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2024-07-15

优秀美术教师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优秀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我们都习惯用一眨眼的功夫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这不,一学期又快要过去了,那到底这个学期收获了什么呢?今在此作一番的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今后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那现先仔细地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吧: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_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工作的总结

1.教学工作情况: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我任教初一的美术课,共九个班,一个班每周一节课。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课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根据得失及时写反思,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因为初一处于叛逆时期,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美术课教学中,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2.考核成绩:本学期考核还是按照以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为主,期末理论考试为辅,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3.教学研究的计划完成情况:积极参加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评课。还积极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宣传工作,以及学校宣传栏的宣传。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每次学习活动,同时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的一些新老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法工作,从而能够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篇2:优秀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开学初,在校领导带领和指导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且给自己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学习,接受实施新的教育理念的计划。

二、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自己

为了学习新理念,接受新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我除了熟读《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以外,还利用家里的宽带网络优势,从网络上查找各种各样、各地区的新教学方法、新的教研课题,使自己不但在教学上有新方式,还有新的理论知识的储备。

三、学生为主,课堂围着学生转

美术课教学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巧妙设计备课。并且针对各个班的不同特点,培养年级各班学生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同的知识缺陷。在课前我提前了解到学生搜集的信息,根据各班搜集的不同材料,把握课堂知识目标,知识重难点,因班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导入和思路,在各班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带的材料进行讲解和分析。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们在欣赏、表现、制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能够大胆用色,造型生动、巧妙,从而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四、本学年采取的主要教学措施及成就

首先是教学行为的转变,不再单纯传授绘画技法,而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观察事物和描绘事物的能力。认真备课、上课。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拓展教学思路,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篇3:优秀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什么是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过去许多人认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是教师自身的美术专业水平,即教师的造型能力和他的创作能力。这种片面认识的根源是对美术学科教学的功能理解有误差,一是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教育意义,除了让学生习得美术知识技能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做人。二是忽视了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准,教师的教学艺术才决定学习的效果。“既画得好又教得好”才是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科的发展和课改理念的实施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师资队伍,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培养与时俱进的美术教师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长期美术师资队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象征性地概括为“三支笔”,即粉笔、钢笔和画笔。其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美术教师的价值取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美术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因此,画笔和钢笔都是为粉笔服务的,“三支笔”成为打造新型美术教师队伍的有力措施。

一、拿好粉笔,在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中获得教学智慧

现代美术课堂教学除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以外,还有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象征着当堂进行美术技能示范的粉笔,仍然是教师与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灵互动的最佳桥梁。上好美术课是美术教师的职责,但是如何上好课,特别是在课改背景下如何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却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永恒课题。美术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可视艺术形象的魅力。以美术学科独特的知识技能为切入点,在进行技艺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思想,启发创造,引导思维,学习做人,获得知识技能教学和人文素养培育的双赢需要美术教学的智慧。

拿好粉笔,意味着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不断追求的激情。图像化时代的到来对美术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会看图、读图,而且能激发强烈的审美情感以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图像表情达意,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以美术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会解读,会欣赏,会表达,会创造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欣赏美、理解美和创造美都需要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激情,美术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智慧地运用教学机制,与学生融为一体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美术知识技能与审美情感的引发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美术教学的这种学科优势有助于美术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而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人。美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心灵沟通必将产生出教学智慧的火花。

拿好粉笔,还意味着美术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能,还要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这是学生终身受用的素养。美术教学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画家,也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学习浩如烟海的美术知识技能,但是在有限的课时中运用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以美术学习为载体,在造型艺术规律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升审美的敏感性、表现的整体性、构思的逻辑性和绘画的创造性却是能够做的。艺术表达与科学思维从来就是关系密切的,在美术教学中时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造型规律的教与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即便技能掌握得很好,充其量也就是停留在画匠的水准上。这就是我们经常议论的美术教学艺术。

二、拿好钢笔,在教学反思中完善自我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教学反思已经纳入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近年来的课程教材改革,有力地冲击着传统教学的框架。新的美术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使用,更提升了美术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即使是老教师,在美术专业上有着浑身解数,如果不反思,不改变教学观念,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也难以应付新的课堂教学要求。

拿好钢笔,意味着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思考。传统美术教学中沿用了几十年的“三段式”教学,即“讲授——操作——评价”很显然已经不太适应课改背景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循规蹈矩的教学往往使学生敬畏教师,约束着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难以形成教学互动的学习氛围。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目标,研究教法,研究学生,是寻找有效美术课堂教学的唯一途径。上海二期课改以来,我们已经达成共识的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设计是美术教师智慧的体现,正如创作一幅作品一样,需要反复不断地思考与磨合。在思考中成长智慧,在磨合中完善自我,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优秀的美术教学将不断在学生心灵上播下美的种子。

