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面积单位教案

2024-06-22

面积-面积单位教案(共11篇)

篇1:面积-面积单位教案

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

董启飞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5~88页,面积的含义和常见的面积单位,页练一练第1题。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见的面积单位;

3、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4、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对比和合作的能力;

5、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含义和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卡片各一张。

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和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各一张,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和计算物体的表面或者一些平面图形的大小。例如:

1、我们三(5)班后面的一块玻璃坏了,要想去再配一块,就需要知道它的大小。

2、我们要为教室里的这面墙面粉刷,要根据墙面的大小来决定买多少油漆。等等这些都和面积有关系。那什么是面积?测量和计算面积时要用到哪些单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面积——面积单位”(板书)

二、依次展开

(一)直观感知面积

1、初步认识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摸摸数学书课本的封面,再摸一摸文具盒盖的面,这两个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

请大家比一比,看一看,哪个面大些,哪个面小些?这说明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2、初步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1)师出示:

它们都是围成的平面图形。(板书)(2)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给他们涂上涂色,其他同学把书上85页两个图形涂上颜色。师:比较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大? 那我们就知道了,“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看一下“ <”它有没有面的大小?为什么? 生: 它不是围成的平面图形。

到这里,我们面积的概念就已经出来了。

3、归纳面积的定义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板书)

(二)、联系实际

观察比较 说一说不同物体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让生举例说面积的大小(和现实相联系)师:我这里也有几个比较面积大小的题目,想不想看一看?【出示课件,两片不同大小的邮票→两片不同大小的叶子→们面积的大小)

(三)、自主探索

归纳比较

(让学生比较并说出它

你能一眼看出上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怎么相比较?你们手中也有这两个图形,利用手里的学具,比较一下他们大小(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生:①剪刀剪;②用小正方形来量;③„„(对各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寻找最佳方法)师生小结:最好用数小方格的方法比较他们的大小。

(四)、似是而非

衔接引入 看下面两个图形,哪个比较大?

(1)

(2)

师:是不是(1)的小正形个数多就代表(1)的面积大啊?为什么? 生: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

师:也就是它们的衡量标准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国际上通用的“面积单位”(板书)。

(五)、联系实际

巩固新知

1、师:想进一步了解面积单位这个新朋友吗?那带着这样两个问题自学课本第87~88页上面的内容。(课件出示①~②)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面积单位的大小是如何规定的?(生汇报小结)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想一想,你能在练习本上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 师:(请一生答)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么画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是怎么画的? 师:我们手里的这两个正方形纸片(让学生拿出学具),大的是1平方分米,小的是1平方厘米,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和自己的指甲相比较,看看和你的哪一个指甲差不多大?

3、拿起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看一看,它和老师的手掌差不多大,那1平方米有多大呢?本来老师想画一个1平方米给大家看看,但来到了这个教室之后,我发现现不用画,因为我脚下的这个大地砖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4、请一位同学来量一量,看它的面积是不是1平方米。(让学生来验证)师:想不想知道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位同学啊?

请同学来站一站!(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感知1平方米的面积)

5、找找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分别接近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后请生汇报)

三、说 动 想 笑:

1、说一说:

(1)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2___________;(2)伟伟的大拇指甲大约是1________;(3)老师的手掌大约是1_________;(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________。

2、动动手:

帮课桌量一量它的脸有多大?

3、想一想:

分别用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为单位测量黑板的大小,用哪一个比较快?哪一个比较准确?(讨论后小结)

4、笑一笑:(小马虎日记)

2005年9月12日

我今天从3平方分米的床上起床后,用1米长的牙刷刷3牙,拿8平方厘米的大毛巾洗了脸,撑着3平方分米的伞来到教室后,看到同学们在40平方厘米的教室内考试,我连忙拿起1厘米长的铅笔开始答卷。请同学们帮他改一改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说一说? 实践活动

估一估:你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多大?并想办法验证?

