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评语提高德育实效

2024-06-29

利用评语提高德育实效(通用8篇)

篇1:利用评语提高德育实效

利用影视素材,增强德育教学实效

区钊海

[摘要] 影视素材在德育教学中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影响力。本文从影视素材在中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其对当代中小学生的深刻影响,恰当地使用影视素材有利于德育教师更好地完成德育课的教学目标。

[ 关键词] 影视素材

德育教学

作用

随着“课改”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教育条件的改善,中小学生的德育课教育传统方法正面临新的挑战,遭遇发展的瓶颈,而优秀的影视作品在德育课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方面却具有独特的优势。影视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促使观念的变革,推动着中华文明的演进。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声画结合,亦静亦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影视作品,往往比一般的文字作品更形象,比一般的表演更生动。空洞的说教和大话套话,学生不仅不愿听,而且很反感,而好的艺术作品形象地诠释人生与做人的道理,惩恶扬善,寓教于乐,易于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正如鲁迅所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所以,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的德育课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利用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

(一)影视素材及特征

影视素材是指以电影和电视为载体的多媒体综合性文化,包括一切的视频素材,可以是电影、电视,也可以是一段短暂的视频。与传统文化相比,影视文化具有鲜明的现代性质无与伦比的优势。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视听直接、形象而生动。影视文化以其直接、真实、生动的形象再现来反映生话、记录事态、传播信息,让学生从直观化的视听形象中得到真切的认识和感受。二是艺术形式多样。影视素材运用现代光电技术,兼容语言、音乐、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特性,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自己的形态之中,使其在运动的影像中,得到更突出的发挥。同时,影视还包括了如新闻报道、专题讨论、实况转播、科技片、故事片、系列片、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等多种式样。影视文化的兼容性使它成为综合性手段得以全方位展示的文化载体。三是传播快捷而广泛。影视文化及时、快速而同步传播,而且已经极其广泛地介入家庭之中,成为了人们日常生话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第四,内容丰富而影响深远。影视文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既能给人以娱乐,让人身心愉悦轻松,又能警醒世人,让人反思省悟。

(二)影视教学的作用

第一、影视素材是进行道德课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处在信息时代,在电影、电视、网络中成长起来的今天的学生的生活中,影视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远远大于书本对学生的影响。其原因:一方面是决定于影视在今天的普及程度,另一方面则源于影视文化优

于书本,即语言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影视素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相对于书本而言,其教学效果自然是远非原来单纯概念,文化教育可以与之比肩和媲美的了。

1、利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养成的关键期,因此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培养国家有用人才的重要环节。由于影视作品能够直观通过影视语言,将比较抽象的口号化解为具体的内容,因而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在讲述第13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章节,关于“八荣、八耻”的内容,如果单一讲述,让学生会觉得空洞,很索然无味。而跃然于银幕的具体人物言行直接为学生提供了可学习效仿的榜样。我剪取了影片《今天我休息》中马天民事迹,就“以小见大”,折射出公民道德素养与时代发展同步提高的思想闪光。对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引导效果,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觉悟。

2、有利于开展国情教育。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汇的历史。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全国上下发生了飞速的变化。借助影视教育,能够使青少年加深对我国国情的了解,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全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和弘扬志存高远的主人翁境界,以便更好担负起复兴中华的社会责任。如讲述第5课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章节,我播放了《云下的日子》这一影片,为了更好地讲述中国的小康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我把影片分成三部分,并结合课文的内容,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看影片,说体会,谈感受。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的思想认识更为深刻,更容易完成教学目标。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只是总体小康,并不是全面小康,我播放了轰动一时的“小悦悦事件”视频,结合中山为期五年的全民修身活动,结合实际,更易于突破教学难点。

3、有利于开展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离不开相应的法制教育。由于影视教育本身具有的动态影像特点,较其他的教育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应当用好这一教育资源。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要开设和办好未成年人专栏或专题节目……让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抵御犯罪的能力。”运用影视节目承担法制教育任务,是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如在如讲述第3课的《依法纳税》这一章节时,播放名人“刘晓庆偷税入狱事件”的视频,让学生深深认识到偷税的严重后果,进入社会工作后,自觉纳税,做一个遵法守纪的好公民。

4、有利于开展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因知识的局限、社会经历欠缺,目前不少青少年学生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缺乏分析能力,或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或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以至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利用影视教育耳濡目染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开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取得认同,使青少年逐步形成透过事物表象看本质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如在如讲述第1课的《消费和消费观》这一章节时,播放电影中《一个都不能少》的一

