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2024-07-04

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通用14篇)

篇1: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中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题 目 理想世界 学生姓名 李杰 指导教师 邵自然 学 院 湘雅医学院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

专业班级 1105班

学生学号

2211110512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理想世界 李杰

我选的主题是理想世界,我的思想是从图片来展现理想世界的样子,用图片表达我想说的内容。

设计的步骤: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目录作为主页,主页内容是理想世界中frontpage的一些介绍,并且引入一些优美的图片,再一个个的建立超链接。在引入一些解决手段,创建连接理想世界。在理想世界这个链接中从图片来展现理想世界的样子,用图片表达我想说的内容。,也可以用一些flash动画,还可以使用word链接一些图片。在理想世界这个链接中,也可使用word链接一些先驱的行动,与我们自己的所处的世界对比,ppt制作幻灯片来演示一些有效提示,让我的理想世界最好的展现给大家。

采取的方法与手段:用Frontpage制作网页,通过链接使word文档、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得以展示。在网页制作中,可以通过添加图片来使页面更加美丽,在word文档中可以展示艺术字、建立文本。通过powerpoint可以把某些保护环境的行动展示。Flash动画是以链接的方法来参与展示。在需要一些资料的时候,可在网络上寻找,由于不是文件,这时就可以通过复制粘贴操作来获取资料。

遇到的问题:(1).在网页制作中,刚开始的时候连网页的表格布局都弄不出来,不知道该如何制作,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方法:先看了几遍课本,然后跟着课本的步骤上机实践,但是发现制作过程还是太慢,而且不熟悉frontpage网页制作工具,因此,开始几次的实践都是在慢慢熟悉该工具。直到熟悉该工具后才开始去制作。在word文档制作中,因为以前在中学的时候用过该工具,现在还有一些印象,所以经过一系列重温操作后,word文档的制作就熟悉了。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中,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和使用,许多功能和手段都不知道,较难制作出符合人意的幻灯片。通过多次实验操作来了解和熟悉它,然后就可以使用了。(2)在flash动画制作过程中,虽然老师上课讲过制作过程,但还是遇到了难题:制作的动画中,元件不随引导层而动,而是在关键帧之间走直线,这

个问题导致了我做不出动画,我只好一次次的尝试去做,最后成功做出来。有时还有一些小技巧,都是从同学手中问过来的。在设置背景图片时,会发现图片太小的话,背景就会变成多张重复的图片拼在一起,后来经过向同学询问后,使用图片编辑器对背景大小做了调整,使得背景和网页内容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二,网页制作好后浏览时图片显示不出来,改文件名或者换了文件夹储存都会导致图片无法显示,后来经过询问学习之后,才知道原因即任何图片的显示都是依靠路径来寻找来源,要设成相对路径有利于在其他机子上打开。在设置主题之前插好图片。三,刚开始做PPT时,不知道怎么插进去背景音乐和让它连续播放,后来经过多次实践后,发现可以在效果中设置这些。四,刚开始不会弄超链接,然后经过向同学询问后才明白,在选定对象之后点击右键,超链接,再选中连接的对象就可以了

总结:首先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实践和理论毕竟不同,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东西,这时候应该先自己摸索,实在不行就去向同学和老师询问,一定要仔细阅读课本,巩固理论知识。否则很盲目,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2,做计算机作业有时候也是一种享受,因为你会为你自己的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功而高兴,增加生活情趣、3,做作业时要坚持不懈,不能在半途放弃。中途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要记住“世界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经历过多次失败,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4,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和人格也得到了升华,对大自然和地球的认识又提升到了一个另一个高度,令我受益匪浅。在全制作过程中,所有的难题都是有解决方法的,不要放弃制作机会,有难题可以去问别的同学或老师,也可以自己多次实践来找到解决方法。我在制作过程中大部分都是自己摸索的,这样不仅加强了自己对工具的熟悉度,同时也加强了对键盘的熟悉,我认为当我们自己去制作的时候,不管好坏都有助于自己,做得好,自己更有信心,鼓励下次还能做得更好,做的不好,还可以找出错误,提醒自己在什么地方应该注意,在什么地方可以改正。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去改错。有时候可以去看一看别人的作品,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做的,想一想哪里值得借鉴,如果是自己,怎么做会更好。这样,在看的时

候可以加强对工具的熟悉,了解一些技巧,增加自己的见识。

这次的网页制作对于我来说与有很大的收获,我学会了,如何制作网页,如何在网页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网页制作的一些基本技巧,和网页制作过程中 最常见,最基本问题的解决。By临床与医技1105 李杰 2211110512 4

篇2: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题 目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2010年12月13日 ⑴任务内容: 本期我们进行了网页制作的实践,我选择做一个关于中华武术的网页.中国的历史贯穿了几千年,留下许多古老而美丽的文明,其中有一些甚至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人们所广泛称道.所以我希望把这些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展现给大家.恰好这些天我迷上了中国武术,带着这份热忱,我选择了这个主题.中国武术与古典文学,是同根同源的共生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双碧,堪称双子星座,同样辉煌,同样灿烂。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中国武术的滥觞,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发轫;文事与武备至少在两三千年以前,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携手而行;舞枪弄棒与吟诗作赋,很早就是被我们先民所看重的文化修养的两个方面。历史中,有无数的武术家本身就是文学家,而许许多多文学作品中也洋溢着武术的风采。这在世界文化史上尚无先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

⑵设计的步骤: 我做的网页包括了中国武术的起源、代表人.少林武术.太极拳.四个方面。第一个内容是见证中国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人使用棍捧、石器等同野兽搏斗。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格斗和搏杀技能。原始战争的出现,单人应战技能得以完善。先秦时期,各国诸侯都非常重视培养和训练将士们的搏击技术,剑术得到发展。汉代,带有搏击性质的“角抵”已有广泛的基础,还发明了铁兵器,出现了编排起来的攻防连续套路。到了晋代,练武活动已有“口决要术”,武术初见雏形。唐代,是中国武术的兴盛时期,唐武则天开武举,不少武术人才脱颖而出,天下闻名的少林武术的最早记载也起于唐朝初年。

