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个人学习心得

2024-08-28

教师的个人学习心得(精选8篇)

篇1:教师的个人学习心得

于漪老师,她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楷模,多年来她的为人正直、关爱学生的崇高师德;为教育事业的呕心呖学、爱岗敬业的精神一直是大家赞颂和学习的。这次在观看了于漪老师先进事迹的报告后,再次为这位尊敬的教育工作者的所思所做,深深地折服了。

于漪老师在报告中讲述了自己生活中的悲欢和酸甜,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这些从事教学工作的党员教师,从中看到当代教育大师如何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

我想,我们比起于漪老师,现在无论在生活的环境和教育条件都比她要优越得多,自己怎样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中,做到忠诚敬业呢?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首先就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要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诱惑,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呵护一方净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首先教育自己,教育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成为一个能和学生知心交心的人。

于漪老师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对学生充满了热爱。爱学生要象爱自己孩子。因为教师的爱一旦进入学生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不仅会使他们的心灵萌发出善良的崇高的情感,而且能点燃起他们的智慧的火花。因此,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爱是拉近学生和教师间距离的桥梁,我要善于发现“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拒他们于千里之外,要和他们缩短距离,给予他们浓浓的爱意,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古人云:学海无涯,永无止境。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多把于漪老师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名言牢记在心。只要自己每天去努力、去学习多请教和反思,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篇2:教师的个人学习心得

“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这是我在本次培训以来最大的体会和感悟。在“影子培训”中,我听到了更多的真实的常态课,它既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太多的花俏。这样的课堂让我感到朴实、自然,遵循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非常有利于儿童各种能力及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西苑实验小学,我受到了学校的热情款待。本着“积极参与、主动融入、虚心学习、注重沟通”的培训原则,我认真观察、认真学习、认真反思,每天坚持写学习心得体会。现将这次培训学习总结如下:

一、润泽心灵的校园文化

花园似的校园,点缀得五彩斑斓,更显得生气盎然,一座座别具风格的教学楼,在翠绿欲滴的树儿和娇羞欲语的花儿的装饰下,更显得生机勃勃,形成了一种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景色。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啊!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温馨提示;没有现场说教,只有渲染熏陶,这些朴实的句子、惬意的环境时时刻刻在提醒你、鼓励你、引领你。校园文化重要的是从教师和学生身上散发出的与众不同的精神面貌,是渗透在骨子里的一种品质。它是通过校长不断引领,老师们不断领会,通过外在熏陶,内在培养,最终表现在全体教职员工身上的气质,最后形成学校独有的一种精神气息。

二、震撼人心的行为习惯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现实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学生的行为习惯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可是在西苑实验小学却看到了令我心灵震撼的学生行为习惯。周一是学校升旗的日子,护旗队,庄严壮观。学生一个个严肃整齐行礼,连一年级的新同学也是。是什么让这些懵懂的儿童在国歌响起时举起小手?是说教吗?也许。但我更相信是教师的榜样在引领着学生。我注意到,在西苑实验小学周一早上升国旗的时候,在校长的带领下所有的教师都朝着国旗行注目礼,在整个升旗过程中,没有一个学生在动,没有一个教师自由交谈。在学生眼里,教师就是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志向高远的教师带出志向远大的学生,知识渊博的教师带出博学多才的学生,严于律己的教师带出遵纪守法的学生,宅心仁厚的教师带出充满爱心的学生,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三、匠心独具的教学艺术

我的指导老师在这短短的一周天里给我安排了很多的学习、实践活动,让我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提高。培训期间,理论的学习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多的是教学实践活动。这段时间,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给予了我精心的指导。他认真地听取我的每一节课,课后和我一起议课,真诚地指出我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课堂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素养。

篇3:教师的个人学习心得

(一) 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要有新的意识和能力

语文教师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要有自己专业成长的规划;要有不断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要有民主平等的意识和能力, 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尊重学生个体;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要有教育常新的观念, 转换教师角色。

(二) 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要有良好的心态

语文教师要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迎接和应对新挑战, 去主动适应课程改革;要有乐学的心态, 做到主动吸取先进的、优秀的经验和思想;要有兼包并蓄的心态, 能够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要有自信, 只有对新自己充满信心, 才能推动和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 语文教师要适时地转换自己的角色

