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2024-07-14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共10篇)

篇1:《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班级:09心理学1班姓名:李松云学号:0907150040 乍一看《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我就很主观地认为这是一本描述有趣的心理现象的书籍,书名深深地吸引着我。就像当初报考心理学是因为它神奇的吸引人的名字的缘故。

无疑,如同开始接触心理学一样,最初这本书带给我的也是失望。对于我来说,我最不待见的就是像“实证主义”“本质主义”“操作主义”这一类的词,因为这些与生活都太遥远了一些。

开始的几天,我翻看了前言和目录,就再也不想碰这本书了。因为作业的缘故,我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看。显然,这本书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幽默、风趣类型风格的书,甚至,它对于一个初读者来说,是那么索然无味、深奥晦涩。慢慢地,书被我翻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书中的一些亮点。我知道,它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外文翻译书籍。作者说,这是一本心理学导论性质的书籍。的确,读过它以后,心理学在我心中的形象逐渐凸显,逐渐鲜明。

书中开篇就批判了一些不良分子以及社会媒体等舆论对大众的误导,使心理学成为了“伪科学”。滑稽的是,我就是被这些伪心理工作者鼓吹的心理学所吸引而意外踏入了心理学领域的。学习心理学专业之前,我也曾是“伪心理学”的信仰者。其实,如今,在我身边,依然有一群对心理学有误解的朋友。他们对心理学又恨又爱,总是把我未来的职业说成是“神棍”以及“隐私窥探者”。他们一面深深地崇拜心理学,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一面又总是讥讽心理学是伪科学。一度,我对于他们的质疑无从辩解,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对他们说:“心理学是名副其实的科学。”面对他们的质疑,我有了武器。

其实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对科学怀竹在胸,却又无从解释。谁能够说得清科学到底为何物呢?如果,对于科学都没有一个确切而令人信服的定义,那么又有何资格把心理学拦在科学的大门之外呢?记得当初第一堂课,张老师就问过我们“什么是科学”。那一刻,我的大脑有一瞬间是空白的。沉默了许久,我才在底下小声地说:“科学就是揭示一切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无疑,我对自己的答案是不满意的。课上,对于同学们的补充以及老师的解释也是似懂非懂的。

读完了本书的第一章,我心中的迷雾似乎散去了很多。科学,包括了系统的实证主义,能够产生大家共有的公开知识,是对可解决问题的探求。实证主义,我至今不能很好地理解它。至少,如果有人让我给他解释这个词,我一定会对他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实证主义”在我心中确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前,尽管老师讲到在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时候,心理学就进入了科学心理学的时代。但是,我依然主观地认为,内省依然是研究心理学最主要的手段。但是,读完本书,我知道自己的想法多么粗鄙、浅陋。

我知道,依然有人质疑心理学的科学性,就像作者在第七章说的,心理学的许多实验是在严格条件控制下的实验室里完成的,而且有些“被试”居然是小白鼠之类的小动物。而人的心理是那么复杂,因此外行们借此攻击心理学理论的科学,质疑心理学家的努力。

人们抱怨:“啊,真实生活不是这样的啊!”他们攻击心理学实验,但其实他们对心理学实验目的存在着误解。他们不知道,心理学实验也是严格设计的,也会模拟现实的情境。如果没有认真去了解,谁又能明白心理学呢?

我越来越觉得心理学家是最聪明的学者,心理现象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也不是稳定的物质,心理学家却能在千变万化中找到基本的规律,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读着《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我曾经一度有茅塞顿开之感。尤其是有一个观点让我觉得印象深刻。作者说,科学是对可解决问题的探讨。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我曾经感叹,世界上那么多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还有一颗颗那么遥远的星星也纷纷被科学们发现并命名。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是不是出生得太迟了,赶不上发现一些伟大的东西了,因为伟大的发现都被先辈们挖掘完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的确幼稚呢!尤其是现在,作

者的一席话,我已明了,科学是对目前可解决的问题的探讨,世界上还有很多目前条件所无法达到的问题等着后辈年轻科学们去研究,去探索。而心理学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领域,许多争论,许多迷惑,等着我们,我还怕什么呢?

记得书中第二章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有一位记者嘲讽一篇题为“用Cf-Gc理论来解释结合WJ-R及KAIT两测验所作的因素分析结果”的心理研究论文,中伤心理学家们只会运用自己的语言阐述问题,使心理学完全脱离于普通人的世界。在了解心理学之前,我也曾有过相同的想法。真正的心理学研究,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心理学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太或神秘了。我曾感觉到,我越接近心理学,在心理学的迷宫里越走越深的时候,似乎越看不清心理学的真实模样。苏轼曾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心理学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不管身不身在此山,都无法短期内窥探出庐山真面目。

这种遥远的距离,我想,与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是有很大关系的。老实说,大一的时候我非常不喜欢《普通心理学》,不愿意预习和复习功课,看了多少也会忘记多少。就是因为《普通心理学》的许多知识概念性太强了,我真的很不喜欢。大一的时候,一个学姐总是推荐我们看一些权威的心理学论文,我总是以看不懂为由推脱着,那时候,我真的很难静下心来看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

但是,在心理学领域,还是有很多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我。那些不是神奇的催眠,不是精神分析大师的释梦。而是各种有趣的心理学效应,书中介绍了安慰剂效应,还有例如南风效应、霍桑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等。这些效应,充分地让我看到了心理学的魅力。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学科,可以把这些总结的这么好,让人这么受用。

现在,我已经对心理学了解了很多,也渐渐明白自己在心理学领域将来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很多东西在心里也更加明了、清晰。心理学在我心中依然是“与众不同”的。现在,我已经不会像之前对心理学有那种过分的崇拜,也不会厌恶那些生涩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

我已经学会客观地看待心理学的一切。这些,既是我两年来学习心理学的感悟,也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带给我的感想。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这本书,可以真正走入心理学世界。不再诋毁、诽谤心理学,给心理学最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才是科学。

篇2:《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本书适合各类读者,如果你对心理学充满好奇,对心理学家都在做什么感兴趣,从书里你能找到答案;如果你准备或者正在进行心理学研究,这本书有助你对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有宏观的理解;如果你认为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学,你对媒体上出现的比算命师傅还厉害的心理咨询师无比崇拜,你必须看看这本书,掌握一些判断真知识和伪科学的工具。

本书都讲了哪些精彩内容,这儿先给大家露露。

1 现代心理学现状介绍

在说明现代心理学现状之前,必须说明“声名遐迩”的弗洛伊德,深远地影响了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加之各种媒体对通俗心理学的渲染,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心理学的许多曲解。实际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种种研究的论题、数据和理论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只是沧海一粟,在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心理系学会这两个学术组织成员中,关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加在一起,分别只占10%和5%。

