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的优秀作文

2024-05-16

发现美的优秀作文(共14篇)

篇1:发现美的优秀作文

罗丹说:“美是处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的平淡生活中,我就发现了一种瞬间的美。

周末,我回了老家。发现爷爷家的旁边,有一座大房子,却只住了一个老奶奶!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经过了详细的调查……

原来,这是因为房子里的老奶奶的儿女,都事业有成,在外发展。因此很少回家看望奶奶,只有过了节才回来一次。老奶奶门前有一片菜园子,她每天都从菜园子里挑去卖,以此来维持她的生活。在她住的房子旁边有一个憨头憨脑的买报纸的青年,他从小父母就双亡,整天又只会傻笑,所以大家都叫他傻子。沙子每天喜欢跟奶奶一起去买报。久而久之,傻子就如同奶奶的亲生儿子一般,整天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奶奶,和奶奶是形影不离。

可有一天,奶奶没有同傻子一起去卖菜,又过了些天数,还是没有去?傻子很疑惑,敲了敲奶奶家的门,屋里也没有人!――经过一番打听,得知奶奶生病了,在住院。傻子二话没说,穿着破旧的衣裳就往医院里跑,在病房外,听见了奶奶儿女的谈话:“妈,听大夫说您这要动手术啊!”“是啊,是啊。”“呦!那得花多少钱哪!”“算了,我们一人掏一千,给妈动手术吧!”结果――“还差两千啊,大哥,要不你给掏上吧!我这几天手头紧!”“唉,谁不是呢,我手头也紧哪!”大家互相推辞,谁也不愿掏那两千块。傻子听完后,轻轻地离开。回到家,把自个儿几年来攒的两千块拿了出来。包上一层层报纸,朝医院里跑去。这时,奶奶的儿女已经散去了,病房里就奶奶一个人,傻子轻轻推开门,走到奶奶的病床前,把报纸摊开,露出一张张旧巴巴的五角,放在奶奶的床头。这时,他笑了,那笑,是发自内心的笑!慢慢地,奶奶也醒来了,她看到了床头放的一张张零钱,不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落霞孤鹭,秋水天长,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而傻子的这种乐于助人、尊敬老人,是瞬间的真善美!

篇2:发现美的优秀作文

在马路旁,扇子似的银杏叶,金黄金黄的就像扇子染上了黄色的颜料;枫叶火红火红的,就像刚冒出的小火苗;梧桐叶也变成金黄的了,风一吹它飘到地上,踩起来应该会“嘎吱,嘎吱“的响吧?在内西湖的小路上,我们悠闲的散着步,忽然我看见一盆花是五角形的植物,我拿手机查了一下,原来她是五角星花呀,她很漂亮,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粉红的花朵,多强的对比色啊!

走到湖边,我看见枯黄的荷叶,不禁想到苏轼写的《赠刘景文》中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这句诗;湖面上的水经过阳光照射后发出闪闪的光芒,我又不禁想起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诗句:“水光涟漪晴方好。“西湖的秋色真美啊!

篇3:发现美的优秀作文

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把握意境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景是诗之境,情是诗之意。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就以抓住诗歌描写景物的语言,运用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鉴赏方法来体会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要想把平日活泼好动的男生带入到这种诗歌的境界,我首先必须要投入进去,用我的情绪一点一点地感染学生,使他们尽快地进入到课堂气氛中去。那么如何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考虑了再三,我决定来点耳目一新的导入,用声情并茂的诗样的语言为他们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课堂氛围,让大家不知不觉地走进美妙的诗歌国度中去。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刻不忘用一些优美、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有意识的让他们进入到诗歌的境界中去。

二、引导寻美,让学生感受美

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那么到底康桥具有什么样的魅力会使诗人如此痴迷呢?诗人运用了哪些不同的意象和意境抒发对康桥的情怀呢?这两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康桥的魅力,并初步掌握从诗歌的意象入手鉴赏诗歌。

一节课如果能从课文中找到几个独特的新鲜的语言支点,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燃烧起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这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语文课。这首诗歌中,为什么康桥的“金柳”,在诗人心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到底是什么?我在网上搜寻到一张剑桥的图片,看着那康河岸边夕阳照射下的柳树,我立刻顿悟了“金柳”“新娘”之间的相似点:康桥的柳树枝条细长,树形葱郁浓密,顺光的犹如女子秀美飘逸的长发;逆光的犹如女子披上了一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中国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而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诗人对康桥的爱恋,绝不亚于一个中国新郎对新娘的爱恋,康桥的魅力不亚于新娘在他心中的地位。所以我把着眼点立足于“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这几处关键的意象,顺势引出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最后,我尝试着让一个学生的领读和全体学生应合的伴读,来营造“宁静、美丽、自由、和谐”的意境,学生们通过朗读已经完全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了。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再别康桥》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整节课中,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但是毕竟,只能在某个程度上启发学生去领悟一个道理:其实诗歌没有那么难以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诗人。现实中的很多场景,只要我们加以细心观察都可以发现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感受美,这是我本课教学希望达到的一个长远目标。

课后反思:

( 一 ) 过于注重课堂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引导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现的细节。其一是在教师让学生想想《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时,学生的答案纷呈,有依舍、眷恋、热爱、别离的忧伤等,而我只抓住“依恋”和“喜爱”之情,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 二 ) 侧重教师主导发挥,忽略学生主体调动

