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中国历史纪录片

2024-06-28

好看的中国历史纪录片(精选9篇)

篇1:好看的中国历史纪录片

述往事,思来者。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看似遥远,却从未与现实割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今天,新疆各民族开放包容、绚烂多彩,正是得益于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禀赋延续和中国历史五千年的馈赠传承。一部优秀的中国历史纪录片也应该着重记录和做好中华民族精神的宣扬。在《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中,从解忧细君远嫁西域、智勇班超投笔从戎、各部首领参天可汗、回鹘王子赴难勤王、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诸多历史佳话,到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时,新疆各民族与其他中华儿女共御外侮、共赴国难的历史史诗,新疆各民族始终传承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在该片的微言大义中,完成了向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于唤醒我们骨髓里的民族精神有着更为明显的意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和追求。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形成了我们兼容并包的文化品格。《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为了探究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与魂,拿起了历史的显微镜,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带纹的彩陶、精美的玉器、刻字的残简、汉代的瓦当、魏晋的壁画、唐代的饺子、宋代的医方、元代的书画、明代的乐舞、清代的寺庙纷纷出镜,不论类别,不问雅俗,都成为这部纪录片探究新疆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细胞单元。史实证明,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始终在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不断发展,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中华文明的画卷上,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前,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我们在国际形势跌宕起伏、世界格局复杂多变的局势下,能够站稳脚跟、良性发展的精神命脉。

★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

★ 观《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后感

★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以及感想

★ 观看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个人观后感

★ 中国新疆观后感202

★ 纪录片《航拍中国》之新疆观后感

★ 表态新疆历史发言稿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以及心得感悟

★ 读《寻路中国》心得感悟感想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备忘录的诗歌

篇2:好看的中国历史纪录片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是首次以重大考古成就诠释“中国之新疆”历史本质的纪录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摄制,于1月25日--2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连续开播。八集纪录片内容涵盖了“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四大历史主题,呈现出一个既雄浑又亲切、既悠久又现代、既美丽又多彩的中国新疆历史画卷,有力的诠释“中国之新疆”的历史本质。

自纪录片开播以来,洛浦县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通过电视直播、央视客户端、微信平台等进行收看,在全景权威的影像中真切了解新疆数千年历史演变与各民族、多文化交融汇通的进程,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篇3:好看的中国历史纪录片

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传播意义

全球化作为一个跨越百年的历史进程 , 对世界的不同时代、区域 , 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法国、印度在面对面临好莱坞文化的入侵时 , 纷纷反弹出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实践。在全球化传播语境下 , 文化记忆和身份再造 , 也应该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全球化传播背景下应该具备这种创作自觉 , 它并不是仅仅是要复原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 , 而是要探寻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内在精神 , 使其能够世代相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文化资源 , 民族文化也是文化责任、民族价值重要的载体形式之一。作为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形式的中国文化历史类纪录片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2013年 ,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参加第50届戛纳电视节 , 推出9部原创纪录片 , 虽然它们取材不同 , 风格各异 , 但都观照了中华文明的今昔 , 传递中华文化之美。对于国外的受众而言 , 中华民族文化是纪录片的魅力之源。

《河之南》、《望长安》这两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 , 用影像画面直观而感性的力量 , 构建了全球化传播背景下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价值。《河之南》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中原河南的历史文化风貌 , 揭示了中原文化在中华古代文明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兴衰的历史过程。“长相思 , 在长安”, 取意于李白诗歌的《望长安》, 首次全面而真实地再现了陕西地区的风土人情 , 同时也探究和思考了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陕西地域文化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这两部纪录片都用生动的画面语言与具有诗意的解说词为受众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文化地理景观。

2 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传播的独特性

2.1 独特的叙事视角 :对文化与历史的探寻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 , 文化的吸引力 , 并不在仅仅是历史书中记载的丰富的史实 , 也不仅仅是数千年来口耳相传的鲜活的历史故事 , 而是几千年来年残留在史实和历史故事中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气节 , 它是生动的、灵动的 , 也是让人感动和引人思索的 , 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能够连绵不断的永不衰竭的动力之一。

《河之南》、《望长安》两部作品表现出共同的视角 :即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切入 , 这样的叙事视角使纪录片超越了一般纪录片所恪守的单纯的纪实观念 , 通过文化与历史的探寻 , 使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 , 体现出创作者对于文化价值的深刻把握。

2.2 独特叙事策略 :举重若轻

如何在纪录片十集的篇幅中容纳数千年的历史 , 将头绪繁多的历史大事述说清楚。《河之南》、《望长安》的处理手法是 :抓住重要事件 , 以点带面 , 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事件发展的历史轨迹。