当代心理学包含了各种多样的内容和层面,跨越了教育、社会、工业、法律、临床等多个领域。美国心理学会(APA)就包含了多达53个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看看心理学研究的应用成果可能对它会有更加直观的概念:古典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行为原理,通过辨认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成功应用于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大量数字材料的教训,酗酒、肥胖的治疗,恐怖症的治疗;有关知觉过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雷达监视、接到照明和飞行驾驶员座舱的设计;处理和记忆信息的方式也积累了大量可被反复验证的研究结果,例如衰老对认识效果的影响,帮助设计对认知丧失者进行恢复训练的方案。

初学者可能会产生迷惑,心理学知识怎么是零散的?这种疑惑可能来自于我们所接受的物理学、化学学科教育经历,这些学科都有一套统一又完整的理论,而心理学没有一个套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人类意识和行为的所有方面。其实这种现象在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领域曾经同样存在,20世纪早期物理学就处于分裂状态,本科教学也是同时讲授不同的观点,直到出现了更高抽象水平的数理学理论后才实现了整合。当代心理学更像是医学,被分为很多分支,具有统一或整合性的部分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一下,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研究人的意识和行为;并将这些研究成果付诸应用,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有两个重要的部分,操作化定义和控制,这两部分保证了心理学研究的的科学性。

提到操作定义大家都能理解,既用一些方法来测量要研究的东西,使用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方法。但需要注意,心理学的操作定义可能与每个人心中形成的有关人格和个人行为的理论有较大的差异。我们可能难以想象“对大样本的认知任务进行因素分析所得到的第一主成分因子”是“智力”这一心理术语的操作性定义的一部分。而我们常说的“抑郁”的操作定义在《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共占了12也的篇幅,与我们所说的“某种陷入低谷的感觉”完全不是一回事。

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在研究一种变量是否对结果有影响时,平衡或者去除其他变量的影响,我们来看看书中对母婴依恋这一现象研究的举例。之前对此现象的流行假设是:母婴依恋是由于母亲是婴儿食物的来源。然而细致分析,我们发现母亲能提供的当然不只是食物而已,还有舒适、温暖、爱抚、刺激等等,也可能这些原因造成了依恋。心理学家选用猴子来进行研究,并设计了人工情景,在每一个情景中除了一个可能造成母婴依恋的原因起作用外,其他变量都受到了控制。心理学家让近乎在隔离环境中成长的婴猴选择一个人造母猴一起生活,并观察他的行为,他发现,有绒线做成的人造母猴给于的触摸舒适远胜于铁丝网做成的母猴,在两周大时,婴猴更愿意接触冰凉的绒线母猴,而不是温暖的电线网做成的母猴,说明由触摸所带来的舒适感远比温暖感更重要,而当婴猴的食物完全由电线网做的母猴提供时,它仍然选择绒线母猴,这足以证明,依恋仅归于母亲能提供食物的假说是错误的。这个结论的得出来源于心理学家把现实世界中同时变化的变量通过控制分离开来。

3 不只是心理学

除去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书中也指出了我们认知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误区,例如人们总是对那些更为神乎,没有精确限定的理论或学说着迷;对于很多事情的解释,大部分人倾向依靠直觉,因此概率问题往往是人们的死穴,大家可以来用下面的例子自测一下,看看自己的统计学得怎样:

如果在每1000人中有1个人携带艾滋病病毒,再假设有一种检查可以百分百地诊断出真的携带该病毒的人;最后,假设这个检查有5%的可能性把没有携带者说成是有。也就是说,这项检查在没有携带HIV的人中,也会错误检查出有5%的人是携带病毒者。假设我们随便找一个人来进行这项检查,得到了呈阳性反应,亦即此人为HIV携带者。假定我们不知道这个人的病史,那么他真的是HIV携带者的概率是多少呢?

这里就不多剧透了,更加详细的内容请大家翻看“真经”。

篇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色彩设计在同一企业的职业服设计中尤为重要。为了强化企业的整体形象,职业服的面料和款式往往需要统一,这时就只有依靠职业服色彩的区别来体现内部分工的不同。在一个机构或公司里,职位有高低之分。从职业服的色彩上加以区别,能辅助企业建立井井有条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秩序。不同职位的职业服色彩设计在加入与行业和企业特征相关的因素之后,必须考虑社会习惯和色彩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影响。具体地分析,可以发现,从低职位到高职位,职业服的颜色往往遵循从鲜艳到淡雅的规律,颜色的纯度和明度都逐渐下降,这与人们对不同职位的角色期望和色彩心理学有关。

(一)低职位的职业服色彩颜色较丰富艳丽,体现穿着者的年轻、活力和亲和力

在一个宾馆或饭店里,门童、大厅服务员的服饰颜色最鲜艳抢眼。维伯伦(Veblen)在《休闲阶级的学说》(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书中指出,19世纪的男性不必再穿着昂贵、浪费和不舒服的服装来展现他们的财富;他们将这项任务委任给仆役或马车夫,所以后者的正式服装或制服上有大量的金穗带,间接地显示主人重要的等级象征。在现代,这种习俗体现在服务性公司里较低职位的员工制服上,他们的制服颜色丰富艳丽,面料挺括簇新。从色彩心理学上看,鲜艳的颜色是热情、单纯、年轻、富有亲和力的;而淡雅的颜色是冷静、疏远、成熟、权威的。从鲜艳到淡雅的颜色组合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可以全面地塑造一个企业或组织丰满的形象。对于企业来说,从低职位到高职位的组织机构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从职业服上提高低职位者的形象,由他们体现企业的财力,则整个企业的形象自然有所提升。

企业的前台接待人员往往应选用红色、黄色、绿色等服装颜色,除了表达热情、快乐的情绪之外,还能吸引外来者的目光,避免来宾无助寻找的麻烦,更好地完成接引招待的工作。

(二)中层职位的职业服色彩较中庸保守,体现穿着者的谨慎、踏实和可信赖感

中层管理人员各司其责,仿佛是一个富丽庄园的庞大管家群。人们并不要求他们热情、外向,而更希望他们踏实、诚实、忠心和有效率。因此中层的管理人员服饰颜色要单一得多,一般是海军蓝或中灰色,隐藏穿着者的个人性格,显示对这一职位谨慎、保守的性格的诉求。这两种颜色是中庸的,既足以和低层员工的彰显富贵的服装区分,又不会威胁到高层人员的外在地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银行的工作人员和企业里的销售人员的工作重心是与客户打交道,他们倾向于选择蓝色调的职业服。心理学研究证明,蓝色具有降低血压、呼吸率和心跳的作用,能够使人们冷静。在与外界的交往中,穿着蓝色调的制服,可以减少摩擦,同时给人以忠诚和可信赖感。而灰色则较为模糊、不确定,适于商务谈判、招聘等需要审时度势、运用一定权威的职位,而不适合作外向型职业服。

