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合作社

2024-04-26

空壳合作社(共8篇)

篇1:空壳合作社

“空壳”合作社要清理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实用技术普及推广的重要平台,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目前合作社成立门槛较低,对出资额度并无严格要求。由于注册容易,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合作社数量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如一些合作社缺乏运行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形同虚设,社内的资金使用不规范,虽有章程、分工,但大多流于形式,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好举措,但更应该关注的是合作社如何实现健康成长。笔者建议,一是要严把注册关。既要充分考虑农民意愿,便于注册,又要慎防“单方”运作,甚至“骗补、骗扶”等现象。

二是要加强对合作社财务监管。国家对合作社的扶持资金到位后,相关部门应关注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其开支的合理性进行审计监督,防止挪作他用或截流。三是要加强合作社的动态监管,建立退出机制。对不经营、不服务、不按章程规范运作的,加强督促检查,提出整改意见,促其规范发展,拒绝整改的,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其营业执照,将不合格的“空壳”合作社清理出去。(廖道沣)

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思考

发布日期: 2013-09-24

来源: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作者:

编辑: admin

点击数: 538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农村经济正逐步由资源依附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组织创新型转变。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政府惠农措施的支持、高新科技的支撑、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三者缺一不可。国内外实践表明,农民合作社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将政策(金融)、科技、管理有机融合于一体的重要平台。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点。在农业发展日趋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并推进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建设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竞价销售模式。竞价销售模式一般采取登记数量、评定质量、拟定基价、投标评标、结算资金等方法进行招标管理,农户提前一天到合作社登记次日采摘量,由合作社统计后张榜公布,组织客商竞标。竞标后由合作社组织专人收购、打包、装车,客商与合作社进行统一结算,合作社在竞标价的基础上每斤加收一定的管理费,社员再与合作社进行结算。合作社竞价销售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员“销售难、增收难”问题,以福建建瓯东坤源蔬果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合作社竞价销售的蔬菜价格,平均每公斤比邻近乡村高出0.3元左右,每年为社员增加差价收入200多万元。

二是资金互助模式。资金互助模式则有效解决了社员结算繁琐、融资困难等问题,目前福建省很多合作社成立了股金部,开展了资金转账、资金代储、资金互助等服务。规定凡是入市交易的客商在收购农产品时,必须开据合作社统一印制的“收购发票”,货款由合作社与客商统一结算后直接转入股金部,由股金部划入社员个人账户,农户凭股金证和收购发票,两天内就可到股金部领到出售货款。金融互助合作机制的创新实实在在方便了农户,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其优点在于农户销售农产品不需要直接与客商结算货款,手续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农户不需要进城存钱,既省路费、时间,又能保障现金安全;农户凭股金证可到合作社农资超市购买化肥、农药等,货款由股金部划账结算,方便农户;合作社可把社员闲散资金集中,供给资金困难种植户、经营户,起到很好的调剂互助作用。

三是股权设置模式。很多合作社属于松散型的结合,利益联结不紧密,尚未形成“一赢俱赢,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可以在实行产品经营的合作社内推行股权设置,即入社社员必须认购股金,一般股本结构要与社员产品交货总量的比例相一致,由社员自由购买股份,但每个社员购买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合作组织总股份的20%。其中股金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要向生产者配置。社员大会决策时可突破一人一票的限制,而改为按股权数设置,这样有利于合作社的长足发展。

四是台湾产销班模式。可以借鉴台湾农产品产销班模式,发展农产品产销服务组织,如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将传统农业生产扩展到加工、处理、运输,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一方面,生产前做好规划,生产规划迎合消费者的市场需要,做到产供销一体化。农业是弱质产业,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故应重视危机管理和预警体系的建立,生产前有完善的规划,对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市场风险或其它意外,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另一方面,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了解市场动态需求。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市场动态信息,并将信息灵活运用,选择有利的销售渠道。不仅将产品转型为商品,更要提升为礼品或者艺术品,赋予农产品新的价值,凸显新的文化特色,科学阐释养生功能,提升农业的文化层次和综合价值。

五是全程辅导模式。当前许多合作社带头人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有了项目不懂运作,对市场信息缺乏科学分析预测,服务带动能力不强。可以依托农业科研单位、基层农业服务机构、农业大中专院校等部门,开展从创业到管理、运营的全程辅导。以对接科研单位为重点,开展创业辅导,建立政府扶持的农民合作社“全程创业辅导机制”。结合规范化和示范社建设的开展,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农民合作社进行资质认证,并出台合作社的资质认证办法,认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合作社。在此基础上,依托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建立健全全程辅导机制,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定向扶持和有效辅导。

六是宽松经营模式。要放宽注册登记和经营服务范围的限制,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凡符合合作组织基本标准和要求的,均应注册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营利性合作组织的登记、发照由工商部门办理,非营利性的各类专业协会等的登记、发照和年检由民政部门办理;凡国家没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的经营服务范围,农民合作社均可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同时,积极创办高级合作经济组织,在省、市、县一级创办农业协会,下设专业联合会,乡镇一级设分会,对农业生产经营实施行业指导,建立新型合作组织的行业体系。

当前,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凸显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载体作用。推进农民合作社经营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并以崭新适用的模式辐射推广,必会推进农民合作社的长足发展,而这些也都需要我们根据实情不断地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篇2:空壳合作社