在《望长安盛世之光》一集中 , 将对盛唐历史的叙述集中在一点 , “帝王的陵寝 , 从来就是历史的第一叙述者。唐代的盛世之光 , 在帝王们的陵葬传奇中 , 穿越了历史 , 给与之相遇的人 , 以惊奇与感喟 , 遐想和沉思。”以帝王的陵寝为点 , 展开对盛唐时期文化、经济、对外交流的叙述 , 看似散乱 , 实在叙事清晰。

同时 , 这两部纪录片都善于渲染典型案例 , 达到一斑窥全豹的目的。《望长安盛世之光》以点带面 , 以2004年3月 , 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的贾麦明先生发现的一块石头叙述开来 , 全面生动讲述了中日文化在盛唐时期的交流。在《河之南大河之魂》一集中展现孔子和老子的会晤这一历史事件时 , 使用了画壁图案和情景再现手法来真实再现这一历史事件 ,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 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2.3 结构 :杂而不乱的缜密安排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对大量的文化遗迹与文明碎片进行整合 , 使一个个承载着文化信息的实物呈现出自身的文化蕴含。

《河之南》和《望长安》如同传统的中国卷轴画 , 采用散点透视的叙事方式 , 都采用了板块式结构 , 将不同的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河之南》共分十集 , 把中华文明拆解为十个部分 , 每一部分一集 , 从整体上构成对中华文明的阐释 , 分别以大河之源、大河之民、大河之都、大河之魂、大河之光、大河之歌、大河之艺、大河之学、大河之风、大河之南为主题 , 十个主题就是中华文明的十个源头 , 对中华文明的源头部分虔诚追寻。《望长安》同样分为十集 :分别以秦砖汉瓦、盛世之光、中国原点、长治久安、有容乃大、雁塔题名、古调独弹、鼓舞风神、圣地延安、西望长安为主题。十个部分自身的内容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 无须承担上下衔接的作用, 但承载着与其他部分“互文”的修辞作用 , 共同围绕着全片的大主题——中华文明的传承。

3 跨文化传播中人文纪录片存在的问题

3.1 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符号理解困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美国描写语言学史上的两个代表人物萨皮尔和他的学生沃尔夫提出了著名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在这个假说里 , 他们认为不同的语言会使人产生对现实的不同感知。也就是说 , 世界上存在多种多样的语言 , 因为多样语言的不同 , 所以不同文化和民族对现实的理解和阐释也呈现出了较大差异。虽然这一假设再理论界存在诸多争议 , 但是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人们的思路 , 让人们从新的角度去思考文化和语言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文化类纪录片在创作时强调的要在历史的碎片当中还原出文化的光彩 , 因此单纯的画面语言是难以传递出深厚的文化意蕴的 , 同时汉语文字的强大表意功能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创作时 , 多采用“画面 + 解说词”的创作手法。

如《望长安》第一集《秦砖汉瓦》:“车辚辚 , 马萧萧 , 这个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 , 军容整齐而宏大的军阵 , 似乎正在步入一个箭镞纷飞 , 鲜血横流的战场。”《河之南》第三集《大河之都》:“可以想像 , 那时开封的市民是多么闲暇 , 在下午的阳光中慵懒地走上街头 , 到瓦子里听一会儿曲子 , 看一会儿杂技 , 暮色四合时分 , 再到酒楼里喝一碗琼花露 , 然后步入迷人的夜色。若是金秋十月 , 菊花四溢的香气 , 披着轻柔的月光 , 真个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灵动十足的解说词 , 或行云流水、优美雄浑 , 或灵动有趣、配合影像传递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但这些意境很强的语言在翻译时很难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输出海外时传播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折扣”现象不可避免。

3.2 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文化折扣”

文化折扣指因文化背景差异 , 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它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面对“文化折扣”, 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进行国际化的改编 , 使得纪录片有两个版本 , 一个是国内版 , 一个是国际版。如在中国影响颇大的纪录片的《故宫》在国外播放时名字被改为被《解密紫禁城》, 由12集压缩为2集 , 原有的纪录片中故宫文化的博大精深被压缩成为一个戏剧性很强的朝代更迭的故事。虽然经过重新改编的纪录片能够较快地得到国外受众的文化认可 , 但是纪录片中的文化意境和艺术感召力也在改编过程被削弱。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使许多具体事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审美意蕴 , 这些具体事物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地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意象和象征式符号。一提起这些意象和符号, 就使人联想起其所代表的文化。如《河之南大河之南》伴随解说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反复出现的奔腾的黄河水 , 这种意境就充分体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所特有的东方神韵与美学特质 , 这是一种境生像外的美 , 使受众受到情绪上的震撼和感动。《望长安古调独弹》“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杨 , 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秦腔的“冷、倔、豪、壮 , 苍凉悲壮、慷慨激昂。”通过声画将陕西人灵魂的歌唱——秦腔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两部纪录片中独特的文化意境是中华民族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 这种艺术境界在跨文化传播中很难得到西方受众的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曹畅.跨文化视角下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符号分析——以《故宫》和《解密紫禁城》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 2013 (4) .

