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的文言文解析

2024-08-04

高一语文的文言文解析(共14篇)

篇1:高一语文的文言文解析

高一语文文言文之文言虚词解析

夜缒而出: 而,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 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邻之厚,君之薄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 提宾标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 将焉取之: 代词,指代土地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 为之奈何(对,介词)

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

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 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 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

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呢,也可不译,助词)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亚父者,范增也 (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

篇2:高一语文的文言文解析

一、重点词语

1、用

①用心一也(因,由)

②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采用)

③兵精足用,英雄乐业(物资财用)④吾不能早用子(任用)

2、暴

①虽有槁暴(pù,晒)②暴殄天物(bào,糟蹋)③性情暴躁(bào,急噪)

3、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远看)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③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④德高望重。(名望,声望)

4、假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伪装)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给)

④假天子之诏,发人往徐州伪托。(伪托)

⑤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假期)

5、备

①圣心备焉(具备)②有备无患(准备)③关怀备至(完全到位)

6、强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qiáng,强大)②乃自强步,日三四里(qiǎng,勉强)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有余,有多)

7、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④佛印绝类弥勒(极,尽)

⑤秦汉以来所绝无而仅有(全然,绝对)⑥绝句(旧体诗的一种)

8、就

①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趋向)②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动词,成就)

③就职演说(居,充任)

④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完成,达到)

9、致

①故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到达)②致敬(送达)③树草栽木,颇有野致(意态,情趣)

10、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示转折关系)④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⑤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11、于①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

二、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2、假舆马者,非利足

古义:借助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3、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在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具

今义:金子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腿,蟹脚 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托身,安身

今义:把希望、感情等寄托在某些人或事物上

三、通假字

1、虽有槁暴“有”通“又”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3、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 向下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泳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

弯曲的情况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善行

4、数词活用为形容词或动词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专一(形容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跳十步远)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倒装句

①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为后置标志,无实义)

②状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义被动)

4、省略句

木直中绳,輮以(之)为轮

六、固定结构

1、輮以为轮

“以为” ①介词“以”+动词“为”,也可用为“以„为”,译为“把„当作”或“认为„是”

如: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等同于动词“认为”

如: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无以致千里

“无以” 动词+连词 是“无所以”的省略,也可用为 “无„以„”

译为:“有(没有)什么可用(拿)来”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可以”

动词+介词

译为“可以因此(或凭借)”

篇3:高一语文的文言文解析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注释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已经被使用多年,入选的文言文更是经过时间考验后适合高中生学习要求的经典。但是,部分文章的注释不尽如人意,不仅使学生对某些文言文字词产生了误解,也使得文言文教学出现诸多障碍。本文以苏教版高一教材为分析对象,对其注释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考证和分析,希望能对文言文的教学有所裨益,也希望能对文言文教材的完善提供绵薄之力。

1.望文生义

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字词在古文中的意思和在现代文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如果不注意时代特征的变化,仅仅就字面的意思加以解释,而且解释的非常简单马虎,将给课文的理解和教师的教学带来重重困难。

必修四《滕王阁序》中“控蛮荆而引欧越”的教材注解是: “控制南方的荆楚,接引东南的欧越。”这里把“控”理解成了 “控制”,这仅仅是从字面上理解,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因为 《说文解字》中说:“控,引也。匈奴名引弓控弦。”意思是:控是引的意思,匈奴将拉开弓弦称作“控弦”。因此,“控”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连接,接引”。

2.用今解古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有些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必须要回归古义。但是在《劝学》中,还是出现个别用今义去解释古语的现象。

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中,“利足”的课文注释是“脚走得快”,可我们仔细推敲下会发现,这句话是对偶句,因此,“利足”与 “能水”是对应的,如果说“能水”的意思是“善于游泳”,“能” 是“善于”之意,“水”是词类活用,由名词活用成动词“游泳” 的话,那么“利足”要与其形成对偶,则“利”字也必须当情态动词用,而“足”也必然是一个词类活用,因此,解释为“脚走得快”就过于牵强,不仅不符合对偶要求,上下文的意思也不够连贯。所以“利足”解释为“善于走路”更合理。而且《书·周官》中“无以利口乱厥官”中的“利”就是作“善于”解。

