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学习更有趣学习心得

2024-07-17

阅读让学习更有趣学习心得(通用15篇)

篇1:阅读让学习更有趣学习心得

距 离

——《阅读让学习更有趣》学习心得

麻江县宣威中心学校 韦召娟

7月15日,恰逢三伏,是贵州最热的时节。辛苦了一学期的老师们结束了暑期各类提升培训,可能会旅旅游,又或者在家休息小憩......反正在这个热死狗的季节,我真心是不想动弹啦。在这个炎炎夏日,上海心教育社区青少年发展中心的台湾老师们,却不远千里到我们麻江来向麻江的老师们传播有关阅读的知识,让人敬佩。在参加“阅读让学习更有趣”悦读深耕研习营的三天学习里,从台湾的老师们给我们准备的关于阅读的盛宴来看,我们确实和他们存在了很大距离。具体表现在生活工作的态度、热爱学生的真情、自我提升的热情这几方面。

先来说说生活工作的态度吧。从宝岛台湾来的这些老师们,通过介绍才知道都是有二三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师了。特别是曾雪娥校长和蔡玲校长,一看就是上了年纪啦,可无论是在讲台上还是在和我们这些学员的互动中,都是那么地活泼亲切,充满活力,脸上永远闪耀温煦的笑容,让你忍不住想去听她说了什么,忍不住想要和她交流。蔡校长“我在这里快乐,我在那里快乐,我在任何地方都会很快乐......” 的歌表演总让我记忆犹新,在这几日偶尔不高兴时竟不知不觉哼唱起来,心情居然也好了,可见影响之大。最让我震惊的是他们的工作时间:早上学习到11点半,感觉都累啦,可是老师们还是有继续辅导的欲望;下午1点半开始上课,老师们还是照样精神抖擞,早上上过课的老师是不是不来了?不是。整个团队都在全程参与之中。他们的生活工作态度真是令人佩服。

再来看看他们热爱学生的程度吧。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谢老师在台上教我们做手工书。通过听、看谢老师,估计慢慢摸索应该会做。可是整堂课不光有谢老师,其他辅导老师都参与进来了,并亲自分散到每一桌去了解,指导,让你不会都不行。我们是成人啊,用得着这么细吗?我想他们心里肯定没有“反正我教了,都是成年人,爱学不学”的想法吧,否则也不会对我们这些培训者如此用情至深。看吧,台湾老师对待我们这些成人学员都是这样用心的态度,你就知道平时在教学中他们是如何热爱学生了。还有,我们这些学员作为成人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还容易走神,更何况是小学生啦。而这些台湾的老师似乎肠子要比我的长一点,总是那么能忍,总是有招数把“学生”的心思拉到课堂上来,还笑脸相迎不动怒。我,虽然脾气还不错,但总有忍不了的时候,特别是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小动作,我常常忍不住大声责骂,反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自己的讲课没有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和台湾的老师相比,我和他们的差距真的太大了。要学啊!

最后来谈谈这些老师们自我提升的热情吧。无论是哪一个老师,制作课件不止是精美,更主要是深度啊!教学内容的深究,和学生交流的探讨,知识系统的细化......很多名词我当时都不懂,后来又慢慢地看讲义,对号入座才稍微了然一些。而在台湾老师们眼里,他们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可见在平时,老师们对待自己专业知识是如何用心研究,提升自己,超越“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有一眼泉”的学习境界了。再看看已经26年教学年资的林于靖老师,还像一个小姑娘一样,天南海北的讲学,自创的精美配音童书,在课堂上更是忙前忙后地进行计算机操作,让我们这些学员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在羡慕的同时也忍不住思考,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但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来看,确实我们后天太缺少努力了。

这次学习,学到的不多,除了知道《聊书 谈书》中的一点内容,就是会做简单的手工书了。原因就是距离,因为自身知识的浅薄而无法听懂,唯一的自省就是——要加强学习啊!

篇2:阅读让学习更有趣学习心得

政治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很多同学听着老师的政治课都不知不觉的睡着了,老师讲的什么内容完全不知道,这是考研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敌。

政治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光教材就有好几本书,记忆量非常的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政治是考研的重中之重。

海文考研的一个政治老师井宇虹教授讲的就比较生动,上课风格非常幽默风趣,寓教于乐,而且课讲得也非常重点突出,逻辑性非常强,比较适合像我这样的考研学子。

篇3:阅读让学习更轻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清晰。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不善阅读,就不善于思考。”阅读多的同学“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奥苏贝尔等人研究表明:“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学生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依靠聪明和好学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这正如简单的建筑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越高一样。

可见,学生的阅读水平决定着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高中阶段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当前国家通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语文教师当务之急应开发好课外阅读这个大课堂,让那些阅读量急需增加的同学赶快搭乘上阅读这辆快车,让更多的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助一臂之力。近几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减负”,减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去不必要的课堂安排,让学生解放出来,自主安排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学校教育教学规定的任务之外的,完全属于学生个人支配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多。语文对闲暇时间的依赖最强,这一点在高年级就越明显。所以我认为,利用好闲暇时间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轻松学习也至关重要。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得法”,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向课外的延伸,补充课外语文学习内容。这里所说的课外语文学习,不应是学校规定的学习,而应是在教师指导之下的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行为。只有课外语文学习才真正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精神上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读写听说的内容,并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思考、体验。总之,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需要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来保证,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能自由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利用好这些闲暇的时间,不但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有更大提高。

