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什么也不是高一作文

2024-07-24

其实你什么也不是高一作文(精选8篇)

篇1:其实你什么也不是高一作文

其实你什么也不是高一作文

在教室里用一节晚自习课的时间盯着一瓶可乐上下冒着的气泡发呆,心里烦躁到不行,只为一道解不出的数学题。

我想,其实原来的我,亦不是这个样子的,不会做就不会做,将题晒在一边,然后在数学课上以半俯视的姿态逃避班主任的视线与数学老师的“直线”,或者将自己沉浸在张爱玲与叶芝的传记中度过,然后在考试完后,看着自己比一半还少的数学成绩,骄傲的将卷子压在脑袋下,继续着我的“春江花月夜”。一渡三年。

其实,我想我有时候也真的是很俗气,和才踏入高三的广大学子一样,发出过连自己都不相信!

的豪言——考上某某名牌大学,然后在第二天依旧继续着我的生活,我的学习状态,照样着吟唱自己大好的青春——一场童年的延后曲,仿佛自己的数学成绩在高考时会考出满分一样,然后得意的拿着大学的通知书招摇过市。但是,在什么时候,我却已经想改变现在的这一场迷醉的时光了呢?也许,我自己也不清楚。我想,大概自己的心里也在经受着一场老掉牙的成功立志的故事吧——受到了自己周围环境的影响,看着同学们对于学习的没埋头苦干,我无法不让自己不从浮躁的.心态上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努力让自己感受到的是自己一种无法言由的心酸,对,我只想用“心酸”这个词来形容我的心情,没有嫉妒,我只是狠自己,为什么过去的我那么无知,到现在,却还是那么无知。

七堇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说:“我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心疼到了不得,曾经年少无知的我们到哪里去了呢?”这句话深深的勒进了我的心里,是的,曾经年少无知的自己,到哪里去了呢?如果没有长大,我的一生就会像一个沉默的湖泊吧,安安静静的,多好。

在写下十七岁的日记后,关上日记本,才知道,其实,小子,现在的你,也不是什么,什么也不是。

篇2:其实你什么也不是高一作文

接受锻炼,成就自己

<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读后感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学习完成.对学习的东西理顺了一下.作者从公司和员工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侧重讲述了员工的成功条件及成功员工能够给公司带来的发展.作者首先把一个人的一生的职业规划比作公司,那么一个人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公司呢? 作为公司,就是为员工提供一个锻炼和发展的舞台,每一个员工在自身条件下,从事相关的行业工作,进行行业工作的经验积累,并体现自身价值.同样,公司为员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圈子,提供了第二个”家”.在这个圈子里,同事关系,客户群体,供应商网络等的建立和维护,为员工在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旦离开公司,这些关系多半就要失去,因为它是在公司的平台上建立的.公司是员工人生接近一半的时间生活的地方,这里有共患难的兄弟,有共欢乐的姐妹,荣辱同担,风雨同舟,一旦离开,除了不舍就是心酸.一个优秀的公司,不但给员工提供了可观的薪水,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可供持续发展的空间,离开了,也就失去了.公司经常抱怨好员工不好找,好员工也老抱怨没有好公司可去.公司和员工虽说是雇佣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情人关系,因为只有双方看对眼了才能走到一起.公司和员工双方各取所需,达到一个平衡,才能维持这种关系的长久,当然,双方也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眼光要长远,合作才能长久.员工只有工公司中即能创造价值,又能提升和发挥自己的水平,才会有激情,才能获得隐形的无价的收益.建立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赢利,员工的存在,就是为了公司创造利润;一个没有员工的公司,即使有再好的资源,也是不能创造利润的;同样, 一个不能创造利润的员工在公司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因此,能为公司带来财富的员工就是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优秀的员工.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员工呢?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首先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认识到工作是为谁工作的;要对公司忠诚,不能三心二意;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知道感恩老板,发给生活的薪水;感恩同事,工作上的支持协作;感恩客户,给于你生意上的支持;用良好的心态,融入自己的工作团队中,用团队的力量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这个团队要有过硬的执行力,军队一般的执行力.在为公司创造财富的同时,切不可被胜利冲晕头脑,要清楚自己的角色,要尊重老板,尊重客户,尊重同事,尊重对手.因为为一切都是在公司的平台上建立的,离开了公司,一切归零!人在锻炼中成长,工作中稳重成熟.公司是一个圆,你就是圆中一个点,你有圆的荣耀.点离开了圆,圆依然是荣耀的圆,你就一颗漂泊的浮尘,什么都不是了.所以,想在公司中成就自己,以上为公司创造财富,使公司更好的发展壮大,你才能有更的发展前景,成就自己.

