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物流势在必行

2024-05-02

发展农业物流势在必行(精选6篇)

篇1:发展农业物流势在必行

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近来我国西南一些省区遭受罕见干旱,云南、贵州等省区受旱面积逐步扩大。目前各地正在全力以赴,抗击干旱,力争夺取夏粮好收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亩均水资源量大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分布不平衡,因此我国的可用水量比较低。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因此,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缺水形势,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农业关乎民生安全。节水农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节省了多少水,更重要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必要举措。因为,发展节水农业,可以使病虫害得以大幅度下降,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作物农药残留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为此,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角度来说,发展节水农业正逢其时。

发展节水农业要以制度和法规作保障。建设节水型社会也需要制度和法规。目前,我国的农业灌溉用水占全部用水的比重比较大,而灌溉用水浪费非常严重,灌溉设备及其配件的节水技术标准远远不能达到节水的要求,因此要加快出台一批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及配套器件标准,对于农业用水要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约束。

发展节水农业要继续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积极开展农业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在我国用水总量中,70%属农业用水,北方还高达80%,农业用水的90%是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仅45%左右,利用系数不到0.45。农业节水特别是现代化农业节水,对减少水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展节水农业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重点要推广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工程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

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不同类型的高效节水农业模式。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特点,改革农艺、耕作制度,调整作物结构,改进灌溉方式,抓好科学用水,建立不同类型高效节水模式。在水稻生产上,要提高整地质量,采用浅、湿、晒间歇灌溉,配套采用秧苗旱育稀植技术和水稻旱种技术,在水源不足地区可改为旱种。在种植园艺作物的水浇地和设施栽培中,因地制宜推广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在大田生产中,要在因地制宜采取低压管道输水、水畦灌溉、行走式和移动式补灌等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节水抗旱作物品种和培肥地力、种子包衣等抗旱栽培

技术。旱地耕作要从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和效益,增强抗旱节水增产能力出发,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栽培模式,利用各种蓄水保墒技术,建设田间土壤水库,提高田间水分的生产效益。灌区要从减少水资源浪费出发,发展节水灌溉,在搞好渠道节水的同时,把节水工作的重点放在田间高效节水上。

二要深化生物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抗旱节水性能有极大差异。因此,今后应加强生物技术在破译农作物品种抗逆、抗旱基因组成、结构上的运用,进行基因重组,培养多抗基因作物品种,使抗旱、耐瘠薄、抗病虫害、优质、丰产等形状达到相对同一。

三要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当前农业节水正日趋技术精细化、工程规模化、管理制度化、设备产业化,要建立高效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应根据当地节水农业发展的状况和技术基础,使工程与管理、水利与农艺、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等紧密结合,促进农业高效用水管理的规范化、灌溉技术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同时重视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完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四要大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体系,搞好旱地农业综合开发。一是推广微集水工程及节灌补水技术。通过农业工程和农业生产措施,将自然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人工再分配,提高利用效益。二是推广耕作与覆盖保墒技术。通过地表耕作与地面农膜和生物覆盖的途径,降低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减少地面渗漏,最大限度地接纳保存雨水,实现节约用水,增产增效。三是节水抗旱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要根据不同作物需水耗水规律,确立节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耐旱节水高产作物品种,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同时发展旱地特色作物,提高旱地农业效益。

摘自《农民日报》

2010年4月9日

篇2:发展农业物流势在必行

海洋大市耕地稀少 纯农业之路行不通

舟山海域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但陆域资源贫乏,耕地稀少。在2.2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总面积中,陆域面积只有14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仅190平方公里、林地总面积559平方公里。可以说,舟山是个海洋大市,却是个农业小市。

在这样的资源环境下,舟山人向来是以“耕海牧渔”为主,“春种秋收”为次。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许多舟山人仍然可以靠鱼肉糜充饥,因此,农业始终没有成为舟山的主导产业。无论在当前还是今后,倾全力发展以种植为主的纯农业,对于舟山来说都是不科学、不现实而且是不经济的。

但舟山目前仍有近一半农业人口,二三产业还无法为农民提供充足的转产就业门路,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还远不足以支撑起农民的养老、医疗等福利保障,发展海岛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依然是一项紧要任务。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征用,淡水资源也“警报常鸣”,海岛农业已陷入“窘迫”的境地。显然,如继续按照传统思路来发展农业,肯定将难有作为,甚至会越走越难。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舟山具有独特优势