(三)高层职位的职业服色彩高雅权威,更具领导者的个性魅力

高层职位的职业服往往不需统一设计,而给予他们更多自由穿着的权力。而在进行服装的选择和搭配时,也应把服装的色彩放在第一位,正确穿衣。

高层职位的服装在颜色的纯度上应有所减弱,显得更加高雅和权威。比如,接近黑色的深蓝色或深灰色强烈、凝重,稍显霸道;穿着浅灰色则风度翩翩,暗示一种精干、魅力和敏感。

职业服绝不可以显得陈旧,但对于高级管理人员来说也不能过于簇新,这一点要与低职位人员有所区别。最好是“衣服无所谓新,无所谓旧。身上没有一点儿耀眼的东西,可是样样引人注目。豪华的装束是今天的款式,也是昨天的、明天的款式。”簇新的服装看上去不够自然、舒适,没有沾染主人的气质。19世纪英国著名的时尚人物布鲁梅尔就曾对穿着崭新衣服上街的男子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不是真正的上层人物。他自己的新衣服总要想办法使其显得不那么新后才穿着。在巴尔扎克的《幻灭》中,吕西安为了使自己在上流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倾囊购买了一套时装,当晚就穿上了,然而真正的贵族却觉得他穿得“像时装店门口的木头模型”。

高层人士的服装颜色选择略为自由一些。除了上文提到的深蓝、深灰和浅灰,米色、褐色等颜色也可以作为金字塔尖的人们的职业服颜色。由于肤色的关系,米色和褐色这两种在国外男士经常穿着的颜色,国内的男职业服较少见到。正因如此,米色和褐色令人联想到经济和科技较发达的国外,显得新鲜、洋气、自由,适合富有活力、性格外向的高层人士穿着。

参考文献

[1]单文霞.现代职业装设计导论[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不同年龄的“心理坎”

婴儿需要与父母建立强烈的依恋关系来获得安慰、安全。如果孩子的基本需求(如吃喝)从小就常常得不到满足,也没有父母的身体接触与温暖情感,那么他长大就很可能对周遭不信任、对人际感到焦虑。

信任感需从小奠定,千万不要认为这个还不太会表达的小婴儿只是“喂饱了、不哭了”就行了,父母日常照料中应给予其足够的安慰与抚触,让他们感受到关心。

同时,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动手,“暴力行为”会让他们恐惧和害怕,不利于信任感的建立。

童年期培养独立感

到了童年,小孩的活动能力发展起来,此阶段他们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比如想要试着自己吃饭、走路、穿衣、刷牙、说话等,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

对世界怀有好奇,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此时大人会觉得他们精力旺盛,一刻都闲不下来,太难带。这时候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很激烈,第一个反抗期出现。

此时,如果父母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表扬,就会逐渐培养出他们的独立自主感,拥有较强的意志力。相反,如果大人事事包办,溺爱或是“专制”,就会使孩子陷入“无能的漩涡”,进而怀疑自己,产生羞耻感。

学前期发展主动性

小孩上学之前,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兴趣,什么都想试、想玩。这时,父母和老师对待这些“顽皮鬼”要有耐心和包容心。

不涉及危险的事情就尽量让孩子去做,无论什么事,所有人都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成全就意味着他们将来会成为有创造力的人,而压制会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被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开拓创新的能力,导致孩子有挫败感,不利于主动性的养成。

学龄初提高成就感

上学后,儿童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对“解决问题”跃跃欲试,也希望在小伙伴面前做“强者”。肖震宇建议此年龄段孩子的父母,不要把孩子“问问题、动手拆家里的电器”等好奇行为看作是“捣乱”而责怪他们,因为这样会让他们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

家长应该试着鼓励他们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同时,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激发出来就都是“金子”。另外,家长应留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班主任共同帮助孩子进步、提高。

青春期找到方向感

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经常思考“我是谁”、“我今后要做什么”等有关“身份”和“未来”的问题,如果这个阶段能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和定位,则可明确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反之,则会丧失方向,学习、生活变得不知所措,常常处于迷茫之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年纪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想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更喜欢模仿与崇拜。

此时,就需要有一定的鞭策,比如在学校,可以通过班会等集体活动,学习一些英雄人物事迹或是在和长辈聊天中,了解长辈的成长经历,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找到方向感。此外,自己也要多试着了解自己,找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在合适的时机发挥出来。

成年期建立亲密感

成年初期,为了建立亲密关系需要做出承诺、承担责任,这时人要克制一些个人偏好。如果无法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中把握分寸,则很容易导致孤独感和没有能力与他人交流的感觉。

这个年纪的主要事情有两个:工作和婚恋。一方面,要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工作上应团结互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今后才能遇到更多的“贵人”。千万不要把自己孤立在小圈子中,这是工作上的大忌。

另一方面,和恋人建立起信任、相亲相爱的关系,因为他们可能就是你今后人生的另一半,将陪你度过漫长的人生,所以两个人一定要相互尊重,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才能携手同行。

中年期保持平衡感

到了中年,很多人事业和家庭都已基本稳定,却难以兼顾二者。有些人,把精力和时间全放在了工作上:加班、陪领导吃饭、陪客户喝酒,就连周末都没有时间陪家人和孩子。

长此以往,不仅家人会有埋怨,就连自身也会感到心累。肖震宇建议,生活需要多元化,没必要把自己“折腾”得太累,如果家中经济状况一切正常,多花些时间在家里,体验天伦之乐,更有利于关心品质的养成。

老年期获得完美感

步入老年期,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的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

相反,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

到了这个岁数,老人最在意的问题无非两个:对死亡的恐惧和一生的缺憾。

这时,老人应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所有选择都是当时情况下的最优选择,不要对人生和家人怀有“歉意”。

篇5:《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1、你是否不独占对话?

2、你是否倾听对方的话?

3、你是否遵守不多说、不寡言 ——适得其中的原则?

4、你是否经常致力于探出对方的价值?

5、你是否准备了丰富的话题?

