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复兴之路

2024-07-08

中华复兴之路(通用9篇)

篇1:中华复兴之路

中华复兴之路

——读《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有感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史灿烂辉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华民族一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令人骄傲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的传播,郑和下西洋的远航,带去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技术,传播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更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热忱与博爱。

但是,这种优越感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就逐渐被消磨,直至殆尽。曾经的文明被一次次地践踏、屈辱,贫穷、落后随之而来。面对千疮百孔的中国,复兴之路任重道远。一代代不甘于受压迫的仁人志士,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对中华复兴之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英勇斗争,流血牺牲,前仆后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终于把 “东亚病夫”的招牌踢开,翻身农奴当家作主,我们被世界认可。我们的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教育在变更,我们的体育在猛进,我们的国力在昌盛,我们的巨龙在腾飞!新中国开始踏上了复兴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神州系列宇宙飞船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的历史,中国开始又成为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大国。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中华文明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向世人传播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每位中华儿女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它的成功举办,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而且再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华民族确实实现了初步复兴,但是,要让复兴的成果得以巩固,并能实现更进一步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当继承前辈的遗志,勇敢地接过复兴中华的伟大重任,牢固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居安思危,与时俱进,为圆中国梦,坚定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时刻准备着。

篇2:中华复兴之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那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 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到,再到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再后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 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事实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壮丽的史诗。90年来,党带领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90年来,党带领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道路,90年来,党带领我们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社会主义道路。90年来,党带领我们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在和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和平,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今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成就,从神五,神六,到嫦娥,到天宫,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不断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说到天宫,我想到两个数字,一个是32,一个是24,32是说“天宫”设计师的平均年龄是32,其中最年轻的设计师年龄是24,这意味着我们年轻一代,正在或已经从老一代英雄中接过复兴之路的旗帜,我们已经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因此我们应将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丽篇章。我们将继续贯彻党的十七届六种全会的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用党的指导思想严格要求自己。

篇3:向复兴之路献礼

作为“80后”的一位青年毛泽东特型演员,没有亲身经历过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没有亲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苦难,却常听老人说起那些故事,特别是毛泽东的家属和身边重要工作人员对我这个年轻主席扮演者的厚爱和期望,使我更加主动且有感情地了解一代伟人和那个时代。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从了解领袖,到学习和扮演伟人,已近十年之久,这期间有太多的感受和收获。一篇篇学习伟人的文章,一部部扮演领袖的作品,一幅幅书画巨人的长卷,这些都是大家以他特有的方式来纪念和传承这个民族的瑰宝。我这个年轻人,在自己有限的理解和学习中,写作了一部《走近毛泽东》的书,即将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书的封面上这样写道:这是一部光彩访谈录;这是一部演员与伟人的对话;这是一次有缘人之间的心灵沟通……

中共中央组织原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张全景在为本书写的序中这样写道:长期以来,一个哲学命题对于我们应当有所启发:“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的回答是:我是从人民群众中来,还要到人民群众中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如果忘了本,那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忆苦,不知甜。所以,了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和工作、学习、生活、志趣,对于我们是十分有益的。他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党史和人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80后的一代新青年,我一直致力于传播经典文化,弘扬民族正气,这使我感到高兴,振奋和欣慰,我们的事业需要后继有人。我经常从采访毛主席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入手,透过历史见证人了解真实的毛泽东,以大量图片反映人物和历史,为大家提供生动鲜活的感人故事。很多人说,这是很难得的,特别是书中老照片和现在照片的强烈对比,引发人们的思考:昔日在主席身边工作的壮小伙儿和小姑娘,如今都80有余,岁月无情催人老,但壮士暮年心不老。作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只争朝夕”。我不仅追求真实反映毛泽东,还用研究人物的方法,多视角深入展现伟人的高度和深度,这是很有意义的。作为毛主席家属两次亲点的特型演员,我深感荣幸,深知责任艰巨,便不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从真实采访了解研究伟人,最终走近伟人,扮演领袖,努力为大家呈现一位真实且独特的毛泽东,同时不忘先辈的激励,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实践过程,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我想,这也是该书问世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治委员、上将军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台首长在序二中这样写道:书中很多故事,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对我们的人生启迪和丰富阅历,是很有益的,光彩所著这部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是图文并茂,大量的黑白老照片和历史见证人生活照及李光彩扮演毛泽东的剧照,给我们一个强烈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当年的伟人顶天立地,谈笑风生,身边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主席服务,如今老人不在,年轻人变老人,令人欣慰和有意思的是今天又有年轻人伴老人,那照片上的青年作者正是毛泽东扮演者李光彩。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是一部引人深思和催人奋进的作品。”