课后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就是研读诗歌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1. 哪些诗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 2. 诗人依恋康桥、喜爱康桥,尤其爱康桥这里的什么? 3. 它们美在哪里,能赢得作者如此的喜爱?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教学工作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或许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反思,才有了更高的追求。

摘要: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每每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股温馨浪漫的气息总是扑面而来。《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本文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发现它的美,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美呢。

篇4:发现美的生活,创造美的世界

美术区域是幼儿自主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场所,它的优势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可往往因为材料设置上单一、忽视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缺少经常性的变化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共鸣,阻碍了美术区活动的深入开展。这就需要我们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源于幼儿的经验生活,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探寻幼儿的精神生活,让美术教育回归生活、透视本真。《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因此,在美术区域中投放一些幼儿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的材料和工具来开展创作活动,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表现的形式。使美术区域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

一、解读生活,让美术区域活动内容更多元

1.源于经验生活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幼儿必须通过自己的操作、尝试和体验,积累经验,建构新知。源于幼儿经验生活的美术区域活动,孩子们更为感兴趣,他们往往会调动全部的热情和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

2.关注现实生活

幼儿的现实生活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复杂变化的。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们常常会遇到生活上的点滴体验,也会遇到许多社会上一些热点、焦点问题。这些元素也乐于被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表现、表达。

3.追寻幼儿精神生活

在孩子的视野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诚如童话一般:花草、动物、石头与河水,身边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关注儿童的生活,更应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在美术区域活动中,追寻幼儿的精神生活,选取与幼儿的生命律动合拍的对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灵感受,才能让美术回归幼儿的童真。

二、感受生活,让美术区域活动资源更多样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家庭、自然、社会都是幼儿美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千姿百态的自然材料、随处可见的瓶罐纸盒、画布毛线等废旧用品以及周围生活中的文化广场、博物院等,都是幼儿美术区域活动的有效资源。选择生活,整合优秀资源,使活动更具生活性、艺术性。

1.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实物

自然环境:走进大自然,其色彩、线条、形状、质料、声音等无处不是美。美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叶子、种子、花卉等各种各样的自然材料开展美术活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物品:报纸、小木棍、易拉罐、砖瓦等等,用心发现,精心设计,也是美术创作的奇特资源。

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传统地方文化:清新雅致的蓝印花布、桃花坞剪纸、精致的苏绣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现代城市文化:街景雕塑、现代建筑,蕴含我们的城市精神,把地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提炼出来,整合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使孩子们在了解地方文化的同时又提高了美术素养。

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

优秀作品: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是人类生命中某个经典时刻的写照,也是艺术化的生命感受,更是让幼儿感知具体美术语汇和表达感受的良好素材。选择合适的美术作品,(中、外名家、名画)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欣赏,充分感受不同媒介、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效果及不同的情感表现,让美在心中内化、升华,从而提升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表现生活,让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更多彩

尽可能集学、做、玩、启、用为一体,易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也为幼儿空间造型能力和艺术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调动幼儿大胆设想美、尽情表现美、精心照管美的主动性,使幼儿与美术活动融为一体。在美术教育中,多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表现技法,如点画、拓印画、印染画、合印画、喷洒画、吸附画、浆糊刮画…… 折叠、编织、剪贴…… 等趣味形式开展美术区域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幼儿对美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感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到美术区域中自主选择的表现方式和形式,使他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我价值。

四、创造生活,让美术区域活动环境更丰富

“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活动室需要利用环境布置来创造情境,创造的目的更多是希望孩子通过这些环境能够联想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最理想的环境是既有情境,同时又能够通过这些情境引发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布置产生的情境除了为整个活动室创造气氛外,还能够在区域里让孩子产生联想,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发展的方向。在区域中围绕孩子近期感兴趣的主题,不断制作、更新,最后打造成主 “动态环境布置”。

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美术区域的创设则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生活化的美术区域活动内容的挖掘和使用使得幼儿的创作更具生活性、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3】孔起英.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篇5:发现美的眼睛作文

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是一种美好,有人会提出疑问,对于我们没有失明的人来说,这的确非常普通,但至少对于市民的人来说这一点的确是真的,海伦凯勒曾经说过,也许人类的悲哀便在于此,拥有的东西不去珍惜,而对于得不到的却在永远渴望,没错,人们永远不懂珍惜,而不懂珍惜的人,终究会不被生活珍惜。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有些人却抱怨美太少,其实并不是生活中的美太少,而是你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很重要说不是这样,那么人类又怎么发现了昆虫的奥秘,植物的秘密,在生活中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美,其实它无处不在。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是如果我们都拥有智慧之眼,世界会变得更美。

篇6:发现美的作文高一

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如烟似雾的白云,缓缓的在空中挪动着看似肥胖却又轻盈的身子;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如进入了仙境般梦幻。

身边人潮拥挤,摩肩接踵,我只微微一笑,抬头一望,门口下方挂着一个小吊牌写着“茶溪谷”。再走几步,便有四季花展现在眼前。五色斑斓的花朵铺满了整个山谷。轻轻一嗅,仿佛有淡淡的花香。四季花田,美不胜收。我不禁感叹道:“好美啊……”

