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写作情感表达篇

2024-07-11

话题写作情感表达篇(共6篇)

篇1:话题写作情感表达篇

感动 思路:

美好的情感让人感动

美的艺术让人感动

感动可以改变一个人

感动时会流露真情

上苍也会被感动

每个人都有被感动的经历

感动可以使浪子回头

名言:

人间最美好的是感动,这感动,不只是别人做了好事感动了你,更重要的是你做了好事感动别人,你看见别人受感动的脸,那是人间最好的感动。——冯骥才

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灵魂里没有音乐,或是听了甜蜜和谐的乐声而不会感动的人„„是不可信任的。——莎士比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语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古语

艺术是要感动人的,只不过感动的部位不同而已。——佚名

感动是一种善待,是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佚名

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有福的。——佚名

一个人,只要他还能感动,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与天性;只要能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佚名

经典素材:

韩红领养孤儿(被生命的故事感动)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对夫妇却失去了生命。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潘子浩。

韩红动情地说:“因为我从小没爸爸,我5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又不在身边,所以父母的这种爱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是有哪个孩子不愿意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呢?我就觉得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子浩的爸爸潘天奇和他的妈妈贺燕雯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我心里觉得这是用伟大两个字都无法去恰当形容的一个壮举。这个壮举也许是出于父亲、母亲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一种爱,也许很多,总之我看到这的时候,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她把这个故事写成了歌曲,就是我们熟悉的《天亮了》,并且连续两次在3?15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钱梦龙的一次示范课(尊重弱者令人感动)

有一次,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应邀到江苏某县借文化馆小剧场上示范课,观众席上坐着二三百名前来观摩的老师。上课时,钱老师突然发现了被藏在幕后“旁听”的几个“差生”,他当即热情地把他们请到台中央来,有的孩子感动得流下了泪。上第二节课时,钱老师特意让一位挂泪出场的女学生回答问题,并热情夸奖她很聪明,该生泪痕未干的脸上绽开了笑意。

《江河水》感动小泽征尔(精湛的艺术让人感动)

闵惠芬是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1973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称赞闵惠芬是“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法国报纸评论她的演奏“有不可抗拒的魅力”。1977年她演奏的《江河水》曾使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感动得伏案恸哭,说“拉出了人间悲切,听起来使人痛彻肺腑。”《江河水》讲述的是某地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服劳役离乡而去,忽遭不测死于外城。妻子闻讯,如雷轰顶,在当时与丈夫依依惜别的江边,面对着滔滔河水号啕痛哭、悲愤欲绝,诉之泣之,遥相祭奠„„闵惠芬的演奏,气息、气韵、气势的调节把握到极致,收放自如,喷薄出内心的呐喊与呼号,据说小泽征尔冲动得奔至她的面前,捶胸顿足,在她的头上揣打搓揉,冲动得难以自制,这不单是被感人肺腑的悲戚所打动,亦是被精湛的技艺、被这种弦乐器的独特音色所震撼。

没有麻药的手术(坚强的毅力感动医生)

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由于战时的条件极度险恶,等他被送到重庆就医时,右眼已经严重发炎,只能手术摘除眼球了。

考虑到使用麻醉药有可能对大脑神经带来不良影响,刘伯承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拒绝使用麻醉药。在三个多小时割除腐肉、理顺血管的手术中,刘伯承的右眼就这样生生地割了72刀,但他自始至终一声不吭。为他进行手术的德国籍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真有三国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气概!”

居里夫人和小学校长(尊师品德令人感动)

1913年,华沙成立放射学院,居里夫人回国祝贺,波兰的妇女界为自己的杰出代表举行了盛大宴会。席间,居里夫人发现有一位满头银发的女士,觉得就是她十岁时那位小学校长西科尔斯卡。她立即站起来,穿过一个餐桌,来到这位老校长面前。她像当年做学生时领取奖品后那样,俯下身子,满怀深情地吻了老态龙钟的校长。当人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后,既为老校长感到骄傲,又为居里夫人的尊师品德所感动,宴会厅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小牛救母感动屠夫(动物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

清朝道光年间,列山集有一个杀牛为生的屠夫,名叫张六子。在他四十六岁那一年,邻村有一户人家发生急难,他趁机以很便宜的价钱买下人家的一头母牛和刚生下一个月的牛犊。当天,他就把刀磨好放在屠案上,接着去捆母牛。等他把母牛捆好后,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把刚磨好的刀。这时,他发现那头母牛惶恐不安地看着坐在它前面的小牛,而小牛犊则簌簌地流着眼泪。他甚感惊异,前去驱赶牛犊,牛犊安坐不动,他又气急败坏地用棍子打,牛犊还是不起来。恼怒的张六子抓住牛犊的前腿,把它往旁边一甩。这当儿,他忽然发现屠刀原来藏在小牛犊的屁股底下„„

这幕牛犊救母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他那颗已经麻木的心,他用颤抖的手给母牛解开了绳索。被摔在一旁的小牛犊慢慢地爬起来,走到母牛的身边,朝着他前腿跪下。屠夫被震撼了,居然失声痛哭起来„„

