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有效性

2024-08-03

科学课堂有效性(共8篇)

篇1:科学课堂有效性

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提问,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随着新一轮的课改的深入,对于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课堂提问作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之一,也已成为一大研究方向。但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来讲,课堂提问现状到底怎么样呢?是否还存在一定的低效现象?带着这些问题,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人所教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实际,探索如何通过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提问,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一、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1.在常规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纪律的养成,很多科学教师觉得自己是副科教师,每周只见同一班级的同学两次,而忽略了纪律的重要性,常规课中平均每节课3次停下来整顿纪律,对于教学的流畅性和教学的有效性都是不利因素。科学老师可以在平时教学中就多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减少为纪律而提问的次数,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2.对于科学课的教学设计多进行反思与优化,没有一节公开课是拘泥于教材与教参的,每一节公开课都融入了科学教师的智慧与心血,对于常规课教师应该有“这一份心血付出是值得的”的觉悟,花心思的去研究每一节课,而不是为了开公开课而研究。事实证明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弥补学生行为习惯上的一些不足,用流畅的引导、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可以减少为纪律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3.让沉默的孩子大胆,全靠老师的引导。注重内向孩子的自信心。的确,如何公平的分摊课堂资源给每一个孩子是一个至今无法解决的难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积极举手一般就是几种情况:第一种没有认真听讲的,甚至连问题都没听到的。第二种的确经过思考没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第三种胆子小的内向的。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设计提问

1.时代不同了,教师不应该低估孩子的认知水平。有些老师会觉得小学阶段的孩子的认知水平不高而过分的低估了孩子,其实现在生活日新月异,家长也注重了孩子的早起教育,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聪明了。在小学阶段,科学课有其得天独厚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优势。科学的发现过程本身就是实验探究的过程,科学的成果在当今社会中处处可见,生活中充满着科学,所以在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所以对于大人眼中认知水平并不高的1-3年纪小学生来说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一类的应用性问题,用所学的知识来说说生活中应该怎么做的一类分析性问题等,他们不但是可以通过思考并且回答的,而且有时候小学生思维广会给出一些棒的出乎意料的答案。所以可以在课程中多加入一些高水平的问题,注重问题的铺垫和提问的方式他们的确可以做到,而不是用知识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充斥着整个教育课堂对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提高有很大的好处。

2.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上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很多老师把最近发展区理论理解为“孩子们跳一跳很够拿到的苹果”,那同样是拿到的苹果,让孩子们用梯子拿到水果行不行?用树枝加上跳一跳拿到水果行不行?“最近发展区”既然被称为一个“区”那说明也是一个范围,那在这个范围中,必定有其上限和下限。教师们可以在课堂中尝试着加入一些靠近最近发展区上限的任务,提出一些最近发展区上限的问题,给予孩子挑战,让孩子同样回答一个问题的时间,同样开动一次脑筋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成长。

三、提升学生叫答的有效性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避免一些无效的学生齐答,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用多样的手段来代替教师提问,有些教师将学生齐答的过程转变为是齐声念黑板的过程,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比如在《花的结构》一课中,教师这样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花有哪些结构组成呢?(走到板书边,用肢体语言暗示学生)学生:(齐答)花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上述案例即为念黑板的过程,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动脑筋复习回忆教学重点。也可以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代替这个教学片段,如教师:今天最后的时间呢,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幅画,美丽的花,要求:只需要画一朵花,不需要上色,通过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画中表现出花的结构,时间2分钟,开始。

学生:画花

教师:停!老师发现啊,有的小组画的花虽然很漂亮,但是有些残缺,想想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走到板书边,用肢体语言暗示学生)看看你们画笔下的画健康吗?完整吗?学生:变看黑板边画花,小组内讨论画的花是否完整,在讨论的过程复习知识。