篇4:寻找一部改变历史的中国纪录片

来自美国的华裔纪录片导演罗宾从没想到,她的人生会因为寻找一个叫李灵爱的中国女子而改变。她发现了一部被人遗忘的纪录片,也重新发现了一个人的一生。故事中,有乱世,佳人,英雄和硝烟……但事实上,这个故事远没有看上去那么浪漫和传奇,在它的背后,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一次艰苦的旅行,一段被湮灭了的历史,还有两代华裔女子孜孜不倦的寻找。

那部纪录片名为《苦干》,反映了当年中国抗战的真实场景,获得了1942年的奥斯卡纪录片特别荣誉奖,但随后神秘遗失。如今,它被重新发现。

30年代的中国名媛

罗宾出生在夏威夷,是一个华裔移民家族的第四代,她长着一副典型夏威夷华裔女人的模样,有点像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的花木兰,长长的黑发,晒足了阳光的淡棕色皮肤,极具感染力的温暖笑容。她不会说汉语也不会读写汉字,但知道自己的中文姓氏是: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那是图腾一样勇猛又神秘的象征,她喜欢这个意象,并且常常强调它。

几年前,罗宾正在为自己的第三部纪录长片寻找素材与灵感,一个酷爱侦探小说的朋友给她寄了几本有着真实人物做背景的悬疑类图书,其中就有李灵爱的作品《生命是长久的》,它的书脊上印有一个大大的古拙汉字:生。

在那本书中,李灵爱详细记述了家族从中国移民到夏威夷生根发展的历史,但却对本人经历着墨甚少,只在书的结尾处,轻描淡写地记述到,自己曾经在二战期间和一位名叫雷·斯科特的摄影师合作,拍摄了一部关于中国抗战的、叫做《苦干》的纪录电影。

出于好奇,罗宾搜索起这部电影的资料,让她大吃一惊的是,《苦干》曾经获得过1942年的奥斯卡纪录片特别荣誉奖。但是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资料库里,对于这部电影竟然只有文字记载而无实物收藏,在资料名录中,《苦干》词条标注着“遗失”,而事实上,这部由李灵爱策划并投资的纪录片也是奥斯卡历史上唯一一部没有留存资料的获奖影片。

华裔,女性,夏威夷……几个重要的巧合关键词,还有那部刚一闪现就消失的电影,这一切都让罗宾怦然心动。几乎在一念之间,罗宾就决定,她要走进李灵爱的故事中,去寻找那部叫做《苦干》的电影,并且,还要将这个过程本身拍摄成一部像侦探故事一样的纪录片,名字就叫做《寻找“苦干”》——虽然在那个时候,她并不知道等待她的答案将会是什么。听起来,这有点像另一个版本的《寻找小糖人》。

一旦开始着手寻找,罗宾发现,她能够借助的现存资料并不多,在维基百科词条上,李灵爱的身份是演员、舞蹈家与作家。但经过深入探寻,罗宾并没有在李灵爱的履历中发现重要的并且能够流传于世的艺术作品。

“其实,与其说灵爱是艺术家或者任何领域的专业人士,倒不如说她是一个名媛或者社交明星更为贴切。” 罗宾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李灵爱1908年出生于夏威夷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李启辉是孙中山早年学医时的同学,母亲江隶香也是著名的妇科医生。作为一对早年深受传教士文化影响的中国夫妇,李灵爱的父母给予了子女们中西混杂的教育背景。李灵爱中学时就读于夏威夷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私立名校普纳荷(Punahou),后来这所以讲究领袖价值与精英教育的学校又出了一位著名校友,就是今天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也许在传统中国人的审美观中,灵爱并不算一个典型的闺秀淑女,但是,她非常非常有魅力,多才多艺,并且特别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李灵爱热爱并且向往中国,她曾经在上世纪的30年代(抗战之前)来到中国,当时,她的哥哥与姐姐正在北京的协和医学院读书。”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罗宾正坐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的大厅里,不远处的东单,就是当年协和医学院的旧址,“这真是奇妙。”罗宾扬了扬眉毛,看了看周围,“能想象吗?70多年前的某段时光,灵爱就生活在我们附近的这片土地上。”

