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的诗句带拼音

2024-09-03

咏柳的诗句带拼音(精选4篇)

篇1:咏柳的诗句带拼音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咏柳的诗句带拼音,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yǒng liǔ

《咏 柳》

táng hè zhī zhāng

唐· 贺 知 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e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清新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好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一样。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篇2:咏柳的诗句带拼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诗咏柳的意思诗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篇3:《咏柳》的诗句鉴赏带拼音

咏柳

贺知章

bì yù z huāng chng yī shù g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wàn tiáo c huí xià lǜ sī 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 ì y shuí cái chū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r yu c 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贺知章的《咏柳》机械反映论的特点,是把满足于客观对象和艺术形象之间的统一性。因而,虽然文章的题目叫做赏析,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分析。本来所谓分析,就应该分析矛盾,拘泥于统一性,就谈不上矛盾。号称分析,为什么却连矛盾的边都沾不上呢?

因为一切经典文本,形象都是完整的,天衣无缝的,从表面看来是没有矛盾的。矛盾是分析出来的。而分析是要有方法的。这种方法并不神秘。粗浅地说,就是还原。(这个方法和现象学的还原有一致之处,为避免把问题说得太复杂,(请允许我暂时不涉及现象学)也就是根据把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

在这首诗里。最精彩的是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文章说,比喻很巧妙巧在哪里呢?有还原的方法,首先就要问二月春风,原来,是不是剪刀?当然不是。不是剪刀,却要说它是剪刀。就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歪曲了,但是,诗歌给人人感觉不是歪曲,而充满了感染力。而且经受住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考验。那么第二,可以肯定它是很艺术的。第三,矛盾在于,本来,春风,是柔和的,温暖的,一般说,不大好用剪刀来形容的。有人说,二月春风,虽然说的是阴历,等于阳历的三月,毕竟还是初春。还有一点冷的,所以用刀来形容并不是绝对不合适的。这有一点道理。但是,同样是刀,为什么只有剪刀,比较贴切,如果换一把刀,二月春风似菜刀,行不行呢?显然是笑话。这是因为,汉语的潜在特点,在起作用。前面有一句,不不知细叶谁裁出,有个裁字,后面剪字才不突兀。如果不英语,就没有这种联想的自由和顺畅。在英语中,剪和裁,并没有这样的现成的组合关系,而两个不相干的字,cut 和design.这是诗人的锦心绣口,对于汉语的潜在功能成功探索。而这种成功的探索,所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美好,而且更重要的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美的惊叹。美在哪里呢?

前面一句说,说是万千垂下绿丝绦,意思是柳丝茂密,按还原法,一般的树,枝繁则叶茂,而柳树的特点不同,枝繁而叶不茂,柳丝茂密,而柳叶很细小。很精致,诗人发现了这一点,就觉得这很是了不起。太美了。

再用还原法:本来柳丝柳叶之美是大自然季节变化的自然结果,但是,诗人觉得,这用无心的自然而然来解释是不够的,应该是有意的剪裁,精心加工的结果。

春天柳叶柳丝之美,在诗人看来,比之自然美还要更美。有了还原方法,则一系列矛盾都显示出来了。第一二句的矛盾:柳树本平不是碧玉,但是,就是要说它是玉,柳叶不是丝的,偏偏要说它是,这里当然有柳树的特征,但是,更主要的是诗人的情感的特征:用珍贵的物品来寄托珍贵的感情。但是,从语言的运用上来说,这样的说法,并不见得特别精彩。最为精彩的,是后面这两句,把春风和剪刀联系起来以后,前面的句子也显得有生气了。

剪裁在古代属于女红,和妇女联系在一起。有了这个联想,前面的碧玉妆成,就有了着落了。女红和妆是自然的联想。这首诗在词语的运用就就更加显得和谐统一了。但是,光是这样分析似乎尚未穷尽这首诗的全部艺术奥秘。裁剪之妙,不光妙在用词,而且妙在句法上。

篇4:咏柳的诗句

2、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3、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于谦《观书》

4、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5、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6、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7、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9、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10、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郑文宝《柳枝词》

11、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王士祯《真州绝句》

12、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13、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14、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15、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

16、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17、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18、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19、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20、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21、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2、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23、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2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25、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上一篇:爱上煤矿工人下一篇:2020中学生五四青年节国旗下珍惜青春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