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暑假衔接教材

2024-07-24

小学语文暑假衔接教材(通用8篇)

篇1:小学语文暑假衔接教材

雷邦教育数学教学大纲

小升初衔接教材

7月12日 第1讲 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实数及其分类,区别小学数的分类

2、掌握数轴及绝对值得含义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实数的分类,数轴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认识和判断,数轴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小学中数的分类:整数、分数、小数

2、新知讲授:①初中数的分类:有理数、无理数

②数轴的认识与练习

③相反数、绝对值的认识

④数的大小比较

五、巩固练习:作业(课后习题)7月13日 第2讲 负数

一、教学目标:掌握负数的概念以及比较负数的大小和运算

二、教学重点:负数的大小比较,正负数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负数的运算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加减运算:①加数 +加数=和,和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②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2、新知讲授:①认识负数

②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方法和含有负数的运算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15 第3讲 运算律

一、教学目标:掌握有理数范围内的运算

二、教学重点:正确运用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运算定律和性质

2、有理数范围内的计算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16日 第4讲 有理数的运算

一、教学目标: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二、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多级运算

三、教学难点:掌握有理数的多级运算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整数、小数、分数的多级运算

2、新知讲授:有理数的一级运算,有理数的多级运算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17日 第5讲 用字母表示数

一、教学目标: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数量关系,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二、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以及合并同类项

三、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求代数式的值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回顾运算法则,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新知讲授: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单项式,多项式(表示方法)

②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18日 第6讲 从倍数、因数到提公因式

一、教学目标:掌握从倍数、因数在多项式中提公因式

二、教学重点:有公倍数、公因数的多项式中公因式的提取

三、教学难点:有公倍数、公因数的多项式中公因式的提取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公因数、公倍数的概念,最小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新知讲授:①公因式的概念

②用字母表示的整数的公倍数、公因数的认识以及提取

③提取公因式的概念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19日 第7讲 从面积公式到乘法公式

一、教学目标:掌握面积公式推导乘法公式的方法以及运用

二、教学重点:从面积公式到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

三、教学难点:从面积公式到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以及运用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面积公式的复习

2、新知讲授:①从面积公式到乘法公式的推导 ②利用乘法公式计算解题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20日 ——7月22日 第8讲 方程

一、教学目标:掌握方程,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解方程

二、教学重点:

①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标准形式

②方程的解法

三、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方程组的解法

四、教学过程:

①旧知回顾:等式、方程的定义;解方程;方程的解法

②新知讲授:①判断等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②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以及解方程

③二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及解方程

④方程组的解法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23日 第9讲 列方程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学会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2、新知讲授: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并写出答案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24日

第10讲

比例与函数

一、教学目标:认识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函数以及应用

二、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函数,以及掌握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掌握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①什么叫比?什么叫比例?什么叫正反比例?

②比例的相关性质

2、新知讲授:什么叫函数?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24日

第11讲

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一、教学目标:认识几何图形和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折叠与展开

二、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三、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展开图识别

2、新知讲授:什么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分为哪几类?什么叫棱锥?各种立体图形的折叠与展开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25日

第12讲

线与角

一、教学目标:认识线,角的分类以及性质,学会使用线与角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线的分类,角的分类,以及角与线构成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角与角的关系,角与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线的性质,角的性质

2、新知讲授:①线的分类,性质

②角的分类,性质

③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含义,性质,应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判定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26日

第13讲

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三角形中各辅助线的含义以及性质和等量关系

二、教学重点:三角形中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数量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各个角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三角形中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数量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各个角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各条线的关系,性质和分类

2、新知讲授:三角形的补充分类,三角形中各条线的关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关系推导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27日

第14讲

四边形

一、教学目标:掌握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利用这些性质进行某些证明

二、教学重点: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利用四边形的面积和性质证明某些问题

三、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利用四边形的面积和性质证明某些问题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四边形的定义,面积公式

2、新知讲授:四边形的性质,利用这些性质证明某些问题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29日

第15讲

一、教学目标:掌握圆的性质,圆与角的关系,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扇形的定义以及利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学习与圆有关的角、图形的性质、判定以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学习与圆有关的角、图形的性质、判定以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圆的定义以及性质

2、新知讲授:①圆与角,直线,圆的关系

②与圆有关的图形的性质

③利用圆的性质求解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30日

第16讲

立体图形中的变化问题

一、教学目标:根据立体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立体图形的性质,对比。以及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三、教学难点: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区别以及联系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2、新知讲授: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

利用立体图形的几何公式计算有关高度、面积、半径、体积等

五、巩固练习:作业

7月31日

第17讲 统计

一、教学目标: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统计的含义,意义以及应用

统计的方法和特点

2、新知讲授: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的了解

统计中平均数的新的计算方法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

统计表和统计图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巩固练习:作业

8月1日

第18讲

可能性与概率

一、教学目标:掌握可能性、概率的概念以及问题决策,并运用于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学重点:可能性的分类,概率的概念以及性质