舟山农业出路在哪里?市委、市政府制定了“3×3”产业发展重点,其中的一个重点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这为舟山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地方实际,走生态、高效、精品、特色发展之路是推进海岛农业朝更新、更高层次迈进的根本途径。

客观地说,舟山具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条件。首先是有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市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支农扶农的优惠政策,去年起全面实施的暖促工程明显推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其次是优越的自然和区位条件,舟山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工业污染较少,适宜于许多特色农林经济作物、无公害蔬菜种植及禽畜养殖;随着连岛大桥的建成,舟山更有希望成为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都市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再是舟山的农业产业化组织起步较好,众多专业合作示范性组织、协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在带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普陀佛茶、普陀水仙、晚稻杨梅„„历年来,舟山培育出不少具有海岛地方特色、符合绿色消费需求大势的优质农产品,柃木、野生獐等动植物种养蕴藏着一定的发展潜力。我市的一些特色优质农产品已经获得了市场和评奖专家的认可。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省农业厅对我市的无公害蔬菜、生猪样品进行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均达100%,列全省首位。可以说,海岛型高效生态农业已初吐芬芳,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个朝气蓬勃的产业继续做深、做透、做精、做强。

把握好三个关键 正制订详细规划

大力发展海岛型高效生态农业,最基本的一点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大投入,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调优调强、增收增效”的工作思路,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切实把这项产业重点工作抓好。

全市各级农林部门已将发展海岛型高效生态农业确定为今后的主要任务。今年7月召开的全市农林局长会议提出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需把握的三个关键:一是尽最大可能

提高资源利用率,着力发展水、地资源节约型产业,努力实现耗水型种植业向现代化海岛节水型产业转变;二是最大限度发挥有限资源的比较优势,跳出“小而全”格局,着力发展精细农业、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品牌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科学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型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篇3:农业物流发展研究

1. 发展农业物流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 促进农业产业化

我国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 农村有着最大潜力的消费群体, 是一个巨大潜在的市场, 存在很大的物流需求。农民最需要的是适合农村的各种生产生活资料。据测算, 如果农资质量、价格适合农民需求, 每年可增加农资需求1500亿元。高效合理的农业物流体系便于农民更好的组织农业生产, 使农民增产增收, 扩大内需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它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 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

现代农业物流发展要求农产品种植实现专业化和区域化, 这样虽然单个农户的生产量不大, 但区域化集中种植可使农产品供应总量增大, 这样便于组织货源及第三方物流业的介入,

也有利于采选、分拣、包装、流通加工等农业流通产业的发展。

1.3 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 降低物流成本

现代农业物流以物流配送的规模大、速度快、辐射面广、效率高见长, 尤其对农产品来说, 多为鲜活商品, 对时间、新鲜程度的要求较高,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 减少流通环节, 充分运用专业化现代化的运输工具迅速及时地运往消费地, 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 降低农产品积压在产地所占据的成本, 同时通过大规模的作业降低物流成本, 减少多次装卸搬运所产生的产品破损。

1.4 有利于发展专业化物流增值服务, 提升农产品价值

农产品本身的价值并不高, 发展专业的第三方农业物流组织, 发掘农产品的内在价值, 同时为农产品提供专业的物流增值服务, 包括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提供规范化、合理化的包装, 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储存条件, 并且及时提供供求信息, 合理组织配送, 使农产品有合理的流向, 从多层次全方位地提升农产品价值, 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1.5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发展农业物流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农产品的采选、分拣、包装、加工会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 与此相关的农村二、三产业便可以发展起来, 从而吸收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2. 农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长期以来都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 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重视。乡村道路简陋, 甚至有些偏远山区还没有公路, 交通极为不便, 当地很多农产品不能及时运往外地, 只能就地消费, 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 严重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缺乏仓储设施, 农产品不能得到很好的保管储存, 农产品浪费损失大。

2.2 农业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基本上是以家庭为经营主体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农业生产单位小, 生产分散, 规模小, 一般是自产自销, 农户自我服务能力比较差。其次, 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功能十分薄弱, 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不完善, 服务功能不强。产前的信息指导, 产后的流通加工、贮藏、运输、包装、配送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远不能满足农业物流的实际需要。

