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08-20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15篇)

篇1: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浙江仙居县第一小学(317300)周利央

一、谈话导入 1.(板书:昆虫)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起什么?(蚂蚁、蜜蜂、蝴蝶、蜘蛛、蝗虫„„)用简要的话语来介绍一下这种小动物。

2.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一生迷恋昆虫。在《昆虫记》一书中,他曾经写道:(出示)

“哦,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

齐读。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的脚步,去看一看蟋蟀的住宅。(揭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要求:①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②读完后,想一想:蟋蟀的住宅建在哪里?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的语句反复读一读。2.检查生字新词。

三、精读感悟

(一)住址——蟋蟀的住宅建在哪里?你知道了吗?

(出示)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这便是蟋蟀的住宅。1.理解“朝着阳光的堤岸”“倾斜的隧道”。它的住址是随便选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①理解“慎重地选择”。

②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地方呢?理解:“骤雨”。

这小家伙对住址的选择多有讲究呀!人们常说,造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选择住址一定慎重。对蟋蟀来说,修建住宅也是——(一件大事),也要——(慎重选择)。2.理解“宽敞”“九寸深,一指宽”。比划比划,九寸深是多深,一指宽呢?

咱们看看课文的插图。蟋蟀的个子一般只有两、三厘米,这么大的住宅对它来说——(够宽敞、够舒适的了)。

你看,作者多会介绍呀,简简单单的两个数字,就把蟋蟀住宅的大小非常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3.理解“隐蔽”。你从哪里知道的?(隐藏在青草丛中、隧道弯弯曲曲)

只有懂得保护自己,才能活下来。多么聪明的小生灵啊!4.朗读。读出蟋蟀住宅的特点。

(二)结构——那蟋蟀住宅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咱们细细读读第五、六两个自然段,看看外部、内部各有什么特点。

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作者的说法很有意思。明明是一丛草,他却说这是蟋蟀的——(门);明明是一块平坦一点的空地,他却说这是——(蟋蟀家的平台);门里面就是一个洞,他却说里面有——(大厅),有——(卧室),说这是——(指课题:蟋蟀的住宅)。领悟拟人写法的妙处:在作者的眼里,蟋蟀还仅仅是普通的昆虫吗?它还是我们的——(伙伴、邻居、朋友、家人„„、(三)不随遇而安——这么宽敞、这么舒适的住宅是谁建造的呢?你怎么知道?

(出示第二自然段)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从大厅一直到卧室。1.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还读懂了什么。

2.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就是说——(别的昆虫是随遇而安的)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这临时的隐蔽所可能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呢? 遇到树叶就在树叶下藏身,遇到石头就在石头旁藏身,不管这隐蔽所大不大,也不管这隐蔽所好不好,它都不计较。只要能够藏身,它就——(高兴),就感到——(满足)。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一(随遇而安)。

3.别的昆虫随遇而安,蟋蟀呢?(反复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蟋蟀呀,你为什么不肯随遇而安呢?你能具体说说自己修建住宅有什么好处吗?

别的昆虫四处流浪,四处漂泊的时候,你可以——

寒冷的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刮,别的昆虫因为没有房子冻得瑟瑟发抖,你却可以——

„„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有家的感觉——(真好!)怪不得你要修建自己的住宅呢。4.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读出你对这小家伙的喜欢。5.奇怪!课文明明写蟋蟀的,为什么还要写别的昆虫呢?

明白对比写法的好处。

(四)写话。这小小的蟋蟀用自己的劳动,修建舒服的住宅,创造美好的生活。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来到门口,在平台上弹琴。这小家伙还是出名的歌唱家呢。也许它还会一边弹,一边唱。它会弹些什么,唱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它的内心,倾听它的诉说。

(小练笔)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我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琴声仿佛在说:“____。”

四、总结延伸

多么惬意的生活,多么舒适的住宅!

透过文字的描述,你看到了一只()的蟋蟀。

它的住宅是怎么修建起来的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走近这可爱的小家伙——(蟋蟀),参观它伟大的工程——(蟋蟀的住宅)。

篇2: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同学们,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

(幻灯片出示蟋蟀的图片)

谁认识这个小家伙?说说你对它的了解。(板书蟋蟀。)

生:答

师:看来蟋蟀还真是名气不小,那么他的出名仅仅是因为这些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指名回答 住宅)

师:板书“ 的住宅”

师:齐读课题《蟋蟀的住宅》看到这个题目,你想说些什么?如果学生不能说出。师:引导小鸟住的地方可以叫鸟窝,小狗住的地方叫狗窝……那蟋蟀住的地方应该叫……

师:作者为什么将蟋蟀的窝说成是住宅呢?(因为作者运用的是拟人的写作手法。)出示课件介绍法布尔。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进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察预习,整体感知,画结构图。

1、师:同学们在课下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吧!出示课件词语

(1)读、纠正。

(2)再读

2、交流喜欢的好词佳句

看来同学们课文预习的真不错,课文围绕着“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交流:课文围绕着“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要点进行板书,归纳整理,师生一起完成本课的结构图。

外部特点

住宅特点

蟋蟀的住宅 内部特点

修建过程

师:提示学生化结构图整理课文的方法。

5、让学生用一句话更简洁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品读“住宅特点”,探究为什么作者称之为“住宅”。

师: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窝”,说成是“住宅”呢?咱们下面就跟着作者一起去看看这“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好,下面咱们就来默读课文2、3两个自然段,把表现住宅特点的句子划下来,想一想,你从这样的特点中,体会出了什么?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想法。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