3.不符语境

不符合语境就是指在理解时没有按照古汉语的思维,运用古汉语的语法来进行注解,而是套用现代汉语的语法来解释。

在必修二《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课文注解是“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就整句话来说,如果说是意译也说得通。但具体到“得之”二字时,就值得商榷了。“之” 指上面说的道理,是名词,在汉语语法中,前面的“得”应该是动词或者形容词,如果是形容词,这句话就缺少谓语,所以只能是动词,如果是动词,简单地把得翻译成“得到、获得”,就太脱离语境了,此处的“得”最合理的解释是“符合”,“此言得之”即古人的话符合上面的道理啊。

4.忽视破读

破读字是指同一个字形因词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时候,在上下文中读它习惯上认为最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就叫做“破读”。破读字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产生 “破读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词义引申引起了词义变化或词性转变。破读现象如不加以注释,学生很容易在字音和词义的理解上产生错误。

《劝学》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食、饮”分别理解为 “吃、喝”的意思,所以应该读成“sì、yìn”,古文中相类似的有 “箪食壶浆、饮马长江”等等,虽然学生在理解这两个词语上没有障碍,但是如果不把这个语法知识讲清楚,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字词的时候就很难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再比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行”,我们很容易读为“xíng”。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中对“行”的解释有两种:“一、行步也,适也, 往也,去也;二、景迹,又事也,言也。”可见“行”在“行走、到、 往”之义上读“xíng”;在“行为、德行”之义上读“xìng”。根据句义,“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行”应为“品行、德行”之义,故此处“行”应破读为“xìng"。

5.无视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句子中临时用如乙类词,临时具有乙类词的基本功能。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不胜枚举,了解这类现象可以给中学生读懂古书提供很大的便利, 可是教材对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却并未提及。《劝学》中 “其曲中规”中的“曲”,本为形容词“弯曲的”,在这里处于定语“其”字后,临时用如名词,代表弯曲的弧度;“非能水也”的 “水”,本为名词,在这里处于能愿动词“能”后,临时用如动词,意为“会游泳,“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下”,本为方位名词,这里与动词连用,非主谓,非前宾,临时用作状语,表“食”与“饮”的处所和方向。故教材对“曲”“、水”、“上”、 “下”应该分别注释为:“曲,形容词用如名词,弯曲度;“水,名词用如动词,会游泳;“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篇4:解析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技巧

一、筛选文中重点信息

“筛选文中重点信息”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重点信息。重点信息主要包括基本概念、重点概念、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这些句子一般包含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观点、道理和情感。找到这些重点信息,学生就能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1.通读存疑

首先,在遇到阅读障碍时,学生可以先暂时跳过问题,并做上记号。阅读障碍通常有两种:第一,冷僻字词或典故。因为文中没给出注解,所以学生也未曾了解。但这类题目出现的概率较小;第二,冷僻、不曾见过的内容,但文章给出了注解,或给出了提示性内容。

2.筛选取要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学生要进行信息筛选,然后抓住重点字眼。

3.先看题再看文章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常出现有关原文内容的题目。这就要求考生拥有敏锐的双眼和强烈的语感,利用这些信息去理解全文。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要点”考查的是考生对全文的理解或对其中关键内容的理解。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通常,这类题型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题选项是对原文的概述。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都需要考生反复推敲、仔细体会,然后准确地分析文章内容,做出正确判断。

“概括中心”即阐述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学生全面分析、透彻理解,概括某一事件或提炼某一道理,尤其是作者的态度。古人在写文章时,态度表现得很含蓄,所以这类试题难度很大,学生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分清主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多为人物传记,所以在阅读时,学生需要分清传记中时间、地点的变化,人物间的关系,以及出现的事情。阅读材料中经常不止出现一个人、一件事,表达的也不只是一个意思,所以考生需要分清主次。

