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城市规划

2024-07-06

泸州市城市规划(精选6篇)

篇1:泸州市城市规划

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及泸州市城市规划和有关法规、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是在泸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各类建设项目均按本规定执行。第三条: 泸县、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章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第四条: 我市建设用地按国家标准GBJ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

第五条: 部分具有兼容性的建设用地,其兼容的内容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编制的区域,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执行。

凡是《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规定范围的,应先按规定对原规划进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执行,涉及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的用地调整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第三章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和规定

第六条: 凡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片区用地,必须编制详细规划,详细规划的覆盖范围由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经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对各种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必须低于《表二》中所列的指标。

第九条: 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类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及其相应的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第十条: 对未列入《表二》的学校、科研机构、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规定执行,但不应超过《表二》中相应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

第十一条: 商住综合楼商业用房应至少占两层以上(含两层),仅设底层商店的,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均不应超过居住建筑的规定执行。凡在详细规划中已明确为居住建筑用地的,不论公建用房所占比例多大,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均不应超过居住建筑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建筑基地用地面积的计算,以红线确定的用地范围进行计算,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不纳入计算,代征地或代拆迁的小区道路(12米以下不含12米的道路)算至道路中心线。

各建设项目不论分期建设与否,均以红线范围进行统一指标计算,不能分割成若干块单独计算,已有建筑在红线范围内的仍要参与指标计算。第十三条: 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也不得再插建任何建筑物。第十四条: 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一)旧城用地面积0.5公顷。

(二)新区用地面积1公顷。

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邻接土地已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无法调整合并,且确实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第十五条: 各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既要满足详细规划的指标要求,又要满足附表

(二)的规定,取二者中的要求严格者作为规划管理的控制指标。第十六条: 在计算容积率时,全地下室不参与控制指标的计算,半地下室折半计算。

第十七条: 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前提下,为了在规划实施中更多地为城市提供广场、公共停车场、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不含城市道路),在满足规划要求及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容积率,但批准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原建筑面积20%,已作为开放空间的不得改作它用。容积率控制指标(F)提供1M2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M2)F<2 1 2≤F<4 2 4≤F<6 3所提供的公共绿地或公共活动场所须符合以下要求:任意方向净宽大于10米,实际使用面积大于150平方米。附表

(二)建筑密度、容积率控制表 控制范围控制指标建筑类别 旧城 新区 建筑密度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容积率

低层、多层住宅(1-6层)33% 2.0 30% 1.8 中高层住宅(7-9层)31% 2.4 28% 2.2 高层住宅(10层以上)23% 3.5 20% 3.5 多层办公建筑、旅馆 40% 2.5 35% 2.5 高层办公建筑、旅馆 40% 6.5 35% 6.5 多层商业用房 45% 2.5 40% 2.5 厂房及库房 45% 1.8 40% 1.6 市场 55% 2.2 55% 2.2 注:旧城是指以拆迁改造为主的区域,新区是指以征地建设为主的区域。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基底占地面积除以基地总面积,建筑容积率是指建筑总面积除以基地总面积。第四章 建筑间距

第十八条: 建筑间距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绿化、安全、工程管线、建筑设计规范和文物古迹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第十九条: 低层、多层、中高层居住建筑的规定如下:(1)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

两幢建筑采光面相对时,在旧城区内,建筑采光间距应大于0.8H;新区内建筑采光间距应大于1.0H(H为建筑物高度)。(2)相互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

山墙面对正面,山墙按山墙距退让山墙距一半,正面按平行布置采光间距一半退让,建筑间距二者相加计算。山墙开窗时按正面计算。(3)既非垂直又非平行的居住建筑

1、当夹角为00-300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时的居住建筑控制。

2、当夹角为300-600时,其最窄处间距在旧城应大于0.7H;新区应大于0.9H。

3、当夹角为大于600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第二十条: 中高层及中高层以下建筑山墙间距不得小于8米,对32米及32米以上街道的临街建筑山墙间距不得小于10米。高层与各种层数的山墙间距则不得小于13米。

第二十一条: 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要求。

(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30米以下高度的建筑,其最小值为24米,超过30米高度的建筑,每增加3米高度,建筑间距增加0.5米

(二)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各自规定间距的一半相加计算。第二十二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按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进行控制。第二十三条: 非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的间距要求。

(一)高层与高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其最小值为18米。

(二)高层与多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

(三)多层与多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0米。

(四)低层与高、多、低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但最小值为8米。

第二十四条: 特殊地段、地形的建筑间距在符合交通、消防、采光、通风、城市设计的要求下,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确定。第五章 建筑退让距离