交流:

(1)“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着一条倾斜的隧道。这个地方就是遇到暴雨也会马上变干的。”

(2)“二十七厘米、一指宽”

(3)“洞口总有一丛草将里面的住宅半掩着,好像一个门洞。”体会打比方的形象性。

(4)有平台。

教师用语言描述:一个优美的意境中……引导学生想象回答。

(5)内部特点:

学生读相关语句,他自己的理解。教师及时板书相关内容。

教师总结:是啊,这简朴、清洁、干燥的居住环境,不正符合住宅的特点吗?而且是一所环境优良的住宅!感情朗读。

师:瞧这小家伙,它的房子屋里屋外都那么安全舒适,还能享受生活的乐趣,难怪作者称这儿为“住宅”了,真是名副其实!

四、聚焦“伟大的工程”,引入下一节课。

师:经过我们的一番探究,我们到感受到蟋蟀的住宅打动了作者,作者除了把它的窝称之为住宅之外,还给予了蟋蟀的住宅更高的评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1、学生浏览课文。

2、交流:一件伟大的工程

3、探究:什么是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哪些建筑被称为“伟大的工程”?(学生回答)

师:那么,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是“一件伟大的工程“呢?下节课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平台

住宅特点

蟋蟀的住宅 内部特点:简朴、清洁、不粗糙、卫生、干燥、

篇3:《蟋蟀的住宅》第五段的教学

我分这样几步教学:

一、承前启后, 激发兴趣

教学课本第三自然段时, 我充分利用课文里这幅色彩鲜明, 形象而富有情趣的蟋蟀住宅外形图, 引学生认真观察:选址于堤岸:排水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隐蔽草丛: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自己挖掘。看图学文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意境。他们补充介绍了石缝里蟋蟀的家;墙角下发现了蟋蟀的家;芦苇根边也发现了它们的家……正值同学们兴趣盎然时, 我顺势问:有谁看到了蟋蟀洞穴里面的样子吗?同学们诧异无言以对, 我告诉学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经过长时间的喂、养、研究、探索, 才清楚地了解到蟋蟀巢穴里面的结构, 课文的第五段叙述地很具体很清楚, 你们能按他的介绍勾画出来, 给课文增添一幅蟋蟀住宅内部的插图吗?兴趣和能动的交融, 驱使同学们大胆而乐意地接受了。

二、观图读文, 思考勾画

在图文提供的信息下, 同学们披文看图入境了, 他们在读中勾勒, 在画中读思, 仿课文插图巢穴外的样子, 设想勾画里面的构造。不长时间, 一个个轮廓形成了, 为突出重点, 提示易疏忽的细节, 我放录音慢速朗读课文, 用重音提示部分词语:倾斜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 九寸深, 一指宽, 收拾得很平坦。让学生再在听读课文的录音时, 去比照作画, 搭好框架。

三、反馈互学, 听评深化

学生的语言是在言语的实践中, 经过反复训练, 重复、模仿、创造来完成的, 待同学们的勾画基本完成后我挑选了一幅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 供群体参评。 (1) 所作画面和课文介绍是否一致?特别是隧道的样子和大小。 (2) 蟋蟀住宅里面和课文插图 (住宅外) 是否吻合?特别是堤岸、出口、平台。听评的训练使学生反复记住、仿效、领悟, 强化课文的内容, 再次比照, 完善画面。使他们真正知其然 (认知) , 也知其所以然了 (理解) , 更知去怎样然 (运用) 。看, 他们用蟋蟀的精神, 又一次去精筑“巢穴”了。优生用更细腻的语言在进行更细致的笔触了。其余也主动寻觅不足, 不断修理平整。在进行第二次自评画面时, 其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也更有重点了。一个自我挑剔说:隧道弯弯曲曲, 我没顺沿堤岸的地势, 只画了一个弯曲度。又一个接过话茬说, 我画的隧道线条是擦擦楷楷的, 显得毛毛糙糙的, 而蟋蟀的隧道是光滑清爽的, 因为光滑的墙壁才使人由它柔弱的工具联想到它工程的伟大。又一个迫不及待地介绍说, 我用数字标在隧道旁边, 让人一看就知道它的长和宽了……学生课文读得精了, 画得细了, 会思考了, 能将具体地有生命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地生动鲜明的一幅幅活的画面了。他们超越了时空, 把遥远的蟋蟀住宅搬到了自己的课桌前。若是要赞扬同学们的勾画技能技巧, 倒不如说是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了。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学生的心理需求, 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四、领悟方法, 迁移运用

篇4:《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关键词】《蟋蟀的住宅》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68-0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句子“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学习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2.理解“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引发兴趣

师: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小昆虫,经常用文字把它们描绘出来。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描写的是谁?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出示古诗《夜书所见》)

师:它是谁?(点击课件出示蟋蟀图片)我们还可以叫它什么?“蟋蟀”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吗?(出示“蟋”“蟀”二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图)除了名字外,你们对它还有多少了解呢?别看它个子小,但早已举世闻名。它出名的原因不光由于它的歌声特别,还由于它的住宅建造精良。(板书题目:蟋蟀的住宅)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联系旧知设疑激趣,通过诗歌诵读、字形演变、知识拓展引出教学重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的理念。

