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品味的语文作文

2024-08-26

高一品味的语文作文(精选7篇)

篇1:高一品味的语文作文

今天,我再一次进入了厨房,放下案板,拿出各式各样的水果,轻车熟路地做起了我最爱的水果羹,看着锅里沸腾的水,袅袅白雾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让我看不清眼前的物品,思绪也飞向了小时候……

因为父母忙,所以从小我是我奶奶一手带大的,我奶奶尽管年纪大,但也是大学毕业的,常常给我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最让我着迷的是她那一手精湛的厨艺。

我最爱吃的就是果羹,从小每当奶奶做时,我就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奶奶屁股后面,坐等果羹的诞生。我看着奶奶将各种水果挑拣出来,洗净,用小刀将苹果切成块,香蕉切成段,梨子切成块,葡萄剔去核……有时忍不住了,我便伸手偷偷拿几块解解馋。当它们统统进锅之后,我便凑近锅,垫着脚紧盯锅里的动静。拨开那云雾缭绕的水蒸气,我看见水里的水果不停地翻滚着,在水中起起伏伏,像一条条调皮灵动的小金鱼,时而浮上来“换”个气,时而又沉下去嬉戏,随着时间沙漏的流逝,香气渐渐溢满了整个厨房,让人心动不已,时不时掀开锅盖向里面探头,期盼着水果羹好的那一刻。这时奶奶来了,看看锅里的水果和着急的我,笑了笑,摸摸我的头,从中盛了一碗,我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嘶,真烫!”但苹果的清香,香蕉的软嫩,葡萄的爽口,瞬间在舌尖上跳舞,在味蕾上打转,充盈着整个口腔,并充满了爱的味道。

我一天天的成长,逐渐离开奶奶,但她仍然时不时给我送来果羹,直至那一段时间——一向健康的奶奶突然病了,进入了医院,断断续续住了有几个月。那段时间,我没有品尝到果羹,更没有品味到奶奶的爱,心里仿佛丢失了什么东西,一下子就空了。突然间,我想到了什么,打起精神,模仿着奶奶做了份果羹,送给了奶奶,奶奶笑了,笑得特别慈祥,开心地吃着我做果羹。

当我的鼻腔里充溢着水果的清香,我一下子回到了现实,急急忙忙关了火,盛了一勺,送入口中。嗯,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那个品味的爱。

篇2:高一品味的语文作文

何为青春?是一天天的夜晚街边的胜利?还是那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迤逦的风花雪月?不,青春只有一次,它不应该被挥霍和浪费。青春不应被生活中的诱惑所漂色,失去它原本的飞扬的色彩,青春就应该用来追求梦想完成使命……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它总是不经意的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伸手紧握,抓住的只是空气,在青春布满藤蔓的围墙上,缓慢的攀行,回头下望,是散落一地的音符,被记忆沉吟着辗过,又被风卷起,天高云淡,仅有几缕羽白的丝云,在天空中游走,把青春的沉淀塞进时间的空隙,时间卷起所有太过平静的美好,却平淡如水。

如果你放弃追梦,停下的脚步,输给了梦想,那剩下的只有绝望。青春的本质不是粉面桃腮,不是朱唇红颜,而是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怀,青春的我们,在奋斗的坎坷中可以傲霜斗雪,在前进的道路上可以独领风骚,为青春插上理想的翅膀,让其自由翱翔,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未来就不是梦……

丑陋的毛虫把美丽的青春梦想裹进蛹里,经过了一秋一冬的为自己青春梦想做主,终于羽化成蝶在明媚的春光里翩翩起舞,丑小鸭把变成天鹅的青春梦想梳进羽毛里,经过了慢慢寒冬的为自己青春梦想做主,终于成为美丽的天鹅飞向蓝天,为自己的青春梦想做主,是为自己青春梦想做主生命中的蓝天。

克雷恪夫有段名言:“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是架在川上的桥梁,每一个人都是航行在海上的帆船,青春,梦想是我们航行的目的地,风浪中,有人迷失方向,有人奋勇拼搏,到达了对岸,铸就了辉煌。

篇3:高一品味的语文作文

一、语文阅读要简洁而深入

语文阅读要求简洁并且深入, 这样才会领会文章的主旨, 体会作者的用意。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这样的阅读现象, 在阅读课上, 一些学生常常简略地读完一篇文章, 大体了解了文中的意思, 但是等到下一堂课时, 却对上堂课的阅读内容印象全无, 虽然阅读很简洁, 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学会深度阅读, 简洁但却不简单, 适当地省去一些繁文缛节是可以的, 但是在读的过程中要慢慢品味, 进行深度阅读, 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时, 这一课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写了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分为“遇险”和“脱险”两个部分, 我们就以这篇文章为例, 分析一下品味语文, 全面调动学生思维的阅读方法。

文章片段:

一天, 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 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 说:“我刚搬到大田来, 正需要营养, 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这群杂草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 当场就病倒了。

师:读完这两个自然段, 同学们知道小水稻和杂草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生:杂草抢夺小水稻的营养, 欺负小水稻。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呢?