2.辨明因果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或人物传记,都会有因果关系。把握文章内容,理清因果联系是重中之重。

3.全面把握

要正确解答概括类的题目,学生就要仔细阅读全文,否则很难准确把握文意。在审题时,学生应注意题干给出的要求是“部分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果是前者,学生需要把选项和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避免出错;如果是后者,学生就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力求全面准确。无论是哪一种,学生都要重视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4.仔细查对

做完题目后,学生要把题目选项放回原文中,和原文中的词句一一比对,特别要注意事件中的人物角色、行为事迹、人物观点等方面,两者间的差别有时就是把握全文的关键。

在分析了大量高考语文试卷后,笔者发现,解答概括类题目时,错误选项往往呈现出以下几种方式,考生可以多加留意:①望文生义。学生不顾文章整体内容,仅从字面意思理解,会做出错误的判断;②移花接木。题目中变动了时间、地点或人物,混淆考生视线。这就需要考生看清题目,注意细节;③费解难懂。题目选项故意表达得晦涩不明,或者与原文不符;④不分主次。学生把次要信息当作主要信息,对文章进行偏差性解读。这一点对于没找到中心思想的考生来说难以分辨。因此,在读题时,学生一定要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平时注重积累文言文字词

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白话文,简化了文言文中“之乎者也”等的运用,不在同一个语境下,就加大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因此,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积累重点词汇,掌握不同词汇的不同用法。另外,高中课本中选取的文言文都是被大家认可的好文章,文体简短精练,学生可以熟读或者背诵教材中的文言文。通过大量积累,学生一定能有效提高文言文阅读语感和分析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至理名言。

篇5:高一语文文言文名句

高一语文文言文名句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7、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1、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1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0、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2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3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0、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1、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4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摘自: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46、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4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4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篇6: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一)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二)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

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连词,表条件。

穷山之高而止。

8、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三)之

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

⑹郯子之徒。(代词,这)

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⑼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⑾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⑿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⒀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

2、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⑵彼童子之师。(的)

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⑸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

⑹月出于东山之上。(的)

⑺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的)

⑼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⑾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

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⒁苟非吾之所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⒂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⒅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⒆不知日之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⒇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

(四)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4、而耻学于师。(向)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6、其皆出于此乎?(从)

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8、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9、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10、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11、于是饮酒乐甚。(在)

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13、渔樵于江渚之上。(在)

14、寄蜉蝣于天地。(在)

15、托遗响于悲风。(给)

(五)乎

1、介词,相当于“于“。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⑶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2、语气助词。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

⑶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⑷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

⑸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⑺而又何羡乎?(表疑问,译为“吗“、“呢“)

3、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⑵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⑶郁乎苍苍。

⑷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⑸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六)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七)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篇7:高一语文劝学文言文重点难点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日晒)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通“至”,达到)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动,变直)

(4)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篇8:高一语文教学问题与教学方式解析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 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依然只运用单一的“灌输型”教学方式, 长此以往, 教师一直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 会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 从而对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造成影响。虽然也有一些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已经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了合作性等其他教学方式, 但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致从根本上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改变。

(二) 现代化教学运用不准确

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堂中逐渐得以应用, 合理对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运用, 也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 没有深入的认识到现代化教学设备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导致其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时, 只是为了体现华丽的课堂以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结合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最后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集中, 从而影响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教学主体缺失

在开展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时, 部分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观念, 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进行灌输性的教学, 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知识即可, 长此以往, 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升, 也会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高一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