6、你说话时是否条理井然?? 说者六诀

1、减轻对方的负担

2、说出内心的话

3、以全身说话

4、向对方的价值诉求

5、莫逞威,莫惧怕

6、使用敬语,造出对等的气氛做个说话能手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考场陶冶人格的起点推销是夫妻共同的工作设身处地强迫非正途

1、撤回你的量尺

2、听取别人的意见

3、亲切的波纹

4、不为意见而争论扩大交际的秘诀交际能手三则

1、仔细注视对方的脸孔

2、脸上要清楚显示出你对他深切的关心

3、集中注意力,别漏听对方的话? 十大准则

1、找出共同的话题

2、称赞对方

3、说出对方的姓名

4、严守对方的秘密

5、会话中不使用“我”

6、让对方有自信

7、从容大方的说

8、欣然改过

9、使自己开朗

10、不能启口的话扩大交际的秘诀小结:受欢迎的二十三个秘诀

1、具备认定别人优点的眼力

2、向对方的长处投以笑容

3、世上绝对没有“一身都是缺点的人”

4、对任何人都不能逃避

5、先相信对方,对方就会相信您

6、做个喜欢“别人”的人,做个能够珍惜“别人”的人

7、做个能够衷心喜欢与别人在一起的人

8、衷心爱别人如爱自己

9、做个诚实而能奉献与别人的人小结:受欢迎的二十三个秘诀

10、“今天能够遇到您,实在叫我高兴。”努力 造就这样的心境

11、事前调查要做的彻底,且持续到能够描绘 出对方的形象为止

12、与对方的形象不断交谈,要做到交情之深 与那个形象能相顾而笑的程度

13、只凭一己的好恶而想拥有多线的人际关系 无异缘木求鱼

14、关切别人的心要处于肺腑

15、先对对方深挚关切小结:受欢迎的二十三个秘诀

16、要拆除双方感情之间的那一堵墙

17、拿出勇气将友爱的精神推向前

18、以积极的寒暄向对方表示您的关切之情

19、将自己的善意用简短的一句话传达给对方20、任何人都渴盼别人听他的话

21、一般人都不乐意听别人说的话

22、与太太分享快乐

篇6:《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关键词:烧伤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和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皮肤或组织损害。烧伤对病人心理所造成的打击是很大的,具有突发性、严重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了解并观察烧伤病人在受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

1、早期的心理反应

1.1紧张和恐惧:烧伤早期,大多数患者因突然的意外致伤,对所发生的突然事件无心理准备,一些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神志清楚时由于不了解伤情,对是否能治愈心里无底,往往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此时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他们或表现出意外的镇静、冷淡、少语,反应迟钝,或躁动不安、痛苦、叫喊、抱怨等。

1.2 焦虑:由于烧伤病人需要隔离,不能会见家人亲友,还要忍受伤痛和各种担忧,轻者显得无法安静、心神不定、严重患者甚至怨天尤人、心情恶劣、无法安静、难以入眠或夜惊。

2、中期心理反应

2.1 惧怕疼痛:重症患者,休克期过后,进入感染期,患者要频繁接受手术、大量换药及其他各种治疗,如注射、静脉穿刺等。这些治疗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承受疼痛的能力也会减弱,一些人因害怕而食欲不振,睡眠差、呻吟、烦

躁、恐惧,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手术和换药。

2.2猜疑:烧伤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对周围一切事情相当敏感。他们希望知道治疗方法和结果,有时反复询问治疗措施,很关心躯体的不适,很想了解自己的信息,如果解释不及时就会引起猜疑。但对一些解释又抱怀疑态度,总认为自己伤情重,担心医生看轻了伤情误诊。医生、护士查房讲话稍不慎,病人就会左思右想,担心自己将来残废;同病室的病人病情加重或死亡也会使其心理负担加重。自己稍有不适就怀疑病情加重,紧张不安,顾虑重重。

3、度过危险期之后,患者进入康复期,这个阶段烧伤患者容易出现 忧郁、急躁易怒、绝望、自卑、依赖性强等心理特点。当患者觉察到烧伤造成肢体伤残、外貌破相,甚至一些肢体功能丧失,今后学习、工作、生活都会十分困难,影响个人前途等,常常忧心忡忡,心理负担沉重。创面愈合较差的患者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少言寡语,不愿配合,对治疗失去信心。疤痕不断增生挛缩致使肢体僵硬或功能障碍,造成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自制力下降、易激动、烦躁、无故发脾气、提一些无理的要求,有时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勃然大怒,采取 进攻性态度,甚至将怒气转向医护人员和亲友身上,其目的就是以无端的争吵、发怒来发泄内心的痛苦。还有一些患者因为烧伤后遗留的畸形、功能障碍,担心受到别人的鄙视,产生自卑,感到生活暗淡,前途无望,对生活丧失信念、自暴自弃。行为过激的患者甚至觉得生不如死,有自杀倾向。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烧伤病人护理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做好心理护理就能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乃至今后的人生中起到积极作用。

患者入院初期,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与患者交谈时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倾听患者对不幸遭遇的描述和躯体痛苦的表达,在护理行为上要动作轻柔、果断、严谨,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让病人一开始就产生亲切感,信赖感,消除患者紧张、惶恐的心情。待病员安顿好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负责诊治的医生及护理人员的相关情况,使之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住院生活。对忧郁绝望的患者,护士态度应该主动亲近关心他们,使他们受到乐观热情,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感染,增强信心,面对现实,消除忧郁、绝望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在患者面前切忌急躁,当患者情绪激动时,护士应有自我克制能力,要理解他们因伤残而产生的焦虑、急躁的苦恼心理,容忍他们一时的情绪激动、尽量及时解决病人提出的问题并满足病人的要求,给予诚挚的帮助、安慰,获得病人的好感和信赖。对不配合治疗的病人,要向患者讲明各种治疗的目的:如只有手术植皮、换药才能尽快消灭创面,较少感染的机率,促进创面的愈合,若不及时换药或手术将会危及生命,使病人理解采取这些治疗措施的重要性。切不可因患者抵触产生厌恶的情绪,或用生硬的语言训斥,导致医患无法合作的不良后果。

严重深度烧伤的患者,治愈后身体某些部位功能丧失或残废是难免的,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要向病人讲明伤情的起初情况、愈后可能出现的伤残程度,使他们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当患者在得知伤情的严重

程度后,一段时间内思想上是难以承受的,这时护理人员的同情和支持就非常重要,对病人要多给予鼓励和安慰,适当地劝解和疏导,帮助他们振作精神,克服暂时的情感障碍。并用经过本院治愈、身残志坚、顽强生活,取得成就的成功事例鼓励患者克服困难,增强治疗信心。如右手残废的患者,应鼓励他左手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外观和肢体的畸形还可通过现代医学技术进行美容整形,不必为今后的人生烦恼,忧郁。

另外,患者的亲友、配偶、子女、恋人的态度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是较大的,护理人员还要主动做好这些人群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出悲观、失望、甚至烦躁的情绪,应给予患者细心呵护,无微不至的关爱、鼓励,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篇7:《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概述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光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有着重要的影响。光环境的明亮程度、色彩的分布以及动态情况都会对展示空间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分析环境的视亮度、灯光色彩和灯光形式对人造成的心理感受,将有助于创造出更加个性化和舒适的光环境。2005年,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和上海大境建筑设计事务所对上海科技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本次调研的目标是了解不同年龄的人群对光环境视亮度的评价、对不同灯光色彩以及不同灯光形式的喜好,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分析。

