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2024-07-21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用9篇)

篇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一起来了解一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吧!

排 名 高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西安交通大学 204
2 清华大学 204
3 华中科技大学 204
4 东南大学 204
5 上海交通大学 204
6 天津大学 204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4
8 华北电力大学 204
9 北京科技大学 204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4
11 西北工业大学 204
12 重庆大学 204
13 大连理工大学 204
14 华东理工大学 204
15 东北大学 204
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4
17 山东大学 204
18 江苏大学 204
19 北京理工大学 204
20 武汉理工大学 204

二级学科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该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该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等。

知识结构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该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该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该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该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该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该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篇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

篇3: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

1 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国家即将启动以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为核心的高效动力装置重大科技工程专项, 明确提出要突破高性能动力装置的核心关键技术, 提升我国各类核心装备、重大机械设备动力系统的自主保障能力。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尖锐, 结构不合理, 能源利用效率低, 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费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雾霾天气不断, 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如何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对能源科技发展提出重大挑战。国家正在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高效动力技术等为主的多项计划, 作为涵盖能源、动力及环境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必将在新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高效低污染排放动力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发挥关键的科学与技术支撑作用, 为我国早日实现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发展前景广阔。国家重大计划和实施纲要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和美好地前景, 该专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了巨大地挑战, 尤其在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 对如何进一步办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提高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水平、做好高水平人才培育基地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大部分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自己专业认知及毕业后从事工作岗位了解甚少, 对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既好奇又迷茫, 同时, 中学阶段被动式学习和吸收, 学习时间紧, 作业量大, 承受具大考试压力, 而进入大学以后, 很多学生像脱缰的野马, 摆脱了家长和老师的束缚, 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积极性降低, 失去学习目标。鉴于此, 一般高校在大一期间都设置了专业导论课, 不仅要指导学生解除在该专业一些问题上的困惑, 还要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帮助学生领会大学的学习方法及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消除学生的不适应性以提升学生自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习, 实现学习目标。专业导论课教学内容一般包括: (1) 介绍专业背景和专业特色。 (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及相互逻辑关系。 (3) 涉及的基本专业知识、专业拓展及交叉学科。 (4) 本科和研究生学科的对接关系。开设专业导论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趋势, 增强专业学习兴趣, 为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奠定基础。高中生进入大学后, 常常因为不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不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而迷茫、放松自我约束, 不能快速顺利地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过渡, 造成学习成绩和思想滑坡。教学实践表明, 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专业,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对以后学习专业及专业基础课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探索在本科低年级阶段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高校应该在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集中优势师资、编写特色教材等环节着手进行改革, 全面推进专业导论课的开设,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和动力工程专业传承了本校的航空、航天和民航特色, 长期致力于动力领域的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 形成了高效燃烧组织、强化换热理论及应用、复杂流动仿真与控制、新概念动力装置设计等多个优势明显的特色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和江苏省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 以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为目标, 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始终弘扬学校“负重奋进、献身国防, 唯实创新、志在超越”的办学精神, 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研究能力持续攀升, 产学研效果突出, 素质教育特色出众, 创新型优秀人才培养成效突出, 教学改革、课程群建设及国际交流不断完善和进步。因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特色突出, 国防特色鲜明, 基础研究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出众, 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综合实力强, 具备了非常广阔地发展前景。

专业课程群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基础, 直接影响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借鉴国外著名大学中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立模式, 在充分考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的现有培养方案基础上, 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比重, 强调学生的应用知识和实施能力。该专业发展核心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指导思想为完善基础类课程体系、优化课件, 建立了开放式虚拟热工基础试验系统, 提升教学效果;建设了燃气轮机动力系统、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3个核心课程群, 理顺各门课程知识领域的相互关系,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突出特色, 逐步完善该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 以流体力学、热工学为理论基础, 辅助以机电、计算机和控制等学科的理论知识, 培养具有高尚人格品行和社会责任感,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水平, 熟悉能源利用、转化及动力系统原理、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 可以从事能源动力、环境保护、新能源研究开发、动力系统设计、制造、控制和管理等的工作。