摘要: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与引导,尤其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全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了井喷式发展。但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问题也不断出现,“空壳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之一。“空壳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诞生与政府的市场准入政策、扶持优惠政策、审核监管政策、绩效考核政策等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是政策诱变的结果。因此,各地政府必须通?^政策调适,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改善扶持优惠政策、强化动态监管、调整绩效考核指标等,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健康规范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对策

基金项目:2016年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校级课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将一家一户单独进行同类生产或服务的农户组织到一起,进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0多万家,然而,光鲜统计数据背后,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那就是“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而真实地存在。为充分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真实状况及运行中出现的空壳化问题,近期笔者在河北省赵县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赵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赵县是河北省梨果生产大县,全县梨果面积25万亩,以历史久、面积大、品质优、产量高而成为全国闻名的梨果生产大县。近年来,在国家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特别是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赵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赵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上呈现规模扩大和类型多样化发展格局,据统计,截止2013年7月末,在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386家,位列石家庄市第一,其中,种植类330家,养殖类40家,其他类16家,入社农户7810户,社员出资总额3.4亿元。在赵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梨果专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占50%以上。梨果专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梨区,乃至赵县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对赵县东部梨区的谢庄乡、范庄镇等产梨乡镇的梨果专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这里几乎每个村都有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在范庄镇、大安村等比较大的村子里成立着各种名目的梨果专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达六七个,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但是真正发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统一生产,规范经营的屈指可数。这里9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只是为了享受国家的资金支持等政策,或者利用规模化的优势,从中收取各种“服务”费用,或者赚取梨果销售的差价,并不存在任何实际的经营行为。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的表现及其危害

我们实际调研中发现的梨果专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乱象,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一)注册登记后没有实际运营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

走访中我们发现,赵县梨区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但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场所、设备、资金、人员,也不开展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交的资料完全是一纸空文。这种纯粹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所有“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在赵县梨区所占比例并不太高,但是它的危害却最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有政府部门主导成立的,也有其他组织或个人牵头成立的。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政绩考核和套取补贴催生出的结果,由于其目的不正当,对社会的危害性也较大。政府出于政绩需要而支持或默许成立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有损政府的信誉,引发更严重的政府信任危机,而且会给社会其他群体和成员形成示范效应,加上本就存在的套利机会,使得其他组织和个人也效仿成立虚假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中牟利。不仅如此,它也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能够注册这种“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多半是些“能人”或有一定权势之人,利用自己的人脉疏通关系,从而造成权利寻租等问题。

(二)有名无实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

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是,挂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牌子,也有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并不具备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有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也不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和原则开展活动。我们对赵县的调查中,发现这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也就是说该地区绝大多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这种类型。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都是依托在该地建立大型的冷库而建立起来的。他们所谓的“经营方式”只不过是利用自己的规模贮存优势,把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的梨产品统一存放,然后利用集中优势统一出售。不可否认的是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确实能发挥规模效应,通过农产品的统一出售,使农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但是,由于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相应的组织框架和规章制度,通常都是进行“家庭式”管理。绝大多数农户,只是扮演了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储户”(即储放农产品的农户),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员身份。因此,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售的价格“剪刀差”实际上都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控制者“私吞”了,并没有使广大社员受益。这类被冠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个人冷库,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角度来说,便只是一个空壳,其危害性在于侵占了国家资产,掠夺了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享有的财政扶持资金,也降低了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任。

(三)运营中难以为继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也有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好的,或是政府怀着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美好愿望而推动建立的;或是农户等想借合作实现规模效益,改变自身市场弱势地位和经济贫困状况而自发成立的。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中经营困难,发展难以为继,逐渐成为名存实亡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时虽然将其包括在内,实质上徒具空壳而已。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虽不占很大比重,危害也远不及前两种“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严重,但它的存在一是让我们看不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真实发展面貌,加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繁荣的虚假表象;二是容易使农民丧失信心,打击他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的治理对策

在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空壳化”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否则,愈演愈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乱象,势必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使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生存。因此必须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

当前,不能再一味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准入门槛,应对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标准或者起点进行相应的提高。首先,应增加“工商部门实地勘验“这一注册登记的前置条件,不经实地调查勘验,或经调查发现不符合条件以及提供和编造虚假材料的,一律不予登记。另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总额提出一定的要求,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民平均年收入水平,合理确定出资总额的最低限度。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想持续发展,自身至少要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单纯依靠成立后的国家财政扶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是难以保障的。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优惠政策的调整

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极大地诱惑了一些企业资本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幌子,或实际控制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套取补贴、逃避税费,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对现有的财政支持政策应予以调整,尽可能减少直接资金补贴。首先,注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条件的培育,坚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其次,不能仅侧重于对单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补助或补贴,而要转向对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科技、人才、培训等服务的公共平台的有效支持上,由“输血式”补贴,向“造血式”支持转变。第三,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用奖励这种事后的支持取代事前的补贴,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范化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惩治政策的调整

加强政府监管对治理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乱象极为必要。除了上述的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外,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监管,并且对弄虚作假、违法经营等活动加大惩罚力度。如规定通过编造虚假材料或采取欺诈手段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发起人若干年内不得再作?榉⑵鹑硕懒⑸昵肷枇⑴┟褡ㄒ岛献魃纾?也不得作为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发起成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其他成员则一年内不得申请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按章程运营,侵犯农民利益的,三年内的任何项目申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都不予通过。三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解散退出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应到工商部门进行一次年审,如果不进行年审,经过一定期限后即可对其进行注销,以此减少“空挂”现象。在动态监管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成立不合法、运行不规范、发展无活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对其提出整改意见,拒绝整改或整改无效的,可撤销其营业执照,将不合格“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清理出去。