第二个内容是中华武术的代表——少林武术.少林武术发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少林武术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少林拳的精华被称为“少林五拳”,系指龙拳、虎拳、豹拳、蛇拳和鹤拳,分为小洪拳、大洪拳、罗汉拳、梅花桩炮捶等几十种少林拳法,还有刀、枪、剑、铲、棒等器械的技击法,并创造出少林易筋功、小武功、阴阳功、混元一气功等气功。少林拳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分为北派少林拳和南派少林拳。

网页中还有十一张名为“自我介绍”的幻灯片,介绍了一下我自己,以一种非常风趣的风格介绍我的成长,我的成就,和我在一些比赛中的剪影。在首页上,我加入了一个有关下雪的成就的flash,使网页更加唯美,展示方式更多样化.网页一共有四个页面,其中幻灯片独成一页.首页与各个分页之间采用超链接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⑶采取的方法与手段: 我用Powerpoint做好幻灯片.在PPT中,为了让表达效果更好,能更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在每一页都有不同的处理.如采取不同的页面转换方式,采用不同的动画效果,或者自己绘制动作路线来突出主题和重点.用Frontpage做网页,在网络上收集各类文字与图片信息,来美化自己的网页画面.用Flash做出动画.,使网页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应动,更具美感.⑷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进行实践的时候,由于基础不够好,实践机会不够多,我遇到了不少挫折,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制作过程中,首先我要确定整个网页的主题和基本布局.网页的主题是中华武术,我要通过描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将它们展示出来,利用历史资料为表达载体,各种武术形式来共同表达.首先,我在纸上先计划好网页的框架,确定怎样才能更鲜明地表达主题,怎样安排小标题的顺序才更合理.随后,我上网查找相关图片,思考怎样安排图片的位置和标注内容,凸显网页的美感.框架确定好后,我开始在工作界面上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各个需要的元素,并一边思索对文字的处理来进一步美化网页.操作flash时一些动画处理方式不熟悉,做出来的效果和预期的不一样.我仔细地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回忆老师课堂上教学软件上的内容,再在工作界面上反复试验,终于知道了如何调整图片的透明度:单击ɑ,调整上面的数值,0%则全透明,100%则图片颜色全显.在做PPT时,我想作为背景的图片总是覆盖在文字上面,如果先输入文字再插入图片,图片就会遮挡住文字.我和同学进行交流,发现在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置于底层”这一项就解决了.PPT的模板不一定符合我们想做出来的效果.如果没张幻灯片都按模板做,则会显得过于刻板.此时,我们可以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插入不同图案,在想插入文字的地方插入水平或竖直的文本框.在做网页时,我没有办法把超链接做好.本来我先将光标置于要进行超链接的文字之前,单击“插入”中的“超链接”,发现在文字之前出现一排极为不和谐的网址符号,十分影响网页的整体效果.之后我发现用鼠标左键选中那行文字,再进行超链接的插入,文字下方则出现一条笔直的下划线,链接成功了.怎样把PPT插入网页中,这是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在插入那一栏中并没有设置这一操作项.与大家探讨后,我通过把PPT“另存为网页”,然后直接在Frpntpage上点击插入超链接,PPT就被引进来了.⑸感想:

篇3:应用型大学会计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一) 一般能力。

会计学生的一般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表达, 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及外语的应用能力。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同性需求。

(二)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即会计专业实务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很强的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成本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审计与鉴证能力、税务筹划能力、理财能力等, 这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具体包括审核原始凭证、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做账相结合、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投资项目分析以及审计职业道德、评估证据能力和鉴定分析能力等方面。其次, 是专业的延展性指导包括法学和管理学等能力。

(三) 实践创新能力。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教技[2012]6号) 提出, 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 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能力需要系统科学教育从沟通及协调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个人的学习能力来实现, 是培养创新思维、意识、精神等创造素质的教育过程。

(四) 管理能力。

会计专业的培养定位为业务和管理两手抓, 为今后会计专业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奠定基础。按照现代管理学理论, 个体管理包含自我能力认知、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等。

二、会计专业能力现行体系的不足

我国会计专业本科课程内容及课程的设置过于关注技术规则及职业考试, 未能适应会计人员能力变化的需要及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 具体体现在:第一, 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第二, 对时间能力培养较弱。

(一) 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

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首先, 会计专业课开设课程较多, 层次不清, 内容重复, 占比较大, 而且缺乏学科基础知识、金融及人文知识, 导致知识体系单一。其次, 各个课程各自为政, 忽视彼此的联系, 课程安排过于独立导致内容交叉: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是财务会计学科体系中最模糊的关系。目前, 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都是把《成本会计》作为大三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按照理论+实训开设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点:第一, 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核算;第二, 成本的规划和控制方法。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核算遵循财务会计原则, 目的在于确认和计量企业存货的成本和盈亏。

成本会计体系是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计划、成本考核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 但财务管理在我国一直包括成本费用的管理, 西方的管理会计引入之后更是突破其传统职能使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等多种职能于一体。这使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内容出现了交叠。成本的规划和控制方法遵循的是管理会计的原则, 属于管理会计内容, 目的在于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西方管理会计20世纪70年代后在我国发展后, 我国会计体系变成了普通会计和管理会计双体系并存。导致普通会计介绍下完全成本法和实际成本制度, 管理会计介绍下变动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这导致普通会计和管理会计应用极缓慢。成本会计的独立成科既导致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也破坏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完整性。

(二) 缺乏实践培养能力。

实践的内容、方法单一, 实践课程学时比例占比小, 手工实践较多、上机实践较少。在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能力中, 对于会计核算过于注重而忽视了会计检查、监督、分析以及决策的训练, 导致会计专业学生管理能力、综合能力、设计及创新能力缺乏。

三、运用多样化实践教学法

鉴于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学科的模糊, 建议取消成本会计课程, 将其并入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其原因在于:第一, 财务管理课程一直是包括成本费用的管理;第二, 管理会计是由成本管理演进而来, 其主体仍是成本会计。方法是扩大财务管理口径, 将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及商品流通企业销售成本核算囊括在内, 其次将成本归集、控制、规划回归管理会计。最终做到以管理职能为分科单位, 以资金的运动为对象。鉴于解决会计专业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差以及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一) 运用仿真综合实训平台。