在北京,李灵爱研习了中国民间舞蹈,学会了民间游戏踢毽子和抖空竹,她甚至还对京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企图拜师梅兰芳。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她还是兴致勃勃地跟随一个没有像梅兰芳那么有名气的京戏演员学了一段时间。

李灵爱还在北京遭遇了爱情,并缔结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

“她只有过那一次婚姻,维持时间很短,她没有子女,但我肯定,她一定有过许多的爱人,灵爱从不缺乏关注和追求。”

李灵爱是那种永远走在风口浪尖之上随时准备让你大吃一惊的女人,洒脱,时髦,没那么中规中矩,但任何人却永远无法忽视她的存在。所以,当年,当别的名门淑女戴着缎手套端坐在歌剧院中听歌剧,李灵爱却在学习如何驾驶运输机和轰炸机,企图前往中国协助作战。

罗宾曾经找到过一个1993年拍摄的采访视频,并将它用在了自己《寻找“苦干”》的纪录片中。时年85岁的李灵爱,也依旧是一副时髦装扮,穿着宽袍大袖的中式衣服,额上覆着一条类似清代女子宫装的头饰,宽宽的绸布缎带上,点缀着一朵硕大的绢质牡丹花。在采访中,她的思路清晰,以很快的语速和干脆有力的语气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觉得,这一定是个曾经拥有过美丽和野心,生命力旺盛,但却极有可能不太好对付的老太太。

“我和灵爱的生命真的有很多巧合,甚至我父亲少年时代还曾在灵爱家族创办的明伦学校中学习过中文。”罗宾说,“她的故事甚至帮我解决了很多我生命中遇到的问题。”

从夏威夷来到斯坦福,大学时代的罗宾开始对自己的出身和种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赛珍珠到谭恩美,从《大地》到《喜福会》,她大量阅读一切她能够找到的和中国有关的女性作家作品。但这一切,都没有后来接触到的李灵爱显得鲜活生动。

“作为一名华裔女性,即便她的家庭很富裕,她也接受了极为良好的教育,但我知道在李灵爱的时代,她也依然遭遇了很多的不公与歧视。”

罗宾曾经找到过一份当年李灵爱在美国移民局接受入境盘问与调查的记录,上面贴有李灵爱的证件照片,穿中式丝绸衣服、脖子上挂着珍珠项链的少女,嘴唇上浮现出一个冷冷的、略微带点骄傲味道的笑容。

“在发现李灵爱之前,我从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但是,李灵爱却从不这样认为,在她的眼中,中国人是高贵的,并且在她漫长的一生中,她都始终以此为荣。是灵爱改变了我的看法。”罗宾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是,让李灵爱付出太多热情与努力的那部电影呢?它究竟还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它又隐藏在哪里?

“我们总是对现实关注太多,

而对祖先关注太少”

“你知道,在寻找的过程,我常常觉得答案就在眼前,但却总是触碰不到。” 罗宾抬头望向窗外,北京的春天,杨柳刚刚冒出了新绿。“就像是外面树上的叶子,你能看到它在风里摇晃着,但是,当你伸出手去,就是摘不到。”

虽然李灵爱的故事让同为夏威夷华裔的罗宾收获了一个让她颇为“心有戚戚焉”的“隔世知己”,但关于电影本身却进展不大。后来,罗宾又了解到,在美国国家档案局保存着一部只有35分钟的《苦干》片段,她随即联系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工作人员卡特,并从卡特那里得知,学院其实也一直没有放弃对于《苦干》完整版本的寻找,而卡特对于罗宾的工作也深感兴趣。

无奈之下,罗宾决定重起炉灶,开始探索另外一条线索——寻找电影《苦干》的摄影师雷·斯科特。在此前罗宾已经知道,斯科特的职业是图片摄影师,李灵爱之所以找到他,是因为被雷此前赴中国拍摄的抗战图片深深打动。

雷·斯科特,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类似中文语境中“张勇”或者“李伟”之类,委实太过普通的姓名。根据年龄和时代线索,罗宾不得不大海捞针般地在讣闻和墓碑中,寻找任何一个有可能叫做雷·斯科特的美国男人。

后来,罗宾在互联网上找到了一个特殊的墓园网站。它正是由民间志愿者发起,为寻人而建立起的。全美各地的志愿者们拍下不同的墓碑碑文,标明具体地点,上传到网络上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在这里,经过仔细核对,罗宾确定了斯科特的墓地信息,并由此顺藤摸瓜,在Face Book上找到了雷·斯科特儿子的账号,罗宾在他的页面上留言,写下了自己的地址与电话号码。后来,罗宾接到斯科特儿子电话的时候,她形容自己的兴奋:“心脏砰砰砰地一直跳,仿佛就快要从胸口跳出去了。”