情人·白鸽·爱情之美

细雨如丝轻盈落下,撑着雨伞步入茵特拉根小镇,一股欧美气息迎面而来。瞧那一栋栋童话般的欧式建筑,从中透露着异国情怀。

吃过午餐。我们撑着伞,漫步在茵特拉根的浪漫的小街上。“咕咕”只听见一声清脆可爱的叫声,便有一只伸展着洁白翅膀的白鸽从地上飞窜向屋顶,惊起屋顶一群白鸽齐飞。湛蓝的天空中,白鸽齐舞……视线拉回到地面,在茵特拉根小镇的湖边,一对小情侣穿上十分般配的婚纱西装,在这浪漫的环境中默契的相视一笑。湖面波光粼粼,雨后天晴,空气中还散发着雨后的丝丝清凉和香气,阳光照耀在那对情侣的身上。阳光下,女孩婚纱上的银光如同调皮的小精灵般在跳动;男孩的白色西装竟是白得耀眼。情侣两人十指相扣,微笑着深情对望,白鸽们忽然从树上飞过湖边在那对情侣头上展现着美丽身子。“好!”摄影师对着如画般的情境赞叹道,双手迅速地“咔嚓”一声摁下快门。一张白鸽齐飞,情人对望的漂亮图片便从相机中保留下来。刚拍完照片,女孩对身旁的男孩甜甜一笑,那笑容如向日葵般灿烂的展现在男孩眼前,只见男孩厚薄适中的红唇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深情地望向女孩说:“你真美!”我望着这一对璧人,不禁想到:“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也不过如此,有一个永远的依靠,便已足够。又何苦为了生活中琐碎的小事而去烦恼呢?”

篇7:发现美的眼睛作文

他或许是一个风度的绅士,跨越了世界各地,拍下过傣族盈天的水花;去过西藏,发现了少数族人鲜为人知的风俗文化:迎风歌唱,喝酒食满;藏族“吉祥水”的祝福,他们拍下过草原上被小羊锯下小草上的露水,看到了草原的广阔无垠。

他或许是一个演员,伪装过“坏蛋”,用照片拍下了确凿的罪证,用一日日的胆战心惊记录了定罪的可能,他们用照片的方式给广大人民展示了商家的虚伪与奸诈,给世界传播了爱的正能量,给人民传出了幸福和安康。

在我国的古代因为没有科技的发达,都遵守着“眼见为实”的思想。但是现在的眼睛和嘴巴都跨着病态的步伐,即使是“眼见”,但是却不敢“为实”。

但是,他们却像一个哑巴一样,默默无闻的跟从着真实的步履,他们通过照片,为自己传出声音,用照片向世界证明,我们通过一瞬间的眼神去翻译他的声响:日本侵华战争的血腥,南京大屠杀中孩童真诚的明眸,纳粹种族灭绝中犹太人民的呐喊,非洲难民悲苦生活的忧愁。是他们让我们相信了“眼见为实”。

摄影师!他们可能没有崇高的品格,但是他们在坚守着一份职业的节操,他们不会抱怨收入的微薄,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用眼睛去观察原貌美丽的世界;用真诚去打破他人观影而动的守望;用真实的激昂激起人性虚伪中那唯一存在的闪烁点;用曾经丰硕的自然面貌激起人们,对那一条条污染河流的怜悯。他们将职业上升为人性的光点,将技艺涂满了真实的光辉!

在当前的社会,人们被虚荣和利欲熏黑了双眼,他们看不得真实的东西,他们遵守着守望的原则,他们是一群坚定初心的人,他们与这个社会显得格格不入,但他们有着自己的风采。

篇8:发现美的优秀作文

但是, 我们需要明白, “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1, 大自然本无所谓美, 只有当我们对它投以审美关照时, 它才能生成美。如果我们对大自然的风景“弃之不顾, 它就失去了见证者, 将会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2中, 也就是柳宗元所说的“兰亭也, 不遭右军, 则清湍修竹, 芜没于空山矣3”。所以, 我们可以明白, 世界上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自然景物要想成为审美对象, 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唤醒它、照亮它, 使它从实体物变为意象, 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契合。

在我国历史上, 对于自然美的发现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大自然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投以审美的眼光的。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 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 纵是偶尔涉及自然, 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画为人物画的背景, 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4。可见, 在从先秦到汉代的漫长时间里自然并没有引起那时人们的足够重视, 直到魏晋时代, 伴随着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自然美才真正的从附庸走向独立, 真正的被发现出来。

从这一点, 我们也可以看出, 美不是永恒的, 它属于历史的范畴, 也属于社会的范畴。时代不同, 人们所认为的美也会有不同。换句话说, 任何一项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任何审美主体也都是属于特定历史、特定社会的, 因而他们必然会受到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哲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泰纳看来, 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可以概括为“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 他还指出“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是一种精神上的气候, 这种精神上的气候决定了精神文明的产物的面貌”5。

根据泰纳所说的这种逻辑关系, 我们可以推想, 自然美在汉代以前一直被忽视, 直到魏晋时代才被发现、被唤醒, 必然是魏晋时代具有适合其出现的某种文化土壤和时代精神。事实也确实如此, 魏晋时代是一个“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6”的时代, 它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 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7。这种特殊的时代氛围, 造就了特殊的时代精神, 玄学的兴盛无疑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正是在玄学盛行之后, 自然山水才开始被投以审美的眼光。

