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本质是什么

2024-08-31

美的本质是什么(精选8篇)

篇1:美的本质是什么

数学美的哲学断想 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美,内隐的美与外显的美,婉约的美与奇异的美,独立的美与统一的美,这些美自然而不矫作,高贵而不俗庸,沉稳而不浮躁,冷峻中不失灵动,奇异中又不乏和谐,这些美反映了一种自然的秩序与规律,同时也更加彰显了人的最深层次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外部结果。如果将彪炳史册的数学大家们比作美的缔造者与传播者,我想,这一点也不为过。这是因为,在他们深沉的笔触之下所流淌出来的和谐而隽永的数学乐章,历久弥新,时刻能让后学者感受到……

一组精要的数学符号,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条言简深邃的数学定理,一种精彩绝伦的数学构想……,无不闪现着这些数学巨人们思想深处那汩汩不息的美感之源所散发出的激情与脉动,其升腾出的美的氤氲,笼罩着一种思维上的灵逸和深远,带给人们一丝迷醉其中的淡淡情愫。拉丁格言说得好:“美是真理的光辉。”如果将这句话投射在数学领域中,我想,大量的事例都可印证其简约的表述之下所蕴涵的深远意境。但从更广泛的意义看,美又何尝不是一种力量,一种蓄以待发的、存乎自然与人最深处的追求本真的力量,一种属性固有与理性追求的完美统一。不难体会到,数学的美――一种独特的、兼具震撼力的美,本质上包含了两个侧面的含义:主观意义上的数学美与客观意义上的数学美,即数学美既是一种人的能动的主观感受与思维表达,又是内蕴于客观世界的现实存在。从这两个侧面出发,以一种全面、深刻、辩证的数学美学认识为基础,站在哲学平台上,对数学美的本质做进一步的剖析与探讨工作,既有理论的完善意义,又具有数学美育实践的指导与促进意义。鉴于此,笔者拙笔写下了这篇断想。

1 数学美的存在性――客观世界的反映

在客观世界纷繁芜杂的各种变化与现象中,时刻贯穿、孕育着各种各样的美。美是杂乱中的秩序,是变化中的规律。美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是引领整个客观世界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数学美作为科学美的重要方面,就是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秩序与规律从数与形的角度给予反映和揭示。具体来说,对于美的存在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与考察。

首先,客观世界中处处渗透与体现着数学美,数学美是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反映。对于数学美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开始着手研究。毕氏学派在研究音乐乐理的谐音与天体运行的轨道时,发现二者在数量关系上都满足整数比,从而就此得出结论“宇宙间万物的总规律,其本质就是数的严整性和和谐性”,“美是和谐与比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毕氏学派试图从数和数的比例中求得美和美的形式,并终于从五角星形中发现了“黄金分割”,进而得到黄金比。这是数学美学认识史上的一大突破。从古希腊到现在,黄金比在各种造型艺术中都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现代科学研究甚至表明,黄金比在现代最优化理论中也有着应用价值,如优选法中的0.618法。即使在现代医学保健领域中,都可以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与神奇。最令人惊奇的是,很多生物的形体比例也是等于黄金比。难道它们都懂得优选法,自觉采用黄金比?不!这只能证明美学家的断言:“美是一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征。”

其次,溯源于客观世界的数学理论内部也充满着数学美。这种美本质上间接地表征了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徐利治教授曾说过:“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美等。”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甚至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的确,数学中美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例如,皮亚诺算术公理系统,就是逻辑结构简单美的典范;希尔伯特以非构造方法成功解决了代数不变量理论中的戈丹问题,体现数学方法的简单美;代数中的共扼根式、共扼复数、对称多项式、对称矩阵等。几何中的轴对称、中心对称、镜面对称等,都表现了数学中的对称美;运算、变换、函数,这三个分别隶属代数、几何、分析等不同数学分支的重要概念。在集合论建立之后,便可以统一于映射的概念,这体现了数学中的统一美……。近代科学家开普勒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言简意赅、意蕴深远的一句话,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2数学美的独特性――内隐而深邃的理智美与理性精神

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曾经这样描述过数学的美:“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象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满的境地。”罗素的这番精彩论述以“冷而严肃”“纯净”“崇高”“严格”“完满的境地”等字眼来形容数学的美,辞藻华丽且思想深刻,将数学美的与众不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再进一步看,正如前面所论述的数学美的本质包含了两个侧面(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因此,从主观与客观及其相互联系统一的角度来研究数学美的独特性,必然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与认识数学美的内在本质。

第一,数学的美是内在的美、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数学思想内部,数学美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像照镜子那样直接反映,而是人的能动反映,是自然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它所反映的不单纯是客观事物,而是融合了人的思维创造。因此,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透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比如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可谓内容丰富之极,但如果用式子表示的话,却极其简单:

E=mc[2],P=mv(E为能量,P为动量,m为质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并非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其中的美。其实,这两个公式代表了爱因斯坦对人类贡献的精华,它们深刻地揭示了微观、宏面、宇观的无数质能变化现象的规律,但式子却非常简单。其用字之少,内容之丰富,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简单美。再比如,数学家们把等式e[πi]+1=0视为最优美的公式,美在哪里?其实,这个式子将算术中的“1”“0”,代数中的“i”,几何中的“π”,分析中的“e”神奇地统一在了一起,即它们相会于天桥:e[iθ]=cosθ+isinθ(在该式中令θ=π就可得到上式),它沟通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第二,从价值追求的角度看,数学美实质上体现了人的审美精神,这种精神说到底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恰恰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想得以运用到非常完善至美的程度”,即“完满的境地”;正是这种精神,“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以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提出的一些问题”;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们能尽可能地去理解、了解、控制自然,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正是这种精神,“使人们有可能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的知识的最深刻的、最完美的学科内涵”,并使之“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这是笔者从罗素的论述中感悟到的数学美的精神层面的独特内涵。

3 数学美的驱动性――个人创新与数学发展的内部动力

对于数学美的追求历来是科学家进行发现与创新的重要内部驱动力。阿达玛与彭加勒都曾从心理学角度阐释美与发明创造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创造的本质就是做出选择,就是要抛弃不合适的方案,保留合适的方案,而支配这种选择的正是科学美感。正如阿达玛所说的:“科学美感,这种特殊的美感,是我们必须信任的向导,”因为,“唯有美感能预示将来的研究结果是否会富有成果。”数学史的研究表明,希腊几何学家之所以研究椭圆,可以说除了美感之外,再没有什么其他动力了。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没有任何实验依据的情况之下,仅从数学美的考虑出发,将实验得出的电磁理论方程重新改写,以求得方程形式上的对称优美。令人惊异的是,改写的方程竞被后来的实验证实了,而且利用方程还可推导出一系列令人陶醉的结果,电磁理论决定性的一步就这样跨出了。这不能不让人相信美的确具有如此巨大的推动力与支配力。诚如爱因斯坦所言:“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事实上,爱因斯坦所提出的科学思想,有很多是出于美学而不是逻辑的考虑。他对实验和理论不相符的忧虑,甚至远远不及对基本原理的不简洁、不和谐所引起的忧虑,而这正是刺激他的思想的源泉。

从广泛的意义上看,对数学美的追求也在不断推动整个数学向前发展,数学发展的历史不啻是一部追求数学美的前进史。比如,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数学家们坚持不懈地追求数学的统一性,从而相继诞生出三部数学巨著: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罗素与怀德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布尔巴基学派的《数学原本》。再如,出于逻辑简单性的考虑,数学家们很早就对欧氏平行公理的自明性和独立性产生怀疑,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最终导致非欧几何的建立。此外,对于奇异性的追求也同样推动了数学发展,对此,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提出可以说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纽曼和耐格尔曾把这一定理称为“数学与逻辑学发展史中的里程碑”。著名物理学家惠勒则更认为:“即使到了公元50,如果宇宙仍然存在,知识也仍然放射出光芒的话,人们就将仍把哥德尔的工作……看成一切知识的中心。”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个人的创新,还是对数学科学的整体发展,数学美的推动作用都是毋庸质疑的。从本质上说,对于统一性、简单性、奇异性的追求过程就是个人与群体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正如郑额信教授所说:“无论是对于统一性、简单性、奇异性或抽象性的追求,事实上都体现了数学家的这样一种特性:他们永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而总是希望能获得更深刻、更全面、更正确的认识。因此,他们总是希望能将复杂的东西予以简单化,将分散、零乱的东西予以统一,也总是希望能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数学家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美,而这事实上也就是认识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4 数学美的甄别性――评价数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之一

古往今来的很多数学家、科学家都将数学美视作衡量自己或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尺度之一。数学美犹如一个筛子,数学家们利用这个筛子对理论中的各种因素做总体上的甄别与评判,剔除丑陋保留美好,力图最终获得“美”与“真”的完美统一。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就曾说过:“我认为数学家无论是选择题材还是判断成功的标准,主要都是美学的。”庞卡莱则更明确地说:“数学家们非常重视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优美,这并非华而不实的作风……一个解答、一个证明的和谐、对称以及恰到好处的平衡……能使我们对整体以及细节都能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这正是产生伟大成果的地方。”