第二十五条: 建筑物沿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河道、排水干线,人防设施、文物古迹、电力保护区及用地边界建设时,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退让。第二十六条: 建筑物沿用地边界修建时,应按本规定第四章建筑间距规定的自身相应间距的一半作为建筑离界距离。第二十七条: 当相邻已有建筑未退让间距时,新建建筑应退足相对应的本规定第四章建筑间距。

道路宽度不满足间距要求时,按道路中线各退够相应间距。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物的深度的0.7倍,且最小值为3米。第二十八条: 沿城市道路新建建筑物时,建筑退让距离的最小值按下表执行。

道路等级建筑退让建筑性质 40米以上 大于30米、小于或等于40米 大于20米、小于或等于30米 小于或等于20米 退让道路红线 退让道路红线 退让道路红线 退让道路红线 高度24米以下的建筑 5 3 3 2 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 10 8 5 3 第二十九条: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等人流、车流大量集散的建筑应满足集散场地的要求,且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10米。第三十条: 高层建筑主楼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应按下列规定控制:

(一)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米时,不得小于10米。

(二)建筑高度大于50米时,不得小于18米。

第三十一条: 道路交叉口四周道路规划红线应满足视距三角形的要求。第三十二条: 沿江道路靠江一侧不应新建建筑物。第六章 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第三十三条: 建筑物的高度必须符合日照、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规定。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6层,如利用地形高差分层入口时,建筑物总层数不得超过7层。第三十四条: 在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净空保护区域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要求。第三十五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第三十六条: 建筑高度除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服从城市景观规划,城市节点规划需要控制的高度外,还应按下列计算公式控制建筑高度。H≤1.5(W+S)公式中:H-沿街建筑物高度; W-规划道路红线宽;

S-建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距离。第七章 城市绿化

第三十七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居住建筑,其基地内的绿地率新区不低于30%,旧城不低于25%;除居住建筑以外的其它建筑,其基地内的绿地率新区不低于20%,旧城不低于15%。

第三十八条: 居住组团内必须设置集中绿地,且至少应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作为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

第三十九条: 一个街区内的集中绿地可按规定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在符合整个街区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不在每块建筑基地内平均分布。

第四十条: 在计算绿地率时,屋顶绿化不纳入计算,对全地下室上部绿化折半计算。

第四十一条: 当临城市30米宽以上道路建设时,除满足规划管理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外,绿化用地宜临道路设置。第四十二条: 在确定保护的古城墙地段,古城墙两侧各20米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任何建筑物,宜作为绿化用地。第四十三条: 规划确定的绿地,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用地性质,不得非法占用。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凡已编制了详细规划的地区,应同时满足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本技术规定。第四十五条: 当对建设项目有多项条款同时规定时,按条款严格者执行。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在泸州市建设委员会。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生效。

篇2:泸州市城市规划

近年来,随着泸州市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用地逐步拓展,原有的总体规划已无法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不能有效指导泸州城市发展与建设。2009年以来,泸州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与四川省区域发展对接协调及泸州自身发展条件等宏观、中观诸多层面的城市发展条件上都有新的变化,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和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的决策相适应,有序推进泸州城市建设,泸州迫切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发展建设,强化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泸州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泸州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泸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以国际竞赛的方式邀请了中规院、同济大学设计院、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等多家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参与,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研究和论证,提出泸州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共完成了区域、生态、产业、交通、城乡、空间、文化、品牌等八个专题研究。

第二阶段在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成果基础上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期从2010年至2030年,规划范围涉及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包括四县三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以及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总幅员面积12246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三区——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面积约为2132平方公里。

篇3:泸州市城市规划

关键词:中等城市,交通区位,物流,泸州

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中等城市作为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现代物流产业也已成为经济的又一增长点。目前,我国大城市中的现代物流体系已逐步形成,而中等城市的物流建设与发展却相对落后,并成为我国物流市场体系的建设重点。

交通运输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交通区位条件、交通基础设施、腹地范围等交通环境都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保障。我国中等城市在交通环境方面具有自己普遍的特点,因此,本文以中等城市物流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泸州市为例,具体阐述交通区位对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1 中等城市交通区位特征与物流

1.1 中等城市定义

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一章第四条中提出:“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数量”,即市区非农人口数大于50万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大于100万的为特大城市),介于20~50万的为中等城市,小于20万的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是大城市在区域的补充,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龙头,大力发展中等城市是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