语文教师要做一个学会学习的学习者、一个学会研究的反思者、一个学会合作的创新者。要有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愿望和动力, 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 不断地发展、扩充自己的专业内涵。

二、通过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一) 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

教师的学习有很多种, 除了外出参加集中培训、参与各种研讨观摩活动等途径和方法以外, 我们深深意识到, 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本研修学习, 也就是自主学习。要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是语文教师获得精神成长和专业成长的重要源泉。语文教师自己先读好书是指导学生读好书的前提, 要把读书当成习惯,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在自己受益的同时, 也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二) 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和保障是反思

学会反思, 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通过教学的经验总结和再实践, 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有效途径。反思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简单、机械地“回顾”“重播”, 而是在反省、在思考, 通过反思来更新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念, 改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赢得学生的喜爱。

(三) 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和重点是研究

以教师个体学习为前提的校本研修, 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通过行动研究, 从而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在研训教师的专业引领下, 总结如下加强学习的经验:1.撰写教育日记。通过撰写教育研究日记, 可以随时还原常态的教育教学, 及时做好积累, 为自己的教学“照镜子”。2.撰写教育案例和教育反思。通过反思不仅仅是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成功之处积累下来, 这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3.岗位大练兵等教学展示课。通过上课、听课、评课, 和其他语文教师在一起, 互通有无。在争辩的过程中, 教学思想在变化提升, 既能展现培训学习的成果, 又能和大家一起碰撞, 然后再提升。

三、通过对上海学习的再体会、再思考, 促进对小班化语文教学的研究

上海华洋中学的经验介绍, 对我们专业发展推动较大, 促使我们对小班化研究有了新的方向:小班化背景下要注重教育的个别化、指导的个别化。华洋中学强调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的指导, 积极提倡学生要“学会”:学会预习、质疑、上课、作业、笔记、纠错、收集与整理资料、建构知识框架。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学会”的背后, 都有相应的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操作、评价系统, 学会即会学。

1.学习的个别化指导。培养学生有疑而问或无疑而“问”的意识。教师都要认真对待, 让学生的“有疑而问”成为教师上课可利用的资源, 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 更加贴近实际。让学生不带“一张白纸”来上课, 大大提高了小班化课堂的效率, 让学生学会质疑。2.批改的个别化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要面批面改, 不仅注重作业的过程, 更注重学生个性化思维的结果。通过对学生个体学习过程的研究, 解决学生作业中“粗心”的问题, 分析“粗心”背后的原因就是他的坏习惯。针对这一点, 通过游戏、一对一讲解、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典型试题的引导等方法, 来解决学生的这个难题, 让学生会自主学习, 会自主作业。3.小班化语文有效教学评价模式。学生有差异, 就因人而异地进行评价, 借助动态的评价, 让学生既有学习语文的信心, 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产生压力的同时又有动力, 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成绩。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 就是在帮助每一个学生, 更好地“学会”语文, 更好地“会学”语文。

外出培训的目的在于, 如何将所学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际;培训所学的理论, 如何在思考之后实现自我领悟和提升。经过上海培训, 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 争取做到“吃透两头”。“吃透两头”就是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教材和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学习习惯, 掌握他们与学习任务、学习要求之间的差距, 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 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现如今的教育形式下, 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学校借助沙区进修学校搭建“明星工程”这个平台, 利用“先走出去, 再带回来, 以点带面, 向外辐射”的方法, 并形成了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讲座, 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培训, 将好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带回来,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并且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篇4:教师的个人学习心得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团体学习;幼儿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17-04

团体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实效的学习理论与策略,已进入幼儿园教师的学习生活,并成为园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教师团体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其专业发展的速度与进程。个人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石与核心。其主要作用是个人借助对自身知识系统的梳理,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和获取、交流和共享、应用和创新知识,并通过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专业竞争力来不断适应持续变革的社会。把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引入幼儿园团体学习的领域,将会逐步改善教师的学习品质,提高教师团体学习的效率。加速教师专业实践理论的建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一、团体学习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

