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培训 急诊科

2024-07-10

分层次培训 急诊科(共8篇)

篇1:分层次培训 急诊科

急诊科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 一、一年内新进护士

(一)培训目标

1、熟悉急诊室的工作流程

2、熟悉各班职责

3、熟悉预检分诊工作(分诊程序、分诊技能)

4、熟悉各种抢救仪器操作步骤、性能,熟悉急诊专科抢救护理技术

5、熟悉或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以及病情观察、应急处理

6、了解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制度

(二)培训内容

1、急诊预检分诊及鉴别诊断

2、急救技术CPR、简易呼吸器使用、气管插管术的配合、洗胃、除颤、留置针置管、创伤评估

3、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

4、常见危重病的抢救配合、应急能力、危重病人的转运

5、成批伤、集体中毒等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三)培训计划 第一个月

1、熟悉急诊室环境,包括预检台、抢救室、治疗室、扩创室及各诊室的布局,物品的摆放和管理

2、专人带班熟悉急诊工作流程

3、了解抢救室培训要求和内容

4、掌握CPR、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5、熟悉心电监护仪使用技术 第二、三个月

1、熟悉急诊抢救室各班职责

2、熟悉急诊预检分诊,学会采集病史和护理体检,记录并掌握创伤评估

3、掌握抢救车内抢救物品,常用药品的用法、剂量、作用、副作用

4、掌握气管插管术的配合、留置针置管技术

5、熟悉心电图机的使用和维护 第四—六个月

1、能够独立完成抢救室各班职责,进行本科室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熟悉常见危重病的抢救程序及危重病人整体护理常规

3、掌握洗胃、除颤技术

4、熟悉洗胃机、除颤仪操作性能和消毒保养方法

5、掌握CPCR技术和复苏药物的使用 第七—十二个月

1、掌握危重病的抢救程序以及病情观察,能够独立完成应急处理

2、熟悉成批伤、集体中毒等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并能够有组织地参与施救

3、掌握危重病人的转运

4、熟悉呼吸机的使用、常见报警的处理和消毒保养方法

二、新入科临床护士

(一)培训目标

1、熟悉急诊室的工作流程

2、熟悉各班职责

3、熟悉预检分诊工作(分诊程序、分诊技能)

4、熟悉各种抢救仪器操作步骤、性能,熟悉急诊专科抢救护理技术

5、熟悉或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以及病情观察、应急处理

6、了解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制度

(二)培训内容

1、急诊预检分诊及鉴别诊断

2、急救技术CPR、简易呼吸器使用、气管插管术的配合、洗胃、除颤、创伤评估

3、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

4、常见危重病的抢救配合、应急能力、危重病人的转运

5、成批伤、集体中毒等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二)培训计划

第一个月

1、熟悉急诊室环境、物品的摆放和管理;掌握急诊预检分诊的方法,并掌握创伤评估的方法

2、专人带班熟悉急诊工作流程、抢救流程、急诊抢救室各班职责

3、熟悉抢救室仪器、物品的摆放和管理要求

4、熟悉抢救室专科培训要求和内容

5、掌握抢救车内的物品及抢救药物的序号、用法、剂量、作用、副作用

6、掌握CPR、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及复苏药物的使用

7、熟悉心电监护仪使用技术、心电图机的使用和维护 第二个月

1、能够独立完成抢救室各班职责,进行本科室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2、掌握危重病人的转运要求,合格完成转运

3、掌握洗胃、除颤技术及气管插管术的配合

4、熟悉洗胃机、除颤仪操作性能和消毒保养方法 第三个月

1、掌握危重病的抢救程序以及病情观察,能够独立完成应急处理

2、熟悉成批伤、集体中毒等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并能够有组织地参与施救

3、熟悉呼吸机的使用、常见报警的处理和消毒保养方法 三、五年以内(含第五年)临床护士

(一)培训目标:

1、各种疾病急救流程及应急预案

2、熟悉预检分诊,按轻、重、缓、急作出应急处理

3、熟悉绿色通道制度、流程、指征

4、掌握专科疾病的基本理论,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在医生到达之前给予适当、准确的处理

5、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的全年继续教育学分

(二)培训内容:

1、急诊科各类急救流程和预案

2、预检分诊流程及制度

3、绿色通道的讲解

4、专科技能的培训及知识更新

5、护理意外事件应急流程

6、抢救室各类仪器的使用规范 四、五年以上临床护士

(一)培训目标

1、熟练掌握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国内外急救护理新技术、成果、进展

3、具有讲课、带护生、进修生技术指导能力,具有把好质量关,改进工作的能力

4、具备新的服务理念,能协调好病人、家属和医护之间的关系及其他科室之间的关系

5、在护士长带领下,参与科室的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工作

(二)培训内容

1、学习文献检索及论文撰写、科研设计

2、护理质量标准册的学习

3、专科技能的培训及知识更新

4、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

篇2:分层次培训 急诊科

为了更好地培养出具有急诊儿科专科特长的护理人才,不断提高急诊儿科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更好的适应角色,胜任急诊抢救工作,适应当前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计划。

