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记叙类评语

2024-07-26

作文记叙类评语(通用8篇)

篇1:作文记叙类评语

记叙类作文评语参考

1、文章语言简练、规范,开篇吸引人。

2、开篇简明扼要,精炼有序,颇有新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4、能较好的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事例具体、生动。

5、文段承上启下自然,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品质,令人感动。

6、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

7、心理描写细腻,比喻贴切,用词生动.8、文章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读者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9、,结尾含蓄,点明主题.10、结尾简炼,感人。

11、结尾呼应开头,结构完整。

12、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13、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14、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感染力极强。

15、开头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16、文章对气氛的渲染充分而且恰到好处,对重点对象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立意高远,令人赞叹。

17、文章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18、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19、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

20、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21、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22、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

23、文章以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欢声笑语,不失为一篇佳作。

24、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5、善于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26、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27、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28、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29、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30、记叙语言简练而准确,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套,值得借鉴。

31、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32、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33、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34、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35、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36、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开头结尾诗化的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爱不释手。

37、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38、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到好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39、文章选材新颖,所写之事,乡村生活气息浓郁,富有情趣,读后令人身心愉悦、舒畅。

40、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41、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42、对…生动而详细的叙述,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这是文章成功的一大要素。

43、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44、本文是一篇较为成熟的叙事明理之作,文章以准确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事件的全过程,跌宕起伏,妙趣横生,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45、本文三大成功之处::首先是注意选取最美好的片断来写,其次用词准确,第三文章结构紧凑。

46、本文围绕…这一中心组织材料,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

47、文章虽短,但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48、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49、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采用了合适的语言把…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出来,文章虽短但不显单调,

篇2:作文记叙类评语

正播到最激烈比赛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广告,哎,真没趣!一向最不喜欢看广告的我,就看起了课外书《闪着泪光的决定》,看得我泪流满面。看了一会儿后,妈妈房间的电视里突然出现了音乐,我最喜欢听音乐了,我马上跑了过去,没想到,竟是广告,我正想走开,妈妈却叫住我,说“快来看看这个广告吧,很有意思。”我才不要呢,刚想说出口,却又咽了下去,我怕妈妈会责怪我,就说:“好,偶来了。”我走过去。我看着电视,里面正在放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和他的母亲慢慢变老的故事,男孩在妈妈的关爱中快乐健康地成长着,母亲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渐渐地老去,越来越孤独……

看着看着我的眼泪又不禁流了下来,让我回想起以前的不懂事,老是会大声说话,和妈妈顶嘴。这些坏习惯,妈妈给我指出来,可我还是一意孤行,不改正,照以前的样子,持续这些不好的习惯。还有啊,有时我还会对妈妈撒谎,当然,这些妈妈都没有当面对我指出来,但是,这个广告都帮我指了出来,我还真得感谢它呢!妈妈看我流了眼泪,忙问我怎么啦?我说:“没事,我只是打了一个哈欠。”

这将是我对妈妈撒的最后的慌话,我会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会改掉坏习惯的,我会永远爱你的,你让我真正长大了,“I love you!”。

篇3:高考记叙类作文精巧构思探秘

一、一线串珠法

“流水账”是记叙类作文写作的大忌, 究其因, 主要是作者缺少连缀典型事件的功力。如果作者能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 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珍珠 (事件) ”, 就能逐层拓展文章丰厚的内涵, 使文章迸射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

山东一考生的《今天去远行》, 通过“行囊”中的各种物品勾起自己对生命历程中“爱”的回忆, 表现了自己对“人生行囊”的看法。作者在“行囊”这根红线上, 巧妙地缀上了“我”人生历程中四颗“沐爱”事件的“珍珠”:一是织毛衣 (妈妈的爱) , 二是找弓箭上的小铁钉 (爸爸的爱) , 三是撕书折纸飞机 (姐姐的爱) , 四是玩玻璃球 (伙伴的爱) 。请看第三、四颗“珍珠”:

远行第三站, 走着走着便饿了, 我好期待, 接下来在行囊里我将找到什么呢?一块石头?一辆玩具车?竟然是纸飞机——一架用课本折叠成的纸飞机。我恍然记起自己所犯下的过错。我仍然记得姐姐因焦急而流下的泪水。她埋怨母亲随意放置她的学习用品, 埋怨父亲只顾着看电视而不帮她找一下课本, 却一点也不怀疑她的弟弟, 她甚至害怕自己的声音太大吵醒了他——那个将她的课本当作纸折飞机来玩的人。我沉默了。姐姐的爱鼓舞我继续前行。

远行第四站, 走着走着便困了, 我放下行囊, 摸了一下自己的脸, 忽然, 一个亮晶晶的玻璃球从背包中滚了出来。我拾起来对着太阳看了一下, 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看看吧, 是不是很特别?”的确十分特别, 几种颜色交织在一起, 好像一簇斑斓的花朵, 但为什么我的心好像被针扎了一样呢?我猛然回忆起和他玩耍时的情景, 有时徜徉在河边的小坎上, 有时躲在桑树林里, 有时被邻居追着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 直到那天他父亲将他带走。这颗玻璃球承载了我们俩儿时的记忆。我低下了头。伙伴的爱鼓舞我继续前行。

四颗事件的“珍珠”恰似小品中的四个包袱, 不仅摇曳着“事趣”, 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而且不断用“爱鼓舞我继续前行”来给力自己的远行, 给人以“人生有爱不觉寒”的浓浓暖意。