自此以后,张六子不再杀牛,后来又皈依了佛门,终生茹素,非常虔诚。那母牛和小牛犊他一直精心养着,到八十六岁,他去世时,它们还活着。在他死后,两头牛因失去主人悲伤过度,寸草未进,滴水未饮,没过多久也死了。这件事被当时的人们刻在宿州的一块石碑上而保存了下来,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掉了。荀巨伯重义轻生(为朋友牺牲的精神让人感动)

《世说新语》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荀巨伯远道探视重病的朋友,正碰上胡兵马上就要来攻城。朋友劝荀巨伯赶紧离开,说“我是死定了,不想连累了你!快快离开这里!” 荀巨伯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朋友,你却叫我离开躲祸。在你固然是好心,但是在我来说,这种败坏道义来求生存的行为,岂能是我荀巨伯的做法!”很快胡兵进城,涌进荀巨伯所在的屋子,看到居然还有人在,就问他们为什么不逃跑。荀巨伯正色道:“我是来看朋友的,朋友病了,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要杀就杀我好了!我愿意以我的命代替朋友去死!” 胡兵面面相觑,然后说:“我们这样不讲道义的人,却在侵犯有如此高义之士的国家!”于是班师回返,从而一郡百姓都获保全。

救人举动感动路人(在感动中显出真诚)

1981年2月1日,发生了一起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地点是离龙潭湖不远的蒲黄榆大桥东侧的护城河,在下河救人的人中,不但有解放军战士、老工人,还有许多青年工人。青年工人高云涛和老工人田继跃因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解放军战士正在打捞为抢救儿童牺牲的高云涛时,岸上挤满的围观的人中有一位蓄长发、戴墨镜的青年,嘴里喊着“哥儿们”,拨开人群,挤进来看热闹。当他看清是怎么回事时,立刻被解放军的行动所感动,一边称赞,一边从腰包里掏出两瓶二锅头,用力咬开瓶盖递给战士们,要战士们暖暖身子。接着,又用酒帮战士们擦身体。等到人们想到要问他的姓名的时候,小伙子已经转身走了。

这是一个偶然路过的人,那两瓶二锅头,也许是送人的礼物,也许是为哥儿们聚会准备的,是解放军战士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他,才使他有了上述举动。

2004感动中国人物名单及颁奖词(丰功伟绩感动国人)

2004,他们感动中国:

女排

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热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她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刘翔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纪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发展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任长霞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明正彬

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夺人心魄,是因为那是铁与血的交响。明正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而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为有他和他的战友,我们才能享受阳光的灿烂。

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徐本禹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他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的稚嫩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充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田世国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梁万俊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时分,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孙必干

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牛玉儒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上路,这幸福是他的给养,也是他的方向。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为官一任,他给我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常青。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

桂希恩

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会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更博大的爱。

意林故事:

微笑的感动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我不幸被俘,被投进了单间监牢。明天我将被处死,恐惧占据了我的全部身心。我双手不住地颤抖着,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皱巴巴的香烟,可是没有火柴。我看见了一个士兵,用尽量平静的嗓音对他说:“对不起,有火柴吗?”

他冷冰冰地扫了我一下,慢吞吞地踱了过来,毫无表情地划着火送到我嘴边。那一刻,他的目光和我的目光撞到了一起,我不由自主地咧开嘴,对他微笑了一下。在愣了几秒钟后,他的嘴角开始不大自然地往上翘。点着烟后,他并没走开,直直地看着我露出了微笑。我一直保持着微笑。

这时,他的眼中流露出人性的光彩,他探过头来轻声问:“你有孩子吗?”“有,有,在这儿呢!”我拿出我与妻子和孩子的照片给他看。他也赶紧掏出他和家人的照片给我看,并告诉我:“出来当兵一年多了,想孩子想得要命,要再熬几个月,才能回一趟家。”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涌:“你的命真好,愿上帝保佑你平安回家。可我再也不能见到我的家人,再也亲吻不了我的孩子了„„”他的眼中充满了同情的泪水。

突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悄悄地巡视了一圈,然后掏出钥匙打开了牢门。我的心情万分紧张,紧紧地跟着他贴着墙走,他带我走出监狱的后门,一直走出了城。之后,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往回走了。

我的生命就这样被一个微笑挽救了„„(哈诺·麦卡锡《微笑》)执著的感动

有一只小鹦鹉,在飞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片青翠的森林,就飞进森林里玩耍。森林里的动物,看到美丽的小鹦鹉,都跑来和它打招呼,与它玩耍。比较大的动物不但不欺负它,还对它很热情,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小鹦鹉感觉到这个森林的动物非常友善,就开心地住了下来。

住了一阵子,小鹦鹉就开始想念家人,它心想:这个森林虽然美好,终究不是我的家。于是小鹦鹉向森林中的动物道别,大家都非常依依不舍。回到家的小鹦鹉,偶尔飞过森林,还是会飞下来拜访从前的老朋友。

有一天,这座森林发生了大火,熊熊的烈火包围了整座森林,鸟兽全部陷在里面,无法逃命。小鹦鹉在远远的地方看见了,立刻飞到森林里救火,它飞到溪边将自己的羽毛沾湿,再飞到森林上空,把翅膀上的水洒到森林里。来来又回回,小鹦鹉飞了几百趟,它的举动引起了天神的注意。