(一) 创新教学方法, 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中心,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但是,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影响颇深, 在教学中没有认识到创新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必须要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掌握教学本质, 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 全面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 教师在进行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教学时, 传统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般会带领学生翻译这篇文言文, 而学生只是负责记录即可, 但是这种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也会有所下降。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教师务必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之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本课每一段的释义, 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将自己做讨论的内容进行讲解, 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这样一来, 语文课堂教学既体现了多样性,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 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 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例如, 教师在对语文必修一中的《包身工》一课进行教学时, 教师便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 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 随后教师在通过网络搜集当时“包身工”泛滥的年代, 可以运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包身工的无奈, 进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求课文中的奥秘, 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以在课前预习时以及教学过程中, 而教师则要全面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 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挑选出有价值的进行探讨。例如, 教师在进行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一课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 针对课文中鲁迅描写的刘和珍提出自己的疑问, 随后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再对课文进行研究, 分析鲁迅笔下的刘和珍以及鲁迅先生对于刘和珍的怀念之情, 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便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让学生对课文加深印象, 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针对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人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以此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在根本上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促进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摘要:针对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问题, 对其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解析, 可以了解到影响高一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问题, 并希望以此提升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一,语文教学,问题,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彭玉华.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 (01) :39-42.

[2]马月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2, (30) :356.

篇9:高一语文的文言文解析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注释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已经被使用多年,入选的文言文更是经过时间考验后适合高中生学习要求的经典。但是,部分文章的注释不尽如人意,不仅使学生对某些文言文字词产生了误解,也使得文言文教学出现诸多障碍。本文以苏教版高一教材为分析对象,对其注释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考证和分析,希望能对文言文的教学有所裨益,也希望能对文言文教材的完善提供绵薄之力。

1.望文生义

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字词在古文中的意思和在现代文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如果不注意时代特征的变化,仅仅就字面的意思加以解释,而且解释的非常简单马虎,将给课文的理解和教师的教学带来重重困难。

必修四《滕王阁序》中“控蛮荆而引欧越”的教材注解是:“控制南方的荆楚,接引东南的欧越。”这里把“控”理解成了“控制”,这仅仅是从字面上理解,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因为《说文解字》中说:“控,引也。匈奴名引弓控弦。”意思是:控是引的意思,匈奴将拉开弓弦称作“控弦”。因此,“控”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连接,接引”。

2.用今解古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有些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必须要回归古义。但是在《劝学》中,还是出现个别用今义去解释古语的现象。

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中,“利足”的课文注释是“脚走得快”,可我们仔细推敲下会发现,这句话是对偶句,因此,“利足”与“能水”是对应的,如果说“能水”的意思是“善于游泳”,“能”是“善于”之意,“水”是词类活用,由名词活用成动词“游泳”的话,那么“利足”要与其形成对偶,则“利”字也必须当情态动词用,而“足”也必然是一个词类活用,因此,解释为“脚走得快”就过于牵强,不仅不符合对偶要求,上下文的意思也不够连贯。所以“利足”解释为“善于走路”更合理。而且《书·周官》中“无以利口乱厥官”中的“利”就是作“善于”解。

3.不符语境

不符合语境就是指在理解时没有按照古汉语的思维,运用古汉语的语法来进行注解,而是套用现代汉语的语法来解释。

在必修二《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课文注解是“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就整句话来说,如果说是意译也说得通。但具体到“得之”二字时,就值得商榷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是名词,在汉语语法中,前面的“得”应该是动词或者形容词,如果是形容词,这句话就缺少谓语,所以只能是动词,如果是动词,简单地把得翻译成“得到、获得”,就太脱离语境了,此处的“得”最合理的解释是“符合”,“此言得之”即古人的话符合上面的道理啊。

4.忽视破读

破读字是指同一个字形因词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时候,在上下文中读它习惯上认为最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就叫做“破读”。破读字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产生“破读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词义引申引起了词义变化或词性转变。破读现象如不加以注释,学生很容易在字音和词义的理解上产生错误。