段视频,体会地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珍惜现在的拥有,杜绝攀比的行为,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值得思考的空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有利于开展学生的自我教育。处于心智发展期的青少年学生,在接受正面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渴望得到教师、同学以及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利用摄录像设备已经普及的有利条件,及时将学生成长历程的片断记录下来,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发现亮点,肯定进步,体现“皮格马里翁效应”,就较容易使教育成效得到巩固,延伸合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的人生发展轨迹。如在讲述第9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时,播放我们东凤理工学校学生会民主选举的视频,从而增强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在讲述第10课《公尽快政治性义务》时,播放学生在政府欢送班上同学参军拍摄的视频,让学生从身边的同学中,增强公民的责任感、义务感的意识,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

第二、影视素材有效地开发了德育课程资料。《新课标》指出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同时,又必须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改变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影视素材有效地开发了德育课程资源,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调动学生上好德育课的兴趣,增强了我校学生在各种场合的素养,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对影视作

品的适时适度的利用,将会对德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又要讲究相应的策略方法,取其精华合理利用。

(三)面临的难题

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研究利用影视作品的优势为教学服务,是德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德育教学的深入改革,要求德育教师自觉地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影视文化、影视艺术修养。影视资源的丰富性,为德育教师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可能,教师如能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适时适度地使用,发挥影视作品特有的优势,对德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具有现实的促进意义,将会把德育教学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只有主动的面对新情况新环境,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德育教学和影视文化的发展必能相辅相成,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必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总之,影视教育是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一个有效载体,生动形象、类型多样的影视素材把抽象、枯燥及不易被人接受的德育教学内容融合其中,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学目标,引起心灵的震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滋养学生心灵的良好效果。因此,恰当合理地使用影视素材,有利于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学生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关于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现状、前景的分析与思考[D].贵州社会科学.2006.05 [2] ⑤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2004.05.14 [3] 蒋东玲,候英.大学校园中影视艺术教育的社会责任[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06 [4]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导言》

篇2:利用评语提高德育实效

开展德育课程研究,其实质就是研究探讨如何使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之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时代性、突出的实效性,是我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话题。为此,学校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结合学校管理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有效方式,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首先,需要我们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思想,真正确立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客观存在,导致德育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德育工作常常处于难堪和尴尬的局面。“有为方有位,有位更有为”,要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首要的是要解决好“德育为首”的问题,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意识,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其次,精选德育内容,以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要突出一个“热”字。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焦点应及时地进入德育课堂,让学生做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关心的人。要讲究一个“近”字,力求使德育内容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要强调一个“小”字。从小事入手,让学生从坐立、行走、言行举止开始,做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要注重一个“趣”字。一方面要改编德育教材内容,使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增强艺术性、趣味性。另一方面,要挖掘其它教学科目中形象性的内容对学生进

行德育教育。要体现一个“实”字。在德育过程中,应落实在一个“实”字上,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如教育学生爱集体,就应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为班级争光,自觉遵守纪律,维护班级荣誉。

第三,改进德育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德育方法,这里可概括为四类:一是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证法、演讲法;二是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三是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参观考察法、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四是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第四,创设体验场景、营造感受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利用形、声、色俱佳的三维影像,敲击学生心扉,使之产生情感共鸣,是德育教育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配乐诗文朗诵《大树和男孩》视频,能让学生在男孩的成长历程中,去感受亲情的博大、深沉,去根植感恩回报素养,去感悟索取、奉献的哲理。再如《我的妈妈从来不哭》视频,会让学生在别致的情境、氛围中领会坚强的品质,培植独立坚韧、自主博爱的情愫;又如《死神的账单》视频,特定的场景、人物及形象与哲理融于一炉的对话,会触动学生稚嫩的心灵,进而体味孔夫子“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深长感慨,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知惜时,懂

进取,争有为。

篇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德育实效

一、发挥校园网络教育功能, 为学生构建德育“防火墙”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孩子们思想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兴衰发展。当前,小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依然是学校,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大部分还不高,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机会,让学生一开始接触网络就着重培养他们的好习惯。 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内部信息技术网络主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政策和法规,给学校德育工作创设一片净土。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时间,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的危害性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色情、 暴力、反动、迷信、谩骂、诽谤等有害信息和网站足以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诱发学生变得自我封闭、亲情淡漠、意志消沉、无心学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甚至暴力冲动、损害身体、轻视生命、走向犯罪……通过现实案例分析、自我观察和感悟的方式, 德育内容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 学生的思想品质由感性意识上升到理性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文明的上网习惯。

二、信息技术教师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信息技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推广者,他们不仅需要有渊博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要主动学习,了解网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先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道德素养。由于小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教师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作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掌握德育主动权, 使学生正确地认知和理解信息技术,从而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和上网习惯。

三、挖掘信息技术中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挥德育育人功能

网络信息形式新颖、丰富多彩,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因此,如何筛选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德育素材也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取其精华,使学生能够爱祖国、 明时事、懂法纪、晓历史、知国情、学经典等,让学生体验真、 善、美,从而在心灵上的得到净化与熏陶。另一方面,教师要过滤掉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对学生心灵产生诱惑与毒害的信息, 弃其糟粕,以避免学生受到伤害。 在这一过程中,网络中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德育内容进行自我教育, 相互讨论,相互评价,在感性中形成道德认知,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运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德育交流的平台