(四)政府绩效考核政策的调整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遍地开花,但良莠不齐,真假并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政府疏于监管、放任自流,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制造虚假的“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这又归因于当前“以数量论英雄”的绩效考核政策。因此,必须予以调整,再不能单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数量的多少或数量的增长速度来考评政府绩效,而应将评价指标重点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发展的规范性水平上,以及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引导、扶持、培训、信息提供、技术引进等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上,使考核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同时,由于各地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条件不同,即便同一个省内,不同市县在经济发展程度、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农民思想观念等方面也存有差别,因此,对政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也应有所区分,不能搞“一刀切”,否则一些地方政府将会迫不得已地弄虚作假,以完成它实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结语

本文主要梳理了当前形势下,河北省一些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空壳化”问题,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需要说明的是,河北省赵县梨果专业合作社存在的“空壳化”问题,并不仅仅是个例,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会严重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的新形势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修订步伐,如何杜绝“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这需要所有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淑英,王征兵.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制度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7(06)

[2]孟飞.农村大户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成、影响及其规制.农业经济问题,2016(09)

[3]黄祖辉,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07)

[4]马惊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属性反思及法律制度创新.政法论丛,2016(02)

作者简介:

篇3:“空壳村”如何“脱壳”

近年来, 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热点, 也是个难点。实现“十三五”时期的战略任务, 就必须着力破解当前农村的“空壳村”问题。全国各地也因地制宜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异地置业”, 夯实基础之路。采取县、乡 (镇) 、村三级共建模式, 以乡镇为单位, 集中在县城、集镇统一规划建设经济实体, 如专业市场、商业门面、特色小区、标准厂房、仓储中心等, 建成后产权由乡 (镇) “三资”办统一管理, 经营权属“空壳村”, 通过物业租赁方式增加集体收入。此方法收入稳定、适应性强、见效较快, 是打基础、利长远之策。

财政反哺, 共赢互辅之路。在强化村级组织建设中, 将农村工作中心下移, 职能下放, 同时大力推行积极的财政反哺机制, 在项目引进时, 奖励项目建设资金;在企业服务上, 给予工作经费;在税收监管中, 按比例从财税返还中给予奖励。此方法既能让村级组织由过去的“守摊观望”转变为“主动参与”, 更减少了县乡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是双赢之策。

资源入股, 理性抉择之路。“空壳村”往往资源利用率低, 资源保存更完好。村级或村级+农户以土地、山岭、矿产入股企业分红, 投工投劳参与交通等设施改造, 共同维护企业发展, 企业可以节省前期投入, 减少工农矛盾, 这对企业来说比单独开发的吸引力要大得多。但此方法要求理性而为, 把握好择商选资, 尽可能选择生态破坏小、资源利用高的项目。

篇4:反叛的空壳

摘 要: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一直汹涌着小农式的革命,那随处可见的偏激姿态,就是其症状之表现。真正的文学革命,并不割断与传统、与前辈的血脉相连,与之相反,它只有依靠这种血脉相连,才能创造出金字塔般的新的辉煌。

关键词:现当代 文学革命 偏激姿态

翻开20世纪中国文学史,突然想起了阿Q的革命。阿Q对革命本来是深恶痛绝的,不料,革命的风声不但使未庄的人们极度慌张,就连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也极其害怕。这让他深感快意。于是,他对革命热切地神往起来,不禁到处叫嚷:“造反了!造反了!”

然而,阿Q的革命,只是一次发烧的瞎胡闹。其革命的躯壳内,是乱七八糟的死灰和腐草。其动机主要有二:一是向外发泄——发泄对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的愤恨,也发泄对小D、王胡之类的不满;二是向内拿来——拿来元宝、洋钱和洋布衫之类以满足自己的物欲,拿来邹七嫂的女儿、赵司晨的妹子和别人的老婆之属以满足自己的情欲。

这样的革命,即使再热闹,也不过是小农的造反罢了。化用鲁迅的说法就是:“露出狼牙一声吼,拼了命,将别人从椅子上拉下来;再拼了命,让自己坐上去。”

但现当代的中国文学史上却一直汹涌着这样的小农式革命:

“五四”一代的“文学革命”,确实功不可没。但不得不承认,它也渗透了小农式造反的毒素。那随处可见的偏激姿态,就是其症状之表现。比如,学富五车的胡适居然毫不温文尔雅,一口断定两千年的文学“都是死的”;钱玄同也毫无君子雅量,竟然破口大骂“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而且还不过瘾,干脆连根拔起,想“灭绝汉文”;陈独秀更厉害,随手抓起一个文字的罪名,便要堵死人家的嘴巴:“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些,都是小农革命的常规战法:一通乱吼,死缠滥打,非赶尽杀绝不可。这主要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急功近利,自然就渴望速效,欲一立竿便见影,一举足就功成。

