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地理教学行为

2024-07-27

新课改地理教学行为(共6篇)

篇1:新课改地理教学行为

探究新课改音乐教学的教师行为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蒙山校区

李婧

***

(山东费县 273400)

【摘 要】 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需要从感性入手,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将每位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情感体验;互动式教学模式;情景教学;音乐的模糊性。

学校音乐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动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建立教学双方平等关系的关键就在于音乐教师能否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和谐教学气氛,因此建立师生双向的互动教学模式将成为进行音乐教学方法的首选。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真诚、和谐、多元的互动,从而产生教学共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为此,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三个教学因素中,如果缺乏师生的情感交互、交流,音乐课教学就会是内容贫乏,色彩苍白的花架子,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子,既站不起来,又深入不下去。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每位从教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位美国教授在他的论著中写道:“我顺便要说一个词儿,虽说我不知道你是否在你的师范培训中心听我说过这个词儿,我想这可能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词儿,这个词儿就是“爱”。作为教师,你必须爱你的学生,或者爱你正在教的科目。倘若能两者都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除非你爱二者之一,否则你不可能把教学工作做好。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目光,都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师爱,就要用博大的爱去关怀学生,感化学生,指引学生走上成长的道路。

二、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尊重个性

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是“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生喜爱音乐”。让每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美感,享受快乐,是我们音乐教师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也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真谛。

音乐学习是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学生主体参与和自主体验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并积累学习的成果。音乐教育的方式,最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抒发和个性的张扬,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应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音乐学习是一个“内心的旅程”,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是伴随人格完善的历程,每位学生生长的环境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感悟音乐的乐趣不同;表达音乐的方式不同,教师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三、创设情景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能否用心去倾听音乐,能否积极地合作交流,能否在合作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甚至争论,直接影响到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果。首先,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交流,特别要鼓励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合作交流;其次,教师要为合作交流创设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生动活泼地进行合作交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给孩子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全员参与互动。

1、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

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学科同其他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体验的方式。音乐是直接经验,必须通过知觉的方式才能获得。比如讲解《春江花月夜》,教师可以利用精彩纷呈的网络世界,通过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音乐欣赏教学的多媒体化增加了教学的魅力: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与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许多原来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音乐教学自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营造活动、表演、对话等互动教学模式情景

如果说,现代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那么音乐教育中,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总是试图诠释音乐,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我们知道,音乐是人类交往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音乐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以音乐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对造就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合奏、合唱、音乐表演、舞蹈、竞赛、话剧编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之融入群体,淡化自我,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活动不仅创造性的渗透了音乐将各种旋律融入课堂,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的良好习惯,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3、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

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所以,想像是创造的先导,想像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而音乐又是想象和联想的源泉,因为,音乐以她特有的属性赋予了右脑无穷的想象。音乐具有音乐形象的间接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模糊性”,反倒为创作者和欣赏者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想象空间。音乐的语言分描绘性和象征性两种,描绘性语言岁能够通过模仿、联想等手段达到写景状物的目的,但以声音作为物质材料的音乐更多地决定了语义表达上的抽象性,更何况无标题音乐在乐义的理解上是存有很大的空间的。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赏并鼓励他们多多发表意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维的游丝,让艺术想象在审美的天空自由翱翔,从而化乐音的间接性为无限性变不确定性为艺术的再创造,把有限的音响变作自由的心境。

四、音乐选材多样化、实践丰富化

音乐被人们称之为“心灵的语言”,就是因为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可如果教师只是严格遵循教科书而不越雷池半步以为单调的讲课本、专听深不可测的音乐,久而久之,学生上音乐课如坐针毡、欣赏音乐味如嚼蜡,音乐课自然也就失去了这些本来非常喜欢音乐的“小听众”和“小演员”,因此,我们音乐教师不妨尝试以下方法:

1、遵循美育原则,培养艺术能力和各种文化素质

人不仅有灵魂,还有智慧,智慧是经由灵魂统合的各种智能的整体,这些智能就是哈佛大学零点中心不久前揭示出的人类的各种智能,如: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感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环境适应智能等。智慧绝不是各种智能的相加,而是经由知觉和想象,各种智能发生联系和融合而形成的新的整体,他是一个高级存在,同时也是与国际综合国民素质相互竞争需要的反映。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与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强调和关注学生艺术整合能力和多种文化素质的培养,将各种学科的观点和方法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起一种更全面、深刻、动态、开放的艺术新理念。艺术(音乐)修养高的人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从而影响他的生存质量,关键是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世俗功利对人的束缚,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因此,我们艺术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培养将各门艺术之间“艺艺相通”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贯穿课本教学内容,吸纳流行乐或贴近生活、富有时代特点的优秀音乐艺术佳作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不但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且使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展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审美已成为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每年都有大量的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优秀作品产生,如电视电影主题曲、音乐电视、电视歌手大奖赛、中外流行歌曲、网络歌曲等层出不穷。流行音乐强劲的节奏和日新月异的变化,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假如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能植根教材,掺和一点流行音乐,让学生感受那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感受那广场音乐、网络音乐等对心灵的震撼,相信没有学生不喜欢这样的音乐课。