在电话中,斯科特的儿子告诉罗宾,自己对于父亲所拍摄的电影几乎却毫不知情,罗宾的心又沉下去。面对罗宾的沉默,对方又表示自己并非父亲的独子,他还有三个兄弟,也许他们还保留着一些什么。

后来,罗宾形容自己的寻找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希望——破灭——希望的过程,过山车一般循环往复地前行着。

最终,是斯科特家的第三代——雷·斯科特的孙女米歇尔·斯科特为罗宾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线索。米歇尔是一位画家,她告诉罗宾,自己曾在斯科特家的老房子地库里,发现了很多祖父留下来的资料,有照片、底片和一些手稿,而米歇尔也模糊记得,祖父在世时,曾向自己提起他曾经拍摄过一部关于战争的纪录电影。

谜底就此揭开。

一卷90分钟的《苦干》胶片,就在斯科特家老房子的地库里,静静沉睡了几十年。

“一直以来,他们都知道些什么,但却并没有因此而多么在乎。这也许就是人类的通病,人们总是对于当下所发生的现实过于纠结,但对于祖先的历史却常常显得漠不关心,我想,在这点上,也许中国和美国都是一样。”罗宾总结道。

一部改变历史进程的电影

在找到《苦干》的完整版之后,罗宾把严重损坏的胶片拿到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进行后期修复。

经历过一系列长达3年的现代科技手段介入还原之后,罗宾终于见到了修复完成的85分钟的影片原貌:江南的风景,青的山,绿的水,细眉细眼的女孩对着镜头羞赧地一笑,然后当你慢慢沉浸在如同水中摇曳的青荇一样葱绿柔软的生活中,镜头突然一转,战争来了。

暗黑中,伴随着悄悄的一线光,罗宾看到了燃烧着熊熊战火的中国城市,日本军队用机关枪扫射,无数人在迁徙逃离,再也没能回到故园,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着可怕的轰炸。并且,影片还记录了当时作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的身影,而担任该片引言部分讲述人的,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与文学家林语堂。

那是罗宾第一次完整地观看这部电影。她看到,李灵爱变卖了祖母祖传的珍贵首饰,在一次次登台表演和募捐中,换来珍贵的彩色胶片和运转资金,并且倾尽所能地帮助斯科特联络到一切在中国能够为他们的拍摄提供方便的人们。

斯科特行进三万里,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牛车、驴车、羊皮筏……以及任何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当然还有步行,扛着他那台珍贵的16毫米摄影机,走过弥漫的硝烟,走过戈壁和炸毁又修复的滇缅公路,黄浦江的码头,还有重庆朝天门340级的石阶。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从此,之前一直持观望态度的美国被卷入二战。而在此之前,远东战场上的中国,已经在风雨飘摇中咬紧牙关苦苦支撑了4年。

同年,电影《苦干》在美国上映。

这部电影,并不仅仅在70年后改变了罗宾的人生,甚至在当时,它就悄悄改变了历史。

公映之后,《苦干》成为了许多民间团体帮助中国收集外援支持的宣传片;很多美国青年也受到电影感染,从而加入了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而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在观看电影后不久,就亲笔题写卷轴赠予重庆,“此种为争取自由表现之忠实,将鼓舞来世而不朽。”

但李灵爱与斯科特的人生,却并没有因为这部电影而有着丝毫的改变。战争过后,李灵爱依旧以叛逆者的姿态存在于家族的版图中,她的家人们只知道这个女孩儿一直在离经叛道地活着,却并不知道她究竟具体做了些什么;而斯科特在拍摄过《苦干》之后,又回到了图片摄影记者的老本行中,并终生以此为职业,《苦干》也成了他一生中拍摄的唯一一部电影。

斯科特和李灵爱分别在1999年和2002年去世,如果不是此前李灵爱在书中闲闲的几笔,他们的一生便不会有人知晓。

在电影《苦干》结尾处,斯科特和李灵爱赋予了这部影片一个今天看来也依旧显得令人震撼的俯拍镜头,一个长达17分34秒的轰炸场面。那是1940年8月19至20日,日军轰炸重庆时,斯科特趴在美国大使馆的房顶上,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镜头,他也见证了日军出动了370架次飞机,在半小时内扔下了200吨炸药。

去年,因为重庆有关机构购买了电影《苦干》的中国版权,罗宾在电影拍摄完成的74年后,第一次来到了重庆。站在沙坪坝的夕阳下,罗宾觉得,这段跨越时空的旅程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接下来,她要与位于北京的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商讨引进《苦干》35分钟片段的问题,并且积极努力地为自己《寻找“苦干”》的纪录片寻觅在中国的落脚点。