篇3:其实你什么也不是高一作文

大学毕业时,爸说:“你一定要念一个硕士学位。不用念博士,可是硕士是一定要的。”至于原因,我没问。爸爸对我的要求非常少,所以一旦他开口了,我都很“上道”地照单全收,当然,也因为硕士大都很容易念,选个容易的科目,常常可以在9個月内就拿到硕士。博士就麻烦得多,要是不幸遇上贪图廉价人工的指导教授,想把研究生一直留在身边帮忙,那一个博士学位耗掉你十年以上,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就很安然地接受了爸的指示。

“没问题,一个硕士。”我很有精神地复诵一次,好像柜台后的日本料理师傅。“而且要念一流的学校。”爸进行第二阶段的指示。“没问题,一流学校。”师傅复诵客人点的第二道菜。

爸对学位的指示,已经清楚收到。“一流学校,硕士就好”。轮到我对爸开出条件了。有风格的料理师傅,是不会任凭客人点什么就做什么的。客人可以要求吃生鱼片,可是有风格的师傅,会决定此刻最适合做生鱼片的,是哪一种鱼。也就是说,你点归你点,未必吃得到。

“爸,我只念我想念的东西哦。”

“可以,不要念太多就好。”

爽快。这是爸跟我随着岁月培养出来的默契。各取所需,互蒙其利。不过,老实说,“我取我需”的状况,似乎比“爸取爸需”的状况,要多那么一两百次吧。我想念的东西,对一般的台湾爸妈来说,似乎有点怪。我想学——舞台剧。还好我爸不是“一般的台湾爸妈”。从小到大,爸从来没问过我:“这有什么用?”

“这有什么用?”几乎是我们这个岛上,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地问:“这有什么用?”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

“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

“我会弹巴哈了。”“这有什么用?”

“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

这是我最不习惯回答的问题,因为我没被我爸问过这个问题。

从小,我就眼睁睁看着爸妈做很多“一点用也没有”的事情。爸买回一件又一件动不动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妈叫裁缝来家里量制一件又一件繁复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没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堆倒又砌好的麻将,从来没有半个人会问:“这有什么用?”而“漂不漂亮”“喜不喜欢”“好不好吃”才是整天会被问到的问题。长大以后,越来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时才忽然领悟,很多人是随着这个问题一起长大的。我不大确定——这是不是值得庆幸的事。直到,反复确认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时,才觉得自己运气真好。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

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暗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禁得起反复追求。

【素材分析】读书有什么用?也许,读书只是一种自我消遣;也许,读书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用处”,只是为读书而读书。非读书为然,天下事皆然。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做事情哪有那么多“用处”可言?然而,我们也大可不必因此而消沉伤感,其实,生命中很多东西,看似“无用”,实则“大用”。只要我们为之心生欢喜,尽人事,听天命,就好!

【速用名言】

1.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庄子》

2.知道一些有用的东西,要比学到许多对你无用的东西,有用得多。——古罗马政治家 小塞涅卡

篇4:其实我也羡慕你作文

同桌桃子是一个很漂亮的女生,但是她又是一个个性的女生,不爱听课,不喜欢学习,每次作业没完成的名单里都有她,老师提问的时候她总是回答不上来。她有一头违反校规的长发,时常梳着很漂亮的编发,也经常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漫画和杂志。