语文教学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的闲暇时间要“成效”,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高中学生处于明理的阶段,学习的愿望强烈,教师要晓之以读书之理,明确阅读的动机,强化阅读的意识。让学生明白他们对于课外读物的兴趣,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更在于提高人的修养、品味,丰富、充实人的闲暇生活,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懂得许多作家在回忆自己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时候,都特别提及年轻时看过哪些课外书,如何从这些书中得益。教师应从培养兴趣的角度,帮助学生选好书籍,推荐故事性强、语言优美、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大家”的书籍。更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教育学生只要是健康向上的书籍要不断地阅读,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学生的素质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师应与学生多交流阅读的体会。在交流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动态,积极阅读的行为要及时地鼓励表彰,从舆论上激励学生以阅读带动课堂语文的学习,让阅读升值,让智慧晋级。

篇4:让数学学习更有趣

一、典型案例导入时激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始就充满趣味,可以让学生带着欢乐、愉悦的心情迈进知识宫的大门。教学时,我提供这样的典型案例:“2010年世界杯,章鱼保罗预测了比赛结果,同学们关注了吗?8次全中,预测成功率为100%。章鱼保罗不仅2010年预测的准确率极高,2008年欧洲杯预测的结果也让人惊叹,它共预测6次,其中5次准确,预测成功率为83%。”随着这两个数的出现,由此引入今天学习的课题——“百分数的认识”。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最不喜欢知识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进行”,而有趣的情境导入则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绝佳方式。

二、新旧差别对比中增趣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百分数在应用上具有简洁性、易比性等特点,我提供了不同的信息:“(1)2006年,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100;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100;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10。其中,溺水占5/16,交通事故占491/2500,斗殴占1071/10000,校园伤害占1429/10000,中毒占67/2500,学生踩踏事故占179/10000,自杀占67/1250,房屋倒塌占89/10000,自然灾害占491/5000,其他意外事故占357/10000。(2)把上述信息中的相关数据,对应替换成百分数。”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悟:“之前学习的分数表述,比较起来非常麻烦,且书写也不好看。用最简分数来表示大小,不好比较;将分数通分虽然可以比较大小,但是感觉非常繁琐;如果采用今天学习的百分数比较,简洁快速,一目了然。”这样,使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对比中,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百分数的好处,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生活实际应用中延趣

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的厌倦感,延续并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时,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趣味的练习题。

习题1:

师:“五一”长假中是否去海洋公园游玩?(学生人数统计如下表)

师:你们能不能说出三年级同学“一定去”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数?(没有学生举手)

师:这样吧,我们换一种问法。三年级同学“一定去”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几分之几?

生(齐):三年级同学“一定去”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3/20。

师:知道了几分之几,那么,占百分之几能想出来吗?

生:只要把13/20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5倍,就可以变成65/100,即65%。

师:非常好的想法,由分数直接推导出百分数。请同学们仿照上面的方法自己想一想,五六年级同学“一定去”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几。

习题2: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猛虎队获得了一次罚点的机会。小明、小军、小强都想去罚点球。小明说:“我曾罚中18次。”小军说:“我曾经罚中7次。”小强说:“我曾经罚中21次。”如果你是教练,你想派谁去?

生1:我想派小强去,因为小强罚中的最多。

生2:老师,我反对。小强罚中的最多,但是命中率可能不是最高的。(有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生3:老师,我觉得这道题还缺少一个条件,您应该告诉我们每个人各罚了多少次球。

师:你真会思考!确实缺少一个条件,老师把这个条件给你们补充完整。(课件出示:小明罚球20次,小军罚球10次,小强罚球25次)

生4:小明罚球的命中率是90%,小军罚球的命中率是70%,小强罚球的命中率是84%。

师:现在你们知道应该派谁罚点球了吗?

生(齐):应该派小明去罚点球,因为小明罚球的命中率最高,这样获胜的机会比较大。

师:说得非常好。

……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努力构建有趣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获得新知与发展。

篇5:阅读让学习更有趣学习心得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说,这次我来调研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门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整治情况,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已经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确实是沧桑巨变啊!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长江经济带绕不开的“必答题”。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非法砂石码头整治复绿后尽显生机,“脏乱差”变身公园绿化带…… 从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到扎实推进长江岸线环境综合治理,从建立“负面清单指南+沿江 11 省市实施细则”的负面清单管理体系到完善“国家—省—市”三级水质监测预警体系,近年来,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成效明显,两岸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共抓大保护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11 月底,长江经济带优良

水质比例达 82.5%,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 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1.2%,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8 个百分点。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们要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大战略部署,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让长江经济带更绿更美。

长江滋养中华文明,见证民族复兴。看长江,也是看中国;把脉长江经济带发展,也是铺设民族复兴之路。统计数据显示,长江涵养着占国土面积 1/5 的沿江生态,贡献了 2/5 以上的全国经济总量,带给了沿岸 4 亿人民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鱼米之裕。自 2016 年 1 月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以来,从云贵高原、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沿线 11 省市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强化环保治理、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协调联动,万里长江“绿意”奔涌,“绿色画廊”美景重现。数据是最有力证明,2019 年沿江 11 省市 GDP 占比全国超46%,多省增速突出,这说明了长江大保护,不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如今,滔滔江水日夜奔流,不断释放着中国发展的巨大能量,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保护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与长远发展。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 4300 多种,其中鱼类 400 余种,特有鱼类 180 余种。今年 8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就强调,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年禁渔,涉及地域广、持续时间长,特别是牵涉近30 万渔民的生计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织密织牢退捕渔民生计保障网,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从而推动捕鱼人变为护鱼人。同时,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严格执法监督,坚决斩断非法捕捞黑色产业链、利益链。唯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让“鱼虾自舞,但一舸芦花,数声霜笛,鸥鹭自来去”的长江永葆生机,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样本和范例。