2.3 物流服务个体规模小、数量大, 信息系统不健全

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形式, 规模小、分布广、居住分散, 相对的物流服务的地域范围也要扩大。现代物流要求有发达的信息系统相结合, 农村的信息网络落后, 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 农产品物流的流向、流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市场信息不灵导致对市场的驾驭能力低, 商品流通不畅, 造成农产品难卖, 农民增产不增收, 生产与市场脱节, 极大地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4 农业物流技术落后, 物流成本高

我国农产品物流现在通常还是以常温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 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据统计, 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达25%~30%, 大量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 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2.5 农业物流人才缺乏

我国近年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 但是真正了解农村和农民, 熟悉现代农业物流特点的人才很少。至于能够对农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 进行农村物流系统规划的人才更是奇缺, 这严重制约了农业物流的发展。

3. 发展农业物流的策略

3.1 加大对农业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1) 农村道路建设。要实现从城乡公路和乡村公路互连互通发展到村村通公路、公路到田间地头的目标, 实现公路、水路、铁路的紧密衔接, 构建一个四通八达的顺畅的交通运输网络, 便于农产品的及时高效的运输;

(2) 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要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 尤其是冷藏运输、集装箱运输等适合于长距离运输的车辆;

(3) 加强粮库、棉库、糖库、保鲜库、冷藏库建设;

(4) 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 特别是针对连锁超市所需配送食品的加工配送;

3.2 大力发展服务“三农”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

农村生产经营的现状决定了目前农业物流面临服务分散、单个服务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状况, 使一般的物流服务经营者对农村的物流服务积极性不高。因此, 发展服务“三农”的专业化、社会化的农村物流服务很有必要。利用这些专门为农业服务的物流企业, 让农民更方便直接地了解市场;利用专门的分销渠道, 使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够有的放矢, 提高运作效率;能根据市场需求实现农用物资的供应、农副产品的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销售等的配套服务。这样, 农民既能增产增收, 又能降低交易费用。

3.3 完善农业物流供应链体系

农业物流供应链是由农资供应商、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销售商、消费者等组成的一个网链结构, 但这个网链上的各个结点还处于自发的形成过程, 还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各结点成员还不能分享技术和信息。在一些地方所出现的“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 是农村供应链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但是这种模式基本是存在于大量价值高的农产品经营中, 还没有得到普遍推广。目前可在“公司加农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把农业生产者、农资经营者、农产品加工者、农产品经销商等组织起来, 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盟, 实现信息共享, 各成员间在技术、资金上互相支持。供应链各结点企业之间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而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利用供应链的各个结点成员的专业分工优势和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 使整个供应链的流通成本最低、流通时间短, 对市场的响应及时。

3.4 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的周期长, 一旦失误, 难以挽回, 所以必须有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才能够避免农产品供求的大起大落而造成的巨大损失。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 建立开放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使信息的获取、收集、整理、使用能够快速便捷。在建立健全农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方面, 政府要起主导作用。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 建立覆盖省、地、县、乡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 统一网络接口, 使农业生产、仓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等经营者在每一个角落都能通过信息网络发布和获取交易信息, 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电子商务平台。

3.5 推广先进物流技术

技术的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因此, 应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发展农业物流的中心位置。主要策略包括:

(1) 在生产上应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生产贯穿于农产品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加工、包装和产品质量的检验上, 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同时, 实施“品牌战略”, 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产品, 形成一批农产品的强势品牌, 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 提高农产品储运、加工、包装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 有效降低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

(3) 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在传统销售方式的基础上, 大胆探索和应用现代销售手段;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销售网点、土特产超市、配送等形式;积极运用拍卖、代理等现代交易方式。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

3.6 大力培养农业物流人才

篇4:建设烟草物流平台势在必行

在新一轮物流建设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物流硬件设施的建设,更要注重物流信息化的建设。目前,行业与物流相关的信息系统有:“一号工程”、数字仓储、卷烟分拣、订单采集、物流成本核算、GPS/GIS地理信息等信息系统。为了提高行业物流效率,实现信息共享,打造卷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势在必行。