二、设计悬念法

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有一句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 它一刻不爆炸, 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如果作者能在记叙类作文中巧妙地设计出扣人心弦的悬念, 就可以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 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神奇的构思效果。

山东一考生的《书到用时方恨少》正是采用设计悬念法, 一下子揪住了阅卷老师的心。

当考试还剩五十分钟时, 我决定写作文, 不知是否是我过于“轻敌”, 连续读了几遍竟没读懂题目, 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这时才感到脑中积累的素材如此之少。写“陈寅恪不慕学位, 一心向学”?不行。想写“刘文典之后再无狂徒”, 却发现与材料无关联。想写“钱钟书为专心写作而拒客”, 却发现与材料更是没有关系。

此时, 我的手心已是满满的汗水, 我终于体会到“热锅上的蚂蚁”是何种心情了, 距离考试结束只有三十分钟了, 我的大脑却依旧一片空白, 这该如何是好!

(悬念由此而生, “‘我’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这篇高考作文”成了压在读者心头的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这一刻, 耳边“沙沙”的写字声似乎成了一声声“催命符”, 我不禁再次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若是平时再多背几个人物素材就不会像现在这般狼狈不堪了。

(时间在一分一分地推移, 读者的心也随着“我”的心在一点一点地收紧。)

一滴汗水从我的鼻间凝聚, 我听见它“吧嗒”一声掉落在我的手背上, 烫得我的手火辣辣地疼, 似乎苍蝇也看出我的窘迫, 趾高气扬地飞舞在我面前, 嗡嗡地嘲笑着我的样子。

这时,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

(只剩下最后十五分钟了, “我”还能赶得上吗?至此, 悬念已推向极点, 读者的心弦也绷紧到了极点。)

我急躁不安, 作文还一动没动, 又发现选择题还未涂, 只好先放下这让人头痛的作文。

涂好卡后我突然想到, 这个材料不就是告诉我们, 虽然有些东西用不到, 但仍要提前做好准备, 更不用说那些会用到的东西了。这是告诉我们要做好一切准备, 免得像我现在这样啊!

正当我要提笔时, 传来了一声晴天之雷, 考试结束了!

看着空荡荡的作文, 我又叹了一声:“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当我们读到篇末800字处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时, 一定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为考生的机智和即兴的慧悟点赞。至此, 长久以来压在读者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扣人心弦的悬念设计, 使读者的心与作品中人物的心一起跳动, 充分展现了悬念设计神奇的构思效果。

三、情节突变法

记叙类作文叙事的常规模式是“起因——经过——结果”, 受其影响, 许多学生的作文构思常常会落入平铺直叙的窠臼, 使读者产生“看到开头, 就知道结尾”的消极阅读心理。如果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 能跳出程式化的框框, 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出人意料的突变式情节, 就可以使文章腾挪跌宕、一波三折, 从而激发起读者“不看不知道, 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

天津一考生的《才子》通过场景描写对“才子”的阅读状况做了“展示”。第一种阅读是不求甚解式阅读, “才子”竟把浮奢谄媚的杜河南说成了雅士, 把他用书装点门面说成了书香门第, 甚至把《唐语林》的作者“王谠 (dǎng) ”错读成了“王谠 (tǎng) ”。第二种阅读是功利式阅读, “才子”竟想把周国平书上的妙语剽窃到自己的作文中, 以骗取高分。如果按照程式化的情节设计, “才子”的显摆式表演已足, 作者的反讽态度已明, 也该收尾了, 但是作者却匠心独运, 设计出了的突变式结尾:

前两天, 我刚上地铁, 才子就迫不及待地开讲:

“你知道‘白银时代’吗?”

“王小波的小说。读过。”

“不对。是俄罗斯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分为前期和后期的象征主义……然后是阿克梅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才子舌绽莲花, 我听得目瞪口呆。

“我最喜欢叶赛宁, 他像时空中的一颗彗星, 从地球闪过, 留给人间一首首灿烂的诗篇, 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男男女女……”

看起来, 才子这次真动感情了。在高考前这么紧张的当口儿, 他还能读这些跟考试关系不大的书, 才子还真不简单。

人无完人, 以前对他的“误解”, 还是擦掉吧。

突变式情节设计昭示出“青春阅读, 真喜欢才能动真情, 动真情才能得真义”的深邃内涵, 峰回路转,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

四、欲扬先抑 (或“欲抑先扬”) 法

虽说日常生活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 但记叙类作文写作的法则绝不是平淡, 而是“文似看山不喜平”。欲扬先抑 (或“欲抑先扬”) 的构思方法能使平淡的写作素材尺水兴澜, 它通过情节的起伏、情感的波折, 激荡起阅读心理的落差, 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构思效果。

江苏一考生的《不想再沉默》展示出了欲扬先抑手法的独特效果。文章开篇着力刻画了父亲表情之“冷”, 表现了“我”与父亲的关系之“僵”:

父亲, 十六年里, 我很少看见他那满是沟壑的脸庞上泛起笑容。面对着他, 我能感觉到的仅有威严与沉默。久而久之, 在父子之间便多了一层隔膜——沉默。无论是对我成功的喜悦, 还是对我失败的泪水, 他那刻满沧桑的脸庞上, 从未显露过一丝鼓励与安慰。

(此时, 从情感倾向上来看, 作者对父亲的态度是“抑”。但“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因未到伤心处”, 在“我”就要离开故乡到异乡求学时, 父亲的表现发生了逆转。)