篇4:利用评语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德育;挖掘;本土资源;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1-0019-02

挖掘利用本土德育资源成为良都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道路。本土资源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使德育更生动、更鲜活、更具有说服力,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建立了很好的平台,架起了德育工作和德育绩效之间的桥梁,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整合本土德育资源,德育内容鲜活生动

井陉是千年古县,历史悠久。无论战时还是平时,井陉的先民都为中华文明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现存的资源硕果,对于先民,那是他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对于今人,这是不可再生又无比珍贵的历史遗产,它们印证着井陉灿烂悠久的历史;对于后世子孙,它们又是倾注过我们的保护之功而传承的民族之魂。

井陉县部分本土德育资源整合如下:

历史遗址资源:测鱼、西葛丹有仰韶文化遗址,石桥头、威西街有十余处先商遗址,东天门有秦皇古驿道遗址等。

红色资源:挂云山有抗日六壮士舍身跳崖纪念碑,乏驴岭有抗日英烈纪念碑,洪河漕有著名的百团大战纪念馆。

自然资源:有不是香山胜似香山的仙台山,小泰山之称的挂云山,国家五星级风景旅游区的苍岩山,绿色环保的景山生态园,保存完整的于家石头村等等。多样的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风格各异、兼具古今的旅游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拉花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王庄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活动——“转黄河”、“赵庄岭皇纲”等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井陉儿女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开凿了绵右渠、人民渠、民族渠,修建了张河湾水库。

总之,井陉拥有丰富多样的本土德育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各类专项教育,就可以赋予德育建设以新的活力。例如,结合当地民俗,进行孝亲敬长、互相帮助等美德教育;利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名人资源,开展热爱本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品质;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总结本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等。

二、利用本土德育资源,开展专项教育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我们确定一定的主题教育,围绕主题,充分发挥相应本土德育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良都中学利用本土德育资源“井陉好人韩金贵”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井陉好人韩金贵”,二十六年如一日,自觉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不间断,多次被石家庄市、井陉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最佳服务员”。2006年被评为“感动井陉新闻人物”;2008年被命名为井陉县“道德楷模”和“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好人”……这些光荣的事迹,真真切切地反映了井陉人民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看得见摸得着,是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

2014年3月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良都中学开展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以本土德育资源“井陉好人韩金贵” 为现实题材,进行了如下实践,使德育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在心灵碰撞中产生渴望

学生具有喜欢和敬仰英雄的心理特点。利用这一点,我校在3月5日启动了“爱心飞扬”等系列活动。请“井陉好人韩金贵”到会现身说法,介绍他立足本职学雷锋做好事的先进事迹。学生和他座谈,进行面对面对话,产生心灵碰撞,思想上擦出了绚丽的火花,情感上产生了深切的体验。

会后,学校举办了“井陉好人韩金贵”事迹展。同学们利用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宣传他的事迹,利用班会、团会、小组会等形式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校趁热打铁,将学生写的感受、体会文章进行展览,学习英雄的渴望开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二)在整合中夯实基础

结合学习“井陉好人韩金贵”的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锋》,阅读雷锋日记,再结合本班情况,宣传本班的好人好事,收集本班刻苦学习、乐于助人、艰苦朴素、尊老爱幼的人和事。同学们在丰厚的本土资源中认识到,我们身边的好人和所有的古今中外的英雄一样,都有共同的特点,有忠心、爱心、孝心、热心。各小组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拟定了行动计划,建立了记录制度、评比制度、表扬制度。各班成立了好多学雷锋、学韩金贵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活动计划,小组之间写了挑战书,张贴在课堂上,请全体同学监督。

(三)在实践中体验养成

同学们认真学习讨论“井陉好人韩金贵”身上体现的平凡而闪光的品质,从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寻找渊源:他义务理发15000多人次;捡破烂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多次义务献血累计两万多毫升;见义勇为传佳话……到如今他一直没有买房,仍然租用微水村一处破旧的民房,纸箱做家具,捡柴火做饭,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他的目标是一辈子做善事。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他就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培养意志品质。这样,学生将学榜样落实到了自身成长的每一个环节上,效果斐然。

(四)在生活中积累

每位同学建有一张“道德卡”,在班会、团会活动时,根据自报互报、推荐和检查的原则,定期把每一位同学的思想道德闪光点、进步和成绩记在卡上。各班每月评出“道德富翁”、“道德标兵”、“道德进步星”,在此基础上,学校评出10名“感动学校新闻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把他们的事迹整理成故事进行演讲。同学们看到了自己学习雷锋、韩金贵的进步的轨迹,找到了自己在道德坐标上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以及自己在道德习惯养成中与别人的差距,从而自觉地克服缺点。