板书设计:

面积——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所围成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所围成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所围成的面积是1平方米。

篇2:面积-面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具准备:电脑软盘、学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同学们,每天早晨你们都要围着操场跑步,如果你们围绕着操场跑一圈,这一圈叫操场的什么?(周长)现在准备在操场上铺满草坪,草坪的大小又是操场的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面积的认识。

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上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择哪张纸呢?为什么?

(2)用手摸一摸,比一比课本封面、文具盒的表面,哪个大?(3)看一看,摸一摸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小结面积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以前也学过不少的图形,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出示课件)这些图形都是封闭的,我们叫它封闭图形。这些图形也有大小吗?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板书:重叠比较)

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概括面积的意义。

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生汇报完后小结面积定义: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三、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

③比较二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因为用正方形测量方便,准确。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数格子比较)(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两个正方形,通过观察确信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但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出它们面积不相等,激起疑问。

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选用学具的时候要一样大。

小结:在比较两个物体表面的面积时候,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表示面积单位。刚才我们用到的正方形就是面积单位,(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厘米、平方方米、平方米,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①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是一平方厘米。

②你知道1平方方米有多大吗?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面积是1平方方米的学具。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是一平方分米。请你估计一下,你们的数学课本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③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站多少人?数一数实际能站多少人。

四、巩固概念;出示大屏幕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上得快乐吗?快乐重要,但学习知识更重要,想一想,这节课你们知道了些什么?对,我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方米、平方米,学到了知识,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就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大家说对吗?

篇3:“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一、教学前期深思考

思考一:读教材、读学生, 为实施“主导”、落实“主体”做保障。

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这一单元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单位的进率, 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 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 是空间形式上“由线到面”的一次质的飞跃。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而且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观察能力, 喜欢操作、乐于探究。所以, 我们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思考二:定目标、定方法, 为实施“主导”、落实“主体”打基础。

我们结合本学段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 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 形成正确的表象。 (3)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格子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是:在操作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我们将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教学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利用感性认识, 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讲策略

为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我们设计了如下课堂教学环节: (1) 谈话引入, 明确目标; (2) 趣味游戏, 激发兴趣; (3) 充分感知, 合作建构; (4) 联系实际, 达标检测; (5) 结合目标, 总结提升。下面我就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具体阐述以下两个重要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引入, 明确目标

课上教师采用谈话引入的方式, 提出了:“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 你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对新知的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 目的在于: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第二环节:充分感知, 合作建构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应做到:让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我们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分析, 发现教材是从“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感知概念。但我们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 所以我们适当调整了认知顺序。把游戏中的素材当做学材, 抓住“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引入对平面图形面积的认知。又运用观察、重叠、比较的方法, 突破了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顺学而教,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学生对面积的概念逐渐清晰时, 教师就引导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这一环节我们采取“合作探究”的有效措施, 给学生提供充分合作学习的空间。学生根据合作要求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全班汇报的过程中优化方法。教师顺势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再通过比较6个格子和12个格子的图形大小, 使学生意识到:只有统一面积单位才能比较面积的大小。这节课的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习面积单位时, 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采取“先扶后放、教学合一”的有效策略。在“量一量建立认知, 找一找形成表象, 测一测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学生掌握了这种“量、找、估”的学习方法后, 教师利用类推思想认识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目的就是让教法成为学法,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效果预测促达成

为了预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我们认为本课运用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以学定教, 为学而教。本课教学关注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 让学生基于经验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

2.开展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们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经历各种教学实践活动, 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学习方法、积淀数学活动经验。

3.回顾反思, 再次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 促使学生养成追问的习惯,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更多新知的心向和愿望。

篇4:面积和面积单位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至74页的《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春天到了,小兔和小猫来到郊外看到了美丽的花田和青草地

他们可高兴啦,小兔沿着青草地走了一周,小猫沿着花田走了一周。课件演示春游情境图小兔和小猫所走的路程,谁的比较长呢——小猫走的比较长。他们走的一样长。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他们都走了一条长、一条宽和一段弧线。(师演示课件)