天神问它说:“喂!小鹦鹉,你为什么如此愚笨,这森林大火,焚烧何止千里!难道你想用翅膀里的几滴水把它浇熄吗?”小鹦鹉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不断地向林中洒水,对天神说:“我也知道非常的困难,可是我从前住在这座森林的时候,林中的百鸟畜兽都非常仁义善良,对待我就像亲兄弟一样,如今它们在受苦,我不忍心坐视。我一定要把大火扑灭,即使拍断翅膀,也不会停止。”

天神听了非常感动,说:“让我来帮你吧!”于是,天神吹了一口气,化成一阵大雨,火很快就被浇熄了。

六月飞雪

楚州地方有一个从小丧母的女孩叫窦娥,父亲窦天章还不起债,又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费,把她卖给孤苦的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幸丈夫早夭,只剩婆媳相依为命。

流氓张驴儿,欺负蔡家婆媳无依无靠,胁迫窦娥跟他成亲,窦娥坚决拒绝,痛骂了他一顿,张驴儿怀恨在心。蔡婆婆害病,要吃羊肚汤。张驴儿偷偷地在窦娥做的汤里下了毒药,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窦娥成亲。不想这汤被馋嘴的父亲张老儿偷喝了,结果中毒而死。张驴儿就把杀人的罪名栽到窦娥身上,告到楚州衙门。

楚州知府桃杌是个贪官,背地里被张驴儿用钱买通了,把窦娥抓到公堂讯问,逼她招供。窦娥受尽了拷打,死活也不肯承认。桃杌就威胁窦娥要拷打蔡婆婆,窦娥不忍,只好含冤招了供。知府把窦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场处死。窦娥看没有申冤的地方,满腔悲愤地咒骂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临刑前,她向天发出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头落,一腔热血全溅在白练上;二要天降大雪,遮盖她的尸体;三要让楚州大旱三年。窦娥的誓愿居然感动了天地,那时正是六月大伏天气,窦娥被杀之后,霎时天昏地暗,大雪纷飞;接下来,楚州地方大旱了三年。后来,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做官,窦娥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杀人凶手张驴儿被处死,桃杌也得到应有的惩罚。

母爱让人感动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像样的便当到学校上课的能力都没有,我邻座的同学就是如此。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当却经常装着火腿和荷包蛋,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而且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便当里捡出头发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吃他的便当。这个令人浑身不舒服的发现一直持续着。“可见他妈妈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饭里都有头发。”同学们私底下议论着。为了顾及同学自尊,又不能表现出来,总觉得好肮脏,因此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

有一天学校放学之后,那同学叫住了我:“如果没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虽然心中不太愿意,不过自从同班以来,他第一次开口邀请我到家里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绝他。随朋友来到了位于汉城最陡峭地形的某个贫民村。

“妈,我带朋友来了。”听到同学兴奋的声音之后,房门打开了。他年迈的母亲出现在门口:“我儿子的朋友来啦,让我看看。”但是走出房门的同学母亲,只是用手摸着房门外的梁柱。原来她是双眼失明的盲人。

我感到一阵鼻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同学的便当菜虽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却是眼睛看不到的母亲小心翼翼帮他装的便当,那不只是一顿午餐,更是母亲满满的爱心,甚至连掺杂在里面的头发,也一样是母亲的爱。

一碗泡面的感动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脏,要给谁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着:“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一语不发地紧紧抱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求助信

50岁那年,在公司当秘书的伊迪丝姨妈被诊断患有很难治愈的心脏病。这样的打击并没有击倒寡居的伊迪丝姨妈。她去图书馆查阅有关医学报告,在一本杂志上找到了一篇介绍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著名心脏病外科大夫迈克尔·德贝基博士的文章。文章说,德贝基博士挽救过患有同样病症的一位病人的生命。但他收取的费用相当高昂,远非伊迪丝姨妈所能支付得起的。但兴许博士能给她介绍一位收费她承担得起的医生吧?于是,伊迪丝姨妈提笔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了她想活下去的几个理由:她有三个孩子,他们需三四年的工夫才能自立;她本人自打做小姑娘起就梦想周游世界。信中没有一句哀怨乞怜的话,有的只是热情、幽默和生活下去的欢乐。她寄出了信,并不期望真的会收到答复。几天之后,伊迪丝姨妈收到了一封回信,信中说:“您那封美丽的来信深深地打动了我。如果您能来休斯敦,我们可以免收您的住院费和手术费。迈克尔·德贝基。”

七年过去了,伊迪丝姨妈足迹已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三个子女个个都幸福地成了家,而她本人,仍然充满活力。

感动会传递

一天,某珠宝店。一个蓝眼睛小姑娘对店主说,想买一条项链给姐姐,因为姐姐在她们的妈妈去世后,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们。今天是姐姐的生日,她要让姐姐高兴高兴。小姑娘看上了一条蓝宝石项链。店主问她带了多少钱来,她拿出一个小手绢包,打开来一看,里面只有几枚硬币。店主惊讶之余,很专业地把项链取了出来,配上漂亮的包装盒包好,微笑着收了硬币,把项链递给了小姑娘。傍晚,一个姑娘找上门来,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在这里买的吗?多少钱?店主说,本店商品的价格是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秘密。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而这条宝石项链货真价实,她买不起,是不是你们搞错了!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递给了姑娘,并耐人寻味地说,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有的一切。

姐姐的善良感动了妹妹,妹妹的善意又感动了店主,店主的义举感动了更多的人。

孩子的爱最令人感动

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

绅士听了感到心疼:“这样啊„„”于是绅士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真的要送我回家吗?”“当然了!”