(一)毕业后1—5年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熟知并能遵守院内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2)熟知并能遵守院内消毒隔离制度。

(3)具有熟练的基础护理技能。

(4)熟悉急诊儿科护理理论、护理要求及护理技术。

(5)掌握抢救仪器(如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等)的操作方法。

(6)掌握儿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

(7)掌握儿科疾病的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

(8)具有爱岗敬业、较强的职业道德精神,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2.培训方式

(1)理论学习

(2)技能训练

(3)自学

3.培训内容

(1)第一阶段:时间1年,前半年指定有较高素养的高年资护士专人 1

带教,加强政治思想,护士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参加临床护理工作,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儿科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把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培养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后半年,合理排班,要求掌握儿科各项护理基本技术,儿科常见的疾病的护理常规,消毒隔离制度及规范化处理要求,掌握专科急诊、急救技术的配合,使之能够独立工作,达到国家执业护士的合格标准。护理病历书写由上级老师或护士长负责审批、检查。

(2)第二阶段:时间1~2年左右,进行各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并逐项进行技术操作考核和专业知识考核,全面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

(3)第三阶段:时间1~2年,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业务要求精益求精,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配合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要求了解国内外护理专业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应用情况,鼓励继续在护理领域进一步学习深造、钻研业务,积极撰写论文。

4.考核方法

(1)平时工作表现

(2)专业理论考试:平时随时提问,每月一次理论考试。每年参加护理部组织理论考试。

(3)操作考试:每月一次,护理部每年一次。

(4)制度知晓考试:每年11月底。

(5)所有考试成绩有记录。

(二)5—10年护士(护师)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

⑴熟悉专科护理理论和医学理论,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熟练掌握CPR、电除颤、心肺复苏术。

⑵教学能力的培养。

⑶了解管理学理论和方法。

⑷对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能力的培训。

⑸熟悉危重病人的观察方法,并掌握急救技能。掌握气管插管术及其护理。

⑹掌握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⑺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预防保健能力。

2.培训方式

(1)理论学习

(2)技能训练

(3)自学

3.培训内容

(1)第一阶段:时间5~7年,多安排危重病人抢救的配合工作,做好抢救记录,并不断总结抢救经验,鼓励参加各种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学习组织护理查房及业务学习。并巩固各项专科知识及基础知识,参加护理安全教育及健康宣传。

(2)第二阶段:时间8~10年,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专科理论知识和

操作技能,协助护士长拟定护理工作计划,参与管理工作;协助护士长负责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协助护士长制定科研、技术革新计划,提出科研问题,并组织实施;参加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工作及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考核,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承担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教学工作及实习带教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自学与护理相关的社会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护理专业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应用情况,鼓励钻研业务,积极撰写论文。

4.考核方法

(1)平时工作表现

(2)专业理论考试:平时随时提问,每月一次理论考试。每年参加护理部组织理论考试。

(3)操作考试:每月一次,护理部每年一次。

(4)制度知晓考试:每年11月底。

(5)所有考试成绩有记录。

(三)10年以上护士(师)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

⑴掌握本专业的动态和进展。

⑵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并精通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

⑶成为临床专科护理骨干,解决临床专科护理工作的疑难问题,指导重危、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⑷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协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工作。

⑸具有较强的教学,撰写论文,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应

用,担任护理理论和临床教学。

2.培训方式

⑴以自学为主。

⑵承担大中专护理专业的理论教学,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⑶医院不定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专科进修培训。

⑷参加和组织疑难病例护理会诊,指导下级护士(师)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计划。

3.培训内容

(1)掌握内容同3-5年护士。

(2)熟练掌握CPR、电除颤、心肺复苏术。

(3)掌握气管插管术及其护理。

(4)能组织协调抢救工作,具备处理突发事件、难处理事件和投诉事件的能力,能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

(5)熟悉儿科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能协助护长完成病历审核工作。

(6)参与护理质量管理。

4.考核方法

(1)平时工作表现

(2)专业理论考试:平时随时提问,每月一次理论考试。每年参加护理部组织理论考试。

(3)操作考试:每月一次,护理部每年一次。

(4)制度知晓考试:每年11月底。

(5)所有考试成绩有记录。

篇3:分层次培训 急诊科

1 培训对象

我科现有护士18人, 其中新上岗护士 (工作1年以内) 3人, 低年资护士 (工作2年~5年) 5人, 中年资护士 (工作5年~10年) 7人, 高年资护士 (工作10年以上) 3人。