实训课程是培养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学生实践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之一。为了改变大多数院校在实训过程中只注重会计核算能力培养的问题, 需要充分运用仿真综合实训平台。该综合实训平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仿真银行实训平台、工商税务实训平台、会计师事务所实训平台等。其中仿真银行实训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到银行办理相关业务的训练机会, 如开户、存款、取款、对账、结算等;工商税务实训平台应加装相应的软件, 如国税与地税和个税的申报软件等。借助仿真综合实训平台, 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会计工作除了核算之外, 还涉及诸多内容, 要想真正胜任会计岗位工作, 除了要掌握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之外, 还要学习更多的技术与方法,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案例教学法。

借助实际案例开展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可采用讨论式教学为主,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教师辅导为帮助的方法, 将企业实际业务活动中的会计、财务、审计等案例作为实例, 通过情景模拟、身份代入、小组讨论、角色互换等方法对案例中涉及的会计、财务、审计等学科的问题。这种教学在借助于西方开放式教学的基础上,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各科基础理论和企业实务用正确的方法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实际结合能力的同时有助于训练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专业道德及职业判断的能力。

(三) 企业环境模拟教学。

这是对会计专业应用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具有显著效果的实用型的教学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实训任课教师应当与会计实务人员、会计专业往届毕业生、其他实训课教师等进行研讨, 借此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进行分析, 使工作任务相一致, 这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能够让学生尽快适应未来的岗位工作。此外, 可按照企业工作任务的具体划分情况, 按岗分工, 采用一人一岗的轮岗制度, 完成岗位工作, 可以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 进而对会计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更加熟悉, 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 技能实训课。

技能实训课需会计专业学生完成需要特定专业的技能操作, 主要包括点钞、出纳实物实训、手工会计综合实训。为了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 可运用手工模拟与电算化模拟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ERP软件操作技能。在实践教学中, 可先让学生进行手工模拟的系列操作, 包括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 让学生从填写审核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出财务报表进行全方位的操作, 再通过上机操作财务软件, 完成原始资料输入、记账凭证编制、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自动生成操作。通过对比两种会计处理方式, 有助于学生明确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 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五) 双证实训课。

应用型大学可开设将本专业的学历证书与会计从业资格、初级或中级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等国家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课程。对于双证课,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夯实, 也要注意为后续的知识运用与提升留下接口。

四、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一) 双师型队伍建设。

会计学专业老师除了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还需要拥有较强的会计实践经验。为此,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抓紧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由本校教师组成的拥有行业知识, 熟悉行业业务, 具有会计指导能力的实践教学指导队伍。

(二) 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要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保障。校内实践基地可根据会计专业课程开设手工会计实训室、电算化实训室、EPR沙盘实训室等, 校外实训基地要寻求企业的合作, 帮助学生完成综合实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强.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旬刊) , 2013.12.

[2]刘玉凤, 徐盛秋.应用技术型大学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当代经济, 2014.20.

[3]朱月友, 赵磊.会计学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10.

篇4: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基于专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强调:高职课程体系要文化素质与技术技能并重,基础课要处理好“基础性”与“应用型”的关系。大学英语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多年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经验,笔者定位大学英语课程的功能是在培养学生基本实用的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基础上,适度拓展与训练学生专业英语词汇及句型的应用,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学生未来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与辅助作用。因此,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而课程设计直接决定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方面对大学英语课程设计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设计课程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在跨文化交际知识、技能与语言文化素养方面培养学生。教师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设计素质目标。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英文篇章的语言美、思想美和道德美,将育人思想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例如《前景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的Unit 4 Sportsmanship的Text A 和Text B都向学生们展示了高尚的体育精神和人性的真善美。其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例如,课内外的情景表演、会话、问答、点评、复述、演讲、讨论、PPT展示与解说、认读和翻译各类英文资料、小组协作完成相关资料的搜集、筛选与整理,鼓励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创新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责任意识和良好的外事礼仪。

2、设计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认知一定数量的基础英语词汇和专业英语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汇构成的常用词组,为后续专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掌握基本的英语日常口语表达方式和工作场景下的常用句型,能套用句型进行日常简单交流,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掌握常用阅读技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并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掌握常用英语写作方法和常见英语应用文基本格式和句型,能完成一般性题材命题作文,并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掌握基本的英汉互译技巧并能借助网络或词典翻译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

同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岗位需求情况。针对英语基础相对较好,未来岗位英语需求较高的理货、国贸、国商等专业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认知大约4000个词汇;而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工科学生,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大约3000个词汇,在强化基本听说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技能,以便学生能在未来工作中阅读和翻译进口设备铭牌、说明书和电气图纸等专业资料。

二、设计课程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如果课程教学内容不实用、枯燥、落后、不符合学情,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教与学无异于浪费时间和资源。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不应过度依赖教材,可以借助网络和校友获取最新教学资源,注重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渗透与衔接,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性。同时,在教材使用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内容的相关性重组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模块。例如,《前景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包括8个单元,教师重组8个单元为四个教学模块:Unit 2 是关于食物的,教师考虑到学生刚过完春节和寒假回到学校,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有趣内容会有助于学生把注意力回到课堂和学习中来,因此,教师把第二单元作为第一教学模块;Unit 1、Unit 3和 Unit8的课程内容涉及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教师组合这三个单元为第二个教学模块;Unit4 和Unit 5涉及体育和电子时代,教师尝试引导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利弊,强调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性,过分依赖电脑、手机、电视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此,教师重组这两个单元为第三个教学模块;Unit 6和Unit 7涉及保护环境和流行趋势,教师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正能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能自觉节约水电、粮食,拾起校园里的垃圾,保护我们的环境,坚守这样的行为才是最美、最流行的,因此,教师把这两个单元重组为第四个教学模块。同时,教师依托学生的工作岗位制作任务单,学生领取任务单并完成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总之,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对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不应该脱离学生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郭慧珍.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开发职教教材[J].中国编辑,2009(4)

[2]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杨淑侠.高职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与教学设计[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张越颖.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用性与专业性原则[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3)

篇5:大学生领导力开发课程实践报告

课程实践报告

实践团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成员:_____(学号、姓名_)_从小到大排列__———————————————————————— 实践日期:———————————— 教师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践项目介绍

300-500字,包括项目名称、类型、研究意义目的、研究的原因、研究情况简介

二、实践团队情况

200-300字,包括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成员介绍

三、实践过程(重点)

1.项目准备阶段(为项目开展事前作了哪些工作?介绍筹备情况,如主题选定、人员的分工、工作的安排、前期有哪些工作、资料的准备.........效果评估)