拿好钢笔,还意味着美术教师除了教学,还要勤于笔耕,持续不断地记录成功的、失败的、意想不到的教学案例,丰富着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经验,不断地思考着未来的教学对策。这是美术教师与专业画家之间鲜明的不同点。教学反思无疑会使自己多学习,多积累,成为善于思考、观察敏锐的人,从而激发起一种为理想的美术教学而不断努力、不断探求的内驱力,教师的自我成长就会成为必然。

美术教师的课无疑在一所学校内是比较多的,但也在无形之中搭建了一个可以更广泛接触学生,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平台。这就为美术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在客观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及时调整的教学策略会带来不断更新的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投入会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善于反思的美术教师会为每天课堂里出现的新变化而兴奋,从而缓解繁重的工作量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拿好画笔,在艺术追求与艺术创作中提升素养

画笔是美术教师的职业特征,也是美术教师的艺术追求,更是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的体现。美术素养低下、基本功薄弱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美术教师。首先,对美术教材的理解深度,取决于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只有具备深厚美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才会主动挖掘教材背后更加深远的内涵,从而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坚实的美术造型基本功会使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示范更加自如而潇洒,从而树立起在学生心目中好的教师形象,这也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拿好画笔,意味着美术教师在专业技能上要努力做到一专多能。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已经不仅仅是绘画,艺术设计、工艺制作、陶艺文化和电脑绘画也已经成为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材的不断发掘,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将会不断拓展。因此,美术教师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范围也应不断扩大。坚持和发展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专业技能特色,广泛学习多元的美术技能和表现形式,把自身的艺术追求和美术教学整合起来,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

拿好画笔,还意味着美术教师要保持善于发现和表现美的激情,并满腔热忱地将这种激情在美术教学中感染给学生。艺术创作是教师情感的寄托,从本质上说与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重创作而轻教学就本末倒置了,教师的职业价值还是在于教学。美术教学是神圣的事业,在美术教育的历史上,有许多为美术教育事业而放弃成为大画家机会的人,如俄罗斯美术教育家契斯恰科夫,有着极其扎实的素描功底和造型能力,但据说他一生中只画了一幅创作,也未能留给后人。然而,他潜心美术教学,在素描教学上建立了自己的“契斯恰科夫体系”,培养了许多著名画家,他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本国,还在世界上许多高等美术院校教学中影响了几代人。人们尊重他,怀念他,是因为他作为一位美术教师把培养艺术家作为自己比创作更为重要的神圣事业来对待。虽然他没有作品传世,但他无疑为美术教师队伍树立了榜样。

篇4:教师美术研究工作坊的实践

以幼儿美术教育为研究主题,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自主灵活、团队合作、自然真实为特征地促进不同教师美术专业发展的学习研究组织形式。

首先,它是以不同美术种类为名,教师自由选择加入工作坊,如纸塑坊、绳结坊、石玩坊等。

其次,由于同一个工作坊的教师原有知识结构不一样,专业理想不一样,教师在工作坊的发展趋势、状态也可以存在多元化,如有的侧重于理论构建,有的侧重于实践智慧等。

最后,工作坊活动的开展形式多元化,教师在工作坊学习成长的评价多元化。

一、组建:

我們在“以玩的方式感悟美”的理念引领下,创设多种形式的幼儿美术工作坊:石玩坊、纸塑坊、绳结坊、木艺坊、扎染坊、陶艺坊、版画坊、沥糊坊。目的是整合孩子艺术与科学探索、合作解决问题、自由表达表现的能力,以期在孩子的玩和美术之间寻找融合与默契。

当我們提出让孩子以玩的方式感悟美时,不禁自问,我們教师自己会玩吗?我們能发现孩子在玩中的问题吗?我可以指导孩子在玩中学吗?

为了与幼儿美术工作坊对接,我們开设了与幼儿工作坊相对接的八个教师美术工作坊,采取自由和集中相结合、教师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等,以期更好地提升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营造团队合作的教师文化,为特色办园提供保障。

二、运行

1形成制度,保证工作坊有序运作

幼儿园统一制定《教师美术工作坊申请表》《教师美术工作坊计划表》《教师美术工作坊活动记录表》等表格,以帮助教师聚焦学习和研究的问题,进行目标导向。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我們采取积分加自荐的评优方法,设计了《优秀会员自荐表》《优秀坊主自荐表》《优秀工作坊自荐表》,针对不同项目设立不同奖项,根据自荐及工作坊展示显示给予奖励,由此激发了教师們参与研究活动的热情。