“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比“文学革命”更偏激,小农造反意味更浓。古典文学,不用说,都该一棍子打死,“五四”一代,也都腐朽了,自然不能放过。钱杏邨义正辞严,庄重宣判:“阿Q时代早已死去。”鲁迅代表的,只是“义和团时代的思想”,早就落伍,是“死去了的鲁迅”;成仿吾嬉笑怒骂,给“五四”作家们扣上一顶顶“有产者与小有产者代表”的帽子,且高声呐喊:“替他们打包,打发他们去”;郭沫若收集了大量“罪证”,宣判鲁迅的累累“罪行”:“一个封建余孽”、“二重的反革命”、“一位不得志的法西斯”。事实证明,所有这些,都极具小农意识。

“文化大革命”也是一场小农式“革命”,集体狂欢,规模浩大,盛况空前,且影响深远。在打倒、砸烂的瓦砾堆上,他们异想天开,欲重建“开创历史新纪元的、最光辉灿烂的新文艺”。在反传统的狂热中,他们慷慨激扬:树立“革命样板戏”,创作采取“三结合”,进行集体创作与批评。其结果是整个文场了无生机,只剩下“八个样板戏,两本书”。这场革命虽然轰轰烈烈,锣鼓敲得震天响,但实际都是一些烟雾弹。它遮掩的,不过是一些争权夺利的跳梁表演——打棍子、戴帽子、请圣旨、表忠心、树牌坊之类。

新时期以来,小农式的革命仍旧不断:

“朦胧诗”运动,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虽算不上“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但在当时诗坛,确实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对更年轻的“新锐”而言,其力量与影响,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威压。因此,“影响的焦虑”黑云般地滚动、蔓延,小农式革命风暴的再一次出现成为必然。于是,几个年轻的“新锐”揭竿而起,他们登高一呼,顿时天下云集:“打倒北岛”的呐喊响彻九州;“别了舒婷”的吼声声遏行云。“非非”、“莽汉”、“新整体”……各色旗号被高高举起。不久,他们啸聚一堂,举行“现代诗群体大展”,向世界联合宣告:起义成功了。“朦胧”时代,就此轰然倒塌。

“断裂一代”是另一次小农式的集体暴动。与以往文场革命相比,这次“断裂”,实在没有什么新意,既无明确的“主义”,又无一致的“原则”,不过是一群无畏的文学青年凭了年轻,对自我以外一切写作的一通情绪性发泄而已。他们的“断裂宣言”只是一声声欲望的尖叫,其他都是装饰音,是点缀。“断裂一代”,虽拼拼凑凑出了“断裂文丛”,可在当下文丛的海洋中却毫不起眼,没有泛起几个响亮的气泡,从此以后,便作了鸟兽散。更年轻的“80后”和“90后”们粉墨登场,使他们成了“昨日黄花”,垂垂老矣。可以想象,只要人类不灭,这样的革命就会永远革下去。

大体而言,小农式革命可归为两类:

一是“黑旋风”李逵式的革命:根本不关心革命的对象为何物,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打倒、砸烂、烧光。其革命姿态下,是最古老的私欲的鬼魂——以为到处吐唾沫、泼污水便能树立高大形象,以为四处扔垃圾、烧房屋便能征服整个世界。因此,凡绊我脚者、挡我道者、不顺我眼者,都一律视为反动,全部消灭。

二是另类先锋式的革命:对革命对象虽有所认识,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也一概打倒、砸烂、烧光。这类革命者,常走上创新的险路,欲以奇制胜:你玩崇高,我偏躲避崇高,去玩“一地鸡毛”;你求真实,我偏天马行空地虚构,大造迷宫和梦境;你喜欢站在广场,进行宏大叙事,我偏躲进房间,独自私语;你靠脑袋思考,用灵魂写作,我偏用下半身思考,用性器官写作……总之,凡他人鄙弃、不屑的,都张扬、光大;而凡他人张扬、光大的,都鄙弃、不屑。

前一类革命者,常常喜欢挑战名人,因为他们需要名人的强光来照亮自己,就像造反的小农喜欢杀“大户”,因为他需要大户的巨产来养肥自己。换言之,这样最容易产生轰动和速成效应,可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后一类革命者,则喜欢大胆实验,不断制造出一些新思想、新美学、新形式、新风格。好玩一些毫无意义的马戏动作,时时做些令人头晕目眩的腾跃,不过,多半都是有的放矢的矫揉造作,就像三流的节目主持人,无真本事便以稀奇古怪取宠、以油腔滑调博好。

但无论哪一类,其反叛的力量,在一浪压倒一浪的革命宣泄中,都会极快耗尽,剩下的只是一具具反叛的空壳。而空壳里原先藏着、捂着的东西,很快便都会抖落出来,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诚然,对传统、对前辈,我们应该有所反叛、有所革命,可是,反叛和革命,绝不是激进的“断裂”。激进的“断裂”,只是小农革命的一贯姿态,在这激进姿态下汹涌的,往往不是革命的激情,而是蠢蠢欲动的私欲。

真正的革命,并不割断与传统、前辈的血脉相连,相反,只有依靠这种血脉相连,才能创造出金字塔般的新的辉煌。因此,真正的革命者,一面果断地举起大刀,向传统的腐朽砍去,同时,又自觉抓住传统的生机,注入自己的血脉,让它作新的延伸、新的生长。他需要的,是冷静和清醒,而不是疯狂和发烧。因为冷静和清醒,所以他不但能够发现旧叶的枯萎,而且能够识别新芽的腐烂,从而保证其大刀所向是真正的腐朽,其最终收获的,才不是反叛的空壳,而是真正的硕果,也才不会在革命的呐喊和反叛的嚎叫中,喷出旧渣滓的气味。