(二)初读课文,设置悬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蟋蟀的住宅”。(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住宅吗?(居住的房子)一般人居住的房子我们叫做住宅,为什么作者法布尔会把蟋蟀的洞穴也叫做住宅?课文居然还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这点让老师很不服气。

师:老师也有一间住宅,一间很漂亮的120平方的大房子,给你们欣赏(点击课件出示房间图片)。怎么样,漂亮吗?可凭什么蟋蟀的洞穴可以说是伟大的工程,而我的漂亮房子却不能称为伟大的工程呢?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找到理由说服老师: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动物和人类“住宅”的联系及区别,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加强对学生阅读课文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

(三)品读词句,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句子: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

师:我们现在建造住宅会用上哪些工具?(出示钩机、吊车图片)平时我们建房用的工具体型都非常的庞大,可是蟋蟀呢(出示一枚一角硬币),只有这个硬币大。一只蟋蟀才那么点大(点击图片),那他的腿就更细了,蟋蟀的工具跟旁边这些庞大的挖掘工具相比(两副图片进行对比),你感觉怎么样?

师生对读:是啊,现代化的工具那样的庞大,而蟋蟀的工具却——(生读:)这样细小;现代化的工具如此巨大,而蟋蟀的工具却——(生读:)这样柔弱;现代化的工具大得不得了,而蟋蟀的工具却——(生读:)小得不得了。然而,蟋蟀就是靠着自己的身体那细小的工具挖出了大于它身体10倍不止的洞穴(点击课件出示洞穴图片),怪不得人们会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请你用上“虽然……但是……”这个句式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师:这看似柔弱的蟋蟀居然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夸夸它?(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小结):这确实有点不可思议,怪不得作者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2.课件出示句子: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蟋蟀是如何靠他那柔弱的工具建造出伟大的住宅呢?(点击播放蟋蟀挖掘的视频)原来,蟋蟀就是这样扒土的啊!课文里面又是怎样介绍蟋蟀扒土的?请你把句子找出来。

师:在这些句子里面有好几个描写蟋蟀扒土动作的词,请你用笔圈出来。(点击课件出示动词)让我们也来学一学蟋蟀扒土的动作,体会蟋蟀是怎么修建住宅的。(生练习做一分钟蟋蟀扒土的动作后)你觉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

师:同学们才做了一分钟就已经感觉很累了,蟋蟀扒了多久?你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师引读句子: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师:是啊,半个小时过去了蟋蟀已经觉得有点累了,可是它……(点击课件出示图1,男生接读句子)两个小时过去了,蟋蟀的动作慢了下来,它可能越来越累了,可是它仍旧……(点击课件出示图2,女生接读句子)秋去冬来来,蟋蟀花了许许多多的心血来扒土,瞧……(点击课件出示图3,全班接读句子)

师(小结):蟋蟀就这样不停地干,不停地挖,才挖出了这个属于他自己的住宅,怪不得作者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3.师: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体现蟋蟀住宅的伟大?蟋蟀选址有些什么要求呢?(板书:选址)

(1)理解词语“慎重”:

师: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感受到蟋蟀的慎重?(指导生读)

(2)什么是“随遇而安”?

师:课文中哪句话可以体现这个词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这样我们的文章就会更生动、精彩。

4.蟋蟀的住宅建在哪里?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幅图(点击课件),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哪一个才是蟋蟀的住宅吗?

师:什么是“半掩”?教室里也有一扇门,要把这扇门“半掩”起来,应该怎么做?(指名学生演示)那么文中的“半掩”又指什么呢?联系上文想一想,蟋蟀为什么不把门口全部掩上呢?

师(小结):是啊,这扇门不仅有采光的效果,更有保护的功能,怪不得蟋蟀出来吃草,怎么也不去吃它呢。

5.课件出示句子: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师:蟋蟀在建房子的时候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设计呢?

师:这小蟋蟀可真会享受啊,你听到过蟋蟀“弹琴”吗?来,我们欣赏一下(点击课件播放蟋蟀的叫声)。

师: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蟋蟀住宅的外部设计是如此巧妙,那住宅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走到洞里面去看看,找到描写蟋蟀住宅内部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住宅的内部有什么特点?用笔画下来。谁来圈一圈?(指名学生圈出关键词)谁能用上关联词“不但……而且……”“既……又……”介绍蟋蟀内部结构的特点?(同桌练习说,师指名说)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感受蟋蟀住宅内部的干净整洁吧!(生齐读句子)

师(小结):蟋蟀的住宅如此考究,难怪法布尔会称它为伟大的“工程”。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对比感悟蟋蟀工具的柔弱,引导学生模仿蟋蟀的动作体验蟋蟀挖掘的辛苦,联系实际理解蟋蟀的聪明,想象蟋蟀住宅的伟大。学生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了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对文章的中心——“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有了深刻的认识。

(四)总结提升,拓展积累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选址,挖掘工具,外部、内部的设计这几个方面了解蟋蟀住宅的独特之处,大家能不能用下面的句式告诉老师,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能称之为伟大的住宅?