2慎选“坊主”,保证工作坊活动有效

“坊主”是工作坊的负责人。由于工作坊活动均为自主开展,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坊主自身素养、对活动内容的计划与把控是关键。我們设定坊主应具备的条件:一是热爱艺术和科研,有工作激情;二是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某工作坊的专业水平;三是乐于吃苦,能挤出时间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动手实践,并带动大家一起研究。坊主职责是:在园长室领导下负责本工作坊有关学习、研究、实践的全部工作。围绕本工作坊的特质,制定符合本组实际的学习计划,发挥组员间的特长,采取灵活和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富有创意的实践操作活动。领衔组员开展与本工作坊相符的实践研究,积累素材,创建合作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同时,幼儿同给予“坊主”一定的权利,如:坊主有权利对活动进行安排和修改;坊主有权利对坊内教师的参与情况给予评价,期末参加优秀会员的评议。

3设定人数,保证活动的高效

我們给工作坊设置人数为3人~5人,一般小中大班老师各1人~2人,与幼儿美术工作坊相对接,这样的话,活动有话题,时间较灵活,沟通和交流较方便,而且每位教师的观点和想法都能得到重视。对活动的开展和问题的讨论教师都能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获得较好效果。

4管理创新,保证工作坊有效运行

为了使工作坊活动富有成效,幼儿园除给予机制上的保证外,以宽松的自主管理为主,我們对工作坊的管理主要有:教师工作坊成果展示、工作坊教师作品展示以及幼儿工作坊观摩交流、幼儿工作坊亮点交流等,不仅使师幼工作坊得到展示,同时也对教师工作坊的管理落实在过程中。

三、活动

开展工作坊活动的目的是显示教师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在自愿自主的活动实践中,工作坊采取了多种的活动形式。

1教师学习提高——“学习坊”

坊内人员都认真查找相关理论书籍,相互借阅,幼儿同根据需要也购买了大量的书籍,教师們采取自学和学后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同时,幼儿园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让他們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了解相关民间工艺的文化,如:陶艺工作坊,组内人员从网上购买书籍、图书馆借阅有关陶艺发展的历史,中国的陶土文化等书籍,组员一起去杭州南宋陶瓷馆参观,骨干教师去南京参加特色培训等,提高坊内教师有关陶艺的文化内涵和理论知识。

2教师能力提高——“实践操作”

教师美术工作坊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师动手制作,在让幼儿玩之前我們教师先玩,假如教师不亲手操作一下,很难掌握其要点、难点,如:纸塑坊里看似简单的花瓶(结构是:中间一只气球,两头两只一次性杯子,用报纸、糨糊相粘结)。看似简单,可我們教师在制作的时候怎么都做不好,不是花瓶弯来斜去,就是做好不久那花瓶就瘪了。经过反复实践后才知道原来报纸粘上去的形状有讲究,花瓶凹凸的地方报纸怎么粘上去也有讲究,还有报纸到底要粘多厚花瓶才有硬度,不会瘪等。一次次的实践操作使我們教师不但学会了简单的纸塑西瓜、花瓶之类的,还学会了各种动物,在兔年到来之际,教师和孩子用纸塑一起塑造了各种动态的小兔来迎接兔年的到来。

教师实践操作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对照书本、样品学,石玩工作坊,要把随手可得的石头变成一件件工艺品很不容易,教师們就琢磨书上的范例,一步一步学,外出旅游看见那石头做的工艺品当宝贝一样带回来,照着样子学;二是同伴手把手教,谁会做谁就是师傅,所以,有的教师在工作坊活动前自己就主动在琢磨怎么做,在动手操作,在坊内活动时她就成为师傅。

3教师学习提高后推动工作——“研究坊”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和实践运用于工作之中,组建教师美术工作坊的最终日的也是为幼儿美术工作坊服务,如何将教师工作坊与幼儿工作坊相对接,而且要根据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来创没幼儿工作坊,这也是美术工作坊重点研究的内容。

如“扎染工作坊”一学期的活动安排是这样的:

九月:探讨区域的创设及材料的投放;尝试另外的扎染方法;动手实践:好看的扎染布。

十月:相互讨论适合幼儿先设计后扎染的最佳教学方法;探讨适合幼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案例交流;教师美术工作坊作品展示(10月11日)。

十一月:讨论在扎染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观摩扎染教学活动。

十二月:探讨幼儿扎染作品美化处理展示;扎染教学小结。

一月活动:组织幼儿成果展示;教师美术坊现场才艺展示(1月11日)。

从以上的安排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师工作坊活动的内容大部分与幼儿工作坊有关,如:幼儿工作坊的设置、格局、创设;探讨幼儿工作坊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相互观摩幼儿工作坊活动的组织与活动过程;相互探讨及帮助各年龄段幼儿工作坊选择内容、材料,关注的难点以及各年龄段相同幼儿工作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等等。