《劝学》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食、饮”分别理解为“吃、喝”的意思,所以应该读成“sì、yìn”,古文中相类似的有“箪食壶浆、饮马长江”等等,虽然学生在理解这两个词语上没有障碍,但是如果不把这个语法知识讲清楚,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字词的时候就很难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再比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行”,我们很容易读为“xíng”。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中对“行”的解释有两种:“一、行步也,适也,往也,去也;二、景迹,又事也,言也。”可见“行”在“行走、到、往”之义上读“xíng”;在“行为、德行”之义上读“xìng”。根据句义,“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行”应为“品行、德行”之义,故此处“行”应破读为“xìng"。

5.无视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句子中临时用如乙类词,临时具有乙类词的基本功能。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不胜枚举,了解这类现象可以给中学生读懂古书提供很大的便利,可是教材对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却并未提及。《劝学》中“其曲中规”中的“曲”,本为形容词“弯曲的”,在这里处于定语“其”字后,临时用如名词,代表弯曲的弧度;“非能水也”的“水”,本为名词,在这里处于能愿动词“能”后,临时用如动词,意为“会游泳,“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下”,本为方位名词,这里与动词连用,非主谓,非前宾,临时用作状语,表“食”与“饮”的处所和方向。故教材对“曲”、“水”、“上”、“下”应该分别注释为:“曲,形容词用如名词,弯曲度;“水,名词用如动词,会游泳;“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而古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更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教材的编写,包括注释这些细节,都要注意严谨科学。如若采取回避态度,模棱两可,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理解字词,造成读错音、会错意的现象,甚至以今释古,曲解文义。笔者认为在兼顾教材编写的简洁性原则的同时,可以在相关文言学习单元后附加延伸阅读和相关文言知识的归纳总结,以使学生不论在今后独立阅读古书还是进行古典文化方面深造时都能找到治学良方,少走弯路。

【作者简介】

张海洲(1982.10.20-),男,汉族,江苏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

篇10:高一语文必修四文言文虚词

缪公(mù ) 避匿( nì ) 缪贤( miào ) 汤镬(huò) 虽驽(nú ) 肉袒( tǎn )

盆缶(fǒu ) 案图(àn ) 可予不(fǒu ) 渑池( miǎn) 诈佯(yáng ) 列观(guàn )

皆靡(mǐ )传舍(zhuàn) 甚倨( jù ) 不怿(yì )衣褐(yì hè ) 睨柱(nì)

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否,表疑问语气)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用手捧)

⑶拜书送于庭庭=廷,朝廷 ⑷召有司案图案=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熟,仔细

解释下列词语

⑴拜为上卿 授予官职 ⑵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忧虑,担心

⑶布衣之交平民(借代) ⑷请指示王 指出,给...看

⑸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向人敬酒或献礼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 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扬言,到处说

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旁系亲属

古今异义

1、窃计欲亡走燕 古:跑;今:行走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古:尊重;今:严格

3、相如奉璧奏秦王 古:呈献;今:演奏或取得 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离开;今:前往

5、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命令

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扬言,动词;今: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

7、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妃嫔;今:美貌的女子8、位在廉颇之右 古:上;今:与左相对

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亲,指内亲,父母兄弟姐妹等;戚,外戚,母系或妻系的亲属。“亲戚”一般指内亲,有时也指外戚。今义: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比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 舍相如广成传舍 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 穿 ④相如前进缶 走向前

2、名词作状语

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从小路 ②相如廷斥之 在朝廷上 ③怒发上冲冠 向上

3、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 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 使……破,撞破

③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 使……回去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宾语前置 何以知之 君何以知燕王. 3、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4、状语后置: 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5、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6、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大王见臣(于)列观。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4)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一词多义

负 ①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顾 ① 相如顾召御史书曰 (回头) ②顾野有麦场 (回头看环顾)③莫我肯顾(顾惜、顾念)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拜见)⑤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后于赵者(只不过)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 (牵,拉,引申为掉转)

幸 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则幸得脱矣(侥幸) ③ 而君亦幸赦臣(幸而,幸好)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仅仅,只不过)

之 ① 伐齐,大破之(代齐国) ②秦昭王闻之(代这件事)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