(出示练写句式:因为_______;因为_______,所以_______;因为_______,所以_______。)

师: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写,也可以选择三个方面来写。(生动笔完成练习)

师:正是因为蟋蟀精心选址、巧妙地设计、不辞辛苦地挖掘,才建造出了堪称“伟大的工程”的住宅。同时,我们也要感谢作者法布尔先生潜心观察蟋蟀的活动,并用优美的语言写下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这段话。

(出示句子: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

师:这段话出自作者法布尔所撰写的著作《昆虫记》。这本著作中还描写了许多其他的动物,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了解更多法布尔笔下的动物。

【设计意图】感悟和积累只是对外在语言的吸收和融入,而运用才是对语感的内化和实践的过程。教师捕捉课文的空白点,通过排比句式的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抒发了情感,得到智慧的启迪。而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著作《昆虫记》,则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五)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选址 慎重

挖掘工具 柔弱

内部 简朴、清洁

干燥、卫生

外部 设计巧妙

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注:本文在2012年南宁市西乡塘区信息技术课程与整合比赛中获语文学科一等奖。

篇5:《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蟋蟀吗?它还叫什么呀? 生:蛐蛐。

师:对,这是它的小名,咱们学过的一首古诗中提到它还叫做促知。咱一起叫叫它的大名。(师板书:蟋蟀)注意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因为它是昆虫嘛。你了解它吗?对它有什么认识?

生:它喜欢唱歌,好斗。

师:不光因为这些,它出名的原因还有它的住宅。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板书: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2、带着你的疑问去课文中看看有答案吗?注意把字词读准,语句读通顺。

3、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对课文进行梳理)。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课文,并给学生正音。

2、提出不理解生字词。

篇6: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学习课文,认识蔽、慎等7个生字,会写蔽、搜等13个生字,正确理解慎重、搜索、随遇而安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蟋蟀生活习性、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放大的蟋蟀图片。每生准备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拿出准备好的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师板书:蟋蟀(生书空)

2、这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

(好斗、唱歌、建住宅)。

师板书:住宅

3、今天,我们就跟着文中的作者去参观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好吗?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是不是也很想亲自去参观一下啊?请你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边读边想: 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2、学生试读。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你看到了蟋蟀的住宅了吗?指名分读相对应的自然段。

⑵ 教师相机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正音、巩固:

慎(shn)重 选择(z)洞穴(xu)

隧(su)道 挖掘(ju)倾(qīng)斜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选择住址、住宅的特点、怎样挖掘)

2、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3、指名读蟋蟀选择住址的小节:

(第2小节)

⑴ 板书:随遇而安懂它的意思吗?

⑵ 随遇而安,从字面看什么意思?

(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⑶ 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请勾画出重点词语:

别的昆虫:临时隐蔽所

蟋蟀: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⑷ 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

(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

⑸ 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节: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挖掘的?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⑴ 着重指导:

蔽、毫、抛。

篇7:《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接着,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外而内地写了住宅的特点。最后,具体描述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在表达上,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又运用比较、列举数字、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蟋蟀的特点。课文生动而富儿童情趣。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以读为主,领悟表达方法:通过品读,品读重点字词,领略文章内涵:享受语言文字之美,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好奇心,达到学以致用。打破老师独揽课堂的方式,开放学生的思路,培养问题型的学生,以激起求知欲望,并合作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正确读写课文出现的部分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蟋蟀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蟋蟀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昆虫记》这本书或观察蟋蟀及它的巢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对于蟋蟀,你了解多少?(师生交流,汇报搜集资料情况。)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一下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特点、建造)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出哪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合理有效的衔接下一个环节。)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读了课文后你想解决哪些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经过整理后汇报上来。

1、交流、梳理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多,能在组内解决的尽量解决。整体上围绕上个环 2 节提出。)

2、根据学生所提出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A、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

B、“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话)C、“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随机板书;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

D、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师: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默读文中相关段落,想一想为什么?(学生可能会结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来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修建时的动作词来理解)

E、你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怎样评价呢?(学生可能发出赞叹或发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指导读)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胜心;引领学生梳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使之能驾驭课文,为今后的运用打下基础。)

四、积累佳句,感悟写法

1、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这与他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文中哪些地方讲述他是怎样观察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2、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说明了什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摘抄下来。

(设计意图:好的文章是与作者细心观察分不开的,文中作者对自己是如何观察蟋蟀做了简要叙述,在此让学生找出来,品味写法,达到积累与感悟写法想结合)

五、总结布置,拓展延伸

1、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2、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3、选择学习;

课后选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练习写一写。

(设计意图:再一次从整体上感悟课文,达到读悟共鸣,读写延伸,使读能为今后的用服务,让学生选择性延伸学习,激发求知欲及好奇心。)

附板书: 蟋蟀的住宅

特点:慎重选择 建造:加深加阔

向阳、干燥、隐蔽 不断修整 简朴、清洁

篇8: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学拟题, 他山之石可攻玉

题目是作文的眼睛, 题目拟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 好的题目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材中不乏成功的标题, 有的准确、简洁, 概括出了全文的主旨, 如《给予是快乐的》《零的突破》;有的巧用修辞, 如《动物的“睡眠”》《飞檐走壁的“虎将”》;有的让人遐想, 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鱼游到了纸上》……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标题, 通过更换标题分析比对, 领悟拟题的艺术。

学习《蟋蟀的住宅》时, 我先让学生读课题, 观察蟋蟀洞穴图, 然后让学生更换课文题目, 有学生拟《蟋蟀的洞穴》, 有学生拟《蟋蟀的家》, 有学生拟《蟋蟀的房子》……学生通过与文中课题分析对比, 体会作者的拟题之妙。随后, 我出示《蟋蟀的住宅》作者法布尔《昆虫记》中的一些文字标题, 如《蜘蛛的几何学》《狼蛛的家庭生活》《新陈代谢的工作者》等体会富有人情味的拟人命题。学生学习了这种命题技巧, 在后面的随堂练笔中, 就拟出了很多颇具吸引力的好题目, 如《蚂蚁大家庭》《知了的奏乐》《蚯蚓的钻土术》……