1.2 交通与物流的关系

交通是“各类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是人、物和信息的传播递送”,运输是“将物品和人员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及完成此类运送的过程”。长期的实践表明,交通的概念往往包含了运输,而运输则是交通最主要的实现手段,它们在经济领域作为同一个概念使用。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建议》中对“现代物流”进行了如下定义: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伴随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现代物流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功能性、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由上述概念可见,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交通区位、合理的交通组织、先进的运输工具及优惠的运输费用是使物流运输合理化、物流服务水平专业化的重要保障。

1.3 中等城市交通区位特征

我国的中等城市,从规模上看,往往人口适中、用地适中,是过渡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桥梁;从分布上看,通常围绕着一个中心大城市发展,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从经济发展看,同一地域的中等城市一般产业结构相似、优势产业相似,甚至发展战略也相似,具有很强的竞争性。结合交通区位强调的交通在地理上的高发性和达到经济目的的有效性,可以发现,一定区域内的几个中等城市在交通区位上具有以下特征:

(1)此类城市交通环境大体相同,类似程度高;

(2)此类城市交通条件可比性高,共享一部分交通基础设施;

(3)此类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存在重复,相互之间竞争激烈;

(4)各中等城市间交通优势此消彼长,实力相当;

(5)各中等城市基本都处于发展期,交通扶持力度大。

1.4 中等城市物流发展现状

中等城市处于发展的过渡阶段,它与大城市,特别是交通和商贸的枢纽城市相比,在社会经济、产业机构、基础设施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但从经营角度出发,又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其物流发展通常表现出两面性。

地理交通方面:相对小城市和农村,中等城市在区域中具有较为发达的交通资源,但其优越性不及同一区域内的大城市,即中等城市虽具备发展现代物流的有利优势,但其吸引力不及大城市,且自身往往处于大城市的腹地范围内。

土地资源方面:中等城市拥有大面积土地,其价格相对于大城市更为便宜,比之小城市又更具规划和开发的条件,即中等城市可提供发展现代物流所需的必要条件———土地。

经济规模方面:中等城市各项经济指标较小城市增长更为迅速,但与大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时,中等城市本身具备良好的社会资源,可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有力保障。

劳动力成本方面:现代物流产业链上的每一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大城市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中等城市可充分发挥其优势,吸引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提供优惠的物流服务价格。

物流运作方面:目前,同一区域内的中等城市群在物流运作上往往按“行政区域”而不是“经济区域”进行,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协调性差,制约了市场化运作,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经营模式方面:中等城市存在大量规模小、市场份额和服务功能少、投融资能力弱的物流企业,经营秩序缺乏规范性,信息沟通受到阻碍,且缺乏专业性人才,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和网络化运作,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和经济效益。

2 实证研究

2.1 泸州市概况

泸州市扼长江、沱江咽喉,控云、贵、川、渝要冲,是四川省出海的南通道,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其下辖泸县、合江、叙永、古蔺4县和江阳、龙马潭、纳溪3区,全市辖区面积12 228.64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市户籍登记总人口为503.01万人,是我国《城市规划法》中界定的196个中等城市之一。

泸州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以酿酒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工程机械制造业为主要优势产业,是我国著名的“酒城”和全国九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之一。

2.2 泸州市交通区位

泸州市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是连接泛珠三角核心区域的重要通道,也是“西三角”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相互对接的必经节点。同时,泸州与同为川南经济圈组成部分的其它4市以及成渝经济圈的成都、重庆2市距离均较近,在保持紧密联系同时又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如图1所示)。

总体上看,泸州市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方式俱全,综合性较好,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发展相对缓慢。同时由于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存在自贡、宜宾、内江、乐山及成都、重庆等市,交通基础设施共享程度高,交通运营竞争激烈。

公路方面:泸州市规划建成“一环六射”(由川黔(隆纳高速+纳黔高速)、宜泸渝和成自赤高速在泸州交叉形成“一环”后向周边形成“六射”)高速公路网,如图2、表1所示。尽管通道较多,但它与宜宾、自贡、内江在物流吸引上存在竞争关系;尤其是与宜宾,该区域内的公路主通道均是成渝之间的通道,主要是成渝高速公路,加之产业具有相似性,竞争更趋于激烈。