21世纪是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最需要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时代。变革是其重要特征。与过去任何时代的变革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不再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活动,而是生活的一种普遍形态。持续的变革不仅使人类的知识以几何级数持续增长。也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个体都感受到知识对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来自知识不断更新的种种压力。美国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经告诫道:一个人如果每年不能将学习过的知识更新7%的话,那么这个人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尽管知识更新的比例有待商榷,但当今知识的更新速度确实“已经到了我们的想象力跟不上的程度”(C.P.斯诺)。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幼儿园教师如果再以“过去的知识”来教育“今天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社会”,必将被社会和时代淘汰。有效的持续学习与进取成为每位幼儿园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已远远超出传统的单纯“因循”和“继承”知识,而成为能动地获取、运用、生产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通过理解、体验或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随着学习观念的改变,那种单靠个体力量来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而团体学习则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

团体学习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或目的)而将不同的个体集合起来的一种共同学习的形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个体更好地获取、共享、转化和创新知识的有效学习方式。在崇尚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自古就有团体学习的方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才真正引起大家关注并日益成为引领组织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单枪匹马式的个体学习形式日渐受到重重阻碍与挑战,借助团体的力量促进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逐渐成为明智选择。在一个学习型的团体内,“即使是一个最年轻、最没经验的教师也会比任何一个有经验和有才干的,但与教育集体背道而驰的教师做更多的工作”。

二、改变团体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

团体学习从主体上来看,包括组织有计划安排的团体学习和个人自发形成的团体学习两种:从常见形式上来看,主要包括指导型团体学习、表现型团体学习和研究型团体学习三种。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团体学习,对幼儿园教师个体来讲,都是发展专业和提升专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然而。虽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幼儿园教师都认为团体学习对个人的专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实际上并非每位教师都能主动、自觉、有效地利用这种学习方式。他们一方面缺乏有效利用团体资源的意识,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来提高个人在团体学习中的效率。在不少幼儿园中,团体学习已成为一种制度化、形式化、模式化而又让人“割舍不下”的学习方式:

——我原来很喜欢参加幼儿园的团体学习。现在越来越觉得这种学习缺乏新意了。每次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雷同。

——团体学习越来越模式化了,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探讨,大家各说各的理由,总想压倒别人。

——团体学习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越来越索然寡味。学习时,大家常常似听非听,轮到自己发言时也很容易对付,因为套路早就熟悉了。

——团体学习中主持者的控制过于严格。总是牵着大家的鼻子走,太死板了,老师们都快成“木头人”了。

——团体学习是我们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我们往往抱着较高的期望来学习。但常常失望地离开。

除此之外,团体学习过程中,“你谈”、“他谈”、“大家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很多在场的教师常因仅仅成为他人的“知识供应商”而迷失了自我学习的目的与方向,这自然容易形成“团体学习热热闹闹。个人收获寥寥无几”的局面。

尽管一些园长和教师已对团体学习存在的问题有所认识,并逐步产生了加强对现有团体学习管理的需求。但在制度化管理下的许多幼儿园中,管理者和组织者对团体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对单位时间内团体学习的效率问题也未能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幼儿园还是教师本人,都只是延续着团体学习的行为,而并未认真核算过学习效益——学习投入与学习产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幼儿园和教师个人在团体学习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为每次团体学习进行的各项学习资料的整理、物质材料的准备等,与团体学习的效益之间并未呈现应有的正比关系,这其实是对团体学习资源的无形浪费。如何充分发挥团体学习的内在优势,如何借助团体学习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个人知识管理:团体学习中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的时代,学习是教师个体获取专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意义赋予、分享和创造的过程。团体学习是在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之间展开的一种协商学习,团体中的每位成员正是在与其他成员的互动中建构着个人关于专业知识的意义。个体和团体之间并非二元论中的对立两极。个体是团体知识的“创造者”。而团体则是个人知识的“放大器”。大多数知识的转化是在小组或团体的层面上发生的。团体学习具有“综合”个人知识的功能。在团体学习中。幼儿园教师应善于充分挖掘团队资

源促进个体专业发展,并有意识地“着重知识的系统性管理与学习,否则,个人的知识与能力将呈现落后、无法与时俱进的现象。个人将沦为所谓的‘传统产业者’,不能适应快速变动的社会,终将为时代所淘汰”。