而我和她的性格则完全不同,我的发型是一年四季不变马尾辫,我的衣着很多时候都是校服,我在学校里唯一的事情就是学习,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是家长心里的乖乖女,我总是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我几乎没有课余时间,更没有多余的零花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衣服或者周末的时候和同学聚餐。我的生活也很单调。但是我的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总是点名夸奖我后再严肃地批评桃子,她每次都是默默地听着,然后眼泪簌簌的掉了下来。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心里总是为她有点难过。

老师当初让我们同桌就是想让我帮帮桃子,我以为桃子是那种不屑于学习的人,和她同桌之后我才觉得桃子是那种原本很努力但是仍然无法跟上班级节奏,最后灰心丧气了。我听过桃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她说她羡慕我,羡慕我被这么多老师家长喜欢,羡慕我这么轻松的可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个时候我总是笑笑不说话,其实我的内心里我是羡慕桃子这样的生活的。

羡慕她很漂亮,可以肆无忌惮地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拥有着适合自己的发型,可以有零花钱,有充足的时间约朋友,偶尔还可以去旅旅游,不用每时每刻都在意别人的看法。桃子一定不知道自己也值得被羡慕。

篇5:其实你不是个合格的营销高管

权力型高管发挥作用是基于权力,他们更多地运用制度、奖惩等与权力相关的要素,维持个人权威,推动工作和保证效率。

领袖型高管则更多地运用理念、愿景和个人魅力推动工作和保证效率。

或者说,领袖型高管在“领导”,权力型高管在“管理”。在现实中,二者既相互关系,又有明显不同。

领袖型高管关注的对象是人,权力型高管关注的对象是人、财、物、情报及管理系统。

领袖型高管的灵活性高,而权力型则较低。原因是前者更讲究艺术,后者更讲究规则。

领袖型高管的控制机制主要集中在远景、价值、企业文化,而权力型高管则主要表现为预算、规章制度、规划、管制、职权。

领袖高管在过程中偏重期望、承诺;权力型高管则偏重指示、督促和鞭策。

领袖型高管的经常性用语是激励、荣誉、前程、尊严、信念、信任和贡献;权力型高管则是效率、系统、流程、标准、收入、地位等。

毫无疑问,领袖型高管更自信和豁达,更关心人,更注重人的感受,更强调心理过程和个人自主意识、自发行为;而权力型高管则更多地借助组织的权威。

其中区别,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同的境界。

当处于权力顶峰时,一个人是基于概念力、价值力、文化力统御全局,或者是基于制度、标准、系统和流程统御全局,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境界,更反映了组织的前途。

当然,大家不要片面地认为领袖型高管就不注重甚至忽略制度、标准、系统和流程,恰恰相反,领袖型高管会十分重视这些,并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否则,他就称不上什么领袖型高管。在本文的几个对比分析中,笔者设立了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前者是建立在后者之上的。或者,前者是后者努力的方向。

中国不乏权力型高管,缺乏的是领袖型高管,尽管权力型高管并没有最大限度地运用权力,为自己建立完善的基础。

管理型高管和专业型高管

由于大面积存在“干而优则官”现象,事实上在高管队伍中,许多人并不善于管理,而是更加专业。

中国企业到跨国公司挖高管,或中小企业到大企业挖高管,挖来的更多的是专业人士,而非合格的高管。

企业误以为只要足够专业,就能胜任高管,专业人士也往往误以为由于自己足够专业,就一定能够胜任高管职位。

这就是许多专业人士在高管位置上失败的原因,

同样是专业人士,有的只适合做策划,有的只适合做咨询,有的只适合做培训,只有那些具有组织和领导能力的专业人士,才适合做高管。

并且,即便是那些适合做高管的专业人士,也受到种种制约,比如过往的经历,比如创新、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

专业型高管经过相应的训练,相对容易适应管理工作。前提是不会混淆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差别。

当然,管理型高管也应加强专业修炼,没有专业做基础,所谓的管理就失去了方向和权威性。

策划型高管和执行型高管

就营销高管而言,策划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不具备相应的策划能力,上升到主导一个公司营销的位置是十分危险的。