④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

以 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着,凭借)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同“而”,用来)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来” )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而 ① 夫秦强而赵弱 (表并列)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表假设,如果)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表承接) ④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表转折,但是)

苏武传给加点的字注音 1.稍迁至栘中厩监( );2.数( )通使相窥( )观;3.汉天子,我丈人行( )也;4.既至匈奴,置币遗( )单于;5.后随浞野侯没( )胡中; 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归汉;7.置煴( )火,覆武其上; 8.拥众数万,马畜( )弥山;9.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

通假字 女为人臣子( “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法令亡常(“亡”通“无”)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同“襟”。“决”通“绝”)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词类活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归) 其一人夜亡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 宜皆降之 (使动用法,使……投降)

惠等哭,舆归营 (名词作动词,用车子送) 单于壮其节(意动用法,以……为壮,认为……豪壮)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用法,使……投降)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动用法,使……争斗)

空以身膏草野(名词作动词,滋润) 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手中拿着)

古今异义 丈人 古:对男性长辈的尊称 今:岳父

明年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不幸 古:去世 今: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 操持 古:拿着 今:料理、筹划 春秋 古:年龄 今:春季、秋季

成就 古:成全。今:事业上的成绩;完成 货物 古:财务,礼品 今:供出售的物品

篇11: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5、是岁,元和四年也。

篇12: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晋军函陵(驻军)

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

质于齐(做人质)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填然鼓之(击鼓,敲起鼓)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东面而视(面对)

履而制六合(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以瓮作;以绳系)

序八州而朝同列(安排次序)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以目示意)

道芷阳间行(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处罚)

(2)名词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晚上)

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秋水时至(按季节,随着时令)

顺流而东行(向东)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一样;像包裹

一样;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天下云集响应(像浮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篇13:关于高一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要学好文言文, 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在初中现代文教学中语法教学退居次要位置, 虽然课本上有这一部分知识, 但中考不考, 很多语文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指导下就自主删除了这一部分内容, 这说明高一学生的语法功底是相当薄弱的。高一课本与配套练习册也有些尴尬。文言文语法教学是有一定顺序的, 如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实词, 第六单元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虚词, 而配套练习册面面俱到, 学生难以应付。为此, 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拓展语法知识, 消除畏难情绪, 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另一方面要大胆改革, 循序渐进, 降低难度, 自主编选课文及配套练习, 让学生能从容应对高一文言文学习。

二、学好文言文, 要把握一个根本———诵读

朗读和背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 朗读得好, 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 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 “激昂之处还他激昂, 委婉之处还他个委婉”。如诵读《蜀道难》, 从朗读中我们便能体悟到李白豪放飘逸的诗情。阅读《齐人有一妻一妾》, 品味文中的语言“骄其妻妾”, “施施从外来”, 齐人的形象便会鲜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同学们放开喉咙、字正腔圆地大声朗读。同时,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 背诵不失为文言文教学的金钥匙。学生背诵得多了, 不仅会旁征博引, 侃侃而谈,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而且在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精神风貌的熏陶下, 也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大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源泉,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可利用教材的情感作用对学生的影响, 深入开掘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很有趣味。教师在介绍相关背景的时候, 可以是音乐, 可以是图画, 也可以是创造问题的讨论。

四、要真正学好文言文, 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新课标理念特别强调文本阅读, 强调阅读要从文本出发, 不能脱离文本, 因为文本是理解的基础。

1.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文言文的整体意识。

如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四篇文章为例整体把握, 分析文章结构, 找准切入点。比如《烛之武退秦师》, 抓住题目, 抓住关键词一个“退”字, 整篇文章紧紧围绕“退”字做文章, 为什么烛之武要退秦师?烛之武怎样退秦师?事情的结果如何?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请大家思考:齐王纳谏了吗?结局如何?齐王为什么会纳谏, 重点突出一个“讽”字, 并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邹忌的说话艺术。其他两篇依此类推。