生:小水稻非常可怜, 没有营养就会死掉。

师:这个也正确, 那有没有发现杂草有什么特点呢?

生:杂草很霸道, 不讲理。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了杂草很霸道, 小水稻又特别可怜, 就一定要把杂草的霸道和小水稻的可怜读出来。大家反复阅读这两段, 自己体会一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可以深入体会课文中杂草与水稻的性格特征及心理变化, 通过反复阅读, 学生可以感受到杂草的霸道和小水稻的可怜, 读出的文章, 也自然会带有丰富的情感,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地深入, 对文章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深读与细品,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 不断成长, 将阅读的作用全方位发挥出来。

二、语文阅读要在比较中细品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除了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因此, 应注重让学生在比较中细细品味和揣摩, 在玩味中品, 在鉴赏中品, 在比较中领略语文的魅力。作为教师,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时比较, 比较文章的题材、句子的结构、词语的运用、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 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果。那么怎样在阅读中比较呢?

例如, 我们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时,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励志的小故事, 主人公谈迁在遭受挫折以后, 仍然不屈不饶, 努力创作, 创作了《国榷》, 为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这篇文章中, 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他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 他不顾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 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这一段文章中了使用了“一袭破衫”来形容谈迁创作条件的艰苦, 假若同学们将文中的“一袭破衫”换成“一件破衫”或者“一身破衫”“一套破衫”再读一下试试, 比较一下与“一袭破衫”的区别, 在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多次阅读比较, 学生会发现“一件破衫”或者“一身破衫”“一套破衫”在读的时候, 语言上感觉会比较生硬, “一袭破衫”能够更加形象地表达谈迁所处环境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更加突出谈迁不屈不挠, 不畏艰辛, 坚忍不拔的品质。

在比较中阅读, 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通过不同词语、短句之间的比较, 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提高阅读效率。

三、语文阅读要不断延伸和扩充

语文阅读要进行不断延伸和扩充, 阅读的资料毕竟是有限的, 我们要将阅读的内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在生活中品味阅读内容的真谛。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一课时, 教师可以围绕“诚实与信任”这一话题, 结合身边发生的例子进行延伸, 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诚实与信任”的深刻内涵,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课堂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列举身边的“诚实”、“信任”的例子, 如班主任把班费交给班长保管, 是对班长信任的表现, 同学们捡到别人丢的东西, 及时上交是诚实的表现等等, 每个学生都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故事进行举例, 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与“诚实与信任”相关的一些文章让学生阅读, 如《许衡不吃无主梨》《关无信失国》《季布一诺千金》《花衣吹笛人》等等, 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 阅读教学紧紧抓住“诚实与信任”这一话题, 充分展示了诚实与信任的含义, 并把阅读教学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让原本有限的内容变得更加丰盈和充实, 这才真正实现了“有效”“有味”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综上所述, 语文深度阅读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需求, 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透过表面深入本质, 并把阅读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 感受语文的韵味, 点亮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陆红兵.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辩护[J].语文教学通讯.2011 (09)

篇4:高一作文品味幸福

英子的眼泪簌簌地往下流,满心的委屈全都化为泪水,从眼眶里不断溢出来。英子跑出了屋子,把那些野菊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发疯似地踩了又踩,踩烂了,英子却又心疼了。她俯下身子,盯着那被她摧残得四分五裂的野菊,失声痛哭起来。英子发誓,以后再也不理父亲了。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英子期待着能在梦中遇到母亲,但她却做了一个噩梦。她梦到父亲在干活时,因体力不支晕了过去,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醒来。她吓得不停地发抖,大声痛哭起来,但看到在一旁熟睡的父亲,又赶紧用被子掩住了口。睡梦中的父亲是如此慈祥,英子看着父亲,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心。她想:父亲一定是累坏了。这个念头在她脑中一闪而过,她似乎不那么埋怨父亲了。