忍着夜的孤寂, 我独自一人走出房间, 却发现淡淡的灯光洒满了堂屋的角落。父亲房间的灯怎么没关?向前走去, 开着细缝的房门内透着淡淡的光。目光随着光望去, 我愣住了。那苍老的脸庞上, 竟泛起阵阵银光, 两道深深的泪渍嵌入其中。颤抖的双手紧紧攥着一张我旧时的照片。昏黄的灯光照亮他斑驳的双眸, 微红的双眼里, 溢满的早已不是沉默, 而是热澄澄的爱……两行热泪落下, 一个在门内, 一个在门外。

……车站, 父亲默默地收拾行装, 我伫立在一旁。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可我并未在意, 父亲的双手颤得厉害。要发车了, 轰鸣的车笛声代我向小镇告别。我拿起行李, 走向车。回首间, 目光再一次凝滞。父亲早已泪眼婆娑, 泪水涌出他的眼眶。我也忍不住了, 冲上去一把抱住父亲。父亲那宽大的手掌紧紧抱住我, 不忍心放我离去, 早已泣不成声, 眼里的沉默早已消失, 只留惭愧、自责与不舍……朦胧的烟雨中缕缕情丝纷飞, 洒落到海角天涯……最后, 我们都没有再沉默!

从“表情之冷”到“内心之热”, 从“压抑下的沉默”到“不经意、不矫情、不掩饰的宣泄”, “我”终于真切地感受到了父爱的硬度和温度。欲扬先抑手法的成功运用,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中学生对亲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和感受过程。

五、细节凸现法

人们常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而细节则是人物的血肉。可见, 细节在记叙类作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细节描写的成功, 关键在于细。细节不细, 人物便成了一个个活动的影子, 事件便成了一幅幅“骨感”的线路图, 主题也就成了没有血色的标签。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一言一动之微, 一沙一石之细” (朱自清语) , 把它们巧妙地镶嵌到文章的构思之中, 凸现出人物的神韵和文章的旨趣。

江苏一考生的《说不尽的唠叨》正是以精彩的细节描写来彰显情感的热力的:

走近些, 看到外婆, 摇着蒲扇, 煮着中药。外婆缓缓地摇着蒲扇, 扬起四周些许的草木灰。灰粒飘浮着, 不见任何痕迹, 还能留下什么呢?我静静地站着, 默默地注视着, 一动不动地承受着。

外婆时不时打开壶盖, 看看里面灰黑的草药, 微微沸腾的汤药, 煮痛了外婆的眼与心。外婆从袋中掏出一块手帕, 擦干眼泪, 狠狠地攥紧。半晌, 才放下壶盖, 又拾起地上的蒲扇, 一下一下, 试图扇走缕缕不绝的烟雾, 似乎要扇走被煮沸升腾的苦涩。

……

外婆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东西, 赶紧扶起外公, 用孱弱的身子斜撑起外公的病体, 将药一勺一勺地吹凉, 递近, 倾斜, 送到外公的嘴边。外公费力地含着药, 睁开了眼, 深深地看了外婆一眼, 嘴唇微微翕合, 仿佛想说什么, 手微微靠近外婆, 想要去碰触……一碗见底, 煮熬了一个清晨的药全洒在了外婆的前襟上。

那药散发着热气, 这是屋里唯一的热气。此时, 我才明白:最深的痛是无言的, 最长的唠叨也是因为爱。

摇着蒲扇、扇走烟雾、斜撑起外公的病体、一勺一勺地吹凉、递近、倾斜……外婆对外公深深的“爱”, 在这些细节中得以充分表现。外公的病情一天一天加重, 外婆的内心也一天比一天痛苦, 但为了抚慰外公那颗极度敏感、脆弱的心, 她只能无言, 只能将千言万语化作日常生活中这几个简单而熟练的动作。外婆“煮”的是对外公的真情, “喂”的是对外公的深情。大痛无言, 作者正是通过对外婆煮药、喂药细节的刻画, 将一位坚强、执着的老人形象烙印在了阅卷老师的内心深处。

六、哲理升华法

当前, 高中生的记叙类作文写作还存在着“低幼化”的弊端, 其立意高度还停滞在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层面上, 文章中缺少生活的体味、青春的思辨和时代的激情。为此, 我们有必要在客观冷静叙述的基础上, 升华出思想感情的火花、生活哲理的闪光、人生意义的感悟。只有这样, 才能尽显当代高中生的精神风采和思想品位。

江苏一考生的《沈三怪其人其事》以客观冷静的笔调叙述了沈三怪的两件小事:一是在困难时期没有油烧鸡就在鸡汤里放黄豆 (说法是“黄豆里有油, 油是黄豆榨的”) , 遭人嘲笑;二是用“洼”给儿子取名 (说法是“洼地可以养鱼, 可以长藕”) , 别人不解。两件小事后来竟还应验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知道饭店里常有黄豆炖鸡、黄豆烧甲鱼、黄豆烧猪蹄等名菜, 还特地破费去品尝一番, 感觉味道真不错。他们把这些名菜告诉村里的留守老人, 老人们感叹, 三怪要是早些在镇上开个黄豆烧鸡菜馆, 早发大财了。

……众人都说“沈其洼” (大儿子叫“沈其高”) 名字起得不好, 独有一个高中生夸起得好, 说是兄弟二人, 一高一低, 一显一隐, 体现了多元互补的价值理念, 他还举了习近平、习远平兄弟的例子来佐证。沈三怪听了很高兴, 说是自己无意中跟上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 作者缘事生发, 升华出生活的哲理, 从而使文章闪耀着夺目的哲理光芒。