“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早知道就不载你了。”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应用与创新:

会感动的小偷也该表扬

听了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也听了很多被人感动的故事,也许我们只关心那个感动别人的人,因为他(她)肯定做了非凡的事,才能感动别人的。诚然他们是该赞扬,是该关注,但是我们别忘了,被感动的人也该表扬,因为会感动也是一种美德,至少他还有良心,还有感情,无论他做了什么,只要能感动就还有救,佛经里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我在这里想表扬一下小偷,不是一般的小偷,而是会感动的小偷。最著名的小偷应该是东汉时的那个“梁上君子”,因为这个成语就是因他而来,他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小偷赢得了一个“美誉”。一次他躲在一个富户的堂屋梁上准备伺机行事,不巧被主人发现,主人是个读书人,决定帮他改邪归正,就装着没看见,把全家人都唤到堂屋里来训话:“做一个人,不能不严格要求自己。不善之人并不是生来就坏,乃是沾染了坏习惯,又不能克制自己,一步一步地变坏的。梁上君子一类的人,就是这样变坏的。”“梁上君子”被感动了,幡然悔悟,从屋梁上跳下来,叩头请罪。这个小偷是明理的,知道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既然人家如此君子,自己岂能做小人,所以当即下来谢罪,这种行为也称得上是一个正人君子,据说后来那个县就很少有小偷光顾了,我想应该是这个小偷以身说法,规劝自己的兄弟们了吧,如果真是这样,这个小偷就真是一个君子了,对得起“梁上君子”这个称号了。这样的小偷不应该表扬吗?

还有一个小偷的故事,这个小偷借口口渴,进了一家讨水喝,天真可爱的小主人将他迎进屋中,并热情地为他倒茶。当小偷试探性地问及小主人的父亲时。不料,小主人十分伤心地哭着说:“爸爸是小偷,我不让他回家。”仅这一句话,竟使小偷落荒而逃。因为他知道,今后自己也可能成为父亲。这个小偷也是明理的,而且还是感情极其丰富的人,他还没有孩子,但是他已经开始为自己未来的孩子着想了,天伦之情乃是人间至情,一句话就能触动他内心柔软善良的部分,这个小偷也称得上至情之人了。偷偷摸摸虽然是可耻的,但是比起麻木冰冷得连亲人都不要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毕竟他的心是火热的,他的血是滚烫的,他的情是真挚的,这样的小偷不应该表扬吗? 所以,在听到感动的故事的时候,别忘了被感动的人,会感动人的人是善良的。

感动不是懦弱

席勒认为一个完美的人,一个道德的人应该是理性与感性统一的人。这对我们来说也许太抽象。但一个会感动的人,至少是一个对生活、对生命充满了爱和希望的人。

不要觉得感动是一种懦弱,当你感动于母亲的一句叮嘱,感动于危难时伸向你的一只手,感动于秋风中飘落的一片叶子,感动于他人真诚的爱情,感动于一切充满了美好人性的东西时,能说你是个懦夫吗?多愁善感不是所谓的软弱的女性的专利,一切心中有爱的人,都应该会感动,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可以是悄悄滑过脸庞的泪水,可以是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诗歌,可以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可以是一阵心灵的悸动。

会感动的人是幸福的。幸福就在感动的这一刹那。在这短短的一瞬,你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你的心动。美、爱与心动虽然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可是当你忙忙碌碌为肉体的生存奔波时,当你浑浑噩噩不觉时间的流逝时,这些你能感受得到吗?只有一颗或恬淡、或热情、或敏感、或善良的心才能享受到这种感动的幸福,才会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会有最近热映的电影《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才会有秋风中,弯下腰捡起一片金黄的落叶的美丽的一瞬„„能感动也是难得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人欲横流的世界„„

篇2:话题写作情感表达篇

激发写作情感提高表达欲望

文/王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习作具体要求: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走进生活,突破时空

孩子天性好动,可以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如,课间十分钟,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来说,是他们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先口述活动的情景,再写下来,学生会滔滔不绝地表达着自己的所见所想,作文时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在字里行间,学生把参加活动的过程、兴奋心情,写得非常具体,做到了言之有物。调动学生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我们还可以就地取材。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以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我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等话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样学生的.情感被点燃。

二、关注情感,活化积累

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习作教学做到这一点才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比如,在写《家乡的变化》作文时,就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观察家乡新面貌,通过看、听、想、问,捕捉到各种写作素材,就能写得无拘无束,多姿多彩。有的写家乡色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有的写爷爷爱好的变化,有的写家乡特产,有的学生写妈妈学英语、学开车……学生走进生活,思想活跃了,呈现出“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情景。习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永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已,表达能力难以提高。