领导和首长对《走近毛泽东》这本书的肯定和认可,恰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源泉。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更是自成一体的书法家,并且在书坛有独特的地位,其作品深受大家喜爱。为了纪念这位开国领袖,我们特邀和主席有关的书画名家、大家,共同创作了120尺《看今朝》长卷,其中有95岁高龄的周令钊,中央美院资深教授,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参与中国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八一勋章和国徽设计者,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水粉协会会长、全国邮票设计评审委员等职务;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摄影师、中央新影厂毛主席原专职摄影师舒世俊,电影代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衔授勋十大元帅典礼》等作品;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几代国家领导人专机飞行员,曾几次为毛主席驾驶专机的冯德安;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将军衔的徐根初;中国毛泽东书法研究院院长、毛体书法传人张军虎;武汉市收藏家协会会长、湖北省委接待处处长王天亮,曾负责毛主席在武汉的接待工作,由于为主席送武昌鱼,被称为“梅岭送鱼人”,他退休后潜心学习绘画,画武昌鱼颇有代表,气质非凡。与毛主席有关的这些历史见证人,他们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使这幅40米的长卷独具特色,那是他们用心创作,用情书画的那份对领袖的热爱和钦佩,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在微电影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为青年一代更好地参与了解纪念活动,我们特别拍摄了微电影《求索》,这是中国首部以微电影的形式,重现伟人毛泽东求索真理的情怀,以一种探索与创新的题材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献礼。

一部《走近毛泽东》的著作,一幅《看今朝》的长卷,一套《中国领袖版优秀文化贺卡集》,一部微电影《求索》,这四个作品,谨表达对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的敬意和怀念,与当代志者共同学习和传播民族的正能量。

篇4:实干之路就是复兴之路

关键词:伟大复兴 新思路 实干兴邦 从我做起

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产生。习总书记深刻把握世情党情国情复杂变化,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之,对于我们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以及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伟大复兴需要新思路

1.1深化改革

第一,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业绩,这无疑是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但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依然存在,政企关系、政资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尚待理顺,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任务紧迫且艰巨。唯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才能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优化产业结构和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而且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积极改善需求结构。这就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第三,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政治体制改革不仅关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更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选举机制、监督机制、责任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评价机制、决策机制与程序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以期通过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达到转变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的目的。

1.2 重视民生

第一,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积极推进医疗体系综合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达到增加居民收入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目的。第二,创新社会管理。所谓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通过社会管理科学化、社会管理自治化和社会管理法制化达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目的,努力建设平安中国。

1.3建设文化强国

第一,增强文化价值感。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为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而且是国家的软实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状况。第二,增强文化竞争力。首先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其次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再次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此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服务效能;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以提高传播能力;要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营造适合高素质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社会人人共享的目的,努力建设平安中国。

1.4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生态意识文明。21世纪的今天,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已打上了生态忧患意识的深深烙印。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更需要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实践。第二,生态行为文明。罗曼罗兰曾说:善良不是学问,而是行为。即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善良,并不看他有多少学问,而是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善良的。因此,生态行为文明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其主体是人,具体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类。第三,生态制度文明。通过制定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且由较高环境伦理道德水平的人们去执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目的。第四,生态产业文明。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使得所有物质都循环利用,而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极小甚至为零排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其不仅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克服我国农业贸易壁垒,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更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此,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即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即大力倡导和积极实施各种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总之,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和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中国不仅要经济更发达、人民更富裕,而且要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区域更协调、社会更和谐、家园更美好!如果说19世纪的英国教会了世界如何生产,英國人把人类社会带进了工业文明时代,20世纪的美国教会了世界如何消费,美国人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信息文明时代;那么21世纪的中国则应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将把人类社会带进生态文明时代。其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将主导人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一个丰饶富足、舒适安全、山川秀美、天人合一的美丽中国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并为人类的文明进程作出不朽的贡献。