2 培训内容

按照不同年资制订不同的培训内容, 以《急救护理学》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理论教材, 操作以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50项操作流程作为标准进行培训和考核。

3 分层次培训计划

3.1 新上岗护士的培训

新毕业护士从学校到临床工作, 面对急诊科多病种、多学科、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众多的仪器, 使他们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心理, 因此对他们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 使他们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培训重点是巩固基础知识,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胜任本职工作。 (1) 安排中年资护士专人负责带教新上岗护士, 使新上岗护士熟悉急诊分诊区、输液区、抢救区、留观区的环境和职能;分诊区主要培训护理查体方法, 分诊的程序及原则, 常见急症的分诊, 成批外伤、疑似传染病病人接诊处理;输液区主要培训常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及不良反应, 掌握皮试、肌内注射、输液等无菌技术操作, 掌握输液反应等应急预案;抢救区重点培训常见急症的急救及护理, 心电监护仪、洗胃机、除颤仪、输液泵、心电图机的操作;留观区主要掌握病人病情观察重点及护理文件的书写。 (2) 培养良好的医德, 强调工作中加强自律、“慎独”精神的重要, 请高年资介绍工作经验, 培养他们的护理安全意识,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严谨的工作态度。 (3) 对新上岗护士要求最好记笔记, 定期写心得体会, 护士长经常了解他们的进步与不足, 对于工作中暴露的弱点进行总结, 并指出改进方法。对于基础护理操作和基础知识, 做到每月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从而使他们从一名新护士成长为一名合格、称职的急诊科护士。

3.2 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低年资护士从事护理工作时间比较短, 许多护士刚毕业就分配到急诊科, 没有经过病房的轮转, 导致临床技术缺乏、工作经验和应急能力明显不足[1]。在我院急诊科护士中, 中医护理毕业的护士只有2人, 中医基础知识明显不足, 还要对他们进行中医基础知识的强化培训, 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培训的重点是强化业务知识, 提高操作能力、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 (1) 要求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洗胃、吸痰、洗胃机、除颤仪、呼吸机的使用;掌握清创包扎缝合技术;掌握常用的中医急救穴位与中医急救技术操作针刺、拔火罐等。由高年资主管进行带教示范, 每月进行考核1次。 (2) 每月组织科内小讲课, 讲解内科、外科和骨科常见急症的抢救流程和护理要点, 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结合实际病例介绍经验体会。组织学习抢救过程中的非医疗问题, 如涉及法律、纠纷等的解决方法, 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2]。 (3) 西医护理人员在毕业3年内参加院内每年举行的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100学时, 结合我科的常见病种, 组织学习高热、脱证、中风、神昏、痛证、暴泻等的辨证施护护理常规, 在实际工作中, 做到中医与西医的护理方法相结合, 在护理文件书写中也要突出中医特色。

3.3 中年资护士的培训

中年资的护士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在操作能力上也不断成熟, 自2009年每年选送1名中年资护士参加北京市护理学会组织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 回到科室中按照急诊专科护士的要求做好二次培训, 负责科内的操作培训与考核。培训的重点是提高专科能力, 逐步达到急诊专科护士的要求。 (1) 注重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提高观察病情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定期进行情景抢救病例的演练, 培养护士在抢救过程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护士长每季度考核急救技术操作、中医护理操作1次。 (2) 请医生讲解心电图常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提高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组织学习急诊病人常见的检验项目、检验值和检查结果的意义, 使护士能够早期识别危急值, 提高早期识别风险的能力。 (3) 培训如何做好实习生的带教, 完成对实习生的小讲课, 掌握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方法。

3.4 高年资护士的培训

高年资护士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科内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他们的工作学习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年轻护士, 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对高年资护士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以及带教能力、管理能力的提高。培训的重点是提高科研及带教能力, 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 (1) 选派他们参加急救护理、护理管理短期培训班, 将新理论、新技术带回到科室, 参与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 协助护士长做好检查, 定期总结反馈, 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在突发事件, 如集体外伤、食物中毒时能够组织护士完成工作, 使他们参与管理的同时, 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2) 高年资护士要参加医生的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 每月组织科内护理查房1次, 带动全科护士认真总结护理经验, 使科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 作为急诊专科护士, 在强调专科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时, 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3], 鼓励书写护理论文, 参加论文交流会和读书报告会, 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4 体会

急诊病人大多病情急、发展快, 护士作为第一接诊者, 不仅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还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和良好沟通的能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护士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学习, 容易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因此护士长要做好护士的思想工作, 使每位护士认识到在不断进步的社会, 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充实自己,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适应当前医疗的发展, 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4]。