3、提供交流、合作机会,开展丰富的综合艺术实践

在人类社会愈益开放的今天,如何避免个体的锢闭、狭隘,从而与人更真诚地合作、更和睦地相处,已是一个十分凸显的问题。音乐学习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沟通渠道,找到了交往机会,音乐课上很多机会可以为他们创设这些群体性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重唱、重奏、歌舞表演、话剧的表演、即兴创作、分小组讨论、知识竞赛、小型音乐剧、戏剧小品、配乐朗诵等;课外活动也可以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师生音乐会、音乐讲座、管弦乐队、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电声乐队、话剧编演团、口琴、电子琴等等一切可以因地制宜的各种活动项目。相信学生通过参加这样的以音乐为纽带的人际交流活动,在这种美的氛围中,在这种需要默契配合的关系中,他们肯定会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进而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及其形式美、艺术美、社会美的认知和感悟。

最后,作为一名教育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教学已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一堂没有交往互动模式的学习过程,没有可以调动学生那颗对音乐怀有炽热情结的新鲜的音乐元素,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应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应当成为自己的主人,来真正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看待,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并互敬互爱,把音乐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把音乐课外活动变成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更新理念、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扭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师生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我们的音乐课大放异彩。

参考书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江苏教育出版社《音乐课程标准》

《中国艺术教育》、等

篇2:新课改地理教学行为

【内容提要】

二期课改的新理念,全方位的促进历史教师在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等方面的自我更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与学生平等的走进新课改下的课堂。但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绝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的降低,而是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关 键 词】

二期课改

教育理念 教育行为 更新

前言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变化幅度最大一门的历史新课程,是以主题史为课程形态的全球文明史。作为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它的许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都与过去的教学有所不同,需要历史教师全方位的变革教育理

念和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面前,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实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吸引每位学生,我认为,不应要求学生如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而需要教师以新的教学

理念去组织新的教学行为。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以教材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在二期课改的新形势下,作为历史教师,在使用一种新编教材之前,重要的是对课改新思想的领会和理解,这是我们教师要做的第一步。为此,要学习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及中学历史新教材主编苏智良教授《新教材的理念和构想》一文,完成以教材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历史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学习方式的改善,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将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苏智良教授指出: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把教材不但看作教本,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本和读本。

在过去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监督下把教材的知识学深学透;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过程,害怕讲得不够、讲得不细、讲得不深、讲得不全,好像教师不讲学生肯定不会,考试肯定要吃败仗似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好像都是为了考试。新课改下,教师的主要工作不是和学生一起围绕教材转,而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理念,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倾听交流。互动合作。历史教师不仅需要从教学理念上重新定位,还需要在教学行为上由主导者转化为组织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以下就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改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二、教学行为的更新——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

1、教师做一个组织者,使学生活动体验、提升认知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际活动,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需要更新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如运用历史图书信息资料收集组织模式、博物馆教学组织模式、社会实践教学组织模式、知识竞赛教学组织模式等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中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增强参与意识。

比如,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经常采用“历史图书信息资料收集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是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组织模式中“惟课本为准”、“以讲授为主”做法的一种加大信息量、接触第一手史料的开放型教学组织模式,它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教学的机会。

我在《交通》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课前了解到学生对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交通工具并不陌生,因此我组织学生结合书本内容收集有关交通工具的文字资料、图片,并作好电子演示稿。从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中挑选出三位学生上台以PPT形式介绍陆路交通工具、水路交通工具和空中交通工具。学生在介绍过程中,不仅把他了解的知识介绍给大家,还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问题。

如其中的一位学生对空中交通工具是这样介绍的:„„,很久以前,人类从燃烧的烟会上升,想到了热空气会上升的这个原理,而造出了气球。气球升空之后,要如何控制方向呢?(——人类在气球上放上蒸汽机,带动螺旋桨,成功地控制了飞行的方向。)„„,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预示着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同学们是否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由谁最早进行过飞机的制造和试飞?(——冯如,他是我国第一个飞行家和第一个飞机制造家。)„„讲到火箭,明朝人万户的勇敢尝试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力量飞行的人。公元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