注:表中数据为Google地图(V6.0)实测数据;泸州港指的是泸州港国际装箱码头。

铁路方面:泸州市域的铁路网络为“三纵四横”,其中能构成商流通道的有内江—泸州城际铁路、自贡—泸州城际铁路和重庆—泸州—昆明铁路客运专线;能构成物流通道的有隆黄铁路、古蔺—太平—遵义铁路(拟建)、叙永—古蔺大村铁路、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与此同时,宜宾有内昆铁路,并规划建设成贵快速铁路、渝昆快速铁路、绵遂内宜城际铁路;自贡有内昆铁路,并有自张线、自鸿线及自贡南站片区专用线;内江境内有成渝、隆泸、资威以及内昆铁路;乐山有成昆铁路复线、成绵乐城际铁路、乐自铁路以及成贵铁路客运专线。

因此,城际铁路方面,泸州市与乐山、宜宾实力相当,普通铁路方面,内江具有较强优势。综合来看,川南5市在铁路区位上机会均等。

水运方面:川黔高速、成渝地区环线、隆黄资源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两纵两横大通道均在泸州交汇,具备河流航道18条、库区航道11条,航道里程达926公里,是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四川省第一个水运二类开放口岸。而川南5省中的宜宾港与其竞争激烈,其优势在于:其一,新起步,起步高;其二,地理优势好,辐射面积大;其三,岸线资源丰富,尚未开发,岸线完整;其四,通过股份制集团公司化的运作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的机制更先进。

从表2可以看出,泸州港和宜宾港都是四川省依靠长江航道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立足点,两港在腹地资源方面又有较多的交叉。泸州港内虽然长江干线流态较好、水位差较小、且不受三峡库区水位涨落的影响,但宜宾港发展迅速,政策扶持力度强,两者竞争态势鲜明。

航空方面:川南5市中,现有泸州蓝田机场和宜宾菜坝机场,泸州机场即将易地扩建,宜宾机场也将易址到宗场进行扩建,另外即将投入运营的有乐山机场。内江市和自贡市境内没有机场,并将共用宜宾宗场机场(川南机场)。

目前已经运营的宜宾菜坝机场的航线和区位与泸州蓝田机场大致相当,成并驾齐驱之势。随着乐山机场和遵义机场的运营,特别是川南机场(宗场机场)投入使用,会对泸州机场形成巨大的冲击。

2.3 泸州市物流现状

“十一五”期间,泸州市委市政府按照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并加快实施《泸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泸州市现代物流业规划》。目前,泸州市已形成城乡结合、大中小结合、功能门类齐全的市场网络。2011年,泸州市商贸物流业完成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6.9%;引进物流项目71个,投资总额106.51亿元,其中投资额在5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5个,全市已形成物流业聚集化发展格局。目前,泸州市共有物流企业804家,其中包括西部百强物流企业5家,四川省50强物流企业10家,A级物流企业11家,其企业数量和经营规模都仅次于成都,居全省前列。

随着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尽管泸州市物流业的竞争力不断凸显,但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泸州市与川南经济区中的其他4市产业结构趋同,商贸、物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弱,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且由于交通区位的限制,城市辐射能力不足,制约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定位为长江上游川滇黔接合部经济强市的宜宾市,其以发展为长江上游重要的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基地和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为现代商贸物流的发展目标,又吸引了中国物资总公司、上港物流、欣联物流、文锦物流的签约入驻以及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的共同建设经营,后盾强劲,发展潜力大。

2.4 泸州市腹地分析

康维斯建立的断裂点理论是用于界定城市影响范围的一种常用方法,该理论认为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其规模呈正比、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个城市影响区域的断裂点公式为:

其中:DA为断裂点到A城市的距离;DAB为A、B两个城市间的距离;PA、PB分别为A、B两个城市的人口。

考虑行政区划与经济水平的影响,本文对断裂点模型的单一人口指标进行改进,选取泸州市、重庆、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昭通市、毕节地区、遵义市8个城市/地区2009年的经济数据,选取其中15个指标,对指标做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断裂点法确定泸州市的腹地(如表3、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泸州的交通吸引力腹地范围并不是一个均衡的圈,而是以南部为其优势特点。由于重庆强势的综合实力,挤压泸州向东腹地,并已覆盖到泸州相关行政区域;东南方向上,泸州的腹地包括了遵义的赤水市和习水县;南面的古蔺县已基本上不是泸州市的腹地;西南方向,昭通市威信县的局部,宜宾市的兴文县、筠连县、珙县属于泸州市的腹地;西面宜宾市的长宁县、江安县、南溪县局部属于泸州的腹地;北面自贡市富顺县局部属于泸州市的腹地;北面内江市隆昌县局部属于泸州的腹地。