小兔绕着青草地走了一周,小猫绕着花田走了一周,比较谁走的路程长实际上是比较这两块地周长。我們已经学习了周长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两块地的大小。这两块地的大小是一样的吗?哪块地大——不一样,花田的大。师用课件标出两块地的面积。青草地和花田的表面大小叫做这两块地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面积有关的知识。(板书“面积”)【学生通过具体情景深化了“周长”的意义,并体会到面积与周长的区别,为构建“面积”概念做好铺垫】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操作表面感知面积

(1)摸一摸。刚才我们知道了花田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像这样,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请你们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演示和提醒摸的方法。)

你所摸的书的封面的大小叫做什么?接着摸一摸文具盒上表面的大小、桌面的大小……引导学生概括的说:说说你刚才摸到了什么?通过摸一摸,我们感觉到了物体表面的大小。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你还能说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2)凃一涂。刚才通过摸一摸,我们了解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还有些图形也有大小呢!请你们拿出手中的作业纸,用涂色的方法把它们的面积涂出来。请生上台展示结果,为什么你有的图形没有涂色——因为它没有封口……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大小,只有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才有大小,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3)学生小结面积的定义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凃一涂体会了面积,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总结完后,全班齐读。)【在摸一摸、涂一涂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面积的含义,知道了不仅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图形也有大小。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并理解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面积”的构建是全面的、系统的,清晰的,有助于学生对今后知识的 学习。】

2、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用观察法比较一组面积大小明显的图形面积是有大小的,下面请同学们来比一比这2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长方形的面积大一些。 你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啊,当两个图形的大小差异明显时,可以观察比较谁大谁小。(板书:观察。)

(2)用重叠法比较两个面积接近的三角形。现在你还能一眼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吗——不能那谁能想一个好办法——把它们重叠在一起当2个图形大小相差不大难以观察时,还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板书:重叠)

(3)选用测量标准比较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图形。现在请大家看看这一组图形,通过观察和重叠你能比较出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吗——不能

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一下吗?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借助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学具(介绍工具),来帮助我们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学生小组合作。老师巡视,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3、汇报

篇5: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84~85面积和面积单位、练一连、练习十七(1~4)

教材简析:教学面积时,教材从实际操作、观察引入,分摸摸、看看和涂涂几个层次进行。明确面积是四边所围成的全部,会观察和比较两个面的大小。教材很注重面积单位的引入:“把两个平面图形划分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比出它们的面积的大小”,自然突出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同时为学习间接测量面积的方法作了准备。教学重点:面积概念的建立。

教学目标:知道面积的含义,面积和周长的不同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镜框:长30厘米,宽20厘米。钉成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木条?100厘米指的这个镜框的什么?什么周长?

现在要给这个镜框配一块玻璃,怎样算这块玻璃的大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认识面积:

1、认识物体的表面:

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铅笔盒盖的面、课桌的面。

师:像课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铅笔盒盖的面、课桌的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表面

2、认识平面:

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摸一摸它们的表面。

师: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板:平面

3、认识围成的平面:

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是?

师: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做围成的平面。

板:围成的平面

4、认识表面和围成的平面大小:

数学课本和铅笔盒盖的表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画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不封闭的三角形有大小吗?

师:物体的表面、围成的平面,它们都有大小。

5、归纳面积的含义。

三、认识面积单位:

1、用重叠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出示p88上的图。

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吗?怎么办?

师画下来,剪下来。用重叠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能看出大小吗?

黑板面和教室门面积的大小用这种方法比行吗?两片叶子呢?

师:有时候,用重叠方法不能比较出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

2、利用面积单位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把两个平面图形划分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a.认识平方厘米:出示1平方厘米。指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比一比,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同你的哪一个指甲的大小差不多?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拼一拼,用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注意不同的拼法。

数一数,p88(2)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摆一摆,,p88(3)中能摆几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用这个方法比出p86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吗?

b. 认识平方分米:出示1平方分米。指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量一量,用一平方分米量一量课桌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c. 认识平方米:用一平方分米量教室的大小行吗?我们来认识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

1平方米有多大呢?指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估一估,黑板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四、全课小结:

我们学习了几个面积单位?谁能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

五、巩固练习:

篇6:《面积和面积单位2》的教案

2、培养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对面积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认识面积

1、谈话导入

2、认识表面有大小

请同学们摸一摸书本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面大?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3、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4、认识面积

将上述两方面结合: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板书)

5、区别面积与周长

同学们擦窗子,擦的部分的大小是窗子的什么?同学们早锻炼在操场上跑步,跑一圈有长度又是指操场的什么?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

我们懂得了什么是面积,那么怎么样比较他们的的大小呢?