沈三怪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他确实有些怪, 做事的思维方法常常与众不同, 有时几乎不近常理, 但是拉开时空距离来看, 又往往是合理的。其实, 人需要像沈三怪那样, 不囿于成见和定式, 当别人精明过人的时候我不妨糊涂一点, 当别人只看眼前的时候我不妨把目光投向远方, 当别人已说的时候我不必再说, 别人无话可说处我倒要多说几句。

七、视角变换法

秃子头上的虱子, 明摆着, “地球人都知道”, 没啥意思, 你何不到秃子的“背面”看一看他脑后那一两根可贵的“青丝”呢?相信它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视角的变换, 能够使文章的构思另辟蹊径, 别开生面, “见人之所未见, 发人之所未发”, 平淡中显出“奇崛”来。

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之一是《神奇的书签》, 当多数考生把视角对着“人”, 大谈人借助书签阅读的时候, 阅卷老师早已心生厌倦, 而下文的作者却将视角转向了“书签”, 写书签对书和读书之人的感受, 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请看其中一个精彩片段:

我, 是一枚书签, 一枚神奇的书签。由竹子切下雕成, 也透着修竹独有的芬芳。或许是在油墨中浸润了太久的缘故, 将我拿在手中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静心, 将身心托付在书中。

初来世间, 我毛刺未脱。扎手的身体被放入一本《海国图志》中。我什么都不懂但却隐约感到从人手上传来的炙热。《天演论》《沉沦》《彷徨》……渐渐地, 我身上的毛刺被磨去, 我越发地看清了这布满硝烟的天空, 看清了那双燃烧着希望的双瞳。一个时代下, 一个民族在屈辱中守护着千年文明、奋身站起的形象印在了我身上。

……

我被长久地夹在一本杂志里, 只能透过缝隙看见人们的目光流连在刺眼的屏幕上, 手紧紧地握着冰凉的手机。他们越发地孤独, 蜷缩在心中黑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

长久地等待, 长久地窥视, 我终于看懂了人们的心, 他们在年华中遗失了曾经的记忆, 迷茫在无知的昏暗中。他们狡辩说他们可以看手机中的文字, 却不懂得我较之它们更多了一份温度, 多了一份记忆, 多了风花雪月之外的家国天下、纸醉金迷之外的微言大义、醉生梦死之外的血气方刚。正因为他们缺失了对这个悠久文明的曾经的苦难辛酸的体察, 才有怅惘与迷茫……

看罢,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枚书签的神奇——对作品有着深邃的见解, 对读书之人有着深切的体察, 对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漠视阅读的现象有着深沉的忧思。同时, 我们更惊叹于作者构思的智慧——聚焦物, 烛照人。

八、结构创新法

在写作高考记叙类作文时, 如果我们能采用新颖别致的结构, 无疑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高考记叙类作文常见的创新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日记体结构、书信体结构、对话式结构、新闻报道结构、剧本结构等。写作结构的创新不是为新而新, 而是选用一种最恰当的形式来表现文章的立意, 从而收到化平淡为神奇的构思效果。

天津一考生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微信群聊天记录节选》采用的正是微信群聊天的对话结构, 让人眼前顿时一亮:

微信群:读客群

成员:我爱读书、只看经典、看云、随意

聊天记录:

我爱读书:大家好!“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看云:这家伙, 装哲人呢!

只看经典:不是装, 是鹦鹉学舌呢。这是杨绛老太太的话。

随意:听说过。

……

我爱读书:我觉得还是要多读书。读书就是能提高人的修养, 尤其是古圣先贤的书。通过读书, 关于人生、关于自我、关于生活, 有很多问题就能想通了。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 有些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都有些走火入魔了, 这个时候, 读书能降温祛火, 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平静下来, 生活就能常态化, 自己就能做个正常人。

只看经典:前些日子, 杨绛去世, 很多人都在谈杨绛。我觉得这是个好事, 最起码人们在思考她所说的人生哲理, 至于能不能做到, 那是另一回事儿。

随意:老太太100多岁了, 她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我们年轻人难有她那样的心态。

我爱读书:对啊。不是说读谁的书就要成为谁。“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心中有杆秤, 人生不走样。大家共勉之!

随意:说得好, 我也是这样想的。

看云:其实, 杨老太太在翻译及写作方面的成就还挺大的, 在事业上, 她也是执着追求的。内心淡定从容与对事业的追求并不矛盾。点赞吧!

对在当前新环境下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阅读的问题, 人人都能谈出一套公理、常理、大道理, 但作者借助微信群聊天的对话结构, 调侃了现代人的浮躁病, 阐释了阅读对修养身心的重要作用, 结构别致, 主题深刻, 充分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巧, 令阅卷者拍案称奇。

篇4:记叙类材料作文导写示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美国纽约市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每天吸引大批游客,人们纷纷前往观赏植物园内多姿多彩的花卉和造型奇特的盆景。植物园的园门上方,显得有点与众不同。门上有一块告示牌,上书“凡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200美元”。

好奇的游客问管理人员:“为何不按通常的习惯,写成‘凡偷盗花木者,罚款200美元呢?”管理员回答:“要是写成那样,就只能靠我的两只眼睛。而现在,可能有几百双警惕的眼睛。”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记叙类材料”的作文题目,这类材料“形象大于思想”,因此包蕴的含意十分丰富,一般仁者见仁,难求共识。这就给考生的审题立意带来了难度。普通的立意往往会“撞车”;反之,求深求新,则又容易偏题。由于这种材料的特殊性,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材料的“含意边界”,在一定范围内“创新求异”,确保立意精准又有一定创新。