数学家与科学家们之所以如此看重数学美,就是因为数学美的甄别性在一定程度上为该理论的发展前景作出了预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科学家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众所知,概率论的产生始于17世纪,在当时,由于人们对概率概念所存有的不同理解,所以建立的理论体系也不完全一样。在这些理论体系中,最迷人的是前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建立在公理集合论上的测度论的概率论。以数学美的标准来评价,柯氏的理论体系,无疑极大地显示了数学的简单美与统一美,不仅对论述无限随机实验序列或一般的随机过程给出了足够的逻辑基础,而且应用于统计学也很方便。历史的发展充分地证明了,在这些理论中,惟有柯氏的概率论不断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后来还产生了不少新的分支。正如Nobel物理学奖获得者狄拉克所言:“一种理论如果是正确的,它就应该是美的,一种美的理论有普适性,它有能力预言、解释、提供范例,可用它来进行工作,因而数学美能激起人们的热情,对它的追求就好像是一种信仰行为……数学美是对理论具有决定取舍作用的一个准则。”

5 数学美的层次性――主观客观彼此交融的重要特征之一

根据前面的分析,数学美的本质体现在两个侧面,即它既是一种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又是人对于这种本质属性的主观认识与感受,且二者之间是辩证的融合。站在这样的一种辨证的数学美的本质观(数学的主观美、客观美及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台上,笔者认为,从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角度考察,客观世界存在的各种数学美的外部呈现与反映体现出典型的层次性特征。从本质上说,这种美的层次性特征既表达了客体美对人的感官、思维的冲击上的层次差异性,又体现了个体对数学美的主观认识上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张猷宙和木振武两位教授可谓对这一课题做了独特而深入的研究,他们结合数学美育,从主观认识与客观反映之间辨证联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数学美的四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并以此为基点,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构想。在此,笔者相信,对该课题的研究将会是继续深入、不断完善的。

6 结束语

在教育部刚刚制定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数学美的要求已开始有所涉及,这反应了一种趋势,即数学美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比重将逐渐加大。

[数学美的哲学断想是什么]

篇2:美的本质是什么

坚持执政为民,是党的一切主张和全部工作的根本归宿,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必须身体力行党的宗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我们党所处的环境和地位、所肩负的主要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必须认真回答好执政干什么和怎样执好政的问题。我们党执政干什么?就是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怎样才能执好政?就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概括起来,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篇3:浅析什么是艺术——美的多重性

以后的几百年间, 据不完全统计, 从中国先秦时期和古希腊开始, 给艺术下的定义迄今已有上百种, 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艺术的本质特征, 人们不断的试图给艺术下定义,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艺术即可传递的快乐、黑格尔的艺术即理想, 再到20世纪的克莱夫·贝尔提出了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和莫里斯的艺术即无定义等等, 几乎涵盖了本领域所有重要人物, 留下了模仿说、再现说、表现论、理念论、形式论等一系列里程碑式成果。印象主义运动以来的各种新的艺术流派相继出现成为主流, 它们不断的挑战人们对艺术的理解, 也不断突破人们对艺术的理解。

20世纪前, 随着哲学与艺术的碰撞, 哲学家们试图用一些对成为艺术的必要条件的探讨, 来对艺术做出界定。我们试图找到一个标准, 去判断什么是艺术或是评判艺术, 于是我们看到了艺术在不同方向上的划分:在艺术的价值层次上, 艺术的价值内容可分为物、境、理, 三个层次的价值观也把艺术所产生的精神境界划分为三类:艺术境界是模写、艺术境界是联想、艺术境界是抽象;在艺术的形式上, 我们根据它所使用的物质媒介可归结为“言”“声”“象”三大板块。而艺术中绘画这一大类就是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一系列表现手法来描绘具体的我们所感知的形象来表达感情;就如同诗人通常把许多抽象无形的东西和我们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景物形象联系起来, 使读者感知到诗人所体验到的感情。

什么是艺术?正如同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他自己的蒙娜丽莎, 和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蒙娜丽莎一样, 每个人对艺术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早在我们对自然的模仿、对人体的描绘等等一系列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 这些艺术作品无不是对自然美以及人体之美的赞誉。而美, 无可非议, 一直是艺术上的经典主旋律。而我们在艺术创作的的同时也就是我们在对自我追求艺术上美的极限的突破与创造的过程。

但仅仅从这个角度来诉说美与艺术是不够的。随着西方艺术流派的不断发展和演变, 现代艺术的兴起, 美的定义已不仅仅是局限于自然、结构、规律等我们所熟知的传统美学。时至今日, 丑到极致似乎也成为了美的一个重要代表, 在艺术中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之所以有这种美与丑变化, 则是在艺术流派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不同的艺术美的准则中, 我们用不同的视觉要素准则来规范艺术的美, 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看到毕卡索在画《绿椅上的施薇特》之前, 分别依序画了三张草图。分别从写实、构成、抽象等不同的方式来演变完善作品, 虽然构图人物一致, 但是带来的视觉感受和所想表达的艺术理念却截然不同。不过, 随着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增多以及艺术世界的发展变化, 人们也开始学习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美, 去观看艺术作品。