2.可以通过高认知水平的提问代替惩罚式的提问。1-3年级小学生在科学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是很正常的现象,完全可以用多种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科学课和别的课不同,是能够满足学生好奇心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被动需要转化为其主动需求从而进行教学,而科学课,学生学习的本质需求就是人类想要未知世界的探索,本身就是满足学生潜在的求知需求的一门课程,所以科学教师不用寻求让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途径,只需要寻求如何扩大孩子对神秘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的方法,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科差异带来的便利,加以合适的教态,以带有挑战性的提问取代惩罚式的提问从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适当放下课堂节奏,请不举手的学生回答。在访谈中得知教师更愿意请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出于几点考虑,第一点是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教师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请不举手的学生回答可能导致课堂流畅度下降,课堂教学卡壳。所以教师更倾向于请主动举手的学生。

四、结论

总之,本人主要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课堂提问教学策略,为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本文还缺乏必要的深度,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努力思考、探索,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地完善研究。

参考文献:

[1]焦安恺,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提问技巧[J].黑河教育,2013.09.15

[2]李维江,让问题成为科学探究的新起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3.03.25

[3]王侯宇,如何进行小学科学课的提问[J].吉林教育,2011.11.10

[4]乔金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升自主探究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2

[5]颜敏,关键处搭桥,悬疑处点睛――例谈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江苏教育研究,2011/17

篇2:科学课堂有效性

让科学探究促进课堂的有效性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时下比较风靡的热门课题,也是当前深入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教学过程,旨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灵活调整教学过程,应学生而动,应情景而变,利用教学生长点进行创新,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课堂教学才能生动活泼,充满创造活力。

一、根据“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学的特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的特点决定了科学学习应采用以探究为主的方式。“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是每个教师都知晓、了解的。让学生在科学课堂里动起来,成为探究式教学的标志。但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

1自主探究应建立在清晰的探究目标的基础之上。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之前,应明白为什么而探究。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往往是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很多,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所提出的问题。如《做一个指南针》中引导学生认识探究的目的:用钢针来做一根磁针;检验是否是一根磁针;判断磁针的南北极;做一个指南针。在明确探究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提出、猜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明确了探究目的后,探究时,要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哪些现象,对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怎样解释或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在科学课中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在教师一番提问和铺垫之后,学生就热情高涨地“探究”起来,“议论声、争辩生、操作声,声色入耳。”例如在让学生检验钢针是否变成磁针这一环节时,学生看到钢针吸上大头针很吃惊、很高兴,却没有去思考为什么。照这样下去,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却往往搞不清自己在探究什么,为什么做这些活动,要观察哪些现象,汇报时不知如何开口。因此,探究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观察要求。

3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学生探究活动完成后,应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活动中,“为何做?”“做什么?” “怎样做的?”“做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思中做,做中思”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中,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热热闹闹”地做实验,实验完毕,学生如果能够谈出实验现象,教师则根据现象总结一下;学生如果未谈出想象,教师干脆包办代替总结一下,一节课就算完成。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惰性,不愿意思考,依赖于老师。因此,实验结束后,应引导学生仔细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实验目的,观察到了什么

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总之,没有问题的思考,不是真正的思考;没有思考的探究,不是真正的探究;没有思维发展的课堂,不是真正的科学课堂。“让思考成为习惯”应是我们科学课堂追求的目标

星论文网是一家专业从事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老牌网站!本文源自http:// 如需职称论文代写发表请上星论文网!

二、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

1实验前要周密计划。

我们宁可多花一些时间在方案设计的讨论和质疑上,也要让学生科学设计实验方案,形成严谨的探究态度,提高探究的成功率。

2探究是方法要灵活。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教师不应过多地约束学生的多元思维。因此,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启发学生思维,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才能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探究。

3交流时要质疑和反思。

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听者要有质疑,说者要有反思,大家在思维碰撞中提高。结论得出重要证据,要符合逻辑。

三、把握探究重点,科学设计探究过程

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则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对40分钟合理分配,尽量避免无效环节,避免浪费时间。