1.抓住主体。精准立意

材料中的主体对象是“管理人员”,主体事件是管理人员采取了别出心裁的管理措施,“奖”与“罚”只是一字之差,却把一般游客拉到管理者的行列,轻而易举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聪明的人靠大脑做事,因此善于求新;愚笨的人总是因循习惯而不知道变化。最后确定立意角度,可以在“换个角度看问题”“凡事求新求变”“变与不变”“于细微处改变”“出奇方能制胜”“成功源于创新”“变则通”等方面展开行文思考,这样才能扣住材料的核心内容而不至于出现偏题的现象。

2.追根溯源。创新立意

纵观整个材料,管理人员能够成功管理的原因,除了上述的角度之外,善于借助于别人的眼睛来监督管理这个植物园,也是一个角度。可以立论为: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管理人员善于掌握人们的普遍心理,也是成功的关键。

另外,“凡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200美元”与“凡偷盗花木者,罚款200美元”,“奖”与“罚”,一字之差,为何效果差别如此巨大?原来这就是“语言的妙用”,也是促成管理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3.逆向叩问,深化立意

我们可以追问这些问题:管理前后出现差异效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了这200美元才有这么多警惕的眼睛?奖与罚背后的价值判断是什么?我们很快发现"200美元”是个重要的“杠杆”,罚200美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奖200美元,积极性大增,因为与我的“利益”有关!但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公民素养的而提升,是靠外在的监督,还是内在的修为?公民素养与金钱能等同视之吗?这样,更为深刻的立意就有了。

习作选评

玻璃门

刘琛枸

夕阳西下,老校长看着渐行渐远的木质门,重重地叹了口气。阳光,照在他那发白的发上,更觉那白刺眼。他的脸皱成了山壑。

他慢慢踱到操场,生龙活虎的男孩们在踢足球,汗水在挥洒,笑声在飘扬,他脸上的皱纹不觉舒展开了。当铃儿响彻校园,那帮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向教室奔去,只听“砰”的一声,教室的大门被重重踹开,那为首的男孩像豪情满怀的剑客,大手一挥招呼着弟兄们迈进教室。门上贴着的“请文明开门”的标语仿佛只是个笑话,全然被遗忘于记忆深渊。一阵秋风吹来,那摇摇欲坠的标语索性离门而逃,伴着枯黄的叶飞向天边,而后又重重落到地上。

夜深了,像一枚硬币落入海里。老校长却无法入睡,那“砰”的一声久久在耳边回荡。“今年已是第五个门坏了”,他想,脑海里又浮现出黄昏,铜质门在卡车上渐行渐远的身影如一个嘲讽的微笑,冷冰冰地宣告他教育的失败。

时间就这么漫无边际地流逝,崭新的标语刷上,却不能避免门被踹开的命运。而它们自己,也都随着凄风冷雨消逝在孩童们嘲笑的口吻中。

“要不全都换成铁门?”一个男教师提议,他早对那帮猴孩子的行径大为光火。老校长只是默默摇了摇了头。或许是因为冬天了,他的头发仿佛被白雪覆盖过,益发灰白与稀疏。也有人建议下课时派几个同学在门边上守着,自然,这种类似于培养“小嘴巴”的做法得不到通过。

“装个玻璃门吧”,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人们循着声音看去,满头花白,却带着满脸慈祥的女老师娓娓道来:“装个玻璃门吧,这些孩子们要的不是禁止与命令,而是爱心与珍惜。”

春天到了,贪玩的孩子们上完最后一分钟的体育课急冲到教室时,不再是大脚一踹地横冲直撞。那侠气满身的男孩渐渐变成了举止文雅的绅士,他轻轻推开门,后面的朋友们跟上,每个人的脸上都一派虔诚,他们轻手轻脚地进入,担心最细微的声响都会把玻璃门震碎。

老校长在一旁远远地看着,不由地感叹,今天天气真好啊。

评点:记叙文强调与材料的“神似”,老校长与女教师用“变通”的思路,将原先的木门换成了玻璃门,将被忽视的“请文明开门”的标语幻化成感召孩子内心的力量。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些孩子要的不是禁止与命令,而是爱心与珍惜”,这也是“变通”的力量。

文章语言优美,老校长的白发与山壑般的皱纹,满怀对孩子们的疼爱与无奈。凄风冷雨的转晴伴随着满身侠气的男孩变成了举止文雅的绅士,环境的渲染伴随着情节的推进与发展。

隐私嗜好与看客心态

芮锡培

告示牌内容的不同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若是处罚只针对偷盗者个人,其他游客大多对可能就发生在眼前的偷盗行为漠然置之;而一旦检举有奖,偷盗仿佛就不再是偷盗者的个人行为了。

若是从直观的美式思维出发,这似乎仅仅是利益问题。但在中国,情形就大为复杂了,个中曲折亦难一言道尽。

我国古代的世俗主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也有两个极端,一种人喜欢费尽心思干涉他人“隐私”,另一种人喜欢做别人不幸的看客。

干预他人隐私在“文化大革命”中首先以一种光荣的政治形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个高度集体化的环境下,个人的隐私以一种丑恶的姿态被肮脏地挖掘,不堪地暴露在阳光下,被假正经的外表下一颗颗无耻的心暗地里下流地咀嚼回味。在那个年代,“关心”别人,“操心”他人的品德行为似乎是一种“正直”,一种“友爱”。而每个人那时都是那样,答非所问,不打自招,让自己的行为在别人那儿完全不存在盲点。