然而,很多教师由于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的缺乏和管理能力的低下,未能有效地利用团体学习给自身专业发展提供的“免费”知识资源。有些幼儿园教师即使利用了这些随手可得的资源,并获取了某些有价值的专业知识,也因缺乏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策略。而未能把获取的知识碎片整合并转化为指导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的隐性的“个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团体学习的效益自然难以显现。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个人知识整理和增值的方法,是知识管理理念在个体身上的应用与拓展。个人知识管理是个人通过对知识获取、共享、转化和创新等过程的管理与优化,及对自身知识体系的修缮与维护,更有效地整合与补充自身的知识资源。调整和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并最终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个人通过对各种知识资源的管理,调整和完善自身知识的运行方式,逐步形成内在的自我反省机制。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各种知识作系统性的组织、整合与应用,达到以最少付出获取最大收益的效果。即“是为了高效地、有偿地开发和使用智力资本”。把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引入幼儿园的团体学习领域,并积极探索适宜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团体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品质的改善。

“我们有思想、情趣和意志,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还有一种自我控制的手段,也就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力量。”(人格主义者鲍恩)当外界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尽快改变时,教师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才可能提高个人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将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幼儿园教师的团体学习之中,正是基于“自己是支配自己的力量”的前提,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幼儿园教师对特殊概念资源的系统管理,协助他们更高效地利用幼儿园团体学习的知识资源,丰富和优化个人知识,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主专业发展的水平。“唯有教师能够积极地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流通与扩展。才能在处处强调速度与高度不稳定的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与再学习能力,不为快速的环境变迁与不断推出的教育革新行动所苦。成功地扮演知识型社会的领航员角色。”“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与理论,对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来说可能是第一次接触,但实际上除新手教师之外,经过一段团体学习的经历之后,每位教师都会从团队资源中获取大量的专业信息与知识。对于获取的各类知识,幼儿园教师一般也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归类和整合。比如,向其他团体成员询问不清楚的问题;根据个人的知识需求,主动地整理笔记来归整零散的、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等,即进行了比较“原始”的个人知识管理。这是一种“无知无觉”的知识管理状态。对个人知识水平和学习质量的提高难以产生深层次的影响。而且随着个体所需知识量和获取知识量的递增,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将会日益增加,类型也将日趋复杂,仅仅依靠“原始”的知识管理。幼儿园教师将越来越难以达到专业发展的需求和走出团体学习效率低下的困境。但通过提高个人知识管理意识和运用适宜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教师就可以不断增强和提高对各种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管理的能力,将原本简单的知识信息和知识资源转变成对个人专业发展更具意义的知识资产。并在促使知识资产向知识资本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从“比较专业优势”向“竞争专业优势”的阶段性跨越。

篇5:教师个人学习感悟:南阳学习心得

这是一场精神的盛宴!因为这里有河南最优秀班主任的智慧分享、有名校的风采展示、有教育名家的精彩报告,更有候选班主任现场展示比拼的激烈!

28号上午8点半大会开始,首先由教育时报课改导刊部主任杨雷先生为这次研讨会致开幕词,南阳市教育局长杨阔先生和河南教育时报的刘潇先生也为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做了重要讲话。其次是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候选人演讲答辩环节,原计划参加演讲和答辩的共有25位老师,可是我校的李兰芝老师因父病故未能参加,其他24名教师都是用3分钟时间讲述自己班级管理方法,再随时抽取案例进行答辩。