1把握探究重点,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浪费时间。

最近发展区是探究重点,要力保重点内容有足够的时间突破。如果我们在学生现有发展区用时过多,那么这段探究时间则是无效的。例如,有些课在时间分配上就不是很合理,导入环节有的就用时20多分钟,提问、组织纪律等方面在用一些时间,最后剩下探究的时间只剩十几分钟了,而且要探究的内容很多。有写东西在学生现有发展区之内就不用多说了,要研究学生该研究的问题。

2把握探究关键,精简探究活动,避免无效环节。

对于一个主题,教材中往往安排了几个探究活动,一个活动有时还要二次探究或三次探究,因此,找准研究关键,删繁就简,避免无效环节是进行有效探究的重要策略。如《做一个指南针》这一课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中不益探究太多的问题,一两个就行,而我在讲时探究的问题太多了,不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3设计层次目标,步步为营,避免盲目探究。

探究过程应逐步展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能无的放失。设计有发展梯度、符合逻辑规律的过程,学生发展自然顺畅。

星论文网是一家专业从事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老牌网站!

在讲比较水的多少时,第一步,让学生凭经验猜桌上两杯水的多少,第一次是水位相同杯子不同,第二次是水位不同杯子相同,第三次水位不同杯子也不同。难度在逐步增大,学生卷入探究活动。第二步,凭经验比较。因为不能一下看出水的多少,就根据经验想办法比较哪杯水多。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出水的多少。第三步,认识量筒。使学生知道凭经验能比较出水的多少,但新问题来了:到底多多少,少多少呢?经验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需要有专门的仪器——量筒。量筒是什么?学生对于陌生的事物总是回显示出极大的好奇,于是要顺势将量筒发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己观察量筒的结构,再探究量筒的使用方法,先实际操作测量一杯水,再练习使用量筒,最后估计另一杯水的多少……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在环环相扣的探究过程中逐步提高。

篇3:科学课堂有效性

一、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 要大力创造提问的环境, 让孩子们意识到, 他们能提问、有权利提问。例如学习《热空气》一课, 出示一个自制的热气球, 当点燃中间的酒精棉后, 热气球飞起来。看到这种现象后, 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 议论纷纷。此时, 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想到什么问题?”问题一提出,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热气球为什么会飞?”“是什么力量让它飞起来的?”“它能飞多高?”“怎样才能让它飞的时间更长一点”……通过观察、讨论, 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都参与提问, 这样长期坚持训练, 才能使学生形成敢于思考。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善于引导学生有序探究

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方法, 也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科学教学中, 有些课需要在课前作准备, 如《怎样认识物体——土壤》要对土壤进行观察分析, 采集样本;《沙和粘土》一课时, 先让学生观察沙和粘土颜色有什么不同;再指导学生用手捻摸沙和粘土, 感受颗粒、粘性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玩一玩用沙写字游戏和用粘土做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这样有序的安排, 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自始至终都能投入探究学习。

三、善于引导学生自行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 要大胆放手,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 自由支配材料去“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失败了, 鼓励他们查找原因, 再实验, 充分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有经历过失败与成功, 失望与兴奋, 学生才会不断思索, 不断动手、动脑、预测、反思, “在探究中学会探究”, 才能真正培养起他们“真刀实枪”“搞”科学的能力。例如在“常见材料”单元学习后, 我设计了一个课题:用你能找到的材料包装一个生鸡蛋, 使鸡蛋能从教学楼的四楼上落下来而掉不破。学生给这个研究活动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叫“给鸡蛋穿上防震服”。在周六上午比赛时, 二十四位学生, 每个人“给鸡蛋穿的衣服”都不一样。用泡沫、棉花、丝棉、绒布、毛巾等材料的多一些, 有用鸡毛、鸭毛、兔的毛皮的, 也有用沙子、锯末的, 更奇特的有两个同学:一个用大口塑料瓶装上水, 然后把鸡蛋用软泡沫包好固定在水中;另一个用一个大的一次性塑料餐桌台布做了一个特大的降落伞, 把鸡蛋放在纸盒里挂在降落伞下面。实验时, 每个学生都激动万分, 看着自己的“宝贝蛋”从楼上落下时的那份紧张, 成功时的那种自豪, 对别人独特的好的方法的由衷赞叹。让人十分感慨:学生真的很有创造性!只要老师确实“解放了他们的头脑”, 给了他们展示才能的舞台, 他们的表现真的很让人惊叹。