反叛的空壳终究是空壳。小农式的革命可以休矣。文场需要的,是真正的反叛,真正的革命。

篇5:李广田:空壳

近来时常听人说,某某人有神经病,某某人发神经之类的话,仿佛这是一个神经病的时代似的。我有一个朋友,就曾经一再地告诉我,说某某教授是患神经病的,因此我却非常纳闷,一个人既有神经病怎么还能在大学里作教授呢?有一次,我看到学校门口贴一张大布告,是某某学会公开演讲,那讲题非常惹人注目,叫做《希特勒及其柄政后的德国》,而那个主讲者就正是那位神经病教授。这给了我一个认识的机会。

到了演讲的时候,我准时到场了,然而糟糕,听讲的人太多,简直没有一点空闲地方,我心里暗想:这么多人,难道都是为了来看看这个神经病教授的吗?还是大家都患了神经病呢?会场里秩序很好,神经病教授也来了,于是即时开讲,我也就立在一个墙角下听完了这一场演讲,结果我也就知道了这个教授的病源,那就是:他对于法西斯,对于横暴,对于一切反进步的东西痛恨到了极点。

后来又听说某某女生也是患神经病的。这个女生正是我自己教着的学生,我当然比较知道一些。我知道她脑筋不很好,那大概是因为受了太多伤害的结果。她文章的确写得很好,而且每次都很好,而且每次都可以看出她的思想。我记得她写过一篇叫做《毒药》的文章 ,可以说是一篇相当完整的小说,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同她一位表兄恋爱,她糊里糊涂地怀了孕,又糊里糊涂在学校宿舍里生了小孩。她受了学校中同学师长的侮辱,又受了家庭的责斥,她父亲给她毒药吃,要她死,却为她母亲所阻止了。她去找她那位表兄,那个负义的人,他给了她虚伪的安慰,又给她以“益母”的补药,其实那正是毒药,也是要她死,她却很傻,她怀着求生的希望把药吞了,几乎被毒死,而又被救了过来。

人家也许以为她现在完全绝望了,还不是自杀了事吗?然而她不,她从此奋发起来,她说:16岁以前的事都是乱来的,从今后非揉搓出一个新样子来给人们看看不可,她要活,她要活得好。……“要揉搓出一个新样子来”,我以为这话真是说得好极了,我们哪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不是如此呢?我们在层层的压榨和层层的围攻中生活,我们要拚命地去揉搓一番,我们活得像一片抹布一样,污秽,黑暗,被鄙弃,被践踏,然而我们却要挣扎出一个明天,要像一个“人”的样子站起来。

我以为这文章实在写得很好,这样的作者一点也并不“神经”。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实在也很健康,像她对于其他的看法一样。人家也许以为她这个人太不拘谨了,拘谨也许并不好,不过太不拘谨了就更不好。她的功课当然是可以值六十分的,但她不愿意为了考试而去用功,更不去开夜车,于是她就坦白地告诉那个先生:先生,你就给我六十分吧。如遇到什么困难问题,她索性就去拜访那个可以解答这问题的先生,也不管认识或不认识,更不管是否听过课,她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样不敢见人。她实在是非常尊重她自己的。她如果到你的家里来了,她就正如你家里人一样,一切都实实在在,绝无虚假,饥了就吃,疲乏了就告辞回去。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对于历史,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当前的现实问题,都有一 个很好的看法,她是永远()渴望着光明,永远追求着真理的。对于光明的希求太迫切了,而对于黑暗就有极端的痛恶,于是这就是所谓神经病了。

我想,许多被宣判为神经病者的人,也许大都是如此的。

我很想告诉我那位朋友说这样人很多,在这时代尤多,我自己认识的就不少。可是我终于不能告诉他。我知道他是随便说说的,那宣判某某为神经病患者的人不是他,也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更多的人,更复杂的一种力量。不过,因此我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既然这样的人是神经病患者,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完好的人,才是没有神经病的人呢?于是我想起了高尔基的题作《再关于恶魔》的那篇文章 ,他说:魔鬼把一个人的热情、希望、憎恶、愤恨……等等,都陆续地取去了,于是这个人就成了一个空壳,也就成了一个“完人”,这样的人是很健康的,当然也就不致于被人指判为神经病患者了。那么,我们大家还是都相勉为空壳好些吧。

篇6:农家书屋“空壳化”调查

3年未借一本书 如何让财政的钱花得不心疼?

作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惠民工程,近年来农家书屋深入千村万乡,受到农民的欢迎。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农家书屋60多万个,中央财政投入累计已经超过200亿元。

然而,记者调研了解到,在一些地方这件好事却引来农民不少困惑:部分农家书屋配书脱离生产生活实际,让农民哭笑不得,甚至书屋唱起“空城计”,应付检查时,找人充当临时演员作读书状„„农家书屋为何遭遇如此“尴尬”?如何让公共财政的钱花得不心疼?