篇6:阅读让我更理解教育心得体会

终于读完了这套南怀瑾先生著述的《论语别裁》,上下两册,内心里感概良多,又不知从何说起。大概缘于我从事教育工作,每读一本书都要与教育联系,这次,也不例外,《论语别裁》及近日读到的其他文章,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经常问老师们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有的说是教学生学习更有用的本领,有的说是为了孩子们将来能谋取好的工作,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我说,这些都对,但是,教育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培植人的心灵,让受教育者更清楚地认识自我,突破自我的局限,努力去克服自我,在人生旅途中修行自我,最终成就那个真实的自己。正如我在刚刚分享给朋友们的一段教育箴言中所说:“一个人认识了整个世界,全部历史,而不能认识自己,这个人终究是一个愚人。一个人征服了世界,征服了全人类,而不能约束自己的喜怒爱憎,私情物欲,这个人终究是一个弱者。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人的精神世界,使受教育者学会区分是非真伪、美丑善恶,学会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自我要求、自我完善。教育首要的工作是教导学生学会理性判断,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所行之缺点才是真正明理之人,这种自我的探索要贯穿在受教育者的全部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教人认识自己,尤其认识自己在能力上的限制,教人破除成见,少受外在事物的蒙蔽。从而达到教育的另一层次‘自强者胜’,就是战胜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这是那种在各种欲望的躁动中能够自我约束、控制住自己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先天具有的,是在青年期的教育中通过不断地战胜自己培养起来的。由此看来,教育就是教人‘认识自己’与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对‘自我’的培养。这才是‘人’的教育,而不是‘优良工具’的制造。教育决不能仅定位在知识技术层面,而是要促进人内在的精神成长。”“认识自我”“战胜自我”“成就自我”,孔老夫子的整个教育生涯中始终都在践行这亘古不变的教育真谛。

“认识你自己”,知道自己是谁?降生世间,所向何处?当你问清楚自己这些问题,你才能达到心性灵通,知道为什么而读书,为什么而学习,为什么而行走,不会在世事纷扰中迷失自我。这是做学问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孔子知道自己是寂寞的。每一个做学问的人,励志做事的人大多是寂寞的。所以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若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会不怨天、不尤人,不祈求他人的了解和理解了。就那样,默默地,静静地,用心地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儿。这是求学问谋事业最真诚最实在最不欺瞒的状态。物质的,不需要多少;精神的富足足以带来内心的安定。没有凄凉,没有寂寞,只有温润丰实,内心淡定。老夫子知道这就是他自己的生活,是他一生追求的境界。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向哪里去,所以他说“存心自有天知”。【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盐田、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我知者,其天乎!】孔子有一天感叹没有人了解他。子贡说:老师何必这样悲观!怎会没人了解你?孔子说,我这一生“不怨天、不尤人”;从基层的学识,艰苦的人生经验起步,但不为现实所困,能够升华,走入形而上的境界。我知道自己是谁,因此,我并不苛求别人的了解,存心只有天知,我只要做真正的我自己,这就够了。我们今天的学校、家庭、各级各界的社会机构,有在真正做学问,有真正让学生体会从“认识自我”开始的教育吗?为考试而进行的学习,人成了考试的机器;为就业而进行的积累,人成了职业的奴隶。教育的方向一开始就错了,把外在的无用的事物奉若神龛,人则像卑微的无头苍蝇乱飞乱撞,没有了教育的根基,没有了作为人的修行准则,这个世界注定要混乱,迟早要疯狂。教育要回归理性,让学生成为学生,让教师成为教师,让每个人都在这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去“认识自己”,沉静而淡定地做自己的那份事情。这是读书让我体会到的教育情结之一。