四、善于引导学生寻求科学答案

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资料等是一种探究, 这种探究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而不是一种“结果”的发现。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图书馆查阅等方式获取科学答案。比如与动植物有关的《自然百科图典》、《植物百科》、《世界动物图集精华版》、《十万个为什么》等, 对平时的教学都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时, 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小鸟站在电线上不会被电死?我并没有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告诉他, 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结果孩子们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找到了答案, 知道了鸟不会被电死的原因是:它们只接触一根火线, 不和另一根地线接触, 也不和地面接触, 所以身体里就没有电流通过。而人如果碰到火线, 人又是站在地面上, 电流就能从人身体上通过, 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千万不能触摸电线。另外, 学生从报纸上搜集资料, 剪贴、归类。根据所搜集的资料, 来学科学, 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篇4: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在初中学习阶段,科学课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因为它涵盖了初中阶段所有的理科,是所有理科的综合体、学习科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学科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如何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对科学科目教学进行有效引导,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做好这门科目的教学工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它关系到学生日后的学习。

一、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科学的目标指导下,才能确保师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按照步骤亦步亦趋地走向进步与成功,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从全体学生出发,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有价值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从整体出发,另一方面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特征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要尽力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获得进步,学生与教学课堂在科学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稳步前进。

二、创设情境,促进教学

科学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规律的学科总结,要想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学习,积极投身于对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探索与研究中,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联系生活,阐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联系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在学习“惯性定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当人们在乘坐公交车时,当发生紧急刹车时,经常出现乘客的身体向前倾的现象,松手后陀螺依旧在原地转个不停……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学生会从这些简单的现象中产生联想、产生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产生探究的欲望,会自觉地投入学习状态中,主动跟着教师的步伐展开学习,深入探究,这就是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带来的积极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注重探究过程

科学本身就是人们经过大量的生活实践或实验,深入探究得出的原理或规律,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深入研究,后人要想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并有新的收获,就需要以探究的形式展开学习,在没有对一门知识深入了解之前,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探究的作用是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开动脑筋、发表见解,重温前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这些科学原理的真实性。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这一章时,教师在课程尚未开始前,不必要将知识直接展开,而是首先通过做实验,用实验去呈现一些现象,学生自然会从现象中体会到真实的道理。教师可以拿出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然后用一个硬纸板盖在上面,迅速将盛满水的杯子底面朝上,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会立刻惊诧地叹道:哇,硬纸板怎么不掉下来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趁着学生正处于疑惑状态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也拿出同样的杯子,按照同样的方法,真实地感受一下,学生在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些现象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揭示其中的科学道理,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的作用,然后引出下面要讲的课程。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大气压的压力与作用。首先是视觉上的感触,在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这一切之后,再深入对理论的探究,渐渐地学生会养成好的习惯,通过实验去见证一些科学现象,通过做实验来感受一些生活中的科学规律,这样就能够有所收获,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往往能够更加深刻、更加形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展开学习,展开对知识的探究,让学生自行做实验,在实验中收获一些学科范围内的知识,在实验中获得意外的收获,以探究的方式探索出更多的科学道理,这样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理科科目,学好这门科目对于以后的理性科目的深入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向学生真实地呈现实验现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旭升.让课堂成为学习与沟通的桥梁:浅谈初中科学互动探究式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2]陈忠伟.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0(6).

[3]陈群.初中科学小组合作学习型问题构建的实践探索[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4).

[4]陈汉龙.浅谈初中科学中“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效果[J].课外阅读:中旬,2012(8).