2.5 泸州市物流发展对策

结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交通区位方面,泸州市与周边城市交通条件类似,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并与宜宾存在激烈的港口竞争;腹地范围方面,泸州市与周边城市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且部分区县已成为其他城市腹地。考虑上述因素,结合泸州物流发展现状,应重点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的竞合关系,突出优势、协同发展,做强做大物流产业,提出如下建议:

(1)打通泸州南部的交通要道,缩短古蔺与主城区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大力发展能源产业:能源产业是泸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主要位于以古蔺县为核心区的泸州南部山区;腹地分析中也发现,南部地区是泸州腹地的优势所在。因此加快建设川黔高速(隆纳高速)、成自泸赤高速、宜叙蔺习高速和叙大铁路,打通古蔺到泸州市其他区域的快速通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抢占能源物流先机,是进一步发展泸州市物流的重要举措。

(2)加快集装箱码头建设,强化与大型航运企业合作,实现与宜宾港的差异化发展:泸州港与宜宾港同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虽然泸州港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早于宜宾港,但其未来发展速度和规模却不如宜宾港,根据规划,泸州港远期吞吐量将达400万TEU/年,而宜宾港为500万TEU/年。因此,泸州港需明确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强运作与管理,强化与航运、物流等各环节企业的合作,并配合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服务。同时,应充分利用泸州港水深、岸线等通航能力的优势,逐步形成中转站,将宜宾上游运力集中在泸州港中转,实现与宜宾港的差异化发展,以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3)合理分割经济腹地资源,强化物流对腹地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川南区域基础资源趋同,但各地均有各自的腹地范围。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泸州市的腹地处在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范围内,且南部优势更为明显。由于川南5市交通条件大致趋同,各市交通优势均不明显,因此,泸州市找准潜在腹地范围,针对腹地内的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交通通道,为物资的集散与流通提供畅通的渠道,并强化对已有腹地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是泸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4)依托产业链延伸,推动优势产业上下游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泸州市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以及雄厚的工业基础,开拓产业链的延伸,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因此,拓展传统优势产业———酿酒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的上下游产业,争取推动上下游物流发展的先机,并充分利用川南5市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周边地区的物流集散,实现泸州产业聚集的良性循环。

3 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等城市不断出现。与泸州市类似,这些城市通常以集群的形式伴随着中心大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这些中等城市的发展定位类同、产业结构相似、交通基础设施共享、腹地范围重叠度高,由此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本文通过对泸州市的实证研究分析,说明此类中等城市腹地划分并非传统意义上以城市为中心的某一圆形地域范围,而是受到周边经济发展、交通环境等影响下的不规则区域。因此,中等城市的物流发展必须在确定合理的腹地范围的基础上,打造优势产业,与周边城市加强合作的同时实现差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敏.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考[J].长江论坛,2011(109):90-95.

[2]张晓彬.我国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8(28):224-225.

[3]袁长明,李宪国.资源整合式我国中小城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市场观察,2006(6):12-13.

[4]李伟,王劲恺,王辉,等.中小城市开展社会物流发展规划的适应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6):752-756.

[5]丁琪琳,荣朝和.交通区位思想评价及交通区位论的新进展[J].综合运输,2006(5):12-17.

[6]陈联,蔡小峰.城市腹地理论及腹地划分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629-631.

[7]雷箐青,白明.基于城市断裂点模型的黔中经济区范围界定[J].区域经济,2011(29):141-142.

篇4:老窖,泸州的城市体香

走进泸州,几乎不需要把盏,你就可以闻其香,识其城,那是酒芬芳,那是泸州的体香,那是泸州老窖至今保存下来的上万口窖池和它那10万亩挺拔的高粱,在长相厮守中留给这个城市的缠绵与悱恻。泸州老窖的窖池,芳龄百岁以上的就有千余口,其中舒聚源、温永盛等明代老窖池,自万历年间就风姿绰约,延续至今也不曾改变容颜,仍风韵犹存,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酿酒史上的奇迹。据说这400多年的泸州老窖池,它的文物价值堪与南京中山陵相比,难怪1996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载入了吉尼斯纪录。

