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处置报告

2024-07-23

狂犬病处置报告(通用14篇)

篇1:狂犬病处置报告

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处置报告

我中心于2012年8月12日14时接到报告称:“xx村有一人因犬伤2月余后发病并于2012年8月10日死亡”,报告后,8月12 日15时及时与县疾控中心到现场展开个案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刘xx、男、45岁,汉族,住xxx 患者于2012年5月不慎被邻居狗咬伤手臂,自己用清水清洗了伤口,未到医疗机构接种预防疫苗,于2012年8月8日发病,病后出现烦躁、恐水、怕风、畏光等狂犬病发病典型临床症状,由于错过了最佳的预防时期,就医为时已晚,于2012年8月10日16时在家死亡。

二、处置建议

1、由于狂犬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按照传染病疫情处置规定理要求对尸体进行消毒火化处理。

2、组织扑杀该村所有家庭饲养狗,焚烧深埋,以消除传染源。

3、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受到动物伤,特别是猫、狗伤要及时到医疗机构接种疫苗预防。

4、村卫生员要加强巡回,充分发挥卫生服务职能作用,积极与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联系,加强对辖区内的疫情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防患于未然,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Xx乡计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8月12日

篇2:狂犬病处置报告

根据兰山区疾控中心对我院狂犬病处置门诊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院积极整改,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制度,人员职责未上墙问题。

整改情况:重新优化就诊流程,做到分区明确,流程顺畅,就诊方便.完善工作制度、人员职责并悬挂上墙。

二、关于明确伤口分级处理原则问题。

整改情况:积极参加区疾控中心组织的相关培训,掌握犬咬伤伤口分级处理原则,规范犬咬伤患者的处置流程和步骤,认真处置做好登记,做到告知明确,记录准确,无一遗漏。

三、针对无独立的伤口处置区问题,与卫生间公用,无消毒盆,存在院感隐患。

整改情况:就我院实际情况出发,重新考虑规划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房屋配置问题,但考虑到我院急诊外科同时肩负着我区院前急救任务,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配置存在实际房屋不足的实际问题,在未来重新规划院区时,我们将优先考虑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房屋配置问题,设立独立的伤口处置区,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篇3: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实践与体会

1 资料

1.1 资料来源

章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处置门诊, 承担本市范围内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 3年间共接诊各类暴露人群6 2 0 0人。

1.2 资料分析

全部暴露人群均依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 0 0 9年版) , 进行伤口分级处理、狂犬病疫苗注射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

1.2.1 暴露人群基本情况

暴露人群6 2 0 0人中, 男性4 1 7 0人, 占6 7.3%, 女性2 0 3 0人, 占3 2.7%;年龄最小者1 1个月, 最大者7 8岁;0~1 5岁1 6 6 0人, 1 6~3 0岁1 2 0 7人, 3 1~4 5岁1 6 4 6人, 4 6~6 0岁1 2 9 1人, 6 1岁以上3 9 6人。

1.2.2 暴露时间

2 0 0 8年1 9 9 8人, 2 0 0 9年2 1 2 0人, 2 0 1 0年2 0 8 2人;暴露人群在全年呈散在发生, 季节性不明显, 仅6~1 0月相对较多。

1.2.3 暴露部位

四肢暴露5 1 5 9人, 占8 3.2%, 躯干部暴露8 8 0人, 占1 4.2%, 头面部暴露1 6 1人, 占2.6%。

1.2.4 暴露分级

按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 0 0 9年版) 分级标准, Ⅱ级暴露4 0 9 8人, 占6 6%, Ⅲ级暴露2 1 0 2人, 占3 4%。Ⅲ级暴露患者多以乡镇农村人群为主, 占7 2.6%。

1.2.5 致伤动物

暴露者中犬致伤5 6 0 6人, 占9 0.5%, 猫致伤4 5 4人, 占7.3%, 其它致伤1 4 0人, 占2.2%。

1.2.6 暴露处置

Ⅲ级暴露者均进行了正规伤口处理, Ⅱ级暴露者8 2%进行了伤口处理, 其它属自行处理。全部暴露人群均进行了狂犬病疫苗注射, 但只有1 2 8 4人接受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 占2 0.7%。

2 工作做法

2.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

主要形式包括录制专题节目, 在电视台定期进行播放;在公共场所制作多媒体宣传片, 进行滚动播出;印制宣传单、宣传画, 参加科普赶集;在处置门诊制作宣传版面, 讲解狂犬病防治知识和暴露后正确处理步骤等。

2.2 实行2 4 h接诊, 规范进行门诊处置

狂犬病处置门诊实行全天2 4 h值班, 一能随时解答群众关心、疑虑的问题, 二能保证暴露患者第一时间得到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