书屋闹笑话:北方介绍种甘蔗、旱地配发养鱼书

记者走访河北省衡水、石家庄等多个农家书屋,发现这些书屋藏书都在1000册左右,涵盖了种植养殖、计算机、政经、文化等多领域。但记者同时观察到,来读书的人寥寥无几。

记者调查发现,书屋之所以唱“空城计”,源头在于图书配备“任性”,一些书跟农民的阅读口味严重不相符,不能吸引农民的兴趣。

--脱离实际情况。衡水市的农村农民多以种植西瓜为生,很多人家都有瓜棚。桃城区邓庄镇留仲村村民反映:“现在种瓜的技术更新到了‘中拱棚’,而书屋的书还在讲‘温室大棚’该怎么弄,这知识太陈旧了。”

河北省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谈到,甘蔗多产于南方热带地区,他却在一个北方农家书屋内,看到种甘蔗的书?!

宁夏海原县红羊乡某村农家书屋,书架上摆放着《无公害水稻安全生产手册》《大宗淡水鱼养殖技术200问》等书。而该村地处西海固山区,一直靠天吃饭,没有水源可供灌溉,甚至村中还有30多户人家需要到几公里外买水吃,水源非常紧张,更谈不上去养鱼。

--图书崭新,光盘未拆封。在一些地方的书屋,记者发现很多图书都是崭新的,并没有太多翻阅的痕迹。在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大葛村的农家书屋内看到,音像资料有一个专柜,然而那些光盘很多都没有拆封。

“书屋里最没用的就是成堆老旧的音像资料,现在大家流行上网,而且这些光盘内容也都过时了。”衡水市阜城县三里铺村村支书史家顺说。

--不适应阅读人群。记者在石家庄市东安家庄村农家书屋采访时发现,这里规章制度相对完善,墙上悬挂着“农家书屋管理制度”,桌子上摆着“借阅登记簿”和“读者意见本”,书屋里有人,但全是老人和妇女。

史家顺表示,村里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儿童、妇女和老人,更希望多一些童话、营养健康类的书籍,“但书屋里此类书并不多。”

--图书同质化严重。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此前参加调研时发现,“一个农家书屋里,《商务宴请赢在点菜》这本书多达7册,而《深入浅出注册表及BIOS》竟有12册。一个书屋总共才1000册书,配这样的书,还这么多本,农民真能用得上吗?”

陈力告诉记者,国内大部分地区农家书屋都是由县级以上的新闻出版部门统一配送,在一个地区之内,几乎所有农家书屋配送的图书都是一样的。由此造成有限的图书品种,百镇千村一面,图书同质化严重,读者很难在有限图书中找到需要的图书。

——或成滞销图书推销渠道。据介绍,现在书屋中有些都是库存书。有专家指出,好书成本高,折扣低了会亏钱,不能排除农家书屋已成为出版社或者书店推销挤压滞销图书的渠道。

长沙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主任陈忞还指出,在湖南调研时还发现,农家书屋采购的书绝大多数是省内出版的,外省出版的书籍很少,因此他还提出“农家书屋书籍采购是否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疑问。

3年无人来书屋借书

应付检查找“演员”

除了图书配备问题,一些农家书屋管理粗放,开放不正常,群众借阅困难,都造成书屋使用率低。

记者采访的河北部分农家书屋负责人表示,村里图书只能在书屋内阅读,一般不外借,主要怕村民弄丢了或者家里的小孩把书弄破了。

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留仲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杨佩华说,村里的图书室没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就是谁想看,就找人来开门看。

在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新让村委会农家书屋内,借书记录显示,该农家书屋有3年没有人来借书了。

“由于缺乏持续的服务保障,不少农家书屋建成后,不能正常开放。我们调研时发现,一些农家书屋为了应付检查,找人充当临时演员作读书状。”陈力说。

近年来,虽然各级部门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但记者到多个村庄了解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依然贫瘠。老人们多聚集在屋外晒太阳,妇女们有些唱歌跳舞活动。一些基层干部表示,农家书屋形同虚设,农民甚至不知道有农家书屋。

陈力认为,一些农家书屋已造成公共财政的重复投入与浪费。农家书屋与现有文化系统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各地正在推进的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也与已有的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以及数字化推广工程存在资源建设与服务部门的高度重合。

多听听农民的心声 钱要花在刀刃上

“不需要的书有一大堆,需要的书一本都没有。”记者采访的农民反映,希望财政的钱不要花得太心疼,有关部门采购时能到不同的村镇走一走了解下需求,不然配来再多的书也没有意义,他们想要多一些适应新形势农业生产技术和结构调整的书,多一些契合当前生活需求的书。

石家庄市东安家庄村村民王永波还向记者表示,希望整个县市搭建一个远程的网上图书馆,用好网络资源。

“农民才是消费主体,要给予他们话语权,否则强送硬塞没有需求最后只能被遗弃。”何香久说,相关部门要主动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更新和引进适合农民需要的书籍,使农家书屋成为广大农村群众获得精神食粮的好场所。

陈忞指出,要从长远考虑农家书屋的发展,把财政的钱用在刀刃上。农家书屋书籍招标采购过程,要对外公开、透明。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民代表参与到书籍招标采购的全过程中来。