2.伟大复兴力戒空谈,重在实干

2.1 空谈误国

有了新思路,关键在于要付诸于实干。这既是习总书记对全党寄予的厚望,也是对全党提出的严格要求。历史上空谈误国的教训不仅太多而且贻害深重。魏晋时代的风流名士以清淡为风尚,被王羲之贬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淡。58年大跃进浮夸风盛行以及文革时期大搞形式主义等,导致生产荒废、经济停滞、人性践踏、社会发展倒退及至国民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时至今日,形式主义和浮躁作风不乏种种表现:例如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乐于当“二传手”和“收发室”,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但只说不做;报喜不报忧,搞数字游戏,夸大成绩,回避矛盾,只做表面文章;欺上瞒下,抬高自己,说一套做一套等等,凡此种种空谈之举,长久下去必将误国。

2.2 实干兴邦

实干精神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对生活有所向往,有所诉求,党自然就应该聆听群众的心声,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党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党深深了解:只有把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下更大力气,更有效地解决其他更加复杂的问题。人民群众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党离不开人民群众,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党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人民,关注民生,切实保障人民利益”。当今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发展处于矛盾凸显期,资源环境问题、社会全面转型问题、深化改革开放等等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崭新的实践课题,不仅需要认真探索,而且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加以探索;实际操作中既要切合中国当代实际,又要把握世界发展潮流,进而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

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告诉我们:唯有实干才能摆脱贫穷落后;唯有实干才能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唯有实干才能有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唯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伟大复兴需要从我做起

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努力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期既能实事求是又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開展教学科研工作。

作为一名资深党校教员,不仅要热爱党校教学事业,熟悉党校教研业务,敬业勤勉,而且要认真探索党校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把握当下干部成长的特点和现实需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一名党校中层干部,应努力做到严与律己,宽容待人。我常常告诫自己:第一,在工作中学会成长的有效途径就是善于向他人学习和善于向社会学习,而这种善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结果就是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的提高。第二,在工作中力戒浮躁心理与浮躁行为,尊重党校教育、教学和科研规律,认真研究国情、市情和县情,努力探索新的教学科研方式方法,以期在校委的正确领导下,促进我校教研室工作日益走向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篇5:中华复兴之路

自从开始了党校的学习后,觉得自己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自禁的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中华的伟大复兴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兴盛的经验,同时也要吸取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中华的伟大复兴所用。

央视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虽然以前早已看过,但是只是当作一般历史知识来看,但是,现在经过党校的学习,思想上有了一定的变化。现在从头来看,觉得它所讲述的历史已不简简单单是单纯的历史,惨痛的历史教训。

自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相互隔绝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它们是: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由于时间所限,现在我只看了前六集。感到收获颇丰,感悟深刻。

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有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个多世纪呢?我查阅了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历史,是从被征服开始的”。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半岛上战火连绵不断,这块土地曾先后被罗马人、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同入侵者的抗争,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仿佛根植于基因中的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的豪情。达伽马、迪亚士、麦哲伦以及哥伦布这些为时人所敬仰的航海先驱们,流淌的冒险的血液,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对新世界的探索与开辟的征途中,新大陆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时代的必然。大陆需要人来唤醒。环球航行的胜利结束,世界的是一个腾飞。

尼德兰革命后,荷兰成为西欧第一个民主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来追逐荷兰人自己的“小国大业”而是宝贵的前人经验和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有九个国家它所说的“世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但就仅仅是这前六集所讲述的就让我——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我惊奇的返现,原来“征服11世纪的两千多年中,伊比利亚日耳曼人和摩尔人征服。而生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凭着自己身体里所发现封闭的世界需要有人来联系,沉睡的虽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它留给开始运用强大的国家机器来的梦想但是,狭小的国土面积,匮乏的自然资源成为国家面前的难题。但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先驱们已经开辟出了去国门之外寻找发展的道路,踩着前人的足迹上,荷兰人民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终于,在遥远的东方,他们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原料地与市场。于是,一个橙色的巨人迅速的在西欧崛起。