篇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板桥小学蒋明香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

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前段时间,笔者曾对分别实施了一年、两年、三年新课程的三、四、五年级学生和未接受新课改的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问卷,有47%的学生认为“经过科学课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收获”,仍有53%学生认为“收获一般”甚至“没什么收获”。分析之后,发现了不少潜在的问题,引发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二、当前科学教学中的“高能低效”现象

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可最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造成此种“高能低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现象中看到问题的症结。

现象之一:教师提问缺乏有效性。

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废话太多,提问不明确,造成学生的无序思维、无效思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大家都十分重视让学生在课的开始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但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泛泛而问——“今天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导致学生想出了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缺少科学性和可研究性,甚至其中会出现非科学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肯定是耗时低效的,课堂在学生盲目的回答中空耗。

现象之二:学生思考缺乏有效性。

课堂活动,追求“量”忽视“质”,缺乏对活动内容“少而精”的提炼,没有深入开展探究,过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的思考与求索,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研究。在调查中,有56%学生喜欢“活动内容多,只注重简单研究的科学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现象之三:课堂探究缺乏有效性。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在课堂探究中常有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更有学生把桌上的器材当作玩具在玩;有时候组内的个别学生承担了小组探究的全部任务,成了小组的主角,部分学生在小组中只是一个旁观者。“自主·合作·探究”成了自由分散的活动,自主滑向了自流。在调查中,有40%的学生对参与小组活动持观望态度甚至不参与,虽然相比上常识课的六年级学生的70%有较大改观,但仍是为数不小的一个群体。我们的科学教学,少了这40%学生的参与,教学有效性自然大打折扣。

现象之四:课外拓展缺乏有效性。

科学探究活动光靠课堂40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在课外加以拓展,让学生继续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是,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探究了?又有多少学生的探究成果有所反馈?缺乏教师指导与督促,没有反馈结果的课后探究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并不会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效果。在调查中,只有38%的学生会在课外继续开展相应的科学观察与研究,相比常识教学下的六年级学生的11%有明显增加,但仍折射出课外拓展活动的低效现象。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综合以上现象,当前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低效,究其原因,首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其次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教师不能按教学预设较好地驾驭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再者,课后的拓展延伸走过场,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反馈,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学有效性,就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延续三方面加以考虑。

1、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1)备教材

备课为上课服务。备课,不是把教参上的目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在编写科学课堂活动预案时,要理解教材,要研究教材中每个活动内容及活动的内涵,研究教材中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及前后联系,才能构勒出一条清晰的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基于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线索。如果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就动脑设计预案,那么设计的预案将偏领教学目标,从而人为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能低效”。

(2)备学生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在于学生。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有所发展,首先要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知识,有哪些已会的技能。在调查中,有23%的学生认为自己原有的科学知识较为丰富,62%认为一般,15%认为不丰富。可见,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忽视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无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对学生的实施有意的影响;才能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所发展。

(3)备材料

课前的材料准备如何促进有效教学?最简单一句话:材料要有结构性。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何时呈现,以何种方式呈现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如果材料太多,一下子呈现,虽然学生的思维广度扩散了,但思维的深度就大打折扣了;如果材料太少,太简单,那么思维上就会有定势。因此,建构有结构的材料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2、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指导与调控。

(1)有效的活动编排。

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不要追求贪多求全,让科学探究活动讲究形式上的完善,而要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思维的价值。一节科学课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呢?因此,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里,我们面对众多的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活

动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深入挖掘“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内涵。

(2)有效的小组合作。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个别学生经常包揽了全部的探究任务,其他成员充当了“观众”的角色游离于小组探究之外,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虽然与小组成员的构成有一定的联系,但问题的实质是组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不到位。小组合作活动应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参与探究的机会均等,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体验到自己在团体内的价值。有了小组分工,并不是小组的合作就会融洽投机,这时教师就应当及时干预,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团结互助,从而促进有效的小组探究。