问卷调查的内容预先做好问卷,在科技馆客流量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对近1500名游客进行了抽样访问。调查以年龄进行分组,将每个展区接受访问的300名游客化分为五个年龄段,即lO岁以下、10—20岁、20~30岁、30~40、40岁以上,对每个年龄段都抽取了60个样本。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对光环境视亮度的评价、对不同灯光色彩的喜好评价以及对不同灯光形式的喜好评价。其中对光环境视亮度采用三级评价方式,即较暗、适中和较亮;而灯光色彩选用了展厅主要运用的蓝色、黄色和白色,同时还附加了游客心中所希望的灯光色彩,将其列入“其他”类中;灯光形式则按展厅已采用的形式分为三类,即动态灯光、有色彩变换的灯光以及静态灯光。

在调查期间,根据已设定的问题,让游客们进行选择回答,以年龄为界,将调查结果用选择某类别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形式来表示,并利用统计软件生成百分比量表图2—

1、2—

2、2—3,由此作为分析的依据。

2调查结果

10岁以下 其他色彩(紫色、绿色、橘红色)、蓝色、白色、黄色 10.20岁黄色、蓝色、白色、其他色彩 20~30岁黄色、蓝色、其他色彩、白色 30~40岁黄色、白色、蓝色、其他色彩 40岁以上白色、黄色、蓝色、其他色彩

从以上结果中,我们发现10岁以下的儿童很喜欢亮丽的暖色彩,喜好度达70.8%,对白色、蓝色的喜好度都偏低,不到20%,而对黄色的喜好度只有1.2%;10~20岁和20~30岁的人喜好度的次序只有白色和其他色彩颠倒了一下,但对这两种色彩的喜好度都不足20%,虽然他们对黄色的喜好度都居于首位,但20。30岁人的喜好度远超过10~20岁的人约33%,而20~30岁人对蓝色的喜好度要低于10~20岁人约22%;对于30~40岁和40岁以上的人来说,只有对白色和黄色的喜好度次序不同,30。40岁人对黄色的喜好度达59%,但对白色只有22%,而40岁以上的人对黄色的喜好度还不足20%,但对白色的喜好度却高达63.6%,虽然他们对这两种色彩喜好度的差异较大,但对其他两种色彩的喜好程度基本一致,均不到20%。

3、研究和发现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的人对光环境中灯光色彩的心理感受是有较大差异的。一般来说,儿童和中小学生们都很喜欢亮丽的色彩,如紫色、橘红色等,他们感觉在这种环境下观看展品及参加一些互动的节目会很兴奋,而对蓝色和黄色的喜爱度较低;而青年人对蓝色等冷色调比较喜欢,他们更为理智地看环境,认为科技馆以体现科技为主,而蓝色正是科技的象征,用蓝色表达科技的神奇更加贴切;相比之下,中年人更喜欢温暖的色调,如黄色,他们认为黄色可以很好的放松心情,带着愉悦的心情参观是一种享受;但老年人则更希望灯光以白色为主,这样便于他们观看不同的展品,即使是一些装饰性的辅助照明他们也希望是明亮的,这样既不会看不清也不会觉得眩晕。

10—40岁的人对动态及有色彩变换灯光的喜好度差别不大,基本围绕33%上下浮动,其中10~30岁的人对静态明亮灯光的喜好度均在20%左右,但30~40岁对其喜好度却达43%;40岁以上的人对不同灯光形式的喜好度差别较为明显,其中对静态明亮灯光的喜好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两种,达到82.4%,但对动态灯光喜好度仅有10%,对有色彩变换灯光的喜好度只有1%。

总的来看,青少年儿童对动态且富有色彩变换的灯光十分喜爱,他们觉得这种形式的灯光极具吸引力,有刺激作用,而他们对静态明亮的灯光形式则表现出冷漠不喜欢;中年人对灯光形式的接受范围较广,但他们认为一些动态且有色彩变换的灯光可以增强展示的效果;老年人则截然不同,他们偏爱静态明亮的灯光形式,尤其不喜欢有色彩变换,他们反映会有眩晕的感觉。

综合以上分析,在同样一个照明环境当中,不同年龄的人群产生的心理感受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除了年龄本身之外还与职业、文化修养、性别、地域、国别、审美等很多因素有关。总体来说,青.年人对视亮度要求不高,更容易接受亮丽、生动活泼的色彩,而老年人由于经历不同,一般要求较高的视亮度,对色彩的追求较为单一,中年人由于职

业范围大,生活经验比较成熟,对视亮度要求适中,对色彩及形式接受范围较广,反映不强。

结论

根据对上海科技馆展示厅光环境的视亮度、灯光色彩以及灯光形式对人心理感受的调查研究结果,心理学家认为,光环境,特别是光色彩确实可以对人具有某些直接的生理、心理影响,光色通过人的视觉而作用于大脑,加上明度的对比,会让人产生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体量感,而这些都有可能是由生理影响所形成的。

例如红色有温暖感,而它在生理上起着促使血压升高和脉搏加快的效果,在心理上产生兴奋;青绿色有凉暗感,它在生理上起着降低血压及减缓脉搏的效果,在心理上产生镇静的作用;黄色则是一种鼓励的颜色,可以促进交往,提高脑的机能和舒适的感觉;紫色能引发忧郁和伤感;蓝色会给人以一种放松的状态等等。我们的调研结果基本与其研究结论所吻合,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个活动区域内,如果亮暖色(如红色、粉色、橘色等)有超过50%的比例,少部分中年人和大部分老年人就会觉得躁动不安,但很多青年儿童却表现兴奋、雀跃;如果冷色(如深蓝色)比例超过70%时,也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人们会觉得压抑,心情沉重,青年人尤为明显。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紫色比较偏爱,有很多建议认为在视听乐园和儿童科技园展区应采用部分紫色,因为在他们心中紫色是一种神秘的色彩,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因此,对于观众群以儿童为中心的展示中心,亦采用较为鲜艳的暖色调色彩,如果能结合具体的展示内容形成较强的色彩对比,则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大部分青年人对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有自己的理解,例如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蓝色象征着科技,绿色象征着生命力等等。虽然大多数中老年人认为冷色彩的运用不易多,否则会有压抑感觉,但也有少部分老年人喜爱蓝色等冷色调色彩他们觉得有轻松感。因此,在一些主题鲜明的展示区内,可以充分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帮助展品增加内容感。

人们在柔和黄色光的气氛下心情较为平和,在暖绿色下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在自然光下,几乎所有年龄层的人都不会产生异常感觉,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因此建议在走道、休息处可采用黄色调为主的灯光。

