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

2024-06-24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共6篇)

篇1: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

为最大限度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关系劳动力资源可持续供给和经济绿色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重大的社会和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实施以来,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系及机制逐步健全,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源头治理和专项整治力度加大,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有所减少,大中型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职业病防治和技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救治水平不断提升,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基本控制。职业病防治宣传更加普及,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力度明显加强,基本实现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总体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近年来,每年新报告职业病病例近3万例,尘肺病和职业性化学中毒占全部职业病的90%以上;传统职业病危害依然严重,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断出现;劳动用工制度发生深刻变革,农民工、劳动派遣人员等工人流动性强,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总体发展和资源配置不平衡;部分地区和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相关信息掌握不全面,中小微型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作业条件简陋,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基层职业病综合防治和监管能力依然薄弱;一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职业健康检查率低,职业卫生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对新的职业危害因素研究和识别不足,重点职业病及职业相关危害因素监测覆盖面有待扩大;职业病患者保障待遇难以落实,救助水平低。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以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为根本目的。加强政府领导,落实用人单位责任,强化科技创新,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职业病防治水平,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科学防治,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推动企业工艺改造和转型升级,改善作业场所工作条件,从源头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体防护,识别、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了解职业危害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推进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规范化服务,为劳动者提供高效、优质、方便的职业卫生服务。

2.统筹规划,落实责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总体统筹职业病防治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实现部门和区域联动一体化,加强协调配合,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积极形成职业病防治工作信息互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健全制度,强化监管。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针对重点行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和重点人群,健全职业病预防控制、保障救助制度,加大国家职业卫生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全面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4.完善体系,提升能力。健全职业病防治和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强化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和用人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所属职业病防治机构的作用。加强职业病防治科学研究,提升职业病危害识别、检测、评价、控制能力及职业病诊治水平。

(三)规划目标。

1.总目标。到2020年,形成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全面参与和社会广泛监督的职业病防治格局;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掌握职业病防治情况,加强重点职业病和新发职业病的监测和评估能力;遏制接尘工龄在5年内的新发尘肺病病例的上升势头,有效控制职业性化学中毒和急性放射性职业病,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具体目标。——到2020年,各地要全面掌握产生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员总数及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享受职业病工伤保障待遇和救助等相关信息。

——到2020年,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5%以上;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率达到65%以上;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率分别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率达到75%以上。

——建立完善与职责任务相适应、功能全面的职业病防治网络。到2020年,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每个地级市至少有1家承担当地主要职业病诊断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每个区县至少有1家能够承担当地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需要的医疗卫生机构。

——到2020年,建立适合我国特点、功能完善的重点职业病监测、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体系,科学、及时地反映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变化趋势和职业病发病特点。用人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佩戴率达到90%。

——到2020年,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符合救助标准的职业病病人救助覆盖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救助,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建立完善与职责任务相适应、专业高效的职业卫生专业队伍,每10万名劳动力人口配备职业卫生监管人员20-30人;每10名劳动力人口配备职业病医师2-3人(以地级市为单位统计),职业健康检查人员4-6人(以县区为单位统计)。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多、危害程度重的用人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医师或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开展辖区内职业卫生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推进部门和系统内现有信息系统的交流与共享,全面掌握产生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行业类型、职工总数及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人数、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享受职业病工伤保障待遇和救助等相关信息。根据需要逐步扩大重点职业病监测覆盖范围,掌握辖区内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发病规律和趋势,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制定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了解不同行业、产业所接触的职业危害以及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控制。建立定期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制度,推动职业病危害治理专项规划的落实并定期评估。

(二)强化职业病源头治理。加强职业病源头治理和前期预防,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淘汰、限制名录管理制度,引导职业病危害较严重的企业主动进行工艺改造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新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实施矿山、有色、冶金、建材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用人单位的技术和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和材料替代以及关闭退出等治理活动。开展中小微型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治理帮扶行动,努力解决中小微型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设立小微型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公益性指导与援助平台,建立小微型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治理活动专项资金制度。在做好传统职业病源头治理的同时,还要按照职业健康实际需求,加强新的职业病危害的识别、评价与控制,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三)落实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建立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活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实施全国统一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强化用人单位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落实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按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规范职业病危害告知、设置警示标识、配备个体防护用品。依法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多、危害程度重的用人单位应设置职业卫生管理部门,配备职业卫生专业医师或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

(四)加强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和体系建设。各地要根据当地职业人群规模和职业病危害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确定辖区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布局、规模、功能、数量;鼓励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工作,按规定及时报告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加强质量控制,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加大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力度,制定尘肺病诊疗临床途径,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治疗技术水平。