2 学立意, 力避平淡眼高远

“千古文章意为高”, 意是文章的灵魂, 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小学语文课本里不乏立意深的文章, 如《桃花心木》通过种树人的话说明一个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一只贝》通过贝不寻常的经历, 借物喻人, 赞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花是种给别人看的》通过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 体会“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这些课文无一不是小学生学习立意的好范本。

在阅读《蟋蟀的住宅》时, 我用一个问题贯穿全文:“你看见了一只怎样的蟋蟀?”学生们热情高涨, 有的说“我看到了一只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 有的说“我看到了认真严谨、富有情趣的蟋蟀”, 有的说“我看到一只法布尔喜欢的蟋蟀”……在孩子们畅所欲言之际, 我小结:“是啊, 法布尔通过蟋蟀的住宅表达了对蟋蟀的赞美, 写小动物时也可以表达出我们的爱憎。”通过引导, 学生依据文例, 经过“借瓶装酒”的历练, 在随后的课堂随笔中写出了许多富有灵魂、富有情趣的小动物, 如杨云同学写的“团结勤劳”的蚂蚁, 江瑞同学写的“夸夸其谈”的知了, 刘兴同学写的“持之以恒”的蚯蚓……

3 学技法, 优化设计笔生花

写作手法多种多样, 在阅读教学中找到可供学生学习模仿的写作技法,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总分总的结构;《凡卡》中插叙的运用;《颐和园》中移步换景的写法……

学习《蟋蟀的住宅》时, 我让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找到“蟋蟀”与其他昆虫住宅鲜明的对比: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住所, 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别的昆虫得来不费工夫, 弃去毫不可惜, 而蟋蟀慎重选址, 要排水优良、阳光温和;别的昆虫利用现成的洞穴, 而蟋蟀靠自己一点一点挖掘。学生学习了法布尔写作的秘密武器——比较, 在随后的课堂随笔中就有出彩的运用, 如杨云在《蚂蚁大家庭》中写:“夏天, 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几只蚂蚁出来觅食, 一条死去的大青虫躺在地上, 和细小的蚂蚁相比, 它是多么庞大啊!可是, 不一会儿, 小小的蚂蚁成群结队地出来了, 他们排兵布阵, 拖的拖, 拉的拉, 居然把大青虫搬回了洞里”。江瑞在《知了的奏乐》中写:“知了的叫声不同于青蛙的叫声, 青蛙叫几声还会歇一会儿, 而知了的叫声是连续性的, 哪怕叫上一天他也不觉得累”。

4 学语言, 下笔泉涌活水来

教材中的文章是长时间洗刷筛选下来的不朽之作, 可谓字字珠玑。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始终瞄准语言, 抓住课文中那些精词妙语让学生咀嚼, 融入学生写作的“仓库”。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时, 我让学生品读第五自然段中“半掩”这个词, “你认为这里的‘半掩’可以改成‘全掩’‘不掩’吗?”学生通过比较, 体会这四两拨千斤、举足轻重的“半”字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若门口没草, 不安全;若门口全是草, 遮住了阳光, 挡住了空气, 甚至可能连蟋蟀自己也找不着家了。

篇9:《蟋蟀的住宅》第五段的教学

我分这样几步教学:

一、承前启后,激发兴趣

教学课本第三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课文里这幅色彩鲜明,形象而富有情趣的蟋蟀住宅外形图,引学生认真观察:选址于堤岸: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隐蔽草丛: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自己挖掘。看图学文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意境。他们补充介绍了石缝里蟋蟀的家;墙角下发现了蟋蟀的家;芦苇根边也发现了它们的家……正值同学们兴趣盎然时,我顺势问:有谁看到了蟋蟀洞穴里面的样子吗?同学们诧异无言以对,我告诉学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经过长时间的喂、养、研究、探索,才清楚地了解到蟋蟀巢穴里面的结构,课文的第五段叙述地很具体很清楚,你们能按他的介绍勾画出来,给课文增添一幅蟋蟀住宅内部的插图吗?兴趣和能动的交融,驱使同学们大胆而乐意地接受了。

二、观图读文,思考勾画

在图文提供的信息下,同学们披文看图入境了,他们在读中勾勒,在画中读思,仿课文插图巢穴外的样子,设想勾画里面的构造。不长时间,一个个轮廓形成了,为突出重点,提示易疏忽的细节,我放录音慢速朗读课文,用重音提示部分词语:倾斜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收拾得很平坦。让学生再在听读课文的录音时,去比照作画,搭好框架。