2 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方法

专业导论课作为学科启蒙课程之一, 旨在促进低年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概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概念、内涵、地位、作用、专业现状、应用前景, 增强新生学习目的性,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引导学生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了解, 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度, 培养学生专业感情, 有助于学生确立专业学习目标, 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未来的学习生活[4,5,6]。专业导论课从培养方案讨论开始, 让学生总体了解大学的培养模式, 了解课程设置的特点, 了解每门课的作用以及各课程之间的关系等, 帮助学生认识到其在低年级所学在高年级有所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更有助于学生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理论教学环节, 专业导论课的授课采用多位教师和专家联合授课的方式, 通过专业负责人对能源与动力专业培养方案解读和相关专业老师以航空、航天、民航及相关领域为背景进行具体的专业介绍, 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地了解。重点强调普适性教学, 授课内容不包含具体方法、原理等, 专业内容选择上应全面, 表现形式应具启发性, 且新颖、形象, 具有一定的综述性, 深浅适当。课堂上创设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 多些特色、多些思考、多些讨论、多些实践。专业导论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成具有引导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 促使学生热爱专业、明确个人发展规划。实践教学环节, 安排现场参观、实验演示等, 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作用积极。学生组队专题讨论, 就某个同该专业领域相关专题开展调研和论述, 合作撰写论述报告, 小组成员上台讲述并分别回答如下问题:选题同该专业有何联系?目前发展状态?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会涉及哪些知识?该专业哪些课程会涉及这些知识?该选题同哪些企业和研究机构相关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以宽松、多样化的教学安排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学习效果。为了实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在有效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在本科专业建设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视频课”的支持下, 拍摄并制作了八个单元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视频, 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建成课程网站、上传主要课程PPT、课程视频、课程教学大纲等材料, 学生可以更深入学习该课程和深入了解该专业。

3 结语

专业导论课是为大一新生能够初步了解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门启蒙和科普课程, 启发、调动大一新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引导新生熟悉能源利用、转化及动力系统原理、应用技术等知识, 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涉及能源动力、环境保护、新能源研究开发、动力系统设计、制造、控制和管理等行业, 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进行大学成长规划及职业生涯规划及实施, 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有计划地进行自我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教学模式是采用专业组长和同行专业教授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和多元化教学方法, 使得专业导论课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学习方法, 为高效地学习后续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业导论课是引领大学生建立专业自信心和专业归属感、走入专业领域的向导, 在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大学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 具有重要的领航作用。

摘要:在深入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社会对能源与动力工程方向人才需求的基础上, 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民航”三航办学特色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特点, 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 分析专业导论课开设的必要性, 探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方法,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杨善林, 潘轶山.专业导论课——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1-3.

[2]刘光明, 于斐, 周雅, 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 2007 (1) :37-39.

[3]杨晓东, 崔亚新, 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7) :147-149.

[4]张燕.为大学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4 (11) :154-155.

[5]果东彦, 陶爱荣, 陈振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概论课设置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 (4) :54-56.

篇4: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综述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字面上包括了三层意思,即:能源工程、动力工程以及能源与动力相互转化的工程。能源和动力的关系就像发电机和电动机:没有能源,电动机就不会产生动力:没有动力发电机就没法产生能源。正因为如此,能源和动力才会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是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作为一个极其典型的工科学科,与理科相同的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会让你在本科四年的学习里积累大量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和原理,并对专业领域有一定的接触:与理科不同的是,能动学院的最终目标是将你培养成在本领域内从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原材料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就是要培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工作人员。所以在这里,你很难成为一个学究,基本上会成为一名工程师。