“战胜你自己”,所有外的诱惑都只为考验你而来。人生是一场修行,我们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外在世界与内在信念的冲突斗争之后,才会不偏执,不迷茫,不左右摇摆只定睛向前。先生曾经与我激烈辩驳,说孔子在他那时代是失败的,他周游历国想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舞台,最后惶惶如丧家之犬,他的人生是失败的,只是五百年之后汉武帝帮他发迹,他才有了今天这样尊贵的“万圣先师”的地位,他晚年孤独伤感,在落寞中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我好大一会儿凝神冥思:谁又不是孤独伤感的呢?你怎知道孔子是落寞的.呢?他也许是到了更高的生活境界,是谁也理解不了的呢?读《论语》说“孔子”,我从来不认为他带弟子周游历国是非要为自己寻找舞台,创造出山的机会,这是他出行的一个目的,但他不会为了功名利禄而贱卖自己的价值观,委屈自己高贵的灵魂,所以,一关又一关,一程又一程,一次挽留又一次挽留,阳货几次拜访他都避而不见,他若做事儿的愿望急迫,想要救世救国,他的机会多了去了,只消卑微弓下自己的腰,要权力有权力,要财富有财富,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孔子不这么做,他不会为了肉丸子而卑躬屈膝,这就是他讲到的“为政难,做人更难。”此之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人要有自己的人生观,要有崇高的价值取向,要始终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不为环境的转变而转变,不为外在的物欲所控制。如果能有这样的中心思想,无论高山险滩,风云变幻,处有处无,坦然自在。孔子是不合时宜的,正是因为不合时宜他才是尊贵的,崇高的,伟大的,是挣脱凡人世俗超然独立而不是贫穷的。他在周游历国的过程中完成了“去与留”“出或隐”“向现实妥协还是坚持自我”的人生最重要的课程,这一路行程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这难道不是孔子送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成就自己”,孔子和是学生共同成长的。他的教育精髓体现在身体力行而不是说服教育上,所以他的学生才会如此这般的缅怀他,纪念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当时的客观条件不适合,但目标是正确的、正义的、崇尚真理的,我就要竭尽全力去宣讲,去提倡,去为世界铺洒阳光;尽管我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我的努力不会成功,很多付出得不到赞颂,但是这是真正正确的事儿,这是值得每个人努力去做的事儿,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去做。为正确的事儿而努力,成功不必在我,我享受将自己奉献其中的过程。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不管成功与否,声名可就?这是对现在社会“结果论”“成功论”最有力的批驳。在“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孔子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儿就是传承思想了,他平平静静地回家来了,从30岁到73岁,和他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孔子的一生就是最好的教材,他努力用自己的成长故事去引导每个学生,让他们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最后成长为他自己。所以他既爱惜颜回,也欣赏子贡,更爱护子路。孔子是圣人也是凡人,他是有求的,他的理想之光寄托在学生身上,读到这里,你才能理解,孔子的失子之痛为什么不及丧颜回之伤;读到这里,你能更深刻地理解了,当子路战死之后,孔子悲痛欲绝地哭着说:“这是老天爷要断绝我呀!”孔子是不幸的,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何等的悲愤凄凉;孔子又是幸运的,我们今天能读到《论语》,应该是对他孤独灵魂最好的告慰。教育不只是传承,更重要的是“成就自己”,正在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们,你们体会到了吗?

篇7:终身学习让生活更美好

(主题:推动全民学习共建美好茅山)

庄子说,“人生而有涯,学而无涯”,在有限的生命空间中,怎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答案是读书和学习。

书是知识的源泉,也是欢乐的源泉,邂逅一本好书犹如收获人世间的一份珍贵礼物,让人终身无法释怀。毛主席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因此,我们开展全民读书学习活动,培养我镇居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鼓励大家参与到学习型家庭的创建中。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就对我们的知识能力要求更高、更严、更苛刻,只有多读书,才跟得上这个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

列宁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当然,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身边的领导、同事、朋友学习,向普通群众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以我自己为例,我是茅山镇2011届公务员,到现在工作还不满一年,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从家门到校门,毕了业就进了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可谓理论知识学了一箩筐,社会经验几乎为零,因此我要谦虚的做一名小学生,在社会的大学堂里充分学习社会经验和阅历。如果不是领导和同事的提点,我不会知道会议上看似简单的“倒茶”所包含的深刻学问,不同的客人,选择什么样的茶叶,配什么样的杯子,一杯茶该倒多少合适等等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定;如果不是在丁庄的葡萄园里听到农民经纪人的讲解,我不会知道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却不能让葡萄叶子任意生长、葡萄架下的荒草任意横生;如果不是在丁家边的桑葚园里听到打药水的大姐的解释,我不会知道我们猫山镇的桑葚竟是来自台湾的优秀品种;如果不是在集镇与出租车司机的交

流,我不会知道集镇打工者的生活状态……人生处处皆学问,这正应了那句话“只有坐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需要我们自觉的行动,使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快乐的生活姿态。然而,有的人对待工作和学习喜欢挑肥拣瘦,说这不是他该干的,那也不是他喜欢干的,怕自己因此而丧失了更好的机会,最终落得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做不成。我认为“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只是一个神话,即使有东西掉下来也要小心那是一个陷阱。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只有勤奋学习,美好的生活最终会因为你的不断学习而得以实现。

篇8:数学阅读: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一、读教材标题

一般而言, 标题是教材章节内容的高度概括, 因此,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细细体味标题的内涵, 使之能够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核心内容。教材中的标题有时是针对一个单元而言的, 如苏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标题是“认数”, 到底认的是什么数, 这个单元中没有别的标题了。这时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认数”来展开阅读和分类, 从而理清本单元的脉络:本单元主要掌握“认识千以内的数”, 具体是分成“认识整百数”“认识几百几十的数”“认识几百几十几”以及“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等几部分来学习的。通过对标题的阅读, 让学生能宏观地把握一个单元的知识脉络和知识要点, 在学习中就能有的放矢, 目标明确。

二、读例题

从学习的角度上讲, 阅读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表达能力, 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益处。特别是新课程提倡教师也是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教材,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会使用一些与课本上不同的、有教师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例子, 学生学起来会更加轻松又不觉得枯燥无味。

阅读例题时, 不能只是让学生读读、看看、念念, 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 在阅读中能读出例题中隐含的内在思维发展的滋味来。如苏教版第四册“认识整百数”中, 有这样一个例题: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只让学生指着左边的木板图, 依次数出“一百、二百、三百……九百、一千”个小方块, 然后让学生回答:“这里一共有一千个小方块, 可以堆成右边那样的大正方体”, 这种走过场式的阅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阅读的, 让学生思考:“你会用木板图堆成大正方体吗?想一想, 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才能搭成大正方体?”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充分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可以猜想、可以推理、也可以用实物来搭一搭。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 再让学生们得出“十个一百是一千”的结论。这样处理,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而且为以后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打下了基础。