正是由于这种发展, 让艺术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了。如果说我们在视觉艺术上的追求与探索是艺术与美的纵向。那么, 社会变化发展, 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 时代造就了艺术美的不同。当我们在一个时代里, 不断的追求这个时代里的艺术风格上艺术美的极致。我们在不断地反思, 我们在突破, 我们在创新, 于是我们冲向了另外一种美, 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美学方向。于是乎, 我们回顾历史, 艺术具有鲜明时代特性, 拥有一系列的发展历史, 而这恰恰让我们从给艺术与美的单一抽象的定义中跳脱出来, 看到了艺术作为社会角色,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转变。它已然不仅仅是一种独立的现象, 而是在社会条件的改变下造成的艺术史诗。

人类艺术的发展, 就和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一样, 血肉相连。当我们第一次观赏义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家卡巴乔的油画《圣家族逃往埃及》, 应该会认为卡巴乔在画面上呈现线条、体积等视觉要素的方式, 是他个人独有的诠释方法的结果。我们再看另外一位义大利画家贝里尼的油画《草地上的圣母》, 我们很快就察觉到它的线条、体积和明暗的表现方式, 与卡巴乔的作品有类似之处。若我们有机会欣赏更多的作品, 我们会开始逐渐觉察各个艺术作品之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样的发现, 也开始影响我们往后观看每一件个别作品的态度。这就很好的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会因为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与生俱来的时代标志。随着我们观赏艺术作品的次数增加, 人们通常会留意那些相似性出现得最频繁, 并且逐渐在心目中为某一特定的艺术品凝聚, 塑造出一个标准来判断什么是艺术形象美的准则。这种形象是一种呈现于心理中的意象, 我们把这些归结在不同的艺术思潮和流派中, 形成这一时期特有的艺术风格。因此, 我们会把艺术与艺术品制作的时代或地方连结在一起, 艺术也成为了时代的产物。

当然, 对于艺术而言, 时代造就了艺术的变迁。艺术却不只是时代反映, 它也是艺术家个人的意念的化身, 是一个集体创作与个人信念的相互融合。时代是个大环境, 虽然一件艺术品透过视觉呈现不尽相同, 但是完成这件作品的过程却与所有人类的创造性活动, 以及创作者的个人经验息息相关。在我看来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 就在于它的动人之处。我们说美是艺术, 艺术是美, 是因为尽管美的定义无从划分, 因为解释“美”本身并不比解释艺术更简单, 但艺术与美的关系却是牢不可分的。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说, 美之极致, 就是艺术。因此, 我们在判断一件艺术作品时, 这件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是否传达出了美, 传达出了什么样的美, 它既是内容又是条件, 同时也是艺术评判的重要部分。

篇4:什么是商业本质的“本质”?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时 间: 2014年8月

近年来,人们对商业模式普遍产生了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回归商业本质。此时我们发现,如何解读“商业本质”反而成了问题。

2008年,我在理论界率先提出商业形态概念,对商业本质的研究必须以商业形态为基础。

首先,商业形态就是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组织形态。

商业形态的概念来自商业流通领域,是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经营组织类型(简称“业态”)。比如,是零售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又分为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市、杂货铺、连锁店甚至网店等形式,他们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将商业形态概念延伸、提高到产业高度,即企业在产业中的组织类型和在产业链上的存在形态。不管何种产业或某一产业中的特定环节,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商业形态。

比如,在房地产行业,按价值链顺序涵盖的商业形态是:投资商、设计商、开发商、建筑(承造)商、(销售)代理商和物业管理服务商等。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商业形态包括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运营商和贸易商等。

加工商一无独立的营销体系,二无自主的产品品牌,只能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成品,或为中间商生产半成品、零配件,最终沦为别人的“加工车间”。

制造商亦称生产商,一方面生产成品并自行销售(直销或借助加盟商分销),另一方面只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即所谓自产自销。他们拥有独立的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但因依赖自身产能而带有“重资产”风险。

提供商指的是企业提供产品、服务,而且很大程度上借助分包、外协方式。在具备相当技术附加值的产业中,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运营商则是依靠一定的特许经营权,提供综合性、公共性的服务。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具有一定垄断性,二是服务的客户广泛而普遍(无指向性),三是一般不生产或提供有形产品,但商业品牌的建设维护相当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提供商”与“运营商”的内涵比较接近。比如,我们一直将中国电信视为电信服务的运营商,但他们却旗帜鲜明地自我标榜为“综合信息处理服务提供商”。

而贸易商销售的产品并非自产,主要方式包括批发和零售。批发逐步已被分销、代理所取代,而且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迅速走向连锁。零售商的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但不连锁就难以做大。

其次,基业常青的沃尔玛如何将零售商做到极致?