综合的高效平台

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是各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符合标准体系、具有实现系统信息有效交互功能的实现物流管理的调度平台。它可以对各作业任务进行指令、语音调度和视频监控,是实现物流设备管理的定置化平台,对各种物流设备的工位进行监控和管理;是物流管理过程痕迹化的查询平台,各种作业任务的执行痕迹均可进行查询。它是建立在先进的管理思想、系统软/硬件技术、无线信息技术和物流业务流程充分优化基础之上的应用体系。

按照国家局“数字烟草”建设的要求,技术路线应该以信息安全、可维护、易拓展、易整合、高效率为设计基础,采用B/S多层结构与智能客户端技术,融合J2EE技术架构与微软.net技术架构构建应用平台,适应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平台,见右图。

任务调度化

在卷烟物流中心的新建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原应用系统进行更新升级,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发新的信息系统,引入作业调度的管理思想,以实现卷烟物流内部现代化、高效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通过创新的管理调度软件与相关系统的应用,使得库内的相关作业调度指令能够得到规范、高效的执行,传达至库内作业班组及相关个人。一方面是在工作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性变革,提高了对现场的管理能力,也增强了现场可控性;另一方面是该系统在保证作业效率的同时,也为内部作业流程增添了人性化管理的色彩。调度系统通过相关技术的支撑,实现了现场信息的实时采集和调度指令的及时下达,从而将原有的“现场等待型”工作模式改为了“有作业有人、无作业就无人”的“后台调度型”模式。该模式既保证了有作业需求时的作业效率,同时又能在无作业时使工作人员得到适当休息,使得作业现场更加规范整洁,方便管理。

配送中心调度系统分为五个模块:工业车辆调度模块、仓储作业调度模块、分拣作业调度模块、发货暂存区管理、叉车充电区及其他作业工具管理。

工业调度模块:主要用于调度烟厂送烟车辆的卸烟过程,保障卸烟车辆的有序安排,做到先来先卸并可按照急需情况进行人工调整,提高配送中心的服务质量。

仓储区作业调度模块:主要用于对仓储区工作人员的调度,即为入库、在库管理、出库等任务指定叉车和装卸班组。做到调度及时、准确,达到仓库内部“有作业有人、无作业无人”的管理目标。

分拣区作业调度模块:主要用于对分拣区备货人员、各分拣线班组人员的调度,从而实现分拣人员没有分拣任务时可以去休息室待命,有分拣任务时又能及时调度到位。

发货暂存区管理模块:用于对发货暂存区的卷烟进行按线路的管理,通过智能刷卡,可以实时查询发货暂存区当前某条送货线路的卷烟是否已经拉走以及何时离开等信息,方便物流现场的管理和日后的查询。

叉车充电区及其他作业工具管理模块:用于向后台调度员指示目前叉车充电区的具体情况,同时对其他作业工具的使用和停放情况进行提示,方便调度员的调度管理。

调度媒介主要有:LED大屏显示和等离子电视——安装在工业车辆司机休息室、员工休息室、入库口等其他需要进行调度信息显示的地方,通过与监控调度室的通信连接,进行从调度室向调度目标所在地的调度信息传递和刷新。广播音响——音频系统的辅助提示功能是视频调度的重要补充,大屏视频显示调度需要人们经常关注显示界面的信息,故需要安装音频广播系统,由调度员对现场进行语音的调度。无线对讲系统——作为辅助的语音调度手段,调度员通过无线对讲机对需配备对讲机的相关人员进行调度。

管理定置化

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和智能读卡器的运用,确保各种物流作业设备的“定置化”管理,开发各种综合管理系统,对人员、车辆和耗材等进行有效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无线基站

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RF)数据通信技术以无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体,建网迅速,通信灵活,可以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实时的网络连接,是实现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RF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商业、工业、物流管理等众多领域。

无线射频系统主要用于:满足仓储管理中的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盘点管理、储位管理等基本的管理功能;支持多种入库方式,包括皮带伸缩机件烟扫码入库和RFID整托盘入库;可以自动根据订单数据汇总出库单,能够满足各种出库方式,包括订单出库、移库出库、报损出库及其他出库的要求;支持数字仓储系统自动分配货位和人工指定货位相结合的货位分配方式;数字化仓储与无线车载相结合,实现按卷烟、按区域盘点,并实时地将盘点信息反馈到数字化仓储系统中,根据盘点信息,进行报损报溢作业。