从他的介绍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该生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并结合自主搜集教科书上的新知识,形成了对空中交通工具较为系统的认识。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在《交通》一课的最后,我又布置了一道课后设计题:不同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代表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感兴趣的同学可设计一下未来的陆海空交通工具,并作简要的设计说明。通过这道题的设计,使学生注重如何以探究、自主的方式习得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及课后去发现多种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教师做一个引导者,使学生自主探究,享受乐趣

在历史教学行为中更多地注意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强调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和发展学生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懂得“论从史出、证史一致”的道理。

例如:在讲述“种族与人口”一课时,引导学生用搜集和整理统计资料的方法去理解人口增长和人群迁徙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深刻影响。并进行拓展课题指导:补充上海建城700多年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城市人口增长情况(数量和来源),使学生了解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并进一步设问,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新移居上海的外来人口?有同学提出要积极进取不甘人后,有同学提出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有同学提出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我还根据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选择下列教学活动:

(1)要求学生回家向家长了解自己的上辈移民上海的原因及艰苦创业的过程,对近代史上移民原因加深理解,写成调查报告。(可操作性强)

(2)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写小论文“人口迁移对上海社会的影响”,理解“海派文化”的特质。

学生们纷纷在小论文中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利大于弊,如促进上海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的发展,交通的发展等;有的则认为弊大于利,如造成治安问题,教育问题等。还有同学谈到,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新移居上海的外来人口?有同学提出要积极进取不甘人后,有同学提出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有同学提出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普遍对自己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培养学生了的史学意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教师做一个促进者,使学生张扬个性、致力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认同学生们所表现出的多元差异性,只有当学生个体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才是真正地为学生服务。至于学生发展的不均衡,这恰是他们丰富多彩个性发展的本质。各种形式的教学情景、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内在体验,让学生获得个体生命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体独特的个性特征。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知识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局限,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及学习经验中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和独有文化,要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交往,打破单一的教学组织方式,构建不同的、多向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例如:我在《艺术》一课上,展示了一幅中世纪的宗教画,与两幅文艺复兴时的两幅肖像画——《蒙娜丽莎》和《西斯廷圣母》作对比,让学生观赏,并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写一篇感受。刚开始,学生仅仅从美学的角度谈感受前者人物呆板僵硬,后者人物丰满、有生命力,典雅宁静的人性美;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去感受画里所体现的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中,人性逐渐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桎梏开始复苏,这三幅画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而资产阶级对人性的崇尚。通过引导,以从历史的角度促进了学生对画的深刻认识。

4、教师作一个合作者,使学生倾听交流、共同进步。

在课堂上,老师追求的不应该是片面的所谓安静的秩序,而是应该采用创设情境、问题导学、分组合作、成果展示和民主讨论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共同合作。合作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师生之间:

如我在讲述《三权分立》一课时.继学生举出安然事件、水门事件之后,教师又适时补充了美国决策攻打伊拉克的实例,然后师生合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第一位同学的例子说明三权分立存在着漏洞;第二位同学的例子说明尽管如此,三权分立仍起到了分散权力、监督权力、防止专制独裁的作用:而老师补充的例子则说明:权力无论怎样相互制横.都是站在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三权分立有利于权力的监督和国冢局势的稳定,更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三、转变中的体会----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然而,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绝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的降低,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第一,知识储备应更加充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观念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成为奔涌不息的河流,还应当成为善于寻找“水源”的专家型教师。

第二,课前准备应更加充分。在“备教材”的传统要求之外,历史教师更应在上课前“备理念、备资源、备目标、备学生、备教法、备延伸”。第三,课堂调控应更加艺术。学生主体参与程度的增强,使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与“未知”因素大大增加,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艺术必须随之提高,才能引领学生实现预设性的和生成性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只是操纵操纵鼠标,或念念串台词,或是对学生说一大堆难辨真假的“你真棒”之类的言不由衷的话,好像只有这样才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殊不知,这种盲目的“放任自流式”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充分挖掘和真正利用课程资源的价值的,更体现不出明晰的教学线索,难以真正实现课程目标。长此以往,其结果倒很有可能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引入浮躁的形式化的歧途。