(五)在前进中硕果累累

乐于助人,热心献学校——在打扫卫生中初三的同学看到初一的同学力气小,擦玻璃,有困难,就主动定期帮助他们;冬天下雪了楼梯滑,大同学主动站在旁边搀扶小同学;操场有杂物,同学们主动捡起;有的小组主动担负起浇花浇树的任务;学习好的同学定期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习成绩有了进步。

互助友爱,诚心待同学——我校学生宋某某父亡母改嫁,和年老多病的伯父生活,她自己也得了肾病,同学们向她伸出温暖之手、友谊之手,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卖掉旧书报、捡破烂,为她捐款数百元,经常帮她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孝敬长辈,关爱老师——在家帮助父母干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有的小组经常到孤寡老人家里打扫卫生,和老人谈心;在学校定期到老师办公室帮助整理教具。

篇5:优化德育体系 提高德育实效

湖北省宣恩县民族实验中学 肖秀菊

高速持续发展和充满挑战的21世纪,将对人的素质,特别是对人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人,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还要有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尚的道德

和人格。 才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和职业理想。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重要阵地,学

校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和基础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生学会做人的基

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此,中学德育要以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和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为指导,以优化初中生

道德心理为核心,优化德育体系,构建德育新模式,切实提高中学德育实效。

一、树立时代观念,优化德育体系,以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助德育

㈠学校德育要与各育共同发展,贯穿整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

中学德育有其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但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不能将其单独割裂出来

。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等,都与其他各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素质也是一个整体

,是相互影响和协调发展的。我们不能就德育而搞德育,要有意识地将德育同其他各育有

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中,德育既能为其他各育服务,同时,德育又能与其他

各育一起共同发展。

㈡学校德育必须回归社会生活,紧扣学生生活实际

学校德育必须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

中去。中学德育应该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

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热爱学习,

学会学习;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否则

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

㈢学校德育要注重科研的有效投入,以科研助德育

学校德育要注重科研工作要正确定位,即定位于应用先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新

时期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不仅要有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而且要有对工作严谨求实

的科学态度。就德育工作者个体来说,加大对德育研究工作的投入,是提高实际水平和工

作效率,使自身价值得以升华的最佳途径;对学校集体来说,加大对德育研究工作的投入

,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和办学水平、创造学校特色的基本途径。

㈣学校德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学校德育应为学生发展服务,即学校德育要从学生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发展需要出发,为

学生的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充分理解学生,挖掘学生进行

自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潜力,帮助学生解决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帮助学生解决已有道德水准

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帮助学生在自主认识、体验、选择过程中,实现

自我成长。

篇6:加强德育建设 提高德育实效性

南兴镇清坭小学蔡武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个性心理教育以及品德能力教育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和任务,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德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的德育管理。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形式,形成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潜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质量,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建设:

一、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原则等,并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党给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了我国教育的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还指出了“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毛泽东同志也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江泽民同志更充分地指出了“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历来都是我国十分重视的重大问题,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作为学校,我们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复合型人才。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党给学校在新教育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和战略任务。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各种腐朽落后、丑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会继续散发着影响;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在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际,加紧思想灌输,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以实现其在中国‘和平演变’的愿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为学

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青少年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德育教育,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将满腔的热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接班人。

二、端正思想,以德育为首,将学校德育教育摆在首要地位。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说:“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其目的是培养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必须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和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就必须做到:

1、领导重视,将德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

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将学校德育工作放到学校的首要位置,体现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合理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网络模式,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德育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日程上来,通过合理安排德育和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合力网络,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注重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向学生传递德育教育信息。只有通过领导重视,才能保障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和多渠道途径,也才能体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全员参与德育教育,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宏伟的工程,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仅仅有领导的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邓小平同志将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是指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是小平同志对教师作用的概述。“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是江泽民同志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从学校教育来说,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大德育观念的引导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德育工作的全员性。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加强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三个代表的思想精髓,学习中央八号文件有关精神,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大德育观念意识。②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教师的育人水平、政治素养以及师德行为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与教学成绩等同起来,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而不是单一的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优劣。③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提倡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确立教师中的典型形象,并以此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典范,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和“蜡烛”精神。④推行德育“教师首任制”。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的思想,通过教师首任制的推行,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思想,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做到全程育人,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尤其是作为德育教育,应该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推动德育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的组织,使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甚至在游戏中,受到感染,潜移默化。首先: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通过学科知识的教育,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其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活动,要体现出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思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认同、内化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转变自己的行为。最后,通过校园文化传递德育信息。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通过有意识的对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优美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每一壁墙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要使德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使学生素质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提高,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合理的德育教育,也才能体现出德育工作实效。