选手们一个个激情高昂、自信而幸福地讲述自己管理班级的方法,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5号选手王鑫是一位英语老师,他讲的管理班级有三点,勤监督,重交流并且与家长经常交谈。他谈到学生犯每一次错误都应该受到惩罚,学生必须为他的过错买单,并且想方设法让学困生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我很赞同他的做法。8号选手胡巧利来自孟津县第二实验小学,她的人人当班干部,人人有官当,人人有事干,对学生实行“忽悠忽悠再忽悠法”让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她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智慧是教育的源泉,对学生宽是害不是爱,所以对学生该爱的时候爱,该惩罚的时候仍然要惩罚。再则一个学生身体有问题这不是问题,绝不能再让思想有问题,思想上一旦有问题就会出大问题,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德育教育,时刻想着唤起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强,还要唤起他们的羞耻之心。12号选手任云峰来自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主张“做有滋味的教育”。他把学生初中三年分为三个时代,初一是青铜时代,对于初一的学生要做到夸夸咱孩子,夸夸咱同学,时时刻刻想着鼓励表扬初一新生;初二是白银时代,初二是最难管的!班主任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过集体生日,一起办手抄报等,要多举办集体活动,多沟通,多交流,因为初二的学生多出现逆反心理,啥事儿都想跟你对着干,所以与初二的学生要多交心;初三是黄金时代,初三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每时每刻都要想着让他们把成绩提上去,教育学生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的青春无悔!荣获这次最具智慧力班主任的第一名17号选手张莹,她来自长垣县一中,她的“老班说说”赢得大家阵阵的掌声,三年下来为学生写20多万字的博客,她说把班主任工作当作生活来经营,这样每天都是满满的幸福,满满的爱。总之,每位选手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他们都是有想法的班主任,所以他们的班级管理都很有办法,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争取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择优录用。

28号下午,我们观看了两位老师组织的主题班会课,这也确实令我大开眼界,一节好的班会课需要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对学生的触动就这么大,我以前从未做到过。特别是刘建良老师组织的主题班会“绽放自信,激活潜能”他首先让学生听歌曲《我相信》找学生说出听歌的感受,学生大胆发言,说到高亢、激昂、自信等,他就马上说出自信的定义,自信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获得自信,又播放了几个案例,总结出培养自信的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善于自己发现优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优点,再夸夸别人的优,点,赞美别人要真诚具体,实事求是,进行一个优点大轰炸的游戏,学生非常高兴,积极讨论发言,一节课下来学生高高兴兴的完成了任务,并进行了自信思想教育,课堂效果非常好,我很喜欢,当天晚上我就在我班的家长群里面让家长先夸夸自己的孩子,找找孩子自己身上的优点,然后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学生,进行优点大轰炸,增加学生的自信,但愿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通过这次学习,受益匪浅。尽管我已经当了20多年的班主任,每次都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尤其是这两年担任慢班的班主任,

篇6:教师新课改个人学习心得

罗松老师在讲座前告诉我们,教师的价值在课堂,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对日常教学的持续研究。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虽然是简单的两句话,确实十分深刻的教育含义。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其次,罗松老师讲到高考改革和中考改革的的新课改的要求和内容,要求我们要建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最后,罗松老师告诉我们在教学要注意“大球和小球”的碰撞,“一点与一线”的构建,同时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罗松老师的讲座让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知道了在教学中要创设好的真实的教学环境,要学会与学生互动与交流,建立交互式的教学。

篇7: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所以,我们教师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不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的“教师”,更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者和工程师。

“以情育人,爱学生;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用才能教育人,亲切关怀;以身作则,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高尚的情感。对待学生,严而不勤,就是爱。是教育与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使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老师。老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严”和“善”上。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他还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不严格培养,很难培养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自古多磨难,男儿少。”所以,对学生不能松懈。当然,严于律己,严于适度。善良就是关心、爱护、包容、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信任、关心和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职业精神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品格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也是教师教学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打开每一个学生的心扉。

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谁就不会爱孩子。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无限的师爱,可以打开每一个学生的心扉。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声音,与他们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让所有学生的内心都感受到老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师。”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必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对未来的爱,都体现在他高标准的执行上。率先垂范,就是真正对学生负责,这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说明教师必须具备敬业精神、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敬业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不可能创造业绩,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园丁们勤奋无私的浇灌,鲜花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人间。还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牺牲自己,却给人类带来光明,所以老师要无私。

篇8:教师的个人学习心得

评价的标准如此重要, 那么怎样确立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呢?或者说, 评价标准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呢?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源于教学观。教学观是比教学评价更高一个层次上的范畴。教学观是人们对教学的一个总体的观点、态度和倾向。有怎样的教学观就相应地产生怎样的教学评价标准。

从更深层次上讲, 评价本身还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探究。从教育史来看, 教学观是随着历史发展的, 一个时代有着这个时代特定的教学观, 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氛围。

在机械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人们建立的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地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机械论的教学观提出以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建立评价标准, 即根据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师教学的优劣。在评价中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可把这样的评价体系归入“结果论”范畴。