1、重叠比较

请一学生演示用重叠法比较学具

2、利用小方块比较

重叠难以比较可以利用小方块比较(电脑演示)

变换投影(方格大小不一样)

指出:他们的比较标准不一样,要统一标准,这就是面积单位(板书)

三、认识面积单位

1、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同学们在说家的面积时也经用到了“平方”,就是面积单位平方米的简称。(板书)

猜一猜还有哪些面积单位?(同桌互相说说)

2、具体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1平方厘米

让学生量边长,并举例

用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实际测量指定图形大小。

(2)认识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去量课桌面积,大家觉得怎样?

学生量1平方分米的边长,并举例

用1平方分米实际测量物体大小

(3)认识1平方米

猜一猜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如果测量教室面积,三种面积单位你选取哪一种?为什么?

举出生活中1平方米大小的物体

3、强化表象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少,并用手比划一下大小。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2、看图说面积

3、动手操作

拼一个面积8平方厘米的图形

篇7:面积-面积单位教案

——第四单元 我家买新房子啦

窗口1

孔镇小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

——第四单元

我家买新房子啦

窗口1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叫李吉山。我这个名字可是有讲头的,“山”我出生在山区,有纪念意义。“吉”代表“吉祥如意”“吉利”。我这个名字好不好啊?(好)并且它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好事”。我高中毕业考上大学了。(好)上完大学后分配当老师了,(好)前年我有了电脑,(好)前几天我又在城里买了楼房,我又有自己的新房子了,(好)。我这个房子啊,有卧室、书房、厨房、餐厅、客厅等,可好了。我画了一个平面图。给同学们看看吧。(出示课件——我的新房子)

2.让学生观察画面。以前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对每个信息窗口都要

自己提出问题,我相信你们提问题的能力已经很强了。现在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平面图,看看能提出什么问题啊!(学生提问题,教师筛选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与“面积”有关系,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面积”(板书:面积)

二、合作探究,理解面积的意义。

1、客厅和书房哪个大?(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观察法)。

2、大卧室和客厅哪个大?

学生用学具比较大小。

(比较法)

同学们真厉害,发明了两种比较面积的方法,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

3、餐厅和厨房哪个大?(一个上正方形,一个是长方形,怎样来判断啊?)

(1)、小组想办法来解决。(教师发给学生学具)(2)、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4、提炼面积的意义。

(1)、说说客厅、书房、卫生间的面积是指什么?(它们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这些图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出示课件——形状不同的平面图形)

(3)、出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说说厨房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学生的答案产生分歧)教师总结:计量单位不一样,所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的单位,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常用的面积单位。

2、认识“平方厘米”

(1)、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比较小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它用字母“cm2”表示。

(2)、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1平方厘米”(3)、用“平方厘米”表示物体面积。

3、认识“平方分米”

(1)、用“平方厘米”来表示桌面的面积,太不方便了,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

位——平方分米。它可用字母“dm2”

(2)、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1平方分米”。(3)、用“平方分米”表示物体的面积。

4、认识“平方米”

(1)、用平方分米表示教室地面的面积,太不方便,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它用字母“m2”来表示。(2)、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1平方米”。

5、课堂小结:教师简要总结所学内容。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出示答案,学生对照检查。

3、查看学生完成情况。

五、布置伟业。

课下把这部分内容再看一遍,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把内容全部弄明白。

篇8:《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师: (出示两只风筝) 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 (喜欢)

师:老师将把这个礼物送给努力学习的同学, 你们想要吗? (想要)

师:你想要哪一个? (大的或小的)

二、体验感知, 建立概念

1. 理解物体的表面及大小

师:你想要大风筝, 请告诉同学们“大”指风筝的哪儿大啊? (指名上台摸风筝的面)

师:你摸风筝的面是什么感觉? (平平的)

师:摸的这个就叫风筝的面, 我们周围的物体大都有这样的面, 它就叫物体的表面.请同学们摸一摸你的课本、练习本、文具盒、桌子的面.