在大不列颠岛上,刚刚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在混乱了近一个世纪之后,也开始寻找振兴国家的道路。1588年彻底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已逾百年,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百年时间的积蓄之后,英国人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猛发展,妮纺纱机、飞梭、蒸汽机等象征新时代到来的发明的相继诞生,世界各地的“米字旗”相继竖起,日不落帝国的光辉笼罩全球。海峡对岸的法兰西,1789国大革命的序幕,1989年8月,从巴黎传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连续多年的战争,扩张受到了周边国家的强烈抵抗。拿破仑的《民法典》永远的征服了西欧。法兰西人民在经过革命的洗礼后,开始为自己的国家医治战争的创伤,一个崭新的法兰西逐渐清晰了。在这些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中,国家却成为了“大国”,而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却现在仍然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我们走向发展的道路在哪里?纵观各国发展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各国的经验。地处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汇处,新航路的开辟为两个国家带来了海洋时代,始资本。英国,作为西欧岛国,海洋交通更为发达,伊丽莎白女王对英国进行的改革以及鼓励对外贸易、探险等政策,时,也为帝国的崛起带来了大量的资源与资本。法国,自视教育,注重对人本身的发展,欧洲带来了光明,中世纪的乌云随着大革命的炮声烟消云散,代。德国,同样重视教育,早在普鲁士时代,国王就大力鼓励发展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从思想上开启民智。站在新世纪国家转型前沿的中国,应当以何种方式来面对挑战、迎接机遇,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国家,振兴我们的民族?无疑,之本,只有教育是使中国真正强大的根本。学来战胜保守、停滞的思想,使整个中华民族站在时代的前沿,光荣革命前后的英国,对外贸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计民生。

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拉开了法终于使拿破仑登上了法兰西的王座,西欧各国的联合,摧毁了拿破仑的铁骑,我们不得不思考些问题。

加之人民的冒险与探索精神,为本国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雄厚的原极大地激发了英国人对外界的探索欲的同

借鉴前人的经验。大力发展对于广大人民的教育,人口大量随着珍但是对外但是

为什么那些小小的西班牙、葡萄牙两国,13世纪以来便十分重启蒙运动为整个欧洲迎来了新的时教育是立国用科全方位的开发民

年海洋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它成了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民是推动国家继续前进的动力载体。加大加强对于教育的力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迅速发展的决定因素。

篇6:中华复兴之路

自6月30日至7月6日,每天晚上我都会自觉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可以说,每一晚的收看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提炼,一次震撼,一次成长。在片中,我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新一代领导者人集体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从“百年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筑梦天下”五个方面,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对中国的意义,中国梦对世界的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整部片子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个主题,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中国梦的阐述和一些重要的新观点,新论断,还采访了大量的,不同阶层的人物,大家从自己的视角和观念表达着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期待。《筑梦中国》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分“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实际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每集时长30分钟,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从风雨如磐的近代反抗外侮史,到中国共产党中流击水从南湖红船中驶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道沧桑中兴起,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实现历史弯道超车;从“三个代表”带领中国实现新世纪的跨越,到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新境的美景如画,让我们登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新高度;从习近平同志坚强有力地宣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到如今,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正在走向圆梦终有时的伟大理想之路„„这部纪录片再一次将近现代民族史、党史历历在目,我对筑梦中国的道路有了更为形象、清晰和坚定的理解与坚守。

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责无旁贷的筑梦者。随着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改革开放伟业已经进行了近40个年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此前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体制机制中各种不适应新发展的问题开始暴露,各种利益群体对改革发展的诉求也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碎片化。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时而出,着眼于国家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的有机融合,既强调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导,又兼顾具体实践的可操作性,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追逐梦想。

篇7:中华复兴之路

根据XXXXX党委《关于组织观看<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通知》的有关要求,XXXX高度重视,将观看学习《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系列纪录片作为一项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

因为工作业务繁忙的原因,我司安排党员员工根据自己的业余安排,在工作之后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了灵活的观看和学习,并于2015年7月20日开展了座谈讨论,参加讨论的党员员工有:XX、XX、XXX、XX、XXX、XXX、XXX、XX。

在讨论会上,党员员工们纷纷表达对《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认可,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记录片的学习,能够增长和拓展新的思想认识:

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筑梦中国》以五千年中华民族在著书立说、齐家治国、孝道伦理、礼仪天下和忧国忧民的诸多优良品质传承,融合新时代普通百姓的奉献,为民族伟大复兴担当的故事,解读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中国梦是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特色。中国梦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立足我国实际和现实国情、顺应人民期望而形成的理想追求。因此,中国梦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而需要身体力行。

会上,党员员工也为如何能更好地“筑梦中国”出谋划策:

筑梦中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播放这样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录片,应该来说一方面是为党的生日献礼,另一方面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在筑梦之路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更应该如此,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的筑梦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也只有《筑梦中国》才能更好地为党的生日“献礼”。筑梦中国离不开人民的共同奋斗。习总书记曾说过: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机会、有理想、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筑梦的主体是所有中国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主动承担,积极践行的,我们应该拥有同一个梦想,更应该为同一个梦想而奋斗。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为新时期的我们继承和发展,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只有奋斗才能生生不息。

作为共产党员,作为鹏龙人,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之下,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地用心努力奋斗,我们离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越来越近!我们也会把先进的文化理念变成武装企业文化的武器,帮助企业在工作业务发展和人员文化思想提高等方便愈加完善、创造不凡!