2.项目开展阶段(项目的进度安排、执行情况、成员表现、......各阶段效果评估)

3.项目结项阶段(项目成果介绍、项目成果评估、实践过程总结)

四、实践能力体现(重点)

1.决策力

2.影响力

3.沟通力

4.协调力

5.创新力

......五、困难及解决情况

六、体会及总结(难忘之处、好人好事、表现突出、感悟、经验、教

训等)

七、自由发挥

附件:项目成果展示

篇6: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要求:使用access数据库,创建某一实例的数据库,要求在报告中说明:

1、设计目标;

2、列出数据库中的表,指明关键字和属性;

3、标示出表和表之间的关系,画出E-R图;

4、提交出设计好的access数据库文件。

设计目标具体方法如下

设计目标: 【说明设计目标】

系统分析与设计步骤:

一、确定数据库的目的。

二、已知条件。

三、经过调研,画出主要表格。

四、规划数据库中的表,确定表中的字段。

1、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可直接得出有关数据项。

2、把所有数据项(或称为属性)细分为最小的数据项(即最小的信息单位),并用表格表示。

3、列出不包含推导或计算结果的最小信息单位(即属性)

4、找出它们的完全函数依赖关系:

5、优化设计,表中数据的关系进行优化,使它们满足3NF,即每一个关系既是完全函数依赖关系,关系中又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关系。

6、规划数据库中的表,确定表中的字段

五、确定表中字段的属性(数据类型、长度等)和主键

六、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七、创建数据库,创建以上的表和表间关系。

八、输入原始数据和进行测试。

篇7: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文件有关精神,苏州大学医学部团委在校团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社会实践指导小组,认真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与措施。医学部配合学校教务处、团委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范管理,并给予了一定的经费保障。现将医学部2009年大学生暑期课程化实践作一总结。

一、在认识上,医学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在医学部党工委的关心下,团委多次召开筹备和组织会议,谋划课程化实践组织开展工作,并邀请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毛邓三教研室老教授做09年课程化实践动员讲话,通过此次活动让广大团员青年从思想意识上了解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起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让同学们认识到实现思想教育中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贡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将正确的价值观和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科学体系,而实践使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思想和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释社会改革变化时期的种种表现,阐明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在“知”的基础上达到“信”,再指导“行”。

2.让同学们认识到实现观念构建中理想与现实的理性调节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需要多方的接触和积累来不断丰富和调节这个即将成型的价值体系。在课堂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地进行了传统的、主流观念的灌输,这种温室般的理想教育难免会碰上现实社会中的腥风血雨,在以往这种冲击和茫然往往使得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茫然不知所措,从而导致这些准社会人在适应期中忍受更多的剧痛和失衡,而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学生们在社会中感受改革开放,感受社会价值体系的各种冲击和张力,从而使他们理性地看待并调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带着这种理性调节回到课堂进行思考,进而去矫正观念。在这种理性的调节中大学生即将成型的价值体系承受了检验也变得日益成熟和丰满。

3.让同学们认识到实现技能教育中课堂与社会的平稳衔接

课堂教育是强调逻辑的阐释、推理的论证以及间接经验的传承,并在阐释、论证和传承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传授和累积、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得受教育者拥有一技之长和安身立命之本。而社会需求是现实和理性的,它的运作遵循于客观规律,忠实于功利效用的诱导。在传统的技能教育中有时我们可能会偏离或者滞后于现实的需求,使得我们的技能在现实中不具有效用场,从而浪费了资源,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师生在社会上感受技能的生命和潜能,获知一线的技能资讯和情报从而使得他们的技能培养更紧跟社会的需求步伐并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去探求技能和掌握技能。

二、在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中,医学部总结往年社会实践经历,汲取经验,在今年的课程化实践中采用以下方式进一步推动了课程化实践:

1.构建递进式实践体系: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医学部团委确定了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初步形成分层次递进式系统化的课程化社会实践体系。

大一年级的社会实践定性为“认识性”社会实践,主题是“走向社会,接触实践,了解国情,接受教育”,形式主要为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等形式。大二年级的社会实践定性为“理论性”社会实践,主题为“参与实践,增长才干,磨炼意志,争做贡献”,形式以扶贫支教、义务宣讲、文化艺术下乡等为主。大三年级的社会实践为“创造性”社会实践,主题为“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学以致用,促进就业”,鼓励同学们进行科技创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争取产生社会效益;鼓励学生参与与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为就业打基础,使社会实践不仅让学生受教育,做贡献,还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生未来就业,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择业观。形式包括校园科技活动、科技扶贫、就业见习、专业实习等。

2.突出“两个结合”的特色: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安排上,医学部团委突出了“两个结合”的特色,在实践育人、全面育人方面开辟了新路子。

坚持与时代主题结合。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历史背景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医学部确立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主题,依托专业优势,医学部团委鼓励各班级以服务小分队和服务项目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运用专业技能了解和调查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解决日常问题,从而激发医学生成长进步、奋发有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与地方实际结合。医学部利用建立的实践基地的优势,结合各个实践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地理文化资源,确定了不同的实践项目,着力为地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各项实践活动富有实效,使苏州大学的实践之花开满整个祖国大地。

3.把握“取得实效”的关键:不让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受教育,教师长知识”,是医学部团委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学部近千名学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土地。在开展的扶贫支教、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咨询等活动中,学生们认识了国情、体察了民情、增进了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一次次地被感动,一次次地受教育,从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了责任。

篇8: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一、“三大要求”保证设计工作效果

不可否则, 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逐渐走向普及化, 生师比逐渐增大, 直接的表现, 就是课程设计指导工作中一个教师需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 这样一来, 必然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因此, 很多教师仅将课程设计作为一个集体作业训练, 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就行, 总是对设计工作的每一步都是手把手地详细交代如何去做, 甚至不乏出现给学生设计模板参考的事情。这样就形成了学生只是格式化般地完成设计工作而已。而这样做, 由于学生较多, 教师无疑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效率低下。