三、教学难点:可能性的分类,概率的概念以及性质,可能性的判断以及表示方法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事件可能性的分类以及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2、新知讲授:事件的分类

概率的概念以及性质

概率的表示方法以及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巩固练习:作业

8月2日

第19讲

排列与组合

一、教学目标:正确应用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和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解题

二、教学重点:排列组合中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推导以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排列组合中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推导以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

1、排列组合的概念

2、加法原理

3、乘法原理

4、利用排列组合计算公式解题

五、巩固练习:作业

8月3日

第20讲

行程问题

一、教学目标:学会运用设未知数把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利用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结合作图、列方程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利用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结合作图、列方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行程问题的分类以及关系式

2、新知讲授:将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结合作图、列方程解决问题

五、巩固练习:作业

8月5日

第21讲

经济问题

一、教学目标:利用经济问题的相应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利用经济问题的相应关系式设未知数建立相应的方程,解方程

三、教学难点:利用经济问题的相应关系式设未知数建立相应的方程,解方程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经济问题的分类和相关关系式

2、新知讲授:通过经济问题重的基本关系式,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找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五、巩固练习:作业

8月6日

第22讲

对应法

一、教学目标:根据两类事物之间的联系,建立数量对应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将给出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相等的关系,建立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将给出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相等的关系,建立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例题

五、巩固练习:作业

8月7日

第23讲

消去法

一、教学目标:学会利用消去法将多个未知数变为一个未知数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学会利用消去法将多个未知数变为一个未知数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学会利用消去法将多个未知数变为一个未知数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例题:分析题意,建立不同的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合三元一次方程组,用相应的加减乘除法,把多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达到解题的效果

五、巩固练习:作业

8月8日

第24讲

分类思考

一、教学目标:根据题目要求,把研究对象不重复、不遗漏的加以分类,解决那些难以简单列式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根据题目要求,把研究对象不重复、不遗漏的加以分类,解决那些难以简单列式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把研究对象不重复、不遗漏的加以分类,解决那些难以简单列式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略)

五、巩固练习:作业

8月9日

第25讲

尝试与推理

一、教学目标:学会用推理的方法解决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判定以及代数中的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尝试-推理-验证-适当调整-在尝试-推理

三、教学过程:(略)

四、巩固练习:作业

8月10日

第26讲

综合测评 出试卷练习

8月12日

第27讲

试卷评讲

4升5衔接教材

7月12日

第1讲

找规律

一、教学目标:通过找规律,总结题意以及解决公式或方法,会解决“植树问题”和“排列组合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线段上或不封闭的曲线上的植树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排列组合的解决方式

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课内作业以及讲解

四、巩固练习:作业以及讲解

五、作业讲解

7月13日

第2讲

简便运算

一、教学目标:通过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性质以及乘除法的巧算来达到简便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性质以及乘除法的巧算来达到简便运算

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课内作业以及讲解

四、巩固练习:作业以及讲解 7月15日

第3讲

课本思考题

一、教学目标:通过练习,找规律让学生掌握把陌生题目转化为简单题目,并用运算定律解答

二、教学重难点:从找规律中总结计算公式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总结规律,学生练习,课内练习讲解

四、巩固练习:课外作业以及讲解

7月16日——7月17日

第4讲

面积计算

一、教学目标:掌握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面积问题

二、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用其解题

三、教学难点:复杂图形面积计算时采用图示法解答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灵活运用平移、合并、分解、转化等多种方式解题

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五、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7月18日

第5讲

行程问题

(一)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行程问题解答方法以及技巧并会灵活运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行程问题解答方法以及技巧并会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行程问题解答方法以及技巧并会灵活运用,分析行程问题中的出发点、时间、方向三个要素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例题讲解,总结方法,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五、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7月19日——7月20日

第6讲

行程问题

(二)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复杂行程问题解答方法以及技巧并会灵活运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复杂行程问题解答方法以及技巧并会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复杂行程问题解答方法以及技巧并会灵活运用,分析行程问题中的出发点、时间、方向三个要素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例题讲解,总结方法,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五、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7月22日

第7讲

平均数问题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移多补少、假设、推理等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

二、教学重点:平均数的常用方法以及巧妙方法的归纳

三、教学难点:找准总数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总分数的数量关系,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四、教学过程:例题讲解,总结方法,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五、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7月23日——7月24日

第8讲

周期问题

一、教学目标: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周期性问题的解答技巧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找规律,借助示意图或列举部分对象等直观方法寻找周期变化以解答问题