系统架构:以仓储系统后台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无线局域网,最大限度实现在工作场地随时随地、快速、准确地输入、查询信息系统数据,并且采用高效的客户/服务器方式和本地数据检验,使得系统响应十分快速。

2.管理分拣物资

在新建联合工房内部,专门为分拣线耗材及各种备品备件预留了放置区域,有专人管理;同时,为了做到精细管理、严格控制,需要专门的备品备件管理系统对涉及到的物品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塑封薄膜、标签、分拣设备相关的备用件等。

该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新品入库、领用、盘点等,此外还有人员权限设置、物品名称类目管理等系统维护功能。

除了对分拣耗材和备品备件的管理外,该模块还集成了对分拣设备的日常管理记录和查询,主要包括分拣设备的检修保养记录、硬件更换记录、故障记录和查询、相关设备明细管理和查询等功能。

3.管理配送车辆

由于物流中心的配送车辆数量较多,日常管理类目较多,目前是采用电子文档的管理方式,对车辆进行油耗和费用的统计记录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丢失和出现错误。集成化物流综合管理平台的综合管理系统中有专门设计的配送车辆综合管理子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车辆基础信息录入和查询、保养维修记录的录入和查询、油耗费用统计等。而车辆信息查询主要包括每个车辆的基础信息查询、维修记录查询、保养记录查询、费用记录查询、油耗查询等。

4.管理物流人员

该系统用于对所有物流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主要是对物流人员基本信息的维护和查询,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人员姓名、性别、政治面貌、联系方式等。

5.查询零售户结算

零售户卷烟的结算状态是“资金流”中的重要信息,零售户结算查询子系统通过和营销系统做接口,方便物流人员在物流综合管理平台上对各个零售户的结算信息进行查询,包括结算状态、结算时间、结算方式、金额等。

过程痕迹化

所有的作业任务和设备使用过程通过信息平台可以进行实时查询,可以追朔到每一责任人。通过GPS/GIS系统连接可以查询每一辆送货车的送货轨迹,实现物流作业的全方位监控。

1.分拣监控

当前分拣进度监控:实时显示当前分拣工作的进度,统计各条分拣线的订单总量、完成量以及预计的完成时间。

分拣效率监控:实时与各条分拣线的控制系统进行通信获取当前分拣线的分拣效率。通过实时折线图直观展示,可以统计出实时效率、平均效率、瞬时最高效率。

通道分拣监控:实时统计各条分拣线未分拣的卷烟数量,按分拣通道的摆放位置模拟显示,并可以查看各条通道剩余的卷烟数量和品种等信息。

实时订单查询:输入订单号或者客户编号查询当日分拣订单的详情。

分拣故障统计:查询某个时间段内各种故障出现的次数和故障的原因。

2.仓储监控

库存整体监控

在仓库整体平面图中,选择任意一个库区,可以显示该库区的货位占用情况(有货、无货、禁用等)。点击每个货位都可以显示该货位的卷烟存放明细;同时提供数字报表显示该货区卷烟的明细报表。

库区库存查询:查询库区的详细库存,可以对不同的库区进行汇总。

库存资金占用:查询一段时间内库存资金的占用走势。

库存占用明细:查询一段时间库存卷烟量的占用明细。

库存吞吐监控

当日出库:按烟厂汇总显示当日出库的卷烟明细。

当日入库:按烟厂汇总显示当日入库的卷烟明细。

吞吐量分析:实现一段时间内的仓库吞吐(入库量+出库量)趋势。吞吐量可以反映仓库的仓储能力。

库存周期分析

卷烟周转率分析:分省内烟和省外烟,显示过去12个月中每月的平均周转天数。

存销比分析:显示各规格卷烟的存销比明细,包括当前库存、日平均销量以及存销比(可用天数)。

库龄分析:查询仓库中库龄大于输入值的所有卷烟明细,包括卷烟名称、储区、储位、库存数量、库存天数等信息。

库存报警:库存报警信息显示所有货位中库存超期、超过库存上下限等卷烟的明细。

仪表盘显示:当前库存数量、省内烟的平均周转天数、省外烟的平均周转天数,仪表盘中绿色为合理范围,黄色为警戒范围,通过指针的指向可以直观显示仓库中这3个重要指标是否正常。