除了老年人对环境视亮度要求较高外,其他年龄段的人要求适中,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只要满足最低安全需求就可以了。因此,在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展示中心内,可增强展品的平均水平照度和垂直照度,或采用明快的装饰饰面,从而提高环境视亮度。

篇8:《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陈凯 (化名) , 男, 笔者2010届学生。儿时父亲被判无期徒刑, 由外婆、妈妈抚养长大, 生活贫困。该生进班后我发现其打扮中性, 成绩普通, 循规蹈矩, 虽有些自卑, 但与班级同学相处融洽。隔壁寝室有一个长得很帅且家庭经济条件好、又乐于助人的同龄男生——小王经常买些好的饭菜和零食与他一起吃, 生活上对他比较关心。升入二年级以后, 陈凯对小王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 总想跟他在一起, 寸步不离, 有一种很强的依赖感、占有感, 更不想让他与别人交往, 还常常拉对方的手。这种感觉持续近半年。终于有一天忍不住把自己的想法向对方表白, 而对方却没有这种感觉, 还把对方吓了一跳。此后小王渐渐地有意疏远他, 见面也不理他。此后, 陈凯伤心绝望, 变得沉默寡言、脾气暴躁, 数次自残划伤自己的手臂, 学习成绩迅速下降, 期末挂了很多科, 同学们对他也是敬而远之。

二 个案心理危机原因分析

陈凯为小王的态度心灰意冷, 为同性恋的后果感到迷茫无助, 担心同学们知道后对自己感到害怕, 为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感到焦虑、烦躁、沮丧, 担心老师会觉得自己变态而抗拒老师的帮助。

笔者认为陈凯同学同性恋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个案年少时因父亲入狱受过刺激, 从小在生活中缺乏男性角色的影响, 都由女性 (妈妈、外婆) 抚养长大, 男性意识不健全。而且由于同性之间方便接触, 加之学生集体宿舍生活又为其沟通提供了便利, 易使异性恋感情空位的正常性取向者陷入这种充满诱惑和刺激的暧昧中, 产生同性恋的倾向。另一方面, 媒体网络的迅速发展, 各种书籍、动漫、电影对同性恋的揭露和公开, 误导了学生的性取向。

三 心理辅导过程与主要策略

1.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辅导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个案因为同性恋性取向困惑产生的心理危机, 与一般的心理危机相比更不容易被常人理解, 个案主观上对心理干预的防御心理较强。基于此因, 笔者在前几次交流中并不急于解决问题, 而是着力建立个案对笔者的高度信任, 以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第一, 保持价值中立, 无条件尊重当事学生。与个案第一次谈话时时, 其鼓足了很大勇气才说出自己是一个同性恋, 在进行自述时总是欲言又止, 担心说出来后受到老师的歧视, 而且反复强调老师帮不了自己。因此, 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消除个案的阻抗心理。在笔者对个案的自述多次表示平等性的理解, 并适时给予其价值观念澄清后, 取得了个案的初步信任。

第二, 遵循保密原则, 取得个案的高度信任。针对个案心理问题的特殊性, 为保护个案的隐私, 老师在初次面谈结束后, 与个案采取QQ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并特别强调了谈话的保密原则。通过几次QQ聊天后, 笔者取得了个案进一步的信任, 个案主动倾谈自己的心路历程, 并答应笔者珍惜自己的身体, 不采取过激行为。至此, 个案的心理危机得到初步控制。

2. 第二阶段:利用危机干预的心理支持技术, 疏泄个案被压抑的负面情绪

针对导致个案心理危机的原因, 笔者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示理解, 让个案孤寂的负面情绪得以宣泄;二是改善个案对同性恋的认知, 减轻其内在心理压力。笔者特地安排了几次宣泄性会谈, 会谈内容由浅入深, 涉及个案的学习、生活、经历、爱情、人生、理想等, 引导个案把压抑在内心的负面情绪表达出来。针对个案存在自我认同困难以及对同性恋的种种疑虑, 笔者向个案详细介绍了同性恋的成因、国内外同性恋基本状况以及当前同性恋者的社会生存环境, 并引导个案分析自己问题产生的根源。由于之前笔者与个案已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因此改善认知的会谈效果较好。虽然个案对自己的未来仍感到悲观和迷茫, 但已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能够有勇气面对自己当前的困境。此时, 个案开始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 但之前落下的课程太多, 期末考试成绩仍不理想, 情绪有些波动。经笔者开导后, 个案假期坚持学习, 在新学期补考中顺利过关, 对此笔者给予了即时的赞赏和鼓励。

3. 第三阶段:实施厌恶治疗法, 帮助个案摆脱同性恋困扰

对陈凯进行的3个月的心理疏导以面谈为主, 辅以QQ聊天交流等方式, 个案的情绪已较稳定, 能够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在个案表达了想改变同性恋身份、告别同性恋困扰的意愿下, 笔者与个案一起制订了采取厌恶治疗法的治疗计划, 并付诸实施。

厌恶治疗法即将施治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求治者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 从而产生厌恶反应,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此疗法操作简便, 适应性广, 对各种行为障碍疗效较好。为了解决陈凯同学的性取向问题, 笔者也尝试使用此种疗法。在他想念小王或对同性出现好感或出现类似此种行为时, 其用针刺痛自己;或者立即闭上眼睛, 想象面前站着一个同学, 面孔冷峻严肃地盯着他;或是想象被父母、朋友怒斥的场面, 以达到减少与控制此种心理行为。

如此重复多次后, 个案表示不会再伤害自己, 情绪平复了很多, 想念对方的时间和频率减少, 睡眠得到改善。暑假2个月后, 个案回来告诉笔者: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对对方的思念, 但已能坦然面对现实, 现在生活和学习已恢复正常。

4. 效果评估

本例心理危机的干预和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首先, 个案对同性恋的认知得到改善, 内心冲突减少, 自控能力和自我接纳程度增强, 情绪趋于稳定, 心理危机解除;其次, 个案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 生活热情提高, 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同时, 本例心理危机的辅导也留有遗憾:根据反馈得知, 个案虽然内心平复, 但仍然渴望结交同性朋友, 对女性没有兴趣。可见, 心理疏导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个案的同性恋取向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四 总结

同性恋的形成原因极其复杂, 是遗传学、心理动力学、社会文化学及情境等多重因素决定的。同性恋学生是异于异性恋学生的一特殊群体, 他们承受着异性恋学生难以体会的心理困扰, 同性恋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和研究。目前, 学生性取向的正确建立和同性恋学生的心理疏导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有机结合, 还需要更多的创新研究。