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总结方法,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四、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7月25日——7月26日

第9讲

倍数和因数

一、教学目标:掌握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的概念以及解答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掌握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并学会判断

四、教学过程:

回顾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的概念

例题讲解

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五、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7月27日——7月29日

第10讲

逻辑推理

一、教学目标:掌握利用假设法和排除法解决推理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利用所学的假设法和排除法,借助表格把复杂的关系简单的展现出来并进行解答

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总结方法,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四、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7月30日——7月31日

第11讲

消去法解题

一、教学目标:学会利用消去法将多个未知数变为一个未知数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学会利用消去法将多个未知数变为一个未知数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学会利用消去法将多个未知数变为一个未知数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例题:分析题意,建立不同的等式,用相应的加减乘除法,把多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达到解题的效果,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五、巩固练习:作业讲解

8月1日——8月2日

第12讲

盈亏问题

一、教学目标:掌握盈亏问题的几个数量关系式并能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盈亏问题的几个数量关系式并能运用

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

总结方法:(盈+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大盈-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份数

每次分的数量x份数+盈=总数量

每次分的数量x份数-亏=总数量

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四、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8月3日——8月5日

第13讲

年龄问题

一、教学目标:利用画线段图来帮助解决年龄问题

二、教学重点:利用“和倍”“差倍”“和差”等关系解决年龄问题

三、教学难点:利用“和倍”“差倍”“和差”等关系解决年龄问题

四、教学过程:例题讲解

总结解决年龄的方法:利用“和倍”“差倍”“和差”等关系解决年龄问题

课内练习以及讲解

五、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8月6日——8月7日

第14讲

逆推反解

一、教学目标:掌握逆推法解题的的关键并合理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逆推法解题的的关键并合理运用

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

归纳总结

课内作业以及讲解

四、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8月8日——8月9日

第15讲

着眼整体

一、教学目标:掌握数学整体的解题方法以及合理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数学整体的解题方法以及合理运用

三、教学过程:例题讲解

归纳总结

课内作业以及讲解

四、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以及讲解 8月10日

综合测评 8月12日

试卷评讲

篇2:小学语文暑假衔接教材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两栖(qī)

解剖(pāo)

气息奄奄(yàn)

恃才放旷(shì)B.荒谬(miù)

发酵(jiào)

不屈不挠(náo)

长吁短叹(yū)C.束缚(sù)

拮据(jū)

转弯抹角(mò)

混淆是非(xiáo)D.庇护(bì)

笨拙(zhuō)

秩序井然(zhì)

一模一样(m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真缔

造型

花枝招展

一拍即合B.屏障

琐屑

销声匿迹

姗姗来迟

C.驰骋

苍桑

兴高采烈

因地制宜

D.萧索

安详

大厅广众

左右逢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高考前夕,江西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在公交车上被歹徒砍伤,见歹徒仍在行凶,他们义愤填膺,奋力夺刀,制止了歹徒,被网友称赞为“最美考生”。

B.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正紧张激烈地进行着,上届夺冠失利的荷兰队卷土重来,在小组赛第一场大胜卫冕冠军西班牙队,再次向大力神杯发起冲击。

C.许多网友转载了《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的文章,专家指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微波炉加热与常规加热对食物的影响基本相同。

D.近年来,新疆考古出土了多条裤子,其中一条距今已有1500年,不仅样式是当今时髦的灯笼裤型,而且用的还是现在仍流行的百褶布料,真是不可思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C.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7 题。(每小题3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5.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逾:超过 B.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C.腰白玉之环 腰:腰佩,挂在腰间

D.右备容臭

臭:味道臭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足肤皲裂而不知 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B.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

C.余因得遍观群书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对比,意在表明作者“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并没有自夸之意。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一句概括了“我”年轻时求学之艰苦,是对前文内容的总括。C.选段写了作者成人以后借书之难、求师之难的经历,意在勉励马生。

D.本文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本章的结论便是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三、(10分)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分)译文: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2分)译文:

9.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孔子《论语》)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2)默写王维的《使至塞上》的颔联、颈联。(4分)答:

。。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2题。(9 分)

大脑可以永葆青春

冬 雪

如同所有的人体器官一样,大脑也会随着人的衰老而变老。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却证明大脑比身体所有的器官衰老得更慢,更能永葆青春。

大脑的生命期分为三部分:发育期、成熟期和老龄期。所有人的大脑在出生之前到30岁左右都属于大脑的发育期。第二个季节是大脑的成熟期,大致可以确认为是30岁以后到老年期。到了老年,则是大脑的老龄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大脑组织会缩小,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也会变得稀疏,脑槽也会变得明显,流入大脑的血液有所减少,大脑的供氧量也会降低。它们构成了大脑衰退的生理基础,但是大脑的功能有时是可以与结构相分离的。