2.3 建立疫苗接种卡, 方便患者接种

告知患者每针次疫苗接种时间及疫苗接种期间注意事项, 并详细记载暴露患者每次的接种情况。接种卡直观、简明、易懂, 并便于接种者携带。

2.4 实行疫苗代存, 优化疫苗储存条件

门诊设有专用冷藏设备, 经接种者同意, 可免费为接种者留存或代存疫苗, 一是使接种者能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疫苗, 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二是可减少因运输、储存不当而造成免疫接种效果不好。接种者凭接种卡到门诊接种, 门诊又可凭接种者预留电话, 进行必要提醒, 防止漏种、延种。

2.5 用好狂犬病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对每一位狂犬病暴露患者都详细讲解暴露后的正确处置步骤, 讲解处置后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 征得患者同意, 签署狂犬病暴露处置知情同意书, 一式两份, 门诊按规定年限归档保存。

2.6 积极参加省市各级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

认真学习《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技术规范, 加强工作交流, 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业务能力, 满足门诊处置技术需求。

3 讨论

3.1 根据狂犬病处置门诊人员要求, 应配备外科医师

但由于很多现实原因, 预防性卫生机构设置外科专业岗位还受到很多限制, 造成外科人员普遍缺乏。当处理大面积开放性创伤时, 需要综合性医院协助配合, 清创缝合、预防感染不能形成一站式服务, 给患者带来不便, 如沟通不畅, 容易产生医患矛盾。

3.2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低, 为狂犬病发病构成潜在危险

经过广泛宣传教育, 群众对于狂犬病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程度认识, 疫苗接种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认识误区, 或者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同于人用免疫球蛋白, 或者将其视为是营养药物。更有甚者不能正确领会其在预防狂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而偏执认为是医务人员追求经济效益, 因而拒绝注射。另一方面,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价格偏高, 也是造成部分患者最终放弃接种的一个无奈的选择。

3.3 对狂犬病发病情况认识不足

自上世纪8 0年代以来, 本市仅在2 0 0 9年发生1例狂犬病疫情。多年来少见病例, 使群众对狂犬病的预防产生了麻痹松懈思想, 认为狂犬病离自己很遥远。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暴露患者认为潜伏期长者几年甚至十几年, 自己年龄已大并无大碍。也有一部分暴露患者认为致伤的犬、猫是自家饲养, 平素健康, 看不出有什么病症, 存在侥幸心理, 放弃了规范的处置程序, 为日后发病埋下了隐患。

3.4 不能按规范程序全程接种疫苗

虽然推行了一系列便民措施, 但仍有极少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出差、打工、异地上学等原因出现漏种与延迟接种, 影响免疫接种效果。

3.5 体会

从几年来本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情况看, 全年暴露人群总数基本持平, 无明显增减。以男性为主, 占6 7.3%, 时间以6~1 0月为小高峰, 主要致伤动物为犬, 占9 0.5%,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低, 仅为2 0.7%。要做好狂犬病预防工作, 降低狂犬病发病, 一要做好犬只管理, 从源头上控制狂犬病暴露发生[2]。二要大力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 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高度认识狂犬病的严重危害, 消除错误认识。三要加强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建设, 加强人员培训, 合理配备人员, 提高综合处置能力, 规范处置暴露患者[3]。四要探讨狂犬病暴露就诊纳入医保、农合等社会保障机制, 合理分担暴露患者经济负担。五要进一步健全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网络建设, 缩小门诊服务半径, 实现门诊间服务对接, 更方便群众就近及时规范处置。

参考文献

[1]崔清华.狂犬病疫情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职业与健康, 2008 (6) :12-15.

[2]吴小红, 李加, 董关木.RFFIT法血清系列参考品的建立[J].中国药事, 2010 (11) .

篇4:一起猪伪狂犬病暴发的报告

一、临床资料

1. 发病情况

发病猪场共有6010头猪,其中有143头哺乳仔猪发病,发病3~7天先后死亡114头(死亡率79.72%);128头断乳仔猪发病,10天内先后死亡64头(死亡率50%);妊娠母猪50头,发病后先后流产15头(流产率30%)。该场曾接种猪狂犬病疫苗,但未加强免疫接种。

2. 临床症状

该场新生仔猪1周龄内身体状况良好,后突然发病,高热(40~42℃),并出现精神萎顿、昏睡、呕吐、不食等症状,随后出现焦躁不安、鸣叫、步态不稳,全身肌肉痉挛等神经症状。发病后3~7天大批哺乳仔猪相继死亡,断乳仔猪临床症状与哺乳猪相同,但病程较哺乳猪稍长。妊娠母猪出现咳嗽、气急等呼吸道症状,并发生流产、死胎。其他成年猪症状较轻,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3. 大体剖解