四、成效

我园四个美术工作坊的材料内容被全国高校教材所录用;我园美术工作坊的区域创设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同行的观摩学习,得到好评;我园有两位美术工作坊的教师在浙江省、杭州市幼教界做客讲座,我同幼儿工作坊创设和活动获得杭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篇5:美术教师优秀事迹汇报材料

——优秀教师事迹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任教于###初级中学,是一名普通的农村中学美术教师,从事美术教学已经##年。从毕业到现在,我都深爱着这份工作,但刚开始我曾为教美术这门学科,而苦恼和自卑过。因为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学生们的基础美术教育很差,有的学生还告诉我,#年级是他们第一次上美术课,这让我很惊讶。又因为学校因素和家庭的误导,孩子们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所以对美术学科不重视,有些学生还把美术作业视为一种负担。我一度失去自信,不知何去何从。但很快我便意识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被忽略的,很快我便振作起来,我要用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片美的天地。我尝试大胆改革教学模式,自己编写有利于农村教学的校本课程,尝试特色课教学。

刚开始由于教学材料不足,家长不愿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具,课程正常开展真的很难。为了上好每节课我花费了大量休息时间,苦心搜集新的学习材料,为孩子们准备范画和手工作品,为了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我利用周末时间去野外捡拾麦穗、棉桃等植物,做成装饰画。用废旧的报纸和瓶子做成精美艺术摆件的拿到课堂上,孩子看到后非常欣喜,没想到家中有的杂物也可以变成艺术品,美可以无处不在。孩子们一旦体会到老师的用心,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配合,上课的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美术课程的开展也越来越顺利。

春天我把课堂设立在校园的樱花树下、小花园中,带着孩子们去进行写生,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机。培养他们对校园的热爱。夏天我们一起去池塘挖泥,做成形式各样的泥塑作品,我和孩子们的脸上手上虽然都是泥巴,但每个人都洋溢着快乐的微笑。秋天我们一起去校园采集树叶,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进行粘贴画创作。冬天我们围坐在温暖教室里,画人物速写,练习色彩和素描。有趣味的学习内容和气氛,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情绪,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美术课变成了孩子们期待的课程。我不失时机的利用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为学生的作品搭建展示平台,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更是向社会向家长的汇报和展示。如今学校楼道、美术教室,班务栏挂满了学生的精美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充分彰显了学生们独特的审美性。多年来我默默的帮助辅导了数十名学生,参加艺术节的各类大赛,取得艺术特长生资格,几十名学生考入##艺术中学和相关艺术学校。我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在美术教育的沃土上,为农村的孩子们开辟了美术的新天地。同时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认可,所有的付出都化成温暖与欣慰。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疫情我心急如焚,试想美术教育何为?好在线上美术课为学生“停课不停学”提供了保障。我深知自己就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传播者,美术教育更要抓住抗疫教育的契机,讲好抗疫故事,弘扬抗疫英雄事迹。让孩

子们感受抗疫中,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我积极引导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画笔为祖国加油,为奋战在一线的抗疫英雄们加油致敬。授课的过程中,我也创作了大量的抗疫作品,身体力行影响着孩子们。以“美”抗“疫”,美术教育为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奠基。让他们知道老师对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传递对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和决心。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也创作出大量励志暖心的抗疫作品,传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我把这些作品,用美篇的形式进行了多次线上展览,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的教育意义。

花儿的美丽在于绽放,教师的美丽在于奉献。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我甘愿做那一支人间四月花,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自己的事业,在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绽放。和孩子们一起感受这个美丽世界的芳香。

篇6: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论文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2-8-27 20:13:25 美术课堂中的爱心教育

情感在美术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美术课的灵魂所在。也可以这么说,美术教育即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必须始终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要将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好处,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好处,因此,“爱心教育”要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去。第一,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加以引导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在美术作品中学会审美。让学生与优秀艺术品对话,促使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欣赏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欣赏和评述。同样的艺术品,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和不同情趣爱好的学生眼里可以传递不同的感受与体验。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应避免出示统一的或教师主观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放松他们所有的神经,自主的地去感受,去鉴别,有意识地诱导接受并认可他人的不同审美观,承认个人的审美差异,同时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品格。

第二,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美术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爱惜纸张、不随地扔纸、妥善保管自己的用具、正确使用美术用具、不浪费、不损坏等等。这些好习惯不仅是学习的习惯,也会对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好习惯的养成将伴随他们一生,甚至会引导他们成为健康、文明、向上、有道德的人。所以,要从细微处入手开发美术学习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第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美术课堂上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通过积极的课堂学习,感受到教师的爱,同学之间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并不是通过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来达到的,而是靠教师的一种教学意向,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当成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自觉的教学行为,利用美术课程资源去熏陶,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的体验。