玄学在魏晋时代兴盛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魏晋时代,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以门阀士族当政的地主阶级专政时期, 统治集团内部尔虞我诈、党锢争斗惨烈, 统治阶级外部北方少数民族虎视眈眈、农民阶级反抗强烈, 龟裂的大地上充斥着刀光剑影, 窒息的空气中弥漫着波诡云谲。同时, 汉王朝推行的礼法制度越来越繁琐, 越成为形式的东西, “也就是王弼所说的‘崇仁义, 愈致斯伪’‘巧愈思精, 伪愈多变, 攻之弥甚, 避之弥勤’ (老子微旨略例) ”8。在这一情况下, “门阀士族统治阶级为了防止农民革命, 缓和各种矛盾, 于是就提倡所谓‘无为而治’的理论, 用道家思想来补充儒家思想, 要求被统治阶级安贫乐道, 无知无欲, 不犯上作乱。9”同时, 在此黑暗压抑、风云际会的政治高压下, 士大夫阶层自身的命运也如浮萍般飘摇, 他们无奈的选择了把道家思想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据。由此, 在这种种因素的催生下, 以老庄思想为根底, 奉行“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玄学哲学体系就此产生。

魏晋玄学主张以狂狷的放浪洒脱来对抗“乡愿”的无耻虚伪, 它对宇宙本体的探索, 对个性生命的推崇, 对通达洒脱的鼓励, 极大的促发了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使他们有了更为敏锐的现实洞察力与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基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残酷和魏晋玄学“体玄悟道”的双重影响, 士人们开始有意的逃避现实, 逐渐把视野和脚步由世俗名利转向了超逸幽静的山水田园, 比如, 阮籍登临山水, 尽日忘归, 王羲之既去官, 游名山, 泛沧海, 士人们开始集体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由此, 魏晋士人的山水意识开始萌发。

值得指出的是, 魏晋士人欣赏山水, 已经突破了前代“比德”的狭窄视野, 抛弃了功利、实用对山水的假借和利用, 开始真正关注自然山水本身具有的独立的审美价值。由此, 魏晋士人的心灵与外界的自然沟通契合, 交流互感, 构建了一个个光鲜亮洁、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自然山水也从陪衬走向了主体, 从附庸走向了独立, 自然美在这个洒脱放达的时代被发现出来。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魏晋人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创立了一个玉洁冰清, 宇宙般幽深的山水灵境, 成就了一个鸢飞鱼跃, 活泼玲珑的世外桃源。此时, 自然意象开始大量生成, 赞耀自然美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10

谢灵运的“溟涨无端倪, 虚舟有超越”;

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 顾云“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草木朦胧其上, 若云兴霞蔚”。

简文入华林园, 谓左右曰, “会心处不必在远, 翳然林水, 便自有濠濮间想也, 觉鸟兽禽鱼, 自来亲人”。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 山川自相映发, 使人应接不暇, 若秋冬之际, 尤难为怀”。

王司洲至吴兴印渚中看, 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 亦觉日月清朗”。

由这些诗文妙句, 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士人把“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11, 美感悠然而生, 并且这种美感可以穿越千年, 让我们现在的人依然可以品味那不曾褪色的自然美, 感受那不曾老去的澄澈心胸。

魏晋士人在发现自然美后, 显示出一种浓酣忘我的喜悦之情, 表现出一种喷薄而出的浓烈创作热情, 他们把自然美外化为多种艺术形式, 在诗文里书写山水, 在绘画里勾勒山水, 在音乐里歌咏山水, 甚至把自己比作山水, 呈现出一派天人合一的释然、超脱、清净无为的精神状态。

自然美的发现, 使魏晋士人如获至宝的发现, 自己内心的波澜万千终于找到了知音, 也终于找到了可以宣泄的途径, 山水诗的创作日趋繁盛。晋宋的大诗人谢灵运是扭转玄言诗风, 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为了排遣政治上的失意, 他肆意遨游山水、探奇访胜, 书写山光水色、朝霞夕霏, 正如鲍照所评价, 他的诗歌“如初发芙蓉, 自然可爱”, 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例如,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明月照积雪, 朔风劲且哀”12。这些简单的自然意象经过谢灵运的妙手组合后, 变得沁人心脾, 让人心动。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则从他的田园生活中悠然窥见了生命的节奏与真谛, 诗歌读来真气扑人, 发人深思。例如,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单单一首《饮酒》可以看出陶渊明的诗呈现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真挚, 看似信手拈来, 实却饱含深意, 散发一种境与神会的淡泊悠然。明代董其昌把山水诗概括的很好:“大都诗以山川为境, 山川亦以诗为境。名山遇赋客, 何异士遇知己, 一人品题, 情茂都尽”13。

著名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14。在魏晋士人自然审美意识觉醒后, 这种“迹化”的结果表现在绘画领域, 就是山水画的产生和发展。正如前文所言, 早在前代已有描绘山水的画作, 但那时的山水主要还是人、事的陪衬或背景, 并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欣赏主体, 直到到了魏晋六朝真正意义上独立山水画才正式出现。这意味着中国绘画从此在世界上形成了独具风格与标识性的独特体系, 它明显的有别于西方的传统油画, 如果说西方的油画像是艳丽多姿的缤纷牡丹, 那我们的山水画则更像是不染纤尘的空谷幽兰。