师: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面? (黑板、窗户、地面……)

师:你再摸一摸文具盒、桌子的面, 从一边摸到它的对边, 你发现了什么? (面有的大有的小)

师:观察周围物体, 举例说一说什么物体的面比什么物体的面大 (小) ? (黑板的面比电视机的面大……)

师:像这样物体表面的大小, 就是物体的面积 (板书)

2. 理解封闭图形

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梯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去掉一条边成不封口的折线图形, 比较说出“封闭”的本质.

3. 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

再现课件演示, 出示各种图形, 它们也有大小吗?看一看, 下面每组中两个图形谁大谁小? (学生作答后, 用重叠法课件演示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让学生具体地说出什么图形比什么图形大, 什么图形比什么图形小)

4. 总括面积的概念

师:像这样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 (完善第一次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长方形的大小, 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大小就是…… (生: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板书部分课题:面积)

师:请大家在学习小组内用面积术语叙述身边物体的大小就是某物体的面积, 什么物体比什么物体的面积大 (或小) .

师: (整理书包活动) 请把你书包里的书拿出来, 按顺序整理好书本, 叠起来放在课桌上,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师: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整理书本的? (面的大小顺序)

三、合作探究, 矛盾统一

老师这里有红、黄、蓝三张颜色不同的纸片, 你能比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比较, 教师巡视, 指导.

生: (用重叠法很快得到了结果) 红片比黄片面积大, 也比蓝片面积大.但是黄、蓝两块纸片面积的大小无法重叠比较.

师: (投影出示课本主题图) 同学们可否参考一下, 利用手中的材料, 继续合作, 想想别的办法. (课件出示辅助学习材料, 学生在小组内填写 (表格略)

学生有的沉思, 有的量和测, 有的剪和拼, 有的折和数格子, 有的用圆摆, 有的用长方形摆, 有的用正方形摆.教师教师巡视、指导, 关注不同的方法.

片刻后,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并说出探究的过程.因为无法形成统一意见, 矛盾更加突出.

教师选几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小组意见,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

(1) 剪拼法比较对于这样的小纸片容易操作, 如果换成电视机的屏幕能剪吗?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学习几何图形还是很有价值的.

(2) 用手中的尺子去测量屋面的面积容易吗?安全吗?在这里有局限性, 但测量的准确性是很高的.

(3) 我们把文具盒的面折起来方便吗?它适应比较软的材料.

(4) 我们用圆片摆的时候, 把要比较的纸片摆满了吗? (5)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摆满了, 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6) 通过以上大家的各种方法比较, 究竟黄纸片的面积是大还是小呢?

(7) 那为什么摆的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摆时用的图形标准不一样)

四、认识单位, 顺理成章

师:既然如此, 用什么样的图形作标准最好呢?你是怎样想的? (正方形)

师:我们把这样统一的标准叫面积的单位. (板书部分课题:面积单位) .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厘米、分米、米)

师: (从学具袋中拿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小纸片, 举过头顶) 人们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规定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 (板书: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拇指甲、牙齿、开关按钮、键盘键面、纽扣…… (课件出示物品图)

做一做:课本第74页, 先估计长方形 (长4厘米, 宽2厘米) 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教师巡视, 讲评.

师: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数学课本面, 你估计会怎样?

生:数学书面大了, 太难量了.

师:是啊!如果量黑板、教室地面等更大的面积呢? (就需要相应的面积单位) 所以人们为了方便规定了: (出示教具, 边指认边说, 然后贴在黑板的旁边)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米. (板书)

师: (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 看看, 再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说说自己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 估一估数学书封面有几平方分米 (指名演示) .

教师拿出1平方米的彩布, 让学生说边长1米的彩布面积是多少.