(五)完善保障救助措施。各地要大力推进《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贯彻落实,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在高危行业推行平等协商和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依法推动企业与职工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平等协商,订立专项集体合同,督促劳动关系双方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义务。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职业病患者纳入大病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加大救助力度。研究建立尘肺病防治基金,逐步形成政府救助与社会关爱相结合的工作格局。

(六)强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支持社会性技术服务机构发展,推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合理设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区域,在优先完成覆盖区域内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逐渐扩展服务范围。加强基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控制、职业卫生专家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推动在大专院校设置职业卫生、职业医学、放射卫生和职业卫生工程专业。

(七)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卫生专项调查和职业病报告为基础,及时收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治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职业病患者工伤保险待遇和救助落实情况等相关动态信息。建立各部门职业病防治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统一数据规范与管理,逐步实现系统间各有关部门职业病防治信息的定时交换。探索建立居民健康卡与职业病防治信息结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在职业病风险监测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基于职业病防治信息监测的统计制度,为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八)加大职业健康促进和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职业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推进网络培训和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广泛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创新职业健康促进方式方法,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增强广大劳动者职业病防范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结合“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开展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创造有益于职业健康的工作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制定辖区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办法,将职业病防治重要指标、主要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构建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社会之间紧密配合的长效机制,健全各级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实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落实部门责任。卫生计生、安全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宣传、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民政、财政、国资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切实履行责任,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职业病防控策略,联合开展调研、督导检查,密切配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实到位。

(三)加大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逐年增加职业病防治经费,加大对政府主办的公益性职业病防治机构投入力度,使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地区、单位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按照工作计划,分、有步骤地用于职业病防治规划中的各项主要任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加大工伤保险和救助经费投入力度。用人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保证生产工艺技术改造、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检测评价、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专款专用,严禁滥用、挪用专项资金。建立多渠道的职业病防治筹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法》的配套法规,出台并完善高危粉尘作业、高毒作业、放射性作业等行政法规,加快制修订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急需的部门规章及政策性文件,加快制定职业病防治地方性法规和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比较完善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跟踪、评价、清理、研究。

(五)加强科学研究。各地、各部门、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要围绕职业病防治工作发展需求,围绕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重点职业病及其发病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将尘肺病防治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列入有关科研计划,推进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探索和推广有效防治技术。开展职业卫生前瞻性研究,及早应对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可能产生的新发职业健康问题。加强职业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新信息技术在职业病监测、预防控制和风险评估中的作用。加强重点职业病早期职业健康损害监测技术和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开展放射工作人员超量照射、职业高氡暴露、近源同室操作人员健康损害监测技术研究。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寻求全球性、区域性、多边和双边职业病防治研究工作,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高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

(六)加大职业卫生监管力度。加强职业卫生监管机构与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高效的职业卫生监管执法队伍,建立职业病防治目标和责任考核体系。建立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职业卫生的责任体系,大力发展基础监管力量,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职业病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人等高职业病风险人群的职业健康管理,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建立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治理“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并向有关部门通报。加强对职业病报告工作和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探索引入金融、保险、税收、信用等手段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

五、督导与评价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规划实施的督查和评价工作。各地区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明确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2018年底,有关部门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考核,督促规划的顺利实施;2020年,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和终期效果评估。

篇2: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

(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下同)防治工作,有效遏制我区慢性病快速上升势头,促进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四、五、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卫生强区、全民健康”的总目标,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强化政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系建设,优化生活环境,增进城乡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为全面小康社会和“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临河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健康发展。从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出发,着力降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水平,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居民健康权益,满足群众基本健康需要,让全区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政府主导,综合防治。强化政府在慢性病防治中的职能,明确并落实各级、各部门职责,动员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与,形成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分工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格局。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

2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等要率先成为无烟单位;鼓励医疗机构设立规范的戒烟门诊,提供临床戒烟服务,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戒烟服务能力和水平。宣传过量饮酒危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逐步完善公共营养政策。农业部门要调整和改善食物生产结构,引导生产安全、营养、方便、多样的农产品;经信商务部门应引导并支持食品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推动实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促进健康食品开发和生产;要倡导和鼓励食品销售企业开设健康食品专柜,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食品企业、集体供餐和餐饮单位要组织业务骨干人员学习掌握合理营养膳食知识并知晓不良饮食危害,逐步推行营养成份标识,提供健康食品和餐饮。