生活中,有些人直到晚年才达到思维的顶峰并取得许多创造性的成就。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曾说过:“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年轻人的游戏。”但是,他的经历却推翻了自己的论断。他在54岁时出版了《控制论》,70岁第二部重要著作《上帝与有生命的假人》问世。如今,指导复杂系统基本原理的科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维纳的观念,这些观念是在维纳的晚年才形成的。很多人在老年时尽管会有认知能力的下降,但是仍然可以多种方式来保持认知能力。

这源自于大脑产生和拥有的智慧,以及能力和技能可以抵御衰老或大脑神经疾病带来的认知功能的衰退,其中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模式识别是指有机体将新的对象或问题识别为已熟知的对象或问题的能力。人们在生活中的种种行为都体现了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即人的行动首先是由大脑的模式识别来认知事物和物体,然后用以前的经验来完成特定的动作和任务。例如,清晨起来,你会看到熟悉的牙刷、牙膏等。但是如果没有视觉联合皮质,你就不会识别它们是什么东西。视觉联合皮质受损的人会产生视觉物体失认症。接着你会去拿牙刷刷牙。这也有赖于复杂的神经系统的运作,因为仅仅知道是什么物体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怎么用它。

所有这些智慧都需要大脑的模式识别来开启并取出来使用。所以,当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大脑也随之而衰老,但是,经年累月的生活和工作使许多智慧积累贮存在大脑中,并且可以通过模式识别来调取和使用,就可能完成正常的工作,甚至创造出优异的成果来。

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1、为什么“很多人在老年时尽管会有认知能力的下降,但是仍然可以多种方式来保持认知能力”?

12、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有可能”能不能换成“一定能”?为什么?(3分)

五:作文(60分)

请以“一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D

6、C

7、A

8、(1)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博览群书。(2)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

9、(1)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②沉舟侧畔千帆过③直挂云帆济沧海(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大脑生命期分为三部分:发育期、成熟期和老龄期。(2分)

11.大脑产生和拥有的智慧;脑的模式识别可以开启贮存在大脑中的智慧并取出来使用;能力和技能可以抵御衰老或大脑神经疾病带来的认知功能的衰退。(3分)

篇3:小学语文暑假衔接教材

(一)初中教材的特点

首先,人教版初中教材按主题编排,按主题组合单元。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人文话题,单元中的所有课文都是根据话题的需要所选取的,这样就有了较为集中的文化信息,读来更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以七年级语文下册为例, 按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六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成长、祖国、名人、文化艺术、探险、动物。

其次,突出“同类比较”。人教版版语文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阅读,同类主题或题材的课文组合,提供了现成的可比性,将同主题(或同题材)作品的精神境界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展示在学生面前,从直接的可比性中显示共性、 个性和差异,从而进入探究学习的层次。在阅读练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中,也充分考虑了一系列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从而实现自主性探究的深入。

最后,突出“独特体验”。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灵活多样,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教材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练习中,不少题目都是从激发学生多元反应的角度设计;在练习与思考、比较与探究、作文和口语交流等多种角度都贯穿着对课标提出的“独特的体验”原则的关注。

(二)高中教材的特点

1.编写方式。人教版语文教材以模块为模式编写,每个模系统分解为“阅读鉴赏”(4个单元)“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各相关板块(模块内、模块间)相对独立又有联系,可以灵活组合,呈立体结构。

2.非线性和探究性。高中语文教材的非线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模块教材内部各部分内容联系和各模块教材之间联系的非线性上,模块教材内部相互之间线性联系很弱,如人教版语文必修4中的第一单元戏剧和第二单元宋词之间相互联系不是很大;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更倾向于并列、跳跃甚至是毫无关系的。学生可以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而不像以往那样必须先学习教材前面的内容,才能继续后面教材的学习。选修教材各模块之间联系几乎就不存在。同时整套教材编排体系,关注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科渗透的综合性,都在凸现实践探究的学习内容,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独立性和灵活性。高中语文教材打破了课程内容和目标简单划一的格局,模块则具有更大的独立性,每一个模块的内容都是独立的,都独立呈现某一方面的课程内容。高中语文教材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教材课程内容学习的可选择性上,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设置不同选学内容供教师或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已个性特点进行选修内容的学习, 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对策

(一)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衔接。高中语文教师要研究初中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只有真正做到了对课程标准之异同心中有数,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必能切实提高衔接教学的效果。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首先体现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动力和情感的衔接。高中语文老师应该注意适时调整教法,应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创建高效课堂模式, 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教材、新教法。高中的课堂教学应更具开放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 (更重要的是思维过程) 还给学生,构建自主、高效、优质课堂,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做好语文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决不能单靠教师。高中新课程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实行的是学分管理,更注重培训学生的语文实践探究能力,更多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选修课程的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 互助合作能力、探究创新能力要求更高,因此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要积极主动及时总结,调整学法,应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篇4:小学语文暑假衔接教材

