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2024-07-25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精选5篇)

篇1: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二、视听品质的飞跃

镜像语言的丰富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为了能使该片的视觉效果与以往相比能有质的飞跃,摄制组专门聘请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两位资深摄影师尼尔和鲍勃,他们传授给剧组的拍摄经验在《森林之歌》的拍摄中派上了大用场。《森林之歌》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吸收国外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经验,加入了许多电影的拍摄技法,给观众以极大的信息含量和丰富的画面信息。微距拍摄和间距拍摄让各种细节在镜头中纤毫毕现,美轮美奂,为观众展现了平常不易看到的奇观,如红松果成熟坠地、白蚁飞舞、胡杨传播种子等;而特写镜头呈现的过程又使观众形成紧张的观影期待,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本片对自然声响的记录和运用是本片音响效果上的另一大突破在过去的影视制作中,由于设备的限制和缺乏专业指导,自然声响多采用录音室后期拟音制作。而《森林之歌》中,自然声响全部原音重现。雪后融水的潺潺声,松果落地声,无处觅食的黑熊发出的失望的咕哝声……都能深深撞击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三、叙事层面

细致入微的故事化叙事,是《森林之歌》的又一大亮点。该片严格按照Discovery、BBC等国外媒体的商业模式来制作,注重故事化的叙事。其实《故宫》、《大国崛起》等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在叙事方式故事化的改革上已经做了有益的实践。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运用到自然生态纪录片中,在国内尚属首次。

《云横秦岭》是《森林之歌》里故事最完整的一集,这个故事被定义为“一个金丝猴家族的王朝政变”,而且故事的角度不是从猴王“甲板”入手而是选择了“王后”圆圆,这样的调整后这个故事就具有完整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犹如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大片。

四、结语

纪录片是大众传媒中特殊的一员。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传媒品类的文化意识、思考品质和责任感,所以它应该肩负起传播生态文明的使命。以《森林之歌》为代表的作品,也的确为传播生态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不过,我国的媒体应该继续思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以更深层次的生态学观点去观察、思考和解决人类的生态问题,并以此来教育、引领和提升人们生态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所需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华大学出版社,.

[3]刘炘.生态电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熊家学.论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3).

篇2: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由央视拍摄的《森林之歌》便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纪录片作品中的优秀代表。该系列纪录片通过高品质的视听效果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叙事方式,较好地传播了生态思想。本片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对生态思想的完美表达

《森林之歌》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和西方近现代生态美学思想的共通点,即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做为创作主线,将生命体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生命体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关怀一一呈现,达到一种蕴含着生命体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

中国的传统智慧中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即人类与宇宙统一的世界观)、道家思想中“万物齐一”等都在《森林之歌》中得到了体现。该片通过中对森林之中各种动植物的和谐相处的真实记录,暗示人们应该从超越天、地、人的立场,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众在审美的同时认识到人只是世界万物的一支,而不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应该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本身拥有的价值,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久以来,人类认为自己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是价值的来源、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惟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一切存在实体。“人类中心主义”使得贪婪的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无限掠夺自然。《森林之歌》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头黑熊在冬眠的季节到采松塔人曾住过的窝棚边刨垃圾堆,试图找到一点食物。而黑熊爱吃的红松种子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人采摘干净了。夜晚黑熊因饥饿而发出哀号,令人心酸。

篇3:从生态美学观照中国当代城市建设

一、当代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

当下中国城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十二五规划又提出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划。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容及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城市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是, 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下, 在城市间争相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 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却日益感受自身生活空间和生活意趣的丧失, 其主要原因是在过去持续性的规模增长中, 由于对生态、对绿色自然缺乏应有的观照和保护意识, 高楼林立的现实日渐远离那自然的“诗意的栖居”的场所, 而人类内心深处对自然、对绿色的渴望也只剩下疲惫的影子。

观照当代中国城市建设, 在现有生产力水平和国民经济条件下, 一切发展以经济价值为衡量的中心标准, 而其他价值维度往往被弱化甚至被忽略, 这种一维评价导致风景区别墅丛生、公园四周楼房高耸, 山地被夷平、湖泊被填满, 河流重金属污染久病难医, 空气污染日渐严重, 比如自2012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经常性地控制着大中城市。环境问题无小事, 这些事件时刻牵动着城市居民的神经。正是在这一系列事件的持续发酵下, 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的长远发展、民族的长久幸福。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构想, 而学者及大众也对当代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系统产生了进一步的反思与担忧。如此, 当代人该如何发展以谋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便成了当前中国发展道路上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发展的瓶颈也成为大家思考的方向, 故本文试图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观照我国当前城市建设。