篇7:“空壳村”的孤单与守望感悟随笔

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许多青壮年纷纷背上行囊,踏上远去城市的路途,希望在另一个充满幻想和吸引力的地方成就自己的梦想。逐渐地,许多村落人走屋空、地荒草长,“空壳村”就此形成。南昌市湾里区罗亭镇里观自然村,一个地处梅岭深处的小山村,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木屋依山而建,散落在狭长的山坳间,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土地撂荒劳动力不足的被迫选择。随着村民外出创业、进城买房或搬到山下,里观村仅剩84岁的杨近济和他63岁的儿子杨典荣。他们与大山为伴,过着几近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个始建于明朝、鼎盛时有400多人口的古老山村,逐渐成了“空壳村”。与之相隔不远的湾里区罗亭镇岑山村,一位没有子女的老人也像老杨父子一样独自坚守一个山村。与湾里区紧密相连的安义县,同样存在一个人的村子。这些即将消失的村庄,正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缩影。一位老人摆摆手告诉笔者说:“现在哪来人种地,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我们老的只有瞅着了,真可惜这么好地了。”我们在罗亭镇岑山村见到的村民当中,年轻人只有一位,其余全是老年人。村干部告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能上大学的很少,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听到村民说过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念书不行就趁早别念了,到外面打工还能挣几个钱。”在罗亭镇岑山村,我们问一位名叫赵波的帅气小伙子工作时,他以一种非常自豪和骄傲的口气说:“我打工着哩!”在采访中笔者得知,由于当时赵波学习差,父母觉得读书无用还费钱,而邻居家的孩子都去打工了,就坚决让赵波去打工。赵波说:“农村大人对娃娃的学习不重视,觉得赶快打工挣钱最实在。”经过了解,赵波和他女朋友每个月工资加起来有近六千块钱,其中绝大部分都花在了做发型、买时尚衣服、买新版手机、看电影、请客喝酒上了。赵波的父母也向我们诉起了苦:“孩子学习不好,我们没有信心让孩子完成学业。”他们无奈地说,赵波每两个月只打一次钱,每次二百元。虽然给家里的钱很少,但不花家里的钱就已经很好了,他们的负担也轻了很多。

老人守村守的是寂寞和无奈。罗亭镇岑山村老人介绍:老人们虽说是照顾留守儿童,但因体力实在难以支撑,无非就是做一些简单的饭菜给曾孙女吃,衣服也洗不动,更别说功课的辅导了。而另外一家的情况更让人揪心。73岁高龄的老人周圆脸家,家具简陋,房屋破旧不堪。他们全家一共7口人,大儿子和儿媳、二儿子都在广东打工,已经五六年时间没有回家了。3个孙子全是她照顾,除了做饭、洗衣服外,孙子的学习只能靠嫁到本村的姑姑帮忙辅导一下。问起孙子的学习情况,周圆脸老人一脸茫然地说:“不知道咋样,从没问过,只要是上着学就行。”

“空壳村”仿佛始终游离在政府职能范围的边缘。由于“空壳村”交通不便,罗亭镇岑山村里的常住居民绝大部分都是老人,有时候政府有一些需要村民参与的`政策也难以及时、有效地开展下去。有时候镇上开展一些活动,“空壳村”的老人压根出不来,而有些村子里面的事给老人说了,他们也没有办法执行,这个问题让他们很是头疼。村干部从乡里拿了表格让村民们填写,结果由于天下大雨路走不通,这件简简单单的工作竟然耽误了两周之多。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绝大多数老年人晚年都希望与家人在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但农村老年人的这些愿望愈来愈难以实现。伴随现代化和城市化而来的家庭小型化,使传统的以老年人为主干的大家庭已基本上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又因大城市户籍制度的高门槛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学有所成的有志青年也面临着农村机会少、条件差、受社会歧视等因素影响,而无法回流反哺农村。社会的迅速变迁使家庭中的代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更推动了老少两代的分居和老年人家庭户的增长。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如何能改变目前这种“空壳村”的现象? 笔者建议:

首先,解决交通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根本。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度,要必须坚持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突出以旧村改造、新社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发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注重村务管理的民主化。

其次,要搭建一个好的村委班子。切合农村实际,摸清每个“空壳村”的具体情况,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或预防这类问题。而这些方法的共同前提是要搭建一个好的村委班子,保证职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发挥;要建立一个长久的机制,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保证农民将一己之力充分地运用到农村发展的行动中来。

篇8:充实“空壳村”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大胆创新工作理念、发展方式和保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空壳村”加快积累、薄弱村加速跟进,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区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的达到30%,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还涌现出30余个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

五种意识

村级集体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因“无路论”等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而产生的等、靠、要的“消极怠工”做法。针对于此,夷陵区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各村必须确立村级集体经济“大有可为”意识。

在“大有可为”意识的基础上,夷陵区摒弃“行政主导”的做法,强化“尊重市场”的意识。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坚持用市场聚资源、筹资金、上项目、办企业,不搞行政命令,不搞拉郎配、不再新办纯而又纯的集体企业。村集体只能以入股、承包、租赁等方式发展新项目,实行村企分开,避免走过去村企权责不分、产权不明、管理水平低下的老路。

当然,仅有市场意识还不足以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夷陵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决摒弃“就村级集体经济抓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树立全局观念,与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工业企业发展、旅游服务业发展综合考虑,实行规划一体布局、政策一体制定、项目一体实施、资源一体配置,实现统筹发展。