为此, 笔者认为, 这会导致设计个性的消失, 失去设计本身的意义。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但要遵守“三大要求”。第一, 要求设计前先看大纲和任务书, 明确要做什么, 再看相应的教科书, 搞清楚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来做, 最后看“规范”中的依据和要求。这样以来较好的避免了由于理论准备不足产生的“停停走走”“折返重来”等现象; 第二, 要求对设计要点和难点做到提前领会, 对共性问题, 设计之初就集中给学生提前指出来, 讲清楚, 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解决, 剩下少量的个性问题再针对性解答, 就可以极大地节约时间和精力; 第三, 要求每一个阶段的设计方案都需要经过核查, 只看最后递交上来的总成果, 没有阶段性的检查把关, 那么前面错了, 后面的设计当然都是错误的。一直到最后, 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 因此工作需要提前做, 例行阶段检查把关, 可以有效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教学实践表明, “三大要求”的运用, 较好地保障了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了课程设计的训练效果。

二、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工作措施

我们经常听到诸如“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类似的抱怨, 诚然, 确实有学生本身方面的原因, 但是也必须承认我们存在没有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的缘故。工作方法不当, 容易造成教学管理失控, 时常表现为整体设计进度延滞, 不能按时完成并递交设计成果, 等等。为此, 应该认真地分析原因, 从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和措施上找出解决办法。

( 一) 建立“设计进度查签制度”

对于经常出现的整体设计进度延滞问题, 笔者认为主要是没有在学生中营造出好的工作氛围原因造成的。如上面说的那样, 学生在工作的能力和学习的态度上是要分类的, 整体的设计进度是否迟滞, 主要是由占绝大多数的中间同学的工作表现决定的, 然而恰恰这部分同学的从众心态最严重, 他们主要受到前面和后面这部分学生的影响。因此, 如何促使前面这部分同学起到正面带头作用, 从而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是解决整体设计进度迟滞的关键。笔者认为, 可以建立“设计进度查签制度”。具体做法是将整个设计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 详细要求每一阶段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以及形成的设计成果, 然后对每一阶段的设计成果进行检查与签字, 确认并划分等级。查签制度优于一般进度检查。第一, 做到了无遗漏检查, 签字确认后能够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 ( 总是想躲避检查将设计任务往后拖延) ; 第二, 采用划分等级并且计入最终成绩的办法, 对于学生后继设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督促和促进作用。这样以来, 每个学生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完成什么设计内容, 因为清楚了每个阶段的评价等级也就基本清楚了最终设计成绩的等级, 较好的体现了最终成绩的公平和公正。

( 二) 引入“末位淘汰制”

对于不能按照规定时间递交设计报告的情况来说, 首先应该分析是否确实存在任务量过大的情况, 如果排除这种情况, 那么无外乎存在两种情况了, 第一就是确实因为能力问题不能按时完成, 这毕竟是极少数。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因为思想松懈, 看到其他同学不能按时递交而产生了“法不责众”的心理, 这种情况是最严重的, 因为它会造成蔓延效应, 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受到这种影响, 这是应该想办法应对的重点问题。如果完全按照规定, 给予不能按时递交设计的学生不及格, 在实际操作中是绝对不现实的, 这也就很多教师所遇到的设计作业总是收缴不齐、成绩无法评判的无奈。如果娇惯听之任之, 势必会恶性循环并且会造成极大的不公正。对此, 笔者认为同样应该从制度上想办法, 例如可以引入“末位淘汰制”, 即如果出现一定数量的拖延情况, 则规定最后递交的学生 ( 比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成绩为不及格。这样以来, “法不责众”甚至“抱成团”局面就被打破了, 变成了争前恐后的局面, 绝大多数学生完全可以按时递交设计。

教学实践表明, 建立“查签制”“末位淘汰制”等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 并且严格的执行可以使教学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保证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有序进行。

三、结语

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有的是与课程本身有关的个性问题, 有的诸如管理方法问题是实践教学出现的共性问题, 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涉及教育大环境、教师本身、学生自身等等诸多因素。作为指导教师首先应该负责任的正视问题而不能畏难逃避, 其次分析原因应该客观, 在此基础上坚持“制度管理”为先的原则, 采用理性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大胆的尝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加以完善, 才能保证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继明, 吕凡任.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9 (2) :73-75.

[2]贺玲丽, 白叶飞, 许国强.实践教学中课程设计方法的改革与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1, (05) :150-151.

[3]姚寿广, 路诗奎, 陆金铭.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 2003, (02) :39-42.

[4]纪宝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07) :1-10.

篇9: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关键词]襄樊学院 就业指导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王化凯(1956- ),男,襄樊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指导。(湖北 襄樊 44105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专项资助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06A178)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142-02

不同的高校,其就业指导的重点、难点和形式是不一样的。相对于国家重点大学而言,地方院校承担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而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一、襄樊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模式设计

1.以活动课为主,理论课为辅,构建就业指导课的结构体系。襄樊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结构由公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选修课由就业指导教研室协助教务处组织实施。活动课有两种实施方式,一是由公共必修课任课教师有选择地组织实施,二是由招生就业处与各系就业办组织实施。公共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择业指导、形势与政策四个部分。选修课包括大学生职场礼仪、大学生就业心理、劳动法规与权益保护。活动课主要有以下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月(一年级)、大学生创业实践月(二年级)、就业指导服务月(三、四年级)、大学生模拟招聘周(三、四年级)、大学生专业技能拓展周(二、三、四年级)、大学生职业体验日、就业指导讲座、职业发展课题研究。

2.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构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襄樊学院就业指导课程从大一开始开设。(1)大学一年级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基本的设计模式,引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期待、制订生涯决策与计划、掌握有效的职业技能。重点是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及步骤等。(2)大学二年级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关系教育及挫折教育。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意义、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创业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创业的方法和途径等。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了解创业知识及初步形成创业能力。(3)大学三年级对学生进行择业指导。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意识与竞争意识,把握就业市场的特点,了解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就业市场情况做出职业抉择。重点是掌握求职就业的基本程序、求职择业技巧等。(4)大学四年级(专科三年级)指导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政策。针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形势,帮助大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就业形势,开展就业形势预测、就业政策解读等。重点是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区域性就业政策与劳动法规。