会后,各位党员员工也积极撰写了观后感和思想汇报,为此次《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影学习活动画上圆满的句话。

篇8:关注生态开创绿色复兴之路

党代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来加以强调、加以谋划, 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十八大报告中, 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 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生态文明宣言, 是世界上最为宏伟、最为切实的绿色宣言, 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和世界许下的庄严的生态承诺。这些不仅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 显示出推动科学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坚强决心, 更展现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家园的美丽图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给了我们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后劲。从全球来看, 目前, “生态超载”, 出现巨额欠债。远古时的刀耕火种年代, 全球人口稀少, 自然生态基本完好无损;农业文明时代, 人口增加了约百倍, 自然生态开始退化、受到损害;到了工业文明时代, 人口剧增, “负债”日益增多。从1959年到2011年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世界人口由30亿人激增至70亿, 净增40亿人, 翻了一番多。同期, 全球耕地人均占有量大幅度下降。

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查到这样一组数据:1961到2009年, 全球人均可耕地面积由0.42公顷下降到0.20公顷, 降幅达51.2%。其中非洲、亚洲分别0.53公顷、0.24公顷减少到0.22公顷、0.11公顷, 分别减少了57.4%、52.3%。全球耕地人均占有量减少, 直接关系各国粮食供求格局和粮食安全。据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表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显示: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 全球人口由60.9亿增长到69亿, 增加了8.1亿。同期粮食产量从20.66亿吨增加到22.8亿吨, 增长10.40%。现有耕地总面积的减少, 会使粮食安全保障更为艰难。

在过去50年中, 人类改变生态系统的速度和规模, 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一时期的同一时段, 其结果导致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 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

应该看到:我国虽地大物博, 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较少, 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趋紧张。重庆社会科学院王胜同志提出:“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 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耕地保有量人均不到1.4亩,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2/3以上的城市缺水。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1.03吨标准煤/万元,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2011年,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 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4.8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0%, 新增能源消费占全球新增能源消费的71%。

严重短缺的资源能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不允许我们再走竭泽而渔、粗放浪费的外延扩张、低质增长之路。在这种背景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责任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发展路径, 也是当代中国当仁不让的选择, 更是每位生态摄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

值得指出的是, 在中国,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 建设生态文明省 (区) 、生态文明市和生态文明县及乡镇、村庄的活动, 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统计, 自2000年在全国组织开展生态示范区以来, 截至2011年, 经环境保护部审查、公示, 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等14个省 (区、市) , 开展了生态省 (区、市) 的建设, 约占当省 (区、市) 总数的47%。已经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的市县 (区) 总计有528个, 约占全国市县 (区) 总数的17%;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559个, 国家级生态村238个。这些县、乡、村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一经与现实结合, 就会变成千百万群众的行动, 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不但有效推动了传统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而且显著改善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篇9:复兴“丝绸之路”

9月23日,北京举行上海合作组织第二次总理会议,6国总理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

经过多方面的证实,一个关于“中哈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已经报送有关部门,等待最后的批复。

这个计划是伊犁自治州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共同筹建“中哈自由贸易区”。不过目前当地政府部门刻意保持低调。

有关评论认为,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还仅仅是开端,随着中西亚国家经济发展,彼此市场容量逐步扩大,相互间必然形成更大的需求,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逐步发展成跨越多国的中西亚自由贸易区。

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除此之外,还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经贸合作可以追溯到独联体成立之初。

随着独联体国家经济的逐渐恢复,他们与中国经济合作的愿望和规模也与日俱增,并最终导致“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由此建立。该机制旨在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这就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

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不断变化,成员国一致认为,现有的会晤机制已不能适应各国合作与发展的需要。2001年6月14日—15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此次会议上,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组织国”。

15日,六国元首举行了首次会议。随后,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后,国家领导人频频互访。胡锦涛主席的首次出访就包括了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组织成立以后,已经举行了三次首脑峰会,两次总理会晤和若干部长级会议。

虽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成员国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教育、交通、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但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就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一项主要任务。