1945年,山姆·沃尔顿用从岳父手里借来的2万美元,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开设了第一家杂货店。1962年,公司正式启用Wal-Mart商号,并于1970年公开上市。

对7岁就开始卖报纸、送牛奶的沃尔顿来说,薄利多销才是商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天天低价”可谓经营哲学的逻辑基础。要使普通百姓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就必须“天天低价”;而要做到“天天低价”,就必须坚持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和每天追求卓越,并推行员工持股分享计划。

1987年,沃尔玛耗资4亿美元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用于全球连锁店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联络。这间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数据库,涵盖了商品来源与流向、仓库管理、顾客、设备投资、管理费用及经营分析等信息。

2004年,沃尔玛率先启用智能标签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条形码。智能标签内含数据芯片,记录着货物的各项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就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行物流配送操作,同时还能降低盗窃和假冒产品的风险。

就这样,在互联网问世之前,沃尔玛就解决了自身运营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问题。从不搞营销广告轰炸,更与商业模式创新绝缘的沃尔玛,在IT设施建设方面堪称“国家级”投入,其收益回报与核心竞争力谁与争锋?

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长居榜首的是沃尔玛;在全球富豪排名榜上,沃尔顿家族位居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之前——其诀窍不过是把零售商做到无人匹敌。

最后,商业模式取决于商业形态,而后者更重要。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商业组织在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持续盈利模式。为此,企业需要将内外部各种资源和要素系统整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一种交易结构。

众所周知,快餐大王麦当劳的利润支柱实际上是商业地产经营:首先把精心考察的店铺租下来;然后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加盟商,将店铺加收20%的租金后再租给加盟商。

商业形态与商业模式二者不容混淆。简单来说,企业必须先明确商业形态,再确定相应的商业模式。

第一,二者的层级不同。

虽然不否认存在一定的互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商业形态决定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一定商业形态基础之上的,同一商业形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有其共性(不排斥标新立异)。反之,一定的商业模式要在不同的商业形态之间进行转移、复制,一般而言难度要大得多。

譬如,制造商与零售商属于不同的商业形态,对应的商业模式必然不同。制造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供应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而提升附加值,以及市场渠道的战略合作。而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则侧重于规模化采购、连锁化销售和快速周转,甚至离不开供货商的入场费、推广费。

第二,二者的重心不同。

可以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在确立战略定位以及商业形态之后,所相应采取的竞争模式、运营策略。正确的战略定位(包含商业形态)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还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同样,正确的商业模式能带来盈利,但如果缺乏科学的战略定位则无法持久和难以扩张。

换言之,商业模式是一种比较成功和稳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相近。而商业形态,则是指企业明确了产业边界之后所确定的组织形态,是在产业链系统中得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商业本质。

说到底,所谓商业本质的“本质”,就是不同商业形态所决定的企业运营模式;除了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层面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当然也不排斥在商业模式方面动态创新。

篇5: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出色的设计很好,但是用户体验最重要。Path 2.0的设计就很出色,但从作者自己的感受来说,Path实际并没有没有什么用户,其本人称自己仅用过两次,周围使用Path的人也是寥寥(当然他的感受不一定就代表所有人)。这个就好比是时装表演上的衣服,大家都很欣赏,但没有几个人会穿。

仅有好看是不够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用户体验。

今天所谓的web设计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设计,仅是样式、像素颜色之类的拼凑。真正的设计必须解决问题。真正的设计必须比摆弄一下PS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应该致力于营造深思熟虑、引人入胜的用户体验。然后才是让美学设计来锦上添花。

因此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大抵如此,采用的都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设计,可以去看看Facebook、Google、Amazon的网站,他们所专注的是营造极佳的体验来取悦用户,并带来附加价值。Instagram的设计就是相当的实用主义,虽然没有Path那么性感,但是它让拍照、分享的过程简单、愉悦,这就够了。为什么Wesabe会败给Mint?

个人财务管理网站Wesabe成立的时间比同类的Mint早了10个月,但最后却败给了这个后起之秀。为什么?其CEO Marc Hudlund写过一篇反思文章。篇幅很长,但其总结的要点是:我专注于尽可能提高数据编辑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而Mint关注的重点却是如何做到让你无需编辑。

也就是说,Mint所做的事情是引入你所有的数据,然后自动替你组织起来。这个才是箭头上的毒药,找到这一剂毒药是真正的设计师的核心工作。Dropbox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击中的?