(3)有效的指导调控。

在学生探究前,缺乏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结束后,没有引领学生质疑不同小组探究方法的差异,没有时间去关注未成功学生的反思。也就是教师没有挖掘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导致学生只局限于已有的经验,在已知的知识内兜圈,最终只获得一些零碎的、局部的、片面的直接经验,导致整个探究活动低效,科学学习结束在肤浅的水平上。如果老师舍得花时间去利用课中产生的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去思索,去讨论,去感悟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因此,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深入到各个探究小组,把自己作为一名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一方面教师可以敏锐地观察学生探究中的困惑、需要以及他们的投入程度等等;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不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及时指导和个别指导,对这一小组来说也许是最有效的教学。同时,也应注意指导的针对性。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有效的指导促进有效的探究。

3、课后拓展活动的指导与反馈。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科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我们在教学中,总习惯把拓展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但是,我们有多少学生有浓郁的兴趣,有这样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研究在课外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教师要么不布置课外探究活动,如果安排了,就应将拓展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应加强指导与督促,要有适当的反馈。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总习惯于将“少数个体成功”等同于“群体的成功”,将“教师成功”等同于“学生成功”,将“课堂成功”等同于“教育成功”。这片面的成功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是不全面的,当我们在欣赏孩子们喜欢我们的科学课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的真实标准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促使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获得发展的系统。怎样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琢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

4、善用激励评价机制,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好的评价。首先教师要创设评价氛围,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拍手赞扬、点头赞赏等,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寻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者报以一个亲切的微笑等;另外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让更多同学参与评价,使更多学生乐于参与到科学学习之中,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篇6: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实践与思考

自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认可的教育思想,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同,教师的经验和能力的不一,科学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下面就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有效性的体会。

一、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精心设计

案例:《用橡皮筋作动力》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第四单元第二课,主要研究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运动距离和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弹力”概念,知道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运动的动力来源于橡皮筋的弹力,弹力的大小决定小车运动的距离,进而明白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愈多小车能运动越远”。本课共有三项活动,一是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二是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距离的关系,感知弹力大小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三是认识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距离越远。在研究教材文本时,我认为生活中弹性、弹力现象很多,学生也司空见惯,但真正有目的去注意这种现象,并进行研究的很少。本课设计应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等方法,多方位强化学生对弹力的体验与感悟,增进对弹力的产生和大小认识。

为此,根据这三个探究问题和学生的前概念水平,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科学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2.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目标具体,更容易操作,更利于开展有效的探究。

思考: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等功效,它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核心。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因此要注意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细化,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并随时反馈目标达成情况;教材虽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但不是唯一依据,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灵活地处理,设计制订科学、高效又容易操作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大胆放手

案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在探究材料的沉浮能力这一重点时,我为学生提供一组大小、轻重不一(铜钥匙、硬币、大头针、塑料片、泡沫、积木、木制棋子等)的材料。并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说桌上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进行分类――猜沉浮――汇报交流――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实验――交流研讨――小结应用。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教师只在两个交流研讨中进行引导,其余大多数时间是学生自主亲历探究的整个过程,不仅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而且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指向性明确,学生很快就得出――金属材料在水中容易沉,木头材料和塑料材料容易浮,以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大小无关的结论。

思考:课堂是师生最主要的活动空间与生活场所,是课程最主要的时空支撑条件和核心载体。即使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质量水平仍然与学校教育质量水平划上等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简单的移植或简单的“授――受”,而是必须经历一个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充分授权,就是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本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去自主地提问、探究、并寻找信息和寻求答案。充分授权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情感、智力、个性诸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主动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拓展探究空间

案例:《保护鸡蛋》

为延续和拓展教学内容在我布置了两个问题:养鸡场如何把鸡蛋运出去卖?我们知道陶瓷制品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碰碎。现在工厂有一批陶瓷工艺品需要运到北京,供货商想减小碰撞对陶瓷的影响,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还有让学生在家里找出四种生活中保护易碎或易碰坏物体的方法。

其实,在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如:天气单元,养蚕,昆虫的观察等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都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后续的探究。

思考: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陶行知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及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增强他们应用科学的意识。

篇7: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评论数(0)浏览数(3)推荐数(0)发布人:武转红(清徐县)发布时间:2012-03-26 传统的科学教学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并不理想!学生不善于倾听,探究活动只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一、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蚯蚓》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蚯蚓在在什么地方生活?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观察蚯蚓怎样爬行?蚯蚓能长时间放到水里吗?让学生回家实地考察验证。