三、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提出的“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在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1、以课堂为阵地,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而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在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语文、政治到历史、地理,众多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间段的多种多样的精神粮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教育的组织者——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作内容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有意识的诱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教师育人观念,在推行德育首任制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不懈地抓好德育教育工作。

2、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中推进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是多形式的。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好实践课,首先要求指导教师要以德育内容为中心,围绕中心设计活动;其次,要求设计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感染性;最后,活动的组织要有序。总的说来,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一次好的主题班会课,可以让学生热情高涨;一次生动的小品演出,可以让学生哽咽在喉;一次有序的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得到深刻的启发„„因此,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有利于学校推进德育教育工作。

3、搞好德育主题教育,有目的、有针对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主题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按照序列化的要求,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分解为若干主题教育,并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和精神,通过树立一个德育教育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发展。比如:利用好“校风建设活动月”主题活动,搞好学校三风建设,利用“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月”主题活动,灌输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精神等。

四、抓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作为学校部门,应该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希望。作为学校,应该理解家长的要求和想法,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家长正确教育下一代,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体现:

1、抓好家长学校工作,做好学校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

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却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学校也不了解学生回家后的表现,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要理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的途径,由学校组织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交流与学习,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其实,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能力出众,这些想法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同时,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相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庭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实施德育的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特定情况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因此,开展好家长学校的教育,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围绕学校与家长的共同目标,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2、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

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主渠道。但仅仅限于沟通交流,远远达不到德育工作的要求。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来,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得以保障的基础。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就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①让家长走进校园。除了家长学校开课期间,在其它时间,将家长请到学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其育人的责任感。如在学生艺术节活动、体育运动会、军训汇报表演等活动中,邀请家长到校观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利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加以准确的定位,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②让教师走进家庭。通过教师的家访活动,将学校德育带入家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等。通过学校、教师、家长的督促,促进了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③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进行环境保护活动、学雷锋活动等活动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篇7:利用评语提高德育实效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管理

来凤县民族小学:唐俊

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新形势下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基础教育,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努力探索,积极创新,切实加强学校德育研究,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近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育人先育德的原则,常抓不懈,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州文明单位”、县“优胜单位”、“文明安全先进单位”。何之敬、张海燕、李雪飞等大批德育骨干分别被评为州“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县“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吴康睿、姚兰等十余名学生也先后受到州、县表彰,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我们围绕培养一支品德高尚、教育有法的师资队伍狠抓了三个方面落实。

一、组织建设

㈠构建以党支部领导、行政为主的德育体制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目前,我校形成的是三条线的德育管理网络:党支部、学校——德育处——班主任;党支部——德育处、团支部——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学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师。这样,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层层抓具体、抓落实,使德育工作不走形式,落到了实处。

㈡加强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在学校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负有协调各科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具有优良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在工作中,采取了六项措施,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⒈组织班主任加强政治学习和教育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使班主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

2.加强督导。通过召开班主任会议,使其明确职责,明白管理要求,清楚如何 1

实践。同时还采取个别交谈、指导其工作。

⒋进行问卷调查,向科任教师和学生了解班主任工作情况,从而指导班主任发扬成绩,弥补不足。

⒌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年级性的、全校性的)。如:赵海燕老师介绍的班级管理办法,老师们听了很受启发。现在我校该年级学生办的校刊的质量是越来越高了。老师们毫无保留,互相学习,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

⒍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我校对班主任工作采取月奖励和学期总评相结合的办法,肯定班主任工作的成绩,有效地促进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㈢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必须仰赖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需要树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和全程负责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尤其是教师的教育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我校无论是语文、数学、思品、自然,还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老师们都根据各科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教育,如:一位数学老师在讲“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人文化、个性化、设计了一系列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渗透了热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二、营造德育氛围,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㈠狠抓学校阵地教育。

⒈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安排班队课、晨会课等。各班充分利用这一德育主渠道,组织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应规章制度,采取说教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了学生自我发展,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对各班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记载,并作为评估量化的依据。

⒉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一个班级全程负责,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

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利用雏鹰广

播室、电视台、校刊、黑板报等宣传教育阵地,突出德育功能。雏鹰广播室每周由一个中队负责写稿、编辑、播音。同学们充分利用这一德育阵地宣传好人好事,宣传实事,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效果良好。

电视台也充分利用资源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安全教育、自护教育等片子,充分发挥了其功能作用。每月一个主题的校刊、黑板报,更是展示了同学们的特长,体现了同学们的主体性,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培养了同学们的创造意识和合作意识,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㈡注重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⒈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奥运会、国庆节、党的十八大召开等,我们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主题班队会,办专刊、百米书画展,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互助互爱教育专题。如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又如:每年三月,我校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有主题班会、有手抄报评比、有学雷锋志愿者活动。通过这些具体活动的开张,培养了学生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在思想上又一次受到了教育。