积极营造运动健身环境。文体部门要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逐步提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教育部门要落实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环保部门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会要加大对职工体育锻炼习惯的干预,多种形式组织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工间操制度;社区要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三)加强健康管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做好社区诊断,明确辖区主要健康问题,针对性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实医疗机构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认真做好参合农民、参保居民和退休人员等健康体检工作,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发现慢性病患者和高风险人群(血压、血糖、血脂偏高和吸烟、酗酒、肥胖、超重等),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依照相关技术指南和工作规范,开展普通人群健康教育,帮助形成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推进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干预、评估,减少疾病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实施对慢性病患者的规范诊治、管理,推广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患者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结合工作实际,探索推进口腔保健、慢性阻塞性肺病管理和对癌症患者开展随访和康复指导等工作,力争2016年,建制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血糖测定与简易肺功能测定,4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的乡镇卫生院能开展口腔预防保健服务。发挥功能社区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行健康体检制度,将慢性病核心指标和口腔检查作为必查项目,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加强指导管理;计划在2016年底前在城区各街道社区建成10个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有条件的机关、单位也要积极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

落实医院在慢性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机构开发并推广高风险人群发现、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适宜技术,结合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加强对癌症高风险人群乙型肝炎、人乳头瘤病毒等疫苗的预防接种;积极推动城乡社区高危人群幽门螺杆菌筛查,并进行有效干预,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并进行督导和评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口腔等专病防治机构要推广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与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重点肿瘤筛查等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及时对本机构各级专科诊治从业人员进行诊治规范培训和督导评估,逐步实现慢性病的规范化诊治和康复;各类医院要严格遵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指南,完善专科医师的专业化培训制度,注重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在提供规范化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咨询指导和科普宣传。各相关专业学会要充分发挥学术优势,积极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深入学校、社区、家庭普及中医药养生和防治知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推进中医药“治未病”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发现和干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规划实施。全区要充分认识做好慢性病防治、促进人民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促进全民健康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战略,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切实加强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加强慢性病防治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卫生城市创建和卫生创强的重要内容,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绩效管理;对贯彻落实规划,推进慢性病防治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要围绕规划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结合实际,制订本地防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研究推进规划目标实现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大力加强社会动员,努力形成政府社会防治工作合力。

(二)履行部门职责,实行综合治理。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建立相关部门间慢性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效监督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慢性病防治工作重大问题,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卫计部门制订慢性病防治方案,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核心内容,做好新农合补偿政策与公共卫生项目补助的衔接。研究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重大专项,做好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治疗和监测评估。评价防治效果,推广适宜技术,指导社会和有关部门开展慢性病预防工作。

宣传部门组织各新闻单位开展公益性宣传活动,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发展改革部门将慢性病防治相关内容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保障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条件。

教育科技部门将营养、慢性病和用眼卫生、口腔卫生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监督、管理和确保中小学生校园锻炼的时间和质量。积极组织开展慢性病防治干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大相应科研投入力度,开展慢性病长期监测研究。

民政部门做好社区健康促进的推广和普及;协助开展死亡监测;进一步完善贫困慢性病患者及家庭的救助政策,逐步加大救助力度,对符合当地医疗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财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疾病谱的转变和疾病负担的变化,安排必要的慢性病防控经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做好基本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服务在支付上的衔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减轻参保人医疗费用负担。

文体部门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积极推行《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指导并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经信和商务、环保、农牧业、文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和工会、妇联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履职尽责。

(三)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障机制。建立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社会多渠道筹资机制。发挥公共财政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慢性病流行程度,研究落实慢性病防控专项,不断增加公共财政投入,逐步扩大慢性病防控范围;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要考核内容,加大基层慢性病防治投入,满足服务内涵延伸和服务范围拓展需要;改革试点公立医院承担慢性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补偿办法,构建上下联动的综合防控格局。加大对边远地方慢性病防控工作支持力度,完善投入方式,评估投入效果,提高资金效益。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引导国际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为防控慢性病提供公益性支持。

篇3: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也是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将保持中高速, 迈向中高端。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 正处于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 为建材工业提供持续中高速增长空间, 需求结构变化和有效供给不足, 迫使建材工业优化调整产业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倒逼建材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要求建材工业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

面对机遇和挑战, 建材工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加速优化产业体系, 拓展发展空间。行业中长期规划是推进行业管理服务体系和管理服务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推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加快由大变强进程, 指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便于各类发展要素选择合理流向, 作为建材工业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特编制发布《建材工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 。

二、《规划》的主要特点

《规划》是指导性文件, 旨在结合建材工业实际,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等部署, 强化行业发展与新材料、节能、环保、科技、住房城乡建设、矿产资源等工作协同。《规划》是在回顾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成就、评估《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开展“十三五”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编制的, 是行业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 《规划》编制过程也是行业统一认识、凝心聚力的过程。

