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七夕节送巧克力的理由

2024-05-27

解读七夕节送巧克力的理由(精选3篇)

篇1:解读七夕节送巧克力的理由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因被赋予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传说而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而现在的年轻人在这一天多会为自己的恋人准备巧克力作为礼物,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追溯到西方情人节的习俗了。

西方的情人节是2月14日,当天,小伙子常以赠送一枝红玫瑰来表达对恋人真挚的感情,而姑娘则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为回赠的礼物。

在芬芳四溢的巧克力词典里,“爱”永远是永恒的含义。一直以来,巧克力都是情人之间不可或缺的爱情信物。在浪漫喜庆的季节里,巧克力代表着“浓情”,你赠我玫瑰,以花为誓赠我一生之诺,我手捧巧克力,回赠你一生的甜美生活。因此味道香醇浓郁,口感柔滑细腻,余香飘渺的巧克力成为了情人节表达爱意的上乘之选。

情人节送巧克力和红玫瑰虽是西方的习俗,但因为表达了恋人间的互相爱恋,传递了美好的蕴意,因此被全球推崇,而中国人也效仿这一习俗,在“中国情人节”这天,送给恋人娇羞的玫瑰花与甜美的巧克力,以表达自己对恋人的情感。

巧克力是快乐的制造者。这是因为赋予巧克力独特魅力的成分来源于可可豆。可可豆香醇甜美的独特味道使人们在食用巧克力时口感香甜,滑润细腻。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巧克力给人带来好心情是因为巧克力中的苯乙胺可以帮助调节人的情绪。巧克力中还含有丰富的镁元素,镁具有安神和抗忧郁的作用。一块44克重的德芙黑巧克力中,镁的含量约为50.6毫克。

尽管很多人抱怨巧克力是甜蜜的诱惑,常令人不知不觉就变胖,不过,近年来很多研究也证实,巧克力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剂多酚,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显着作用。不过,每天的量保持在10克左右即可,而选择黑巧克力则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长此以往,你可能会发现,巧克力不仅让你心情愉快,并且身体也更健康了。

篇2:解读七夕节送巧克力的理由

意象起源于象征主义的出现。在19世纪末期, 一些欧洲学者因为对社会生活和官方的沙龙文化不满, 采用象征性的手法来表达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希望。就文学层面上来说, 象征经常被用来表达抽象的观点。至于电影意象, 则是对意象原意的一个延伸, 它通过画面构图、色彩的运用、光影的转换、人物肖像的特写、镜头运动变化以及某种具象性事物的反复出现等方式, 能够营造一种浓烈的特定环境氛围, 赋予人物特定的性格特征, 从而让电影画面更好的服务于电影理念和主题。在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选择用具体的事物来达到更深的表意效果。在电影《玛丽与马克思》中巧克力作为一重要意象, 贯穿了两位主人公交换信件的全过程。本文拟分析巧克力在玛丽与马克思友谊发展中的象征意义, 并阐述巧克力对玛丽和马克思性格的影响。

二、电影回顾

《玛丽与马克思》是基于导演亚当·艾略特真实人生经历的一部半自传式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两个笔友通信几乎长达二十年的简单故事。玛丽·黛西·丁格尔是一个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八岁小女孩。由于前额上丑陋的胎记, 她没有一个朋友。马克思·杰瑞·霍洛伍兹是一个居住在纽约并且自闭肥胖的中年犹太人。这两个人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交汇到一起的可能。但是在1976年, 玛丽无意中写了一封信给马克思, 并随函附寄了一根樱桃巧克力棒, 她在信中问马克思美国的小孩是从哪里来的。从那以后, 玛丽和马克思就成为了彼此的笔友。他们一同经历了人生和友谊中的起伏浮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在电影的最后, 也就是在1994年, 长大后的玛丽终于有机会去纽约看望马克思。令人遗憾的是, 那天清晨, 当马克思抬头看着满满一天花板玛丽写给他的信件的时候, 他满足而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这部电影带观众经历了一场关于真诚友谊和自我剖析之旅, 向观众展示了一群渴望被爱和被理解的人们的内心世界。