我热爱酒,热爱酒里面的文化。我曾经读到过一本关于酿酒的画本,读得我云里雾里。幸好史书上还有文字记载,让我对中国酿酒有了一些基本线索。漫漫几千年的酿造史,大致走过了这样几个阶段:一是“沉渣”,“成而滓沉,‘造清’矣”,酒渣沉底后,其上澄清取酒。二是“酾滤”,《说文》“酾,嘎池。从酉,鬲声。”段玉裁注:“谓滴沥而下也。”《玉篇·酉部》:“酾,朗也,漉酒也。”酾是一种下面有孑的陶器,坐放到“鬲”上,底部再铺垫一层“漉网”,把酒糟填入酾内,使酒涓涓漏入下面的鬲内。三是“滤酒”,把酒糟装入绸、麻或布袋内,放在做好的滤架上,下置酒流槽,上加压力,使酒液匝槽流入酒缸内。四是“蒸馏”,这是现行最为普遍的酿造滤酒方法,把酒的酪料放到酒甑内蒸馏。尽管看上去,这几个阶段是一个比一个先进,但是直到今天,这四个阶段都还完整地保留,只不过前几个阶段,只可能出现在一些小的酒作坊了。泸州老窖作为现代文明的老字号酒业,在国内白酒行业里一路先锋,我们也可能走进它的历史与文化,而永远走不进它酿酒的秘密。我相信,它有它的独门绝技,它有它的葵花宝典。

酒就是一种文化,酒与历代文化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川酒业的兴起早于其他很多地方,至汉,酒作坊已经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没有战乱的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酿酒业一派欣荣,酒的品质和酿酒规模就远超中原。“文君当垆,相如沽酒”记录了蜀地古代文人与酒的千秋佳话。在四川地区陆续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中,就有一大批“酿酒”、“酒肆”、“宴饮”的画像砖,很生动地再现了这个时期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绘制出了酒文化史上瑰丽的一页。

酒是需要勾兑的,勾兑就是调和,就是包容,就是匹配。一杯酒可以破涕为笑,不计前嫌,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当然,一杯酒也可以无事生非、可以滋事;一杯酒也可以剥去伪装,暴露人的真面目。酒真是个好东西,可以各取所需,看的是各人的修为。我在酒桌上看过形形色色的表演,看的就是一品行,一江湖,一文化。今晚的平安夜,我在成都喝的就是泸州老窖,一句平安一杯酒,我喝出的竟是一种原始的冲动和绵长的沧桑。

篇5:泸州市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

《泸州市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已于2008年4月7日经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实施。市 长 朱以庄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泸州市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保障商品房交易安全,维护商品房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商品房预售的管理。本规定所称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以下简称预售人)将正在建设中的商品房预先出售给承购人,并由承购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

第三条 预售商品房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协商一致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条 泸州市规划建设局是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预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商品房的预售管理。

泸州市房地产管理局负责泸州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商品房预售管理具体工作。各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县行政区域内商品房预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第五条 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三)所申报商品房的工程建设总投资应达到该商品房地上总层数的二分之一以上结构工程完工,如其二分之一不足六层(含六层)的应主体结构完工;

(四)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第六条 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

第七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应当提交下列证件(复印件)及资料:

(一)商品房预售许可申请表;

(二)开发企业《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

(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

(四)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比例符合规定条件的证明;

(五)工程施工合同及关于施工的说明;

(六)商品房预售方案。预售方案应说明预售商品房的位置、面积、竣工交付日期等内容,并应当附商品预售房分层平面图及楼盘表。第八条 商品房预售许可依下列程序办理:

(一)受理。开发企业按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提交有关材料,材料齐全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当场出具受理通知书;材料不齐的,应当当场或者2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二)审核。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开发企业提供的有关材料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核。开发企业对所提交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三)许可。经审查:开发企业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0日内,依法作出准予预售的行政许可书面决定,发送开发企业,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开发企业颁发、送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经审查,开发企业的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0内,依法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书面决定应当说明理由,告知开发企业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并送达开发企业。商品房预售许可决定书、不予商品房预售许可决定书应当加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专用印章,《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应当加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印章。

(四)公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准予商品房预售许可的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第九条 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承购人出示《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售楼广告和说明书应当载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批准文号。

第十条 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企业应当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逐步推行商品房预售网上签约和网上预售合同备案。

商品房预售款监管的具体办法,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 预售的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承购人应当依法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权属登记手续。开发企业应当予以协助,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

由于开发企业的原因,承购人未能在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开发企业和承购人有特殊约定外,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三条 开发企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预售商品房的,依照《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十四条 开发企业不按规定使用商品房预售款项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纠正,并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

第十五条 开发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采用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预售,撤销商品房预售许可,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篇6:泸州市城市规划

及2009年工作打算的报告

省水利厅:

2008年,我市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在省厅规计处的指导下,按照党的十七大对水利工作的要求,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在规划编制、项目前期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水利问题放在规划计划工作的首位。一年来,我市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从工作理念、发展思路、改革管理等各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2008年规划计划工作特点