3、开展“忠、孝、雅、诚”系列活动。结合州县德育工作要点,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我校注重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如:2010年秋季学期,我校组织了《忠、孝、雅、诚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一阵读书的热潮,孩子们通过诵读,体会忠、孝、雅、诚的内涵,继而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还组织各班开展了“我为父母做事情”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⒋文明礼貌教育专题,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校园”的“三文明”活动。我们把每学期的第一周定为“规范教育周”。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以纪律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使学生每学期一上学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我校正在逐步改善了以往脏、乱、差的现象,保护环境的小卫士越来越多了,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标兵多了,为班级、为学校争荣誉、添光彩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良好的班风、校风正在逐步形成,并受到了社会好评。

⒌安全教育专题,开展“我健康,我安全,我快乐”的活动。我校每年都会进

行防踩踏消防安全演练,请来消防大队的同志在校园里实地演练,请交警部门来校实地讲解等。各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十不准》,联系本班实际,拟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规定每间周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要求班主任做好充分准备,备好课,有详实的记载,组织学生开展好活动;为了规范课间操的纪律,学校开展了预防踩踏疏散演练活动,在活动中,不仅要求教师到班维持秩序,而且对学生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上操要做到“快、齐、静”,经过长期的训练,课间操能够做到井然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⒍法制教育专题。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任命了一位法制副校长,主抓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每学期我们请来社区民警来校给学生进行讲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组织学生学习《环境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让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㈢开展“五小”实践活动。

即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会 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小主人”。让学生体验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切实受到“小公民”的道德教育。

㈣重视“三结合”教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管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

⒈家长会是学校联系家长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我校针对社情、校情的变化,适时分别召开全校性和年级性的、班级组的学生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及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要求,同时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前,各班拟定了家长会会议议程,材料、内容作了充分的准备。如:一部分班主任、科任教师与班干部共同策划的由学生主持、学生分组

汇报,班主任、科任教师作全面、分科汇报,家长谈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长与学生交流、沟通等别开生面的家长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突出了班组管理的特色;学校为班主任每月提供五十元话费,便于教师与家长取得紧密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

⒉我们还有计划地请派出所、交警大队的同志对同学们进行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讲座。我校与翔凤派出所建立了“警民共建校园”,经常与派出所的同志联系,加强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

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德育资源,对学生实施一种新的德育格局,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今年上半年,我校组织开展全国“十五”德育重点课题《社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已结题,被省教科所专家评审组鉴定为A等成果。现在我们正在开展湖北省德育五项专题子课题《社区德育模式构建》的研究。开展该项课题研究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理论和社区教育理论,有利于指导中小学德育实践,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正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

三、强化全程管理,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

⒈制定各种德育管理制度及评价细则。

科学而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推进素质的前提。近几年来,我校制定并完善了《班主任目标考核细则》、《班级管理目标考核细则》、《班主任职责》、《少先队辅导员职责》、《小学生品行规定二十条》、《安全管理十不准》、《清洁卫生评比办法》、《值周管理要求》等制度,有了制度,就有了准则和纪律,就能有效地加强德育工作的督查。如在“语言行为流动红旗”和“清洁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中,我们做到:一日一查一记载,一周一小结一公布,一月一评比一奖励,一期一总结一评优,这样,有效地实施了全程管理。

⒉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活动。

学雷锋活动月,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妇女节,开展做妈妈的小帮手、关心父母的活动;清明节开展“祭先烈,承遗志”活动,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在烈士纪念碑前进行诗朗诵,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从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端午节,在学生中开展民族气节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七一”进行爱党教育;教师

节,进行尊师重教教育;中秋节对学生进行“盼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国庆节举办歌咏、诗朗诵、演讲等比赛,歌颂祖国,进行爱祖国教育;建队节,我们开展“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竞选”活动,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少先队员的能力,使一批素质全面的少先队员脱颖而出,其个性得到了发展„„

⒊开展特长教育活动。

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舞、球、唱、画、”等7个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每年“六一”开展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和舞台,充分体现了儿童的主体性,使全体儿童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每年的春、秋季,分别召开体育达标运动会、田径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摆手舞比赛等,这有利于培养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

⒋开展学英雄、树榜样活动,充分利用讲英雄人物的故事,说身边的好人好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开展“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五好学生”、“文明学生”、“文明班集体”等评比活动,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竞争与协作的精神。