三、巧克力意象的合理性

巧克力是贯穿影片的主线, 之所以选择巧克力这一意象, 一是因为巧克力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二是因为影片的情节推进和影像风格需要。首先, 巧克力在西方是非常大众化的食品, 容易获得并且经济实惠, 它象征着甜蜜和关爱。自从固体巧克力在1847年被发明以来, 它很快就成为了西方世界最受欢迎的甜点和礼品。人们经常用巧克力来表达像爱和关心之类的积极的情感。比如, 人们经常在情人节送珍爱之人巧克力。因此, 巧克力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帮助两个主人公传达他们彼此的鼓励和支持。而且, 科学研究发现, 巧克力中的甜味和丰富的镁元素能够缓解不安和沮丧。两位主人公都很孤独并渴望被爱, 于是巧克力能够给他们带来内心世界满足感和宁静感。

另外, 巧克力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玛丽和马克思相隔千里, 依靠鸿雁传书, 巧克力为固体形态, 体积小巧, 包装精美, 而且有较长的保质期, 适合长途运输。此外, 巧克力的形状和口感多种多样, 这就给电影提供了多重的选择, 使观众不会觉得乏味单一, 这种细节上的变化给整部电影注入了活力。我们不难发现, 从最开始的樱桃巧克力棒, 马克思钟情的巧克力热狗, 到两人重拾友谊时马克思寄给玛丽的蚂蚁巧克力, 以及马克思在公交车站和陌生小女孩分享的香烟巧克力, 无处不透露出巧克力给电影带来的丰富活力和深层隐喻。

最后, 巧克力也符合影片的影像风格。电影主要的色调是棕色和灰色, 两位主人公的皮肤呈浅灰色, 穿戴的衣物也多以黑色、棕色和灰色为主, 棕色的巧克力与整体色调一致。如果电影选择一个色彩艳丽花里胡哨的意象, 就会破坏整部电影的和谐。此外, 电影关注的是心理和生理上有缺陷的群体, 这样的主题就给电影营造了一种温暖但是忧伤的氛围, 所以甜蜜中带着苦涩的巧克力也是理想的选择。

四、巧克力的象征意义

(一) 心灵的慰藉

我们从电影中可以了解到一些玛丽和马克思的主要特点。玛丽是一个孤独的女孩, 渴望着来自朋友和家人的陪伴, 她唯一的朋友只是一些手工制作的卡通人偶。在电影中, 玛丽每一次吃巧克力的时候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是巧克力滋润了她孤独的心灵。马克思是一个中年男人, 他和玛丽一样孤独, 却也同样喜欢巧克力, 甚至马克思的人生目标之一就是拥有无尽的巧克力热狗 (他在中了彩票之后实现了这个目标) 。玛丽和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 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 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 面临着不同的生活问题, 小女孩玛丽所烦恼的是额头上丑陋的胎记和如何结交朋友, 而让中年人马克思纠结的却是如何摆脱肥胖和他不喜欢的女人, 以及怎样才能让纽约人不随地乱扔烟头, 但是巧克力建立起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联系。自然而然的, 当含有巧克力棒的第一封玛丽写的信寄到马克思手中时, 这封信直接开启了他们的友谊之门, 这段友谊建立在他们对巧克力的共同热爱之上, 也正是巧克力缩短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并且为这段长达二十年的友谊打下稳固的根基。

(二) 友谊的纽带

电影随着巧克力的交换而逐步发展, 巧克力见证了他们两人友谊的加深过程, 每一个巧克力都意味着他们友谊的不同发展阶段。玛丽第一次给马克思寄去她最爱的樱桃巧克力棒时, 马克思用他最喜欢的巧克力热狗回寄给玛丽。找到两个陌生的个体的共同之处的樱桃巧克力棒象征着两人友谊的开始。当玛丽给马克思寄出第二封信, 并寄去了她的早餐和澳大利亚巧克力, 马克思从中感到了一股强烈的信任感。巧克力又加深了二人的精神联系。在马克思住院八个月之后, 他以寄给玛丽一盒巧克力蚂蚁的方式重新和玛丽取得联系。玛丽很开心, 就原谅了马克思的短暂消失。巧克力化解了他们的误会并且进一步稳固了两人之间的友谊, 他们通过巧克力与彼此保持联系。在他们友谊的至高点, 马克思甚至吐露他接受玛丽成为他唯一的朋友。随着巧克力在两大洲之间的互换, 他们的友谊持续升温。