3.调度监控

调度监控是对调度系统相关的实时监控,既包含工业车辆入库作业、仓储作业、分拣作业、发货作业等作业进度和叉车充电区状态的监控,也包含对历史调度信息的查询。

4.配送监控

配送均衡分析:查询当日配送车辆的配送户数、装载量、配送时间是否在合理的上下限范围内波动。

配送线路查询:输入线路编号,查询配送线路的详细情况。

偏移报警分析:查询一段时间内车辆的偏移报警信息,包括 车牌号、报警原因、司机、报警时间等。

此外,除了上述关于配送环节的常规信息监控外,集成管理平台还将利用分布式的信息系统将中转站和干线运输纳入管理,实现市局物流中心对中转站的信息监控。其主要功能包括:干线运输卷烟交接的信息管理、车辆发车/到达时间的记录和查询等。通过部署中转站分布式信息系统,使得干线运输和中转站主要信息得到有效监管,同时也方便对第三方物流进行监控和考核。

5.成本绩效监控

服务指标监控:显示本月物流中心各项服务指标的得分,并与上月和去年同期数据比较。

管理指标监控:显示本月物流中心各项管理指标的得分,并与上月和去年同期数据比较。

物流费用对比:显示本月物流中心物流费用情况,并与上月和去年同期数据比较;并可按物流中费用、仓储分拣费用、配送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显示。

单箱物流费用对比:显示各个地市单箱物流费用与全市平均值的对比情况。

环节物流费用对比:分环节(仓储分拣、配送、管理)对比显示全市以及各中转站的各环节费用占比情况。

环节单箱费用分析:分单箱分拣仓储费用、单箱配送费用、单箱管理费用,对比显示中转站的费用情况;选择中转站时,可以显示该中转站的每月费用趋势。

车辆费用分析:选择车辆费用时,可查询一段时间内所有车辆的费用对比情况。

通过建立物流信息综合平台,实现卷烟物流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行业物流管理水平,将行业物流建设成为完整的、统一的现代物流、水平先进的智能物流、经济实用的高效物流。

链接

调度系统软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

系统管理

该功能主要实现调度系统的设置、调度员的管理,还包含页面的布局设置及系统帮助等。

监控查询

调度员进行调度首先需要掌握物流作业现场的具体情况,监控查询部分就是将现场的实时情况用数据和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展现给调度员,供调度员发出合适的调度指令。监控部分主要包括工业车辆入库、仓储作业、分拣作业以及发货管理等方面,分别完成对工业入库排程、仓储作业、分拣作业以及发货管理等物流作业的监控。此外,系统还支持对历史调度信息以及今日实时事件的查询,其中今日实时事件查询指的是联合工房内每件物流任务何时产生、何时完成等信息,方便调度员了解现场的每一件任务变动情况。

调度执行

调度员对物流作业现场(休息室外的作业场所)进行调度,通常是通过对讲设备进行的。但在工业车辆司机休息室和员工休息室的调度,则要通过部署在休息室内的调度显示大屏以及音频广播系统实现。调度系统会实时地将两个休息室内的大屏当前数据显示在调度界面上,调度员根据需要可自己编辑信息发送至指定大屏,也可由系统根据当前任务执行情况自动更新显示数据。

作者简介:

篇5:发展农业物流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业物流;重要意义;发展策略

传统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参与主体不同,农民负责生产,相应的企业或者代理商负责销售,这样限制了产业化发展链条,影响了农业产业的深化发展。农业物流将农业生产以及农业销售联系到一起,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所以,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物流的支持力度。

一、农业物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物流以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为目标,提供生产资料、服务、农业产品到消费源的组织和管理,由农产品生产、储存、包装、流通、加工、分销、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组成,农产品通过农产品物流可以实现保值增值。

(一)农产品物流推动产业链条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形式单一,缺乏系统的生产、运输、包装、分销以及配送等,形成的物流成本较高,无法获得良好的效益。而农业物流的建设促使企业和农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使农业物流企业更加专业,进而使农产品的流通更加顺畅,效益更大,同时增加了企业和农民的效益。

(二)吸收剩余劳动力

农业物流在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又可以吸收剩余劳动力,不仅合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使农民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农业物流中来。

(三)促使生产和消费对接到一起

传统农产品生产无法和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一般是通过超市、分销商进行销售,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可是将农业物流管理引入整个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就会促使农产品直接走向销售,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时间和成本。