篇8:利用评语提高德育实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1]。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近些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各地开发形成丰富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些地方德育资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地方德育资源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直观性、亲和性、高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科学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2]。针对性即一方面可以针对本地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另一方面针对当地实际进行教学。实践性即学生可以不经学校、教师组织安排,自己自行安排社会实践,方便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开放性即它不囿于课堂、教材或学校,而是面向广阔的社会,从而大大拓宽教育教学的时空范围。直观性即它具有真实性,最令人信服;具有吻合性,与学生已知知识最贴近;具有现实性,就存在于学生的身边;具有生动性,直观可感、具体形象。亲和性即它带有亲情,使学生感到亲近、亲切从而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高效性即它具有便利性,就在身边,可以方便组织教学;具有时效性,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教学,从而保证思想教育有很强时效性的要求;具有效益性,即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可以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教师的精力、学生的时间及经费投入较少。

中华大地各地都有丰富的地方德育资源。从传统文化看,陕西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河南有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以及五岳之一的嵩山和少林寺;广东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北京有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的故宫;甘肃有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等等。从近现代历史文化看,湖北有武昌起义;广东有黄埔军校;上海有外国租界遗址;四川有保路运动,等等。从红色文化看,如江西的井冈山、陕北的延安、河北的西柏坡、湖南的毛泽东韶山故居、东北的抗联、海南的红色娘子军等。从改革开放的成就看,有广东的深圳、安徽的小岗村、江苏的华西村、浙江的义乌、重庆的三峡工程等。以笔者所在的山东为例,无论传统历史文化还是近现代以来历史文化,都孕育了丰厚的德育资源。胡锦涛视察山东时曾指出:“山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3]

从传统文化看,齐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1)齐鲁文化与儒家思想。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孕育出的儒家学说,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2)历史人物。齐鲁大地名人辈出,如星汉灿烂,不仅有文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孙子、科圣墨子、书圣王羲之、医圣扁鹊、工圣鲁班、农圣贾思勰、智圣诸葛亮;还涌现出姜尚、孙膑、庄子、管子、晏子、刘勰、刘洪、李清照、辛弃疾、戚继光、蒲松龄等历史文化名人。(3)历史遗产。山东历史悠久,文化昌达,山河壮丽,人杰地灵。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名片响彻中外:孔子为至圣先师,泰山为五岳之尊,黄河是中华母亲河。

从近现代以来的文化看,中国近现代史上,山东始终贯穿着反帝反封建的主线,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反对外国教会势力的义和团运动,震惊世界的“五四”爱国运动,都与山东密切相关。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对日取得的最大胜利,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一举全歼国民党精锐的整编74师,沉重打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现代史上,山东还涌现出众多著名人物:国学大师季羡林,是融汇百家、学贯中西的学界泰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是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隆重举行了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其中,山东籍有19人入选,占到总数的近1/10。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发展成就斐然,也是教育教学绝好的现实教材。总之,全国各地都有像山东这样丰富的地方德育资源,只要积极开发利用,就能成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二、地方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上可切实提高实效性

地方德育资源在理论教学上的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在课堂教学上应用,主要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展开。教学内容上应坚持三个原则:科学合理、贴近实际、广泛使用。科学合理即地方德育资源的应用应当与教学内容相一致,能够更好地阐释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即应用地方德育资源,应当贴近当地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广泛应用即在符合科学合理原则下,应当尽可能多地应用地方德育资源。教学形式上的应用,除了常规形式,教师应当亲手制作地方德育资源的DV影像资料、图片,有时甚至可以弄到实物。专题讲座即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当地特有的德育资源,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教学。形式上,既可以由教师进行,又可以邀请当地相关人员进行,包括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英模人物、企业家等。