(三) 信心的来源

对玛丽来说, 巧克力让她抛开自卑, 树立自信。在孩提时代, 小玛丽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边吃炼乳和巧克力边看她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因为无论何时玛丽需要巧克力, 它总是在玛丽身旁, 巧克力缓解了玛丽深深的孤独之感, 为她带来了巨大的快乐。无疑巧克力在玛丽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巧克力是玛丽重获她丢失的自信的源泉。比如, 玛丽因为额头上棕色的胎记, 在学校总是频繁地被校友伯尼·克利夫嘲笑。疤痕让玛丽感到羞愧和自卑。马克思在那时候给了她一个建议:“告诉伯尼·克利夫你额头上的胎记是用巧克力做的, 它意味着当你到了天堂之后会掌管所有的巧克力”。之后玛丽转述了马克思的话给伯尼, 并且警告伯尼如果他继续欺负她的话, 伯尼在天堂将得不到巧克力。伯尼害怕得哭了。这对玛丽重拾自信来说非常关键, 当她的胎记与巧克力联系起来时, 她不在为此感到羞耻反而引以为豪。没有了心理的障碍, 玛丽变成了一位自由自信的女士, 以至于在后来她拥有足够的勇气去对爱人表白并且追求事业上的成功。

巧克力也让马克思走出自闭, 拥抱世界。在玛丽给马克思偶然的通信之前, 马克思过着孤僻的生活。当他感到紧张或者精神不适时, 他只能通过吃巧克力的方式来镇静自己。巧克力是减轻他不安的魔力食物。比如, 马克思在去见一个在暴食者匿名会议上认识但是他不喜欢的女人之前, 他会在公交车上吃两个巧克力热狗来缓解他的紧张感。在电影中, 玛丽给马克思写信问到关于爱的事情, 这勾起了埋藏在马克思心中的许多痛苦回忆, 令马克思感到格外不舒服, 他一口气吃了36个巧克力热狗才冷静下来。由此可以看出吃巧克力是马克思消除紧张情绪的唯一方法。

在玛丽成为马克思的朋友之前, 马克思害怕和其他人交流。他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中, 不让任何人靠近。与此同时, 其实他也非常渴望有一个朋友。因此, 他创造出了一个想象中的虚拟朋友——拉沃利。从那之后, 拉沃利成为了马克思唯一能够与之交流的人。马克思拒绝和陌生人接触。在电影的前一部分, 马克思每一次在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 他都只是带着头盔安静的坐在那里, 不予理睬他人奇怪的眼光。但是随着马克思和玛丽互换巧克力和信件, 所有的事情都悄悄地发生着改变。马克思开始尝试着走出孤独, 去触碰外面的世界。有一天, 当马克思再坐在公交车站时, 坐在他旁边的小女孩给了他一个糖果。马克思在犹豫之后接受了, 并且给小女孩递过去一根香烟巧克力。这并不只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简单的互换物品。这是马克思通过巧克力尝试接触外面世界的第一步。除此之外, 在马克思去给玛丽寄包裹的路上, 他还给了路边曾经激怒过他的拾荒者一个巧克力热狗。马克思通过巧克力找到了抚慰他不稳定情绪的另外一种方法。毋庸置疑的是, 巧克力奇迹般的力量给马克思带来了走出自闭世界的勇气。

五、结语

在电影《玛丽与马克思》中巧克力意象反复出现。巧克力体积小巧, 漂洋过海, 成为玛丽和马克思传递友谊的鸿雁;巧克力滋味甜蜜, 为主人公带来幸福和关爱;巧克力颜色独特, 成就了影片棕灰相间的色调和简介质朴的影像风格。巧克力帮助玛丽找回了在童年时代失去的自信, 从而使她敢于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爱情, 并取得成功;巧克力舒缓了马克思的紧张情绪, 让他感受到外界的关爱, 从而有勇气去接触外面的世界继而走出自闭症。巧克力是玛丽和马克思共同的心理慰藉, 是两人友谊的基础和纽带, 带领他们走出孤独的自我世界, 从而完善人格, 树立自信, 寻找幸福。

参考文献

[1]谷利源.探寻巧克力的历史.科技文萃.期刊论文.2002 (12) .

[2]何媚.对影片玛丽与马克思的结构主义解读.四川: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0.

[3]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4]刘玉凤.甜味觉受体及信号转导研究进展.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1 (1) .