随着西方社会对“机械论”哲学观的批判, 人们在教育中越来越倾向人本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教学观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成长。这种教学观并不认为学习的“结果”是重要的, 而是认为学生对学习的“参与”这个“过程”本身最重要。说到底, 在这个教育全球化的时代, 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个“后现代”哲学登上舞台的时代, 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必须去学的。教学从总体上面临着大困惑, 加拿大著名教育学专家史密斯教授在他的著作《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这样表述:“在教育界, 全球化过程造成的普遍不确定性一直在某些方面存在。后现代派就‘什么东西可以信心十足地教给学生’这一问题所怀的担忧, 如今更因‘信心十足地教意味着什么’这一难以理解的问题而加剧———尤其是在所谓的新知识经济时代, 教学往往被简单还原为如何‘管理’教育空间, 除了计划和组织技巧外, 不需要教师有任何个人才干。”[1]随着西方哲学对“主体—客体”、“真理—谬误”这些二元思维方式的批判, 西方后现代哲学流派更加倾向于对任何号称为“绝对真理”的体系进行“解构”。他们认为任何真理都是从某一“视角”出发来看待问题的, 并不存在自在自为的绝对真理。后现代文化的氛围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 人们从对真理的崇拜转向个人切身的体验世界, 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是第一重要的。在这种教学观下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关注教学的“过程”, 强调师生互动, 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在评价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可把这样的评价体系归入“过程论”范畴。

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中庸之道”, 对结果论和过程论的评价体系采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合理取舍的态度。这种中庸的态度也体现在了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上:评价的标准既要体现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 又要体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评价时既要参照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 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程度。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教育科学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和量化。但是为了体现教学评价的客观和准确, 又必须对评价活动给出一个“结论”。 (评价结论该“如何”给出呢?是采用“计量化”的分值, 还是根据教育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对评价结论给予文本的描述?这本身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教学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与评价结果所要求的明确性这两者处于一种“张力”之中, 如何合理把握这对矛盾 (张力) 需要极高的智慧。

由于整个现代社会竞争氛围浓烈,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需要给出明确的评价结果以选拔“胜者”。由于对于精确计量化的自然科学取得的物质和技术成就的认可和崇拜, 人文科学也慢慢开始以自然科学的客观性 (以精确的计量化为特征) 为标准。对计量化的喜好与崇拜甚至到了如此高的程度, 以至于如果某一学科 (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不能精确进行计量, 不能最终得到一个“数据”, 那么这些科学就显得“不客观”而配不上“科学”这一称号。人文科学的计量化趋势越演越烈, 2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人文科学对此深感忧虑, 对这个趋势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范梅南在他的著作《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中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标准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教育学应追求人文科学的严密性。“我们应该承认, 人文科学对于准确、精确及严密有自己的标准。在定量科学中, 准确与精确往往作为界定测量与设计精良的标志。与此相对, 人文科学则尽量追求对具体事物丰富性与完整性的解释性描述, 尽量使概念的基本本质达到完善。‘严密’的本意是‘坚硬’、‘硬度’。严密的科学研究基础被认为在方法上是严谨的、严格的, 不与‘主观性’和定性研究妥协。‘硬数据’指最能反映数量单位或可测量到的测量的知识。与此相反, 人文科学研究只有在道德和精神的意义上是‘强硬’的时候才是严密的。只有当一个人文科学的文本有勇气追求某些理念的独特性和意义时, 才算是严密的。如果一个人并未准备坚持什么, 那么坚持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同样意味着, 人文科学研究会以‘轻柔’、‘深情’、‘微妙’和‘敏感’的方式将生活现象的意义带入我们的意识。”[2]

人文科学的“计量化”趋势虽然遭到了西方哲学的强烈批判, 但这个趋势本身似乎有进无退。为了追求精确和“便利”, “计量化”的方法也应用到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给出一些量化的指标:例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合理,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的板书是否规范, 教师是否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等等。对每一项指标设立一个权重以赋予这些指标相应的分值, 这些指标的分值相加以百分制计算。以这些量化的指标为依据来给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给每一项指标打分, 并且根据统计学的权重计算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给出一个最终的“总分值”。评价标准的建立是如此重要, 我们不禁要问:各项指标被赋予的权重“依据”是什么?进一步问:各项指标本身被确立的“依据”是什么?更进一步深究, 用百分制的计量化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或许用分值进行教学评价比较“方便”, “方便”是真理的代名词吗?例如, 甲教师最终得分80分, 乙教师得分85分, 从最终的得分来看, 乙教师的教学水平“当然”要优于甲教师。当两位教师的教学评价通过两个分值摆在我们面前时, 我们不禁要对这个评价结果本身进行评价。一个问题浮现在眼前: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