目前学院开设的三门选修课中,大学生职场礼仪课主要讲授两大基本内容:一是有关大学生自我形象塑造的内容,具体涉及日常生活中的穿着打扮、言谈话语、举止行为、仪容仪态等方面;二是有关商务礼仪、办公礼仪及求职面试礼仪的基本操作规范及应注意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课主要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课堂团体心理训练进行就业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劳动法规与权益保护课主要讲授《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签订合同、薪资和社保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互动式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采用了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课程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方法。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我们构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如图1)。该模式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主题,以构建大学生就业知识体系和就业能力为核心,以五种不同的教学法为依托,构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辅导者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以上五种教学方法贯穿到整个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之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和谐、有机的整体。

学院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全程化”模型(如图2)。即引导案例、导入新知,通过理论解读与活动课的演练构建就业指导课的知识体系,通过模拟应用达到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知识迁移并转化为能力,最后经过反馈不断得到修正,使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的充分实现,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4.以学生评价为重要指标,建立就业指导课的评价体系。根据学院教学管理办法及就业指导教研室制定的《就业指导课教师手册》,以学生评价为重要指标,建立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生意见反馈、学生学习成绩及教研室评价为主的三模块评价形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指标分为学生满意度、知识的广度、知识的深度、成绩合格率、成绩优秀率和活动课组织的效度六大项15个二级指标;定性指标包括教学方法、教态、与学生交流的频度和与学生交流的效果4个指标。实践证明,就业指导课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学生的自我成才意识明显增强,表现出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转变了就业观念,他们能够积极响应号召,到基层就业。三是学生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院毕业生“能吃苦、动手能力强”。

二、襄樊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1.校党委的重视。校党委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就业工作,明确提出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从体制、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创新,通过树立学生群体品牌,赢得就业工作的主动权。在校、系两级均坚持实行一把手工程,建立了校、系两级就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在思想上、组织上使就业工作的重心完成了从“毕业生”到“全体在校生”的重大转变。通过导师制、校系专人制、部门协作制,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学校满意及社会满意成为全校教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制度层面,将就业工作目标分解到《各单位双文明目标责任书》《系级教学工作评估办法》之中,从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强调本科教育“刚性基础、柔性方向”的理念和专科教育“就业为主、按需培养”的理念,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就业类别的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学生中强化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个体的就业主动性,使学生深刻理解“就业是自己的事”。

2.开展专题研究。近几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先后申报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式创新研究》《地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地方高校大学生新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等5个省级就业工作研究课题,已有部分项目顺利结题。先后在《中国大学生就业》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就业工作研究论文五十多篇。这些研究成果为学院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编写专用教材。从2002年开始,学院结合实际启动了就业指导课的教材建设工作。2002年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读本》,2003年编写出版了《大学生择业与创业》,2005年组织编写了针对学院大学生使用的系列就业指导教材(讲义),2006年出版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择业指导》。另外,《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职场礼仪》《大学生就业心理》《劳动法规与权益保护》等教材正在编写之中。

4.重视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就业管理队伍。学院在2002年设立了招生就业工作处,下设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系设立就业办,由专人负责就业工作。二是建立一支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学院在2004年成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已有四十多人。三是培养一批就业类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学院在校、系两级学生会成立了就业工作部,协助招就处开展就业工作。同时,还指导成立了就业信息协会、创业爱好者协会等学生社团,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平台。四是聘请各行各业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专家作为支持队伍,如邀请航宇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担任就业指导的教学顾问等。目前,学院与襄樊市二十多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已经开设了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就业指导课的师资水平需要加强。学院的就业指导师资来源于三方面,一是教育学、心理学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课教师。他们主要以讲授理论为主,而往往忽视分析就业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实际经验。二是政治辅导员,他们有十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但理论知识不足,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校外人力资源专家,他们有丰富的招聘经验,但对大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以政治辅导员为主体,培养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其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学历,二是到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

2.各系重视程度不平衡。尽管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但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各系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不平衡,表现在:授课教师重视,而部分系领导不够重视;辅导员重视,而学生不够重视。今后,学院应该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开发工作,形成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二是完善就业指导课中活动课的开发工作,尤其是模块化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三是完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大纲及专用教材建设;四是依托校内的学科资源,成立职业咨询工作室,从心理指导、职业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咨询,提高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篇10: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1006602-** ***

一、设计时间

2013年12月23日-----1月6日

二、设计地点

湖南城市学院信息楼406机房

三、设计目的1,2,3,四、设计小组成员

五、指导老师

阳王东老师、费雄伟老师

六、设计课题

七、基本思路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八、流程图

九、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十、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十一、源程序

篇11: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一、需求分析

(一)建设工厂物资管理数据库目的(包括服务对象、数据库的目标等)

(二)开展工厂物资管理数据库的可行性分析

(三)数据和处理分析(包括数据库中需呀存储哪些数据、如何进行处理等)

二、概念结构设计

(一)实体及其属性

(二)分E-R图设计

(三)E-R图集成与优化(消除不必要的冗余和冲突)

三、逻辑结构设计

(一)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二)数据模型的优化(这一部分就是将关系模型规范到3NF)

(三)设计用户子模式(这一部分可以设计用户自定义的视图,参见教材p227)

四、数据库的实施与数据导入

(一)在SQL Server 2000或其他DBMS系统上实现数据库的设计

(二)基本表的建立

(三)视图的建立

(四)数据库安全的建立(包括用户的建立及权限的分配)

(五)数据的输入

五、数据库的应用

(一)数据查询

(二)数据增加

(三)数据删除

篇12: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组员:

1.题目:校园小商品交易系统

2.开发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工具MyEclipse、SQL开发语言等;

3.需求分析(功能模块的设计过程,含关键源代码,源代码最多不超过1页)。

(1)用户:添加用户、查找用户

(2)商品:添加商品、删除商品、查找商品

(3)订单:添加订单、查找订单、删除订单

4.详细设计:

4.1用户

(1)添加用户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insert users values(?,?,?,?,?,?)”);

pstmt.setString(1, ub.getUsername());

pstmt.setString(2, ub.getPassword());

pstmt.setString(3, ub.getEmail());

pstmt.setString(4, ub.getPhone_num());

pstmt.setString(5, ub.getAddress());

pstmt.setBoolean(6, ub.isAdmin());

int num = pstmt.executeUpdate();

(2)查看用户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pstmt.setString(1, username);

rs = pstmt.executeQuery();

4.2商品

(1)添加商品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insert goods values(null,?,?,?,?,?)”);

pstmt.setString(1, good.getGoodsname());

pstmt.setString(2, good.getGoodsdesc());

pstmt.setString(3, good.getGoodswoner());

pstmt.setString(4, good.getGoodsprice());

pstmt.setString(5, good.getGoodsimg());

int num = pstmt.executeUpdate();