《规划》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力求提高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提出的“十三五”主要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力求既合乎行业发展内在规律, 又最大限度发挥引领指导作用, 特别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凝练为重点工程, 力求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 引导发展要素在业内合理流动。二是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 截长补短, 扩大有效供给。建材工业涵盖非金属矿采选和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两个门类, 主要面向建筑业供给建筑材料, 面向工业和其他行业供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产品, 有80多个小类、1400多个品种。《规划》统筹小类、品种间协调发展, 既大力引导供给不足的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也指导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着眼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 深化产业融合。着眼新供给激发新消费、新需求拉动新供给“双轮驱动”, 深化产业融合发展。面对当前传统建材产能过剩、新型建材供给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规划》着重引导优化供给结构, 尽快补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这些短板, 增加有效供给, 通过增品种提品质促行业稳增长调结构, 引导行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三、“十三五”期间, 建材工业肩负的使命和功能定位, 有哪些新变化?

总体看, 《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建材工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产业结构加速优化,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绿色发展进展显著, 两化融合稳步推进, 国际竞争能力日益增强。但建材工业仍“大而不强”, 还存在传统建材产能严重过剩、新型建材发展缓慢,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节能减排水平不高, 公平竞争市场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 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十三五”期间,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100年的奋斗目标, 建材工业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 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担负新使命、发挥新功能、拓展新空间、找到新抓手。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 着力压减过剩产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和建材部品部件, 壮大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建材生产性服务业, 优化要素配置, 构建产业新体系, 拓展发展新空间,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建材工业“由大变强”基础。

尤其要注重发挥建材窑炉独特优势和产业耦合能力强的特点, 在协同处置城乡垃圾实现无害化、开发利用产业废物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副产物实现减量化方面充分发掘产业潜能, 将建材工业打造成集材料生产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绿色环保功能产业, 构建产业新体系, 拓展产业新空间, 为产业转型升级、武器装备发展、民生福祉改善提供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为改善人居条件、治理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支撑, 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四、“十三五”期间我国主要建材产品需求情况

建材工业市场化程度高, 受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影响大, 产品需求随市场、投资变化而灵敏变化。《规划》发布代表性产品需求预测数, 旨在引导产业理性发展和要素合理流动。主要产品需求量, 是依据产业发展内在规律, 根据产品生产和消费特点以及行业历年走势, 结合软课题研究, 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得出的。总体看, 随着发展方式转变, 需求结构升级, 面向建筑业的传统建材产品需求量将呈基本平稳或略有下降的态势, 面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建材、新型部品化建材有望持续增长, 面向工业的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包括矿物功能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等产品的需求量将持续快速增长。

水泥产量在2015年已显露下降之势, “十三五”期间, 随着32.5复合水泥逐步停产, 高标号水泥、纯硅酸盐水泥占比提高, 水泥产量定会大幅下降, 水泥产品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 但作为水泥产品核心成分的水泥熟料会保持相对稳定。因此, “十三五”需求预测的目标产品将水泥调整为水泥熟料。综合投资结构变化对水泥消费系数的影响走势, 预计??2020年水泥熟料需求量将从2015年的13.3亿吨, 下降到12亿吨, 年均下降2%。

平板玻璃既用于建筑领域, 也可广泛用于工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建筑领域的房地产业虽面临着去库存, 但随着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 平板玻璃需求量仍有望保持平稳。随着新能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设施农业等加快发展, 非建筑领域的平板玻璃消费量将有望增加。预计2020年平板玻璃需求量将从2015年的7.5亿重量箱, 小幅增长到7.8亿重量箱, 有效供给品种也更加丰富。

陶瓷砖消费主要面向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 (翻新装修) 。目前国内陶瓷砖人均消费已基本饱和, 随着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和替代产品日益丰富, 国内陶瓷砖需求将稳中缓降, 即使对外出口仍能微幅增长, 预计2020年陶瓷砖产量也将小幅下降。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 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保持15%以上的高增速。

五、怎样看待《规划》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

《规划》从质量效益、创新能力、结构调整、两化融合、绿色发展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 并凝练成16项指导性的具体指标。拟定这些指标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设定的有关目标, 分解测算建材行业应该完成的任务和要求;二是立足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效益的需要与可能, 综合引领发展、技术基础和创新空间等因素,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出的。这些指标突出指导性, 注重可操作性, 落脚在主要任务的关联性和显示度上。其中, 规上企业人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绿色建材主营业务收入在建筑业用产品中占比、两化融合等目标均为首次提出。

关于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 考虑到“十三五”时期, 建材工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行业发展将加速转向“提质增效”, 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平稳发展, 基于以往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基本走势, 预计“十三五”期间, 随着新旧发展动能逐步转换, 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继续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同步, 并有望高出1-2个百分点, 预计“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不低于8%。

六、怎样理解《规划》提出“拓展发展新空间”?