第四,讲授引导应更加精到。目前,有些教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片面地理解为“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甚至发展到谈“讲”色变.完全让出了讲台。其实,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更要求教师具备精到的讲授和引导技巧。譬如,当学生的讨论“山穷水尽”之际。教师的点拨可以帮助他们走向“柳暗花明”;当学生的认识“误人歧途”之时,教师的三言两语可以帮肿他们回到“正确航道”;学生思想的粒粒”珍珠”有待教师的概括总结串成精美“项链”;学生源自感性的“窗前小景”有待于教师的理性升华将其引入意境高远的“别有洞天”。

通过这几年的新课改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一次教育终身享用的一劳永逸的教育观已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终身发展,还必须为社会作出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面对新的史学理论,新的教材,新的方法,还有新新人类,教师只有不断地向生活学习,向同行学习,敢于向学生学习,不断升级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内存不断扩大,速度不断提升,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己成为“有源活水”。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教

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及案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杨向阳编著:《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年

4月版; 5.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著:《历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

6.张静等著:《历史学习方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7.余桂元:“历史教育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潜能”,《历史教学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期;

篇3:新课改地理教学行为

金塔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纷纷出现, 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 我认为, 不少教师对于新课程缺乏深入的了解, 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有的甚至完全放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 盲目跟随, 追求时髦, 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虚假的“繁荣”, 使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一、讲与不讲

现在, 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 在各实验区和试验校组织的观摩课、研讨课、展示课活动中, 不少教师都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 能不讲则不讲, 尽量让学生动手, 让学生活动, 让学生探究。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 落实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念, 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台, 做到少讲, 甚至不讲。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 问题可能在于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师的任务在于借助教材这个“例子”,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那么, 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到底要“讲”还是“不讲”?究竟应该怎样“讲”?显而易见, 教师并不是不能“讲”, 而是要“精要地讲”。那么, 以语文教学为例, 教师应在何时精要讲解呢?

1. 自读之前启发讲。在学生自主阅读前, 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提示阅读方法及注意事项。

2. 重点难点着重讲。

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 进行重点讲解, 该挖掘的挖掘, 该品味的品味, 该讲深讲透的讲深讲透, 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疑难问题明确讲。

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 教师要明确地讲,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领悟课文内容。

4. 总结之时补充讲。

在总结一节课、一篇课文的阅读情况时, 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 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不要放弃训练

训练曾经是各门学科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它独霸天下几十年。然而, 在语文新课标中却没有了“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 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以及“三维目标”的落实。有的教师据此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 在课堂上很少甚至不再训练。正因为如此, 在课改试验中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重视人文性, 忽略工具性。偏重对人文内涵的挖掘, 疏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变以往的“重训练而弃感悟”

(735300)

王金凤

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 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和淡化。殊不知, 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而忽略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课堂教学就会内容空洞, 学生就会“营养不良”。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是语言实践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宜采用循环往返、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因此,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训练都是需要的。关键是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使训练包容感悟、促进感悟、加深感悟, 让感悟体现训练。

三、不要忌讳提问

现在, 在语文课上,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段话, 你体会到了什么”、“请说说你的感受”, 由于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所以学生乐于说出自己在学习上的思考与发现, 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习语文了, 教师也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但稍作观察分析, 你就会发现, 不少教师把“你读懂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当做“万能钥匙”, 不能根据课文特点, 不分时间场合, 不顾学生实际, 一味地使用。结果, 学生感受不多, 所见有限, 思维浮浅, 教学浮躁空虚, 华而不实。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体验和理解, 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但这并不是说, 教师只能使用“谁来演”、“谁来读”、“谁来说”等“征询式”的策略或方法。事实上,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带有主导性的提问仍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有价值的提问。

1. 要讲实效。在教学中, 教师要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把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推向深入。

2. 要创设“大问题”背景。

提问题时, 所提的问题不能小而碎, 不能直白得让学生一看就懂, 一读就会。提出的问题要有质量, 有思维训练的价值;要有针对性, 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挑战性、趣味性, 使学生欲罢不能。要创设“大问题”背景, 提出的问题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3. 让学生自己提问。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质疑。教师要舍得下工夫, 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篇4:新课改对师生教学行为的新要求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 学生

[作者简介]侯耀先(1958- ),男,陕西眉县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史和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陕西 宝鸡 721007)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168-02

教学行为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和学的行为(言语和行动)。它既包括内隐的行为,也包括外显的行为,是多种行为的总和。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学行为,若无教学行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者都非常重视教学行为及其研究,把它看做是教师重要的获知之路和手段。然而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师教的行为和灌输,而忽视学生学的行为和启发,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和教学效率下降。在新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①这一精神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转变“教”的方式