那是一个令人无地自容的文化屈从政治的时代。“看客”是人们的另一种生活姿态。前者与后者似乎是两种极端,但又并不矛盾。集体的力量不可小觑。当一种现象有悖于集体价值观念时,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去否决它打倒它;然而当集体本身出现偏差,人们即使发现也未必有勇气对“窗外的多数派”提出异议。这样看来,正义被忽视,人性扭曲的现象似乎是可以理解,而看客姿态恰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如果说文化专制是一个可怕的杀手,那么文化多元化则是一个披着谦谦君子外衣的杀手。人们给“隐私嗜好”披上言论自由、关心时事的华美外衣,满足自己变态的需求。

当今社会,当人们身处幕后,坐在电脑前时,可以肆无忌惮地利用人肉搜索挖掘社会名流的丑闻;而当真实的悲剧就发生在面前,疾驰的汽车从小女孩身上碾过,老人在面前跌倒,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拿出手机。还是一种可悲的隐私嗜好与看客心态的表现。

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能与这两种可鄙可恶的行为与心理割裂呢?我不知道。

评点:作者独辟蹊径,从告示牌内容的变化这一个体现象上升到对于集体中所存在的病态现象的揭示:“文革”时人与人之间的过度干涉隐私与当下人与人之间的过度冷漠。由此可见作者思考功力之深厚。此外,作者用辛辣的笔调表达一种愤懑和痛心,以冷静的口吻呼唤一个正常的时代,凝练的语言自有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金钱点燃世界

吴玥

我们不知道从何时起,金钱点燃了这个世界,用物质的消耗来描绘出一束光亮,照亮一段前进的路,同时又在人们的心中投下一半的阴影。我们更不知道,在未来的哪一天,世界会如同一截烟灰掉落在地,状若无物,个人像火星一样痛苦地挣扎一下,最终归于永恒的静息。

我们原以为,道德可以战胜金钱,而事实是,金钱可以唤醒伪道德。就像植物园中的游客一样,不惜牺牲游玩的情致来搜寻偷盗花木的人,而他们的出发点是二百美元。

财富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梦想,欧洲人因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而开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散落在大洋中的岛屿将一个又一个道貌岸然的航海家摆渡到除欧洲以外的大陆,以先进者的姿态去干些卑鄙的勾当。而在更早些时候,精明的中国人为了更好地促进金钱的流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纸币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可将财富归结为一个空洞的数字,却又可以从这些空洞的数字中衍生出一个又一个关于财富的梦想。当宋朝灭亡,元朝兴起,一切都被推翻,唯独纸币改头换面,重新登场。政权会更替,而关于财富的梦想却永远不会消失。纵使今天的我们回过头去评价新航路的开辟这一事件,殖民掠夺的意味已大大变淡,世界市场的出现为我们所看重,这是因为后者为今天这个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所有的进步都踏过牺牲向我们走来,至于这牺牲值不值,由后人评说,而评说的标准之一便是金钱有无增长。

莫言说,我们的世界中,永远是穷人在追求金钱,而富人在追求享受和刺激,人生,说白了,也就这么点事。虽然有些绝对,却切中时弊。旋转的物欲与蓬勃的生机使人的贪欲无限膨胀。当年辜鸿铭先生认为文化是要用来制服自然界中的物质力量,使它不伤人。但我们却悲凉地发现,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做的是用法律、宗教、文学、道德与人的贪欲作斗争。与自然界的物质力量相比,人的贪欲可怕得多,外在的毁灭永远敌不过内心的腐化。在当今社会,最让人感到恐惧的是日益发展的科技与人日益膨胀的贪欲的结合,这使得金钱开始腐蚀法律、宗教、文学和道德,逐渐剥夺我们正常生存的权利。

也许,我们现在能做的,是把自己化成一股清凉的水,浇灭一些邪恶的火焰。

评点:文章以金钱作为切入点,以火焰作为喻体,紧紧围绕“金钱点燃世界——世界化为灰烬一以个人之水浇灭火焰”展开,逻辑严密,旁征博引,深刻揭示了金钱社会对文学、道德、法律的腐蚀。立意切中时弊,鲜明地表明了作者本人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

【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哲人把小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请到一间密闭的屋子里。黑暗中,哲人说:“请你们用最廉价、最快捷、最能使你快乐的方法,把这个屋子装满东西。”

物理学家马上伏在桌子上画屋子的结构图,然后根据目前的季节,分析在哪面墙上开个窗户更合理。数学家则拿出卷尺丈量屋子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屋子的容积。小孩不慌不忙地找来一根蜡烛,用火柴点亮它——顿时,黑暗的屋子里充满了亮光!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还在苦思冥想时,小孩已经在烛光中唱歌起舞了。哲人叹了口气说:“简单的心灵一旦复杂起来,快乐和幸福就离人们越来越远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篇5:记叙文作文批改评语

1.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2.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3.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4.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开头结尾诗化的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爱不释手。

5.伎俩加以形貌,语言生动,引人入胜。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感触无比欣慰。

6.读了你的文章让人深受开导,畅通流通的语言是文章的亮点。望以后再写佳作,争当“小作家”。

7.你这篇习作的开头写得简洁而引人。内容生动又详细,读了你的这篇文章的确发生了喜好之情。

8.你的文章主题清晰,重点突出,层次明白,充实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伎俩,将事物表现的宛在眼前,是一篇乐成的好文章。

9.你的文章进步很快,尤其是语言畅通了。美中不足的是誊写的有些潦草。盼望你下次作文扬长避短,将作文程度再上新台阶!

