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2024-06-28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精选4篇)

篇1: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当前,我国的文化市场存在“庸俗”“媚俗”“低俗”等不良的倾向。对此,我们在文化消费时应当()

①坚持文化的多样性 ②提高文化辨别的眼力 ③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④选择具有传统价值的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漫画《禁果》告诫青少年应该做到()

禁 果

①加强行业自律 ②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加强对网络的引导和管理 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漫画《恶搞名著》说明()

A.文化市场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B.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 C.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是对立的

D.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多层次的

4.“山寨”文化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群众所接受,市场空间巨大,但良莠不齐,某些内容雅俗共赏,某些内容却低级粗俗。这说明()

①必须加强对大众文化发展的管理和引导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发展大众文化必须坚持提倡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相统一 ④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应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冲突和融合之中,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②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 ③社会主义文化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 ④社会主义文化有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和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2013年10月15日,北京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牵头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对雍和宫、国子监地区的“算命一条街”联合执法,联合工商、城管等多部门研究提出长效整治方案。对于算命,正确的认识是()

A.它是一种腐朽文化,应该坚决抵制 B.它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应该给予包容

C.它是一种加以现代包装的落后文化,不应提倡 D.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大力提倡

7.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要保证。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8.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应该建设()

①面向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面向世界各国的文化 ④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特殊使命》《我的兄弟叫顺溜》,这些不断创造收视率新高的影视作品,无一不是记录了一个时代,讴歌了一代人或是几代人的精神。这些电视剧贴近生活、真实感人。这些作品的热播及被追捧说明()

A.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要发展的先进文化

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发展先进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

10.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工程,也是党中央实施的文化惠民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截至2012年8月底,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

①推动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②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 ③有利于消除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④有利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社会各界组织“希望工程”“送温暖”“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及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镇活动。这体现了()

A.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 B.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

12.踏上富裕小康之路的广东,顺势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广东立足“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推动文化“流动”、文化“联动”、文化“互动”。“情系岭南”百场优秀节目巡演。节目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员是文艺爱好者。群众演戏,群众看;群众生活,群众演。这表明()

①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剑网行动”,除了“十大案件”外,2013年专项行动坚持以查办大案要案为工作重点,国家版权局挂牌督办20起重点案件,公安部挂牌督办22起重点案件,有效遏制了网络侵权盗版高发的势头。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集中整治行动()

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③不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④能根除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的工作部署,2013年以来,蚌埠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整治。开展这一行动可以帮助青少年()

①提高辨识能力,抵制腐朽文化 ②崇尚流行文化,培养健全人格 ③维护文化安全,坚持多元指导 ④陶冶道德情感,升华思想境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广东投放了大量资金,建起431座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17 700多间城乡社区文化站,5 000多个文化广场,12 291家农家书屋。全省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人均面积、建设水平和功能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农家书屋等文化事业()

①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极大提高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当今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而很多专家认为,大学生在“成才”之前必须先“成人”。这是因为()

A.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发挥知识文化的积极作用

17.漫画《如此“选择”》告诫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如此“选择”

①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中心环节 ②对广大公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③对广大公民进行科学知识教育 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如和煦的春风,吹散心中郁积的疑惑;似夏日的阳光,照亮阴霾笼罩的心灵;是成长的阶梯,铺就实现梦想的旅途;是智慧的加油站,鼓动我们前进的风帆„„这就是书籍的魅力和力量!每读一本书,就是一次通透的心灵体悟,一次魅力无穷的美的享受,一次人生旅程的智力加油。”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要在文化知识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19.我们应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要求我们必须()

①积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③树立远大理想 ④敢想敢干,想到就能做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20.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遭遇生活的思想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当()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据报道,成都市的西城边街曾形成了“算命一条街”,蜀都大道的省图书馆对面也曾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算命市场”。其中,有些还挂着工商营业执照。地处青羊宫的“四川易经学术研究中心”,便是一个由当地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报省工商局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咨询预测服务”机构。他们从事的业务主要有“周易四柱预测(即测八字)”“周易六爻预测”等,主要预测诸如个人事业、前途、婚姻、财运、官运、吉凶以及企业兴衰、营销盈亏、比赛胜负、子女升学、寻人寻物、吉日选择„„接待室内公开着项目、价格等,一副“正规企业”模样。

(1)颇具规模的“算命市场”说明了什么?(2分)(2)上述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5分)

(3)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类现象的存在?(5分)