二、中国古代对“自然”的观照

纵观中国古代学科门类发展, 虽然没有美学或生态学, 但是“自然”这一理念一直占据着前人审美价值判断的重要位置, 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国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的重要内容。《周易·系辞上》有言:“是故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天垂象, 见吉凶, 圣人象之;河出图, 洛出书, 圣人则之。”[1]《老子·第二十五章》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2]与天地万物相合是中国古人观照社会、人生的重要尺度, 寄情自然也成为前人表情达意、寄寓人生的重要方式。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王维的《山居秋暝》等诗作, 寓意山水之间, 相忘于江湖之上;例如巨然的《秋山问道图》, 画中层峦叠嶂, 倚势而上, 山间曲径通幽, 山坳茅屋几间, 细看有二人对坐论道, 伴着潺潺清溪, 袅袅秋风, 不亦乐乎。再者, 中国古代建筑也致力于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如北京故宫以南北向的中轴线为基, 南北取直, 左右对称, 背山面水, 前殿宏伟壮丽, 庭院开阔明朗, 内廷庭院深邃、紧蹙, 体现了象天法地、阴阳相生的建筑理念;再如苏州的拙政园以“山岛、竹坞、松岗、曲水”布局, 院中亭台楼榭临水而建, 池广树茂, 景色因时而异。总之, 中国古代建筑在空间布局上擅用自然地理之形, 形成“以封闭围合, 突出中央, 强化轴线对称式”[3]的民族建筑理念, 迥异于海洋文明那种企图征服自然的思维模式。

由此可见,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多方面都体现了一种以自然为美, 借用自然, 化用自然,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理念, 从而最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而这样一种与自然并生的美学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虽然它不能等同于今天的生态美这一审美维度, 但是却能在以西方的现代价值观大行其道并造成各种生态恶化的背景下, 为人的长远发展做出很好的补充调整, 为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充实实践性内容, 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美学维度的探究。

三、生态美学与审美

(一) 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美学这一学科自其在西方确立以来一直就是一门以对人的感性观照为中心的科学。黑格尔曾在《美学》一书中强调说:“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 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 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 才真正是美的。”[4]事实上, 作为“艺术的哲学”, 美学一直讲究某种直观的、感受的、情感的印象与体验, 这种体验必定是以个人的、主观的某种出发点为背景。生态美学则是随着美学的不断发展分化而来的生态学与美学的结合, 他是用生态学的知识与理论来观照当代人类以及万物的生存状态。由此可见,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美学分支, 它与生俱来地带有美的感性, 同时因与生态学科的结合又使自身涵盖了生态学的某些理性, 把人们对知识与认知的一种间接的理性观照纳入自己的视野之中。正如卡尔松所言“生态美学主张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不可分割, 并把这种关系的实现看做是首要的、更好的。”[5]

(二) 生态美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突破

曾繁仁先生曾指出, 生态美学“它是在后现代语境下, 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 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 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 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存在状态, 建立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6]

笔者以为, 生态美学是一种全新的感性欣赏与理性观照相结合的理论。过去的审美一直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 对自然万物之美是存而不论的, 只有超越自然的, 用黑格尔的话说, 即“建立在人的想象基础上的艺术品”, 包括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等才具有真正的、高于自然美的美的价值。但是随着当代环境的日趋脆弱, 伴随各种环境危机的不断警示, 我们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 自然正在向人类这种竭泽而渔的行为方式亮起红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 我们逐渐地看到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而正是这种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与盲目性、真理的相对性以及人的趋利性和占有欲将我们引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漩涡, 不能自拔。生态美学基于对生态的关照, 对美的追求, 力图为当代人类发展方式开拓新的途径。生态美学努力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利己主义内核, 视自然为一整体, 视人为自然之子, 宣扬人与万物平等相处, 是一种整体主义的审美观照。德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奥都·威拉克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美学》一文中提出, 人类作为一种有机生物, 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但与此同时, 作为一种有教养和理性的物种, 人类有自己的自律意识, 从而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