美术课上进行爱心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学生的爱心教育,不是几节美术课所能完成的,但是只要我们把美术教学与爱心教育相结合,把育人放在首位,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评价

发布时间:2012-08-02 点击次数:323次

一、师生合作,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1.教师引导,学生自评。《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而今天的教育主要任务已不能再是向学生灌输多少现成的知识,是让学生学会求知与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例如:在学生创作作品完成后,我这样提问:“你对这节课的感觉如何?并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这节课的兴趣如何,对自己的作业满意吗?对自己提出问题和发表看法的表现有何想法?”从而促进学生摆优点、评不足。在中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学生学习档案”,把在课堂学习中、对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使用的材料和创作(制作)的方法、以及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的,还有他们的作品,进行保存。从而提高对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基本美术素养。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语的说一说和通过“学生学习档案”,了解学生学习态度与特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发展中的不足与需求。老师再补充点拨,及时给予针对性指导。

2.教师先评,学生参与互评。有时我采用让完成作业较早的学生将其作业贴到黑板上,老师从中选出典型作业,以这些作业为例进行先评。在评价时结合实物投影演示,放大或对比给同学看,讲给全班学生听,最后让学生评。这样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自己努力学习和帮助他人学习的双重责任感,以及锻炼学生对评价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看到黑板上或屏幕上的作业自然会和自己的进行一个对比。自我满意的同学,会期盼同学的认同与赞许;反之,自觉的完成差、效果不好的同学会从中获得点启发或一点上的肯定,他会积极地投入到再一次的创作中去的,学习兴趣不会降低。在相互评价中学生会从甄别比较中发现自己的特点、优点与不足而产生的学习动机。3.典型主评、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美术作业的完成快慢速度不一,教师可以让同学把完成的作业贴在黑板上既可激发期盼评价的心态,又起到督促作用来抓紧时间完成,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对典型的作品要从“作业要求”的完成上和学习的态度上,以及画面中的造型、色彩、肌理、构图、明暗等方面予以评价。而不是以“画得像不像”“绘画技法好不好”为评价标准。这样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二、因人施教,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与发展1.沙里淘金、扬长补短。为了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应用“放大镜”找优点,差中寻优、沙里淘金发现他们点滴的进步,不放过画得好的一条线条、一块颜色、有创意的材料与构思。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二册《有趣的半圆形》一课时,这是一节“造型·表现”类课。这节课我把学生作业分成了细致美、丰富美、创意新、粗犷美、有进步等小展板。让学生自评作业归其哪类,自己贴在适合之处。于是学生会专心地作画,并思考自己的作业属于哪类。这时学生兴趣盎然。然后,进行小组内互评发动同学加以甄别自我评价是否准确,并加以调换,这样就不会伤害其自尊心。对创意新又完美的作业予以格外表扬,以激发学生创新的追求;对能力差的而努力者,以其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予以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2.纵向对比、以我比我。以同一标准权衡全班的作业横向对比的话,不难对比出优差的层次。可是学生则难以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容易感到压力,萌生自卑。当学生的美术作业完成后,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并结合老师的点评,使学生会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更高的认识,他会再一次地创作起来进行第二次体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也就使学生得到自主的发展。“以我比我”则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修改完善的作品同第一次创作进行对比,用现在的和过去的比。这也就发挥了“学生学习档案”的作用了。

三、多角度的标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多种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评价欲望与兴趣和能力。我还根据每节课教学目的任务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或综合或交叉使用下面一些讲评方法。(1)“集萃”在评价中把学生评价的成功例子、好的想像、好的技巧、有创意的做法,集中起来进行讲评,让学生分析借鉴吸收;(2)“纠错”根据评价作业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比如:画面主体物小、色彩单

一、透视不合理、形象不突出等方面的不足。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并进行讲评;(3)“评练”是在纠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的练习;(4)“实物讲评”,例如:在画人物画时,在学生创作完成后,师生共同对人物的面部进行再认识,这样有助于对抓特征、夸张表现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有时对不足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讲评。总之,为了使结课前的作业评价这一教学环节不流于形式,教师只有深入理解评价、理解美术、理解新的课程标准。美术课的作业评价只是美术课的一个小环节。在美术教育中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留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他会最大限度地活跃思维去释放能力,并喷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评价

下一篇: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相关内容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2-09-26 点击次数:730次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选材,是美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有效方法 “生活 是艺术创作的 源 泉 ”,让 美 术教学 融 于 学 生 喜 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将学生手边常用的东西变成美术创造的原材料,如卡通人物图片,记事本的封面等,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在讲《中国画的形式美》这一课时,单看题目有点专业化,抽象。便通过生活中常用的扇子与画扇面相结合,引入新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生活结合,以美术为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以美术为基轴,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体验生活服务于学习,学习来源于生活的愉悦心情。