父亲的一声长长的呼气声从英子耳畔传来,在半夜他就已经起了床。昏暗的灯光中,英子凝视着父亲的背影,她想起那场梦,便下定决心要在上一次山。前几天,她听村里的大婶说菊花茶能够减缓压力,便趁父亲出门干活时去采了一些野菊,没想到回来时却正好碰见了父亲。

房门外又传来父亲的脚步声,英子赶紧闭上了眼睛。父亲蹑手蹑脚地来到英子床前,看着他愿意拿命珍惜的女儿,心中不禁一颤,流下了眼泪:“英子啊,我可怜的孩子!当年你妈就是上山取水时不幸摔下了悬崖。爸爸已经失去了你妈,爸不想再……”父亲没有再说下去,抹了抹眼泪,帮英子掖好被子便出门了。

忏悔,痛心,感动像海潮一般一波一波涌上了英子的心头。英子终于知道,原来父亲一直独自承受着母亲去世的巨痛。父亲一直无怨无悔地为她付出,然而她却一直把刀往父亲心口上捅。

山上,阳光明媚,一切都焕发出生机的光彩。英子和大婶一起上了山,满山的野菊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英子张开双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意,她知道,这就是幸福。

篇5:高一作文:品味孤独

品味孤独

纪伯伦曾经说过:“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青春路上,我们有拼搏,有汗水,有努力,有付出,可是否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回首以前的自己是否有孤独。

时间不会心软,它的脚步一向一往无前,驶向属于他的港湾。梦想随心远行,希望绽放光彩。那孤独到底是什么呢?

心底回荡梦的指尖,有人说:孤独是在月圆之夜,一个人对酒独酌;也有人说:孤独是在漫漫长夜,一个人走过。亦有人说:孤独是心尖的爱人,与你从此天各一方。 其实孤独并不是像大家想象中的悲伤,往往孤独是陪伴伟人成长的一部分。踩过时间留下的滚滚烙印,走过滴滴的历史脚步,当我们重新去翻开中国的古代史:在当时的秦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改革家,他掀起了中国改革史的本迹,他是我们所熟知的`商鞅,秦国因他的改革而变成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历史王朝,可这位有着伟大政绩的改革家,谁会想到最后他会是五马分尸的结局。但孤独就是这些活在历史前沿的人逐梦付出的鲜血。

远方的梦,现实的话。我们其实从未理解过真正所谓的孤独,也许我们眼中,一个人,一条街,一个人的音乐,一个人的城就是孤独,可有没有孤独的真正意义。

在字典中它的解释是一个人,孤单,可是否有人探究其法。青春路上,前进的征途;梦幻远方,最初的守候;千万美景,绽放这光芒。纵使长情千古恨,世间万物生光辉。或许孤独没有某一确定的答案,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而千千万万人中又会有别样的孤独。是否孤独造就伟人,是否成功需要孤独,只有实践才知道。

幻梦远航,缘起的色彩。当光辉释放希望,孤独是否会驱走;当逐光的飞蛾为此死去,没有人会懂它的追求;当蜡烛燃烧幻灭自己的希望,没人懂得它的付出。可就像默默付出的科学家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都有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仰望这蓝天,俯首这苍茫大地,春天的气息播撒着春天的种子,那是希望的种子。看着这充满绿色的风景,不禁深思,孤独是否像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卢梭说的那样“孤独的生活是愉快的,因为他是自由的。”也许孤独是好事。

一日孤独,心之梦;岁月孤独,爱之亲;花开日落,靡之音。

篇6:关于品味时尚作文高一

我本以为自己是不太关注时尚的。外面流行什么,与我何干?再时尚,如果不合我的口味,也没什么可在意的。

我呢,喜欢淡色的衣服:米黄、浅蓝、浅紫配白色,都是我心仪的颜色。

因而我很长时间内都对时尚毫不关心。

到小学六年级时,我才加入班级QQ群,这才发现我已经“落伍”很久了。大家在网络上的一些流行语,我有许多不了解意思。既然交流起来很困难,那么久以不变应万变,在群中“潜水”,揣摩意思吧。

如今我在群上活跃了许多,发现开启QQ的红钻、黄钻等,已经是一种时尚。我们这些互联网时代的人,已经把QQ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现实中,我们也许不比别人强,在网上我我们可以为自己在群体中拔得头筹而快乐不已。

原先对“时尚”不甚关注,慢慢地,我发现“时尚”一词是有排他性的。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我就与你为友;你若不知,我就排斥你。“时尚”的产生,就是为了寻找自我认同。