对病死猪进行大体剖解,未发现特征性病变,但见鼻腔内有卡他性或化脓性分泌物,咽喉黏膜水肿,肺充血、水肿、有坏死,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哺乳仔猪及断乳仔猪脑膜明显充血、出血、水肿,脑脊液量较多,脑组织局灶性坏死。妊娠母猪有溶解坏死性胎盘炎。

二、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病状及剖解所见,初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为证实该病还做了两项检查:

1. 将哺乳仔猪脑组织压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后观察,可见脑膜呈非化脓性变化。

2. 动物接种试验。将4日龄哺乳死猪及35日龄断乳死猪脑组织分别捣碎,制成10%左右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分别接种两只健康家兔,观察家兔接种后出现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啃咬注射部位(痒),随后出现肌肉痉挛、角弓反张、昏迷,相继于2天内死亡。

因临床症状、剖解所见变化及上诉两项检查,支持疾病诊断,限于实验室条件未能做血清学诊断试验。

三、防治措施

立即隔离病猪,猪圈、场地及排泄场用20%石灰水进行消毒,死猪及流产胎猪等用密封袋装好后深埋,并对带毒的病猪进行淘汰,防止病原扩散。紧急接种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仔猪注射1头份,种猪注射2头份,疫情得到控制后,进行基因缺失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

经过上述处理,该场疫情得到控制,监控半年未见再发生。

四、小结

猪伪狂犬病临床特征是发热和脑脊髓炎症状。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及呼吸道症状;哺乳仔猪及断乳仔猪表现为神經症状。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猪、牛、羊、猫、鸡、鼠等均易感。发病最多的是哺乳仔猪,但潜伏期很短,多为2~4天,在出现病状之前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和发热,有些猪在症状出现后24日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症状,如步态不稳、肌肉痉挛、昏迷等,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后24~36小时死亡,且死亡率常高达90%以上。本病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鼠是易感动物,病毒可长期保存于鼠体内,因此,灭鼠是防制本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发生的重要途径。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是依靠临床症状及死猪剖解所见诊断,其脑脊液、脑膜、脑组织的变化及妊娠母猪子宫内膜变化具有诊断意义,立即采取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有很大作用。进一步确诊可用动物接种试验,最后确诊依赖于血清学诊断,分离出伪狂犬病病毒。

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诊断后迅速隔离消毒,因伪狂犬病毒在0.5%~1%苛性钠溶液中能迅速杀灭,故用简单易行的20%石灰水消毒可取得预期效果。免疫预防是控制本病的唯一有效办法,常用的是灭活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暴发流行时可用高浓度基因缺失疫苗鼻内接种,以有效控制病情。种猪在第一次接种后,间隔4~6周加强1次,产前1月再接种1次,不但自身可获较好免疫效果,且对所产仔猪断乳前有保护作用。断乳后仔猪再予接种1次,间隔4~6周加强1次,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篇5:狂犬病防控处置知情同意告知书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病的动物咬伤而感染,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多见于犬、猫、家畜(猪、牛、马)和野兽等温血动物。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伤后,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或损伤粘膜进入人体,引起发病,狂犬病是当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

防控措施:

一、人一但被以上动物咬伤、抓伤必须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进行预防。

二、经查实带有狂犬病病毒疫区的狗、猫、一律采取全部捕杀、深埋及消毒处理。村民义务:

一、提供被狗、猫动物咬伤、抓伤的人群情况。

二、无偿将自家的狗、猫交正兴镇狂犬病防控工作组捕杀深埋消毒处理,并一年内不能再饲养狗、猫等动物。

村民责任:

一、村民被狗、猫咬伤、抓伤,不同意接种狂犬疫苗死亡或造成狂犬病传播流行的,将承担法律责任和民事赔偿。

二、村民不配合正兴镇狂犬病防控工作组捕杀疫区的狗、猫行为,而造成狂犬病传播或病狗咬伤他人的导致发生狂犬病死亡,将承担法律责任。

三、如村民不配合工作组捕杀自家狗、猫、今后村委会不给相关扶贫优惠政策和今后工作组在返回捕杀狗、猫的一切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告 知人:知情人签字:年月日年月日

篇6:狂犬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人和动物危害极为严重。它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有广泛的储存宿主,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人兽共患病,俗称疯狗病。人类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国家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为有效防控我市狂犬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中心成立中心主任任组长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成立由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消杀灭、后勤保障、健康教育等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置队,负责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等现场处置工作。所有人员要根据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杜绝发生感染。