二、以活动为载体,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是实施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关键 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会感到美术知识存在的价值,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校园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去实践。由于校园活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多彩的活动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贴近学生,学生感到熟悉与亲切,会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于一体,能够对真实情境进行再现和模拟,突破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获得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丰富的资源展示和多角度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三、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创作作品,是美术课堂教学感悟生活美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与生活存在着息息相关、丝丝相连的密切联系。因此,美术教学也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美的生活……伟大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随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确是这样,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例如:用音乐去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去表现梅兰竹菊,用书法去表现阴晴圆缺。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我们在生活中感悟到美好,感悟到艺术无处不在,美无处不在。美,是人世间富有魅力的字眼,美术教育正是灌输、培养这种美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赋予他们美的事物,让生活走进美术教育,活跃其思维,引发其创造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技能和各科知识的协调运用,使学生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呢? 一方面,教学手段更切实可行,教学用品、资料尽量是学生能自己在生活周围去寻找,然后带到课堂来,互相交流,这样的感受更真实,学习兴趣更浓厚;另一方面,美术作品的实用性更强,能真正发挥美化生活的作用:美化教室、美化校园、美化家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感悟寻找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篇7:优秀教师高一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2:对于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学内容同时要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本学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为学习的重点内容:a、初步了解的美术的分类知识b、欣赏中国优秀美术作品c、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d、欣赏中国民间美术的精华

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绘图基本功较差,初中的美术基础教育没有巩固。2:高中学生和家长片面追求文化科成绩,对美术课缺乏足够的学习态度。3:学具欠缺,教具准备也比较困难。

篇8:优秀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一、细心帮扶, 做教师职业生涯的精神旗帜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思想纯洁, 品格高尚, 堪为人师。但社会客观存在的价值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冲击和影响着教师固有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特别是对经济利益的过分夸大, 用经济杠杆来衡量人生价值, 导致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失衡。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研员就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和研究对象高度负责, 对教师的精神世界实施积极干预, 引领教师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 让教师的精神世界变得崇高宁静。

我所在的东西湖区地理位置特殊, 东西跨度比较长, 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靠近吴家山和金银湖片区的学校地理位置较优越, 生源充足, 师资力量相对雄厚, 而西部的新沟、荷包湖、东山、辛安渡等片区学生生源差, 美术教师师资匮乏, 专职教师少, 教师职业成就感低, 心理承受力较差。

有一件事, 让我感受颇深。我以前的一个名叫张珍的学生, 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后又考入湖北美院深造, 是个同学眼中的“学霸”。毕业后考上了我区中学美术教师, 分到东山中学任教。东山中学是我区最西边的一个农场中学, 毗邻孝感, 被大家戏称是东西湖区的“西伯利亚”。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子, 来到举目无亲的农场学校, 过起了住校上班的生活。每次从家里到学校往返一趟都要三四个小时, 平时只能吃住在学校。下班后其他老师都回家了, 只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 单调寂寞是难免的, 时时情绪低落, 甚至都怀疑十几年寒窗苦读后千辛万苦考取的老师这一职业究竟有没有价值。

我下校调研后, 了解了这一情况, 就经常与张珍老师保持联系, 鼓励她多看书, 多研究教材教法, 空余时间一方面养成运动的习惯, 另一方面拓展业余爱好, 勤练书法与绘画, 尽量不让自己处于空闲无聊状态。同时, 还联系东西湖区美术学科带头人张春莉老师与她进行“师徒结对”, 在教学上进行指导与帮扶。张珍老师慢慢适应了教学工作, 工作之余不断充实自我, 养成健康向上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消极的思想情绪也逐渐消解了。除了常规授课以外, 她还开展了书法第二课堂教学, 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 让农村的孩子也能接受传统艺术和高雅艺术的熏陶。

思想工作的转变也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东山中学这样一所偏远的农场学校因为张珍老师的认真工作, 校园环境装扮得更美了, 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变高了, 在市区级美术竞赛中有学生获奖了, 张珍老师自己也在市级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中获得全能一等奖和两个单项一等奖。

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让张珍老师有了职业成就感, 充实的校园生活排解了住校生活的孤单, 精神世界的不断提升使得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更清晰明朗, 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一理想在兼顾教育现实的过程中不断实现, 理想在教育现实中闪光。

二、精心打磨, 做教师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

应对课程改革的新挑战, 教学研究正在发生从技术层面到文化层面的重大转变。因而, 教研员要从事务服务型向专业研究型转向。教研员应站在先进教育教学文化的高度去思考学科教师的课堂, 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去分析课堂, 为学科教师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 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教研员耕耘的工具应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 而不仅仅是纯粹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美术课程的价值首先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美术教学领域中的“欣赏·评述”模块旨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该模块的教学内容不太受学生欢迎, 相对分散的内容也让教师处理起来比较头疼。