1.由知识性教学转向发展性教学。我们进行的各种教育研究和改革都是朝着一个最根本的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首先必须突破片面追求智育的知识性教学,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教学。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处理好新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新课程都规定了自身的标准,以此代替过去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包含了各门课程的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② 这三类目标蕴涵了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认真地按照课程目标对各个学期的教材内容加以分解,形成各个学期各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融为一体。随着教学目标的运用,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素质教育任务也就分步完成于各个教学过程中,以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2.由传授式教学转向互动式教学。传授式教学的教,是教师的“独白”;传授式教学的学,是学生的“静听”。传授式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境地,消极地接受教师所教,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是教学存在的基本形式。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资格参与教学,形成教师集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对话,师生主体与教材的文本主体之间的对话,从而使教育真正成为主体性教育。

3.由师生之间单一的授受关系转向多重交往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单一的授受关系,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现代教学理论把教学理解为师生交往、互动及合作的关系,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教师担当着多种角色。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者;“既是学生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组织者;既是教书匠,又是研究者;既是实施者,又是开发者;既是控制者,又是创造者”③;既是学生的帮助者,又接受学生的帮助;教师与学生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进者;等等。

4.由教师教教材转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过去我国是政府管教材,教师教教材,而现在,教材与教师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奴仆,而是教材的主人。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之外的教育资源;国家对教材的编写,由原来的“多本化”转变为现在的“多样化”。国家还设置了一些新课程,只规定了课程的原则,而不提供现成的教材,它的内容完全靠师生共同创造,新课程用课程标准代替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在内容划分、知识点、教育点的规定等方面都不像过去的教学大纲那样密集、具体,给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时间、空间的自由。

5.由灌输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权威者,学生是被动者、接受者。这样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完全得不到体现,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中,《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由注入式变为启发式。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组织引导、开启促进作用,忌讳教师的强加灌输,主张教师给学生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得出结论。这样把学生由后台推到了前台,学生成了积极参与者、主动索取者、探究发现者,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便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由主导教学转向引导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结果的评价等都由教师确定,教师是主宰者、控制者,学生是被控制者、服从者,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问题的结论往往由教师得出,学生只能静听、接受,这样的教学,教师主动,学生被動。新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这种状况,把教师主动变为双方主动,把教师主导变为积极引导,坚持教学民主,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少讲、精讲,多提问题,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得出结论。学生一时解决不了问题,找不到正确的答案,教师也不能代替学生解决问题、找出答案。而只能是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逐步找到答案,以便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索取者的转变,由听受参观者向积极参与者的转变,由学习现成者向探究发现者的转变,由依赖者向独立者的转变。

二、转变“学”的方式

1.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课堂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由于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④,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机械性、被动性和他主性。要变他主学习、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实现这种转变,关键在于把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引入课堂教学,并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2.由学习方式的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往往只有一种学习方式,即接受学习。这种单一的接受学习最后成为一种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式。今天,要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首先,应正确理解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凡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做主的学习都叫做自主学习。我们所说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无疑属于自主学习。就是接受学习,只要是在师生交往、互动的前提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接受,这样的接受学习,同样可以成为自主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由学习方式的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

3.由封闭式学习转向开放式学习。封闭式学习的最大弊端在于,它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这一弊端,教育部在《纲要》中,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⑤教育部还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然突破封闭式学习的禁锢,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形成开放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为特征。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应抓住三个环节:(1)创设情景、提炼主题;(2)提供方法,实践探究;(3)评价总结,表达交流。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设计方案,选择方法;实践探究,形成成果;总结评价,表达交流。

4.由“学会”转向“会学”。所谓“学会”,是指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把握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会学”是指懂得怎样学习,能够应对尚未遇见的各种不同的学习问题。由“学会”到“会学”是一个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会思维和掌握学习策略。所谓学会思维,就是既要学会逻辑思维,又要学会非逻辑思维,如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还要学会反思性思维。反思性思维是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离开的思维。学会思维又为掌握学习策略奠定了思想基础。国际研究成果表明: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是衡量学习主体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转变的桥梁。