三、读教材插图

数学课本中的插图具有内容简明、主题突出、形象直观的特点, 能很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 发挥文字所不能代替的独特的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插图, 领会其中的道理, 对于一些插图的呈现, 书本上呈现的往往是学习过程中的某个场景的定格或是结论, 而不能展示其发生、发展的过程, 特别是低年级的教材, 更是以具体直观的图片为主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导、思维、想象等过程, 深刻感受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把插图过程还原, 可以使学生获得对知识更深入的理解, 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四、读算式

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语言准确地读出算式, 明白算式代表的含义。有些学生虽然懂得解题的方法, 心里明白却又说不清楚。这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比较课本上的规范形式与自己的解答, 从中找出异同, 发现纰漏, 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标准的格式, 养成严谨深刻地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

五、读结语

读懂结语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和知识的前后联系, 另外也使学生容易形成一类处理问题的方法, 读结语与读标题一样, 能使学生形成从总体把握知识网络的能力, 但是两者又有不同之处, 读标题是初步从整体上来把握知识的脉络, 是将要学习的内容;而读结语, 是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有的结语都是通过学生的学习, 经过学生的口总结出来的。因此, 读标题是条分缕析的过程, 读结语是一种综合应用的过程。

篇9:电视,让语文学习更有趣

一、从收看新闻类节目中学习语言的规范、简明,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高中生时间非常宝贵,但仍然有许多小的零碎时间可以收看电视节目,如午间播放的“新闻30分”、“今日说法”,晚间播放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等。这些节目的主持人标准的读音、正确的朗读停顿和朗读语调、规范的语法都会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普通话水平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同时也对国内外的大事有所了解,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近年来,很多省份的高考作文命题涉及到社会热点,学生通过收看这些新闻节目可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积累更多新鲜的作文素材。

借鉴知识类节目,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电视中有许多群众喜闻乐道的栏目,这些栏目用于语文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员参与,进入角色,爆发创造力。像央视“百家讲坛”“国宝档案”“走进科学”等节目,我们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中宣传,在课堂上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比如让学生集体收看“百家讲坛”,然后对节目中所讲的某一历史人物进行评论,加深理解和认识,这会对以后的课文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借鉴这种讲座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讲析课文的活动。

二、指导学生收看电视剧,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兴趣—知识—技能—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造力,这是学生学习的良性过程,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要达到此目标,我认为可以有组织地开展对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的看读评写活动。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往往集中最佳的导演、编剧、演员阵容,比一般的电视剧更能激起学生的观评热情。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收看央视播放的四大古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收看前,让学生阅读原著;收看时带着问题去看。如:电视剧和原著情节的异同,导演如此改编的目的、用意以及得失和改正的意见。收看后,采用指定发言与自由评论的形式,组织辩论并写出剧评,谈谈自己的观后感。以后学到这些名著节选的课文时,学起来就更容易了。同时,将收看电视剧与课文中的戏剧单元教学结合,提高学生读写剧本的能力。高中语文课本就有一个戏剧单元里面节选了不少的中外优秀剧本,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这些剧本的基本创作知识与方法,再观看影视剧,增强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习剧本的兴趣。

篇10:学习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在我小时候,我就听爸爸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这句名言的教诲一下,我受益匪浅,不仅读了许多名书,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在我上二、三年级的时,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成绩很差,所以我便放弃了成为好学生,语文老师察觉到我不像之前那样努力了,便把我叫到办公室,一开始我很害怕,害怕老师叫家长,可真如我预想,妈妈被老师叫来了,我羞愧的低下头,咦,地上怎么有水啊?我一看妈妈哭了,那一瞬间妈妈的眼泪如刀一般刺进我的心脏,我泪流满面,真想找个缝隙钻进去。从那以后,我不再逃课,欠作业了,学习态度也渐渐变端正了,学习成绩也变好了,这让我十分兴奋,在优异成绩和名言的鼓励下,我开始看课外书:《水浒传》武松打虎写得逼真,《红楼梦》从兴旺到兴衰,让人叹息,《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的一生,《骆驼祥子》写了生活的破败……因为积累了许多知识,所以在期末我考上了好成绩,这更加让我见证了学习是要努力勤奋的。

篇11:学习让育德更和谐[大全]

大家上午好!

伴随着秋日的脚步,载着分享的喜悦,第14期德育主任干训班今天开班了。在这舒适宜人的季节与大家相聚在这里,我感到无比激动。而能作为一名学员代表在这里发言,内心又感到无比荣幸。企业界有句名言:“培训是最好的福利。”我想,局党委举办这次培训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和务实之举,更是对我们一线德育工作者的鞭策与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学员向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学习机会的局领导表示诚挚的谢意!向精心组织、辛勤筹备此次培训工作的干训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德育的范围是广泛的,对象是复杂的,时间是多变的,因此,作为德育干部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培训期间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确立目标,履行责任。黑格尔说:“没有目标,一切行动都没有价值。”我们只有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沉下心来,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培训时间,我们才能不辜负局里领导和学校领导的期望,才能更好地担当起管理育人的神圣职责。

第二,潜心求学,全面提升。这次集中学习,我们会充分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做到如饥似渴主动学、勤于思考深入学、学以致用务实学,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全面锤炼自己,确保学有所获,确保综合提升。

第三,遵规守纪,服从管理。我们会毫无条件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自律,坚决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我们会专心听课,认真做好笔记,会听从一切安排,尊重老师,团结同学,齐心协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自觉树立教育系统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四,精诚团结,增进友谊。这次培训,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我们会努力把握这次机会,充分交流在思想、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心得体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会在交流中加快了解,在关爱中增进友谊,在合作中增强团结,为我们今后在工作学习中的深层次交流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老师们,态度决定一切,有这样一句话:“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蝶。”我们一定会提高认识,着眼于崇明教育发展的大局,切实加快自身的成长,努力取得经得起今后工作实践检验的丰硕的培训成果。

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心灵畅达!谢谢大家!