篇5:历史纪录片《筑梦中国》观看心得

《筑梦中国》激励我们要稳步发展经济,奋发前行,齐心筑梦。19世界末期,借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我们迎来了工业大发展的转机。但是,当时的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是容不得民族实业发展壮大的。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迅速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重新受到压制,张謇等创办的民族工业不断衰退,使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工业革命“夭折”。可以说,内忧外患之时没有丝毫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两个百年”的目标指日可待。但是,某些国家嫉妒中国的迅速发展,害怕崛起的中国会撼动其霸权地位、触碰其既得利益,就极力抛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来进行诬陷,还强加干涉中国领土和主权问题,在地区事务上煽风点火,有意掀起“波澜”,其目的就是想打乱中国发展步伐,阻碍中国现代化实现进程。局势越是复杂,就越是要静下心来搞好改革和发展,就越是要壮大自己实力,不给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在采取政治手段解决台海、南海,东海等问题的基础上,还要防范和警惕某些国家的阴谋,要静下心来搞好发展,保障政治稳定。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应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为此努力奋斗,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幸福,每个人的权利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在这个“圆梦”的征程上,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教活动要求,坚持“忠”字当头,“廉”字托底,以严正己、以实导行,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和“廉政”于一体,努力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坚持做到:

一要强思想、坚信念,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政治品格。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把自己置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之下,永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坚定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在各种风浪和引诱面前经得住考验,既能立足平凡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又可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

二要守规矩、重品行,始终做到个人干净。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党员干部要淡化为官心态、摒弃特权思想,心中要有法律和纪律的“高压线”、公与私的“警戒线”、个人和家庭的“情感线”,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扰、不为权所迷,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树立起慎独慎微的自律、勤于自省的审慎、严守纪律的敬畏、勤修党性的觉悟,把做官当成做事、把行权当成履责。个人干净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任何时候都要“三省吾身”,自觉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权力,始终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

篇6:历史纪录片《筑梦中国》观看心得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风险更大、难题更为集中的挑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充分发扬“拧毛巾”精神。“拧毛巾”永远可以再拧出一滴水,凡事都要做好,但我们要追求再做好一点,这就是关键的那滴水,就是我们全体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的一种工作态度。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有必要树立“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一竿子插到底”不是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大事小事揽着干,而是要抓住问题的“牛鼻子”,抓住问题的关键,要一级一级把责任落实到人,一层一层把压力传导到最底层,要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落实。但层层落实不等于层层安排,那种“安排下去了事,过程无人汇报,效果无人问津”的做派,那种一批了之、一讲了之、一开会了之、一发文了之的做法,同样是官僚主义表现。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包括项目落实,都应明确各个环节和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落实之人”,这样事情才能解决、工作才能推进。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自觉消除私心杂念,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顶得上去,做时代的劲草、真金。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要有无私情怀,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把宗旨深深烙在“心”里,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绝不能打着“公”字的旗号谋私利之实。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观察分析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工作,靠实招实干实绩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深入群众,摸实情、听真话、解难题。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想法。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敬业、勤业、精业。

篇7:好看的中国历史纪录片

6月1日,在局党委的组织下,观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纪录片。看完纪录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顾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简单概括成一句话,那就是:光荣的历史,伟大的成就。

一九一一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带来一缕希望的曙光。然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窃取,中国又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年代,中国依然在被动挨打,政府依然在丧权辱国。

一九一七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迅速拿起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思想武器,尝试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爆发了,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成为这一伟大爱国救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与此同时,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首次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成功,让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党,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榜样的力量,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鼓舞了中国共产党人斗争的信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2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有了马列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在轰轰烈烈的战争年代,无论经历多大的挫折、经受多重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着最朴素的共产主义信仰,胸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准确地把握着形势发展的方向,创造性地提出并成功实践了“工农联盟”、“红色割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农村包围城市”等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新型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创建了一个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新中国。

新中国刚刚成立,还没来得及治愈战争创伤,美帝国主义就将侵略朝鲜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一衣带水,唇亡齿寒,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支援革命兄弟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顽强斗志,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及其傀儡政权的嚣张气焰,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朝人民延续至今的深厚友谊,让世界第一次见识了中国崛起的力量。

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起,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团结一切爱国人士,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造、革新,迅速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虽然经历了中苏破裂、大跃进、文革等重大挫折,依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周恩来、邓小平等一批头脑清醒的老一辈领导人的主持下,综合国力始终在不断提升,外交方面更是取得了重大突破——中美两国领导人跨越大洋两岸,成功握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九七八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迈进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历经二十九年的艰辛探索、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拥有了新时期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