(一)积极做好水利规划和项目储备

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是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基础,是水利工作的龙头。规划不仅为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保证了水利建设的科学有序实施。一年来,我局以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把“抓项目、抓基础”、“以项目促发展”的水利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早在2007年12月28日,我市召开了全市水利工程项目储备分析会。这次会议要求各科站室及各县区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构建“四大水安全体系”的治水新思路及省厅水利发展重点,联系实际,对现有项目进行分析和清理,找准重点和着力点,作思路上、项目上、举措上的调整,抓住中央、省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有目的地做好项目储备,加快我市水利发展速度,尽可能缩小与全省、其它市州的差距。会后合江、泸县、古蔺等县区在各乡镇提出规划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踏勘和审定,编制完成各县2008年至202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县级规划,为中长期项目储备打下基础。

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厅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前期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先后于11月7日,11月19日、11月26日、11月27日四次召开了县区水利局长参加的水利工作规划或前期工作会。要求各县区调整和完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规划计划工作的思路和重点,抢抓机遇,做好2008至2012年水利建设规划,完善前期工作,作好项目储备。通过近期扎实有效的工作,已建立了2008年至2012年近60个亿的水利项目储备。已向省上报送了2009年争取5个亿中央投资计划的储备项目。

(二)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动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

本年度,我市规划计划工作着眼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认真梳理各项工作,抓住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全面完成了省厅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省上完成了沱江、赤水河以及长江干流岸线利用规划。完成了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以及国家大政方针及时调整修订完善了我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市2009到2012年水利发展目标,确定了2009-2012年项目储备。市重点工程龙爪河引水工程续建项目前期工作立足于“早”、“快”二字,赢得了争取国家投资机遇。水利规划基础扎实、前期项目储备比较充分,为增加水利投资创造了条件。局领导多次带领纳溪、合江、叙永三县有关人员到省厅汇报黄桷坝水库、锁口水库、倒流河水库前期工作完善情况,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三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纳溪区黄桷坝水库已落实前期工作经费300万元,已与省水利院于2008年11月25日签订了《黄桷坝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合同》。力争在2008年12月20日前,争取省政府下达封库令。2009年1月25日前,完成移民大纲的编制和审批。2009年2月28日前,完成移民安置报告的编制和审批。2009年3月中旬,完成初设调概、初步设计报告修编。接着申请调概和初设审批。争取在2009年6月底前国家审批立项并下达投资计划,2009年底前开工建设。叙永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倒流河引水工程前期工作,承诺全力保障前期工作经费足额,现已安排了前期工作经费100万元。该项目已12月8日与省水利院签订了合同,争取在2009年3月15日前完成移民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报告的编制,通过审批后15日内完成初设报告修编。目前,县上已成立了以代华龙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组,指导工作的开展。合江锁口水库已落实前期工作经费400万元,另给予水利局工作经费20万元。合江县水利局已与省水利院德阳分院就《四川省合江县锁口水库工程项目可研报告》和附属资料合同已达成协议。争取2009年6月底前完成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工作。

(三)加大了水利投资的争取力度

水利以公益性为主的特点,又决定了水利以各级政府性投入为主的特点。争取和落实水利建设资金,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是规划计划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注重在全市水利职工中牢固树立“水利工作要靠项目去支撑,靠投入去推动”的意识,切实把项目的储备和建设抓好。一是准备工作抓得早。按照以早规划促进早立项的思路,提出了本年度工程建设投资建议计划,抓紧时间完成了龙爪河引水水工程的调概,多次就纳溪黄桷坝、叙永倒流河、合江县锁口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向省厅汇报,请求指示。把资金争取纳入重点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各科站室立足抓早,认真谋划项目,提前准备,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二是重点目标抓得实。明确了争取目标后,确定了主攻方向和切入点,将工作落到了实处。三是工作措施抓得细。市水利局多次召开县区水利局长及市局有关科站室工作会议,对作好项目规划的储备、争取资金工作进行部署。各科站室积极与上级对口部门联系,努力扩大争取范围,实现了新的突破。通过储备大量的项目,抓住机遇使许多具备争取条件、急需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项目落实了投资计划。由于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基础实,底数清,关键时刻拿得出过硬的东西来,加大了争取效果。四是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在工作方法上努力做到脑勤、嘴勤、腿勤。积极开拓信息渠道,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相关规划,通过会议部署传达上级财政性资金安排动向,把握资金流向,提高争取资金成功率。高标准、严要求将各储备项目做实做细,主动修改完善项目方案,争取在众多竞争项目中优先得到解决。由主要领导带头到省厅汇报,同时加强与计委、财政的沟通和协调力度,赢得各方的关心和支持。在省厅大力支持下,一年来,我局以完善的项目规划和项目储备,扎实的前期工作和严格的项目建设的管理,赢得各方的关心和支持,水利部、水利厅专项资金较往年大幅度增加,共争取到中央及省级资金1.93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5357亿元,省级资金0.3991亿元。在第四季度拉动内需增加的投资计划中,我市争取到70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