建材工业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寻找发展新方向、新重点、新抓手, 加速孕育蓄积发展新动能, 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新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关键材料保障能力, 提高工业用产品在建材产品中的比重。围绕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任务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大力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 开发支撑先进检测控制技术的专用仪器设备和核心装备。

二是大宗建筑材料升级换代, 提高绿色建材、部品化建材在建筑业用产品中的比重。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任务和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推进建材生产绿色化、智能化, 建筑材料部品化、高端化, 建材原料标准化、系列化, 建材消费便利化、可追溯。

三是发挥建材窑炉特有优势和消纳固废能力强的特长, 大力推进协同处置和构建耦合发展产业链。大力开展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协同创新, 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拓展发掘产业绿色环保和循环发展功能, 推动建材工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引导建材企业由单一建材生产供应商向建材系统供应服务商、生态环境公共产品承包商、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发展商和区域特色经济投资兴业商转变。

七、如何理解《规划》提出的“构建产业新体系”?

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和砖、瓦、砂石等产品制造是传统建材产业体系的主干,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建材保障, 做出很大贡献。“十二五”规划引导建材工业由原材料制造向加工制品业转变, 逐步延伸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经过业界努力, 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产业体系正在不断优化调整。到2014年, 水泥混凝土及制品业首次取代水泥制造业成为建材工业第一大产业, 标志着建材工业产业体系在悄然调整中开始由量变向质变迈进。

随着业内对新发展理念认识深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 建材工业结构正在加快调整, 产业体系正处在调整的关键期。当前, 建材工业结构性问题仍很突出, 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建材产品产能过剩、需求增长缓慢,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矿物功能材料等新产品增势较好, 部分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 难以满足工业转型升级、建造技术发展、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尚没有成为支撑建材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主导产业。

“十三五”期间, 为适应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消费需求日趋多元的大趋势, 保持行业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 建材工业必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加有效供给, 压减过剩产能, 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面向建筑业、工业和服务业市场,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武器装备发展、民生福祉改善需要, 统筹推进建材工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下大力气构建产业新体系。

八、怎样理解《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为更好树立贯彻和践行新发展理念, 落实《规划》拟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规划》结合建材工业实际, 明确了建材工业必须坚持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五个原则, 并依据这些原则, 把主要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细化分解融入具体任务和行动之中。

《规划》提出了既有机统一、可独立组织实施, 又系统平台开放、易相互联动的五项任务, 每项任务为便于实施, 设立了相应专栏, 明确了若干具体行动, 通过具体行动支撑任务落实。一是加快结构优化, 旨在促进产业转型, 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 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壮大建材新兴产业,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区域特色产业等4个行动。二是强化协同创新, 旨在引导产业由单一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包括加强技术创新, 完善标准规范, 创新业态和模式等3个行动。三是推动绿色发展, 旨在实现从生产、应用到回收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 促进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包括推广绿色建材、加强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强化低碳发展等4个行动。四是促进融合发展, 旨在以融合促产业转型, 包括深化两化融合, 加快产业融合, 强化军民融合等3个行动。五是推进国际合作, 旨在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包括深化技术服务, 扩大资本合作, 扩宽合作途径等3个行动。

九、《规划》引导从哪些方面优化产业结构?

《规划》引导通过截长补短, 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来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压减水泥、平板玻璃过剩产能。严禁备案和新建新增产能项目。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产能。应用差别化政策, 倒逼过剩产能退出。推进联合重组, 压减过剩产能。强化社会责任, 推行错峰生产。二是加快传统建材升级换代。积极适应建筑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更加重视产业链延伸, 促进产业融合, 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 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为牵引,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推进建材部品化、原料标准化、生产绿色化、消费便利化。三是壮大建材新兴产业, 培育新的增长点。沿着《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重点发展玻璃基材料、工业陶瓷、人工晶体、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无机纤维及复合材料, 开发基于非金属矿物用于节能防火、无机涂敷、生态环保治理、功能性填充等方面的矿物功能材料, 鼓励发展石墨烯等前沿材料。四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更好发挥“双创”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往行业发展多局限于主要产品生产, 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重视不够, 服务类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和效益提升的薄弱环节。需大力发展建材工业研发设计、专用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检验检测和维护服务、科技咨询和远程诊断、知识产权保护、“双创”孵化等服务业。

十、《规划》为何提出六个重点工程?