[关键词]语文教材 作文写作 资源利用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15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材的选文具有一定的典范性,都是名家名篇,不仅文质兼美,富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而且其选材、构思、立意、语言都有许多玩味揣摩之处,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从教材中提炼出写作元素,积极开发教学资源,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两者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话乐说。近几年,笔者致力于探索语文教材资源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大胆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巧用教材,激发思维,衍生写作话题

语文教师常常为作文话题的选择而犯愁。题目的选择既要避免选材的重复,又不能陈旧老套,最好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而语文教材一个学期就有20多篇名家名篇,这些作品从真善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人生的启迪。学生学了这些文章之后,记忆之窗由此打开,联想到曾经被遗忘的许多动人瞬间。教师就可以利用阅读教学的动人之处、深刻之点深入挖掘教材,衍生出许多作文的话题,以此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比如,七年级上册学习了冰心的《成功的花》之后,笔者就此让学生以《成功的花》为题写一写自己通过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经历,并把对诗歌的领悟融入写作之

容所以迁怒,缺乏自持所以贪婪。当群体中的多数为物质所惑、为声色所迷时,那么短视、狭隘、急于求成的消极心态就不再是个例。”又如《个性》一文中笔者这样写道:“经历了十年文革抹杀个性的浩劫,如今我们迎来了多元化的世界。大街上穿着露脐装的叫个性,广场上梳着爆炸头的叫个性,教室里说着‘喵星语、用着火星文的叫个性,一时之间,满世界的个性,似乎说你有个性就是夸你;你酷、你拽、你狂,你就是牛人。可是,这个性张扬的背后,不禁让我们感慨‘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到底要坚持什么样的个性呢?是奇装异服,还是怪诞行为?是非主流,还是引领主流?繁华的深处,是乱象,乱象的背后是深思。” 这段文字长短错落,整散结合,用长句严谨精确地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用短句简洁灵活地罗列现象展现观点,连用短句形式整齐而有气势,运用长句韵味深长而表意精确。

三、标点

标点符号不仅能表示句子的语气、结构、性质,而且还能帮助语言文字更加确切地表情达意;不仅可以在文字语言所不能及的情况下独当一面,也可以在需要强调语气、烘托气氛的句子中“挺身而出”。

比如笔者常在文章中用顿号舒缓语气,拉长过程,增强气势,使文句具有画面感和现场感。如下水文《缺席》中:“面对社会阴暗面,头脑的会场中缺席了理性,那么人们就会盲目、冲动、短视。”“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犯错、纠错、失败、成功、扶持、自立的漫长过程,而现在的那些缺乏理性的人却恨不得这个叫‘社会的孩子一出生就会跑了。”如《人生路上的小门》中:“若沧海桑田,以爆炸、沉积、挤压、裂变的苦难证明成长的历程,坚定强者前行的脚步。”再如《笑对人生》中:“那么,不如,笑着面对吧,让郁结的伤口处长出深刻的思想;如果人生注定有悲欢离合的苦痛、注定有成败得失的轮回,那么,不如,笑着面对吧,用从容、乐观、自信、坚强,把人生笑到波澜壮阔。”

以上都是用标点制造短句或罗列词语,有时我们还可以故意不用标点,创造一个长单句,在某个成分上故意繁琐,起到强调作用。如“老师解着一道又怪又僻又新颖的极难极难的需要绕好几个弯才能解出的习题”。通过延长句子的某个成分制造陌生化的效果,通过视觉上的阅读艰难,使读者心理上也产生艰涩之感。

总之,语言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尺之一。文章风韵若三分,二分亮色在“言”值。用比较让语言深刻、用比喻让语言生动,引言使文章华彩、典故使文章凝练,对偶以求整饬、排比以求气势,句式交错表意才能灵活,炼字标点可使神传言立。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用来谈议论文也很恰当,思想是根,但思想之根深植于土壤之下,需要语言的苗叶、声韵的花朵来展现。议论文若止于贫乏的说理,终究“行而不远”,提升议论文的“言”值,当注重语言的锤炼。

[ 参 考 文 献 ]

[1]王白云.高中写作教程七十二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罗晓晖.高中写作新教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3]何明.写作语言学[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篇5:小学语文暑假衔接教材

姓名:

第一部分

四年级下册课本知识复习与提高

第②讲

年、月、日

重点点拨

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目历和钟表,经常都要计算时同的长短,这时我们就要知道一些关于时间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一些计算时间的方法。在一年里,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都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每月都有30天;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在一般年份中,每4年一闰。但在整百年时,每400年オ有个闰年。

【例1】一场足球赛,上下半场各进行45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如果某场比赛从17时30分开始,那么什么时间结束?