三、反馈互学,听评深化

学生的语言是在言语的实践中,经过反复训练,重复、模仿、创造来完成的,待同学们的勾画基本完成后我挑选了一幅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供群体参评。①所作画面和课文介绍是否一致?特别是隧道的样子和大小。②蟋蟀住宅里面和课文插图(住宅外)是否吻合?特别是堤岸、出口、平台。听评的训练使学生反复记住、仿效、领悟,强化课文的内容,再次比照,完善画面。使他们真正知其然(认知),也知其所以然了(理解),更知去怎样然(运用)。看,他们用蟋蟀的精神,又一次去精筑“巢穴”了。优生用更细腻的语言在进行更细致的笔触了。其余也主动寻觅不足,不断修理平整。在进行第二次自评画面时,其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也更有重点了。一个自我挑剔说:隧道弯弯曲曲,我没顺沿堤岸的地势,只画了一个弯曲度。又一个接过话茬说,我画的隧道线条是擦擦楷楷的,显得毛毛糙糙的,而蟋蟀的隧道是光滑清爽的,因为光滑的墙壁才使人由它柔弱的工具联想到它工程的伟大。又一个迫不及待地介绍说,我用数字标在隧道旁边,让人一看就知道它的长和宽了……学生课文读得精了,画得细了,会思考了,能将具体地有生命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地生动鲜明的一幅幅活的画面了。他们超越了时空,把遥远的蟋蟀住宅搬到了自己的课桌前。若是要赞扬同学们的勾画技能技巧,倒不如说是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了。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学生的心理需求,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四、领悟方法,迁移运用

学完这段后,我采用变换角色的教法,引导学生:“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大家都了解了蟋蟀的住宅的特点,现在假如你就是课文中那只可爱的小蟋蟀,你会向大家介绍住宅的样子吗?”听了我的引导,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到讲台前结合学生自己勾画的住宅图绘声绘色的介绍、讲解,把蟋蟀洞穴的特点形象、生动的描述出来,那一举手一投足的动作神情仿佛自己真的就是蟋蟀,完全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听的同学也是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让学生扮演蟋蟀工程师来介绍自己如何建筑住宅,住宅有什么特点等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当主角,老师充当一位听者,师生的角色互换,这样反馈练习,解决了难点。

篇10: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

1、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

(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

(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5、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

二、转换角色,练习说话

1、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3、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

(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2、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

(整修)

3、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四、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1、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

2、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

五、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3、练写。

4、交流。

六、安排课后作业

1、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篇11: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默读课文,读懂课文中蟋蟀住宅修建过程的内容,并结合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2.聚焦蟋蟀修建的工具和时间,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3.品味拟人写法,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读懂课文中蟋蟀住宅修建过程的内容,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2.能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特点,质疑“伟大”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观察词语谈发现。

(1)红色字体为本课生字。

(2)这些词语写了蟋蟀的住宅。(板书:蟋蟀的住宅)

3.选择其中一些词语描述一下蟋蟀的住宅或者夸一夸蟋蟀的住宅。(板书住宅特点:阳光充足 便于排水 简朴卫生 安全隐蔽)

4.对于蟋蟀的住宅,法布尔给予了怎样的高度评价?

5.引导学生针对“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进行质疑。

二、聚焦“工具”,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1.自读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圈出“蟋蟀的工具”。

看图认识工具,谈感受。(板书工具柔弱:前足、钳子、后足、后腿)

(2)再读第七自然段,蟋蟀是怎么运用这些柔弱的工具?用“ ”标出表示动作的词。(板书动作协调:扒 、搬、踏、推、铺)

交流体会(板书表达准确生动)

2.创设情境,练习采访。

(1)同桌两位同学扮演小蜜蜂和蟋蟀先生

(2)学生练习采访,教师巡视。

(3)优秀小记者采访展示。

三、关注“时间”,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1.自读第七至第九自然段

用横线划出带有时间的相关语句,读一读,谈谈有什么体会。(板书时间漫长:十月秋初寒 长时间 冬天)

2.集体交流,谈体会。

小结:像法布尔这样长期的、不间断的观察就叫做“连续观察”。

3.补充《昆虫记》原文语句,加深对作者连续观察的体会。(板书观察细致连续)

四、综合“特点、工具、时间”,理解“伟大”

1.指名个别学生对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进行小结。

2.引导交流: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修建过程后,对“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有了怎样的认识?

3.再次出示蟋蟀的图片,教师小结。

五、对比品悟,感受生动表达

1.找一找,说一说。

用浪线划出文中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语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比一比,说一说。

出示课后第三题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

3.想一想,读一读。

引导:展开想象,朗读文中把蟋蟀比作人的语句,将这种情趣表现出来。

六、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完成小练笔,尝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情感。

出示:在我眼里,这里是蟋蟀的 ,它在这里 。

2.引入《昆虫记》中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篇12: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蟋蟀的图片,住宅图片,文字,一段影像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放蟋蟀的叫声影片

问:知道这是谁在唱歌吗?它的歌声怎么样?

2、看图片

说:上节课我们就认识了这只蟋蟀,我们知道它不光歌唱得有名,修建的住宅更有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蟋蟀的住宅》

3、先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写的?

二、新授

1、找到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段落,大声地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蟋蟀的住宅都有什么特点,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你认为哪儿写得好?为什么?

(1)选址,主要抓住它不肯随遇而安写。

问:写这部分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通过蟋蟀与别的昆虫进行对比,更加体现出它不肯随遇而安。)

出示课件:联系上下文说说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说一说:总是随遇而安。

从不随遇而安。

(2)外部:用得最多的是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内部特点:简朴、干燥、卫生,说明了什么?