二、重视教学情境化,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1、科学实验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时获得的大量的感性信息。带着问题去探索,接受新知识。

2、生活经验情境。

科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科学,它跟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现代科学前沿问题有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样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设疑创设情境,提高学习有效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学生一定的悬念,他们的好奇心会随之而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解疑,可极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探索的欲望。当他们处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适时给予解惑,使之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会随老师疑点,不断思索。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他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上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在小组自主合作在中,经过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按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分组,让不同

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小组成员是动态的,可互换或流动,可按活动的主题需要让学生进行组合,提高新鲜感和合作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是“活而无序”。有的小组混乱;有的小组汇报积极,但未能表达小组的意见;有的小组心不在焉,一言不发,充其量也是各行其是罢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同虚设。如在教学《蜗牛》《蚯蚓》《蚂蚁》时,就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教师讲解,就可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结构。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记录员负责记录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汇报员负责本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归纳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2、建立有序的合作交流常规。

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指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规则,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愿意执行自己承诺过的规则。这在执行时他们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觉得很自然,愿意理解和接受处理办法。

3、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学会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都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现象。每个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3)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小组成员间产生一些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的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4)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听完整不插嘴。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听后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合理应用,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四、注重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制定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材、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

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凡是能让学生做的就让他们亲自动手做,让学生充分的去做。实验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事实,讲究证据的认真态度。实验时应注意:

1、明确目的,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在设计实验使首先明确目的,提高实验活动,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活动的目标。

2、实验材料要多样。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学具材料是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进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在选取实验材料中必须考虑能否为学生开展有效实验提供有利的支撑,体现实验材料的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让学生提前收集实验材料,学生难以收集的,由教师收集。如:《观察土壤》找土壤中的沙和粘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沙土和粘土分开,自己设计实验。在教学黄豆发芽的对比实验时:拿两个大小一样的塑料杯,里面加入一定数量的相同的水,其一个杯放在阳关照射的地方,而另一个则放在阴暗处,两周之后进行比较。

3、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培养逻辑推理,讲求思维的严密态度。

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

篇8:论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科学课堂,科学态度,探究能力,有效性课堂

科学,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它也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 我们应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科学的种子, 科学课堂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片阵地。小学自然新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 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新版的《科学》和原来的《自然》相比, 更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提高科学的探究能力, 引导他们步入科学的殿堂。

一、在生活的基础上学习科学, 然后回到生活

科学, 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找出和所学知识本质的联系, 会降低所学知识的难度, 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地理解知识。如学习《让身体热起来》, 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分类, 新的知识也就轻松地掌握了。

科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实用性,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加强科学和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 以助于他们理解巩固和迁移所学的知识。如在学习《生物的启示》时, 学生认识到许多发明创造的灵感启示就来源于周围。我借机鼓励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特性提出自己的发明设想。有的同学说, 可以根据变色龙的特性发明一种变色衣, 军人穿上比迷彩服的效果更好;有的说向日葵的花朵始终对着太阳, 我们也可以开发一种产品, 使太阳能电池板具有这种特性……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正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南朝的萧统曾说:“盖踵事而增华, 变其本而加厉。”老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和引导, 才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深一步, 而且应用于实际。

二、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新课标也要求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精神。有想象才会有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是一道光芒, 照到哪里, 哪里就能透过黑暗、露出光明。投射到宇宙, 人们发现了太阳的组成;投射到大地, 人们发现了地球的形状;投射到微观世界, 人们发现了新的元素。有人以为创新是科学家的事, 实则不然, 发明电话的贝尔只是一名语言教师, 发现“小人国”的列文·虎克是荷兰政府的看门人。当然我们引导的学生创新, 一定是有实际根据的, 而不能是凭空的胡思乱想。《未来家园》一课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由于地球的环境、人口等多方面的原因, 人类要开发未来家园。我要求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 重要的是要说出设想的可行性。如果想不出设想中的难题如何解决, 也可以发言, 再全班讨论。同学们的设想真是丰富多彩, 有的说若干年后移居火星可以发明一种特质的衣服, 穿上就能适应火星的温度;有的说通过发明一种超光速的飞船以解决火星和地球的交通问题。还有的同学着眼于海洋, 提出可以发明一种人工肺, 可以使人像鱼儿一样在海洋中生活;还可以建立海底城市, 超市、学校等一应俱全……那神态简直就像一群小科学家在严谨地讨论问题。想象是创新的基础, 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 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自然可以提高。