二、监测及报告

(一)宿主动物监测

通过畜牧、兽医、公安等相关部门调查我市的犬等宿主动物情况,包括犬和其它有关动物的数量、种类和免疫覆盖等情况。

(二)病例监测

病例定义: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三项指标确定病例的定义。

1、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伤史。

2、临床症状

(1)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3、实验室检测

(1)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或脑脊液涂片、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抗狂犬病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2)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脑脊液、角膜或皮肤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核酸阳性。

(3)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脑组织内检到内基氏小体或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

(二)病例分类

1.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史加上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

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加上实验室检测中的任意一条。

(三)狂犬病暴露者定义

狂犬病暴露者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的所有人员。

(四)疫情报告

中心任何人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向中心领导汇报,经中心领导批准,通知办公室安排车辆并以电话形式通知疫情处理、消杀及相关人员。疫情处理、消杀及相关人员应确保24小时电话畅通,并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到达集合场地。必要时请求上级疾控中心派技术人员参与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疫情处理、消杀及相关人员应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及消毒物品。

三、现场处置

(一)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处理工作。

(二)查清传染源,协调当地有关部门清除当地病犬,强化犬只免疫,控制动物间狂犬病的流行。

(三)疫情调查处理报告:在发生狂犬病疫情后要认真总结上报每一例狂犬病人的基本情况、政府组织犬只捕杀、犬只强化免疫、防控知识宣传等疫情控制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四)标本采集: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采集所有临床诊断病例的唾液、脑脊液、皮肤组织或病死者脑组织等标本,同时在疫源地(周围直径5公里范围内)采集5只犬脑标本,一同送至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五)加强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管理,做好伤口处置工作,规范开展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六)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防治人员的专业培训。

四、奖惩

对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于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不服从指挥,以及处置工作被动应付、处置不力的,按照中心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篇7:犬伤处置与狂犬病预防知识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犬、猫等)咬伤、抓伤,病毒由唾液经伤口侵入人体而感染。潜伏期短到10天,长至1年~19年,大多数在3个月内发病;潜伏期的长短,视被咬伤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和咬伤程度以及感染病毒的剂量而异。人一旦发生狂犬病,其病死率高达100%。

2、狂犬病暴露的分级与处置原则是怎样的?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1)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 I级。判定为I 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2)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3)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

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3、被犬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 ①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排除污血。伤口较深的可用细塑料管或注射器喷射冲洗;②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消毒;③对于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④伤口原则上不包扎、不缝合(伤及大血管者应结扎止血),也不涂敷其它药剂(含油、粉剂),以利排除病毒。

4、被犬咬伤后,应到什么地方处理伤口和接种人用狂犬疫苗?

犬伤者在就地进行伤口冲洗后,应尽快到附近医疗卫生单位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正规的犬伤处理和人用狂犬疫苗全程(第0、3、7、14、28天,各1针)预防接种。

5.被犬咬伤后是否必须在24小时内接种疫苗才有效?如果当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怎么办?

被犬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原则上是越早越好。超过24小时注射,只要在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之前人没有发病就仍然有效;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对没有及时接种疫苗的人也要与刚被咬伤者一样尽快补种疫苗。

6、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的人又被犬咬伤,需再打狂犬疫苗针吗?

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7、哪些情况下,还必须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被犬等动物严重咬伤、抓伤(Ⅲ级暴露)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还必须足量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总之,对犬伤者要采取立即正确处理伤口、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和必要时加上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的措施,即“三管齐下”才能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观音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篇8: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鉴别及处置

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患猪临床上均表现出体温升高, 患病怀孕母猪均流产, 或产弱仔猪。病猪出现运动失调、痉挛等神经症状, 其有腹泻史, 精神不振、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病猪用抗生素治疗多无效。

2 鉴别要点

2.1 体表变化猪瘟病猪腹下、耳和四肢内侧皮肤病初充血, 后期出现紫斑或出血。

蓝耳病病猪皮肤发红, 耳朵发绀。

伪狂犬病患猪体表一般无特征性变化。

2.2 临床症状

2.2.1 猪瘟

病猪体温高, 在40.5~42℃之间, 病初粪便呈干球状, 后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病猪出现黏液脓性结膜炎, 病仔猪先天性震颤及长期带毒, 其生长发育滞后, 常死亡。

2.2.2 蓝耳病

病猪呼吸困难, 有时呈腹式呼吸, 其体温升高到40℃以上, 病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力下降, 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