(四)抓好抓实上级已安排的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在资金争取中,我们同时注重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辜负上级给予资金和政策时的期望,千方百计创造有利条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综合治理活动,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杜绝截留挪用等行为,为项目的后续争取创造有利重要条件。

二、2009年水利规划计划工作打算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的一年,是中央落实拉动内需措施非常关键的一年,水利发展赢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因此我市决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厅治水新思路,以大江大河治理、骨干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为重点,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在确保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积极汇报争取各个项目能得到上级支持,使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上一个台阶。

(一)、突出规划工作重点,分类完成前期工作。

1、完成我市重点骨干工程黄桷坝水库、倒流河水库及锁口水库前期工作。

黄桷坝水库和倒流河引水工程由于初设批复时间较早,按照省上要求,这次重做初设,并补充完善移民相关规划及其它相关专项报告。两工程计划在2009年3月底以前完成前期工作各项报告的编制及审批工作。锁口水库计划在2009年6月底以前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

2、组织督促县区开展中型灌区渠道配套及节水改造以及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

对已列入全省中型灌区名录的,选择灌面在1万亩以上的灌区开展可研;对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从已列入四川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006-2020年建设规划的小型灌区中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部分灌区打捆作可研。

3、开展和完善江河治理前期工作。

(1)长江上游干流堤防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把大江大河治理列在了十大任务之首。根据省上加快水利前期工作会议精神,我市目前正将全市长江干流堤防项目打捆,由具有乙级资质的泸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可研报告,送省水利院德阳分院汇总与宜宾打捆成长江上游干流项目。

(2)编制完成中小河治理规划。根据中央和省厅有关精神,我们正在编制全市20条200-3000km的河流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以及规划中近三年建设项目的可研,从而加快我市中小河流建设步伐。我市加大了工作力度和资金筹措力度,确保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

(3)按照五江一河要求着手沱江、濑溪河治理以及永宁河、赤水河、古蔺河县城防洪建设项目的可研编制。

(4)积极做好全省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资料收集和配合工作。

4、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前期工作

我市不安全饮水人口共233万人,已通过可研审查批复的人口仅有72万人,到目前为止,已下达计划近1.5亿,安排解决40万人,余下仅次30来万人。在国家扩大内需大规模增加投资的机遇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2009年,我市将开展余下人口的可研报告编制,争取我市众多饮水不安全人口能得到解决。

5、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着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二)切实做好投资计划的争取和落实工作。

2在布置和安排前期工作中,注意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做到有的放矢,按照规划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前期工作中抓布置,抓审查,做好督办跟踪落实工作。努力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各类投资的建议计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投资。做好项目的汇报和跟踪落实工作,努力争取上级对我市更大的支持。同时加大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力度,争取政策和措施落实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确保下达项目能够及时按设计内容和要求完建受益。

(三)加大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加强计划下达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投资效益追踪评估。各项目不仅要争取到国家投资,还要用好国家投资。协助相关科室抓好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或科室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对龙爪河引水工程建设、安全饮水项目和水土保持、病险水库加固工程进行监督检查。要管好用好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另一方面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建设项目开展检查督办,采取自查、互查和抽查的办法,加大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迅速研究解决,维护计划的严肃性。狠抓项目落实,争取到的项目,必须加快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苗头。

(四)加强沟通与协调。规划计划工作涉及面广,工作繁琐细致,在工作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多向省上请示和汇报,请求省厅给予指导和支持,同时做好与财政、发改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既要坚持基本建设程序,维护规划计划的严肃性,也要为项目建设单位、为业务部门服好务。

2009年水利规划计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家拉动内需举措的新要求,认真思考如何在非常时期如何更好地做好规划计划工作,做好项目的规划、储备及争取以及实施。省厅在11月14日至16日召开的全省加快水利前期工作会议为近期及下阶段规划计划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当务之急是把握规划计划工作定位,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和重点。通过规划计划扎实的工作,使水利真正服务于改善民生大计,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

上一篇:应聘自我介绍技巧下一篇: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