首先说说能源工程。熟悉牛顿物理学的你可能会首先想到热能、机械能、电能等。其实宇宙中的能源有七种存在和表现形式,但这七种形式的能源并不都是能源工程的研究对象,能源与动力工程目前对能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这两点上。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木材等,很明显,上述几种能源中,除了水能可以在自然界中得到循环之外,其余的几种传统能源都是一定意义上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在燃烧之后会变成什么大家比我清楚,而我比大家清楚的是地球上的煤还能烧200年左右,而石油则撑不了100年。这样的一个数据迫在眉睫地引出了两个问题,也就是传统能源的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传统能源的研究通俗来说主要致力于两个问题:一个是怎样让电厂里的煤尽可能烧得彻底,减少浪费:一个是怎样让汽车里的油烧得干净,减少污染。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是从事煤的高效低污染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但是归根结底,煤和石油总有一天是要烧完的,为了保证在那一天来临时,你的家里还有电,你还能开车去上班,能源工程将更大的精力放在了新能源的开发这一尖端课题上。所谓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这里提到的几种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都有明显的优点和巨大的潜力,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一提到大规模使用以及有效地控制与储存,工程师和科学家们都犯难。同学们,如果你有兴趣和抱负,加入能动学院,提出一种新能源的使用思路,你的名字一定会与牛顿和爱因斯坦一样被人类铭记。

接下来介绍一下动力工程,经典的定义大家可能看不明白,但却是必须了解的:所谓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技术领域。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有悠久的历史,属于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能源、信息、材料三大前沿领域之一。蒸汽机的发明是现代动力工程的开端,而蒸汽机本身也是一个典型的动力机械。参与动力工程的学习会让你成为一个典型的工程师,因为在这里你会接触到一系列的动力机械和流体机械,诸如汽轮机、内燃机、压缩机等等,并参与到这些机械的设计和改进工作中。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必须有能力设计出符合社会生产需要的产品,而设计出符合社会生产需要的产品的前提是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日积月累的经验。除了掌握热工设备、能源转换和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制造和试验研究的方法之外,动力工程的学生还要掌握对生产工艺、过程热工和设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原理及方法,能够对热工和环境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经济评价。

实际上,我自己是一名工程师,所以在这一点上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经历。作为一个研发设计类的工程师,日常的生活是比较繁琐和平淡的,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与数据、图纸、产品和自己的团队打交道。在设计产品之前,工程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这并非一日之功,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可或缺,但更多的知识大学四年无法教会,而来源于每一天实际设计过程中的积累和见识。很多时候,并不是懂得产品设计理论和制图方法之后,就可以开始设计产品了,一个产品、一个零件的加工难度、工艺流程、材料选择、成本控制、性能提升、外观设计等等问题都需要工程师来统筹,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决定一个产品的成败。另外,随着设计生涯的发展,客户的新要求、市场的新变化都不会让产品一成不变,新鲜的产品会涉及到新的学科。所以一个工程师如果不希望被市场和时代淘汰,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具备这种素质后,如果能辅有一定的创造力以引领市场需求,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如果你善于学习和积累,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而又对工科学科感兴趣的话,能源与动力工程将是非常适合你的选择。

说到这里,同学们应该对能源与动力工程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对于在这里学习会学到哪些类型的知识,进入社会后会成为哪些方面的人才,会从事哪些性质的工作也都有了了解。而这些知识、这样的工作和这种人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现在应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了。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能动学院的组织结构并提供一些相关信息,以方便有兴趣的同学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发展比较完备的能动学院会包含热能工程系、制冷及低温工程系、流体机械及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核科学与技术系、环境工程系这样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院系。

热能工程研究能源动力装备中有关能量转换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等问题,比如电厂锅炉中的清洁燃烧与洁净能源即其研究方向。

制冷及低温工程研究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降低环境或物体的温度,研究其低温性质,并依此展开应用。

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诸如压缩机、汽轮机、泵之类流体机械的计算、制造和应用。

动力机械及工程研究以燃气轮机、汽轮机、内燃机为代表的动力机械及其系统,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流体动能安全、高效、低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及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

核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工程科学组成的综合性很强的尖端学科,主要研究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环境工程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污染控制技术、环境模拟与环境动力学、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环境污染与环境修复化学以及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生物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不但会教给你感兴趣的知识,强化你的操作能力,而且还能磨砺你的心智、改变你的气质、奠定你人生的基调。

篇5: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1、该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16000-18000人

2、该专业20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男85%:女15%

3、该专业年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理科100%

4、该专业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90%-95%)(90%-95%)