正是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党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继续大踏步地推进着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体育、文教等全面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重大成就——成功收回香港、澳门,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成功加入“世贸”,“神

五、神六”飞天圆梦,零八奥运落户北京,两岸实现三通,GDP赶超日本……,还有让我们感同身受的是全民共享的改革开放带来的累累硕果。

一部历经九十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信仰、扎根群众、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革新、与时俱进的创业史,无数的历史事实和斗争经验,一再反复地验证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篇8: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探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纪录片的拍摄实际并不需要摄影机的严格在场, 是可以通过使用代言性的材料进行弥补, 利用影像对正在发生的现场事件和非现场事件进行有效的整合, 最终成为一种可以作为历史时间的影像见证。

1汇编材料的叙事整合

汇编体作为一种整合纪录片叙事材料的形式, 在历史影像的制作上是采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历史影像材料的方式。 “在西方, 这种类型的纪录片通常被称为汇编影片 (compilation film) , 一般是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编辑而成的纪录片”[2]. 这一表现方式不仅反应历史,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以历史“遗留物” (代言性材料) 进行叙事意义上的重新整合来反应历史, 在“《1900年的巴黎》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黎社会、生活和文化等, 就是利用旧的影像与照片资料汇编而成的那个;在前苏联, 伊利亚在其为革命40年而制作的《难忘的岁月》 所发掘的影像与图片, 作为一个媒介事件, 同样产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媒介影像”[1]。

从汇编体的材料构成上看, 当中主要的叙事要素包括:当事人的口述, 涉及历史人物, 以及现场相关的遗址、遗迹, 相关图片或者影像资料以及一些文字材料, 汇编体纪录片的拍摄大多是由这些类代言性材料进行组织整合达到叙事的目的, 要求编导能够发挥挖掘素材的能力, 充分利用各种汇编叙事要素实现对过往历史的追述, 从最早的仅依靠影像现场的汇编, 发展到多元的绘画、图片、 雕塑作品等民间材料对历史的见证。

2口述体——一个说话者的视角、视点及其影像写作

口述体是私人的, 非官方的一种保存, 也是在历史纪录片中运用最多的, 是通过当事人口述来见证历史的叙事手法。它是亲历者口述历史, 是一种情结与细节的真实回忆。

历史纪录片《百年小平》在叙事上从人们熟悉的材料上寻找突破, 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重大事件的结果采用一笔带过的简单叙述, 而重大事件则听当事人讲述事件, 用观众不熟悉的过程代替熟悉的结果, 形成一种陌生与熟悉的效果。其次, 就是相关当事人的口述-- 寻找了解邓小平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当事人物事件的见证, 让经历过这一历史时期的当事人讲述历史事件, 记录当事人现场见证的口述历史, 这一方式也使历史影像更接近观观众的生活亲历, 是一种距离观看者最接近的见证方式。

口述体纪录片一方面要保持讲述者面对摄像机讲述的真实、真诚与信任, 一方面又强调摄影机对事件现场的尊重, 镜头充分尊重事件现场的原状, 保持摄影机的中立与客观, 这样才能让历史的口头还原的效应得以显现, 充分发挥口述体纪录片的优势。

3再现与搬演——重建历史影像的代言性叙事策略

在纪录片中, 同样存在对过去的事件、人物的“情景再现”, 这就是把剧情片的手段运用到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制作中来。

《20世纪中国女性史》《寻找失落的年表》两部纪录片的制作都运用了“再现于扮演”这一手法, 前者在寻找年表的断代工程的影像写作中, 有真实再现的情景再现, 也有黑白虚拟扮演;后者在反应妇女缠足的痛苦时, 就采用了情景再现的剧情片表现, 与当事人的口述、缠足妇女的文献构成这一历史事件的叙事。

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的“再现式”手法的除了要尊重历史本身的因果关系, 还要看制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以及对历史纪录片制作原则的认知水平和立场观点, 尊重材料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这是一部纪录片机器事件的真实基础, 也是制作历史纪录片的道德基点。

摘要:历史题材纪录片是讲述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一种纪录片类型, 历史的缺席必然引发此片类影片叙事材料上的匮乏甚至空白,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分析历史题材纪录片自身的特性, 总结优秀历史纪录片的叙事手法, 从汇编体、口述体以及再现扮演的角度进行叙事创作上的总结。

关键词:代言性材料,汇编性,口述体,搬演

参考文献

[1]肖平.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1) .