(2)删除商品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delete from goods where goodsid=?”);pstmt.setInt(1, id);

int num = pstmt.executeUpdate();

(3)查找商品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goods where goodsid=?”);

pstmt.setInt(1, id);

rs = pstmt.executeQuery();

4.3订单

(1)添加订单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insert orders values(?,?)”);

pstmt.setInt(1, order.getGoodid());

pstmt.setString(2, order.getUsername());

int num = pstmt.executeUpdate();

(2)查找订单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goodsid=? and username=?”);

pstmt.setInt(1, order.getGoodid());

pstmt.setString(2, order.getUsername());

rs = pstmt.executeQuery();

(3)删除订单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delete from orders where goodsid=? and username=?”);

pstmt.setInt(1, order.getGoodid());

pstmt.setString(2, order.getUsername());

int num = pstmt.executeUpdate();

5.心得体会

篇13: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关键词:专题研究活动,大学物理,选题指导策略

近年来, 面对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严峻挑战, 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的专题研究活动在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指的是基于特定的专业课程,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各自兴趣, 设计研究课题, 自主探索, 实施研究计划, 完成课题[1]。整个活动围绕课题的研究展开, 如何选择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是整个活动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则基于理工科通识基础课《大学物理》设计了一套推荐选题, 并结合教学实践中学生选题的倾向与热点, 分析了选题流程中教师的应有的指导策略。

1《大学物理》课程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理论课, 其主要内容包括经典物理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 以及近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基础。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到自然界各种基本运动形式及其规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与专题研究活动的目标一致, 因此,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改变教学内容滞后等不足, 成为贯彻教学大纲要求有效的教学手段。

2 专题研究活动的推荐课题

专题研究活动的常见选题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 描述型, 这类难度较低, 要求学生搜集专题的背景资料并加以整理, 适合大学低年级学生选择, 重在提高学生的兴趣, 体会基本的研究过程。 (2) 认知型。重在探究专题的基本原理, 与专业联系密切, 适合深化专业课中的基本问题的认知。 (3) 应用型, 着重于探究一些前沿交叉性的应用, 提出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 这类型的问题适合专业知识较完备的高年级学生。考虑到大学物理课程面对的是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 在选题方面应以描述型和认知型为主。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在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秋季学期网络工程专业12级 (116人) 的《大学物理》课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活动, 第一周为了缓解学生对专题研究的陌生感, 基于课程内容, 设计了一套适合大学物理课程的推荐选题 (见表1) 。其中考虑到专业特色, 加上秋季学期学生已有一定的电磁理论基础, 以及在探究课题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光学和相对论阶段, 故推荐选题中涉及电磁理论的较多共计22个, 其次光学共计8个, 相对论5个, 力学和热学各3个, 量子力学1个。

3 学生选题倾向与教师指导策略

课题初选结果显示, 3d电影技术的发展与解析、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历史上的永动机之谜、神奇的液晶、引力与黑洞这几个题目被较多同学选中, 可以看出学生感兴趣内容在于身边的物理知识、宇宙的起源等, 出乎意料的是永动机也有多组同学同时选中, 经分析原因在于热学部分的授课过程中曾安排过一次永动机的专题课,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然而费曼圆盘佯谬、有限差分法对静电场的模拟等需要涉及理论计算的课题则没有人选。说明了学生对于理论计算存在畏难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专题研究活动, 他们有积极性但缺乏经验, 缺乏对课题研究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常常导致缺乏研究依据盲目选择课题, 甚至对实际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 当种种矛盾出现就亟需教师发挥隐形主导作用。

首先, 重视学生的研究兴趣, 让学生研究他最想研究的问题。如果出现选题过于集中, 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前提下多次协调。例如永动机的课题当时有四组同学同时选中, 分别交流后有两组仍有强烈的研究兴趣, 一组课题不变, 而另一组教师鼓励他们从小视角入手, 选择了饮水鸟永动机做课题, 这组同学最终手工制作了饮水鸟并现场进行了演示。其他两组同学则换了研究课题, 一组改为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慢慢对科里奥利力产生了兴趣, 而另一组换成了微波炉的辐射危害。

其次, 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隐含的争议性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判断学生想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避免学生主观想象。比如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这一课题当时也有三组同学同时选定, 他们发现网络资料各有各的说法, 其中一组决定做有名的鸡蛋实验, 在半个月的实验过程中, 发现网上流传的鸡蛋实验显示辐射危害的结果并不真实, 于是他们做了反方认为手机辐射是安全的, 而另两组则建议查找并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手机辐射对人体会有危害, 最后答辩三组放在一起, 深化了学生对手机辐射的认识。

最后, 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客观条件, 选题不能太难或太简单, 尽可能的将选题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比如有4组同学选择了3d电影技术这个热门选题上, 交流后除了一组换题, 其他三组不换, 最早提交的一组建议他们重点放在偏振技术, 可以加些裸眼3d技术的展望, 而学生正在学波动光学, 已具备了基础的理论, 这组完成得很出色并提交了全彩打的论文, 另外两组交流后一组对imax电影技术很感兴趣, 一组觉得4d技术很有前景, 这两组的共同特点担心理论推导, 故推荐他们以论述的形式完成了各自课题。

4 教学实践反思

最终学生的选题所涉及的面极广, 成果是喜人的, 除了表1里的推荐选题, 有5组同学另选了研究课题, 如特斯拉线圈的原理及应用、普朗克常数的发现、3d打印技术等。不难发现由扶到放的专题研究活动中, 选择和确定课题是最难的一个环节, 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与学生的定期交流, 善于倾听学生的问题;也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来驾驭学生研究的课题, 能为学生身心发展作出积极的引导。

参考文献

篇14:中南大学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关键词】MOOC资源 卓越工程师 英语写作 混合学习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笔者所在学校于2012年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冶金、材料、机械、电气4个本科专业被列入该计划。到2013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增专业7个,共11各专业,笔者承担其中3个专业(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及矿物加工工程)的教学任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强调工程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在这一培养过程中,英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笔者所在学校卓越班学生选拔主要是以专业素养为主,虽然参考了英语高考成绩和大学英语入学分级成绩,但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仍然很大。