中国山水画的开创人可以推到六朝、刘宋时画家宗炳和王微, 他们两人同时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建设者。受玄学“贵无”论思维方式的影响, 魏晋山水画创作也从一开始就具有“澄怀观道”的玄远意趣。例如, 宗炳纵情山水, 遍游名山大川, “凡所游历, 皆图之于壁, 坐卧向之, 曰:“老病俱至, 名山恐难遍游, 惟当澄怀观道, 卧以游之。”15他这所谓“道”, 就是这宇宙里最幽深最玄远却又弥沦万物的生命本体。宗炳还有“抚琴动操, 欲令众山皆响”的玄远幽深, 率性真挚的美好愿望。王微也是一位宗炳式的隐士, 通过模山范水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自谓“望秋云, 神飞扬, 临春风, 思浩荡”16。除宗炳、王微外, 著名的六朝画论四大家还有顾恺之和谢赫。其中人称“画绝、痴绝、才绝”的顾恺之, 在人物绘画上提出了“传神写照”的要求, 即一副成功的画作可以不必于拘泥外在的形态, 但一定要饱含内在的神韵, 要有“事外有远致”的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谢赫出身士族名门, 他在绘画史上最大的贡献是撰写了一篇绘画批评的专著《古画品录》, 并提出了“六法”的准则, 千百年来被奉为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金科玉律。

宗白华先生认为, “魏晋人欣赏山水, 有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超然玄远的意趣, 这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17, 富于简淡、玄远的意味。事实也确实如此, 从魏晋时代开始, 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方向大致确定, 意境成为山水画艺术表现的审美核心和艺术精髓。山水画的意境传达出一种与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合、合而为一的宇宙观念, 深沉静默地传达出生命气息流动不止的人生哲理, 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 魏晋时期的山水画创作明显存在一种“心境超前于技法18”的现象, 毕竟“雨里孤村雪里山, 看时容易画时难”, 再加上那时的山水画创作毕竟刚刚兴起, 要想把山水表现的出神入化, 确实是一份艰巨的任务。由于像宗炳、王微这些大家都没有画迹流传下来, 我们无法目睹当年山水画作的风采, 但是“结合这一时期其他相关资料来分析, 绘画技法应该也是不够成熟的”19。

从我们对魏晋时代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简单梳理中可以看出,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 自然山水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吟咏表现的中心, 成为了他们抒发思想感情的媒介, 自此中国诗画更多的表现为山水的艺术, 表现为人与自然的沟通契合, 或许只有大自然的宽阔高远才能勾勒出人心的波澜万千。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魏晋时代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 魏晋士人向外发现了自然的美, 向内则发现了自身人格的美。更有意义的在于, 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 也促使魏晋人开始用自然审美的眼光来关注人格的美, 集中体现为一种“人的自然化”的鲜明倾向。

中国人对人格美的爱赏、品鉴渊源极早, 最早可上溯至孔子及儒家的重视人格及其气象。品藻人物的氛围, 在汉末已经非常盛行。但是, 鉴于汉朝在选贤举能上实行察举制, 那时的人物品藻带有某种明显的功利色彩或政治色彩。而当时流行的清议, 对人物的品藻也主要以儒家礼义名教为准绳, 专注于对功臣名将和忠臣义士的褒扬, 似乎缺少了对自由的人本身的关注, 带有太强的伦理道德色彩。

魏晋时期, 尤其是“世说新语”时代, 品藻人物的社会风尚得以继续发展壮大, 但由于汉末党锢之争, 魏晋士人为了躲避风口浪尖, 改清议为清谈, 跳脱开以人物道德伦理为主体的品藻风气, 转而向美如自然景物的外观发出赞美, 以此来体现出人的超凡的内在气质和智慧。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 品藻人物的标准在内核上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已经从实用的、道德的角度转到审美的角度。

当时, 以自然山水的美来比拟人的才情风貌的美成为一时的风尚,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姑且一瞥。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 而正欲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 (谢玄)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 欲使其生于阶庭耳。”20

人有叹王恭形茂者, 曰:“濯濯如春月柳。”

刘尹云:“清风朗月, 輒思玄度。”

除此之外, 像“轩轩如朝霞举”“玉山”, “玉树”, “磊珂而英多”, “爽朗清举”等等源于自然的词都被用来形容人格美。阿米尔说的好, “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21或者说一个人的心胸决定了一个人所看到风景。从这些光明鲜洁, 晶莹发亮的自然意象中, 我们可以读出魏晋士人洒脱自由的精神世界, 更可以读出他们对于自然山水真挚深情的喜爱, 他们在遨游山水时获得的极大的幸福和满足。用这些光明净洁的自然意象来形容人类自身品格则更加清晰的告诉我们, 魏晋士人在山水中获得了极大的审美愉悦, 他们超越了主客二分、超越了任何现实的功利, 获得了真正的精神自由和解放, 他们和山水自然真真切切的、和谐统一的融合在了一起, 自然被情致化了, 带有了人的气质, 而人被自然化了, 带有了自然的清新光亮。在这样一个玄风盛行, 精神自由的时代里, 情与景合, 境与神会, 魏晋人士“最终建立起一个表里澄澈、一片空明的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 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山水虚灵化了, 也情致化了”22。