6国元首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明确提出,要利用成员间在经贸领域互利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泛机遇,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并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

2001年9月,各成员国总理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会晤期间,重点研究了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为区域经济合作明确了原则,指明了方向,并提出建立成员国经贸部长会晤机制,落实区域经济合作和启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谈判。

在2002年5月举行的成员国经贸部长的首次会晤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曾公开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已经进入全面务实合作的阶段,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深化本区域经济合作、适应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目前各成员国在海关程序、商务流动等方面存在的壁垒阻碍了成员国间贸易规模的扩大。

中方建议优先启动能源、交通以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项目,并在能源领域充分开发区域内的消费市场,规划设计对各成员国有利的能源运输线路,合作开发油气资源。

俄、哈、吉、塔、乌5国对中国提出的上海合作组织全方位经贸合作纲领草案表示赞同,决定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各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各方还就加强政策和法律透明度、简化海关手续等具体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

今年的9月23日,北京举行上海合作组织第二次总理会议,就区域经济贸易合作问题签署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上海合作组织的终极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主任孙壮志说,中国与中亚地区在经贸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国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升级,一些大型企业向外投资的欲望加强,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开始在筹建一些大型的合作项目。而中亚丰富的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与俄罗斯合作开发油田的项目被其自然资源部否决后,中亚国家的重要性更为凸现。

目前,哈萨克斯坦对外宣称已经探明石油储量22亿吨,预测储量130亿吨,现在生产量已经将近5000万吨,2005年将达到1亿吨,预计到2010年将哈萨克斯坦将成为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

而对于中亚国家来说,中国是理想的合作伙伴。首先从地理环境而言,中亚地处内陆,与海洋的最近距离也在1700多公里以上,这就使得这些中亚国家在发展国际贸易上存在天然的缺陷。中亚国家最近的出海通道是途经阿富汗、巴基斯坦,然后进入印度洋,但由于这两个国家政治上的动荡,使得这条出海通道基本上不具有任何经济意义。

而经由中国新疆、甘肃,然后取道连云港,是中亚国家主要的出海通道,比如乌兹别克斯坦与韩国大宇公司的合作项目就是在连云港装卸货物的。此外,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以及一些生活日用品对于中亚国家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说,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中亚的经贸合作仍然停留在贸易便利化的合作阶段。

建立自由贸易区一般来说,需要经过若干阶段。首先实现商品和资金的自由流动,然后消除彼此的障碍,创造环境,落实一些项目,推进贸易便利化;再后是多边贸易合作;最后才是建立自由贸易区。

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在地区经贸合作领域的终极目标,正在筹划中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中哈自由贸易区,也并非意义上的自贸区,从本质上说也只是边境贸易的一种提升形式。

商务部方面解释,自由贸易区是建立在国家主体之间,而地区之间做自由贸易区也不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双方的合作目标是建立一个边境贸易中心,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复兴“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是公元前2世纪以后的1500年间,联系欧、亚、非三大洲惟一的陆上资通国际商道。

目前,这条古“丝绸之路”有望复兴,也就是构建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便捷通道,通道东起太平洋沿岸的连云港、日照等中国港囗城市,经过东西向的铁路干线,西行出域穿越中亚、西亚地区,连接欧洲的铁路网,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

“中亚国家是这条欧亚大动脉的枢纽。”孙壮志说,“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对于打通与欧洲商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连云港出发经由中亚直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口,只需要12天的时间,这比走海运(56天)要快得多。”

复兴这条古“丝绸之路”也日渐为沿线欧亚国家所重视。

吉尔吉斯斯坦提出了“丝绸之路外交构想”,并将其为定位吉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1999年在《中哈关于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加强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宣称,“双方认识到两国具有地缘邻近的优势,高度重视在国际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合作,愿为复兴古丝绸之路而共同努力。”

不过,“目前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也存在诸多的障碍。” 孙壮志分析认为。

首先从经济上看中亚国家经济水平不高,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的外债已经超过了其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连政府都不敢为贷款提供担保。再加上这些国家市场经济不成熟,法制法规不健全,对很多国际惯例并不能接受,仅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了世贸组织。

从国际环境上看,中亚的周边国际环境不稳定,极端主义、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猖獗,中亚国家本身社会秩序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年吉尔吉斯斯坦就发生了中国汽车被劫、20人遇害的惨案,这都阻碍经贸往来的发展。

上一篇: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表--评语以及答辩注意事项下一篇:新疆伊犁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