篇4: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

关键词:农机;深松整地;推广;技术标准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15

1 推广的意义

农机深松整地是指以打破犁底层为目的,通过拖拉机牵引松土机械,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松动土壤的一种机械化整地技术。

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通透性,从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监测数据表明,深松达到30厘米的地块比未深松的地块每公顷可多蓄水400立方米,伏旱期间平均含水量提高7个百分点,作物耐旱时间延长10天,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平均产量增加10%。

2 技术标准

2.1 行业标准

作业质量要符合农业行业标准《深松机作业质量》(NY/T 2845-2015)。

2.2 适宜地块

采用深松作业方式的土壤质地主要为粘质土和壤土。由于长期采用旋耕、翻耕作业方式而产生犁底层的地块,应进行深松整地作业。当土壤容重大于每立方厘米1.4克,并且影响作物生长时,应适时进行深松整地作业,适宜深松的土壤含水率一般为12%~22%。20厘米以下为砂质土的地块和水田区,不宜开展深松整地作业。

2.3 机具选择

深松机具类型多样,按照作业形式可分为间隔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两大类别。按作业功能可分为单一深松机和复式作业机两种,单一深松机又可分为振动式和非振动式深松机,复式作业机可完成灭茬、旋耕、深松、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非振动式深松机比较常见,主要分为凿式、箭形铲式、翼铲式、全方位、偏柱式等五种类型。各地可根据当地土壤类型、作业方式等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深松机具。

2.4 技术要求

2.4.1东北一熟区 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技术目标:保护黑土地、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深松时间:夏季苗期或秋季收获后,辽宁部分地区可在春季实施;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应加装性能良好的碎土、合墒等装置。

2.4.2黄淮海两熟区 范围: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等五省(市),以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平原等。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积蓄夏季雨水的能力;深松时间 :前茬作物收获后、下茬作物播种前,也可根据需要在玉米苗期进行深松;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5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整地、镇压、平整土地功能。

2.4.3长城沿线风沙区 范围:河北北部(含坝上)、内蒙古中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保蓄夏季雨水、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减轻土壤风蚀;深松时间:春播之前或秋收之后;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35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5倍深松深度。春播之前深松,深松机应具备较好的合墒整地功能。秋收之后深松,深松机应具备一定的秸秆处理能力。

2.4.4西北黄土高原区 范围: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和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东部、青海;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保蓄夏季雨水、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深松时间:夏季、秋季收获后;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应具备一定的秸秆处理能力,冬春季节应有一定量的秸秆覆盖地表;在坡耕地作业,不得顺坡深松,深松后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功能。

2.4.5西北绿洲农业区 范围:新疆及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宁夏中部北部;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加深蓄水层、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深松时间:夏季、秋季收获后;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应具备一定的秸秆处理能力,冬春季节应有一定量的秸秆覆盖地表。深松机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功能。

2.4.6南方旱田种植区 范围:湖北、湖南、重庆、云南等南方省份中全年不种植水稻的旱田;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加深蓄水层、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深松时间:全年任意不影响后续作业的时期;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35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及平整土地的功能。

2.4.7南方甘蔗区 范围: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甘蔗种植区;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深松时间:在甘蔗种植之前;作业标准:深度大于35厘米,不超过45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周期一般应在三年以上。部分区域可根据作物种类、土壤状况和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深松周期和作业深度。

3 实施措施

一是重点补贴大马力拖拉机及深松整地机械,保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需要;二是创新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制定深松整地作业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三是通过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四是发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推进整乡整村连片作业;五是将农机深松整地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增加地方投入,形成良好工作格局。

篇5: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

安监总安健〔2009〕1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国办发〔2009〕43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精神,切实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贯彻落实《规划》精神,切实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和落实责任;要认真研究分析,根据《规划》精神,细化本地区职业健康监管的具体规划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要加强协调沟通,推动尽快制定本地区的职业病防治规划,把职业健康监管纳入其内容;要对纳入规划的各项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同时部署、同步推进、统筹考核;要建立责任制,把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范畴,逐级抓好考核与责任落实;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下级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尽快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

二、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体系

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体系,是做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确保《规划》贯彻落实到位的前提和基础。一要尽快建立健全各级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和队伍。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尽快理顺和落实职业健康监管职责,设置职业健康监管职能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专职监管人员。同时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动市(地)、县两级落实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加强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建设。二要加强职业健康技术支撑机构建设。要对辖区内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现状进行调研和需求分析,制定相关政策,整合已有资源、开发新资源,实施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备案制,并加强规划、监督与管理。三要完善职业健康监管的工作条件,配置必要的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装备、设备和仪器以及通讯、交通设备和工具,保障工作经费,加强监管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三、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