究其原因, 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储备有直接联系。学生学习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创作倾向于外化, 易教易学直观性强, 学生容易掌握。“欣赏·评述”则更偏重内化,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 内化知识构建审美心理结构。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和学习兴趣较低使得这一教学内容的目标很难完成。

针对这一普遍现象, 我用一年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研讨与实践, 纠正教师在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 探究本模块教学策略, 明确课程理念, 找准课程的关注点, 从而逐步实现《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该模块的各项教学目标。

在与硚口区开展的“手拉手同课异构”活动中, 我们共同选择了小学四年级 (上册) 中的《画家梵高》这一课, 我区由吴家山四小的杨涵老师执教。在教学设计阶段, 我们认真分析教材, 总结以介绍画家为课题的欣赏课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通过认真筛选内容, 将课程内容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艺术家的生平, 二是艺术家创作的时代背景, 三是艺术家的绘画语言, 四是艺术家的影响力。

在深入理解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我们灵活制定教学策略:导入环节通过欣赏“动态版”的梵高绘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梵高的生平简介则是选用的一个Flash版的, 通过归类法阐述梵高生命中的几个关键节点, 简洁易识别, 学生基本过目难忘。对画家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的赏析则是通过四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照顾小学生欣赏的深度与广度, 将作品产生的背景与绘画语言中的线条、色彩、画面情绪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欣赏感悟, 同时还结合动手模仿画家的用线用色来感受画家的创作状态。学生在看、听、学、赏的过程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也加深了对画家独具个人风格影响力的理解。

吴家山五小的朱邈老师在市级优质课竞赛中则选择了《认识抽象画》一课, 对于此类课型, 我们重点研究“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对于在“教学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理解, 有些老师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认为广泛的教学情境就是介绍画家或者作品内容和创作背景。其实广义的教学情境是指营造适合学生欣赏、讨论、获取知识、培养情感的氛围。在这一节课中, 我们没有简单的说教, 而是通过游戏导入, 对比写实绘画与抽象绘画, 冷抽象与热抽象, 紧扣作品的内容、形式等要素进行指导赏析, 调动学生聆听、观察、触摸、联想、感悟等内化因素, 加强对抽象作品认知空间的无限性和多维性。使得难以处理的课程内容变得轻松与开放, 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情绪很高, 整体效果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最后该课取得市级赛课第一名的好成绩。

吴家山中学的蒋晓玲老师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选择了《战争与和平———读格尔尼卡》这一课, 格尔尼卡也是一幅抽象绘画, 是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 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在处理这节课中, 我们首先需要“立意在先”, 即将作品放在对战争的无声谴责和对和平的期盼中, 而不是照本学科的讲读教材内容。而此节课的难点就是学生对抽象绘画语言的理解与解读。教师运用分片分层解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知作品的相关历史与背景, 形式与风格、隐喻与象征, 思想与情感, 在认知过程中还采用多种方法 (口语、文字、表情、动作、描绘、塑造等方法) 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最终这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主题突出的录像课被层层选拔推选参加国家级竞赛。

三、用心组织, 做教师教育思想的培训师

作为教研员, 我以为要了解教师最迫切的需要, 让教师感到学有所获, 学有所用, 能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此, 我努力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专业生活方式, 采取讲座式、对话式、参与式、菜单式、临床指导式、博客式、评论式等不同形式向教师渗透现代教育观念, 介绍专业前沿动态, 让他们亲身体会这些教育理念、动态对教育教学产生的重大影响, 从而打开教师的理论视野,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

选择教师迫切需要的教研活动方式, 传递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课例示范来启迪教师转变观念。由三店学校张春莉老师执教的《捣练图》一课就运用了微课这一形式, 根据课程内容将三段小视频插入到教学中, 摒弃了老师单一讲解的教授课法, 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师生反响较好。

“同课异构”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教研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研究是集体智慧和个人智慧的结晶, 贴近教师教学实际,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融合, 便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生活, 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同课异构”能够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实用性强, 容易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潘静和邓朝霞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中国龙》一课, 他们对教材解读的理念不一致,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也不相同, 因此, 相同的教学内容上出了不一样的两节课, 效果都很好。潘静老师从龙图腾、龙的象征意义、龙文化出发, 引导学生感知与体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而邓朝霞老师则是从造型语言的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分析“龙”这一并不存在的形象是如何构造出来的, 运用了哪些美术语言, 有着怎样的艺术美感。两节处理手法迥异的课效果都很好, 上出了各自的特色, 达到了和而不同的教研效果。