[5]米洁玢.美国精神中的几朵奇葩.青春岁月, 2013 (6) .

篇3:解读七夕节送巧克力的理由

爱上巧克力,7个理由足够

春节与情人节又组团来到,巧克力又会被我们频繁地作为礼物收到或送出,但巧克力并不只专属于节日,它属于每一天——每天,我们都能找到喜爱巧克力的理由。

无法抗拒的——美味

吸引我们的首先是巧克力固有的独特风味。一块巧克力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但可可豆经发酵、干燥和焙炒后产生的独特天然香气才是巧克力的主题。

可可碱带来令人愉快的苦味,可可脂负责产生丰腴滑爽的口感。再配以糖、乳脂、麦芽等辅料,使巧克力不仅保持了可可特有的滋味,同时变得更甜美可口。

悠长迷人的——历史

巧克力已流行了数千年。许多有关巧克力的迷人故事记录在形形色色的卷轴和手稿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批玛雅时期的巧克力容器,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可可豆受到玛雅人的敬畏,并被认为是“神的食物”。在每年4月的节日庆典上,古代玛雅人都要表达他们对可可神的尊敬。

出人意料的——健康好处

众多历史药典记载了可可豆的治疗功效,如《佛罗伦萨药典》描述了如何用可可豆、玉米和香草缓解发烧和治疗心脏衰竭。现代医学研究者也非常关注巧克力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定期进食少量的巧克力,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是一个积极健康的信号。

巧克力有利于心脏健康

黑巧克力对心脏特别好,与其他食物相比,可可豆中多酚含量特别高。多酚具有与阿司匹林相似的抗炎作用,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巧克力增强免疫力

通过药物手段调节免疫功能有一定风险,而巧克力中的类黄酮物质让它能够既美味又可以安全地提高人体免疫力。

巧克力降低胆固醇

巧克力中的可可脂虽然是饱和脂肪,却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与健康好处兼收的——美丽效果

研究显示,与人们“吃巧克力会发胖”的印象相反,常吃巧克力的人体重指数反而比较低。黑巧克力富含纤维,比牛奶更会哄骗我们的肠胃,还会降低我们对甜食和高脂食品的渴求。常吃巧克力的人只吃一小块巧克力就能有饱腹感,而不会狂吃十多种零食。

巧克力会让你长粉刺?错误。在医学试验中,吃巧克力的试验组中长粉刺的状况与不吃巧克力的那一组几乎完全一样。相反,黑巧克力是皮肤的救星。人们发现,黑巧克力的黄酮类抗氧化剂能保护皮肤,免受太阳的紫外线伤害。当然,即使吃了巧克力,你还是得涂防晒霜哦。

关键时候带给你——力量

运动和出游使你心情愉悦,而巧克力能及时为你补充在运动中消耗的营养物质。由于巧克力能量密集浓缩,体积小,便于携带,不易产生饱腹感,因此对参加运动和在旅途中的人来说,都是最理想的能量补充剂。

每个人都追求的——快乐

巧克力令人心情愉快,不只是爱吃者的共识,而是有大量科学研究证明过的。据科学论证,巧克力成分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体内荷尔蒙的变化,让人产生如热恋中的感觉,同时富含的镁元素也具有安神和抗忧郁的作用。据报道,常吃巧克力的人感受到的压力会相对较低。玛雅人认为可可豆的芳香使人精神振奋并能刺激情欲。现代社会也有同样的研究报道,适量食用巧克力可以帮助爱人们享受甜蜜的性福。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分享

巧克力是最适于分享的食物。世界上有无数种美味糖果,为什么独巧克力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受认可的礼物?有人说,因为巧克力可以传递一种“此刻我与你在一起”的幸福感。当你把巧克力送给另一个人时,就是把你的衷心祝福送给了他。

链接:巧克力趣史

◎巧克力的原料可可4000年前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看到可可的第一个欧洲人是哥伦布。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中美洲文明社会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已经食用可可豆几千年了。