现在,时尚不是“高大上”,而是体现在生活中。比如,日前流行在头上戴花草形状的发卡。近几年来,各种古时的锦绣图案出现在大街小巷。我还曾在一家店里看到许多以云锦做装饰的衣服。

这些时尚,有些是长久的,有些如过眼云烟。

像复古之风,寻求简朴、自然,是人们在节奏越来越快的都市生活中的需要,因而经久不衰。只要是人们本性中追求的东西所形成的时尚,都可以说是有内涵的,因而成为了经典。

如暴风雨般袭来,又转眼间退去的时尚,大多也只是盲目的跟风。比如商场里的时髦衣服,上柜不久马上就被标上“大甩卖”的标签。一时的时尚,并不能长久。

篇7:语文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方法

一、准点切入——将全文调动,教活文本

我认为,要将文本讲好,首先要选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只要这一点选对了,就不会将课文讲得乱七八糟。怎样“准点切入”呢?引用方智范专家的话“要目中有人,目中有文”,即根据学生和文本的具体情况来定。例如:《烟台的海》品味语言的切入点可以选在文章的结尾:“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话剧。”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你是怎样理解的?让学生找出文章里的文字谈一谈,并从文章中找出证据来。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先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教师再相机指导、品味,全文的感情基调就呈现出来,文本也就活了。

二、串串连连——用语言品味串联起全篇

有些文章,是可以找出几句类似的重点语句的。这样的文章,就可以用“串串连连”的方法来品味语言,即用这些类似的语句串起整个语文课堂。拿《斑羚飞渡》来说吧,可以串起全文的线就可以选在彩虹上,三次出现彩虹的情况、描写、含义,都可以拿来比较品味,然后将彩虹的品味延伸开来,进入对斑羚描写的品味。例如,最后一次彩虹描写就可以这样引导品味:“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文字中的彩虹是怎样描写的?它有着怎样的含义?在学生体会了彩虹的含义后,就直接追问:“文末的灿烂指的仅仅是彩虹吗?还有什么?”用这样的追问,引导学生将思维从彩虹转移到探究镰刀头羊的自我牺牲精神之美。“找一找前文中对于镰刀头羊的描写,根据文中的描写赞一赞这‘灿烂’的精神。”如此,用对彩虹描写的品味,串起对文本的解读,直至对文本要透露的精神层面问题的探究。

三、添改漏换一一偷梁换柱的语言品味法

教会学生品味语言,其实也可以“耍”一些手段的(不敢谈计谋了,上一次作业我差点荣获最佳阴谋奖了)。在我们准备教学生品味的语句上添一点、漏一点、改一点、换一点,也可以达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目的。而且,我们添改漏换不一定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标点,一个称谓。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故意犯错、假装糊涂。总之,要让你的品味语言的引导表面看来风平浪静,而在学生内心要让他波涛汹涌——这是我所追求的境界。例如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我们可以学习一下这样的做法:板书故意出错,把那题目就写成“一本男孩子读的书”,学生就会很快地、很得意地笑话我了——看,老师也出错;没关系,让他们乐和一下,装作若无其事再问:“不就落了一个字嘛,我觉得和课本上的题目差不多”。这时,学生就不干了,怎么能差不多,差多了。好,那就让大家说说差在哪里。七嘴八舌,一个题目的品味就出来了,学生也懂得了语言的精妙,懂得了写作需要推敲。另外,像“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中,把“放”换成“扔”,体会“放”字表现出的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难舍;“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漏掉“还”字,就不能更好地表现朱总司令的着急和对藏胞的关心。这些都值得我们用“添改漏换”的方法引导学生多琢磨、多品味。

四、朗读吟悟——必不可少的品味方法

这是品味语言的“压轴大法”。我认为,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可以用分析代替朗读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除了分析还是分析,语文课堂将失去它的活力。仔细想想我的课堂,只要有朗读的声音在,有朗读的指导在,一定有学生的兴致在。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从杂志上认识了韩军老师的“吟悟法”,至今记忆犹新。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可以用这样的步骤来朗读吟悟,指导学生品味语言。①初读,你读出了什么?②你是从哪些词语(那几句话)读出这样的感觉的?③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来读这关键的词语(语句)?为什么你要这样读?读给同学们听。④大家评论一下,这样读可以吗?你觉得怎么处理这段朗读会更好?⑤老师也想读一读(示范读要抓住时机)。特别是在学生说“为什么这样处理朗读”的时候,老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意见和理解。这个谈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一起解读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能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朗读”的原因,也就是理解了文本和语言,也就实现了对语言的品味。

上一篇:华为企业执行力资料下一篇:岁月流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