(三) 生态美学的整体发展观

观照人的整体发展, 我们必须不断建构更全面的建设理念帮助我们走出当下困局。作为整体论发展的生态美学, 它首先要求人重新看待自然与生命。人对生命的价值定位不仅包括自身, 也应当涵盖自然万物的生命。万物的生命与进化不再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唯一真理, 正如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所象征的结局, 如果我们只知道征服与占有, 人类胜利的最终象征物将只会是白骨一堆, 消失在无边的海里。人应该正确认识到, 在自然中人和其他物种地位平等, 共存共处。人不是自然的主宰, 而是自然的一份子, 我们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充分关照其他生物的生命价值。物种相互依靠, 共同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如果我们认同生命不仅是人的存在, 而且也是一切存在的普遍本真, 那么在生态美学背景下, 自然才能作为独立的有机的生命体, 从而得以彰显自己的存在价值。

其次, 人类在社会建设进程中, 应当对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予以同等的价值评价, 在充分考虑和尊重其它物种生命的基础上, 追求“万物与我为一的”生存境界。

(四) 生态美学的理性审美

生态审美要求人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 进行积极主动的理性审美, 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智对环境进行审美判断, 用理性的眼光超越感性和视觉的感受。只有这样, 生态美学方能得以拓展自身的实践空间, 从而真正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对当代城市建设进行审美观照时, 我们发现人们习惯将审美的眼光停留在感官的、静止的、个人喜好式的判断之上, 缺乏理性层面的动态的、生命的、多维度的整体判断。由于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生态美学判断并非每个普通大众可直接而准确地把握的, 它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认知水平, 将这种间接的知识的审美进行人工转化。就比如街道旁的野草从环卫的角度来说是不美的, 但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说, 它却拥有生态美的价值, 因此在对城市建设进行生态美学的探究中, 理性审美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态与审美的矛盾——“生态上有重要性的景观可能由于他们在视觉上没有吸引力而不能够得到保护”[7]。

四、城市景观审美与生态审美

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 它承载着大量的人口, 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在这个区域内, 往往有着一定数量的公园, 也有着无数的建筑, 总而言之,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设计的, 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并处于人类控制下的环境, 是一种最大的人建环境。对这个环境进行生态美学观照关涉到人类在其中的各种活动, 如城市功能区规划、市政公共工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等, 这些行为都直接关系城市的生态环境, 关系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下面将从城市景观与生态建设角度进行探讨。

(一) 坚持景观美、生态美并重的审美理念

景观以视觉审美为目的, 提高人的直接感受能力, 增加欣赏者瞬间的感受, 可以说, 景观审美是我们当代城市审美建设的主要内容, 其又突出体现在城市园林建设方面。为了提高审美的效果, 城市按照专家、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的审美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甚至颠覆性的审美改造, 以期迎合大众的视觉需求, 获取市民社会的肯定, 这就是景观建设基本出发点。而生态美则是以人的生态、生活知识为基础, 尊重一切事物的生命价值, 在对环境进行完整的生态价值考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的审美判断。这就有一个矛盾, 因为从景观美的视角看生态或生命圈, 生态美的存在往往并不等于视觉美的存在, 也就不一定得到市民社会的认可, 造成生态建设被城市建设放逐。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时, 不仅要追求视觉的享受, 同时要用知识与理性来观照环境、善待万物,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当我们用人的理性来观照世界, 我们便能从中欣赏到世界万物自在的本真之美。因此, 城市建设过程中, 在追求视觉的景观美的同时, 也要将生态的审美与生态价值纳入策划、设计与评估过程当中。

在城市建设中, 生态与景观审美得到完美融合的典范当属弗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于1857年规划建造的纽约中央公园。这座公园镶嵌在纽约市的中央, 俯瞰它宛如一块坠落凡间的巨大绿宝石;置身其中则可见各种动植物与市民们自然相处, 公园既是市民的休闲场所, 也成为其他动植物的家, 更是城市的绿肺, 在景观、人文、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 过去往往缺少这样一种自然的、生态的、长远的眼光, 现在,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 城市建设中生态审美的比重也得到提升, 但是这种对生态的关注都还在起步阶段, 都还有待发展。