师:1平方米大的地方能放些什么东西?谁想到彩布上来站一站?你有什么感觉? (挺大……)

师:你估计这张彩布能站几个人? (生甲生乙生丙猜……)

五、巩固练习, 拓展探化 (略)

篇9:“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段赏析

片段一:

师:(举着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请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课本第74页“做一做”中的长方形的面积。

生测量后得出书中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

师:请大家再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课桌面的面积。

(有人在拼摆,有人在犹豫,若有所思)

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1平方厘米太小,课桌面太大。

师:怎么办呢?

生:用较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这个较大的面积单位是……

生:(迫不及待)平方分米,刚才我们自学了课本。

(进入“认识平方分米”的教学环节)

片段二:

师:(举着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请大家用1平方分米去量课本封面的面积。

生:测量后得出课本封面大约为3平方分米。

师:如果让大家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们觉得怎样?

生:1平方分米太小,而教室地面很大。

师:你们一定在想……

生: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

师:这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是……

生:平方米。

(进入认识“平方米”的教学环节)

片段三:(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对比练习)

白天,我们坐在高约4()的椅子上,每节课都能认真听讲,并不时举起面积约1()的小手积极要求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时,还不时露出可爱甜美的笑容和几颗面积约为1()的门牙。到了晚上,睡在面积约为3()的床上,做着各种离奇古怪的梦。

【赏析】

1.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获取知识时,总是基于原有的认识水平而发生、延伸和发展的,当原有知识无法或者不能有效地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认知就发生了矛盾。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个矛盾,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新的认知水平。在片段一中,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后,教师让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书上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接着教师再杀个回马枪,不露痕迹地要求学生再利用平方厘米去量课桌面的面积,这时学生心里疑云密布,矛盾丛生,平方厘米与课桌面的面积相差太大,操作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准确度不高。此时,学生真是欲说还休。而教师可能正在暗自窃喜,喜的是舞台已搭建好,就等“平方分米”登台亮相了。这个舞台就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产生认知矛盾,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平方米”也正是在这样的舞台上闪亮登场的。

2.在联想中拓展知识的新领域。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当学生把知识间的联系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时,也就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在教学片段一和教学片段二中,有个共同点:教师善于抓准知识的连接点,在制造矛盾的基础上,侧重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紧密联系着的面积单位,学生学习了平方厘米后,教师让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课桌面的面积,认识平方分米后,用平方分米去量教室地面的面积。问题虽然简单,却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眼前任务之间形成一系列的矛盾。当学生亲身体验到用平方厘米测量桌面面积和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面积的不便时,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是浮想联翩,这时教师的适当点拨给学生的浮想插上了理性的翅膀,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出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3.在快乐中体现教学的和谐性。教学片段三中的练习题是在教学片段一和教学片段二的基础上,用一篇很优美的散文形式,记录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瞬间,而又恰到好处地把本课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这种融入并不是花架子,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把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生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充满诗意与情趣的情境把课堂又一次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欢笑中思辨,在思辨中提升。具体地说,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了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准确认识,切身感悟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从而领悟了准确运用各种单位的意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细品这三个教学片段,字里行间透出款款师生情谊;字里行间荡漾着学习的乐趣与生活的美好。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中,学生怎能不“学并快乐着”呢?(作者单位:吉安市青原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篇10:面积-面积单位教案

教科书P70-P7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拼摆、测量等建立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

3、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图形卡纸、用来拼摆的小圆形、小正方形、小长方形。两张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白纸。

一、创设情境,认识面积。

1、师:假如老师今天要在班里举行一个涂色比赛,看谁能最快涂完一张纸?(出示:)你会选择哪一张纸来涂?为什么?

(小的那张。因为它的面小,能很快涂完,容易赢。。。。。。)

(1)、师小结:大家都认为这张纸的面大,这张纸的面小,要很快涂完,应该选择面小的这张纸,是吗?我们同学都很聪明。

(2)、引入:这是这张纸的面,那其它物体的面又在哪里呢?如:数学书的面。。。。。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子呢?你还能说说我们课室其它物体的面吗?并动手摸摸。(顺带复习周长)

(3)、比较各物体的面的大小。

师:那么,数学书的面和桌子的面比较,谁大谁小?数学书和黑板呢?