实验中学钱惠娣

篇12:自主学习-让地理课堂更精彩

做了多年的老师,特别是地理老师,我们都经历过一些教学中的困惑,并且一直在积极思考,回顾一下,重点有这样几个:

困惑一: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是“你喜欢的老师有哪些?”,一般的情况是地理老师排在后面。大多数学生会喜欢语文、数学和外语老师,很明显语、数、外老师比地理老师有更多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这时我们思考:地理作为小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呢?

困惑二:在上课的记忆里,总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下课后却生龙活虎。这时我们思考:上课的形式让他们受到约束,厌倦课堂,怎样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得“自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呢?

困惑三:上课时,经常是课的前一段学生精力集中好,后一段往往就走神了。这时我们思考:如何让一堂课始终保持“新鲜”感?让学生始终活跃?

困惑四:有的学生课堂的表现很好,内容似乎都掌握好了,但是一遇到考察评价,就一无所知。这时我们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牢固掌握知识?

把以上的这些细节总结下来,我们深刻感觉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只有当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有积极学习的愿望,热情的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课堂才能生机勃勃,学生习才能不断进步。“三五X”教学策略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观点与方法,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怎样灵活的运用好教学策略,让每一节课都精彩丰富,始终是每一位地理老师的苦恼和追求。让我们来体会运用自主互助的学习方法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一、自主互助学习的内涵

自主互助学习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自主即主动学习,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调节学习策略,自我计划管理学习时间,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简言之“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二是互助即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最大限度的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概括为“学生教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启迪学生、学生考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自主是核心,互助是手段,自主互助学习尊重个体认知差异,保证教学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并且注重反馈和落实,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

二、自主互助学习的课堂操作

我们初中地理课面对七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认知水平在“感知”阶段,而他们争强好胜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活动需求大于他们的活动能力。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尽可能地把地理课设计成活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应用“三五X” 教学策略,自主互助学习方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设计中也要体现出把学生在课上随心所欲的交谈变为有针对性的学习交流,把孩子爱说、好动、张扬的天性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拘束”。教师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法让学生在竞争中主动学习,在交流中激发灵活、丰富的思维活力,在协作中感受探索的快乐和成就感。自主互助学习的课堂环节如下:

1.导入:导入的形式有多种,我们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是复习导入和情境导入,复习导入是在复习已学知识的时候,寻找与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情境导入是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导入可以采取同桌互助提问的方式,如请你和身边的同学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哪些问题很重要?交换一些看法等等;或是请一部分同学提出上节课的问题大家自由回答。情境导入也可以由互助方式展开。例如,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一节时,设计情境,模拟一个中国人在美国街头,与一位美国人的对话:“你是中国人?”“是的。”“你来自北京的中国还是台湾的中国?”“每个人都知道──只有一个中国。”对话由相邻同学分角色表演体会,然后自然的进入学习新课的状态。导入是课的开始,这时学生的精力还没全部集中,短暂的交流互动起到热身的作用,为下面的自主学习做好准备,也为整节课的成功做好了铺垫。

2.自主学习、探究体验: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为学生呈现精心设计的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体验。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以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目标导航,自主学习。先明确学习目标,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出现,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和顺序,让学习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查找资料,努力完成目标要的求。二是落实目标,释疑解难。对学习目标中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师生、生生互助解决,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提问。此时学生思维进入活跃阶段,互助方式是相邻同学或同桌,进行平等交流讨论,也可以一个为主一个副配合完成。这里最需要强调的是探究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简单的不用探究,过难的的无法探究,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七年级进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探究,如果这样设计问题“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温?”很显然这个问题太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找不到思考方向,如果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你能看出全球气温哪儿高,哪儿低?有没有规律?”“按照你发现的规律看看青藏高原那儿,有什么不同,什么原因造成的?”“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是更平直些还是更弯曲些,可能是什么原因?”“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说出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吗?”这样有层次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会不断感受探究的快乐。

3.展示交流: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需要展示,得到肯定评价,获得成就感。这个环节应该是动态课堂的高潮阶段。展示的方式有互助组内的展示,也有面向全体的展示。一是组内展示可以是同桌,也可是小组,采取一个学生主讲,其他学生听的方式,然后交换角色,研究表明,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爱因斯坦曾风趣地表达过这样的见解:“如果你能向老奶奶讲清楚一件事,那就表明你真正地弄懂了这件事。”借用爱因斯坦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学生能在学习小组中向同伴讲解、说明问题的原理和规律,那他就真正地理解了这个问题。二是面向全体的展示可以是教师的提问,集体或个体回答的形式,也可以是演讲,竞赛或角色扮演的形式。