(二) 保留城市原生态的景观

在当代城市建设当中, 往往为建设的方便而“填湖造湖”、“开山建山”, 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事实上城市建设应尽量保留原生态景观。比如原始的山体、河道、湖泊、林木等。这些原生态景观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人造环境对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的破坏, 更重要的是原生态的景观中有相对完整的生态圈, 可以发挥稳定的生态平衡功能。例如原始的山体公园往往有着丰富的植被层, 高处的乔木、低处的灌木以及地表层的野草与苔蕨类共同覆盖山体, 可以在净化城市空气、含蓄城市水源、保留城市风貌特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城市道路从山旁穿行而过, 山头绿意盎然, 秋季还可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这些山体公园有效地阻隔了机动车的噪音、粉尘与光线污染, 可以大大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在当代城市绿化过程中, 还有一种趋势, 即喜好从外地购买昂贵的树种进行移植栽种, 有的公园甚至花重金从越南、柬埔寨等国外进口树木, 这些树木在移植过程中由于伤根折枝, 降低了成活率, 同时由于气候、土壤环境等的差异, 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造成资源的浪费。特别是某些物种在引入当地时, 没有警惕它对当地的生态影响与破坏力, 不仅没有达到审美的效果, 反而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因此笔者以为, 在进行城市绿化过程中, 必须对环境进行生态评估, 尽量以当地原有物种为主要元素, 因为“桔生淮南则为橘, 桔生淮北则为枳”。在引进其他物种时, 在考量景观美的同时也要综合考量生态美, 从而达到既尊重引进物种生命又能有效提升城市环境的目的。

五、建设和谐自然的城市环境

俞孔坚在《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及其生态史观》一文中曾指出:“环境的灾害效应促进了周民族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发展, 在周人早期活动的黄土高原与渭河平原边界地带……灾害经常发生……长期的灾害经验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关系”[8]。放眼当下城市问题, 不论是大气污染还是水污染, 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已显得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将前人的这种自然观引入当代城市建设中来, 充分考虑城市这一人建环境中的生态价值, 用生态美学的视角来观照城市建设, 考察人在世界中的“诗意地栖居”之程度, 并反思人们当下毫无节制的私欲与占有欲的无限膨胀, 用生态平衡观念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使当代城市建设能充分综合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审美价值, 使三者均衡, 是对当代城市建设进行生态美学观照的重要内容。

注释

1[1]见:周易·系辞上.参阅:高华平.国学典籍选读.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5页

2[2]见:老子·第二十五章.参阅: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65页

3[3]汪德华.凭吊洛阳、长安古代两京——古代城市规划传统思想探源[J].城市规划汇刊, 1997 (03)

4[4]伍蠡甫,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 (上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502页

5[5][7][美]保罗·戈比斯特.西方生态美学的进展:从景观感知与评估的视角看[J].杭迪译.程相占校.学术研究, 2010 (04)

6[6]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3)

篇4: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刘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生态文化逐渐传播开来,引起了官方和民间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民的生态意识也得到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生态传播起步较晚以及受其他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中国的环保事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还尚处于初级阶段,公众对生态的关切程度还不够高,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更低。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意识、思考品质和责任感的传媒形式,纪录片理所当然应当肩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

由央视拍摄的《森林之歌》便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纪录片作品中的优秀代表。该系列纪录片通过高品质的视听效果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叙事方式,较好地传播了生态思想。本片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对生态思想的完美表达

《森林之歌》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和西方近现代生态美学思想的共通点,即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做为创作主线,将生命体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生命体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关怀一一呈现,达到一种蕴含着生命体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

中国的传统智慧中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即人类与宇宙统一的世界观)、道家思想中“万物齐一”等都在《森林之歌》中得到了体现。该片通过中对森林之中各种动植物的和谐相处的真实记录,暗示人们应该从超越天、地、人的立场,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众在审美的同时认识到人只是世界万物的一支,而不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应该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本身拥有的价值,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久以来,人类认为自己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是价值的来源、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惟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一切存在实体。“人类中心主义”使得贪婪的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无限掠夺自然。《森林之歌》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头黑熊在冬眠的季节到采松塔人曾住过的窝棚边刨垃圾堆,试图找到一点食物。而黑熊爱吃的红松种子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人采摘干净了。夜晚黑熊因饥饿而发出哀号,令人心酸。