课后讨论环节, 老师们都感慨“同课异构”这种教研形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教师的教学生活丰富了, 同伴之间的关系融洽了, 研究的氛围浓厚了, 思维认识深刻了, 课堂上驾轻就熟能力也提高了。

选择朴实绿色的课堂典型, 演绎真实可感可学的生态课堂也是我们教研活动着力打造的重点。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实效性, 更要有生成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变成老师的课堂秀。

每学年我都要求自己上几节美术课, 尽可能还原自己的教师角色。运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结合相关现实教学问题上探究课, 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和研究, 启发一线教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比如在上《我来给你拍张照》这一课中, 由于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课堂中可以非常方便的利用互联网实现交互转换功能, 学生用老师的手机拍照, 老师第一时间把照片传到网络, 学生马上就可以看到拍照的效果, 通过比较分析, 老师又直观的引导学生学习摄影的基本构图原理, 然后再进行实践操作, 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丰。由此可见, 运用信息技术的媒介介入课堂, 不仅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手段, 也改变了单一的授课方式, 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生们也变得乐学好学。

在处理《手绘线条》这一课时, 我没有单一的让学生临摹或者给素材他们, 而是把学生带出教室带到校园中, 引导他们观察各种植物, 找寻植物中“藏着的线条”, 比如高大的树干是直线, 弯弯的枝条是曲线, 各种树叶是折线、弧形、圆形线等等, 有了直观认识后再动手练习, 指导学生如何将实际物体用线形语言表达出来, 并学习概括和归纳的方法。这种具有现场感的课堂教学活动, 让教师感到只要用心钻研和实践, 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并非高不可攀。

四、热心推广, 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人

孟子说:“聚天下英才以教之, 至乐也!”作为美术教研员, 面对全区中小学美术教师, 面对思想、性格、观念、追求存在诸多差异的老师, 要有高超的联合能力, 要能够用强大的凝聚力团结本学科的所有老师, 要用包容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不同价值追求, 要宽容老师在主流价值取向外的其他价值取向, 要用主流价值取向引导、吸引教师, 要鼓励教师百花齐放, 走适合自己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的教学之路,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每年大量的听课评课工作都是我与教师直接沟通的最佳时机, 在听课的过程中为教师会诊把脉,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我们美术教师团队年轻老师多, 很多老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不足, 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 每次听课我都要专门针对该节课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正, 与老师共同探讨。有交流、有沟通、有歧义、有争论, 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短兵相接”的思维互动中, 以自己的言行和教育经验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

除了学习书本知识, 我还组织开展各项专业技能培训, 水彩、水粉、国画、版画等造型表现方面的技能, 陶艺、剪纸、超轻黏土、不织布等手工应用技能, 摄影、写生、电脑制作、参观展览等综合探索方面的技能, 这些专业培训不仅丰富了教师的学习内容, 还拓宽了教师学习的视野, 在培训中引导教师乐学善学,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

构建多形式、多渠道的合作互助教研氛围也是我的工作核心。由于地域原因, 我区各个片区学校比较分散, 美术教师人数分布不均衡, 有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少, 入职时间短的年轻教师多。针对这一现状, 广泛开展“师徒结队”活动, 对青年教师采取“引、教、扶、压”的办法, 并开展“五个一”的培养活动:拜一个师傅;每学年精读一本书 (教研员或师傅推荐) ;每学年参加一次业务单项竞赛;每学年主持一次校级教研活动;每学年完成一篇学科论文。加快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步伐。

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师团队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三店学校的王艳芬老师23年扎根湖区, 除了搞好基础教学工作外, 还努力钻研陶艺教学, 带领孩子们“玩泥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不仅玩出了水准也玩出了大名堂, 师生作品玩进了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 被购买和收藏。王艳芬老师由此成为了我区美术教师的榜样和领头羊, 在团队中形成较好的示范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获得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近两年我着力找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到课题的研究, 指导和参与了“十二五省级课题“美术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工作, 同时总结经验把握课堂研究方向, 认真完成“十三五”规划首批立项的市、区级美术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在研究过程在我感受到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不同于专家进行的理论研究, 而是基于校情学情, 在实践中研究, 边研究边实践。

教研员要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讯息, 凝聚各种力量, 把那些思想活跃、勇于实践、思想超前的老师聚合起来, 形成一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行为的科研团队。近年来我区三店学校基础美术教育和美术工作室的建立与活动开展卓有成效, 陶艺、剪纸、版画、儿童纸浆画教学基本形成体系, 在全市美术教育界都小有名气。学校先后被省、市级授予“艺术特色教育基地”称号, 省特级教师朱公瑾的“名师工作室”挂牌该校, 并且经常开展各项交流学习活动, 带动了全区艺术特色教育的发展。

上一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练习下一篇:班主任经验交流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