2、引出课题:

师:我们刚才比较这些物体的面谁大谁小,实际上是在比较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纸条帖)

二、学习面积的概念。

师:那什么叫面积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71,读一读什么叫面积?用笔划下来。

1、学生自学教科书P71“面积”的概念。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什么叫“面积”了吗?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

你们都看懂了吗?有没有什么疑问?

引出学习“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举例说明。

(1)、“物体的表面”

师: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课桌、窗子、书本。。。)

问:那么,你们说,课桌的面积和书本的面积比较,谁大?谁小?

课桌的面积和黑板的`面积比较呢?

(2)、封闭图形。

师:那封闭图形又是什么呢?谁能举例说明你认识哪些封闭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3)、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观察法)

师:这就是两个封闭图形,大小不同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大小我们可以叫它们的面积。谁来说说,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

小结,读概念。

(4)、比较面积的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什么叫面积?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现在大家桌面上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纸,到底它们谁大谁小呢?请同学们小组内想办法比较一下。(小组活动)

汇报。

师问:你小组比较的是哪两个图形?怎样比较?

小结:红色纸条和绿色纸条或绿色纸条和橙色纸条可以用重叠法比较。但红色纸条和橙色纸条用这种方法比较,得出的结果,大家的意见不一样。那么,到底谁的结果对呢?现在,请同学利用手上的学具用自己的方法摆一摆,验证一下。

汇报。

要点:为什么不用圆形?用正方形合适还是用长方形合适?为什么?

小结:你们在比较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用的学具大小要一样)

引入:在比较两个物体表面的面积的时候,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的单位。那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5)、学生自学教科书P73-P74的内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问:你学到了什么?

汇报、交流。

板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让学生边汇报,边从自己的学具中找出相应的学具展示说明或用手比划)

(6)、举例说明。

师:那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或1平方分米?

(计算机的键盘、手指的指甲、)

(7)、感知1平方米的大小。

师:那1平方米又是多大呢?(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

这就是1平方米的面积,大家猜猜,这里面能站几个人?

来,验证一下。(学生出来示范)

三、巩固认知,应用新知。

1、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教室该用作单位。橡皮该用()作单位。

笔盒该用()作单位。黑板该用()作单位。

2、完成P761

3、估量一下课桌的面积。

四、总结、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篇11:面积-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和 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另一个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

学具:每四人一组,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各一个,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

1、感受物体的表面

同学们,今天钟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有信心来上好这节课吗?有信心的话咱们同桌之间击个掌,(孩子们击掌)我也来(老师加入学生的击掌中,从第一排开始从左向右依次与学生击掌,停留在与一个学生击掌的过程中)。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他的大?(学生进行比较)同学们,请把你的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比比看,数学书的封面大还是手掌面大。(学生进行比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还是数学书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还是黑板面大(师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还是黑板面大。

师:刚才我们说手掌、数学书、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体,他们有的大,有的小,像这样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这是他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就是他们的面积)。今天我们来研究面积(板书课题:面积)

师:谁能举例说说什么叫面积?(师拿出数学书摸数学书的封面)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如:我们刚才摸的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

2、感受封闭图形的面积。

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有大小吗?

课件出示:

选一组你喜欢的图形涂上颜色,比较这组图形的大小,说说在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都选择(1)或(3),不选择(2),适时提问,为什么不选择(2),学生会认为(2)的图形无法比较,因为这个图形是不封闭的。这时老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让课件上的其余四个封闭图形进行铺展变色。)

师:可见封闭图形也有大小。(板书:封闭图形)我们说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观察法

师:孩子们,咱们来玩一个比大小的游戏

直接出示两个非常明显的有大小之分的图形。

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观察法)

师:两个面积相差比较大的图形,我们只要观察一下就能直接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二)重叠法

师:这两个看上去相似的图形,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办法?

预设:重叠法,移多补少法

师:就听你的,我们用重叠法来比一比。

可以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板书:重叠法、移多补少法)

(三)测量法

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上一篇:出国面试自我介绍英语下一篇:谈创造性思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