通过开展分层次培训, 护士感到自己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在培训的同时, 要做到定期考试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检查学习的效果。2010年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较2008年明显提高, 操作考核成绩合格率达到了100%, 护士的抢救能力、应急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同时, 将每次的学习笔记、理论与操作的考核成绩与年终个人绩效考评挂钩, 使每位护士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不断学习, 提高综合素质, 逐步达到中医院急诊专科护士的要求。

摘要:介绍中医院急诊护士的分层次培训体会, 强调新上岗护士培训重点是巩固基础知识,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胜任本职工作;低年资护士培训的重点是强化业务知识, 提高操作能力、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中年资护士培训的重点是提高专科能力, 逐步达到急诊专科护士的要求;高年资护士培训的重点是提高科研及带教能力, 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分层次培训,急诊护士,中医院

参考文献

[1]廖全全, 周红梅, 王从华, 等.对急诊科新上岗护士培训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4) :361-362.

[2]邓秋迎, 李彦丽, 肖菊芳, 等.对中医院急诊科护士开展在职教育的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 2006, 15 (7) :798-798.

[3]黄亚兰, 尹红, 许俐文, 等.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我评估与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研究, 2011, 25 (1B) :122-123.

篇4: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实践体会

摘要:护理人员在职培训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继续教育。为了适应医学科学发展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护理,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护理专业技术队伍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加强不同层次在职护士培训。结合临床实际建立完善的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方案;加强分层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计划的执行落实;选择成人学习为特点的培训,保证培训效果是关键。在职护士分层培训使护士既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提高了综合素质,降低了职业风险,同时利于不同层次的护士向着护士成长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培训;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53-01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质量,还取决于护理管理的优劣和管理水平,因此,护理质量管理一直被广大护理工作者视为核心工作,我院多年来参照上级各大医院,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护理质量标准的修正、质量评估方法的改进,护理工作流程的重建,全面提高了护理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

1.1完善护理质量标准,健全护理质量管理机构是保证护理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我院根据初一比恩人为中心,以病人需求为己任,以科学、规范、简便、易操作性制定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参照上级各大医院结合我院的护理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护理管理质量标准,包括(人、才、物、环境)、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记录、护理满意度调查等方面。采取了评比、月检查、随时抽查考核与指导相互结合等方法,提高了全员的护理质量。

1.2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是护理人员的行动指南,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准则,是保证病人的到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前提。我院根据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相关文件精神,参照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护理行为规范》、《护理操作告知程序》、《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等多项护理工作制度。这样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查、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

2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质量监督措施,规范护理行为

质量检查不仅是评估质量的高低,更为重要的是寻找质量的改进点,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主动应用科学方法,查找缺陷原因和如何使护理工作得到改进在质量监督和评价中找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并进一步评价成绩及效果。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通报、分析、惊醒及时整改,是护理质量控制充分体现持续改进。

2.1医院按照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年要求,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骨干到省内外医院学习考察,同时多次请省内外护理专家到我院讲学在全院护理系统先后开展了”微笑暖人心、真情待病人”优质服务活动、“星级护士”评比竞赛活动、“快乐护理单元”竞赛活动、“岗位技术大练兵活动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2推行“八个心’工程:我院根据病人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病区开展了“八个心’工程工作,达到病人需求尽心帮、病人护理精心做、病人出院诚心送、困难病人留心访。进一步加强了护患之间人与人的交流。

2.3完善缝隙连接你,建立制度化管理:(1)化验人员到病区收标准及送化验单时,实行收发双签字制度,(2)陪检人员到相关科室接送患者,护士与相关科室执行交接双签字制度。(3)对急诊、转入、转出科及手术室患者严格执行交接制度。

2.4建立床头吸氧制度:既护士给患者吸氧时,记录给氧时间,家属签字,从而避免了只照医嘱收费带来的收费问题,保真敏感了患者的利益。

3强化护理管理队伍建设

我院护理部积极开拓,不断创新,本找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管理理念将培养和建设一支有创新意识的学习型怨怼为管理目标,建立了全员、全程、全方位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人员培训机制,采用了护士长竞争上岗及在岗培训,在职护士分层次培训,综合素质训练等,从学历、经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3.1对年轻的护理人员注意职业能力培训和“三级三严”训练:对新毕业的护士由护理部统一进行岗前教育,包括医院的发展和状况,护士基本素质要求,临床护理工作常规和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安全教育及急诊急救等,对上岗后的年轻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复习和巩固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专科医学和护理知识、技能培训、并注意知识结构,职业道德和敬业知识的培养。