4.总结回顾:在展示环节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热情过后,需要作个总结,主要是对本课内容全面回顾,形成知识体系。在方法上可以两个或几个同学一起列举知识点,试着用合适的方法形成整体,教师在这里是学生的助手,可以参与协助。概括和总结是一种学习策略,养成习惯后学生受益非浅。

5.巩固训练:目的是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最终促进知识的迁移,收获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在训练题的选择上要下功夫,重点知识分层训练,易混知识对比训练,同类知识变化训练,还要设计开放性问题和有拓展空间的问题等等,题型也要不拘一格,让学生动心、动口、动手、动脑。在互助活动方式上可以把训练作为检测,先由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同桌互相改错,并相互评价,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教师适时点拨,集体明确答案,使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三、自主互助学习的注意要点 自主互助学习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强化信息交流的密度和质量,扩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在操作中,有以下几个难点:

1.学生不主动学习怎么办?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如果能学会,体会到成就感,就会不断有积极学习的愿望。课堂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每个人都能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提高、进步。只有在充分的自主学习后产生了认知冲突,才会产生交流合作的欲望,保证学习的继续进行。

2.互助进行不好,或只流于形式怎么办?

老师要大胆放手,学生能通过预习自主解决的,就放给学生自主解决。独自能解决的问题独自解决;独自解决不了的同桌解决,同桌解决不了的,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来解决。互助方式可以是平等关系,也可以是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也在学习中交往。同时,作为老师有义务培养学生更有远见,要知道,“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因为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需要他人合作完成”。

3.教师怎样参与点拨?

新课改倡导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服务者,但在学习过程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点拨。对于那些易错、易漏、易混点、重难点,该通过师生交流解决的,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点拨作用,师生共同来完成。这种点拨和讲解是在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基础上的点拨,是升华认知、拓展思维、学到方法、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4.教师怎样适应课堂?

篇13:图画,让阅读更有趣

一、图画让阅读入门变得轻松

说起图画与阅读,首先让人想到绘本(图画书)。“绘本”英文是Picture Book,起源于西方,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在绘本里,图画是图书的一部分,甚至有很多绘本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不需要文字,图画就可以讲故事”,这就给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幼儿带来“阅读”的方便。绘本常常用图画替代文字叙述,内容简洁明了。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开始就是一只大兔子和一只小兔子在一棵树下对话的画面,接着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夸张的动作对比,丰富的表情刻画,向孩子们生动地讲述了“爱,实在不是一个容易衡量的东西”。

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性情得到了陶冶,艺术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因此,图画书成了打开孩子阅读大门的钥匙,教师应引导孩子由图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孩子爱上读书,轻松走上“悦”读之路。

二、图画让阅读考查变得有趣

一本书读完了,教师总想知道孩子是否真的读了,读懂了没有。然而,不当的考查方式不仅乏味,更会让孩子心生恐惧。一旦有了压力,学生就很难愉快阅读。实践证明,给书画插图是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有效方法。

笔者做了一个调查,在五年级十个班中,指定阅读十种不同的课外读物,读完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选择给读物画插图,以此作为检查阅读效果的方式,结果全年级512名学生中有71%的学生选择了画图。如孩子们读完了《爱的教育》,让他们根据书中的描述给人物画肖像,这既考查了学生对这本书的理解,也从中体会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孩子们读完了《青铜葵花》,让他们把心目中的大麦地、五七干校画出来,有的画出了大片的芦苇荡,有的画出了一片盛开的葵花地,有的画出蝗灾后的光秃秃的农田……孩子们笔下一幅幅动人的场景,令人赞叹。

图画不光是对学生动手画图能力的培养,同样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体现,这种对文本的感悟,以独特的方式呈现,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图画让阅读“开花结果”

如果说给读物画上插图是文章开出的“花”,那么再给这些插图配上简洁的文字,就是阅读结出的“果”了。这个开花结果的过程是孩子们感悟读本的过程,更是思维的再创造过程。把这些图画配上文字装订成册,署上自己的名字,这不就是一本新的“绘本”吗?再把这些“绘本”赠给低年级小朋友,让他们感受身边的“作家”“画家”的作品,这不只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激励。

刚开始让学生编著绘本,他们可能还没有什么方法,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首先在优秀的图画书里,寻找到易于模仿的元素,给孩子提供方式。如绘画要前后呼应,要富有艺术性,文字要适合念出来听,具备朗朗上口、生动、简练的特点。其次,配文时要着力引导学生描述图画内容,想象画面以外的空间,更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甚至模仿书中的语言。再则,可以删改原文内容,如在一组图画中去掉一幅,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利用这个空白图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4:阅读让学习更有趣学习心得

一、多能并举——翻译训练的独特作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翻译训练与纯粹的写作练习相比,学生下笔更加容易,更能激发二次创作灵感,看到同样的“母版”下,产生多种“新版”作品,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二)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在对经典作品进行翻译时,往往会在班里引发一轮“阅读潮”。教师可以翻译训练为钥匙,打开学生阅读兴趣之门。正如“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在阅读中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水平。翻译的面越广,阅读的面就越广,阅读能力就越强。

(三)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在翻译训练中,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对文字的编排使用、创新表达、古文新译等的运用,得到有别于传统写作训练所没有的成效。首先,在主题上得到解放。教师选择主题鲜明且富有意义的原作品,如《道边苦李》《杨氏之子》等。学生习得提炼主题的方法,通过改动主题、升华主题,学会提炼中心,表达主题。其次,翻译时,斟酌用词的过程对提高准确使用文字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推敲用词方面更为认真。如在《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训练中,“孰为汝多知乎?”一句的翻译,学生一人就能提出几个版本参与讨论:“谁说你的知识多呢?”“谁说你知识丰富呢?”“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谁说你是个多智慧的人呢?”“谁说你是个智者呢?”……