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赋予安全监管部门的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切实落实《规划》确定的有关工作任务。一要加大职业健康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3号),通过开展专项监察、重点监察、定期监察,强化对职业危害严重的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的监管,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职业健康主体责任。二要大力开展企业职业危害申报,逐步深化,确保到2015年底实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三要做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制度的探索和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四要积极开展企业职业健康监督员试点工作,逐步实现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制度化、职业化,夯实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五要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健康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培训。

四、加强职业健康宣传和社会舆论监督工作

要加大对职业健康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强对《规划》和职业健康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职业健康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展览和论坛、组织知识竞赛、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等,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增强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举报职业健康违法行为。

五、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和组织。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需要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共同配合。要主动及时地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组织的沟通协调,密切联系、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共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要建立信息共享和重大问题定期沟通磋商机制,开展联合执法、调研、督导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推动《规划》的贯彻实施。请各地将贯彻落实《规划》的情况于2009年10月底前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篇6: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

国卫医发„2016‟43号

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前言

我国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养殖领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防治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能力不足、药店无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医疗和养殖领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制药企业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群众合理用药意识不高等多种因素,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细菌耐药最终影响人类健康,但造成细菌耐药的因素及其后果却超越了卫生领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生物安全威胁加大、环境污染加剧、经济发展制约等不利影响,迫切需要加强多部门多领域协同谋划、共同应对。

二、工作目标

从国家层面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对抗菌药物的研发、生产、流通、应用、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风险挑战。到2020年:

(一)争取研发上市全新抗菌药物1-2个,新型诊断仪器设备和试剂5-10项。

(二)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省(区、市)凭兽医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达到50%。

(三)健全医疗机构、动物源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建设细菌耐药参比实验室和菌种中心;建立医疗、养殖领域的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控制评价体系。

(四)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医疗机构主要耐药菌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

(五)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应用逐步退出;动物源主要耐药菌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

(六)对全国医务人员、养殖一线兽医和养殖业从业人员完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全面实施中小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科普教育;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宣传周。

三、主要措施

(一)发挥联防联控优势,履行部门职责。

发展改革部门促进抗菌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科技部门通过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支持抗菌药物和细菌耐药研究;财政部门安排细菌耐药控制相关经费,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抗菌药物的审批、生产、流通管理,重点加强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完善医药产业政策,促进抗菌药物绿色生产和相关成果的产业化;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做好遏制细菌耐药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中医药管理部门、军队卫生部门分别做好中医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农业部门加强兽用抗菌药物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管,减少动物源细菌耐药;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土壤环境抗菌药物监测能力建设;环境保护部门加强抗菌药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抗菌药物环境执法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抗菌药物污染物指标评价体系建设;教育部门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并落实;文化部门、新闻出版广电部门通过广播、电视等主要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

(二)加大抗菌药物相关研发力度。

1.鼓励开展细菌耐药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研究。及时掌握我国不同地区、人群、医疗机构、动物等细菌耐药发展趋势、传播与差别,加大基础研究力度,阐释细菌致病和耐药机制,为制订耐药控制策略与研究开发新药物新技术提供科学数据。

2.支持新型抗感染药物、仪器设备和疫苗的研发。加强细菌耐药防控科技部署,支持新型抗感染药物研发,特别是具有不同作用机制与分子结构的创新药物研发;支持耐药菌感染快速诊断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快速鉴别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技术设备、耐药菌快速检测仪器设备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应用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支持相关疫苗研发。推动动物专用抗菌药物和可替代抗菌药物的动物疾病预防与促生长产品研究与开发。

3.支持耐药菌感染诊断、治疗与控制研究。包括新的治疗方案、优化剂量、耐药菌感染治疗策略以及临床少用抗菌药物的再评价等,提高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水平。

4.开展抗菌药物环境污染控制研究,进行抗菌药物污染治理技术、抗菌药物在水环境和土壤中的去除以及修复技术等研究。

(三)加强抗菌药物供应保障管理。

1.完善抗菌药物注册管理制度。按照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严格抗菌药物的上市审批。依据政策对用于耐药菌感染相关创新药物、仪器设备以及疫苗加快审评审批。研究建立抗菌药物环境危害性评估制度,在医药、兽药、肥料注册登记环节,开展药物的环境危害性评估。

2.加强抗菌药物生产流通管理。加大对生产流通领域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禁止抗菌药物网络销售,打击假冒伪劣抗菌药物销售。零售药店须做好处方存留备查工作,对以各种形式规避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3.推进抗菌药物产业升级。完善医药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发展新型抗菌药物,支持抗菌药物新品种产业化。推动抗菌药物生产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促进抗菌药物绿色生产。