(四)拓展了农产品的价值空间

二、农业物流的发展策略

以上对农业物流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充分表明农业物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农业物流。

(一)从政策上扶持农业物流发展

农业物流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推动三农发展,所以政府部门一定要加以重视,并积极宣传,促使人们意识到农业物流的重要意义;然后政府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税收、财政政策,激发农民和物流企业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对当前的农业物流管理机制进行改善,进而统一和协调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提高物流技术

(三)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的转变物流模式,就要对观念进行更新,重视第三方物流的重要作用;并且形成共赢的理念,紧密联系物流服务商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也要不断提高服务,以顾客为营销中心,进而挖掘更大的市场价值,降低物流成本;还要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平台,从信息上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篇6:深化农业水权改革势在必行

日前,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水资源周启动仪式上,我国水利部官员公布,中国用水权交易即将在国内铺开。据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党连文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交易将由国家将水权分配给各省市,各地用不完的指标可在省市之间相互交易。笔者认为,赋予水权以市场价格,无疑会加快我国建设成为节水型社会的进程,深化农村水权改革势在必行。

据了解,农业用水占到世界用水总量的3/4。从我国的用水情况来看,农业也是第一用水大户。我国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不足2.4斤/立方米,也就是说,生产1公斤粮食耗水量高达800公斤。但是,在用水总量居高不下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也仍然较低,中国的地下水资源正在耗尽,用水消耗量和可承受的水供应量之间的缺口每年都在加大。目前,全国农田灌溉用水缺口已达到300多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我国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重。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1,与世界0.7到0.8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全国9.05亿亩的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仅有4.3亿亩。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越来越多的水资源“农转非”。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农业用水比例从90%下降到目前的60%~70%。根据预测,到2050年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到50%左右,而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农业用水向其他产业转移是用水管理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面是尚未改变的粗放用水方式,一面却是越发严峻的农业用水形势,推进节水农业,必须深化农业水权改革。

首先,要明晰产权边界,完善与改革农业水资源产权制度。立足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重点解决水权交易与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宜的水权交易机制。宁夏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完全依赖国家限量分配的40亿立方米黄河水,为破解缺水瓶颈,2006年起已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坚持以水价改革推进农业节水。以水权转换为突破口,通过改革农业水价、改革管理体制、改造水利设施、规范收缴方式,创新水权制度,初步建立起了“公平、约束、激励、效率”的农业水价体系。

值得警惕的是,农业用水价格的确定必须科学合理,避免给农民形成新的负担。据悉,水利部将积极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科学核定农业供水成本,推动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财政补助政策,从成本扣除财政补助部分确定最终水价,并推进定额内用水实行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

其次,要充分调动节水主体——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在水管理中的参与度。这样可以缩短管理链条,提高效率,形成农民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管理模式,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在这方面,山西省清徐县实行用水权“承包到户”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县建立县、乡镇、村、户四级水权分配体系,并对其实行数字化管理;在村级层面,用水权的执行由村民选出的管理委员会负责,把水资源使用权按亩均水权分配到农户。这种水权确认加上精确计量的做法,使农民重视了水的价值,提高了节水意识。

第三,建立节水奖励机制。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农户,给予适当的惩罚。这样可以促使农户自觉采用科学的浇灌措施,或者改变种植作物种类,将耗水多的作物改为耗水低的作物,或者采用先进的节水设施,达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比如,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种高村用水者协会发给每户村民一本《水权使用证》,标明了一家一年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用水量,多用了要罚款,节约了还有奖励。为了做好水权管理,村里安排了专门的用水管理员对每户的用水情况进行登记,定期统一结算,超量用水将按原价的120%收取水费,未用完的水量可在一定范围内交易转让。

第四,完善补偿机制。水权转换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应由用水单位承担,导致的损益和各种风险也应由用水单位负责。所获得的收益,应主要用于农民补偿,保障农民生活。同时,应从转让水权所得的资金中划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节水技术的应用和建设,使灌区节省出更多的水,实现多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由市政部门或工业部门直接投资节水农业建设,或者投资滴灌等节水设施,或者投资修建管道或输水渠,从而使农业用水利用率提高,节约下来的水供投资单位使用。在此过程中应该有标准的程序和制度支持来实施水权的转移,及保证向灌溉设施投资以产生充足的水供转移。

上一篇:绩效考核方案下一篇:>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