该片还纪录了许多中国的环保现状:有许多貌似保护生态的植树造林活动实际上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有些修葺了防护林的地方本身不适合植树;有些植树造林所选用的植物品种太过单一,无法形成天然的生态循环,结果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这些细节都体现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批判,发人深思。

二、视听品质的飞跃

镜像语言的丰富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为了能使该片的视觉效果与以往相比能有质的飞跃,摄制组专门聘请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两位资深摄影师尼尔和鲍勃,他们传授给剧组的拍摄经验在《森林之歌》的拍摄中派上了大用场。《森林之歌》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吸收国外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经验,加入了许多电影的拍摄技法,给观众以极大的信息含量和丰富的画面信息。微距拍摄和间距拍摄让各种细节在镜头中纤毫毕现,美轮美奂,为观众展现了平常不易看到的奇观,如红松果成熟坠地、白蚁飞舞、胡杨传播种子等;而特写镜头呈现的过程又使观众形成紧张的观影期待,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本片对自然声响的记录和运用是本片音响效果上的另一大突破在过去的影视制作中,由于设备的限制和缺乏专业指导,自然声响多采用录音室后期拟音制作。而《森林之歌》中,自然声响全部原音重现。雪后融水的潺潺声,松果落地声,无处觅食的黑熊发出的失望的咕哝声……都能深深撞击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三、叙事层面

细致入微的故事化叙事,是《森林之歌》的又一大亮点。该片严格按照Discovery、BBC等国外媒体的商业模式来制作,注重故事化的叙事。其实《故宫》、《大国崛起》等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在叙事方式故事化的改革上已经做了有益的实践。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运用到自然生态纪录片中,在国内尚属首次。

《云横秦岭》是《森林之歌》里故事最完整的一集,这个故事被定义为“一个金丝猴家族的王朝政变”,而且故事的角度不是从猴王“甲板”入手而是选择了“王后”圆圆,这样的调整后这个故事就具有完整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犹如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大片。

四、结语

纪录片是大众传媒中特殊的一员。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传媒品类的文化意识、思考品质和责任感,所以它应该肩负起传播生态文明的使命。以《森林之歌》为代表的作品,也的确为传播生态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不过,我国的媒体应该继续思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以更深层次的生态学观点去观察、思考和解决人类的生态问题,并以此来教育、引领和提升人们生态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所需的舆论环境。

[1]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炘.生态电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熊家学.论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3).

篇5: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关键词《白鲸》生态思想象征生态伦理

一、引言

长期以来,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因其多重的象征,复杂的结构,复仇的主题等。引起了学者和评论家不同的阐释,它的批评接受也经历了种种不同的命运。

该书发表在1851年,当时的《文学世界》首先发难,指责该书是一部“知识杂烩”,,与此同时,英国《新闻周刊》评击该书的风格是“狂乱得像交尾的野兔一样如痴似狂”。正如耶鲁大学教授理查德布罗德海德说的:“《白鲸》的文学批评声誉是复杂的,但是它在一般大众读者中的情况比评论暗示的还要糟糕”。他还说:“在这本书出版60年后,由于无人讨论,无人阅读,它似乎成了一本不存在的书”。

由于该书使用了《圣经》中的人名,象征手法,复仇的主题,所以,长期以来,国内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如:(1)《白鲸》的象征意义:正义与邪恶一亚哈船长的性格:(2)复仇故事:(3)悲剧解读:,等等。本文试图用新的生态理论和生态主义批评为理论武器,对《白鲸》进行新的生态主义视角观照下的解读,以发现作品中的生态思想,作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对美好的人与人关系的歌颂,对人与自然关系遭到破坏的叹息和控诉,作者对人类发出的生态预警,等,从而为梅尔维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人们重新解读经典作品提供帮助。

二、生态学思想及生态批评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和生态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的:“生态学是一门‘具有颠覆性的学科,那么它要颠覆的是什么?能想到的可能是这样一些:由科学所形成的既定概念:不断膨胀的资本主义的价值和结构酒方宗教反自然的传统偏见”。

欧洲的宗教,哲学,人类中心主义的自大狂妄是近现代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的根源。对此,沃斯特指出:“弗朗西斯培根关于把人类帝国扩展到自然界,‘对一切可能有的东西发生影响的梦想,突然间成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甚至是自杀性的行为”。