5、该专业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车辆概论和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等必修课程以及现代设计方法、机械振动基础、动力机械电子控制、叶轮机械自动调节、内燃机增压技术、内燃机排气净化、车辆检测与维修、燃气轮机原理、内燃机性能仿真与应用、动力机械结构仿真与应用、热流体计算软件基础与应用、叶轮机械系统仿真等选修课程。

就业与深造:本专业领域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应届毕业生攻读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达61.40%,毕业生就业率为95%,主要在汽车、发动机、能源动力、航空、流体工程、流体机械等有关的科研院所、企业及其它相关单位从事科研、开发、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篇6: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2008年动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阶段专业课考试试卷 制冷原理与装置

13.列出两种制冷空调新技术,简述这些新技术的特点。

14.画出一种制取120K以下温区的低温制冷系统,简述其工作原理。

15.当前制冷剂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16.毛细管节流制冷的原理是什么?影响毛细管制冷剂流量的因素有哪些? 综合17.请结合你的专业,试阐述“节能减排”的战略意义。

篇7: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1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2班是一个由22人组成的勤奋好学,相亲相爱,团结一致,凝聚力强的班集体。现有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其余同学均为共青团员;全班已有100%的同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班委团队的带领下,该班在班风、学风建设、班级管理服务、思想道德和文化体育活动上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思想政治建设

在该班班委会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有着正确的政治目标,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创新的理念。现有3名预备党员,3名同学上党课并顺利毕业。该班班委会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开展各项政治学习和教育活动。开展“学理论,学党章”主题班会。结合一些具体的周年纪念,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纪念日、“学雷锋日”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习了一些革命伟人的先进事迹,从中了解了一些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一些优秀的思想品质,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素质,及政治修养。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政事的关心,该班级定期举行座谈会,总结同学们最近的思想动态,向大家宣传党的思想和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使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现在班级已有了三名入党积极分子,正在学习党的知识理论,还有不少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组织靠拢。

二、班风、学风建设

班风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建设的核心。“班风正才能学风正,学风正才能成绩好”,班委将树立良好班风放在班级建设工作的首位,全班同学树立了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健体为目的,共同营造纯正的班级风气和良好的班级氛围。同学们主动学习,互帮互助,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与老师进行问题反馈和交流;在林荫小路、图书馆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在所有考试中该班严肃考风,拒绝作弊,受到院领导的一致好评。

该班的四级通过率为77%,六级通过率18%,可以说这与大家勤奋刻苦的学习,互相帮助是分不开的。在2011——2012学的奖学金评选中我们班上共有9名同学获得奖学金,41%的同学学分积点在2.8以上,5人被评上校“三好学生”,3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人获三福船舶奖学金,学年平均学分绩点高达2.6。

三、班级管理服务上

该班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对于班费的使用,该班实行统一管理制度。开展班级活动时,班费的使用要经过班干部的讨论。同时要求所有的班费使用要有票据,做到有据可查,突出班费使用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切实做到班费的统一收取和合理支出。

综合测评是班级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评定的标准,该班依据同学们学习,工作,课外文体活动的参与和获奖情况,进行量化评定,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从入学到现在该班从未出现违规违纪的行为。

贫困生问题一直是班委特别关心的问题。班委委员及时深入宿舍了解困难同学情况。由于工作做的细致到位,贫困学生都得到了及时补助。班委还积极的为特困生寻找勤工助学岗位,为有困难的同学解决了实际问题。

四、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该班同学全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学积极参加校、院及省市组织的文体和实践活动。班委还自主开展乒乓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大家喜爱的运动,让每位同学能独立自主地,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文体和社会实践中去,增强了同学们的班级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通过不断的探求,积极的体验,成为基础扎实、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大学优秀毕业生。