分析

足球赛上下半场各进行45分钟,一共是90分钟,连休息一共是105分。105分钟=1小时45分钟,加上足球赛开始的时间,就是结東的时间。

解答

45X2+15=105(分钟)

105分钟=1小时45分钟

17时30分+1小时45分钟=19时15分

答:比赛是19时15分结束。

【例2】李明暑假里到外婆家度假。他是7月23日早晨到外婆家,8月6日晚上离开外婆家的。他在外婆家一共多少天?(头尾两天都要算)

分析

要求7月23日到8月6日一共多少天可以分段考虑:

7月23日---7月31日

共9天

8月1日---8月6日

共6天

一共9+6=15(天)

解答31-23+1=9(天)

9+6=15(天)

答:他在外婆家一共15天。

【例3】张叔叔2013年已经30多岁了,可他2012年オ过了第9个真正的生日。你知道张叔叔出生在几月几日吗?2013年他多少岁?(出生那天算过第1个生日)

分析

30多岁才过第9个生日,说明他的生日不是每年都有,或者说明他的生日过几年オ会出现一次,这个日子很特殊,只能是间年的2月29日。2012年过的第9小生日,说明他出生在2012-(9ー1)×4=1980(年),今年是2013-1980=33(岁)。

解答

2012-(9-1)X4=1930(年)

2013-1980=33(岁)

答:张叔叔出生在1980年的2月29日、2013年他33岁

【例4】李明6月18日下午买了一盆花、他从晚上6时开始第一次给花浇水,然后每12小时浇一次。他第14次浇水是几日几时?

分析

一天24小时,也就是2个12小时,李明每12小时浇一次花,也就是每24小时(1天)浇两次。注意:第单数次浇花在晚上6点,第双数次浇花在早上6点。

解答

14÷2=7(天)

18+7=25(日)

答:他第14次浇水是25日早上6时。

【例5】小军的妈妈去外地出差7天,这7天日期的和是56,请你帮小军算算他妈妈几号回来。

分析

小军的妈妈出差7天日期的和是56,因为日期是连续的自然数,所以第4天的日期即为7天日期的平均数。

解答56÷7=8……7天的中间1天的日期

小军妈妈出差的目期为5,6,7,8,9,10,11,应该12号回来。

答:小军妈妈12号回来。

【例6】某年的4月份有4个星期三,5个星期二,这年的4月1日是星期几?

分析

这道题我们可以画日历来帮助分析解答:

因为有5个星期二,所以第一个星期二到

第5个星期二一共有29天,4月份一共有30天,剩下的1天只能在第一个星期二的前面,而不能在第5个星期二的后面(因为如果在后面就会出现5个星期三了,与题目条件矛盾),所以这一天也就在打“☆”处了,这一天正好是4月1日,所以4月1日是星期一。

解答4X7+1=29(天)

30-29=1(天)

答:这年的4月1日是星期一。

培优高手

1.红红每天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30分起床,她每天睡多长时间?

2.2014年的上半学年上课时间是从2月17日开始,7月11日结東,7月12日正式放暑假,你能算一算这半学年一共经过了多少天吗?

3.爷爷70岁时告诉小明,他到2014年才过了18个生日,为什么呢?什么时候爷爷才能过第19个生日呢?(出生那天算过第1个生日)

4.李老师6日6时开始做试验,每隔6小时记录一次试验结果,问:第9次做记录时是几日几时?(开始时算一次记录)

5.红红每天早晨会翻一张日历。一天中年她们全家一起到上海旅游,过了几天才回家,红红一下翻了3张日历,3个日期加起来和是51,红红儿号去上海的?

6.某年的11月份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五,这一年的12月1日是星期几?

7.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0千米速度从甲地9:00出发,于第二天下年1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汽车每隔10分钟开一班,姐姐想乘7时15分的一班车,可她到达车站时,已经是7时28分,她还要等候多长时间,才能乘下一班车?

9,某平年的元旦是星期五,你知道这年的国庆节是星期几吗?

10.宣萱家有一个挂钟,这个挂钟几点就几下(下年1时敲1下),每半点也敲一下,请你算一算这个挂钟一昼夜一共要敲多少下?(从0点到24点)

11.小红生病了,医生让她每6小时量一次体温,8日下午6:00,她已经第10次量体温了,她第5次量体温是什么时候?