三、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主动性

在科学的学习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使学生多多参与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意见, 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乐于合作与交流, 这是新课标的要求。我经常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因为这样的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和谐、友好的师生及生生关系, 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求知欲, 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在教学《无处不在的能量》时, 师生共同认识了能量的转化后, 我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转化的现象, 分组讨论, 并宣布得出答案最多最准确的小组为“科学之星团队”。在这样的动机刺激下, 学生们没有了平时上课时的严肃, 而是热情高涨:有冥思苦想的, 有想出答案欣喜若狂的……学生们全都积极参与到讨论、分析、推理之中, 最后全班总结、评比, 得出答案。在以后的学习中, 我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特别牢固。这样的学习方法, 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 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并加深理解。

四、保持好奇心, 洞察生活

许许多多的科学发明都有赖于发明者对生活的洞察, 如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滴到了紫罗兰的花瓣上, 花瓣变红了, 这么一个生活细节别人很可能会轻易地忽略, 但他却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和大量的实验, 最终发明了酸碱试纸。牛顿被苹果砸了头, 结果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科学世界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不一定非要有所创造, 但是可以把生活中的现象和科学知识联系起来,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 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 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 但也要注意引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就是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去看, 用科学的思维去想, 发现事物本质的特点。比如《动物传递信息的方法》一课, 要求观察蚂蚁和蜜蜂传递信息的方法, 虽然学生们对问题很感兴趣, 但一进入大自然,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 所以我们要提醒他们抓住观察的要点, 以免被别的事物干扰, 从而很快地得出答案。

五、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探究能力

针对科学这一学科的性质, 教学方法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发展到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验, 这是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设计各种实验, 使学生在做中积极思考, 在做中得到知识, 提高动手探究的能力。这比老师直接的知识传授更有助于同学们对知识的记忆、巩固和应用, 而且可以从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摆的秘密》时, 学生在我的提示下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课堂小结时我重点复习了这个知识点, 并告诉同学们这是在科学试验中经常运用的研究方法。后来在学习《通电的线圈》时通过实验研究影响磁力大小和磁极方向的因素时, 我先让学生写出实验步骤, 结果大多数同学都能联系到以前学习到的实验方法, 正确地设计出实验的步骤。这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种探究问题的方法, 可以举一反三, 去解决类似的问题。“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远比解答单个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六、以人为本, 使学生爱上科学

教学,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这一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科学课的性质决定在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在教学中, 我们的眼神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 及时地予以肯定。学生在做小组实验时往往是动手能力强的做, 动手能力差的看, 长此以往, 差的会越来越差。所以在学生实验时我特别注意这一点, 给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以更多的关注, 看到操作遇到困难时俯下身来动手指导。在提问、讨论的时候也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对来自于老师的关注非常敏感, 这会成为他们学习科学的动力。另外,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爱, 如写科学小笔记, 把生活中发现的科学现象写下来;举办科学兴趣小组, 定期活动;查阅整合资料办一份科技报纸, 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担任着大部分的角色, 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气息, 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兼顾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和个性的塑造, 全面地关注学生的成长, 这才是科学的有效性课堂。

参考文献

[1]丁品森.青少年也能步入创新的行列[N].科学24小时, 2010.7-8.科学24小时杂志社.

[2]邬悠.洞察奇异法:发明创造技法宝库里的利器[N].发明与创新, 2010.7.发明与创新杂志社.

上一篇:争做文明职工下一篇:教师结构化面试五大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