一个公司离不开执行型高管,但此类高管必须意识到执行型高管无论具有怎样的认识,都是销售型的。只有策划型高管,才更接近营销。

问题是,在现实中,几乎所有营销高管都不会承认自己缺乏策划能力,并且事实上也一直在“策划”。

近期与一位马上履新的高管谈话。我告诉他,他需要做的是营销策划,而不是销售策划。

他所要任职的公司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下滑,截至11月份,已经累计亏损多万。这么一个公司存在的难道会是销售问题?持续的下滑和亏损说明,它的产品基础、市场基础和团队基础都出现了严重问题。而且原先越优秀,出现的问题越严重。

这位高管是一个十分优秀的营销高管,问题恰恰在于,他是一个执行型高管。也就是说,只要产品、市场与团队问题不大,他具有回天之力。问题是这个前提并不存在,他需要做的是首先解决产品问题,然后解决市场基础问题,并且还需要同时解决团队问题――就是这个团队始终与下滑、亏损同行。

一般的策划,对于所有上升到营销高管位置上的人,应该都是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带有创新或者更新性质的营销策划,能够胜任者寥寥无几。

你了解需要及其变化吗?

你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吗?

你是否有能力驾驭从市场研究、发现市场机会,到产品策划,到制定营销策略,再到市场推广并且到最终改变营销局面,甚至企业命运的营销过程吗?

你了解材料、了解工艺吗?

……

如果你去驾驭一个公司的营销,你就必须首先驾驭这些,否则,你只能“零敲碎打、缝缝补补”,你能做事,但找不到方向,聚不了焦。

不能成为行业精英,就很难成为策划型高管。

篇6:钱不是问题,没钱其实也不是问题

别人把钱当做神马,我却看做浮云

这年头,谁都愿意财务自由,要问挣多少算好,那答案绝对统一:多多益善。至于具体数目,没人好意思说或者说得准。被我采访的多个典型射手座,自然也这般回答。

答案肯定没什么对错,却让我为难了:这算你射手座什么特色哪?“不如描绘张图画吧,把你自认为财务自由后的日常生活图景描述下。”其中四位的回答加上画图,终于可以概括出射手们关于金钱的一类心态。。第一个是朋友小万:“以后?没有想过要挣多少钱。但是我想会在厦门有套不错的房子,然后每个月不愁吃穿用,以现在的标准讲,月薪1万也就可以了,再多当然更好,我知道以后肯定远远不止如此。工作几年后我会继续读博,5年后我博士毕业,然后在大学案例中心搞研究,专注做企业史和企业案例,再过10年,我想我会构建一个含媒体、咨询、案例研究等在内的商业模式。”

小万工作年限是3年,现任一家商业管理类杂志的资深编辑,厦门离他出生的地方很近,新浪微博上,他把案例研究贴为自己的标签之一。小万也提及,他研究生毕业之前经济也窘迫过,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好,早早就希望独立以减轻父母负担的他,确实曾“为生计所迫”。不过毕业后顺利工作,钱财困扰也就烟消云散。他说目前的收入顾自己、贴补家里都绰绰有余,已经不看重钱了。当然。这不等于满足了现有收入,“比如,我现在并不能在北京买房子”,尽管他并不会想要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与此同时,他也给自己定了个底线:挣钱要尽可能让自己有存在感、成就感,是兴趣所在,不能让自己心安的钱不挣,比如单位制度规定不能在外兼职,因此在别处以字换钱会让他不心安,有兴趣的事也变得没意义。

第二位是远在云南某大学教书的韦小宝,他回答说:“金钱观?有钱最好,没钱也一样好,比如我银行户头现在就1万块钱,我一样觉得不错啊。当然,钱再多也不算多。我是没有想过以后挣多少钱,但我想肯定不会少,它会满足我基本的生活,我想花钱的时候也不必想着要怎么分配,属于和社会平均水平比较归为较高收入中等消费的人群吧。平时的话。我做点学问、教个书,闲打球、下棋、看风景。”