3.2注意高层次护理人才和骨干的培养:我院每年有计划的将护理高层次的人才和年轻的护理骨干拍到省内外医院学习,并要求学习人员将所学到的知识及个人体会,向全院护理人员回报这样既锻炼了护理骨干人才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又培养了全院护理人员理论只是,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3.3实施人性化管理:护理部作为护士的代言人,充分代表广大护士的利益,为医院领导献计献策,时时处处关心护理人员,如:建立护理部与护理人员谈话制度,对每一名长休(一个月以上的产、病、事假)的护理人员,护理部都亲自去家中探望,对发生差错、被偷投诉的护士,护理部与本人沟通,调整心态,减轻压力,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人员保证,是我院的护理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取得了更大的成绩。

总之,系统化分层次的护理在职训练,在不同程度上拓宽了护理人员的视野,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保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层次的系统化培训使我院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也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晚熟性和群众性地特点。护理在职教育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目标,向护理人员提供持续终身的教育。由于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专业分科越来越细,专科护理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卫生服务要求的改变,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不仅着重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而且着重于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这是保持护士个人能力、促进个人成长、提高业务水平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分层次的系统化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及专业技能才能得到提高,知识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医院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顺秋,关殿源.现代实用护理杂志[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

[2]王瑞兰,刘宣谦,潘宝玉等.护理质量督导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5,5.

[3]成翼娟.整体护理实[M].人民出版社,2002:205.

[4]高丽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

篇5:护理分层次培训年度总结

首先x院长做了院长寄语,欢迎加入xx医院大家庭,并用生动的事例和亲身经历与大家做了互动,希望大家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工作。随后,xx副院长了我市最新的医保政策,让大家对工作中遇到的此类问题有更好的理解。xx主任为大家介绍了医院的历史和发展,xx带领全体参训人员实地进行了消防演练。

第二天,xx主任讲解了我院薪酬制度和请事假制度。医务科xx主任就医师岗位职责、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了详细培训。xx副院长做了互动培训,并介绍了我院xxx项目。

第三天,院感科xxx主任进行了理论与操作实践结合的培训,令人印象深刻。随后,各特色科室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科室的特色及发展。

篇6:护士分层次培训科室指导意见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既能提升整体护理品质,开拓护理事业发展,又能通过鼓励护士不断晋级,增加专业满意度并减少人员流失。2005年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明确规定: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质、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

2013年是“三级甲等医院”复审后的关键整改期,为落实三甲医院的具体要求,落实“人才兴院”战略和实现“质量管理年”目标,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职业素质,进一步打牢临床护理基础,增强科室护理人员能力,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健康快速合规发展,现就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重点,全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以建立健全符合三甲医院要求的教育培训体系为目标,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突出重点抓落实、强化管理上水平,大力开展覆盖全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稳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开创医院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为进一步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医院十二五战略规划和重点工作目标、推动医院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结合我院三甲复审的经验总结,探索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员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创造良好的教育培训环境和学习条件,开展全流程、全覆盖的教育培训工作。

(二)以人为本,按需培训。强化培训需求导向,突出学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把医院业务发展需要、岗位素质要求和学员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科室业务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学员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不断满足医院和学员共同发展的需要。

(三)分层分类,量质并重。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护理人员,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体系,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教育培训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四)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紧密联系三甲复审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确定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不同阶段的培训工作重点,优化配置教育培训资源,优先满足重点岗位、重点人群、重点项目的培训需要。

(五)循序渐进,探索创新。围绕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在转变培训理念、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建设教师队伍、提高培训质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持续改进,使科室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生机。

三、总体目标

(一)积极实施全员教育培训,护理人员队伍业务水平、专业素质和管理技能不断提升。全年护理人员培训率达到100%,人均培训时间每月不少于6小时。

(二)推进教育培训基地和远程教育培训网建设,有效支撑自主教育培训工作。依托中国好医生教育培训资源,年底前初步建成以总医院培训基地为龙头、省分医院培训基地为骨干、地市和县市机构培训基地为补充的培训基地网络;力争实现医院内部护理人员培训网开通运行,实现足不出户想学就学。

(三)加快教师团队和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满足培训需要。年底前院科两级机构专兼职教师队伍达到20人;探索建立以岗位职责规范和能力素质要求为基础的护理人员培训课程体系,大力开发引进培训教材和远程培训课件。

(四)初步建立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体系,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健全。

四、重点任务

(一)统筹规划体系,提升教育培训科学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百姓放心医院”的工作部署,立足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与医院战略发展相适应、面向全体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教育培训管理科学化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建立院、科两级教育培训组织实施体系。按照“全院覆盖、资源共享”的原则,逐步建立以教育培训基地、网络培训为主体的教育培训网络体系。按照“内部老师为主,外聘教师为辅”的原则,建立起专业齐备、覆盖面广的教师队伍。按照“分级分类、完备全面”的原则,探索建立面向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课程体系。按照“探索创新、持续改进”的原则,建立贯穿培训全过程的培训运行管理体系。