篇6:小学语文暑假衔接教材

芦溪外国语学校 杨明珍

7月21日—22日,在洋浦东浦小学,我有幸参加芦溪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暑假新课标培训学习。本次培训由萍乡市教研主任黄萍,省级骨干教师林清芬,龚燕主持。通过两天的学习,对于一个新型的英语老师来说,真是受益匪浅,它犹如大海里的一盏航灯,为我指引专业的路线。

21日上午,召开县小学教师暑假集中培训开班典礼,并且认真聆听教育局领导重要讲话,对学员培训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

接着,在当天上午九点多我聆听教研员黄老师主讲的《义教英语新课标》的教材分析。通过聆听李老师对义教英语新课标的解读,使我明白了《实验标准》与《义教标准》的主要区别,以及英语课程性质:英语学科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的课程,而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我知道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及目标,同时还明白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观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策略与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体现了当前教育教学与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在21号下午我还聆听宣风镇中林清芬老师为我们解读了

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的《小学英语修订版》教材以及学习过程中,知道了专家编写教材的思路和目的。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感受到了实施新课程、运用新理念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深切感悟到学习新课标是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需要。

在第二天下午,新都小学陈贤高老师给我们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设计展评与分析,还给我们播放全国优秀教师执教的录像观摩课。通过认真观摩,我体会到要上好一堂英语课,必须要准备充分的教具,重视课前的热身运动,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在组织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构建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教师要想上好一节成功的英语课,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加强课堂基本功训练,课堂上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来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要转变观念,义教标准强调:英语课堂教学要面向大众化,而不是实验标准的个别精英化。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探究、实践中学习,是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意思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观摩的这两节光盘录像教学课堂实录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借鉴。

篇7: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探究

〔关键词〕 语文教学;小学;中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A)―0040―01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不少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却骤然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则是小学生升入中学后,由于在许多方面的不适应形成了学习“断层”。因此,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寻找一条跨越教学断层的途径,实现中小学教学的无缝衔接,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层级迈进,使小学生能尽快地适应中学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做好心理状态的衔接

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涉及的是处于两个年龄阶段的同一批学生,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儿童期和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适时地对其进行心理调节,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新环境,进而逐渐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

由于小学毕业考试的突击复习和一个假期的休息,再加上心理上对学习的松懈,必然造成学生对小学所学语文知识的遗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较小学毕业前有了一定的变化,如,表现自我的欲望不如小学阶段强烈,学语文的兴趣逐步下降等。这些都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因此,教师要试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做好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喜欢上初中的学习环境,继续保持和发展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衔接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坏,是靠教师“引”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对新的学习环境及新的教学方法很陌生,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当好“桥梁”,多给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不仅让他们“学会”,更要让他们“会学”。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使我们的教学有成功的希望,就必须以学生为本,积极摸索激趣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依靠全体学生共同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愿学、乐学、勤学中提高语文能力。

如,在讲授蒲松龄的《狼》时,笔者让学生八人一组研究文本,之后让学生当小老师,串译、讲解课文。讲课的学生在准备阶段全身心投入,将课文及课下注释完全背诵了下来。上课的时候,小老师们各显神通,有的用图画展示故事情节,有的讲故事,有的表演课本剧,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真正地把学生摆到了“学习的主人”的位置上,教学自然收到了极大的成效。

三、加强语文知识的衔接

众所周知,蓝图构想得再好,没有砖瓦不行。因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首先应严在字词句上。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是搞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前提。在严格训练、讲究实效的基础上,教师应着力于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只有切实打好了学生阅读的基础,教师才能在写作训练上加大训练力度,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做好考试评价的衔接

做好考试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的衔接,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考试,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与中学的考试有很大不同,如何做好衔接呢?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努力,即小学六年级教师在考试中应适当渗透一些初中一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和考试要求,初中教师在开学初期则应尽量使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内容和题型,做到平稳衔接。

初一上半学期是第四学段(7~9年级)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正是学生由小学学习生活向初中学习生活过渡的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一语文教学中要有一个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教师可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适当放慢教学速度,帮助学生适应中学学习生活,实现中、小学衔接的平稳过渡。学生只有在初始阶段打好基础,增强自信心,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作为初中教师,也要深入探究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迈好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第一步。