2.2.3 伪狂犬病

病母猪不发情、配不上种、返情率高, 新生仔猪大量死亡。病猪主要表现为高热, 有明显的神经症状, 其昏睡、鸣叫、流涎、呕吐、拉稀、抑郁、震颤。

2.3 剖检变化

2.3.1 猪瘟

病猪皮肤, 皮下浆膜、黏膜及内脏有出血点, 膀胱、输尿管及肾盂黏膜出血, 脾脏肿大, 常见边缘有出血性梗死。盲肠、结肠及回肠口处黏膜有纽扣状溃疡是特征性病变。

2.3.2 蓝耳病

无继发感染的病例除淋巴结轻度或中度水肿外, 其他眼观病变不明显, 病猪有温和到严重的间质性肺炎, 有时有卡他性肺炎, 若有继发感染, 病猪则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 如有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及脑膜炎等。

2.3.3 伪狂犬病病猪脑膜瘀血、出血, 肝、脾见黄白色坏死灶, 肾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

3 临床处置

3.1 免疫注射

按照猪场的免疫程序注射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疫苗, 注射后30 d应采血检测抗体。

3.2 处置措施处置原则为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抑制病毒复制, 控制继发感染, 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3.2.1 基础处理方案在清洁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黄芪多糖, 饲料中添加阿司匹林和替米考星。

3.2.2 控制继发感染

篇9:狂犬病处置报告

2015年7月下旬,北京市郊区某猪场的育成猪发生咳嗽、腹泻,后发展为后肢跛行,病程10~15天后出现死亡,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但仔猪和母猪未见明显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确诊为猪伪狂犬病与猪瘟的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该猪场存栏七百余头,从7月下旬开始,陆续有体重50千克左右的育成猪开始发病,开始精神沉郁,间歇性腹泻,体温41~42℃,稽留热,部分猪伴有呕吐和运动失调,两后肢无力,站立不稳,发病后期病情严重者后肢瘫痪,皮肤有点状出血等症状。从发病至死亡,病程10天左右。到8月初,育肥猪共计死亡一百多头,仔猪和母猪未见明显发病症状。

二、病理变化

剖检1头病死猪和1头濒危猪,可见全身弥漫性出血、发绀,肺尖呈肉样病变、水肿,充满泡沫;心肌有针尖状出血点;胃底黏膜有少量针尖状出血点或溃疡;肾脏变形,表面有不规则深沟和弥漫性针尖状出血点;回肠、盲肠口、结肠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或溃疡;膀胱有少量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病死猪血液呈紫黑色、凝固不良,脾脏边缘还有黑色梗死。濒危猪肝脏表面则有白色坏死灶。

三、实验室检测

无菌采集2头病死猪(1号、2号猪)的脾和血清,另外随机 采取3头母猪(3号、4号、5号猪)的血清,送至中牧研究院诊断中心进行检测。采用核酸PCR法检测,具体操作如下:在实验室用常规方法进行研磨和冻融,应用PCR试剂盒进行RNA和DNA的抽提、扩增,并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蓝耳病病毒(PRRSV)与猪伪狂犬病毒(PRV)3种病原。结果显示:1号和2号猪脾脏呈猪瘟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强阳性,1号猪血清呈猪瘟病毒弱阳性和猪伪狂犬病毒阳性,2号猪血清呈伪狂犬病毒阳性,3号母猪伪狂犬病毒呈阳性,其他检测结果为阴性。检测结果见表1、表2和图1、图2、图3。

四、结果分析

根据2头病死猪的病原检测结果和5份猪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该病例确诊为猪瘟与猪伪狂犬病的混合感染。从该场的防疫情况来看,造成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原因主要有4点:一是猪场设计规划不合理,每栋猪舍间隔很近,猪舍内空气不流通,而且排污设施简陋,环境较差;二是该猪场没有专门的兽医,饲养人员业务不熟悉,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不合理,造成部分猪免疫失败;三是滥用某些药物,导致猪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减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四是此次为猪瘟与伪狂犬病的混合感染,由于是两病毒协同致病,造成了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五、诊疗措施

确诊后,对猪场的所有猪只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对所有患猪进行隔离、封锁无害化处理,其他猪只紧急接种猪瘟细胞苗5头份/头,从而提高抗体水平防止亚临床感染。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对该场临床健康的其他猪接种猪伪狂犬疫苗,接种过程中严格避免交叉污染。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对公猪、空怀母猪于配种前几天加强免疫1次,怀孕母猪于产前30天免疫1次,每头颈部注射猪伪狂犬灭活苗4毫升。另外,对0~3日龄的仔猪用伪狂犬弱毒苗按1头份的剂量进行滴鼻免疫,对20~30日龄的仔猪以2头份的剂量加强免疫1次。