篇9:发现美的优秀作文

【关键词】发现美;感受美;拓展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导入境,让学生发现美

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把握意境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景是诗之境,情是诗之意。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就以抓住诗歌描写景物的语言,运用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鉴赏方法来体会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要想把平日活泼好动的男生带入到这种诗歌的境界,我首先必须要投入进去,用我的情绪一点一点地感染学生,使他们尽快地进入到课堂气氛中去。那么如何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考虑了再三,我决定来点耳目一新的导入,用声情并茂的诗样的语言为他们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课堂氛围,让大家不知不觉地走进美妙的诗歌国度中去。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刻不忘用一些优美、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有意识的让他们进入到诗歌的境界中去。

二、引导寻美,让学生感受美

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那么到底康桥具有什么样的魅力会使诗人如此痴迷呢?诗人运用了哪些不同的意象和意境抒发对康桥的情怀呢?这两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康桥的魅力,并初步掌握从诗歌的意象入手鉴赏

诗歌。

一节课如果能从课文中找到几个独特的新鲜的语言支点,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燃烧起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这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语文课。这首诗歌中,为什么康桥的“金柳”,在诗人心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到底是什么?我在网上搜寻到一张剑桥的图片,看着那康河岸边夕阳照射下的柳树,我立刻顿悟了“金柳”“新娘”之间的相似点:康桥的柳树枝条细长,树形葱郁浓密,顺光的犹如女子秀美飘逸的长发;逆光的犹如女子披上了一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中国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而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诗人对康桥的爱恋,绝不亚于一个中国新郎对新娘的爱恋,康桥的魅力不亚于新娘在他心中的地位。所以我把着眼点立足于“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这几处关键的意象,顺势引出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最后,我尝试着让一个学生的领读和全体学生应合的伴读,来营造“宁静、美丽、自由、和谐”的意境,学生们通过朗读已经完全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了。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再别康桥》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整节课中,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但是毕竟,只能在某个程度上启发学生去领悟一个道理:其实诗歌没有那么难以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诗人。现实中的很多场景,只要我们加以细心观察都可以发现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感受美,这是我本课教学希望达到的一个长远目标。

课后反思:

(一)过于注重课堂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引导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现的细节。其一是在教师让学生想想《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时,学生的答案纷呈,有依舍、眷恋、热爱、别离的忧伤等,而我只抓住“依恋”和“喜爱”之情,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二)侧重教师主导发挥,忽略学生主体调动

课后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就是研读诗歌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1.哪些诗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2.诗人依恋康桥、喜爱康桥,尤其爱康桥这里的什么?3.它们美在哪里,能赢得作者如此的喜爱?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教学工作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或许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反思,才有了更高的追求。

篇10:发现美的眼睛作文

以前小的时候,每到暑期会去乡下姥姥家住上一段日子,那时候并没有觉得什么像电视剧里写的那些乡下人的粗鄙无知,相反的,他们带给我的感觉是无比真诚而又朴实的,大概乡下的生活通常是平淡简单的,所以没必要去那么多勾心斗角,争争吵吵,也很和谐。

可是后来越长大,读的书变多,也对这世界的了解愈渐深入,我开始发现这个世界对于乡下人的目光并不总是友好的,甚至很多的,会带有鄙夷的目光。

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生活条件比较苛刻,不能够理解大城市里车水马龙的生活?还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比较低微,不能够与写字楼里光鲜亮丽的上班族相般配?

我想不是的,一个人真正的高度不在于他的物质水平,也不在于他开的车住的房子里,而是在于他真真切切的来自于内心的修养。只要内心里存着对这世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衣衫朴素,也依旧可以选择干净整洁,做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篇11:发现美的眼睛作文

眼睛是心灵的灯。眼镜若明亮,世界就光明;眼睛若灰暗,世界就黯淡。这一次,我就用我的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记得在一个下雨的早晨,我正背着书包去上学,那时候,雨下的特别大,地也非常的滑,我小心翼翼地走路,生怕摔倒了。这时,从远处跑来了一个小男孩,他正背着书包快速地跑了过来,突然,只听“啪”的一声,小男孩一个不小心摔倒了,我看了以后,心里想:“这个小男孩摔了,我到底要不要去扶他,扶他会让我迟到;不扶他,我又太不文明了。思想斗争一下,决定去扶他,就算迟到,我也做了一件好事。于是,我快速地向他走去,可是在我扶他之前,有一位大哥哥跑了过来,跑到小男孩身边,把他扶起来,对他说:“以后,你要注意点,不要在雨中乱跑,这样会很危险的。”小男孩低声说道:“我以后一定会注意的,谢谢你。”大哥哥说:“没事的,帮助你是应该的。”说完,他就急急忙忙地往学校赶去。我望着他消失的身影,心想:这个大哥哥就是生活中的美啊!

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用眼睛去看生活中的美。今后,我也要多做好事,用我的眼睛发现更多的美。

篇12:发现美的眼睛作文

那个秋日的清晨,我发现了车窗玻璃上的秘密——

那天早上上班,不用急着赶时间,脚步悠闲,心情悠闲。必经之路是某小区的一条平常路。路两旁种满了树,树下停满了小汽车。我发现了车窗玻璃的秘密——它们都倒映着车旁树枝的影子。

1秋天了,有的树枝光秃着,删去了叶子的繁杂,余留下或曲或直或折的深色枝干,它的倒影在车窗玻璃上呈现出简洁静默的美感;

2有的树木残叶飘零,稀稀疏疏挂在高枝,它的倒影在车窗玻璃上呈现出萧瑟凄清的美感;

3有的树是棕榈,它蒲扇一样宽大的手掌形树叶是经冬也难凋敝的,倒影在车窗玻璃上呈现出剪影般难以言说的曲线与面块两相愉悦的美感;

4有的树木投影出两株枯树相对而立、相伴无言的相守之美,令人感动;

5有的树木粗枝线条极简,并不细腻繁密,投影宣示着孤高兀立、曲高和寡的孑孓之美……

每天都从这条路上经过!