三、引导观察,培养习惯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的作文教学,观察作文占的比例非常大,要想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就要培养学生敏感的新视觉,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其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养成观察习惯。新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要求和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或周记,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坚持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习作时才会有话可讲,真实表达,生动具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提高学生表达的欲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及生活中,多关注细节,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一定会有所收获。

篇3:试论新闻写作中情感的表达及方法

新闻传播效果的期待中关于审美感受和价值认同都具有情感因素。在新闻写作中怎样运用艺术手法合理的地表达情感。笔者看来至少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能够理解新闻写作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二是能够掌握新闻写作时如何怎样进行情感表达方法。

一、新闻写作与情感的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写作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感知活动, 是心有所感笔下生词的创作劳动, 是伴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的。新闻写作与一般文体创作有着根本的差别。新闻在其内容上真实性的特点不能磨灭。新闻的概念是用事实说话, 作者的丰富情感要包含在新闻传播中。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要把新近发生的、有一定意义的事情实事求是的传达给读者, 不过新闻传播的不是要求, 不可以强制受众认可.而需要其隐含的自身魅力去感染受众。一篇极具美感的新闻要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丰富情感才能与受众达到共鸣, 才能引起读者高度重视。在关注新闻本身提供的信息同时, 真诚的情感是打动受众心灵唯一有效的途径。可见, 情感美是增强新闻可接受性的内在动力, 它所传递的情感信息比文学作品更动人。

许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了解这个道理的情况下, 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情感美特征的优秀新闻:张严平被评为全国优秀记者, 他的一篇文章:《阳光下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里面, 描述5·12地震一位六旬老人遭困72小时被救出的场面:如呵护一个孩子般, 一名军人把老人拥在怀里, 疾步奔向急救车。跟在老人后面的是一个泪流满面的中年妇女, 她几乎是向身旁的人喊着:感谢党, 感谢政府, 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张严平充满无限感慨的写出了:“阳光下的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 汶川大地震让受灾的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关爱着他们, 也让我中华子民切身体会到‘以人为本’的含义。”如此带有丰富感情色彩的词句, 既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欣赏美感, 又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内心。感同身受的情绪在读者的心灵中蔓延, 国家和政府对民众的关怀、人民子弟兵对父老乡亲的关爱在每一个读者的头脑中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崇高的敬仰。

二、新闻写作时情感的表达方法

笔锋常带感情, 新闻传播想要将情感美充分被展示给受众, 需要运用多样化的表达方法。所以新闻的情感因素既能直接表达, 也能间接表达。所谓直接表达又称直抒胸臆, 特点就是如同高山流水、一泻千里的倾诉, 自然不扭捏的强烈表述。无须借托, 也不用遮掩, 爱恨分明让受众一目了然。间接表达是一种借用文学手法赋予新闻以强烈的情感色彩。将感情寄寓于描写、议论、叙述等表达手法, 或写事言情、或借景抒情, 把情感表达与景、事、理等合为一体, 这种抒情较委、含蓄婉, 在新闻写作中应当广泛使用。我认为增强新闻写作的情感表达应该充分运用这样两种方法:一是作者自身具有丰富的情感, 二是要掌握多种多样表达方法。

首先, 新闻工作者自身必须具备丰富敏感的情感, 是新闻写作具有情感美的基础, 才能使新闻真正感动受众。记者在采访的时候, 只有自己被新闻事实真正地感动了, 才会写出让受众感动的文字。我国首批被评定的高级记者郭梅尼的《摧不毁的信》一经发表, 很多读者问他在写下这些内容时的心理感受, 他答道:是的, 记者感动了, 读者才会感动, 记者流泪了, 读者才会流泪。在采访当中, 敏感的作者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新闻事实的动人之处, 自己被感染产生的喜乐哀愁等情感, 进而会感染别人。所以郭梅尼的文笔一向以优美, 真挚动人著称。其优秀作品不仅获得国内外好新闻奖, 而且多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其次, 掌握多种多样表达方法, 在写作中运用情感表达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借景抒情。即新闻作品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 感情寓于写景之中。2008年5月14日中新网报道:温家宝总理抵达汶川映秀镇察看灾情, 映秀灾情最严重的镇, 当时到处是震垮的房屋, 折断的桥梁, 灾民缺水、缺粮、缺帐篷, 救援工作还在紧张进行, 总理慰问了参加救援的解放军、公安、消防干警和医务人员, 镇里的居民和附近的农民闻讯都赶来......断壁残垣的残酷景象对比着的是总理的体恤、对灾民冷暖的深深情感, 随时都有余震发生的可能性没有让总理止步, 总理在灾区的每一个脚印都是烙在国人的心中。二是借议论抒情。作者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所感应的强烈感情, 通过议论的写作手法进行表达, 将情感和议论进行融合。上世纪60年代, 当代著名记者穆青就提出“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的主张。新闻作品中的议论手法, 是作者内心活动在行文中的自然外露, 在叙述、描写基础上自然而然的情感升华。