(此三点应大部分由学生自己说出,教师只做引导和判断)

篇13: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利用海水中富含的化学物质, 如氯化钠、氯化镁等, 能获得活泼的非金属卤素单质, 这既是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生认识化学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很重要内容。因此紧扣海水资源这一线索, 引出氯气。氯气是卤素的代表, 学好氯气的性质具有举一反三的意义, 学生通过氯气, 可以推测出其他卤素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反应的化学性质;

2.认识氯气能溶于水, 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 了解氯水可用来漂白杀菌, 掌握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掌握漂白粉的制法, 认识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二)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实验现象、生产实践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以探究活动为主线, 不断发现问题, 运用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 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 使学生从中不断获取新知。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 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 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推测、实验的验证, 进而进行分析, 最终树立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学生还未接触过氯气的性质, 对此还比较生疏, 过程与方法上,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的现象, 分析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通过平时的观察看来,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分析以及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演示实验、动画配合讲解, 让学生在活动中, 直观地感受到氯气的强氧化性和漂白性等。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氯气的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书写;

2. 氯气与水反应及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过程

【引入】长沙的一家毛纺厂发生了氯气泄漏。

红网长沙6月24日讯 (记者李慧芳通讯员余笑汤艳) “位于岳麓区观沙岭郊外的长沙市毛纺厂内发生了毒气泄露……”

【学生活动】观察氯气泄漏情况, 以及消防队员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性质。

【思考】你从以上的事件中得到了哪些与氯气有关的信息?

【展示】展示一瓶氯气, 既然氯气有毒, 如何来闻氯气的气味?

【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 其中一学生用扇闻法闻氯气的气味, 得出结论:氯气是黄绿色的,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讲述】消防人员用木塞堵上漏气口。而且消防人员还不断地用水枪向空中逸散的氯气喷水。

【提问】消防人员为什么要用水枪向空中不断地喷水呢?

【学生讨论】水可以吸收氯气:可能是溶解 (物理过程) , 可能是反应 (化学过程) , 或者两者都有。

【提问】氯气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吗?

事故现场附近的油菜花一夜之间全部褪色。是什么使油菜花褪色呢?

【实验探究】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提问】湿润的布条褪色, 干燥的布条没有褪色, 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说明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讲述】通过氯水的外观 (黄绿色) 初步判断, 氯气能溶于水。

数据:25℃时, 一体积的水可以溶解2体积的氯气, 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我们称之为氯水。

氯气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H2O==HCl+HCl O

【提问】起漂白作用的是盐酸还是次氯酸呢?

【实验】将盐酸滴在有色布条上, 布条不褪色。

【讲述】干燥的氯气和盐酸都不具有漂白作用, 那么其漂白作用的一定就是次氯酸了。次氯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弱酸, 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等作用。

【讲述】

事故现场禁止火种……“氯气与石灰水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不会再对空气、土壤、水等环境构成危害。”……

【提问】事故现场为什么要禁止火种?

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总容易结合1个电子。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

【演示实验氯气与Na、Fe、Cu金属反应

【学生】观察实验, 描述实验现象:钠与氯气在常温下可以反应, 生成白色的烟。2Na+Cl2==2Na Cl;铁丝剧烈燃烧, 产生棕红色的烟。2Fe+3Cl2=2 Fe Cl3;红热的铜在氯气里剧烈的燃烧, 使集气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生成的溶液呈蓝绿色。Cu+Cl2=Cu Cl2

【多媒体展示】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 瓶口有白雾产生。反应生成的气体是HCl, 它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结合, 呈现雾状。H2+Cl2=2HCl

【提问】通过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 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总结】燃烧: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讲述】事故现场禁止火种……“氯气与石灰水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不会再对空气、土壤、水等环境构成危害。”……

【提问】氯气跟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反应?

【学生】2Ca (OH) 2+2Cl2=Ca (Cl O) 2+CaCl2+2H2O

【提问】学以致用, 读完这则新闻之后, 以后遇到类似事故你会怎么办呢?

【作业】 (1) 请一一列出你的处理措施以及之所以这样处理的原因, 写在通用本上。

(2) 查阅资料, 有条件的同学去氯气生产工厂参观, 了解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方法以及当今工业上生产氯气的原理, 分析两种情况原理不同的原因。

(3) 阅读课本P44“拓展视野”, 自学“新型灭菌消毒剂———二氧化氯。

(4) 完成《省编作业本》。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溴从溴水中挥发出来

B、碘的升华C、氯水受光照后褪色

D、溴水加苯后溴水层褪色

2.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含有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时不会有气体逸出

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减弱

3. 下列反应 (已略去反应条件) 中,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3Cl2+6KOH=5KCl+KCl O3+3H2O

B、2Fe Br2+3Cl2=2Fe Cl3+2Br2

C、2Na Cl+2H2O=2Na OH+H2↑+Cl2↑

篇14:《比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选自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十一册第四单元第6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能力: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情感: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及比、分数、除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答:7÷8= 12÷5=

=( )÷( ) =( )÷( )

2.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3.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两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被除数可以看作分子,除数可以看作分母。

二、 导入新课

1.出示例1图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后提问:你从表格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每两个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都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能会找到每两个数量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针对学生所答,及时作出引导评价。

2.小结:我们会用加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合并关系,会用减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两个量间数量关系的方法,叫做比。(板书:比的意义)。

三、 学习新知

1.初步认识比及比的读、写方法。

(1)找出板书中学生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的实例,用彩色粉笔标注出来,指出: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格式和名称也就变了)

教师举例:比如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 5÷4=,我们就说,张丽和李兰所用时间的比是“5比4”,可以写成 5∶4 或,读作:5比4。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教科书例1内容。

问题:①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②你都知道了关于比的哪些知识?

③5比4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那4比5呢?