(四)加强抗菌药物应用和耐药控制体系建设。

1.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鼓励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由临床科室、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药学、医院感染管理等多学科组成工作团队,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菌耐药监测工作,适时发布监测报告,提高监测结果利用水平。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知识培训。改善医疗机构基础环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大力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将抗菌药物管理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予以体现,逐步实现科学、高效管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耐药控制机制。

2.加强兽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制订兽用抗菌药物安全使用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及时修订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禁用药清单。实施兽药分类管理制度,推行凭兽医处方销售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管理。严格管理抗菌药物原料药的各种销售渠道。实施动物健康养殖方式,加强养殖场所卫生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维持动物健康状态。加强药物饲料添加剂管理,减少亚治疗浓度的预防性用药,禁止人用重要抗菌药物在养殖业中应用。加大兽用抗菌药物安全风险评估力度,加快淘汰高风险品种。制订人用、兽用抗菌药物分类表,区分人用与兽用抗菌药物种类,并依据药物的重要性、交叉耐药和临床应用品种等情况确定应用级别。

(五)完善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体系。

1.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在依托现有机构基础上,设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中心,负责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与耐药监测,制订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案,组织实施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开展普遍监测、主动监测和目标监测工作。监测面覆盖三级、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监测对象涵盖住院和门诊患者,获得全面细菌耐药流行病学数据。

2.建立健全养殖领域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在依托现有机构基础上,设立全国兽用抗菌药物应用和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中心,负责养殖领域抗菌药物与耐药监测,制订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案,组织实施监测工作。建立完善兽用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和动物源细菌耐药监测网,开展普遍监测、主动监测和目标监测工作。监测面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养殖方式、不同品种的养殖场(户)和有代表性的动物源性食品流通市场,获得动物源细菌耐药流行病学数据。

3.建立医疗与养殖领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的联通机制,实现两个领域的监测结果相互借鉴参考。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与养殖领域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提供依据。

4.建立细菌耐药参比实验室和生物标本库。实验室负责耐药菌的鉴别工作,建立标准耐药研究与监测技术体系,收集保存分离到的各种耐药细菌,提供临床与研究所需标准菌株。

(六)提高专业人员细菌耐药防控能力。

1.加强医药专业学生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开设合理用药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农林院校在动物医学专业开设动物感染性疾病治疗相关课程。

2.加强相关专业医务人员培养。大力培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耐药控制人才,重点培养感染性疾病、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等专业人才,并保证培养的数量满足医疗机构需求。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耐药控制继续教育,医务人员每年要完成一定课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并考核通过。

3.加强养殖业与兽医从业人员教育。培养壮大兽医队伍,加强兽医和养殖业从业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培训,促进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提高兽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七)加强抗菌药物环境污染防治。

从规划及规划环评角度严格抗菌制药企业选址,同时新、改、扩建抗菌制药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抗菌药物污染物指标评价体系建设,就抗菌药物环境污染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境执法以及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抗菌药物监测技术方法和规范等能力建设。开展抗菌药物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相关科研工作,研究抗菌药物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推动抗菌药物废弃物减量化。

(八)加大公众宣传教育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危机的认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支农惠农活动相结合,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增加抗菌药物内容,减少不必要抗菌药物应用。开展中小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细菌耐药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从小树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观念。医疗机构加强对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指导,纠正自我抗菌药物治疗行为。定期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宣传周,每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开展宣传活动。

(九)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防控策略与技术标准制订、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人员培训、专题研讨等。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耐药监测协作,控制耐药菌跨地区跨国界传播。与国际社会分享相关耐药监测结果与研究成果,共同制订具有国际危害耐药菌的控制策略。与国际社会开展新型耐药控制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积极支持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开展耐药控制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保障力度。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细菌耐药趋势,加大对遏制细菌耐药工作的投入,用于建设耐药控制相关设施、设备及人员培训等,并将遏制细菌耐药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

(二)发挥专家力量。国家成立遏制细菌耐药咨询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员会由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中医学)、兽医学(兽药)、微生物学、药学、生物制药、卫生管理、环境保护、流通管理、流行病学、生物统计、经济学、教育、传媒、信息化建设等专家组成,对抗菌药物管理与耐药控制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各地可以参照成立本地区的遏制细菌耐药咨询专家委员会。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地要根据本行动计划要求,将工作目标和任务措施分解到具体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各地有关部门要对地区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医疗卫生和农业养殖应用抗菌药物、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依法处罚,确保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上一篇:关于互相帮助话题作文下一篇:林地征占用友情告知书1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