作者谈到了以前给自己的一位设计师朋友推荐Dropbox时对方的感受。对方感到很错愕。Dropbox用到的是一种跟web历史一样老的图标样式:FamFamFam。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实在是糟糕透顶。但是,从把握设计的精髓来看,Dropbox实在是极具天分,尽管当时他们并没有什么设计师。

把一个文件夹放到你的桌面上。OK了。虽然在屏幕背后,隐藏着如此之多的技术和功能,但这没有关系。有个文件夹放在那里就够了。这就是Dropbox的毒药。设计迷思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不是去寻找什么很酷的调色板,不是去追求什么灰度和阴影效果,不是制造出虚有其表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这些东西不能够喧宾夺主,设计的本质在于营造引人入胜的杀手级用户体验。而要想成为杀手,你得找到自己要射出去的那支箭的箭头上的毒药。(http:///blog/2012/05/582 —————————————————————————————————————————————————————

苹果首席设计师:简约主义并非简单了事

国外媒体报道,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在谈话中经常会提到简约主义,他在产品设计中也始终追求简约的风格。但是,他反复强调,简约主义并不是简单了事。设计追求简约主义

“设计这个词的含义既可能非常丰富,也可能一无所指。我们并不会真正谈论设计,而是谈论提出创意和生产产品的过程。”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说。

他在1998年设计的iMac,彻底改变了苹果的命运,当时该公司已濒临破产。在2001年,iPod更进一步,彻底变革了整个唱片行业。在2007年iPhone推出之时,它同样影响了整个手机业务。而在2010年,iPad的问世更是引领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类型的发展。乔纳森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设计和开发任何东西都非常富有挑战性。”他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力将简约主义融入到你不知道答案,不知道有多难的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在乔纳森的谈话中,简约主义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汇。但是,他总是会反复强调这个词具有的特殊含义。“简约主义不是没有一点凌乱,它本质上描述的是一个对象和产品的功能和位置。不凌乱的产品只能说是一个整洁的产品,但不是一个简约的产品。简约主义并不是简单了事。简约主义的要求必须渗透到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它是最基础的东西。” 硬件中的简约主义并不总是与软件中的简约主义相一致。自从iPad、iPhone和iPod touch的操作系统iOS崛起以来,简约主义被打上了所谓的“复古”的烙印——也就是在新的设计中保留古典设计的装饰特点。于是,苹果Mac电脑和iOS设备中的日历中就出现了假冒的皮革纹理,甚至假冒的针脚。

当笔者就此征询乔纳森的意见时,他拒绝对此发表评论,只是用外交式的口吻作答,“我关心的问题是与其他团队精诚合作,提出产品创意,然后设计硬件,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至于你谈到的这些元素,我并没有留意过。” 寻找创意关注细节

在设计了如此众多成功的产品之后,乔纳森早已对他及其同事提出的各种创意熟视无睹。但是,他仍然惊叹于创意的产生过程。“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说。如果要理解乔纳森,你就需要认识他的热情和诚实。这绝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他一生追求的东西。乔纳森说,他往往会用他和他的团队努力解决的问题来衡量他过去20年中的生活。在寻找创意的过程中,乔纳森及其团队经常会苦思冥想、学习新东西、创造全新的流程以及向其他行业的专家请教。例如,在设计第一代iMac的过程中,乔纳森及其团队曾向糖果行业的人请教,如何在生产糖果颜色的电脑外壳的同时,保持其一贯的半透明度。

为了在设计上精益求精,乔纳森还专程前往日本,观摩了武士刀的制作过程。网上曾有传闻称,苹果iPad 2的设计灵感就部分源自于此。但是,乔纳森对此予以了否认。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深信不疑,是因为乔纳森和苹果均以注重细节著称。“有时候,我们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来解决最不起眼的小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影响产品的功能。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这就像„完善抽屉的背面‟。你可以说人们永远看到不它,因此没有必要完善它。我很难说清楚这样做为什么很重要,但是我就是认为它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证明你真正关心你的产品使用者。我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做到这一点。这样做是对的,我很难解释为什么。”

对于细节的关注最终让苹果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公司,并让人们形成了该公司永远不会失败的印象。其实,苹果也有很多不成功的产品,例如2000年发布的Power Mac G4 Cube,以及2007年推出的苹果电脑。“在一个项目实施的大部分过程中,我们通常并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放弃某个创意。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情况都是如此。”乔纳森说,“很多时候,当一个项目进入成熟期,我们也拥有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却深感不安,因为你需要向你自己和别人推销它的价值,这种推销过程本身总是让你感觉你的产品还不够好。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实事求是地告诉自己,„它还不够好,我们需要停下来。‟这样做是极其艰难的。”乔纳森还说,知道何时叫停一个项目是“我的一项重要职责”。团队是苹果未来成功的关键

乔纳森称,在苹果内部,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很强烈的信念,那就是专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但是,当一个产品进入开发过程中时,这个过程会是相当的流畅。他说:“当我们坐在一起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将会很难确定谁是电气工程师,谁是机械工程师,谁又是工业设计师。”

团队合作是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苹果工作,弥足珍贵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设计团队中的很多人在一起共事了15年多,而且作为一个团队在一起学习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一起犯错也是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没有尝试过大量的新想法和遭受大量的失败,是不可能学到什么东西的。”