篇8:小学语文暑假衔接教材

一、巧用教材, 激发思维, 衍生写作话题

语文教师常常为作文话题的选择而犯愁。题目的选择既要避免选材的重复, 又不能陈旧老套, 最好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而语文教材一个学期就有20多篇名家名篇, 这些作品从真善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人生的启迪。学生学了这些文章之后, 记忆之窗由此打开, 联想到曾经被遗忘的许多动人瞬间。教师就可以利用阅读教学的动人之处、深刻之点深入挖掘教材, 衍生出许多作文的话题, 以此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比如, 七年级上册学习了冰心的《成功的花》之后, 笔者就此让学生以《成功的花》为题写一写自己通过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经历, 并并把把对对诗诗歌歌的的领领悟悟融融入入写写作作之之中。七年级下册学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和魏巍的《我的老师》后, 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童年时期的朋友和老师, 讲述学生和老师、朋友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八年级上学期朱自清的《背影》、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让许多学生潸然泪下, 在两位作家细腻情感的推动下, 可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 写一写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感人瞬间。除此之外, 八年级下册的 《紫藤萝瀑布》《错过》, 九年级的《热爱生命》《享受生活》都可以点亮我们的作文课堂, 稍加改编或换个角度就可以作为作文题目的出处。甚至2011年福州中考作文题《走一步, 再走一步》就是直接以初中语文教材莫顿 · 亨特的文章《走一步, 再走一步》为题。有了名家的引导和启发, 只要教师善于举一反三, 创新思维, 就能从中找到作文题目的影子, 以此形成作文系列, 使作文教学能够“为有源头活水来”, 开启“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精彩局面。

二、巧用教材, 慧眼识金, 挖掘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学生在没有素材的基础上, 哪怕有百般武艺, 也会“英雄无用武之地”。虽然我们强调“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以此来积累写作素材, 可学生每天早出晚归, 在学校、家两点一线之间奔波, 与社会接触有限, 要发现社会百态中富含情、理、美、趣的事情, 还真不容易。而语文教材出自众多名家之手, 在行文中有许多留白之点, 更有许多“意犹未尽之处”值得我们再次推敲玩味, 可以借此让学生仿写、扩写、续写或改写, 将这些留白之点或“意犹未尽之处”再次绽放, 并以此来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沈从文的《端午日》写了茶峒人在端午日这天进行赛龙舟和人追赶鸭子的风俗, 其中赛龙舟的场面写得详细而精彩, 让人印象深刻, 而人追赶鸭子的场面却一笔带过。其实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 在学习了赛龙舟的场面描写方法后, 笔者让学生化身为沈从文, 用自己的笔尽情描写人们在端午日追赶鸭子的场面。有了前面写作方法的引领, 又有书中画面的感染, 哪怕学生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 但依然写得精彩纷呈, 出现了许多为人称道的佳作。

有时, 改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途径, 可以为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素材。比如, 让学生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改写成写景抒情散文, 又尝试着将陆游的《十一月风雨大作》、冰心的《纸船》改写成叙事文, 集中进行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描写训练。每一次改写, 力求在原文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想象, 围绕一个写作要点进行练笔, 既能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又能由此迁移开来, 进行写作训练, 以此间接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三、巧用教材, 润物无声, 提升写作语言

正如高明的厨师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 一篇好的文章如能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主旨鲜明的基础上, 再力求语言华美, 绝对是锦上添花。而现实情况是, 许多学生的文章内容贴近生活, 文字蕴含真情, 但是文章的语言平淡乏味, 这种情况很难让阅卷老师给考生很高的分数。要改变这种情况, 就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现力。而根据语文教材进行模仿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

单是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就有许多值得模仿的地方。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 惯写口语, 爱用散句, 语言松散平庸, 缺乏文采, 教师可以将《散步》一文呈现给学生, 比如“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 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 毕竟幼小, 自然也轻”“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让学生反复读、品, 在此基础上模仿模仿, 练一练笔。学生由这类语句中可以体会出采用整齐句的妙处, 从而会学着在自己的文章中多多妙用整齐句, 逐渐使自己的文章富有表现力, 富有美感。在中考作文中善于景物描写, 进行环境渲染往往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然而有的学生写景逊色, 不能与文章浑然一体。这也可以以《散步》为典范, 比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借助于这些语句的品读让学生体会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学会景物渲染, 点亮作文语言。

四、巧用教材, 学习写法, 提高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各具特色, 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将教材的写作特色作为平时作文教学的教材, 让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 或将教材作为作文讲评的载体, 加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做到有的放矢, 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就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作为写人叙事的典范, 围绕本文的写作特色可以开发成一个微课程, 从各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比如从《背影》的标题出发, “背影”是文章的线索, 更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 行文围绕背影从开头到结尾一共提了4次, 以此出发就可以教学生拟题、扣题的技巧。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避免写作过程中偏题, 而结尾则是草草收笔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可以学习《背影》开头结尾的写法。课文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头, 既使文章围绕“背影”这一中心话题展开, 又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文章的结尾再次回到“背影”上来, 重现了父亲“肥胖的, 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既与开头遥相呼应, 使得整篇文章结构严谨, 又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怀念之情。除此之外, 还可以学习本文截取法选材构思、组织材料详略安排得当、用环境渲染蓄势及其在描写叙事中进行抒情的写作技巧。

上一篇:经典婚礼主持人台词下一篇:国际标榜青协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