此外,针对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夷陵区坚持着眼于长远发展和产业发展,不搞一个模式,不走一条路子,不按一个标准要求,实行“一村一策”,因村制宜,量力而行,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最重要的是,夷陵区还确立持续发展意识,克服不切实际、急躁冒进、求功心切的不良心态和做法,坚持“四不上”原则,即“侵害农民利益的项目不上、破坏生态坏境的项目不上、不能持续收益的项目不上、风险性较大的项目不上”,力争做到为民发展,发展成果与民共享;安全发展,有效控制发展风险;持续发展,形成长效收益能力。

六大模式

针对各个乡村的不同特点,夷陵区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

立足资源优势,走招商引资、参股经营之路。鼓励和支持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农业资源、优势旅游资源富集村,积极引进客商兴办矿山企业、农业加工企业,村集体以资源、资金、资产入股,年终按比例或定额分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集体产业优势,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樟村坪镇10个村以磷矿资源入股兴办磷矿开采企业,村集体每年分红均在100万元以上。

立足区位优势,走物业经营、承包租赁之路。鼓励和支持城郊村、城中村、集镇村、交通枢纽村,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兴建企业生产厂房、商业门面,对外发包出租,发展物业经营。龙泉镇车站村立足地处宜昌市城郊优势,独资兴建小商品、建材批发经营市场、临街商业门面和企业生产加工厂房,村集体每年收取承包费26万元。截止目前,全区有50个村通过开展物业经营,每年可为集体带来租赁性收入4万元以上。

立足存量优势,走挖掘留存价值、盘活经营之路。对村集体闲置的房屋、机械设备、场地等资产和荒地、荒滩、荒山等资源,通过承包、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盘活经营,变“闲”为“宝”,变“小钱”为“大钱”。2005年以来,鸦鹊岭镇19个村先后对2800多口集体堰塘、26座小二型水库、9000多亩集体柑桔基地进行了公开对外发包,村平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

立足组织优势,走综合协调、服务创收之路。鼓励和支持村级党组织发挥组织优势,为驻村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创优发展环境,驻村企业自愿向村集体交纳适当服务管理费用,从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分乡镇百里荒风景区每年自愿为驻地百里荒村上缴管理费4万元。今年,该村还引进客商兴建核桃基地,每年可获取服务费1.2万元。

立足村企优势,走转换经营机制、提能增效之路。通过股份合作、承包、租赁、聘请职业经理等方式,对原有村办集体企业进行改造,转换经营机制。樟村坪镇砦沟村将村办的云峰磷矿公司与管理规范、经营效益好的强势磷矿企业联合成立了“湖北柳树沟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村集体占10%的股份,每年分得近1000万元的利润。

立足外部优势,走异地开发、借势发展之路。在稳妥、安全、保值增值前提下,鼓励资源贫乏村、区位不优村,变“眼盯村内”为“放眼村外”,走出山门选创业项目、寻合作伙伴,异地投资兴业,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增加集体收入。今年,三斗坪镇秋千坪村计划按10%股份在城区入股酒楼经营,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以上收入。

三项机制

针对“上热下冷”、“上急下缓”等联动不畅现象,夷陵区以利益为纽带,建立了“五定七包三挂钩”利益联结机制。“五定”即区、乡、村层层成立确定领导小组,区委与乡镇党委、乡镇党委分别与乡镇包村领导、包村部门和村党组织层层签定年度工作责任状;“七包”即区委常委包乡镇、区乡党员领导干部包“空壳村”、党群部门包“软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农业部门包产业“空心村”、优势企业包资源“‘富集”村;“三挂钩”即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乡镇党委书记、分管领导、包村区直部门“一把手”、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提拔使用挂钩,与群众满意机关评选挂钩,与乡镇党委、分管领导、包村区直单位“一把手”、包村干部、村党组织及书记的年度考核、评先奖励挂钩。

这一机制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单位和干部个人切身利益紧密捆绑起来,建立起上至区委下至村党组织的“双线”强力责任链条和利益联结纽带,使全区上下扭成一股绳。

其次,针对因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快速推进的现实难题,区委改过去“撒胡椒面”为“攻其一点”,推行了“整村推进”的目标管理机制,分期分批实现整村“脱贫”。按照“提前一年实现省委提出的目标”要求,逐镇逐村开展调查摸底,排查锁定5万元以下的重点村。然后,区委每年以责任状形式,对各乡镇确定一批重点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合力攻坚,重点建设,整村推进,限时达标,消灭“硬骨头”。对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从当年新增的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中,拿出不高于10%的资金用于奖励村干部。

此外,针对国家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基层倾斜不足、整合不够、综合效益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夷陵区还建立了“一绑五沉”政策保障机制。“一绑”即项目捆绑,将涉农项目尽可能与集体土地、林地、协会相结合,放大项目使用效益。“五沉”即一是资源“下沉”。将河道采砂权和堰塘、水库等小型水利设施经营权“下放到村、办证到村”。全区14个村因该政策,增收都在5万元以上。二是资金“下沉”。区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直接奖励到当年集体经济稳定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三是税收“下沉”。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村集体经济实体的政策和税收优惠,不搞政策截留。四是人才“下沉”。通过每年选拔10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党组织任第一书记等方式,促进人才“下沉”到农村一线,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献智献力。五是服务“下沉”。推行“一线工作法”,区、乡各部门定期联合组团,将“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送到农村,“零距离”提供各类服务。

上一篇:猎聘网校园招聘策划下一篇:Dear Diary我的日记高中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