“慕课(MOOC)”打破了学校的“围墙”,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有时间和空间限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到各个角落,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更好的资源,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学校提供的教学条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王陆等设计了一种基于慕课教学资源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弹性U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包括四种典型的应用模式及其一般应用模式,用以支持教师能够优化使用慕课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帮助更多的教师聚焦自己学校内的教学模式改革;大部分文献均为看法,而非实践。

国内关于混合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工学科中,河南师范大学牟占生、董博杰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于“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具体的实践。

目前各高校的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教学都在探索一种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式。综观国内外研究,把MOOC资源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极少,进行MOOC课程资源的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混合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查到相关文献。本文在混合学习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OOC课程资源开展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学习的设计模式和实施策略,并在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实践。

二、核心概念

1.大规模开放在线(MOOC)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国内有人将其音译为“慕课”。MOOCs是由加拿大教育学家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两人2008年完成秋季在线课程CCK08(the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之后创造的。

自2012年以来,除了美国的Coursera、Udacity、EdX和面向K12的Khan Academy,世界各国相继推出各自的MOOC,德国有Iversity,法国有FUN,英国有FutureLearn, 澳大利亚有Open2Study,而我国有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截止2015年全世界慕课的学生注册人数已接近四千万,各平台上的慕课总数约为3700门。慕课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大学英语混合学习的设计提供的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2.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3.混合学习。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本研究具体考察以下两个问题:

(1)慕课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卓越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2)卓越班学生对慕课课程资源应用于英语写作课的看法如何?

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笔者所教的两个班: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及矿物加工工程,所有受试都参了国家四级统测,两个班的四级统测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班被分到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实验班(27人)和矿物加工工程被分到没有利用MOOC资源,只进行正常课堂教学控制班(30人)。在本次实验前,实验班的学生被告知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是为了帮助提高他们的写作成绩。因为学生们对MOOC资源充满好奇,他们对此充满了期待,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参加一项实验。控制班的学生笔者按照正常的教学。

3.研究工具。

(1)问卷调查。《卓越班学生对MOOC资源的认知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认知问卷区分了从“完全不了解”(1)到“完全了解”(5)。

(2)期末测验。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控制班都参加统一的卓越班大学英语(4)的期末考试,对比两个班的写作平均成绩,来检测实验的效果。

(3)访谈。实验结束时在实验班抽取了6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较为详细地了解学生对MOOC资源的态度,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效果如何等等。

4.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实验过程。实验从2015年2月下旬持续到2015年6月中旬,共计16周。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教学方式,具体步奏如下:

(1)笔者一直在坚持利用国内外MOOC平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网易公开课上利伯缇大学公开课:英文写作,该课程难度不大并且讲解非常清晰,最关键的是课程的主题除了导论和总结外涵盖了记叙文写作、描写、说明、比较、分类段落写作、定义段和议论文7个写作视频,每个主题的讲解视频仅为10分钟左右,比较适合卓越班学生。因此实验材料为7个利伯缇大学公开课(英文写作)的视频。

(2)由于实验班学生英语成绩差距较大,因此把27位同学分为6组,其中3个小组成员为5人,另外3个小组成员为4人,每个小组由一位英语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辅助教师检查其他组员的学习情况,并组织讨论。

(3)由于卓越班的大学英语(4)课程学习是综合性学习,而非单纯的写作学习,因此实验的进行只能是每两周进行一次。

第一周,笔者给学生详细讲解了要如何进行MOOC视频的学习:教师每两周把视频发到和学生联系的QQ群中,由于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因此要求所有学生听抄下视频的内容,并认认真阅读,找出视频里面自己认为好的你并对自己有用的写作技巧。然后由组长在课前组织小组成员讨论,讨论的内容为听不懂的地方与及各自学到的写作技巧。

第三周上课时间,教师就视频内容对学生进行检测,对小组中听不懂的地方给予指导,再由各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各小组所学到的写作技巧,但是每次汇报的同学不能是小组中同一位同学。然后当堂布置一个与视频主题相关的作文题目,留出5-10分钟小组内部讨论如何进行布局和谋篇,要求学生把观看视频所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写作中。小组内讨论完毕后,由学生组与组之间交换写作思路,开拓大家的写作思路。

第五周、第七周……第十五周除了视频内容不一样外,课堂教学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在第十五周教师对参与实验的3位组长和3位组员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5.数据收集和分析。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控制班都参加统一的卓越班大学英语(4)的期末考试,考试所有学生试卷均为卓越班四位教师交换批改,为了保证试卷给分的公平公正,教师不允许批改自己班学生的主观题。考试作文成绩分析采用SPSS 20.0。

四、结果与讨论

1.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效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但是成绩提高不是十分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对混合学习这一模式不太熟悉,课外学习的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对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看法。总结访谈内容,学生对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看法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第一,学习者通过听抄视频材料,感到自己听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是学生的评论:

“我感觉以前很怕听抄,老觉得自己听不懂,写下来更难,但是有了小组讨论,我感觉有了点信心,大部分我能听懂了。”(学生4)“听不懂的可以看字幕,挺好的。”(学生5)。

第二,学习者通过混合式学习,认识到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学生评论:“以前上课就是带着课本和耳朵来听课,现在课前看视频,课上交流,学到的东西多了。”(学生1)

第三,学习者通过混合式学习,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评论:“通过看视频,我知道了我的写作模式和国外写作模式的区别,以前老师都是叫我们背模板,背了好像用不上,现在有感觉了。”(学生2)“说实话,我讨厌写作,因为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怎么写,现在经过提前看视频,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我有话可说了。”

总而言之,测验结果和访谈结果表明,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好处。学生自信增强了,对写作的恐惧在慢慢消除,学会了课前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与同学的互动,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最终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然而,学生访谈提到的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能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这是笔者没预料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这方面的研究。

五、结语

本研究是对利用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的探索性研究,也是把MOOC课程资源应用于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大胆的尝试,旨在探索在面对众多优秀MOOC资源时,如何对资源良好的运用,为今后的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出一条全新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型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王陆,张敏霞.基于慕课资源的弹性U型转弯教学策略模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4,(7)23-29.

[3]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以Coursera 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5)73-80.

[4]侯建军.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2010(5):108-111.

上一篇:算法设计与分析总复习下一篇:恋人心,秋思断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