韦小宝其实不叫韦小宝,只是因为他姓韦又是“花心”的射手座,我们就给他取了这么个大名。刚当老师不久的他,平时也不是月光族,但也不喜欢刻意存钱,又因自身爱做学问。好山好水好学术氛围已够他陶醉。小宝喜欢下棋是听说下棋可以改善他的急脾气,读书那会儿火蹿起来了就能够和别人动粗,打嘴仗更是常有的事。原因不外乎被人曲解他又不屑辩解,窝火之极又没耐心解释很容易就出言不逊,接着动作也“豪放”起来。于是他学象棋、围棋,而后觉得练书法也不错,就准备学学挥毫泼墨。口没存款也没所谓

射手男说完了,接下来是两个射手女开讲。被我一时高兴就喊“李冰冰”(比大明星少个冰字)的说:“我现在工资不高,只能说有舒服的生活,较之去年的收入没办法比,但我现在过着我想过的稳定、安逸的生活。这并不代表存款之类的,因为我并没什么存款,我也不在乎,因为我知道自己想挣钱就能挣到,关键看自己的努力程度。”

李冰生在东北读在北京,工作来回来换了好几种,从销售到行政助理,再到测评行业的工程师,工作的地儿从北京到哈尔滨,现在是在上海。她是4个射手座里故事最多的:曾经为多挣点钱16小时干活,连夜熬着做兼职还被赖账;为了多学东西,在一个经常打击自己自尊心的老板手下忍辱负重;为了做和专业相关的工作,用4个月的时间找了个从行政助理可以晋升工程师的单位……

这个能忍能拼的人,给我发了三张“梦想图”,两张关乎生活,一张关乎工作,概括地讲,就是住城堡式别墅、儿女一双、爱侣在侧、工作则万人瞩目的那种。她还说自己也可能开公司,或者当个背包客四处流浪。我笑话她生活蓝图大概是童话和偶像剧中毒太深,她却非常一本正经地答我,“是我和你想法不一样。”我确实以为她这单纯是梦想,完全脱离现实,比如生两个孩子,她又不是独生子,现在政策也没有开放,男友又不是老外。但工作已有6年的她却说:“在全力以赴发展事业之前,我现在就想要个稳定的家庭,目标是学做家庭主妇。此前一年,我帮着父母把他们买房的10年贷款在8个月之内一次性还清了,这也是我让自己暂时休息的理由。”

最后一位远在广州的小美是个月光族,“我很难自己存到钱,和周围的朋友比也算是收入少的,像去酒吧这样的消费,我知道比较高,但为了朋友或者自己调节心情,我还是愿意去花这个钱,心痛钱也就是瞬间的事,换来好心情我觉得值,不能虐待自己嘛。买东西要是看到喜欢的我真是很难错过,入不敷出了就跟朋友借呗,我最好的朋友是天蝎,她很了解我的性格。未来我没有想过会挣多少钱,但也一直在努力中。”

小美之前在南方某报做记者跑旅游口,现在转做旅行社计调,小美这个天蝎闺蜜,也是她开口借钱的对象,她说就喜欢天蝎不拘小节、重情重义。闰蜜也会劝她购物节制,量入为出,但小美并不会因为“这钱就吃饭用不能干别的”来放弃购物,只会因为东西合不合适、值不值得而考虑买还是不买。小美说:“钱是生活的必需品啊,要生存嘛。不过也不要太看重,生活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爱情,我不会因为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说到酒吧消费嫌贵这事,让我想到了同是射手的明星黄磊,他受访就讲过这样的话:“泡酒吧太贵了,一瓶啤酒要25元,明明超市才卖几块钱嘛。”身为煮夫的他还说:“莱都涨价了,挺可恨的。说什么菜对免疫力好,什么莱就涨了,一阵一阵的。”让人莞尔。

篇7:其实什么都不是叛逆

初来大学之际,我对自己说。要好好利用美好的大学时光,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旅游,去逛街,去光明正大地谈恋爱

再然后。大一升大二的这个暑假,我被家人劈头盖脸地批评了一个假期,颓废了懒惰了不上进了。其实我知道,归根结底。是我的心累了。稍微一动就觉得疲倦不已,不论心灵,还是身体。所以不仅心理上变化很大。健康也下降好多,很多小毛病如影随形地悄悄出现了。