篇9:好看的中国历史纪录片

关键词:新世纪;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解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对传统的发掘与解读成为我国影视创作的鲜明特色。历史的遗存也需要纪录片去呈现,从本质上说,纪录片能较为真实完整的展现历史遗迹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并最大限度的还原其深远的历史精神内核;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辉煌,大众也需要通过一个合适的形式去感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纪之交的中国纪录片人承担着一种新时代所赋予的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但是,要对我国新世纪以来的历史题材纪录片进行文化解读并非一件易事。

一、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内涵阐释

有学者指出,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历史和影视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电影与历史两者间有许多产生交集的机率”。对于历史题材纪录片来说,它的使命与生命都将是永恒的。徐舫州、徐帆认为,历史题材纪录片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反映当代人对历史的看法,体现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观念。”他们的定义着重指出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史学功能,并从传媒发展的角度凸显了“书写史学”向“影像史学”的转变。欧阳宏生则认为,历史题材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历史文物、文化景观等的记录,刻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并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其主要从表现题材和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历史题材纪录片做了界定。从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视角不同,但学者们却有一些共通的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即历史题材纪录片在内涵上并不是对历史的简单回溯,它在于通过影像这种介质进入到逐渐久远的历史时空,传达当代人对历史的解读,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再创造、再阐释。

二、对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解读的意义

历史题材纪录片沟通了群体与个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呈现出学术性、审美性和诗性气质。表面上,历史题材纪录片植根于庞杂的历史史实、厚重的民族文化,仅仅是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扮演着“影像史学”的功能。而从内涵上来看,历史题材纪录片所展示的“是一种积淀并延革至今的民族记忆,是某个民族或群体生命存在或精神支撑的某种挖掘,它反映一种情愫、情结。”可以说,通过影像化的思考,历史题材纪录已然成为寻找国家、民族以及个人记忆的特殊形式,对于修复日益陷入危机的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特征

(一)语言生动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影像由画面与声音共同组成,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语言即是视听语言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种类繁多,如服饰、园林建筑、戏曲、舞蹈等文化,这些有形的物质文化也是对无形的精神文化的另一种诠释,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观众能通过历史文化纪录片画面中的古代绘画图卷观赏到清朝时期皇室内苑放鞭炮的情景,同时又能听到燃放鞭炮时的声响,热闹的过年景象與过年时的传统文化习俗跃然于电视画面上,观众仿佛穿梭于历史的时间长流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所处时期的形态。影视媒介不但传播速度快且广,其生动的视听语言在观看过程中所营造出的形象感、现场感以及过程感都更能获得观众的喜爱。

(二)可信性强

虽然在当下,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诠释方式已经更为丰富,但在电视这一媒介传播下的纪录片仍然具有其影像本性。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同期声制作与采访形式,使得真实的时间与空间呈现在观众眼前,观众面对屏幕上被电子拍摄而来所展现的事实时,犹如实际体验到那一过程一般。历史文化纪录片通过对历史事件中的文化进行合理的构建以达到重现以及还原的作用。由于对电视这一传播媒介与历史文化纪录片这一真实特性的信任,观众自然对历史文化纪录片中所诠释的中国传统文化深信不疑,以电视纪录片为传播媒介的中国传统文化才更具有真实性与可信性。

(三)传播媒介广泛

在我国,新媒体纪录片平台在2014年进入盘整阶段,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PC端的纪录片用户逐渐增加,新媒体纪录片平台大概可分为三类:长视频商业网站、广电系视频网站与其他平台。可见,历史文化纪录片通过电视频道的传播空间足够广阔,前景也很光明。由于电视媒介与网络媒介的特性,其传播效果是长远的、间接的、社会的和潜移默化的。如今在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占据重要媒介形式的当代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社会节奏日益加快,受众的观念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这就体现了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优势,即使得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具有自主性、快速性与选择性。

四、结束语

创作者从思考的角度,加上创作者带有美感且真实的镜头,包括真实的自然、真实的人物以及真实的历史,通过纪录片都可以一一还原在观众的面前。纪录片本身的这种纪实价值体现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同时这种艺术价值能够帮助大众更深层次的认识社会、认知历史、了解人生,从而更近一步的理解生命的本意。作为纪录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历史纪录片首先需要遵守的原则就是写实性。在多元化的今天,一方面,历史纪录片需要根据分析市场群众的需求,通过作品的娱乐性、哲理性以及思想性赢取观众们的喜爱,从而打动观众;另一方面,历史纪录片还需要坚守自身写实性的特点,让观众认识真正的历史,并且以历史为借鉴,对自身乃至社会进行全面的审视,避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混淆观众认知。

参考文献:

[1]郭伟清.新世纪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解读[D].南昌大学,2013.

[2]李国泉.历史题材纪录片“情景再现”应用探析——以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为例[J].现代传播,2014,36(6):89-91.

上一篇:内蒙古2017年考试试题下一篇:沟通是管理者的重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