(二)实行分级负责,确保教育培训任务落实到位 实行教育培训分级负责制,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服务、检查和督导力度,层层落实培训任务,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医院和护理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以解决全院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为主。各科室在完成医院各项培训计划任务的同时,应抓好本科室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的落实;要根据本科室实际,提升专业培训广度和深度,切实做好科室护理人员延伸培训工作。

(三)整合全网资源,提升教育培训支撑能力

紧紧依托中国好医生网教育培训资源,加大教育培训基地、网络培训资源等资源的整合力度,努力形成互依互补的教育培训网络,有效提升教育培训的支撑能力。

1.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医院科教资源,加强医院护理人员培训师资力量建设。

2.建设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医院脑内网资源和中国好医生网平台,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培训优势,确保具备网络学习硬件条件的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进行远程学习,有效扩大培训的覆盖面。

(四)组建教师团队,促进智力资源共享

适应医院培训工作的需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成素质优良、专业齐备、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促进智力资源在医院内部的共享。

1.选拔培养教师队伍。医院将研究出台教师管理办法,对院、科两级教师的任职资格、工作职责、选拔培养、聘期管理、考核激励等作出明确规定。各科室要将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以及临床护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选拔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年底前要组建不少于20人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医院将适时对各科室的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其授课能力、授课技巧、培训组织管理能力。

2.强化教师团队管理。根据教师管理办法,强化对教师团队的考核激励和动态管理。教师每年要承担一定的培训任务,医院和科室应积极为教师培训提供机会和条件,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评优、续聘的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坚决予以淘汰。要按规定给专兼职教师发放承担培训授课、编写教材、开发课件等教育培训任务的酬金,并报销一定的学习资料费用,调动专兼职教师参与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3.推动教师资源共享。医院将建立全医院专兼职教师信息库,积极推动教师资源的共享。各科室在做好本科室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医院选拔推荐本科室优秀专兼职教师。医院和科室要分别建立院、科两级“种子”教师团队,承担所辖机构的教师培训和重点项目培训等任务,发挥其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医院将建立外部师资信息库,将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高校专家学者等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各科室也要建立外部教师信息库,并及时将聘请的外部教师信息上报护理部备案,为全院引进和共享外部智力资源奠定基础。

(五)完善课程体系,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根据培训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培训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教材课件建设工作。1.建立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加快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探索建立护士长领导力提升培训、中高级职称护理能力提升培训、科室护理骨干培训、新护士入职培训等课程体系。

2.加大教材课件建设力度。根据建立的培训课程体系,采取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培训教材课件建设,为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提供资源保障。重点开发医院核心制度、危重症护理、护患沟通、护理文件书写等培训课件。

(六)创新培训管理,全面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推动教育培训的管理创新,积极探索与医院护理工作发展模式相适应的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方法,加强培训运行过程管理,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1.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针对护理人员和科室业务发展的不同需求,采取集中现场培训与远程网络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长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自学和讲座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培训工作。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在完善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2.强化培训项目全流程管理。按照需求分析、计划制定、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的流程,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开展深入细致的需求调研,准确把握培训需求,以此为依据确定培训项目,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目标、方式、对象、课程和师资等内容,并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和流程组织实施。加强培训效果评估,采取理论考试、案例研讨、现场演练、情景模拟、撰写学习心得或论文等方式,对学员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采取问卷调查、学员访谈等方式,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教师水平、教学管理等培训项目整体效果进行评价,促进培训管理质量的提升。

(七)分类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全员综合素质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履岗能力。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培训项目:

1.开展护理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培训。按照打造卓越管理团队的要求,医院将组织举办两期护理管理人员培训班,对医院和科室管理人员进行以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职业规划、护理进展、医院文化、领导艺术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培训,着力提升护理管理队伍的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管理的能力、带领队伍的能力、贯彻执行的能力,使他们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医院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坚定引领医院/科室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推动医院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2.开展临床护理能力提升培训。围绕三甲复审标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医院将开展专业能力和危重症护理能力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科室要做好所辖护士的培训工作,稳步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管理技能,不断适应医院业务发展需要。