虽然这样的教学评价考虑到了“结果论”, 即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先确立的教学目标, 这样的教学评价也同时考虑了“过程论”, 即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等, 但这些只是“外在的细枝末节”。通过这些关注细节的指标是否“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对这些“外在的细枝末节”的关注恰恰忽略了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 恰恰忽略了教师内在的学识和师德修养, 恰恰忽略了教师个人的才华。

如何评价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呢?这些都是教师“内在的”个人素质, 我们只能通过教师“外在的”教学行为来对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略知一二”。外显的教学行为与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是怎样的关系呢?或许,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对伦理学的深刻论述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西美尔认为外在的“伦理行为”并不是判断德行的最终依据。任何以命令式的“应然”规定的外在的伦理行为体系无法包容人类广泛的实践领域, 无论是个人的实践领域还是社会的福乐安康。唯有“有德之人”才是一切良善行为最终的“源泉”。有德行的“人”在他的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自然“流溢”出伦理的意义。作为一切外在行为载体的“人”为他的一切善与恶的行为最终负责。西美尔在他的演讲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中对此有如下论述:“古老道德所宣扬的思想是, 德行看重的不是事实, 而是事实背后的意志企图。这个思想在此处达到其完整的深度和广度:意志不再被视为具体的、受到某个特定理智推动的冲动, 而是作为基本的存在, 也就是人的那种不受任何时间与变化之决定的自在。与此相比, 那种流行的、对道德责任的逆向追究, 却让人觉得它仅仅是从看重外部行为的司法判定迈出的最初和暂时的一步。可是就凭这一步, 人们却已首先到达了道德主义, 也就是就日常实践而言已经足够的、那种针对个别行为意志的裁判机构;相反, 此时在那条外部道路的狭隘的道德含义背后, 人们才抵达了最后一站, 那形而上的终点站;整个的人, 也就是说, 他的绝对的、不可更替的存在就是载体, 就是每一个别的, 仅仅作为现象的善与恶及其相应责任的真正现实。”[3]

外在的行为并不是伦理判断的最终依据, 伦理判断的最终依据是形而上的整个的人, 良善之人在他的外在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善的伦理意义。相类似的, “外在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的外显, 优秀的教学真正的“源头”在于优秀的教师, 优秀的教学活动是优秀教师的“整个的人”的自然流溢。对伦理行为的善恶判断困难重重, 真正的教学评价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标准。如果要对一位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的话, 最终依据只能是这个作为教师的整个的人。或许能通过他的一堂授课 (但决不仅仅依据这“一堂课”) 去“体会”他的作为教师的个人才华。“才华”这个词同时包容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师德修养、授课的个人风格、语言艺术等。

如果要对教师的教学给予恰当的评价, 那么评判者的权威性是必要条件, 即评判者本人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要远远高于被评价者。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没能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 这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到惊讶。但仔细想来, 这也并不奇怪。据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创立之初, 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多多少少理解。它在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审面前显然无法获得通过。 (这些权威的评审自己是否能理解相对论还是个疑问) 在这种情况下,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之事。评判者的权威性是评价活动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的必要条件, 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却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看得过于重要, 学生的评价在整个评价结果中占有过多的比重, 这岂不可笑?

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建立意义重大, 这关系到教师成长方向的确立, 即依据“这标准”教师应怎样发展自身的职业修养?到底教师应把精力投入到“是否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板书的规范与否”、“教学过渡的设计是否自然”这些外在的方面, 还是把精力投入到“学识是否渊博”、“对教材内容理解是否深入”、“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上, 这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恰当的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大卫·杰弗里·斯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5.

[2]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1.

上一篇:圣诞元旦主题活动方案下一篇:致全市老年朋友的重阳节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