5.由机械性学习转向策略性学习。传统教学观认为,知识是衡量人才的主要依据,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主要看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其能力和品质被忽略了。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过去的学校千方百计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费尽心思地记忆知识,学生整天捧着书本死记硬背,机械地重复训练,却不知怎样巧学、妙学,所以知识记忆得慢、效果差,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不高。新课程改革中,《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要达到的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⑥根据这一精神,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由机械性学习转向策略性学习。策略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巧学、妙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最终达到精学、会学,形成学习的技巧和艺术。策略性学习的关键是研讨学习方法,灵活选用学习方法,使学习的过程变为研究的过程,提高能力的过程,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過程。

6.由墨守成规地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突出和强调的是墨守成规地学习现成的书本知识,而不主张大胆地开创性地学习、发现知识,探究与发现被冷落,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按照他人或以往的模式进行,完全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模仿的过程。这样的学习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容易形成一种定式,增强依赖性、懒惰性,减弱发现性和开创性。这不仅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新课程改革中,《纲要》明确指出,要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这个精神,学生要变墨守成规地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研究式的学习,要敢于向现成的知识结论挑战,敢想他人之未想,敢做他人之未做,敢开他人之未开之路,不循规蹈矩,不迷信权威,而敢于发现、勇于创新,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锻炼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注释]

①②④⑤⑥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6,4.

篇5:新课改地理教学行为

[关键词]新课改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 教学行为

[摘要]新课改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是在要求学生从事快乐体育的主导思想下,树立“健康第一”的信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都必须有所转变,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所以笔者结合自身体育教学的经验,就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行为的尝试性变化做简单的阐述。

自“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也迈人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而言,更是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其预定目标。过去,我们的体育课程教学都是注重动作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新课程的精神与价值才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体现与落实。多年的教学改革,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从课程理念和行为习惯人手。

一、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

(一)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要求。

关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关注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是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提出的新的诊释。

(二)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要求。

体育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体育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因势利导。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与空间。

(三)新课改对体育学习生活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而且要关注学生个体;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体能,还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活动课、“游戏”课,包括一些体育教师在内,从内心也认为体育课就是给学生玩的时间,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负担中能暂时性的解脱出来,所以很多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很少有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所以很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成了一种摆设,对于教师而言,教授一门技术,对学生而言,掌握一门技术都是难以实现的。退一步讲,就算教师有多么认真和负责,教师在不断的重申体育课的重要性,学生对此却没有一点点反应,依然我行我素,最后的结果是教师在教学中失去了耐心,感觉身心疲惫,学生在课程当中也未学习到什么知识和技术。那么怎么来改变这种难堪的局面?怎样来让学生注重体育教学、来调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树立学生自主观,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针一对常规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普遍现象,如老师教的累,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积极性不高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尝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表现形式

(一)是学习的合作与交流者

在课程教学当中,我们也该改变过去的传统思维模式,教师应该和学生学会很好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在教师的教授下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反过来,教师也也该从学生的学习心得当中去发现教学当中的不足,只有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是活动的`组织管理者

体育课程教学有它自己的特点,由于大多数课程教学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就显的非常的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调动与协调上下功夫;与学生平等合作、交流对话,也要强调“有序”地学习,否则体育课就成了“放羊课”,因此,没有组织就没有体育课,体育教师应是一名好的组织者。

三、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

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是我们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新课标下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激励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的情感交流才能通畅,教学才能有成效。

(一)尊重和激励学生

激发和鼓励学生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重要举措,对于学生新的建议和意见,教师也该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寻找当中的不足,平等待人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的热情帮助和鼓励才会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共同参与,相互学习

学习不单纯是学生的事情,教学也不单纯是老师的义务,在新课改当中,学生和教师应该互相学习和尊重,大家互相帮助,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在这种共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才能发现不足,只有在这种共同的学习中,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和老师去交流,通过共同学习,结合成学习伙伴,教师才可能解读学生,提升自我,使教学水平得到升华。

篇6:浅谈教师行为与新课改

山东省枣庄市师范附小

黄洁成走进新课程,进行新课改,新课改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在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辅导者、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下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赞赏,是搞好新课改的前提。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即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在新课改中,只有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多给学生尊重和赞赏,才能搞好新课改。

二、建构新型的教学关系,多给学生一些帮助和引导,是搞好新课改的关键。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原来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只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帮助和引导:即: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醒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在新课改中,只有建构新型的教学关系,教师多给学生帮助和引导,才能搞好新课改。

三、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是搞好新课改的保证。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对象,对自己职业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要按照进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在教学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只有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搞好课改才能有保证。

总之,只有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新课改的精神才能落实,课堂教学才能获取成功!

参考文献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联系:山东省枣庄市师范附小

黄洁成 邮编

277300

上一篇:《多有趣的地方》教案策划下一篇: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