假期到来的时候。盼望着回家可以静一静心,做个不问世事的桃源人,却不想生活得更不愉快。

和牛哥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问他:“你觉得我这半年变了吗?”“嗯,任性了。”

突然在那一瞬间就想起一个人来,我的表哥。他小学时也是个聪慧的孩子,自初中开始少言,来去匆匆,与家人鲜见交流,绝非木讷,只是不在家里说话而已。偶尔几句,也是简单至极。那时我还是个乖乖女,在别人看来有礼貌、成绩好。我的表哥却在朋友间混得开,是个超有女生缘的人。偶尔有低一级的小同学跟我偷偷说某天见表哥打架了,言语间惊诧与羡慕掩藏不住。我这个乖表妹,其实心里是崇拜这样的所谓叛逆的生活,抽烟喝酒,恋爱打架,只是那个年纪,真把这些当成只有叛逆的小孩才做的事情,也有些自恃清高的意味,是断断不肯沾染这些的。

我们有过一次长谈,在梨花盛开的季节。两个青春年华的孩子互诉心肠,足足有一个下午。那之后,我对“叛逆”有了不同的理解。再之后,等自己也逃课早恋,不好好学习,也开始聚会喝酒(到现在还是不抽烟的)。和父母吵架,才明白了什么是叛逆。

其实,哪个孩子不知道。只有父母是永远爱自己的?哪个孩子不想生活在溫暖的家庭氛围中?哪个孩子不想在奔波劳累后回到那个温暖的港湾?哪个孩子不想做父母的乖宝宝,永远被夸奖?

只是,有的时候,生活不是想象的那个样子。我们累了,所以不想说话了,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待在家;我们累了,想和你们说说话,接收到的却是批评的声音;我们累了,在最爱的人这里受到委屈后自然不再张口……

真的,其实什么样子的表现都不是叛逆。再次回想这些年发生的事情,突然觉得窗外似乎有叶子在哗啦啦地响,风吹来了那首诗: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编辑 张金余

篇8: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是的,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能让父母幸福快乐。在孩子的头脑中,认为父母爱我们,为我们奉献了一生、牺牲了一切,所以我们要报答他们,要听他们的话,这就是爱,就是孝顺了。

可当我们长大,有一天突然发现,面对某件事、某个人,我们与父母有了分歧,我们心中所愿与他们所愿相违背,怎么办?

如张靓颖,也是出自单亲家庭,也是与妈妈相依为命,一路看着妈妈为她付出的艰辛,她的回报是乖巧懂事,听妈妈的话。直到,直到她深深地爱上了一个男人,他并不完美,但让她幸福,带给她快乐。她原以为,“我快乐,所以妈妈快乐”。可显然不是,妈妈并没有分享她的幸福,反而向全世界公开质疑、否定这个男人,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矛盾冲突到“有我没他,有他没我”的地步。

虽然,目前双方达成一致,3人一起出现在媒体前,晒幸福合影。可是有心理专家分析,从合影中3人的姿势仍能看出,妈妈与准女婿并未在内心中和解,隔阂依然存在。

一场母女大战好像落幕了,可于张靓颖来说,这场博弈早就开始,也远未结束。而她的态度从公开信中也能窥到几分:“我愿意和妈妈耐心解释,但不盲从。在我死之前,想做完自己想做的事,体现我活过的价值。”

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最大矛盾就是:不放手的父母和想要独立的儿女。其实,爱妈妈,并不等于听妈妈的话。儿女想告诉父母:“我爱你们,但我还是我自己,我要体验自己的人生,找到活着的价值感,而不是重复你们的选择和人生。”

而父母干预儿女人生最常用的理由就是 “我是为你好”。就算父母的决策都是对的(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儿女也要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哪怕错了,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错了,才知道什么是对的。如果永远只听父母的安排,何为自我?何时独立呢?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那首《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戳中了很多父母的死穴,却也为“何为父母之爱”做出不一样的解读。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作文题集下一篇:职工代表巡视工作情况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