10.你捉住了腊梅的静态特点,细致视察了腊梅的形色味和精力特点,读完你的佳作,真的被腊梅那不屈常的气质所折服。

11.你用典范的变通表现本身的性格。叙事明白历程详细,读来令人舒服。

12.你的文章活机动现,妙趣横生,你真是一个细致视察善于思索的好孩子。

13.你善于思索视察和总结,以是能写出如许好的文章,望你以后再高兴。

14.老师惊奇于你造句的柔美,作文的流通。这些都表现了你的头脑迅速丰富和细致。但你唯一让老师担心的是你的字,比及高年级时另有人认得出来吗?老师信赖,不久以后,你会给老师一个惊喜!

15.你的簿本秀气,整齐,犹如海滨小城的街道一样,找不到一点脏,端端正正的字迹,让人看了是一种享受,很内疚,我的字都没有你写的好看。

16.学写作文便是如许:做故意人,写有情文。做着实事,写内心话!

17.庆贺你,你的作文获得了高分。文章既切合习作训练的各项要求,又能发挥你精良的表达本领,可谓“妙笔生花”。

18.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19.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到好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20.文章选材新颖,所写之事,乡村生活气息浓郁,富有情趣,读后令人身心愉悦舒畅。

21.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22.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23.对…生动而详细的叙述,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这是文章成功的一大要素。

24.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25.本文是一篇较为成熟的叙事明理之作,文章以准确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事件的全过程,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26.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27.本文三大成功之处::首先是注意选取最美好的片断来写,其次用词准确,第三文章结构紧凑。

28.本文围绕…这一中心组织材料,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

29.文章虽短,但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30.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31.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采用了合适的语言把…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出来,文章虽短但不显单调,

32.只要埋头去体验,用脑去思索,才气胸中有数,写出好文章。

33.你的作文犹如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一曲荡气气肠的旋律。雅观大方的笔墨,生动流通的语言,别开生面的布局,精致丰富的情绪……,透出了你特殊的天赋。加油!再加油!

34.你的习作捉住人物特点,写了一位令你敬佩的.人,切合人物身份,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5.你的习作,写了一件令你悔恨的事,内容详细,语句畅通,写出了事变的颠末,点清了悔恨的缘故原由。文中对本身生理运动的形貌天然贴切,写出了真情实感,令人冲动。一篇文章便是一份心情,透过本文我看到你是一个孝敬的女孩。

36.它的作用方面写的比较详细,层次明白,语句畅通。

37.作为你老实读者,朴拙地对你说:“语句的畅通连贯非常紧张,你可肯定不要大意呀!”祝愿你在以后的写作门路上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如“芝麻着花——节节高”。

38.诗情画意的形貌,显现了丰富的写作底子,柔美的景致令我们迷恋此中。我将领导走进你的意境,去明白,去抚玩,你接待吗?

39.一个活机动现的人物出如今我的眼前,栩栩如生的故事令各人眼前一新。向你学习,更向主人公致敬。

40.精致的形貌,恰到好处的形貌,让我们享受到物态美,要是誊写再范例一些,将是一篇完善的文章。

篇6:高中记叙文作文带评语

这次军训留给我的感受就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并且它带给我的收获也是别具匠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对于在各种活动中涌现出的种种表现,我也是非一言两语可以轻描淡写得了的。因为它给我的感受很特别。

第一天,踏上漫漫长途,我们长途跋涉来到了位于青浦的东方绿舟,在这放眼望去绿草碧水相交汇的土地上,我们将度过整整三天两夜。那会是如何的一段时光呢

我们带着迷惑和好奇开始了我们的军训。换上迷彩服。我们开始与大地有了一个亲密接触,看着教官轻松的“壁虎漫步”,我们亲身经历却是别样感觉,扑伏前进。我想这会令我们难忘的。因为动作的确难做,那感觉的确特别,而那滋味的确不好受。有的同学手被石头磕破了,皮被磨红了,弄破了,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当年战争时期,辛苦战斗的战士们的感受。

还有那素质测试园,那个定向越野,一千多米,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当我们跑完一段,找到目标后,似乎身上的力量信心一下子被激发,又活力十足地向着下一个目标冲去,当我们对着地图彷徨迷茫时,我们一起讨论分析。学校的800米,怕得要死的我们,此时却异常地勇敢往前冲。最终到达目的地时,我们欢呼,喝彩。这都是这次军训留给我们美好地回忆。

虽然,其中也有叫累喊苦地时候。但我们的团结一致,极强的集体荣誉感都被激发。

最终,我们带着疲惫,怀着快乐的心情,乘上了回家的车。

这次军训我感觉真的很开心,虽然走的路多了点。活动累了点,但教官很可爱,节目很精彩,也学到不少,留给我的回忆也将会时难忘的。

篇7:初中记叙文作文带评语

我时常晚上呆呆的望着天空出神,因为人家说自己已故的亲人就是那最闪最耀眼的星星,我看着爷爷,爷爷也呆呆看着我,我把我痛苦、开心的事全部告诉给爷爷,爷爷也是呆呆的看着我,不像在以前,爷爷总会告诉我一些道理。而现在爷爷也只能看着我,不会说话只会一眨一眨的,我的眼睛湿润了。