2. 还须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理

解文本, 因为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如学习庄子《秋水》一文, 读完这篇短文, 很多读者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做人或做学问, 要谦虚, 不要狂妄自大, 但这不应该是庄子的本意吧, 庄子的意思是什么呢?庄子是借这个故事来讽刺儒家, 说儒家比不上道家, 儒家见识短浅, 孤陋寡闻, 儒家是黄河, 道家是大海, 文中河伯说“野语有云,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吾非至子之门, 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说明河伯起初是服膺孔子、伯夷的儒家之学的, 但是, 后来认识到儒家的不足, 认识到儒家不是学问的最高境界。为此, 可以看出, 语文经典名篇是常读常新的,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定会给语文教学增添时代色彩和艺术魅力。

摘要:在我国文学宝库中, 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重, 很多文言文之中都凝聚着前人的思想精华, 教好文言文对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但传统的教学方式, 使文言文失去了应有的生机, 学生怕学, 甚至网络上流传这样一句话, 说学生“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 三怕周树人”, 可见文言文教学的难度。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篇14:高一语文的文言文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以探究内容为核心,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突出整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自学能力。但根据我们的考察,部分注释似仍存在可商榷之处,下面以高一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释义和注音为例进行分析。

一、向使

《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句,教材注释将“向使”解释为“以前假使”。此说值得商榷。

“向使”的“向”并不是“以前”的意思,它和“使”一样,都是“假使”义。例如:

(1)《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向非妇人,待嫁奚为?”(《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二引唐高彦休《唐阙史·俳优人》)

(2)诚臣计划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史记·陈丞相世家》)

上面两个例子中的“向”和“使”都是“假使”义,表示假设关系。

因此,“向使”是由“向”和“使”同义复合构成的词。例如:

(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史记·李斯列传》)

(4)向使司氏决快所欲,未必能复田。(《南村辍耕录》)

“令”和“若”也有“假如”义,同样可以和“向”同义连用。因此,“向令”和“向若”也有“假如”义。例如:

(5)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史记·伍子胥列传》)

(6)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唐皇甫曾《遇风雨作》)

二、摽掠

《阿房宫赋》:“摽掠其人,倚叠如山。”课本对“摽掠其人”的注释为:“攻击掠夺他们的人民。摽,击。”并将“摽”注音为piāo。这里对“摽”的释义和注音均不够妥当。

先看释义。

“摽掠”的“摽”通“剽”,“摽掠”为“抢劫、掳掠”义。例如:

(7)充下诸将溃去,多行摽掠。独飞屯宜兴,不扰居民。(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

(8)萱纵兵摽掠公私财物,入处王宫。(《三国遗事》卷二)

(9)操曰:“粮草在后,多被摽掠,吾故令在前也。”(《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10)边报纷纷,言吐蕃率众三十余万,号五十万,侵犯边疆,摽掠妇女,掳劫民财,势如山崩潮涌。(《东游记》第十一回)

例(7)的“多行摽掠”就是“做了很多抢劫、掳掠百姓的事情”,与下文的“不扰居民”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把“摽掠”理解为“攻击掠夺”,反而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例(8)和例(9)中“摽掠”的对象分别是“公私财物”和“粮草”,都与“打击”义无关。例(10)中“摽掠妇女”是“掳掠妇女”,与下文的“掳劫民财”形成对应,也不宜理解为“攻击掠夺妇女”。

再来看“摽”的读音。

《汉语大词典》列出了“摽”的五个读音,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意义,现分列如下:

(一)biào

1.捶胸;击。2.落下。3.用胳膊紧紧钩住。引申为连结。4.指勾结。5.对比,较量。

(二)biāo

1.挥之使去,驱逐。2.通“镖”。3.通“标”。标榜。4.指标志,标示。

(三)piāo

1.高举貌。2.通“漂”。漂浮。

(四)pāo

抛弃。

(五)piào

1.通“僄”。轻。2.通“剽1”。抢劫;窃取。

根据所举例子不难发现,在上述诸多意义和读音中,只有“抢劫;窃取”义及其对应的“piào”音才是符合“摽掠”要求的。

三、翼蔽

《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教材注释“翼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