去年是苹果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新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接管该公司才几个月,苹果的原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就离开了人世。乔布斯的离世使得一些分析师预言,苹果公司将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衰退。正如你所预料的那样,乔纳森不以为然,“我们开发产品的方式与两年前、五年前、十年前完全相同。并不只有我们几个人保持着相同的工作方式,我们整个公司的团队都保持着相同的工作方式。”

篇6: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理解文化的`本质

所谓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觉醒的个体灵魂从自体向他者的转移。站在灵魂的角度看,通过这种转移,灵魂克服了宿主生命的有限性,实现了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篇7:语文考试的本质是什么

语文考试的本质是什么

【考案分析】 语文考试的本质是什么 综观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宁夏、海南命制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其总体结构、风格、题量、难易度等,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 从表面形式看,20宁夏、海南语文高考试题与往年比似乎没有多大变化,但仔细研究试题结构就会发现,这套试题的内容及其张扬的理念有了本质的变化。 首先,试题明确标示“阅读题”和“表达题”,这就突出了语文重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训练思维的本质。表面看仅是多了一个术语,其实质是对传统考题来了一个颠覆。传统考题虽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把语文教学搞得支离破碎,引入纯理论和各种技巧性的训练歧途。这套试题对引导语文教学回归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训练思维的本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将判断和修改错病句,成语辨析和运用等考题挪移到“表达”题语言运用之中,安排更加科学,更符合语文学习和运用规律。这既是这套考题的亮点,也是这套考题的创新,值得称赞。 其次,突出新课标理念,注重对语言的理解、领悟和个性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的最大创新是将第I卷分成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无疑是每个考生都要做的题,选考题就是考生根据自己平时阅读的喜好和训练特长,选做自己最擅长的考题,便于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长、最大程度地考出最好的成绩。这既是对新课标注重学生阅读个性理念的有效体现,也是对新课程必修、选修内容考查的有效落实。 第三,紧扣考试大纲内容,既不超“纲”出题,也不刻板套用,处理灵活,既让老师和考生感到都在学习和训练范围之内,又感觉出乎“意料之外”,不会有因侥幸押中试题而产生兴奋之感。说明类、议论类、文学类(散文和小说)、实用类(人物传记和通讯)四大常用文体样式的阅读文本只要复习训练到位,无论哪种文体文本的出现都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当然,如果学生平时有广泛的阅读,解答此类考题应该是没多大问题的。主观阅读题出题应该避免教科书所选的近似内容的出现,以给每个考生提供平等竞争的平台,这应该是使用不同版本教材教学的所有学校、教师和考生的一致认识,也是他们的共同呼吁。 作为高考半壁江山的作文考题,2007年宁夏、海南的材料作文虽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靓”、那么“出彩”有新意,但它与山东省“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和广东省“传递”的话题作文相比,我认为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和亮点。其最突出的`特点和亮点是“稳”,主要表现在:一是形式求稳,即作文继续保持去年全国高考“新材料”作文形式,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导致师生因文体没训练到位而引起的“惊慌失措”。同时,作文考题既照顾了师生的复习训练情况,让师生在高考作文训练中有形式“押中”的兴奋,又出乎意料,让他们感到作文题确实有难以“押中”的独到处,避免了因侥幸“押中”而出现的不公平。二是向新课改平稳过渡。这道高考作文题渗透了新课改理念,重视生活实践,重视创造能力培养,衔接过渡自然而平稳。 三是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扎根生活之中,在身边生活中去学习发现、学习创造。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生活质量,尤其要注重创新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大多不能把语文学习和科学发现创造与身边生活紧密相连,认为发现创造是很神秘的事情,只有那些科学家才能做到,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殊不知许多科学发现和创造都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实现或完成的,是生活给予的启示。作文材料虽不是很新颖,但它毕竟能给学生这样的启示和引导:语文学习渗透在生活中,科学发现和创造也常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要重视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学习、发现和创造。(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特级教师 尤屹峰) 《中国教育报》1月16日第6版

篇8:美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重要吗?很重要:如果连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就等于不知道干嘛要搞音乐教育, 就等于迷失了音乐教育的目的和方向。

那么音乐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坚持自己一贯的看法:它是情感教育。

为什么不是情绪教育呢?