为更好地在课堂上应用地方德育资源,对教师应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对地方德育资源广泛涉猎,平时注重积累,时常装在脑子里,需要时能够信手拈来。对重要的地方德育资源,要做到心中有数,该用时一定要用上,不能有遗漏。为此,教师应自觉侧重地方德育资源的研究,加强对地方德育资源的探索、开发、利用。此外,还应当建立地方德育资源库。通过加工、提炼、整理,将地方德育资源分门别类成册,以便教学使用。这项工作不是教师一己之力能完成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统筹谋划。近些年,我们在理论教学中这样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讲职业道德的爱岗敬业时,引用了时传祥和许振超的事例。时传祥,山东齐河县人,解放初在北京当掏粪工,以“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热爱并认真做好这份被认为低贱的工作,成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事迹拍成电影,北京玉渊潭公园里专门为他建了纪念馆。许振超,山东荣成人,青岛港集装箱码头工人,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以“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只有初中学历,但自学成才,苦练技术,具有“一钩准”、“一钩净”等绝活,先后六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们都是普通工人,时传祥还是被旧思想认为低贱的掏粪工,但具有高度的爱岗敬业思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又如讲为人民服务人生观时,讲到了焦裕禄和孔繁森。焦裕禄,山东博山人,1962年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1964年病逝,年仅42岁。他呕心沥血,一心扑在工作上,全然不顾自己的肝痛,直到发展成肝癌晚期,被省领导强行带到郑州的医院,最终病逝在医院。他逝世后兰考人民说:“焦书记心中装着全县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孔繁森,山东聊城人,1994年担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视察工作时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曾两次主动要求援藏,从发达的山东到艰苦落后的西藏工作。阿里是西藏最落后的地区,缺医少药,他每次下乡时都自费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给农牧民送医送药。他是非常有爱心的人,看到藏族同胞贫困的生活,就忍不住掏钱相助。1992年拉萨地震时他任副市长,还领养了地震后的3名藏族孤儿。他是厅级干部,工资较高,又有援藏补助,但仍然入不敷出,因此曾三次以假名“洛珠”卖血维持3名孤儿的生活。他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他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焦裕禄爱人民爱到忘我,孔繁森把爱人民作为最高追求,他们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讲这些内容时,学生精力特别集中,教学效果特别好。因为,这些内容具体、生动、形象、真实、亲切、感人,令学生非常信服。第一,他们都是本地人。笔者所在高校位于鲁西北,而这些英模人物都是山东人。时传祥和焦裕禄的家乡离学校只有100多公里,时传祥的孙女时新春就在学校驻地的滨南社区从事环卫工作。第二,是教师亲身感受。肝病比其他病更疼痛,痛起来脸上冒汗,焦裕禄就用小擀面轴一头顶在肝部,一头顶在椅子上,时间久了,椅子上被顶出一处凹陷。教师本人40多年前参观展览亲眼看到过这把椅子,展览馆就在学校驻地本市。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假冒伪劣曾经一度泛滥,包括假典型。1994年孔繁森的事迹报道后,也曾让人一度有所怀疑。1996年我们在学校组织下曾专门到聊城孔繁森纪念馆参观,从而确信是真实的,他的事迹确实感人至深。第三,具体、生动、形象。为人民服务本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讲不好往往会陷入“假大空”。这里用山东本地两个鲜活英模人物对人民的大爱,非常具体、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人发自内心地诚服。

三、地方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上可切实提高实效性

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更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因为,其他课程有了“知”,一般就会自觉地“行”;思想课有“知”的同时还要有“行”,然后才会自觉地“行”,仅仅有“知”还不行。正是基于此,《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4]地方德育资源则为实践教学开辟了广阔的时空范围,大大拓宽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前述中央、国务院《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5]。这里,对利用地方德育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在具体教学工作实施上,一方面可以由教师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可以由学生自行安排。前者如通过列入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课程、建立德育实践教学基地、暑假社会实践及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实施。后者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号召和提倡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通过回家、探亲访友、旅游等机会到相关地方参观考察;也可以就某一问题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等。实践教学具体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顶岗实习、访谈有关人物甚至社会上打工等,只要能使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一实践教学目的,什么方式并不重要。

地方德育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学生亲身体验的特征,这是与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使学生在教学中成为主体,从而强化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能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地方德育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还具有便捷性的特点,这是地方德育资源的重要特征。如具体到山东德育资源的应用,要了解儒家文化,直接到曲阜市看“三孔”、到邹城市看孟庙即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可以到沂南县沂蒙红嫂明德英的家乡,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到枣庄市的“台儿庄大捷纪念馆”参观等;要学习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山东各地都有现成的材料。

教学案例。近些年,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利用本地德育资源,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特别是利用身边的德育资源,就近开展实践教学,既方便又节省经费。如带领部分学生参观杜受田故居纪念馆和杨柳雪周恩来纪念馆。杜受田,清咸丰皇帝之师,一生品端学粹,忠孝两全,爱国恤民,廉洁勤政。杜氏家族在明清两代以“一门十二进士”、“父子兄弟伯侄六翰林”、“四代为相”、“满门皆清官”而闻名华夏。对此,杜氏家族的教育专著《述训》,特别重视教育和强调“心正”起到重要作用。杨柳雪村的周恩来纪念馆(又名怀周祠),位于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杨柳雪村。1970年,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参加全国棉花生产工作会议的杨柳雪代表,称赞他们实现了粮棉“双高产、双奉献”,“是棉区的一面红旗”,从此,杨柳雪村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此后,周总理经常惦记着他们的情况。1999年,全村群众为缅怀周总理的关怀和鼓舞,寄托对总理的敬仰之情,建立了周总理纪念馆,现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述事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都曾讲到,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亲临其境,理论联系实际,更加加深了印象。上述二地都离学校不远,只有十几公里,坐公交车即可前往。因此,组织实践教学非常方便,经费也很节省。更重要的是,它就在身边,学生感到更加真实、更加亲切,因而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3.

[2]马全江.论地方德育资源的特征—兼论利用地方德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J].教育探索2014,(7):106-108.

[3]山东新闻网.李建国在山东省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EB/OL].http:sdchina.com,2008-1-13:2.

[4]教育部社科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5.

上一篇:反腐倡廉相关论文下一篇:掌声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