2.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保温和通风换气工作,适当降低保育猪的饲养密度;制定科学的免疫、药物预防、消毒程序,建立健全免疫监测制度,加强抗体水平监测。提高营养水平,在饲料中加喂氟苯尼考粉,饮用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电解多维、葡萄糖,连用7天。

3. 严格消毒制度,保持猪体和环境卫生,防止猫、狗等动物进入圈舍,杜绝传染源,对猪舍、周围环境和饲养工具进行彻底消毒。消毒药连用3次后就要更换。对猪场内的主干道及猪舍内的过道用20%的石灰乳覆盖进行消毒。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措施,20天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该猪场疫情逐渐趋于稳定,再未出现死亡。

基金项目: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20140204-11和20150203-4)

(作者联系地址:蔡泽川 胡 平 关文怡 张京和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邮编:102442;郝 韵 北京市昌平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马池口防疫站 邮编:102202)

篇10:狂犬病处置报告

姓名:得分:

 什么是狂犬病暴露?

 狂犬病暴露怎样分级?

 狂犬病暴露伤口处理前应告知什么内容?

 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原则是什么?

 狂犬病暴露后伤口怎样处理?

 狂犬病暴露伤口的缝合原则和抗生素应用原则是什么?

 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原则是什么?

 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接种原则是什么?

 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怎样接种狂犬病疫苗?

 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怎样接种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

 接种狂犬病疫苗时因故延误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怎样接种?  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可否使用两个不同品牌的疫苗?怎样使用?  狂犬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是什么?

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当如何注射?  暴露当天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未能及时接种被动免疫制剂,应如何接种?  狂犬病暴露的粘膜应如何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时是否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 狂犬病再次暴露后如何处置?

 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的人群有哪些?

 暴露前免疫程序是什么?

 不建议进行暴露前免疫的人群是哪些?

 从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医师须具备哪些条件?

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应当配备哪些设备和药品、建立哪些管理制度?

答案

 什么是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狂犬疫苗全程接种后再交暴露怎样接种狂犬疫苗?

 狂犬病暴露怎样分级?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 狂犬病暴露伤口处理前应告知什么内容?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原则是什么?

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暴露后伤口怎样处理?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 狂犬病暴露伤口的缝合原则和抗生素应用原则是什么?

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应当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数小时后(不少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

 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原则是什么?

眼部:波及眼内的伤口处理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

口腔:口腔的伤口处理最好在口腔专业医师协助下完成,冲洗时注意保持头低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咽喉部而造成窒息。

外生殖器或肛门部粘膜:伤口处理、冲洗方法同皮肤,注意冲洗方向应当向外,避免污染深

部粘膜。

以上特殊部位伤口较大时建议采用一期缝合(在手术后或者创伤后的允许时间内立即缝合创口),以便功能恢复。

 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接种原则是什么?

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应当越早越好。

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应当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 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怎样接种狂犬病疫苗?

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 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怎样接种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

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接种狂犬病疫苗时因故延误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怎样接种?

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 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可否使用两个不同品牌的疫苗?怎样使用?

应当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应当继续按原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原则上就诊者不得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 狂犬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是什么?

狂犬病病死率达100%,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应当及时就诊。发现接种者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用的适应症有那些?

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一次性足量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IU/kg),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40IU/kg)计算。如计算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全部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

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当如何注射?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当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背部肌肉群(如斜方肌),狂犬病疫苗接种于对侧。暴露部位位于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大腿外侧肌群。

 暴露当天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未能及时接种被动免疫制剂,应如何接种?

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7天内(含7天)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不得把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 狂犬病暴露的粘膜应如何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对于粘膜暴露者,应当将被动免疫制剂滴/涂在粘膜上。如果解剖学结构允许,也可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参照前述方法进行肌肉注射。

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时是否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前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过敏试验。

 狂犬病再次暴露后如何处置?

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疫苗接种: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按暴露前(后)程序完成了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疫苗)者,不再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 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的人群有哪些?

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等。

 暴露前免疫程序是什么?

暴露前基础免疫程序为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量狂犬病疫苗。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针次。

 不建议进行暴露前免疫的人群是哪些?

对妊娠妇女、患急性发热性疾病、过敏性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推迟暴露前免疫。免疫缺陷病人不建议暴露前免疫,如处在高暴露风险中,亦可进行暴露前免疫,但完成免疫接种程序后需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对一种疫苗过敏者,可更换另一种疫苗继续原有程序。

 从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医师须具备哪些条件?