记得有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爷爷。但在梦中我懂得爷爷已逝去,所以在学英语回来家时见到他,我受到了一丝惊吓。爷爷还是像以前那样标准的身材,手还是一样的粗糙,但手里却多了一样东西——鸡腿。他看见我回来,马上笑着说我买了鸡腿给你和奶奶,一起吃吧……之后我就梦另外一个梦了。我把这个梦说给爸爸妈妈听后,他们说爷爷还是像以前一样疼我……。

说起爷爷的善良我也是深深的佩服。那是一个下午,爷爷去买菜,出到门口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路边哭了起来,爷爷马上跑过去问小姑娘怎么了,原来她没钱回家,爷爷一句话也没说,就叫了一架三马车,送小姑娘回家了。

我非常爱我的爷爷,爷爷也非常爱我,非常疼我。今天是重阳节,我不能在爷爷身边孝敬他老人家,但在节日里我们家常常烧纸钱给爷爷,我和家人也常时想念他,相信他在天堂一定过得和我们一样幸福!

篇8:记叙类作文教学的导学启创

一、导学。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所谓“引导”, 强调教师示范性地“教导”, 注重教师循序渐进地“诱导”, 珍视教师有耐心地“辅导”。比如, 一次作文教学时, 我指导学生赏析我班学生的作文《清明时节雨纷纷》:

今天是清明节, 我们去为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烈士扫墓。天公显灵, 飞起毛毛细雨, 让我们体验“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境。

我们手捧小花, 排着队伍, 沿着小路缓缓地前行。到墓地后, 由老师主持祭扫。先是献花, 再是鞠躬, 然后是请红军老爷爷讲战斗故事。老爷爷“未开言来珠泪滚”, 惹得我们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老爷爷终于稳定了情绪, 上气不接下气地讲大墩梁战斗的情景, 讲罗南辉军长壮烈牺牲的经过。这故事早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了, 但今天再听, 感觉却大不一样。老爷爷讲完故事, 我们就返回学校了。到学校, 老师为我们播放了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录像资料, 雪山、草地, 艰难爬涉的红军, 苍凉的情景, 悲壮的画面。我们静静地观看, 没有喧闹, 只有低低的哭泣声———我们被感动了!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啊!

———这篇作文就是很不错的记叙类文章。文章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反映得十分清楚。时间———“今天是清明节”;人物———我和同学、老师、红军老爷爷;地点———烈士公园、教室;事件的起因———清明扫墓的传统;经过———去扫墓, 听红军老爷爷讲故事, 回学校看长征录像;结果———我们被感动得流泪。

二、启创, 即启发学生创新。

为了让学生对这类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又举了一例:《我考上初中了》:六月下旬的天, 热得让人窒息。一下车, 我就背起大包提起小包急匆匆回家。

一进门, 妈妈就告诉我:“你考上了!”妈妈兴奋得脸上放红光, 她一边接我背上的大包, 一边抑制不住兴奋地说:“听到考试榜贴出来的消息, 我就去看。会师中学校门两侧, 人群拥挤, 妈妈在录取的榜上看到了你的名字后, 就去市场买了鸡、虾、水果, 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这次榜示, 考上的只出名字, 没出成绩, 没考上的, 又出名字又出成绩。快, 洗洗脸, 凉快凉快, 就赶紧吃饭。”

“我考上了!”我一边洗脸, 一边为自己祝福。

———学生阅读后, 我让他们自己去赏析, 理清六个要素的同时, 感受“我”考上初中后妈妈兴奋的心情、举止。在此基础上, 我启发学生:生活中, 让你感受最深、给你留下美好的或辛酸的是哪一件事呢, 请你叙述给大家听一听。结果, 有学生在课余就写出了下面这篇好作文:

正月初三, 我给老师去拜年。陈老师住在花园小区8号楼2单元102。走进客厅刚坐下, 就听见北边卧室里传来老奶奶上气不接小气的咳嗽声。陈老师向我递糖的手缩回去了, 赶紧冲进老奶奶的卧室。我也跟着进去, 只见老奶奶脸色青黑青黑的, 呼吸很困难。陈老师立即跪在床上, 把老奶奶放平, 口对住老奶奶的嘴用力吸, 吸着吸着, 老奶奶的喉结处一动, 陈老师吸出丁老奶奶的痰, 陈老师把痰吐在床边的痰盂里, 又去吸老奶奶的痰, 这样做了四次, 老奶奶的气畅通了, 不咳嗽了, 脸色也开始变了。我站在旁边看陈老师吸痰, 恶心得差点吐出来。陈老师扶起老奶奶, 给老奶奶后背放了两床被子, 老奶奶斜靠在被子上, 睁眼看我, 微微一点头, 陈老师说:“现在没事了, 我们去客厅。”我没去客厅, 坐在床边拿住老奶奶的手, 我说不出话来。陈老师去洗手间漱口洗手, 回来说:“这是我婆婆, 我丈夫是个当兵的, 今年忙, 回不来。”老奶奶眼睛一挤, 两行眼泪流出来, 我的眼泪也就来了。这时候, 陈老师的小姑娘来了, 她是给奶奶买药去的。我坐了会儿就向老师和老奶奶告辞了。回到家, 我就把这事告诉爸爸和妈妈, 爸爸妈妈说:“明天, 我们去乡下看爷爷奶奶去。”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作文教学“导学—启创”模式的应用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GS[2011]GHB021) 子课题]

摘要:记叙类文章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通过社会现实中的人物事迹、事件、过程和景物性状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教学时, 教师要示范性地“教导”, 循序渐进地“诱导”, 有耐心地“辅导”, 以此让学生学有所得, 写有创新。

上一篇:如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下一篇:门诊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