因为按照心理学的严格界定, 第一情绪不等于情感;第二人的情绪和情感中是由情感为统帅的;第三音乐教育的宗旨在于打动情感。

我收集了若干心理学论述, 它们之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重大分歧, 所以只需引用其中三条就可基本说明问题: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难以分离而又有区别的感念。情绪通常是有机体在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体验。……因此, 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低级而简单的体验 (当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短暂性, 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 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它是人类所特有的, 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情感与情绪相比, 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 (第399-400页)

情绪和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很难区分。即使是那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 也不同于动物的情绪。人的情绪都能由所赋予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人的生理需要服从于社会性需要, ……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本质之中。为此, 有些心理学家不得不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affection) 。 (第400页)

新近的学者们已不再象詹姆士和兰格那样, 相信生理激动是构成情绪体验的主要条件。人们通常认为个人对自己身体变化感受的解释, 才是构成情绪体验的主要原因。七十年代初,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S.Schachter) 提出了“情绪三因素学说”。他认为情绪的产生不单纯地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而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其中认知过程起决定性作用。 (第413-415页)

(引自《心理学概论》, 荆其诚、林仲贤主编, 科学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 其中“情绪与情感”一章由许宗惠撰写)

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动物, 既然人的情感统率着情绪, 当然音乐教育就不能以打动情绪为目标而应以打动情感为目标;音乐家之所以作曲, 决不是为着打动养鸡场的鸡、达到多产的目的, 并且因而只讲究表现动物性的情绪, 而是为着表达自己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受与思考所激荡出的情感。——而让学生感受、领悟、共鸣作曲家那丰富、深刻、强烈的情感才应该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位老师提醒我, 从音乐教育的目的出发, 当然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它的本质;但有的专家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那是从音乐教育的过程这一角度出发的。

这当然引起了我的反思, 不过反思的结果我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不变。

原因有二:

首先, 音乐学习的过程是先用耳朵听, 即起始于听觉的心理活动和耳朵这个感官的生理活动。但如果就以这个理由确定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的话, 那会产生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从某一种或某几种感官 (眼、耳、鼻、舌、身即皮肤) 的活动并产生各种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开始的, 在哲学认识论上我们称其为“认识从感性认识始”。如果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那任何一门课程的本质都可认定为感觉或感官教育, ——那这些“本质” (即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又怎么谈得上是本质呢?

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上, 把它的本质认定为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势必诱导我们的教师只重视“视唱练耳”之类的听觉训练, 而把音乐教育贬低到“听觉康复”、“特工训练”之类的低档次去。

其次, 前面所引的心理学“情绪三因素说”已经说的很清楚:人们对音乐的反应决不是纯生理的或纯情绪的, 认知因素 (包括纯认知因素如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价值观等, 还包括情感中的社会性因素) 会对这种反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算不是决定性作用, 至少总有作用吧?把认识过程分解为初级阶段的感性认识和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 这只是为了我们理论分析的方便而采取的一种“一厢情愿”的抽象做法, 实际上任何人的认识过程都是感性活动与理性活动同时地、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已经是现代哲学认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性常识, 以为音乐感受活动只是从耳朵的听觉活动启始, 那只是一种误解, ——于是把音乐教育的本质认定为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也只能是一种误说。

那为什么音乐教育的本质不能说是“美学教育”或“美感教育”呢?

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学教育, 是从音乐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考虑的。但美学知识在音乐教育内容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中小学尤其如此, 仅以美学来界定音乐教育内容的特征显然显得狭窄, 所以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很少。

至于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美感教育”, 我倒是很有些赞同的。

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情感教育”, 而情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其中有着一类很重要的“高级情感”, 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因此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感教育”与说其本质是“情感教育”并不全面冲突。再说音乐教育确实高度强调美感在学生发展目标上和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要性, 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美感教育确实对教师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遗憾的是, 尽管培养美感非常重要, 可这种美感在音乐教育中是必须迁移的, 要迁移为“美德”、“美体”、“美言”、“美行”等等, 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全方位高雅情感特征的培养、熏陶, 于是把音乐教育的本质只定位于“美感”, 同样显得狭窄, 用它来指导音乐教学实践, 则有可能使我们陷入“唯美主义”的误区。

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情感教育, 还应该作两点补充论证。

第一, 美术教育不也可以说本质是情感教育吗?

的确如此。所以, 我实际上想表达的观点是:艺术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如果在艺术教育各门课程中再去寻找区别它们的各自本质, 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二, 如何运用这个本质去区别艺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

曾经有位专家的说法:相对于人的三个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而言, 智育的本质是认知教育, 德育的本质是意志教育 (让学生有遵循道德规范去行为的自控意志力) , ——而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 旨在熏陶、养成学生丰富、细腻、深刻、健康、高雅的情感特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于是它的本质同样应该是情感教育。之所以美育于是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 原因盖在于此。

在界定艺术教育的本质时, 我认为还是先把它与智育、德育区别开来再说。因为若干年来就是因为没由做很好的区分, 导致美育进而艺术教育总是沦为智育、德育甚至体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附庸, 正如一句很流行的口号所说的:“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

在完成了上面这个历史性的重要任务之后, 再来选择精细的概念为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认定不同的本质, 同时为智育、德育、体育直至劳动技术教育的各门课程认定各自不同的本质, 应该再说不迟。

上一篇:优秀班组考核下一篇:大学生的蛋糕店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