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以来,人们愈来愈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原因在于愈来愈多的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人类对环境的索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地球母亲正遭受史无前例的灾难,我们给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了无法治愈的创伤。“现在每天约有100个物种永远消失,……在这个星球上,维持生命的资源。如空气,水和土壤,正被惊人地污染或消耗”。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引起了哲学家,伦理学家,作家,社会学家,等的热切关注。于是,生态理论就应运而生了,生态,生态理论,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观照。

三、《白鲸》的生态再解读

1、对人类贪婪的无情批判

捕鲸业曾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为美国资本主义早期聚敛财富立下了汗马功劳。“1846年全世界900艘捕鲸船中有735艘是美国的。……1853年美国人捕了8,000头鲸,获利1,100万美元”。光是美国人在西北海岸外每年捕杀的鲸即不下一万三千头。

因此,捕鲸业为美国日益发达的资本主义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成了美国人,欧洲人趋之若骛的热门行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从事这个行当。“该行业之热门,以至于许多少女都梦想嫁给一位捕鲸船的船长”。“美国佬一天总共宰的鲸比英国人十年总共宰的还要多”。这是因为,鲸油既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又是日常点灯照明的灯油,被猎捕的主要对象是抹香鲸,因为除了宝贵的鲸油外,捕鲸人还可以获取制造香料用的十分昂贵的龙涎香,从而牟取暴利。

对于这种盈利颇丰的捕鲸业,对于能带来巨大利润的杀戮,作者表达了他的厌恶和愤怒:“这镶牙骨的披谷德号变成了一片屠场,每一个水手都变成了一个屠夫”。他还如此描写捕猎鲸鱼的血腥行动:“鱼枪一支接一支地向这头飞逃的鱼投去。……此时。血水从这海怪周身各处如泻下的山泉—般喷出来。它的受折磨的躯体不是在海水而是在血水中滚动,这红色的水像开了锅似的沸腾,吐着沫子,伸展在后面有好几涅长”。

“南塔克特人是人类中最先用文明铸造的钢制镖枪来猎捕那了不起的抹香鲸……阿米利亚号开了先例之后,紧接着别的船。英国的和美国的。也群起效尤:从此太平洋上广阔的抹香鲸渔场被打开了”。

美国人的这种野蛮作为只是人类野蛮愚昧无知地对待自然的一个缩影。恰如沃斯特指出的:“如果说美国人在海外是一个傻瓜,那么整个工业文明在对待自然的所作所为也像是一个傻瓜,却很难说是一个无辜的傻瓜”。(p9,中译本序)诚哉斯言!妙哉斯言!

2、对自然之美,白鲸之美的由衷赞美

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作为人类掠夺,剥削,奴役,征服的对象,把大自然当作人类的对立物,这些都与统治欧洲的哲学思想不无联系。“在18世纪的欧洲大陆明显地感到培根的影响,例如在法国,狄德罗,孔多赛,以及布丰,全都鼓吹思想统治物质,人类统治自然王国的到来”。

尽管如此,有着生态思想的梅尔维尔却对大自然,对白鲸表达了充分的尊重和赞美,对比了人类的贪婪,残忍和白鲸及自然的美,给读者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白鲸!……白鲸……那乳白色的庞然大物,好美啊,美得惊心动魄。它被地平线上灿烂的阳光一照,在早晨蔚蓝的海面上宛如一块活的乳白色水晶体,移动着,发出耀眼的光华”。

与白鲸之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船长为首的人类的贪婪,邪恶,偏执和病态心理。在第四十一章,作者说:“埃哈伯对这头鲸鱼怀下了一种疯狂的报复之心,……到后来。他终于有了一种丧失理智的病态心理”。为了描述船长阴暗的复仇心理,作者在短短的两页篇幅里,仅“报复”,“病态”,“疯狂”,“神经错乱”。“偏执狂”,“胡言乱语”,一类的词汇就用了近四十个,作者的爱憎跃然纸上。这说明。“以实玛利对血腥的捕鲸场面的描绘不断地告诉我们,他从观察人对白鲸的谋杀中,学会了对大白鲸的同情”。