结语

总之, 新闻情感表达是新闻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需要严格遵守新闻事实, 选择恰当的文字语言表现手法, 达到情感与客观事实、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借用多种表达手法抒发感情对突出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感情表达的手法不一而同多种多样, 只要能够触动读者内心, 就是一句话都会如同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给受众的带来真的情怀善的感受美的愉悦。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新闻抒情不可不用不可多用, 切忌滥用, 分寸拿捏要恰到好处。

摘要:人类是有着丰富情感的高级物种, 从情感的视角出发传播信息, 才能感染受众引起共鸣, 更容易接收传播的信息, 达到预想的传播效果。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中选取人类自有的情感价值。尽一切可能的充分寻找新闻事件当中的情感元素, 在新闻写作中着重情感表述, 既是达到新闻传播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也是促进新闻事业稳步发展、达到社会和谐的最终要求。

关键词:新闻写作,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郭景萍.情感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03:57.

[2]邓利平.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12:176.

[3]蒙南生.当代新闻写作[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8.12:50.

篇4:激发写作情感 提高表达欲望

一、走进生活,突破时空

孩子天性好动,可以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如,课间十分钟,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来说,是他们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先口述活动的情景,再写下来,学生会滔滔不绝地表达着自己的所见所想,作文时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在字里行间,学生把参加活动的过程、兴奋心情,写得非常具体,做到了言之有物。调动学生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我们还可以就地取材。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以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我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等话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样学生的情感被点燃。

二、关注情感,活化积累

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习作教学做到这一点才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比如,在写《家乡的变化》作文时,就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观察家乡新面貌,通过看、听、想、问,捕捉到各种写作素材,就能写得无拘无束,多姿多彩。有的写家乡色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有的写爷爷爱好的变化,有的写家乡特产,有的学生写妈妈学英语、学开车……学生走进生活,思想活跃了,呈现出“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情景。习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永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已,表达能力难以提高。

三、引导观察,培养习惯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的作文教学,观察作文占的比例非常大,要想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就要培养学生敏感的新视觉,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其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养成观察习惯。新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要求和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或周记,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坚持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习作时才会有话可讲,真实表达,生动具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提高学生表达的欲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及生活中,多关注细节,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一定会有所收获。

篇5:话题写作情感表达篇

项城市王明口三中 田晓敏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学习写文章。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学生评改作文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按教师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而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却是只看评语,不看内容;只完成任务,不提高认识。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作文兴趣和主动性,只能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维定势,毫无创新自主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在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

2、学生评改作文是作文自身规律的必然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

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它要求作文习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以及对生活的正确态度、认识,深刻的体验、感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清晰的思想力,良好的记忆力。

作文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写作是一种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会有表达的要求。同时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过程,情感活动会贯串作文过程的始终。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学生在生活中的喜恕哀乐始终是作文的动力。另外,作文还需要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其过程大体如下:首先要从记忆中调出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的材料,这既是一个活跃的想象和联想的过程,又是一个从表达目的出发,进行严格选择的过程。其次,就是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分析安排。再次,就是要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语言语,以就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达这些内容。

写作的这些自身特点说明,写作是个体的言语行为,所表达的也是学生个体对事物的独有认识。因此,作文评改也是学生个体对自己独特感受的一种再认识,学生也是最具有权利的作文评改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3、学生评改作文适合学生自身发展

现代教育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作为教师教育活动中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在传统

教育中,学生作文评改只能按老师的意想做出评改,而学生本人的意图和意愿则很少去考虑。主体教育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和意志,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己的,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在作文评改中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作文评改,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4、学生评改作文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说有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想成为一个作家,就写了一篇文章寄给当时著名的一个作家给他修改指点。这位作家看后没有修改,而是让他重写再寄来。这样修改了二十多次,作家终于说可以投稿了。这位青年投稿后果然被采用。

对学生的作文也是同样的,“改”文章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看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5、学生评改作文尊重语文教学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有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要达到的这样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文能力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能力。作文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写作,而作文评改就是写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理清自己思想的一个过程。

二 让学生评改作文,要知道评改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作文也是如此。学生评改一篇作文,也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不仅看其内容,看其形式,还要着眼于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体地说,作文评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章内容方面,主要看主题(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

第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是否符合文体要求

第三、在文章的形式方面,主要看作文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是否恰当。

第四、语言文字方面,主要看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句与句之间是否连贯谴词造句是否准确、恰当。书写是否正确,修辞是否形象贴切。

第五、在形式方面还有标点是否正确,书写、行款格式是否合乎规定。

以上这五点是就作文评改的整体工作而言。至于每次具体的作文的评改,则要按照教材或教师的作文教学计划确定的重点,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一般要与作文训练的重点相一致。每次作文评改,内容要单

一、重点要突出,以便使学生的注意力的指向比较集中,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一字不易”.这话讲得十分透彻。前面讲作文评改的内容得前3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基本都是“想”的问题,其实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主要也是“想”的问题。要修改“思想”,靠教师显然是不行的,只能靠学生自己。因为教师的影响是外因,而内因学生才是作文修改的根本。所以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成文篇之后,要放在那里,反复看几遍,有不妥之处就自己改,就是改正不妥当的意思和不正确的语句。”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作文可以不看不管,还是要“多启发,多指点”。但动笔改的,应当是学生自己。