摘要:本文以一个高职生同性恋案例为蓝本, 探析原因、阐述干预手段与策略。学生同性恋者是游离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群体, 其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而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 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轻则导致学生成绩下降, 重则可能造成学生压力过重, 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向极端。

关键词:同性恋,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余明友.对一例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危机的干预报告[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篇9:不同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儿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儿童患者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小,对病情及手术的要领缺乏认识,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比较直率和单纯。为了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进入手术间后,护士可以采用搂、抱、拥吻加以语言沟通,消除患儿紧张恐惧,争取患儿信任,并采取及时鼓励和表扬方法,给予积极支持,通过讲故事等交流方式来转移患儿的紧张情绪,做到配合医生手术顺利进行。

青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青年患者正是人生中朝气蓬勃时期,对自己患病手术的事实感到震惊而焦虑和紧张,主观感觉异常敏锐,思想斗争复杂,担心手术效果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婚姻生活等不利影响。这时,需要手术室护士热情安慰、关心,解释手术的安全性及康复程度,在患者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给予心理支持。

老年手术患者心理护理:老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表情冷淡、抑郁、双眼紧闭,高度恐慌而且有一种无价值感和失落感,希望别人同情,所以护士首先用亲切的尊称與他们交谈,耐心温和,不厌其烦,去鼓励、安慰患者,劝抚高度紧张会影响手术效果,放松紧张情绪,使他们感到手术是为他解除病痛。

不同性别的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易出现强烈的情感反应,对疾病过于敏感,容易出现悲观和忧愁,经常呻吟和哭闹。手术室护士应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做好安抚工作,并在操作中,不影响手术情况下,应及时遮盖好乳房、腹部、阴部等部位。

男性患者:男性患者进入手术室表情沉闷、情绪低落,比较稳重,护士应正确引导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疾病的益处,而且用热情的语言来稳定情绪,减轻恐惧心理。

不同病种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易产生极大的心理波动,以典型病类癌症患者手术为例,术中需要特殊护理,首先在术中避免谈论患者确诊癌症的事实。如患者清醒,会使其情绪低落,受到严重打击,使病情恶化。而且操作中要轻柔准确,语言严谨,安抚患者,鼓励患者增进抗病信心和勇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

沟通:①语言沟通:手术室护士应善于引导患者谈话,富有同情心。与患者交谈要有反馈、要有耐心。比如及时点头,集中注意力,倾听对方谈话内容,应学会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避免不必要的双方情感分离。②非语言沟通: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话语同步,思路一致。应当善于表达与患者沟通的面部表情,如话语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说多少都起作用。肢体语言,在患者紧张、疼痛时,紧握住患者的手或为其轻轻擦去眼泪和汗水,就是对患者最好的安慰。

环境因素: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很深,所以手术室内要整齐清洁,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光线柔和,床单清洁无污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间内只摆一张手术床,不宜几个手术床并排摆放,以免产生消极暗示。

医护间行为:手术患者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与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被动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所以医生、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操作轻柔,言语亲切,使患者有安全感。术中护士应注意意识清醒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准确敏捷地配合手术。手术室内不应谈笑,相互之间谈话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意外,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慌失措,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怖和不安。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承担着繁重而复杂的诊断、防护、保障健康的任务,既是一项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也是一门精美而细致的艺术。除了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精湛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患者宽厚仁慈、体贴入微的亲人。将现代医学、护理模式所需求的临床护理工作做好。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病是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正确指导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应用等综合性治疗,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武阳丰,王增武,高润霖,等.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64.

篇10:《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李林 季浏

摘要:使用锻炼感觉量表(ETI)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研究工具,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旨在研究个体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有助于调节身心矛盾,增强心理健康。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应合理安排与选择运动强度,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

1 前言

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已不仅被人们用来作为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但是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受到锻炼种类、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率等运动处方因素的影响。本文的实验就个体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该领域这方面的对比研究还较缺乏。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共352人,其中小学生149人(男生77人,女生72人),中学生203人,(男生93人,女生110人)。

2.2 实验过程和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一所小学五年级中的4个班级(149人)和一所中学初二年级中的4个班级(203人),随机把4个班级中的3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小学生114人,中学生154人),另一班级作为对照组(小学生35人,中学生49人)。对实验组分别用跑的大、中、小强度锻炼策略干预6~8周,受试者每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时间为20 min。对照组则以上理论课或自习课为主。实验组的强度用心率指标进行控制。实验前用MHT测试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小学F(3,145)=0.179,p=0.911>0.05;中学F(3,199)=0.727,0.537>0.05,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仍用MHT测试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用EFI测量受试者参与不同强度锻炼后的心理感觉和运动愉快感。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同年级、不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同年级的中小学受试者与大、中、小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小学F(2,111)=21.636、37.062、22.387,p均小于 0.001;中学F(2,151)=19.146、8.380、7.582,p均小于0.001〕,而安静感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F(2,111)=1.07,中学F(2,151)=1.559,p均大于0.05〕。具体表现为:小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精神振作感的得分(Ma=7.62、6.24)明显高于大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a=4.09),中学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精神振作感的得分(Ma=8.22)明显高于大强度、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a=5.94、5.19);小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疲劳感的得分(Mc=3.68、2.97)明显低于大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c=7.61),中学大强度和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疲劳感的得分(Mc=3.73、3.92)明显低于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c=5.67);小学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积极参与感的得分(Md=7.81)明显高于大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d=4.18、5.54),而中学大、中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积极参与感的得分(Md=7.15、7.41)明显高于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d=5.24)(表1)。

表 1 实验组受试者参与不同强度锻炼后EFI的均数、标准差一览表

小学实验组(n=114)  中学实验组(n=154)

大强度  n=35  中强度  n=39  小强度  n=40  大强度  n=52  中强度  n=50  小强度  n=52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精神振作感(A)  4.09  2.65  7.62  2.46  6.24  1.55  5.94  2.55  8.22  2.30  5.19  2.60

安静感(B)  4.03  1.70  4.76  2.55  4.63  2.21  4.75  2.02  5.47  2.01  4.96  2.11

疲劳感(C)  7.61  1.87  3.68  2.79  2.97  2.52  3.73  2.68  3.92  2.19  5.67  2.97

积极参与感(D)  4.18  2.67  7.81  1.97  5.54  2.30  7.15  2.91  7.41  5.24  2.57  2.57

现有的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本实验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EFI是直接反应锻炼参与者锻炼后心理感觉的工具,并从侧面反应其运动愉快感的`工具。以上结果表明,对于小学生而言,参与中、小强度锻炼比参与大强度锻炼更能够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对于中学生而言,参与大、中强度锻炼比参与小强度锻炼更能够取得较大的心理效应。换言之,为了取得较好的锻炼效应和获得较大的运动愉快感,小学生应选择的锻炼强度是中、小锻炼强度,而中学生则是大、中锻炼强度。