同学们在活动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人获得党课优秀学员; 两人获得军训优秀学员;一人获得先进个人;团歌嘹亮,青春激昂团歌比赛班级二等奖;“思语杯”辩论赛第一名;第31届校运动会排球垫球团体第一名;校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晨曦杯”六院辩论赛“最佳辩手”;院趣味心理定向活动一等奖;院徽设计大赛二等奖;院“麦旋风”班级歌唱比赛集体、个人二等奖;女生节标志设计大赛二等奖;Breaking个人赛季军;第十二届太极拳比赛三等奖;“巨人杯”海上风力发电机模型设计大赛三等奖;校棋牌大赛五子棋三等奖;院“创意空间 绿色生活”寝室文化节三等奖;院“行知杯”授课比赛优秀奖;“我的未来不是梦”演讲比赛三等奖;柴油机拆装大赛优秀奖;“竹筷力量”模型机构设计大赛优秀奖;“青春杯”街舞大赛团体赛优胜奖。

篇8: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能源与动力工程,实践教学

为适应企业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能力,解决大学毕业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国家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随着我国“卓越计划”的深入推进,作为一个具有研究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与低温方向)成为第三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本文结合专业发展基础和“卓越计划”的目标要求,讨论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问题,旨在探索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

1“卓越计划”的目标要求

为落实“卓越计划”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这一伟大目标。体现“卓越计划”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的三大特点。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与低温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制冷、空调、低温工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兼备制冷工艺设计、运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对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和实践,使得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工程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毕业生能在制冷与低温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制冷与低温设备设计制造、工艺优化、设备运行管理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

2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学生接受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是依靠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各类实习过程中的参观讲解以及各类设计中指导教师的答疑解惑。学生自身参与的工程背景实践内容仅限于课内测试和设计。大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创新性实验的仪器、设备有限,同时,学生直接参与课题和科研项目等创新实践的机会也较少。总体来说,缺乏真刀实枪开展工程实践的培养环节,因此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往往难以保证,课程体系中工程实践和工程师基本训练相对薄弱,实践环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落实“卓越计划”,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就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这包括校内各类课程实验和课程(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和校外企业实习环节两大部分。

2.1 校内实践教学问题

2.1.1 课程实验

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11门课程仅开设实验项目21个,其中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15个,开放性实验6个,课内实验以验证性为主,学生对此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空调设计课程的实验仍然是演示实验,只能看到车内空调制冷系统的布置;轿车启动后,哪里吹热风、哪里吹凉风。而压缩机课程实验也仅是看一看拆开的活塞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由于实验室搬迁的原因以及学生做实验不认真组装,很多零件丢失,使得近几年实验无法成功开设。另外,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及设计创新性开放实验较少,造成学生学到的理论不能在实际实验得以应用,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

2.1.2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一门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教学。本专业只有两门专业课程设计:冷库课程设计和压缩机课程设计。另外,设计内容陈旧,致使在课程设计中没有整体框架的认识,立体感不强,设计原理似是而非,无法活学活用进行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的评分制度也不太全面,主要以设计说明书、设计图样为主来考核成绩,致使学生为了取得高分往往把学习重心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中,只是遵循相关的设计实例,修改设计参数后进行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特色。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大考核,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设计完成的好坏不仅是学生本人的原因,也与设计题目、管理、要求有很大的关系。这段时间,学生考研面试、到企业顶岗实习、找工作面试以及签协议等事情占用了不少的时间,再加上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造成过程监管不严密,另外对毕业设计的考核也较单一,总体来看,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不太理想,很多学生应付了事,达不到培养目标。

2.2 校外实践教学问题

实习是学生获得基本专业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运行管理机制,对社会、国情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生产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开学的前3周集中进行,因此存在着先实习后上课,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教学进度不匹配的问题。实习采用集中实习的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某一企业,由实习企业的工程师讲授一些课程,然后参观学习。在整个实习期间学生并不参与到具体生产过程中去,学生只能通过查阅工厂的工艺文件,对生产过程进行观察与记录。实习初始阶段,学生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两三天后许多学生就失去了兴趣,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近几年,有的学生在实习中只是走走过场,混得学分,很难和书本上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