树从来都在!

车从来都在!

树与窗玻璃合作、光与影交汇着的大美从来都在!

但,匆忙赶路的脚步带走了发现美好的眼睛,蒙蔽了发现美好的敏感心灵,于是,你所经历的,只是时间、道路、简单的诸如“走路”之类的事件,而远不是“生活”。“生活”应当是“生”——有“生”命;应当是“活”——鲜“活”着,去感知、体验、捕捉、品味与沉湎……

篇13:发现美的优秀作文

关键词:感性美,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主题美,自然美

语文课本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炉, 使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风貌, 十分和谐地融汇在语言文字之中。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 语文课自然也就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 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追求美的方法,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捕捉美、体验美、发掘美、理解美、感受美, 进而创造美, 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下面仅谈一下自己的愚见。

一、捕捉文本的感性美, 走进美的世界

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时代, 时时处处都有美的灵光在闪烁。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捕捉, 去发现。例如, 在执教散文精品《春》时, 我上网收集各种有关资料, 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一开始就给学生描绘一幅幅迷人的“春之图”, 创设一个个“春意盎然”的特定的审美情境, 借此触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置身在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妙景色之中, 兴味盎然地带着一种生命的憧憬去捕捉和领略春之风光, 从而领略到这段文字的景物美、语言美和情操美, 进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 变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 从而拨动学生内心的“美感的琴弦”, 引起情感共鸣。

二、体验文本的情感美, 聆听美的声音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 “设身处地的,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把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 这是一种听觉美感, 也是语文教师一项最重要的艺术功底。同时, 我们可以借助媒体的帮助, 把作品的意蕴和美感传达给学生。

《山中访友》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 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极佳训练点。“走出门, 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了个满怀。早晨, 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要读得轻快而舒畅, 读出清脆明丽;“我靠在一棵树上, 静静的, 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要读得渐慢渐轻, 且有余音, 体现陶醉的余味无穷。这样读, 错落有致, 读出了语言的韵味, 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 而学生也在这“美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叶圣陶说过:“读的方面, 它是包含了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 就像一副画, 你觉得它确实太好了, 但问你好到什么境地, 那得由你自己去体会, 从体会的能力就见出欣赏的深浅。”如何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呢?一定得让他们读起来!让学生反复读, 在读中去领悟语文的一切。

例如, 欣赏《纸船》一文, 我让学生变换方式去读, 读出作者的意味, 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学生在对“万水千山”的处理上, 有的小组读得慢, 因为只有慢才能表现对妈妈的思念。有的小组读得快, 快更能表达想回到妈妈身边的情感。到底该快还是该慢?引起大家的争议, 通过反复斟酌, 大家觉得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距离的遥远、思念的悠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用朗诵把遥远和悠长的思念之美表达出来。

三、推敲文本的语言美, 品味美的意境

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是指准确、形象的语言, 这种语言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推敲、欣赏美的语言, 可以获得美的熏陶。

例如《春》一文用词传神, 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钻”写出了小草的旺盛生命力, 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小鬼, “闹”“散”字的妙用也没有逃出同学们的眼光。

传神的词语, 其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琢磨传神的词语, 分析、品味其中的妙用。

情文并茂的文章, 往往以生动的语言取胜, 而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子来表现, 尤其是优美的修辞。例如《在山的那边》一文, “山那边的山啊, 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铁青着脸”是拟人手法, 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 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 望见的却依然是山, 非常失望, 所以望见那边的山, 看起来就像是“铁青着脸”;山是青的, 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 好像山也铁青着脸。

再如《春》一文,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 高兴起来,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这一句没有提到风, 怎么放在了“春风图”里呢?经过思考, 一位同学解答了这个问题:“风没有颜色, 没有形状, 我们不可能直接来描写风, 只能通过其他的事物来写春风, 这一句写的是声音, 是风把声音穿到我们耳朵里的呀!”这样的解答同样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

这两篇文章寄托了作者迥然不同的情感, 而我们透过文章的语句的品味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寄托情感是篇章最具美感魅力之处。教学时要从整体着眼, 赏析作者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流露的真情实感, 赏悟字里行间的真善美。

四、体会文本的形象美, 掀起美的盖头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好的追求和对丑恶的憎恨, 让学生具体感知人物的思想行为, 并在学生心灵上引起共鸣, 产生巨大的艺术感召力, 使学生思想得到净化, 进而升华至精神美的境界。

当我们看到《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对一支白粉笔惜之如金, 为寻找流失的学生走遍天涯也不罢休的苦心时, 我们真为这个13岁的“老师”热泪盈眶。魏敏芝执拗于“一个都不能少”, 本来起点并不那么崇高———她必须在高老师返回时“完璧归赵”, 才能得到50元代课费, 然而当她混车被赶下来, 她拽住知道唯一有张慧科线索的姑娘的手不放, 在候车室整夜写寻人启示, 在电视台门前一见带眼镜的就问“你是台长吗”时, 这个形象活生生地被推到了我们面前, 而令我们感动的不只是朴实。这个故事, 对于差不多都给希望工程捐过钱的城里人来说, 除了对它的社会内容的共鸣, 还有一种审美的感动, 也为这样的新一代而对国家的明天充满了信心。还有文天祥、鲁迅、闻一多……在他们的身上, 无不凝聚着对事业、对人类无比的爱和对丑陋、邪恶无比的恨;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些形象, 都是感人的、美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发掘这些美的形象, 从而达到用美的形象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学习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从而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格和坚强意志。