按教材是将“翼蔽”中的“翼”当作名词作状语了,不妥。“翼蔽”是由“翼”和“蔽”同义复合构成的词语,当释为“遮挡”。另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一册也收了《鸿门宴》一文,对此句中“翼”的释义是“像翅膀一样”,同样不够准确。此句《汉书·樊哙传》作“项伯常屏蔽之”,王念孙《读书杂志》指出:“彼言‘翼蔽,犹此言‘屏蔽也。”即认为“翼蔽”和“屏蔽”同义。“屏蔽”和“翼蔽”一样有“遮挡”义。例如:

(11)故曰:聋瞽之君,非无耳目也,盖左右前后者屏蔽之,不使视听尔。(元稹《献事表》)

(12)崔遵度清节纯德,泊于荣利,事太宗为右史十余年,每侍殿陛,侧身轩楹以自屏蔽,不欲当上顾盼。(《渑水燕谈录》卷二)

“翼”有“遮挡”义。例如:

(13)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14)丁乃以身翼翁而进。(《聊斋志异·梦狼》)

例(13)和(14)中的“翼”都可以带宾语,可见是作动词,而不是名词作状语。

一些研究者已经撰写了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证了“翼蔽”为同义复合词,“翼”并非名词作状语,此结论比较可靠,教材编写者对此不可不察。

四、淖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田单列传》(节选):“淖齿既杀湣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课本对“淖”的注音为nào,对“淖齿”的解释为“战国时期楚人,仕齐为相,后来杀了湣王。”这里对“淖齿”的情况介绍非常精炼,但注音不够贴切。

“淖”的读音并非“nào”,而是“zhuō”。《汉语大词典》“淖”条在“zhuō”音后的释义为:“姓。战国楚有淖齿。见《韩非子·内储说上》。”这里的注音和释义都是非常准确的。

汉语中有一些字在做姓氏时,不同于其常见的读音,例如“盖”读“gě”、“过”读“guō”、“华”读“huà”、“区”读“ōu”、“朴”读“piáo”、“仇”读“qiú”、“任”读“rén”、“解”读“xiè”、“曾”读“zēng”、“查”读“zhā”等。“淖”做姓时,读音为“zhuō”,而不是更为常见的“nào”,也属于这种情况。

除《汉语大词典》外,《汉语大字典》和《辞海》等权威性辞书在“淖”表示姓时,均标为“zhuō”音,很能说明问题。

那么,如何尽量避免教材注释出现错误呢?我们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重视辞书,严把教材质量关

当今时代,我们的辞书业达到了一个高峰,《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海》《辞源》和《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各有所长,给人们的研究和教学等方面带来了不少便捷。这些辞书往往吸收了前代辞书的优点,结论一般比较可靠。作为教材的编写者,在进行注释之前,一定要充分重视和借鉴这些辞书,尤其是对于多音字等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更应当如此。教材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有的是由于没有充分重视辞书中的成果,有的则是与对辞书的成果取舍不当有关。

(二)及时更新,不断吸收新成果

高中语文教材应当在内容上具有典范性、在质量上具有可靠性、在体例上具有严谨性,而且应当与时俱进。因此,要在保证内容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不完善之处进行调整,无论是在教材主题、内容的选择还是注释方面,最好及时吸取包括研究成果在内的新信息。教材编写者不但需要文言文的鉴赏能力,还要具备掌握文言文语言文字的能力。除此之外,教材的编撰者还应当关注教材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及时吸纳那些合理的建议、意见。目前在教材注释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成果,但就我们所观察到的情况而言,不少版本的教材在研究成果的吸纳工作方面做得还不够,从而影响了教材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①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②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崇文书局、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上一篇:菜市场**作文下一篇:仓库物业火灾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