虽然说,作者有时对白鲸到底是否代表自然界中的恐怖力量,“态度有些游移不定”,但是在第四十二章,“白鲸之白”,他对白鲸大加赞赏:“白色甚至还被用来代表喜悦,因为在罗马人眼里。一块白色石头意味着一天的欢乐,在凡人的其他情感和象征方面,白色被定为许多令人感动的高贵事物的标志”。

对比人类的暴行,作者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白鲸的深切同情,对人类卑鄙愚蠢行为的愤慨:“因为世上的畜牲做出来的种种蠢事中又有哪桩哪件。人发起疯来没有做过,而且蠢得超过鲸鱼不知多少倍”。

3、与食人生番的友谊反映了作者的生态伦理思想

正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折射生态伦理观念一样,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刻画也同样反映作者的伦理观念,甚至反映一个社会的生态伦理和生态哲学,因为生态伦理要求人与人的平等。梅尔维尔作为一个有着生态伦理思想的伟大作家。满怀深情地讴歌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特别是他刻画了故事叙述人和食人生番季奎格的动人友谊,从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阐明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

以实玛利不仅成了食人生番季奎格的知心朋友,而且在书的后半部分公开说他打算像食人生番一样纹身。并声称自己也是个野蛮人,“只皈依食人生番的国王”。这些夸口的大话并非故作姿态,而是他和食人生番之间兄弟友谊的真切写照。以实玛利也像柯勒律治笔下的老水手一样,最终学会了去爱“一切无论巨大或渺下的生命”。

生态主义者认为:“人统治自然绝对根源于人统治人”米尔布拉斯指出“我们的文明是一种统治的文明:这种文明被定向于允许一些人去征服另外一些人”。根植于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的西方文明认为“他们应当努力去统治对方,吃掉对方或者被对方吃掉。而美国人则相信,他们必须保持他们在全世界中的强者地位”。

在《白鲸》中。唯一的幸存者以实玛利躲过了和全体船员一同毁灭的命运,因为他热爱季奎格这个食人生番。热爱自然之美,富有警示意味的是。“由于他与季奎格的友谊和大自然的魔力而死里逃生。他抓住了季奎格的棺材船,并奇迹般地游过鲨鱼和海鹰,而达到安全地方”。

4、捕鲸船的毁灭—作者向人类发出的生态预警

生态文学学者王诺说:“生态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预测人类未来的文学。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许多生态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梅尔维尔就人类的愚蠢行为,向我们发出了振聋发聩的预警。

作者对白鲸给予了极大的同情,由白鲸的命运联想到人类的未来。他把白鲸看成是自己的弟兄。在第九十四章里,他这样说:“我捏那鲸脂,捏到了我自己几乎溶解在其中的地步:我捏那鲸脂,捏到了自己进入一种奇特的疯狂状态:而我发觉自己不知不觉捏起我的同伴的手来”。

正是因为作者把大白鲸看成是人类的朋友,他才会从白鲸的命运中看到人类未来可能的悲惨命运,并向我们发出了警告。讲到船长带领大家追寻白鲸,他警告人们:“如今我们在追求那些梦想中的遥远的神秘莫测的地方,或是在艰难困苦之中追捕那鬼影似的魔头:……这样的目标不是领我们在迷宫中一无所获地打转便是让我们半路上在大海中沉沦”。这难道不值得人类去深思和反省吗?

早在第五十四章,作者就不无深意地描写了猎捕白鲸的德拉德尼被白鲸吃掉的惨剧。“那大鲸突然像大漩涡似的霍地转过身子,一口咬住了那个泅水人,衔着他上身高高冲出了水面,然后又一头扎下去,潜到了水下,……它已经吞食了拉德尼,可它的牙齿上还残留着他的红呢衬衣的碎片”。难道说这不正是作者向我们暗示人类的可怕前景吗?

对于成千上万的镖枪到处乱飞,人类肆无忌惮地大肆捕杀鲸鱼,一头头鲸鱼葬身大海的悲剧,作者流露了极大的担心和忧虑。“鲸鱼是否受得住如此无所不至的追猎,如此绝情的摧残:它们是否最终会受到种族灭绝的荼毒从此在海洋中绝迹:最后一头鲸鱼是否会像最后一个人一样,抽完最后一口烟,然后他自身也随着最后一阵轻烟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四、结语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下的思考下一篇:2024陕西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资格复审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