3.开展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培训。为推动医院医疗护理工作快速健康发展,医院将通过好医生远程培训和医院内网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各科室护理人员开展以护理基础知识、医院发展、服务理念、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专科护理新进展以及职业规划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同时积极为护理人员晋升考试创造学习条件。科室要采取集中面授、送教到手等多种形式,自主开展医院内无缝隙培训,不断增强护理人员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全院护理人员临床护理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4.开展护理安全和风险防范知识培训。按照医院提出的“建造和谐医院”的要求,落实医院《护理查对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输血制度》、《压疮风险评估与上报制度》、《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和管理制度》、《导管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制度》《患者跌倒、坠床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腕带标识使用程序》等制度,对全部从业人员开展法律法规、护理人员执业规范、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医院持续发展与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医院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

5.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提升专业素质。鼓励护理人员结合岗位和自身发展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护理职称、计算机职称、专业外语等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在职学历教育等学习。对经医院批准同意参加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医院将在学习时间和费用上给予支持,同时约定服务期,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篇7:护士分层次培训目标及计划

(一)初级护士培训目标及计划

教育内容

1.专业知识:了解护理职业道德,护理工作的组织,规章制度,护理质量监测,护理立法等方面的知识,巩固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所在科室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学习现代知识,了解护理专业的最新发展。鼓励自学英语。

2.技能:掌握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急、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及监护,学会使用临床各种仪器设备,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独立完成各班次工作,掌握各种护理文件书写,初步学习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病房管理工作。

教育形式

1.由各病区安排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

2.临床科室轮转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3.参加各类讲座和自学相结合。

(二)中级护士培训目标及计划

培训目标

1.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熟练的专科护理技能(如心电监护、心肺复苏、输液泵应用等)。

2.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3.熟悉危重患者的观察方法,掌握急救技能,掌握配合专科抢救的知识和技能。

4.具有一定的带教临床实习生的工作能力。

5.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6.继续提高学历层次和外语水平的学习。

培训方法

1.参与临床护理工作。

2.参与临床实习护生、轮转护士、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

3.参加院内、院外护理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护理学术活动。

考核方法

1.完成基础护理理论考试每年≥1次,操作考试≥1次,成绩达标。

2.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科内、病区内业务学习。

3.每季理论考核一次、技能考核一次(专业理论、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带教能力等方面)。

4.能胜任本护理单元各岗位工作,能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5.通过主管护师晋升考试,达到主管护师任职资格。6.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

(三)高级护士以上培训目标及计划

培训目标

1.具有本专业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并能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2.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和处理本专业复杂问题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带教临床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和护理管理能力。

4.参加护理继续教育学习。

5.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开展护理科研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6.学习一门外语,了解国内外护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培养方法

1.参与临床护理工作。

2.承担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如承担护士长、科室总带教老师等工作。

3.参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如实习护生、轮转护士、进修护士临床带教王作。

4.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的设计与研究工作。

5.参加市内、院内外护理继续教育学习、院网络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护理学术活动。

考核方法

1.完成基础护理理论考试每年≥1次,成绩达标。

2.参与院护理部组织的、科内、病区内业务学习讲课任务。每年完成护理学继续教育25学分。

3.承担院内、科室内教学工作,至少每年3学时临床教学如小讲课、示教等。

4.积极撰写护理论文并争取发表或参与科研课题工作。

5.能胜任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或专科护士的岗位工作。

篇8:分层次培训 急诊科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临床教学科室, 是我院护理教学基地, 同其他临床科室比较具有多病种、跨专业、病情快速多变的临床特点, 接诊对象又有急、危、重的特点, 因而成为潜在的医疗差错、服务纠纷高发科室[1]。如何对急诊科护生实行全面、系统、科学、有效的带教, 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是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我院急诊科护理带教质量, 我院急诊科从2008年6月起, 将分层次教学方法[2]应用到临床带教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216名, 其中大学本科88名, 大专76名, 中专52名, 平均实习时间为 (4.0±1.0) 周。根据学历的不同将其分为3层。具体为:第1层:具有中专学历的护生;第2层:具有大专学历的护生;第3层: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护生。

1.2 方法

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 即分为计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 、总结处理 (Action) 4个阶段[3]的, 广泛应有于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 又称戴明循环法。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 进行有计划的带教, 使带教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更利于护生学有所用,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2.1 中专学历护生的带教

1.2.1.1 制定目标与计划:

巩固学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 加强对护生急救意识与技能的培训;掌握急诊科的工作特点及各种急诊范围与分诊;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及操作配合;掌握急诊科各种抢救仪器的应用, 如洗胃机、心电除颤仪、呼吸机等;掌握急诊科常见抢救药品的剂量、应用和不良反应;熟悉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流程;运用护理程序, 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人性化护理。

1.2.1.2 制定具体带教措施:

护生在急诊科实习期间, 科内选聘素质较高的护士担任各临床带教老师, 实行一对一带教, 合理的组织好护生在急诊科的临床实习;每组护生进科后, 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介绍急诊科的特殊工作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急症室的消毒隔离, 传染病报告制度;总带教老师向护生布置实习前的理论知识的复习, 如休克、中毒、猝死内容, 以便实习中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并且征求护生在实习中的要求, 让护生带着问题来实习, 为护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又严肃的实习氛围, 全面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与护理;护生进科后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合理安排班次, 由各带教老师具体指导护生完成各种班次的工作流程, 并具体指导护生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每周选派业务骨干进行专科护理知识讲座一次, 并且在实习期间, 采取多种形式充实实习内容, 各带教老师督促护生及时记录学习笔记;护生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除掌握一般护理技术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灌肠、鼻饲、导尿、静脉注射等, 还要掌握急诊特色抢救技术如胸外心脏按压术、洗胃术、心电监护除颤仪的使用, 初步熟悉气管插管术。

1.2.1.3 制定护生综合考评表:

包括各项基本技术操作、常规工作项目、各种抢救配合等;在实习期间, 护士长及总带教老师定期和不定期进行临床教学质量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反馈。

1.2.1.4 总结反馈:

实习结束时, 由总带教老师组织护生开带教反馈会, 并将反馈意见及时反馈给各带教老师, 不断更新带教内容, 以适应新业务、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

1.2.2 具有大专学历的护生带教:

除了完成中专护生的教学计划外, 加强急救护理技能的培训, 学习临床思维方法,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4] 锻炼其分诊和急诊抢救配合的能力;安排护理组长进行带教, 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分诊工作, 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急诊常见疾病的抢救工作。完成两篇抢救心得。

1.2.3 具有本科学历的护生带教

在完成大专护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巩固和深化本专业理论知识, 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 学习本科新业务、新技术;掌握急诊科布局, 设置及组织管理;提高护生与患者的沟通交际能力, 运用护理程序, 对患者进行整体及人性化护理;选派德才兼备, 热爱护理教育, 业务水平高, 并且有良好护士素质的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承担教学工作, 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 每周进行现场教学;由总带教老师布置, 安排本科生给中专、大专护生讲课一次, 以培养本科生, 综合分析表达及教学的初步能力;针对急诊科常见疾病安排以本科护生为主导的护理查房, 发挥其带头作用;独立完成抢救记录两份并撰写实习论文。

2 结 果

2.1 分层次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应用评价调查结果

护生对分层次教学法各方面满意度均在95%以上。见表1。

2.2 分层次教学法出科考核成绩

216名护生各项考核达标率均较高。见表2。

3 讨 论

3.1 分层次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 护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科室统一内容带教对教学水平提高不显著, 也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护生由于其与中专、大专在知识结构、个人经历、心理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以及学历上的优势, 具有较强的优越感, 用中专、大专一样的方法进行带教, 不分层次, 易使本科护生产生“失落感”和“专业挫折感”, 不利于角色的适应与转变, 影响了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合理使用[5]。在临床带教时要给其创造学习的空间, 真正锻炼本科护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文化交流的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素质, 以满足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3.2 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采用多层次教学法进行带教, 不仅丰富了护生急诊护理的专业知识技能, 同时还提高了护生分析、判断、总结和应用知识的能力[6], 同时吸取临床处理的经验, 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能正确把握和处理临床问题。本科护生在讲课之前, 不仅能主动上网进行文献检索, 了解疾病最新护理动态, 掌握护理新进展, 拓宽了视野, 提高了获取信息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而且花大量时间查阅医学知识, 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带动中专、大专护生一起进行护理查房, 主动切磋学习, 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真正开发了护生的主动和独立思维, 提高了实习效果。

3.3 规范了急诊科专科带教, 提高教学水平

(1) 要求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知道自己带的是哪个层次的护生, 在这个层次需要学习、掌握的理论和操作, 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安排带教, 按教学计划完成带教任务。 (2) 要求老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娴熟的操作技能及良好的服务, 这样大大的考验了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 促进老师自觉的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激励了带教老师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及技能, 使带教水平得到了提高。

总之, 多层次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 不同的能力差异, 制定不同的个体化的带教计划, 运用灵活多种带教方法, 提高了急诊护理教学质量, 提升了急诊护理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董美娟, 郑舟军, 蔣伟亚.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7, 2 (21) :459-460.

[2]蓝惠兰, 黄惠根, 李秋屏.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12 (43) :1129-1131.

[3]杨海燕, 潮欣畅, 成晓蓉.PDCA循环在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1 (9) :34-35.

[4]韩佳南, 王蕊, 张帝.急诊科情景模拟带教的做法和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6) :31-33.

[5]郑聪, 张萍.英语护理教学查房在本科护生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 2007, 2 (21) :365-366.

上一篇: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歌曲《好朋友》下一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