统计分析是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如Stata,SAS,SPSS等,对研究设计所涉及的变量进行的描述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的过程。描述性分析主要是对实证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属性,如最值、均值、标准误差等进行描述性统计。有时为了让变量间的关系能直观地展现出来,在描述性分析时,会作一些图表处理。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能够看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大致关系。但要想进一步考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作用,还需要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的作用即在于此。多元回归,可以求出每个变量的参数、样本决定系数(R2),并进行变量参数的t检验和回归方程的F检验,从而可以考察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了检验共线性,通常需要在回归的基础上对每一个解释变量,计算其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s)。该因子越大,相应的变量越有可能是其它变量的线性组合。

(六)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

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就要解释结果并得出研究结论,这是水到渠成的最后一步。通过对模型的回归,研究者将会得到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结果。如果得到的结果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那么,实证研究者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即是否验证了最初提出的研究假说。此时,实证研究者会因为其显著性的结果而可以“言之有据”,并常常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论作某种程度的引伸和推广,如,据此而对经济现象进行评论,或者提出一些规律性认识,等。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从实证检验中得到的结论仅仅是对样本负责的,是根据特定的变量通过特定的模型回归出来的结果,至于这样的结果是否完全符合现实,尚不能妄下定论。此外,在实证研究中,还经常出现对于同一个问题,因为模型和变量的不同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的现象。因此,实证研究者在得出结论并试图引申或推广时,应适度而谨慎。

四、实证会计研究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确立

如前所述,好的选题通常有三个衡量标准,即重要、新颖和可行,但实证研究者经常发现三者很难兼顾。有些问题很新颖,在技术上也可行,但是既无理论价值,也不具实践重要性,又没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概括地说,就是不重要,贡献较小。还有些问题在理论、实践和政策上都具重要性,技术上也可行,但却是“老调重弹”,不新颖,既没能创新研究领域,也无法在方法上实现新的突破,又不能在理论上有所新贡献。另有些问题,既重要又新颖,但在技术上不可行,无法研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选择?方法至少有三种:一是多问基础性的问题,勤于思考所观察到会计现象背后的制度环境因素;二是尽量选择重要、新颖的选题;三是当三者不能兼得时,“重要”优先、“新颖”其次、“可行”最后,若完全不可行,只得选择放弃。

(二)研究设计

在制定研究设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内生性问题(Endogenity)。内生性问题是会计与财务实证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在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领域,更是在所难免。所谓内生性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是相互决定的。如当观察到“四大”审计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更好时,认为“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但还有一种可能是,会计信息质量好的公司才更愿意聘请“四大”审计。内生性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有:事件研究法、工具变量、二阶段回归、研究设计改进等。(2)替代解释问题(Alternative Explanations)。替代解释问题,顾名思义,即研究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可能有另外的替代解释。如当观察到规模大的上市公司选择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概率更高时,认为规模大的公司为了显示自己是高质量的,倾向于选择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然而,这种现象可能有另外一种替代性的解释,即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因为业务忙不过来而不愿意审计小客户。替代解释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有:事件研究、改进研究设计、进一步检验等。(3)样本选择偏误问题(Selection Bias)。样本选择偏误问题,又称样本自选择问题。如当观察到美国次贷危机前后,治理结构好的公司,股价下跌更少时,认为治理结构好的公司,价值高。但这里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误问题,即治理结构好的公司,更容易生存下来,从而更容易出现在样本中。样本选择偏误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改进研究设计、分析偏误方向等。(4)多重共线性问题(Multicollinearity)。多重共线性问题,是指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过高,从而导致参数估计有偏误。如在回归模型“审计质量=a+b*审计任期+c*公司年龄+ε”中,自变量“审计任期”与“公司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就比较高,这是因为,公司年龄越长,通常审计任期可能就越长。多重共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VIF诊断、二阶段回归、剔除变量等。

(三)论文写作

科学的研究除了研究过程要严谨和规范以外,研究成果的呈现也应规范化,这既是严谨研究过程的体现,也便于学术交流。会计与财务实证研究也不例外。会计与财务实证研究论文在形式上有规范甚至“刻板”的要求,即所谓“八股文”。每篇实证研究论文都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即:引言、文献综述、研究假说、样本数据、检验模型、实证结果、结论启示、研究局限等,缺少某一部分会被视为论文形式不规范。“引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动机、过程、发现及贡献等,被认为是写作阶段中最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体现功力的地方。但其中的研究动机展开应注意适当性,学术贡献要充分交待但不能讲得过度,而政策建议引申过度也与实证研究精神相背。

参考文献

[1]蔡祥、李志文、张为国:《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述评》,《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3年第2期。

[2]葛家澍、占美松:《关于实证会计研究的思考》,《财会通讯》2007年第12期。

[3]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4]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5]刘峰:《实证会计的方法论基础与批判》,《会计研究》1997年第7期。

[6]J.M.伍德里奇著,林少宫校等译:《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Ahmed Riahi—Belkaoui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第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8]Ross L.Watts and Jerold L.Zimmerman著,黄世忠等译:《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William H.Beaver著,薛云奎译:《财务呈报:会计革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William R.Scott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1]Bob Ryan,Robert W.Scapens,Michael Theobald.2002.Research Method and Methodology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2th Edition,Thomson Learning.

上一篇:大型活动人员分工架构下一篇:司法局长在法律服务理事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