学生评文、改文的能力并不是说有就有,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

在作文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任何一次作文训练,教师总要按训练计划提出训练要求。指导、评改都要以此为根据。提出要求是必要的,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把评和改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某一面。

第二、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

对于每一次作文,都会有不同的文体等方面的不同的特点。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在评改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明白文体特点,然后参照评改要求进行评改。如让学生对说明文进行评改,应先要求学生回顾说明文的特点,弄清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学生明白这些后,对作文的评改就会有的放矢,做到胸中有数。

第三、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

光有上述要求还不够,因为一般学生(特别是差生)往往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之间有什么差距,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范文。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在作文评改中是怎样反映出来的,从而从中看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比较抽象的“要求”,不仅能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明白了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学生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可以在教师引导下,集体评改文章。对于范文的选择,一般说来,应选那种文字上毛病不十分突出,在体现作文要求上较差,在本次习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供集体评改。还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改。

作文的评改,对习作者而言,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信息反馈。通过反馈的信息,习作者可以对今后的作文进行有效的调控。这种作用首先反映在学生的情绪上,即通过作文评改,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更加充满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思维异常活跃的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心灵得以自由地沟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

在学生作文评改中,教师会遇到来自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同时,这项工作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总之,作文教学应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武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力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和作文水平。

教学论文

应如何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

项城市王明口三中

篇6:话题写作情感表达篇

一、情感表达在学生写作中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出于“装点”文章的需要往往比较喜欢引经据典, 这本来是阅读积淀的良好表现, 但很多时候由于写作情感主线没有把握好, 引用的警世名言、经典典故成了苍白的堆叠, 不但没有增色, 反而使文章越发变得浅薄空洞。当中很大一部分缘由就是缺少一股能贯通全文的“气”, 就是本文所指的“情感表达”。的确, 情感表达是文章的灵魂与精髓, 而作者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广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章的品质和高度。

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 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 敲几次门, 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 发现福楼拜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 伤心异常。一问, 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去世, 悲痛不能自已。可见伟大的作品, 作者总是“用情至深”。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曾创作一首脍炙人口的《卖炭翁》, 全诗语言浅显易懂、妇孺皆诵。诗文生动地描写了卖炭翁困苦谋生的不幸遭遇, 虽情感用词通篇寥寥无几, 但无论是伐薪烧炭时“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还是“衣正单、愿天寒”、“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泥中歇”、“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无处不流露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以及对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行的痛恨与抨击。如果再深层次地挖掘下去, 文章隐含的情感信息更加深邃感人。如文中提到的伐薪烧炭的劳动场地“南山”即终南山, 那是豺狼出没、荒无人烟之地, 在这样的环境里, 卖炭翁日日披星戴月, 凌霜冒雪, 伐薪烧炭“千余斤”, 这一真实场景比文中描述的卖炭过程其实更为千折百回、惊心凄苦, 而作者这种隐忍的情感, 被读者挖掘出来以后也会迸发得更加浓烈真挚。同样, 对于文末结尾处提到的“一车炭, 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千余斤炭被迫贱卖后, 卖炭翁生活如何维系, 作者并未提及, 但埋下的情感伏笔, 势必会让有心的读者对天寒地冻、牛困人饥的卖炭翁深思良久, 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二、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必须有感而发、真实诚挚

写作中的情感流露必须真实自然, 而不能虚情假意、矫揉造作, 勉强为之抹眼泪。再以白居易的《忆江南》为例, 全文如下: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这首词开篇写江南春色, 首句“江南好”, 仅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 便抵上千言万语, 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 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次句“风景旧曾谙”的“谙”字, 点明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之“好”, 是作者曾长年居住于江南时的亲身体验与切身感受, 绝非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词中又满怀期待地提到游玩杭州灵隐寺时寻找从月中飞坠于桂花影中的桂子, 登上郡衙的亭子, 枕卧其上, 欣赏那起起落落的钱塘江大潮;在吴宫喝一杯春竹叶美酒, 再看一看歌女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一样双双起舞。此情此景亲近入微、真切感人, 只有作者亲身经历, 怀念至深, 才会有感而发, 描述得如此真实美好。尽管这首词是白居易晚年身在洛阳所作, 离最后一次到访江南已有十多年, 但词短情长, 描述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很容易引起到过江南之人的情感共鸣。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曾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张好好诗》, 此诗以浓墨重彩, 追忆了张好好六年前在高朋满座的滕王阁中初吐清韵、名声震座的美好一幕, 而诗情的逆转, 是数年后的一次意外相逢:“洛城重相见, 绰绰为当垆。”当年那绰约风姿的张好好, 才不过几年, 竟已沦为卖酒东城的“当垆”之女, 这令诗人十分震惊。而接下来的情节描述也颇为出乎读者意料, 还没等诗人揭开张好好浮沉之谜时, 反而转述起张好好对诗人的关切询问:“怪我苦何事, 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一连串的问题一气呵成, 让诗人一时默然无语, 心中纵有千种疑问, 也不忍心再启齿相问, 唯有凝望着衰柳、斜阳, 泪流不止。