五、领悟文本的主题美, 拥抱美的神韵

爱美、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共同心愿, 因为美符合人们的生活理想。作品美的主题的揭示过程, 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主题审美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趣和一定审美能力, 能使他们领悟到主题或歌颂什么, 或揭露什么。这就给人有了美感。如《泰坦尼克号》的主题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果然有兴趣, 谈起“爱情”头头是道:

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还有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焦仲卿与刘兰芝,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牛郎与织女……不一而足。泰坦尼克的最大价值是什么?爱情?人性?面临突发变故、大难压顶时的考量:巨轮即将沉没, 船长、官员组织妇女、儿童先行撤离……乐队继续奏着优美的旋律……来不及撤离的妈妈, 坐在就要浸水的床旁, 给睡在床上的一双小儿女讲着优美的童话……大副扔掉罗斯未婚夫贿赂他的钱, 饮弹自尽……一种撼人心魄的镇定!一种人性、人格之美的闪光!而杰克与罗斯的邂逅之爱, 更是经受住了最残酷的生离死别的考验……这里有超出于爱情的东西在!也还有更为美好的东西, 那就是罗斯坚决地活下来的理由:信守对杰克的承诺!承诺爱情、信守诺言, 这是比金子更为珍贵的作为真正的人的美德!这一美德, 现在却正在从人们的身上一步一步远远地离去。

解读文本, 就是要做这种撇开漫浮于表面的枝枝叶叶的工作, 你才见得到浸染于文本字里行间的力透纸背的价值。主题审美要求教师对作品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 从整体上把握内容, 准确揭示美的主题, 以获得真正审美的效果。当然, 不是说教师要将学生的见解一棍子打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批判置疑, 发表不同意见, 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调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 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性, 鼓励他们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个性化。

六、创造文本的自然美, 融入美的生活

生活中到处都是美, 关键在于你的发现与创造。有一个美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母亲拿着一枝玫瑰问两个孩子那是什么。一个孩子说是花上的刺, 另一个孩子却说是刺上的花, 第二个孩子发现了美。”是的, 人一旦具备了审美能力, 对美就有着不懈的追求, 引发出种种想象、联想、幻想, 引发出创造的欲望。以语文教学为例, 语文美育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 进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过程, 最终培养出学生用自己个性的思维和语言来表现美, 表现美的社会、美的自然、美的人生。于是, 在学生的习作里, 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的美:

当冬天已去, 春天来到时, 那小草探出头来, 小树拼命萌发出绿芽, 花骨朵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它们都在向我点头, 难道这一切不美吗?即使是一朵野花, 一根小草, 一条柳枝, 我们也都能当作是一种特别的美, 只要你愿意去欣赏。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美, 它让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几分感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 处处都隐藏着美, 在城市生活中也能深切地体会到人们的一种善良品质。一些平常的小事也能看出城市人的热情。如有人在草坪中扔了一片纸, 就会有另一个人去捡起来。这种保护环境的美感也值得我们去欣赏, 它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感受……

一位学生在周末别人纷纷打电话回家的时候, 他总是拿着耳机在听。一次偶然的机会, 同学们发现录音带里什么都没有, 只有一些吸气呼气的声音, 原来这位学生的父母都是聋哑人, 他把他们呼吸的声音录下, 每次想念他们的时候, 就拿出来听, 在他的心目中, 这无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

美, 的确就蕴藏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用美的眼睛捕捉美的镜头, 美就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 从四面八方向你跑来, 这时你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会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律动, 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可爱, 会体验到美不胜收的真正内涵, 就会使他们感到生活是无限丰富的海洋, 更加热爱生活, 礼赞生活, 给语文一种生活化的面孔。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篇14:摄影,发现美的过程

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写到“使用者们不是把摄影作为积极而有意识的观察的一种补充,相反,他们将它作为一种替代物,以为只要有一张照片,自己就把握了世界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正在我们的身边愈演愈烈,假如今天的我们外出旅行,相机或者手机突然没电,那这趟旅行注定会充满遗憾的阴霾,这就是“照片依赖症”。可是,千年前,李白能够写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绝美诗句,并不是因为他用了谁家的红圈牛头,而梵高对柏树的精准刻画也不是拍了照片再回家对照刻画。他们处在环境之中,全靠耳朵认真的聆听,和眼睛细微的观察,才能成就美的创作。就像梵高自己说的,“衡量每一个杰出画家的标志就是他们能否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世界的某些部分。”这个标准当然可以运用到今天的拍摄者身上。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不仅需要长年累月的技术练习和对环境敏感的把控,更重要的是,拍摄者是否对这个世界报以敬畏的态度。你热爱这个世界,并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向你展示最美好的一面,反之,即便拥有再高端的技术和设备,拍摄出的作品也只是现实环境的完美复制,并没有创作的灵魂。

上一篇:愧疚的近义词下一篇:国际会展中心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