3.2 不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

t检验结果显示,小学和中学的中等强度锻炼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和中学的大强度锻炼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小学和中学的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2)。研究结果说明,中学生比小学生更适合参与大强度锻炼,而小学生参与小强度锻炼所取得的锻炼心理效应较中学生好,中等强度锻炼是中、小学生皆适宜的锻炼强度。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就大众健身锻炼而言,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为了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适宜锻炼强度的选择应有所不同。

表 2 不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组受试者EFI的t检验结果一览表

大强度组  t  中强度组  t  小强度组

t

小学

n=35  中学

n=52  小学

n=39  中学

n=50  小学

n=40  中学

n=52

精神振作感(A)

M  4.09  5.94  -3.08**

7.62  8.22  -1.15  6.24  5.19  2.42**

SD  2.65  2.56  2.47  2.30     1.55  2.60

安静感(B)

M  4.03  4.75  -1.76

4.76  5.47  -1.41  4.63  4.96  -0.72

SD  1.70  2.02  2.55  2.10     2.21  2.11

疲劳感(C)

M  7.67  3.73  7.98***

3.68  3.92  -0.45  2.97  5.67  -4.68***

SD  1.87  2.68  2.79  2.19     2.52  2.97

积极参与感(D)

M  4.18  7.15  -5.24***

7.81  7.41  0.85  5.54  5.24  0.56

SD  2.67  2.90  1.98  2.44     2.30  2.56

注:* p<0.05; ** p<0.01; *** p<0.001。

3.3 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不同性别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小学生不同性别受试者参与相同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除大强度实验组不同性别受试者参与大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存在差异外,其它组别的不同性别受试者参与相同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3)。精神振作感与积极参与感是体现运动愉快感的两个最主要方面,中学大强度实验组男、女受试者参与大强度锻炼后EFI的t检验结果说明,参与大强度锻炼的男中学生比女中学生更能够获得运动愉快感,并从中取得更大的锻炼心理效应。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不同性别的人群应选择不同的锻炼强度才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

表 3 中学不同性别、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EFI的t检验结果一览表

大强度组  t  中强度组  t  小强度组

n=24  男

n=28  女

n=23  男

n=27  女

n=23  男

n=29  t

精神振作感(A)

M  4.46  7.21  -4.60***  7.91  8.46  -0.85  6.08  4.47  2.43*

SD  2.06  2.25     2.28  2.33     2.17  2.73

安静感(B)

M  4.37  5.07  -1.27  5.87  5.14  1.27  5.29  4.70  1.05

SD  1.74  2.21     2.18  1.84     1.83  2.31

疲劳感(C)

M  4.50  3.93  0.57  4.35  3.57  1.28  5.88  5.50  0.46

SD  2.60  2.78     2.04  2.28     3.01  2.98

积极参与感(D)

M  4.96  7.18  -2.91**  8.04  6.89  1.71  5.67  4.90  1.11

SD  2.91  2.53     2.38  2.41     2.33  2.73

*p<0.05; **p<0.01; ***p<0.001。

3.4 实验组、对照受试者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t检验结果显示,中、小学实验组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除小学生大强度实验组外)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而对照组受试者则没有显著性变化(表4),这一结果不仅支持了前人的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而且与本实验研究EFI的测量结果相一致。小学生大强度锻炼实验组实验前后的t=-1.91,p=0.054,表明大强度锻炼对小学生是不适合的,大强度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有负面效应。

表 4 不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实验前、后MHT的t检验结果一鉴表

实验组别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M  SD  M  SD

小学实验组(n=114)  大强度组(n=35)  37.77  16.87  38.77  17.33  -1.91  0.054

中强度组(n=39)  40.03  16.84  36.61  14.21  5.78  0.000***

小强度组(n=40)  38.10  14.65  35.35  13.76  3.42  0.000***

小学对照组(n=35)     37.69  15.83  35.94  14.35  1.29  0.207

中学实验组(n=154)  大强度组(n=52)  41.31  17.43  38.76  16.58  3.15  0.000***

中强度组(n=50)  44.46  15.20  38.28  11.17  4.96  0.000***

小强度组(n=52)  41.63  16.01  37.13  12.51  4.12  0.000***

中学对照组(n=49)     43.16  16.45  41.42  16.10*  1.03  0.186

***p<0.001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参与身体锻炼有助于中、小学生调节身心矛盾,增进心理健康。中学生参与大、中强度锻炼更能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大的运动愉快感。小学生适宜参与中、小强度锻炼,大强度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益处。

2.小学生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感觉没有性别差异,但中学男生比女生更喜爱参与大强度锻炼。

3.锻炼感觉量表(EFI)是研究身体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一种有效工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测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

4.2 建议

1.适当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与激发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2.对大众健身锻炼而言,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应合理安排和选择运动强度。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中,中学生可选择中等至大强度的锻炼,小学生适宜安排中、小强度锻炼。

作者简介:李林,男,1968年出生,硕士,讲师;季浏,男,1961年出生,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

作者单位:李 林 (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通 226007)

季 浏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62)

参考文献

1 季浏,等.当代运动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李林,等.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研究综述.湖北体育科技,(2)

3 Martinsen E.W..Therapeutic Implication of Exercise for Clinically Anxious and Depressed Patients.J.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1993(24):185~199

4 Rostad F.G.& Long B.C..Exercise as Coping Strategy for Stress:A Review.Int.J.Sport Psychol.,(27):197~222

5 李林,等.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体育与科学,1998(2)

6 王步标,等.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82~87

7 冼汉昭,等.运动医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82~387

8 Gauvine L.& Rejeski W.J..The Exercise-Induced Feeling Inventory: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J.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1993(15):403~423

9 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上海:华东师大心理学系,1993

10 Long B.C..Conditioning(Jogging)and Stress Inoculation Intervention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oping.Int.J.Sport Psychol,1994(24):94~109

11 Stepoe A.et al.Exercise and Respensivity to Mentel Stress: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ubjective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erobic Training.Int.J.Sport Psychol.,1993(24):110~129

12 蒋碧艳,等.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心理科学,(3)

13 黄志剑,等.活动类型和强度对大学男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体育科学,1997(5)

14 Kleine D..Sports Activity as a Means of Reducing School Stress.Int.J.Sport Psychol.,1994(22):366~380

15 Biddle S..Children,Exercise and Mentel Health.Int.J.Sport Psychol.,1993(24):200~216

16 Bosscher R.J..Runing and Mixed Physical Exercise with Depressed Psychiatric Patients.Int.J.Sport Psychol.,1993(24):170~184

17 TuckerL.C..Physical Fitnes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Int.J.Sport Psychol.,1990(21):185~201

上一篇:环评合同下一篇:出国留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