这首诗中的场景由于是作者亲身经历, 因此情感表达非常真挚感人, 细节描写也细腻真切, 尤其是洛城尴尬重逢一幕, 女主人公纵有千般痛楚, 也无法向旧日朋友诉说, 为压抑沦落的羞惭, 只好通过一连串的问语岔开话题, 其酸苦心境, 作者描绘得入木三分。对于眼前这位曾名震高阁华筵, 年方十九, 却已饱尝人间酸楚, 沦为卖酒之女的张好好的不幸遭际, 很容易激发起读者对这类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苦难女子的深切同情。

三、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必须豁达乐观

文章除了情感表达需要真挚以外, 豁达、乐观、充满人文关怀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现实生活中难免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 而人们的心境情感也会随之起伏, 就像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提到的:阴雨连绵、寒风怒吼、日星隐耀, 商船无法行走, 傍晚时分虎啸猿啼, 此时登上岳阳楼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担心别人批评指责, 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 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而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渔歌互答的场景中登上岳阳楼, 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 光荣和屈辱一并忘却, 端着酒杯, 吹着微风, 此时会感到异常快乐。可见, 不同心境、不同境遇, 登岳阳楼的感触大为不同。为此, 优秀的作者、优秀的文章必须表达出乐观的情感、豁达的心境以引导激励读者, 这点尤为可贵, 就像作者虽刚经历庆历新政失败, 被贬邓州, 此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但《岳阳楼记》一文仍坚定地传达出“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兵败被虏经过零丁洋时, 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其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诗中历数了国家危亡、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起兵勤王, 历经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兵败被虏, 作为阶下囚, 孤苦伶仃, 面对强大敌人, 担忧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 惶恐不安。而当时真实情况其实比作者文中所写更为凄惨, 作者老母亲被俘, 妻妾被囚, 大儿丧亡, 作者确实像水上浮萍, 无依无附, 景象凄凉。而诗的尾联却笔势一转, 忽然宕进, 一句光芒四射、英气逼人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瞬间拨开消沉的现实状况, 表露理想,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感收束全篇, 乐观豁达的情感表述使文章陡然生辉, 堪称千古名篇。

四、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必须充满人文关怀、宣扬真善美

一位伟大的作家可能在生活中犯下许多过错, 就像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欧·亨利, 他酗酒、赌博、挥霍无度, 甚至锒铛入狱, 但伟大的作品其情感表达必须光明, 充满人文关怀, 感动人、鼓舞人, 就像其作品《最后一片叶子》叙述的那个故事:当一个贫穷潦倒的年轻画家, 在病魔的吞噬下, 准备与窗对面常春藤树的最后一片叶子一起离去。就在那最后一片叶子即将在暴风雨夜晚摇摇欲坠的时候, 老画家冒着狂风暴雨, 在墙上画下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 让年轻画家重拾对生命的希望, 而自己却因此一病不起。读来让人回味悠长, 感动不已。可见伟大的作品总是闪烁着人文关怀的亮点, 作者往往会克制和摒弃自身的消极态度和悲观因子, 文章表达的情感主线不仅局限于作者自身情感的宣泄和个人观点的主张, 而是把情感表达升华为彰善瘅恶、宣扬真善美的崇高主题。

五、结语

如果我们把一篇好作文或者好文章比喻为楚楚动人的女子, 那么华丽的辞藻好比身上的华美衣裳, 而情感表达则是其身上透露出的一股独特气质或者精气神。华美的衣裳可以装扮很多人, 独特的气质往往是某些人身上特有的, 具有不可复制的吸引力。为此, 优秀的作者、优秀的作品必须拨弄好情感表达这根主琴弦, 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小感动, 让那些原本身处黯淡、索然无味的小人物的平凡人生, 演奏出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乐观向上的生命交响曲。

摘要:写作往往是情感的表达, 一篇倾注了作者情感与人文情怀的作品, 就算不是辞藻华丽、旁征博引的锦绣文章, 也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而且生动的情感脉络能把全文很好地贯穿起来, 层层迭进, 引人入胜。当然写作中的情感流露必须真实诚挚、恰到好处, 切不可虚情假意, 甚至“为赋新词强说愁”, 另外文章的情感表达应该乐观豁达, 充满人文关怀。

关键词:如何写作,情感表达,情感写作,人文写作

参考文献

[1]王汝弼.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丛书:白居易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12.

[2]范能濬.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 2004, 11.

[3]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 2.

[4]马静.名人轶事.外文出版社, 2004, 3.

[5]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12.

[6]叶圣陶.怎样写作——跟大师学语文.中华书局, 2007, 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话题写作情感表达篇】相关文章:

雅思写作——大作文教育话题篇06-16

话题素材之情感篇05-21

写作话题04-20

话题写作九08-20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07-03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07-04

四级写作话题预测07-15

中考英语话题写作07-30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05-06

2022届话题写作08-14

上一篇:值班经理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下一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