从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医师须经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应当配备哪些设备和药品、建立哪些管理制度?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应当具备必要的伤口冲洗、冷链等设备和应急抢救药品。

篇11:狂犬病自查报告

县**:

根据《关于转发<自治区儿童免疫工作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区狂犬病防控工作督导的通知>的通知》(重疾防控办发〔2014〕9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镇对全镇狂犬病防制工作进行认真、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是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前提。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狂犬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明确责任,分解各项目标任务到村。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我镇利用各种镇村组干部会议、广播、宣传橱窗、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防治狂犬病条例》等法律法规。并且联合卫生院在我镇人群集中的地方通过摆放咨询点、发放传单、悬挂宣传标语、当面解释等方式开展防治狂犬病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宣传狂犬病的一些急救知识和狂犬病的症状以及应急处理的知识。此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张,接受群众各类政策咨询100人次。通过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狂犬病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和预防

方法,提高养犬家庭对预防疫苗接种的认识,自觉配合政府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

三、加强免疫,规范养犬行为。

我镇严格执行规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犬只普查、免疫工作,免疫数量324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止狂犬病的重要环节。本着适当限制的原则,我镇加强养犬的管理,认真做好犬只携带狂犬病情况检查和监测工作。要求所有养犬户每年还要免疫一次,犬只一律要栓养。

四、强化服务,做好预防救治工作。

我镇卫生院已准备狂犬病疫苗,随时有犬伤人到镇卫生院都能及时免疫,并加大了狂犬病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2小时内必须报告镇政府。

篇12:麻疹处置报告

疑似病例调查报告

2014年04月04日,我院接到无棣县疾控中心通知滨州市人民医院报告一例麻疹疑似病例。我院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现将调查处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建成,男,2008年03月23日出生,居住于马山子镇北0村,现在北0幼儿园大班上学。

二、麻疹疫情核实及处理情况

经调查核实,患者,2014年4月2日发热,最高温度为38.9℃,3日出现皮疹后,到滨州市人民医院就诊,以“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并立即隔离治疗。

三、防控措施

在开展病例调查的同时,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流行与蔓延。我院迅速采取了以下防控措施:

一、迅速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辖区内开展了病例主动搜索,调查后发现无相关病例发生。对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避免与他人接触,隔离至出疹后5天。

二、对病家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三、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由我院组织专业人员于4月4日下午对其所在幼儿园所有儿童及北0、张赵两村45岁以下的人员进行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

四、对其所在村所有15岁以下儿童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确保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五、自患者出现皮疹14天内,对与其接触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告知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和体征,要及时上报、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要求乡村医生加强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篇13:狂犬病处置报告

1 材料来源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鲁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门诊收治的被家养食肉动物咬伤、抓伤的2618患者。

2 心理护理及防治知识宣教

针对不同患者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匮乏,对狂犬病的认识不够等问题,告知患者如果发现病犬或可疑病犬应及时处死,并将尸体焚烧或消毒后深埋地下;家养的犬、猫要带到兽医部门接种兽用狂犬疫苗,降低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机会;被犬咬伤后要最短的时间内到就近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预防处置和治疗。针对在心经济上有问题;被咬伤后重视程度不高;甚至表现出不会有什么问题;不愿意接受严格的伤口处理;我们通过给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开导,让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暴露后规范处置重要性和必要性。获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积极配合,自觉接受预防处置与治疗[2]。

3 方法

对前来我中心计划免疫门诊就诊的犬伤人员,按家养食肉动物咬伤、抓伤的严重程度判断患者的伤及程度分级,为下一步采取伤口护理和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用肉眼细心观察被犬或猫咬伤处的皮肤有无破损,特别是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等微小皮肤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用酒精75%擦拭暴露部位,患者出现疼痛感,证明已伤及真皮层,皮肤存在破损现象[2]。

4 伤口护理

被家养食肉动物咬伤后要控制狂犬病的发生,正确的伤口处理是第一要务,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也是避免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方法,对新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非破皮咬、抓伤,局部应彻底清洗消毒,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对身体任何部位的破皮咬、抓伤或被狗舔到的粘膜,必须遵循如下三步并重的原则予以处理:1.及时、彻底、正确处理伤口;2.正确使用抗狂犬病血清;3.按规定的免疫程序使用狂犬病疫苗[3]。