◎西班牙人在可可里加进水和糖,熬成一种又香又甜的液体,这就是最初的巧克力。

让我们爱不够的那些巧克力

巧克力可以分为工业化生产的巧克力和手工制作的巧克力。工业化生产的巧克力世界各地商场都有卖,我们熟知的各种品牌巧克力多在这个范围。而令人称道的手工巧克力更多集中在以制作巧克力著称的欧洲国家,比如瑞士、比利时,很多需要亲临当地才有机会尝到。比如Sprungli for sure,瑞士最古老的巧克力,并不出口到海外。当日出品的松露巧克力,保质期只有24小时。如果你旅行时路过这样一家可遇不可求的手工巧克力店,别犹豫,尽情享用吧。

黑巧克力:最纯正的巧克力能量

黑巧克力又称纯巧克力,可可脂含量30%以上,乳脂含量少于12%,硬度较大,微苦。

黑巧克力标注的百分比是指可可的含量,其中包括了可可粉和可可脂两大成分,并非单纯指可可脂的含量。可可本身并不甜,而是苦味的,因此可可含量超过85%的高纯度黑巧克力并不受普遍歡迎,却是巧克力真爱粉的宝贝。

就像名酒和好咖啡一样,根据可可豆产地不同和制作方法的差异,黑巧克力也有很多很出名的品种。各类花式巧克力也是以黑巧克力为原料加工的。

nlc202309041158

牛奶巧克力:可可与牛奶的完美恋情

牛奶巧克力可以说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一类巧克力。相对于纯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的味道更柔和、更甜蜜。牛奶巧克力一度是瑞士的专利产品,直到今天,世界上最好的牛奶巧克力仍然出产于瑞士。

牛奶巧克力并不是牛奶加黑巧克力这么简单。好的牛奶巧克力是可可与牛奶香味的完美结合,欧盟的规定是,只有可可粉含量在25%以上的巧克力產品,才有权使用牛奶巧克力这个名称。有调查显示,东方人最爱牛奶巧克力的口味,因此进口到国内的巧克力大多是extra milk(牛奶加量),通常也比较甜。

白巧克力:巧克力世界的小小异类

巧克力的颜色与原料有关。颜色浅的巧克力中可可脂含量高些,颜色深的巧克力可可粉的含量高些。黑巧克力同时含有大量可可粉和可可脂,而白巧克力则不含可可粉,只由可可脂、糖、牛奶和香料制成。

可可脂是令巧克力在室温时保持固体而又很快在口中融化的原因,因此白巧克力和巧克力有同样的质地,只是味道不同。和一般巧克力不同的是它不含可可碱和咖啡因,而且由于乳制品和糖的含量相对较大,所以甜度高。

果仁巧克力:美味营养都加乘

加入了果仁的巧克力口感和营养都更丰富,比如含有杏仁的牛奶巧克力,也相应增加了钙、铁与核黄素的含量。

果仁在巧克力中常以整粒或碎粒的形式存在,有藏在巧克力里面的,有碎碎地黏在巧克力表面的。与最与巧克力搭配的果仁有榛子、杏仁、核桃、开心果、花生等。

酒心巧克力:小心味蕾醉倒

这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你小时候是不是也吃过锡箔纸包装的上海酒心巧克力——咬开巧克力层,是一层厚厚的糖衣,混合着不辣的低度酒汁?而欧美出产的酒心巧克力品种就更丰富,几乎所有种类的洋酒都能出现,葡萄酒、朗姆、伏特加,更特别的,是在巧克力中包入一整颗酒浸樱桃。

松露巧克力:外表质朴的奢侈美味

别误会,松露巧克力里并没有松露,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它外表沾有一层可可粉,形状又不规则,看上去很像沾了沙土的松露。松露巧克力的内部多是柔软的,所以也被叫做软心巧克力。软软的内芯加上脆脆的外皮,还有最外薄层微苦的可可粉调剂,三重口感结合起来非常美妙。如今的松露巧克力有美式、欧式和瑞士式三种配方,口味上也不尽相同。几乎所有的欧美巧克力店都会出售松露巧克力,因为这是他们最喜爱的巧克力甜点。

花式巧克力:人生就是盒巧克力糖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颗吃到的会是什么味道”这话说的就是花式巧克力。其实花式巧克力并不是一个精确的分类,人们把有漂亮形态和口味的巧克力统称为花式巧克力。它或许是实心纯巧克力,或者是果仁、夹心巧克力。它可能是任何形状,任何口味,但它一定是赏心悦目,千变万化的。这就是最迷人的巧克力礼盒。

上一篇:工业设计评价分析报告下一篇:儿童四岁教育故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