学生自学后根据问题谈自己的收获。

(3)教学例1“试一试”。

提问: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吗?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评价。

(4)比的前项和后项能随便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教师追问:为什么张丽与李兰所用时间的比中5是比的前项,而在李兰与张丽所用时间的比中5又是比的后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一个数量与另一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教师提问:5分钟、4分钟都表示什么?(时间)

教师小结:5分钟、4分钟都表示时间,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数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观察“试一试”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教师提问:求的是什么?(速度)谁和谁进行比较?(路程和时间)谁除以谁?(路程除以时间)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什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路程和时间是同一类量吗?(不是)不同类量比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一个新的量:速度)

师生共同小结:两个数量的比可以是同类量的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

2.求比值。

思考:5∶4表示什么?4∶5表示什么?求比值和解答应用题不同,不写单位名称。

说明: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的商就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你知道怎么求比值吗?

课堂内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3.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分组讨论,议一议: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汇报,根据汇报情况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展示学生整理的表格,小结:

(1)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

(2)比与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提问:

(1)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能不能用“是”?因为它们之间有联系还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比则表示两个数之间相除的关系,所以比同除法的关系只能是相当于的关系。

(2)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四、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比的前项是5,后项是3,比值是( )。

(2)比的后项是8,前项是4,比值是( )。

(3)比的前项是0,比值也是0,后项是( )。

(4)甜甜3分钟做60道口算题,做口算题的数量与时间的比是( )。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提醒学生:比的后项不能是0。)

2.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

3.两辆汽车,甲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乙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

(1)甲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2)乙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3)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 )。

(4)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

(5)甲、乙两车所行速度的比是( )。

4.求比值: 4∶5 0.8∶0.4

五、拓展练习

1.“甲队在一场球赛中以12∶0的比分大胜乙队”。请问“12∶0”是比吗?(不是比,它是记录两队得分多少的一种形式。)

2.小强的身高是1米,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这种说法对吗?

3.如果a是b的3倍,那么a和b的比是1∶3.对吗?

4.我国陆地和世界陆地的比是1∶15。我国人口和世界人口的比是1∶5。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其中中国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与全球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的比是1∶5。

你从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了哪些关于比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何想法?

5.图示呈现:两杯糖水,第一杯中糖与水的比是2∶50;第二杯中糖与水的比是3∶50。哪一杯糖水更甜?

6.一台机器上有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25转;小齿轮有40个齿,每分钟120转。根据所给条件,你可以写出哪些比?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得愉快吗?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外作业

篇15:7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学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的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了解蟋蟀住宅的建筑特点及过程。

(二)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二段

(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面讲蟋蟀住宅的特点,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段主要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个方面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2)蟋蟀与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明确:“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满足。课文中讲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而且要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3)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 明确: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4)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的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明确:因为蟋蟀盖房子的工具,只是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那么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了。2.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7-9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课文是怎样写的?

明确:这一段从建筑时间,怎样建造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2)蟋蟀的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写蟋蟀盖房动作的句子,并画出动词,体会蟋蟀盖房子的艰难和辛苦。

(3)蟋蟀的住宅建造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些什么? 明确:整修。

(4)学习了蟋蟀建造住宅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学生交流,教师提示:蟋蟀持之以恒,认真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感悟写法

本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作者将蟋蟀当作人,把它称作“专家”、“主人”;把蟋蟀的洞穴说成“住宅”,里面有“大厅”“卧室”,把蟋蟀的鸣叫说成“弹琴”,语言风趣幽默,吸引读者的兴趣。(四)课堂练习

1.把下面两句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蟋蟀的出名由于它唱歌。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住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的住宅真可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蟋蟀与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住宅的选址住宅的特点外部的特点安全舒适

蟋蟀的住宅内部的特点伟大的工程 动工时间如何建造住宅怎样挖掘精心修建不断修整教学反思:

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总起——因住宅而出名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在课文导入时,我让学生相互讨论蟋蟀的特点,然后引出课题。接着让学生快速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蟋蟀的“住宅”的,理清文章的思路。在课堂中我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在动手实践这一环节,课堂气势十分活跃,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在画与说中不仅巩固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别的昆虫不同,它常常慎重地选择地址,一是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2)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适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

说它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主要表现在:(1)蟋蟀的住宅向阳、隐蔽、能排水、大小适宜,从住所简朴、清洁、干燥、卫生,由此可以看出蟋蟀修建的用心,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才智。

(2)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从这明显的反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说是“伟大的工程”。1.多音字。

ɡān(干脆)jiǎ(假如)干

假 ɡàn(干部)jià(暑假)zuān(钻研)tán(弹琴)钻

弹 zuàn(钻石)dàn(子弹)bā(扒拉)qū(曲折)扒

曲 pá(扒窃)qǔ(曲调)2.近义词。

有名——著名

隐蔽——隐藏 慎重——谨慎

可惜——惋惜 挖掘——发掘

特别——特殊 搜索——搜查

温和——温暖 选择——挑选

简朴——朴素 倾斜——歪斜

柔弱——脆弱 3.反义词。

临时——固定

隐藏——公开平坦——坎坷

挖掘——掩埋 简朴——奢华

清洁——肮脏 干燥——潮湿

柔弱——刚强 宽敞——狭窄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蟋蟀由于它的歌唱和住宅而有名。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蟋蟀住宅的特点。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造的。5.课文中心

上一篇:统计一教案设计下一篇:高一,读后感,800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