二、取材“中古今外”——翻译训练“二重奏”

语文翻译训练应直接指向“加强理解”与“促进表达”,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教师通过建立起大语文观,跳出教科书的规限,积极发掘、生成课程资源。这里的“二重奏”,指在中、外两个文化层面上组建练习资源库。

第一重——古诗词与文言文。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如《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四篇文言文,还有教材的古诗词,都可以作为主要的翻译资源。以此类开展练习,既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又促进背记和运用。此外,还可以分写景、叙事、说理几大类进行有重点的翻译训练指导。如《山行》这类写景诗,《回乡偶书》这类叙事诗,《题西林壁》这类融理于景的说理诗,都是很好的素材。

第二重——英文小诗与英文歌曲。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译中的翻译练习,应遵从“短、易、潮”三字原则,即作品篇幅要“短”,作品内容要“易”,作品主题要“潮”。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正式接触英语课程,即使进入小学高年级,词汇量也是有限的,所以选择练习的外文作品内容不宜过难过长,并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内容。

三、练习“渐入佳境”——翻译训练的“三部曲”

第一部:直译——“宜向直中取,慢向曲中求”

翻译练习宜从直译开始,也宜从古诗词作为起步。直译,就是照字译字,把古代的作品用现代语言再表达一次。如《静夜思》的直译,有学生这样写:床前洒满月光,怀疑是地上的霜。抬头望着明月,低下头来想起故乡。这样的直译,学生已基本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可指导学生加上在原诗没有出现的人物,让翻译更加完整。

第二部:意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意译”阶段,是学生能够在别人的作品与自己的语言之间进出自如的阶段,是取其意而译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练习最让学生兴奋,各人词汇库中积攒的好词好句都被主动地搬出来了。《春晓》有学生这样翻译:春天是一个不會失眠的季节,我总是甜甜睡去一觉到了天亮,眼睛都还没有睁开,耳边已经听到吱吱喳喳的鸟儿在鸣叫。忽然想起昨晚好像听到有风雨的声音,那些花花朵朵一定落了不少了啊。这样的翻译就是二度创作,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遵循古诗作者的意境,重新表述,每个人的版本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所以,学生学习兴致很高。

第三部:编译——“青出于蓝胜于蓝”

译,始终离不开原作者的思路。编,则可走向青胜于蓝的可能。编译是在基于原作的基础上尝试偏离、延伸、逆转原作的一种练习手段,是走向真正写作的训练。原作的作用是启发,是原点;编译的过程是创作,是生发。设计这个训练梯度,是基于小学生有限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加入自己的构想,通过“理解-解构-重构-编译”,使写作不再被动,他们急于要表达自己世界里的另一个作品形式。如《伯牙绝弦》的编译,课前学生搜集背景资料,对这段旷世奇缘有所认识。开始编译后,不少学生加入了伯牙未遇子期前的孤芳寂寞,有的学生在伯牙摔琴这一部分“偷取”《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这一节的桥段,另作新篇。学生在创作中,在作品交流中,在老师与同伴的肯定中,兴趣热情与表达能力齐升。

篇15:阅读让学习更有趣学习心得

这么多年来,合作学习非常流行,但是普遍存在着三个毛病:形式化、表扬化和平庸化。要改变这三大根深蒂固的毛病,你光讲什么教学原则、教学理念那是空的,你不化到细节中去是没有用的。那哪些细节特别重要呢?

细节1:从同桌合作开始培养合作。

同伴两个人之间怎么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合作,习惯了以后再过渡到四五个人、五六个人的小组合作。

细节2:四个前提条件准备好。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几个前提

条件:

第一,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前要有起码的阅读了解。

第二,在合作前先让学生有自主的思考。

第三,激发学生合作的需求。

第四,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

细节3:定期轮换分组方式。

关于分组,比较流行的是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我们的策略是定期轮换。

细节4:小组分工要明确。

这个大家比较熟悉。小组合作中谁做主持人,谁做记录员,谁做监督员,监督员类似于学习小组中的纪委,还有谁代表小组发言。代表发言之后谁来补台做补充性的发言等等。

细节5:“弱者”先说。

我们推荐“弱者”先说,爱表达、爱说话的学生再做概括或者做总结。这是我们的规则。小组合作学习

细节6:确定合作学习的时间底线。

细节8:评价、反馈不能少。

老师评价和反馈,越具体越有针对性就越好。另外,还可以有小组互相评价,自我评价。

细节9:增加组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比如,让后一组对对前一小组的发言先做一番评价或补充提问,这样组际之间有了交集、有了互动。

细节10:用好差异资源。

让好的小组派代表面向全班展示,介绍他们是怎么合作。或者让他们加入不好的小组,让学生指导学生、小组来指导小组。

细节11:把一个小组的亮点和资源变成所有小组共享的亮点和资源。

不要做沉默的巡视者。

细节12: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像语文,就特地要求学生在其他同学朗读时,听重音、停顿、咬字准不准,是不是多了字、漏了字都要认认真真。

细节13:体现年段的特征。

避免常见的以低段的方式从事高段的学习。

细节14:体现学科知识的特性。

上一篇:《小心船》(S版一年级教案设计)下一篇:观课议课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