另外,制冷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太少,全靠教师自己联系,实习中的一切问题全靠教师解决,非常困难。教师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关系和如何保证学生纪律与安全等问题上。还有我校学生人均实习费用较少,由于物价上调,交通费用上涨,加上实习单位不同程度的提高实习收费标准,造成学生生产实习只能局限在学校周边企业,不能保证专业对口,影响了学生实习的质量。

3 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3.1 校内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对于课程实验,本专业特别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互动性、启发性、完整性的修订。每门实验课从实验目的定位、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内容的选定、实验程序的安排、实验过程的组织等均进行精心设计和策划。采用多种形式的实验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实验虚拟仿真技术等。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锻炼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实际应用。

另外,增加、更新设备,做到实验仪器自动化和现代化。增加实验组数减少每组人数,尽量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机会。多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在时间、空间和知识信息量等方面的约束,增强实验教学的灵活性,扩大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在志愿的基础上参加业余科研小组,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接触新科技、新事物、新问题,培养学生从查阅资料和研究方法的确立到市场调研等一系列开发创新能力。在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根据所选的题目从资料检索开始,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审批后再进行实验,最后讨论实验结果。

基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对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鉴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要通过一个大型的工程系统设计,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回顾和运用理论教学环节中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会全面、统筹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相互协调方面的合作能力,让他们认识到现代工程设计并不是一个个体的思考和设计过程,为以后学生在工作中协调各专业、各工种之间更为复杂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要求设计题目尽量与实际工程要求一致(接近),即要求学生设计一种当前没有的全新制冷产品或对现有产品有较大改变的新产品,学生需要准备包括产品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路线确定等全套技术资料。四是引入工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使学生重视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还有实际工程绘图中的如图例、标注、尺寸等基础问题。对于过程管理与考核,加强监管,增加考勤、周查、中期检查等措施;实行末位淘汰制来激励学生认真对待,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基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增加参加学科竞赛,主要包括企业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发表学术论文等创新学分的规定,也激发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的。

3.2 校外实践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实际工程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是重点工作。学校教师可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为企业解决技术和培训方面的问题,使企业获得利益。厂校联合,通过互惠的原则,建立长期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又可避免实习教师在实习中重复联系。另外充分利用其他院校的实习资源:河南省办制冷专业的高校有十几家,各个学校的实习资源不尽相同,进行校际之间的合作,既能节约资金,又能扩大学生实习内容。

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必须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行业背景和企业特点。每个企业的工程背景不同,其产品、工艺要求、生产管理、企业文化等都独具特色,本专业重点选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企业成为基地,充分考虑工程师应具备的要求,设置特色鲜明的校外课程和实训环节。在企业学习阶段,不仅通过组织讲座和各种活动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熏陶。还设置符合工程师技能的实践课程。

基于“卓越计划”培养目标,改变以前参观式实习,要求学生在第7学期到实际的生产岗位上进行轮岗实习,了解制冷设备(家用空调、商业空调、冰箱)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开发流程、技术文件管理和专业性能实验方法。了解和熟悉关键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以空调的室内机、室外机和换热器的制造工艺为代表,来全面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参与企业技术开发过程,学习和了解产品的开发流程。在参与技术开发的基础上,深度参与项目管理、技术文件管理和性能实验方法,具体内容见表1。

学生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实践,能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及产品认证体系;熟练使用工程制图工具如AUTOCAD,Pro/E等专业软件;能参与产品开发,并设计出相关实验方案;了解专利的检索、申报流程,能够根据产品研发检索相关专利。可以具备工程师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的职业道德,对职业、社会、安全等方面的责任感。

4 结束语

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创新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周密的教学设计后才能在教学中良好的运行和实施,实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上述教学改革设计,旨在探索出能培养具有卓越的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工程师的培养方案,为落实“卓越计划”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林.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建设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4):34-36.

[2]严海,张金喜.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225-226.

[3]王殿龙,贾振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阶段的培养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6):159-160.

[4]张建锋,黄廷林.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1(5):93-96.