狂犬病毒从伤口侵入周围神经的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或更长。狂犬病毒进入伤口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穗状或鼓槌状突起与宿主细胞的受体接触而连接,粘附在敏感细胞的包膜上。及早用脂溶剂或弱洗涤剂(肥皂水或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伤口,既可起到冲洗作用,也能分解狂犬病毒的糖蛋白和脂蛋白,使病毒失去感染力并易被洗脱。有资料证明,被疯动物咬伤后3小时内彻底处理伤口,可降低狂犬病发病率9—18倍。对于重度或多处被家养食肉动物咬伤者,咬伤后局部处理越早效果越好,最迟不宜超过3个小时;及时清创彻底后在局部使用1/2抗狂犬病血清浸润注射,余下的1/2进行肌肉注射和上臂三角肌注射狂犬疫苗对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可降低狂犬病发病的机率4~6.0倍[3]。

4.1 冲洗及消毒

被狗咬伤后,反复的伤口冲洗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试验证明用20%肥皂水或1/1000~1/500的新洁尔灭溶液处理效果较好,但应注意新洁尔灭属于季胺类药物,可中和肥皂而失效,故二者不可合用。先用20%肥皂水或1/1000—1/500新洁尔灭溶液反复冲洗10—20分钟,再用大量清水清洗10分钟。对咬伤部位面积较大或多处被咬伤者,伤口冲洗彻底后在将抗狂犬病血清滴入伤口,并在伤口周围及底部作环形点状封闭注射,针尖朝向伤口底部,边进针边推注血清,直至伤口底部。对不需要在伤口使用抗狂犬病血清的患者,彻底冲洗结束后直接在伤口处涂上浓碘酒或75%的酒精消毒3—5次。

4.2 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

对所有前来就诊的患者,为避免感染向组织内扩散,伤口应尽可能保持敞开,只要没有伤及大血管,我们原则上不包扎、不缝合。只有当大片组织撕裂,造成功能障碍或较大血管破裂或脸部严重被咬伤者影响美容时,我们在彻底冲洗消毒伤口,滴入抗狂犬病血清并对伤口周围及底部浸润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才施行缝合。

5 饮食护理

为确保狂犬疫苗接种后的效果,避免不良饮食降低疫苗的作用和禁忌药物影响人体免疫应答,最大限度发挥疫苗预防疾病的目的。我们反复告知患者在接种疫苗期间,多吃清淡饮食,尽量不要吃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食物。

6 预防接种与管理

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对一级暴露原则上尽量不接种狂犬疫苗,对不能确定的Ⅰ级暴露或流行病学使不详;暴露的皮肤轻微抓伤或擦伤,无出血现象;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家养食肉动物舔;与家养食肉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及其他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疫苗接种严格按说明书和疫苗接种程序要求执行,为避免局部注射反应的发生或减少注射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注射疫苗时尽量控制注射速度。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建立完善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光艳,张桂莲.1962例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置情况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52.

[2]张秀英.狂犬病暴露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4,13(2):60.

篇14:一例羊布病的处置报告

关键词: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免疫接种

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6-0037-01

2009年7月6日,凌海市某乡有3人被确诊为布鲁氏菌病,凌海市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地区牲畜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牲畜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检疫并紧急免疫接种。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地区养殖情况

发病地畜牧业主要以养羊为主。全村养羊户24户,共有274只羊,分布较为集中。布病患者刘某、龚某(刘某之妻)、孔某家均有养羊。

2 流行病学调查

据刘某介绍,其常年从事羊的贩运,多次到内蒙古、阜新一带贩卖羊。当年春节期间他从外地新购得11只绵羊,到家3个月后(即同年5月)有6~7只发生流产和死胎现象。其未加治疗,也未出售。

3 诊断

凌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村所有羊只进行采血做布病血清学诊断。采血274份,其中11份布病平板凝集反应呈强阳性,均来自刘某家。阳性率占受检羊群的4.015%。

4 处理

(1)及时上报疫情,凌海市畜牧兽医局请示市政府后,将发病地作为疫点实行封锁。

(2)设立哨卡,防止疫情扩散。在进出村的交通要道设立临时性检疫消毒哨卡,配备专门人员和消毒设备,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消毒,同时严格进行监控,严禁该村畜禽及其产品进行交易或转移饲养,防止疫情蔓延。

(3)严格消毒,消灭传染源。对发病村牛、羊饲养户的住房、牲畜圈舍和场地用2% NaOH进行严格消毒,并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对畜禽粪便、垫草和受污染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4)对周围受威胁区的牲畜全部进行布病免疫接种。

(5)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养殖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各项卫生制度,确保人身安全。

5 体会

(1)做好防疫工作,始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未感染的畜群中,控制布病的传入,其最好的办法是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格执行检疫。

(2)畜群要实行定期检疫,至少一年一次,一经发现染疫羊只应立即淘汰。

上一篇:瑜伽馆经营发展管理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昆虫找家》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