篇9: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关键词: 《工程流体力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工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1],是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专业等诸多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各个工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工程流体力学内容抽象,概念性强,涉及大学物理、材料力学、高等数学等,综合性极强,且教学里包括众多数学公式和偏微分方程的相关推导计算,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而我校是一所二本工科院校,学生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材料力学等方面的基础良莠不齐,因此存在老师难教、学生觉得枯燥难学的现象[2],导致《工程流体力学》被公认为是本科中最难学的课程之一。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有必要对该门课程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3]。

二、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学生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材料力学等方面的基础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工程流体力学》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为了避免学生觉得枯燥无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在《工程流体力学》的第一堂课上,我通过提出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主要来自前部还是尾部”,以及“高尔夫球表面和飞机表面为什么一个是粗糙一个光滑呢”等众多涉及流体力学知识的实际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整整一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没有恹恹欲睡的情况存在。在后续的课程中,由于主要围绕连续性方程,伯努利及动量方程等展开,因此在讲授的课程中,为了避免数学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在上课中觉得无趣,我主要是通过讲例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尽量避免变成单纯的数学推导过程,主要告诉学生如何分析,重点介绍公式的成立条件及如何使用。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使用该公式来解决问题。比如对雷诺公式的理解应用,通过在课堂上播放雷诺试验的视频,并在课后安排学生到实验室进行雷诺实验,以加深对该公式所涉及相关因素的理解。在课程的后面章节,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重点讲解工程流体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并选择适当的课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总结出规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这样既使学生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改革

《工程流体力学》内容涉及面广,如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针对目前《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存在理论性强,数学公式推导众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弱化公式的数学推导过程,重点突出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尤其是如何利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实际流体恒定总流的伯努利方程,通过弱化过程的复杂推导,重点讲解其应用条件,让学生很快就明白该方程的意义,并掌握如何在实际过程中进行应用。

同时通过案例讲学,与学生所在能源与动力专业系紧密结合。比如在讲到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及伯努利方程时,可以讲讲其在内燃机等设计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掌握空气和燃油的流动规律,才能设计好空气和燃料的流量比例、流动速度、温度控制等众多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同时选取适当的跟能源与动力系紧密相关的习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因为现有教材习题偏水利和建筑的居多,所以需要老师在平时多收集和编撰相关的习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工程流体力学》所涉及学科多,综合性强,内容难,以前通常采用期末闭卷的方式加平常课后作业进行考核,存在学生平常作业抄袭、习惯老师划重点、考前死记硬背的问题,且考试内容基本都是学生平常见过、练习过的题型,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也无法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针对以前的考核形式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以更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相应能力的情况。

首先,增加课堂与平时考勤环节。现在的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机,尽管上课纪律三令五申,仍然存在部分学生上课偷偷玩手机的情况,再加上有些学生平常对自己要求不严,存在上课迟到、旷课、打瞌睡的情况。因此增加课堂考核环节,对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缺勤等,累积到一定次数后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主动回答老师问题等会有一定鼓励措施,适当地加分以激发学生更浓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的互动,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增加考试内容,丰富考试题型。从以往考试题型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题四大类型。因为考试内容比较依赖教材,所以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鉴于此,增加一些比较贴近相关专业和实际生活的问答题,比如“汽油在油箱里的存贮涉及流体力学里面的什么知识”、“汽车上的中央空调上平行的风扇叶片起什么作用”等,体现了考试内容的灵活性,又考察了相应的考点,能体现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具体分析和应用。

最后,完善最终成绩的评定方法。以前的成绩评定主要是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作业占40%,且存在许多同学课后作业照抄的情况。由于平时作业成绩占比过高,增强了不努力同学的侥幸心理,间接也会挫伤努力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该门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应用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成绩的评定将计入课堂环节、实验环节等,将成绩比例改为:期末考试成绩70%,课堂环节包括考勤10%,平时作业10%,实验成绩10%,促使学生重视课堂纪律,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减少平时作业的比例,增加动手实验的成绩,更能全方位、多元化地评定学生。

三、结语

本文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学《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教学探讨与改革。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

[1]禹华谦.工程流体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庞赟佶,陈俊俊,陈义胜,吴晅.关于工程流体力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143-144.

上一篇:在乡镇惠民服务大厅建设情况协调通报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感恩节感恩老师暖心句子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