22.焦作一中高二某班兴趣小组利用暑假开展以“关注三农,感受农村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到,焦作一带的老辈人非常爱听自己的家乡戏——怀梆,他们对家乡戏的喜爱程度就像东北人喜欢“二人转”一样。老百姓多少年来流传下来一句话:“担蒜卖姜,也要听听老怀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怀梆戏最流行的时候。往往是刚搭起棚子,舞台下就已经被戏迷们围得水泄不通。一声梆子响,一曲怀梆腔,台下的人立马就醉了。怀梆是用怀庆府方言唱的戏,这让本地人听了倍感亲切。如今怀梆被评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恰逢焦作市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政府宣传怀梆,保护怀梆。当戏台再次搭起的时候,艺人们惊奇地发现,台下除了有一帮子以前的铁杆戏迷外,还多了不少年轻的面孔。真可谓,一曲怀梆千家醉。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12分)

23.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活动,《感动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几十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丛飞、王顺友、林秀贞、唐山十三兄弟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张艺谋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钱学森、季羡林、袁隆平、钟南山等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如何理解《感动中国》是“中国人的精神史诗”?(4分)(2)打造精神品牌活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道德启示?(6分)

(3)学习道德模范,要身体力行。请你为同学们策划一个行动方案。(6分)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传统价值不是我们进行文化消费的标准,故④错误。2.答案:C 解析:①的主体是文化企业,③的主体是政府,均不是青少年应该做到的。3.答案:A 解析:B项是原因。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是可以统一的,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4.答案:C 解析:优秀文化才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②错误。5.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概括了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始终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化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能始终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①③入选,②④不构成原因。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区分。算命实际上属于落后文化,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需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故应选C项,排除A、B、D三项。

7.答案:B 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故①③④错误。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文化的内涵,考查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①②④正确,故选B项。③观点错误,应排除。

9.答案:A 解析:这些电视剧贴近生活、真实感人,反映了大众文化的要求,因此,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繁荣文化市场,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农家书屋工程是公益性文化事业,①不选。差距只能缩小不能消除,③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应选C项。11.答案:B 12.答案:D 解析:大力发展经济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②可排除。13.答案:A 解析:③“不利于”应改为“有利于”,④的说法错在“根除”,①②符合材料主旨。因此选择A项。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选项要求选择有助于帮助青少年的具体做法,②说法错误,流行文化不能简单崇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③,答案选C项。

15.答案:D 解析:③中“极大提高”的说法明显错误。①②④符合题意,应选D项。16.答案:D 解析:题意强调的是应将道德修养放在首位,要发挥思想道德修养对文化修养的作用,D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相反;B项与题意无关;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C项表述错误,故选D项。

17.答案:B 解析:漫画反映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③不符合漫画的意蕴,排除。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题干强调读书对于年轻人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的意义。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9.答案:A 解析:“敢想敢干,想到就能做到”的观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20.答案:D 解析: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①说法错误;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说法也错误。②④符合题意,应选D项。

21.答案:(1)在文化繁荣的背后,落后文化也会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我们应当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2)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②这类糟粕文化以弘扬传统文化自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容易找到一些市场;③这类文化糟粕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采取时髦的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3)面对这类现象、这类糟粕文化,我们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解析:本题围绕“算命市场”,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命题,全面考查了阳光下的阴影和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两个知识点,答题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2.答案:(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2)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发展农村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民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解析:本题结合农村文化发展中的具体事例,考查对文化建设的理解。本题应结合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紧扣材料,联系实际,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本地特色文化、农民素质的提高等角度组织答案。

23.答案:(1)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一项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②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这种活动是培育“四有”公民的需要。它有利于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①青少年在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在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③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①开展道德论坛。开展一次以“学习道德模范”为主题的道德建设论坛,通过多种形式,探讨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等主题,讲述身边道德故事,寻找身边道德不足。②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如:“一帮一”助成长活动,中小学生寒假社区和家政服务行动,中小学生“孝心献父母”活动(假期每天做一件关心体贴父母的实事)等。

解析:说《感动中国》是“精神史诗”,是强调它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因此应答“作用”或“意义”。第(1)问是考查它对全社会的意义。第(2)问考查它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包括树立了榜样、树立了道德标杆等。第(3)问是一道实践参与题,开放性强,只要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就是好方案。

篇2: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时下,某些电视节目为博取收视率编造情节,制造噱头,成为“炫富”、“拜金”等思想和言论传播的渠道。之所以出现此类文化现象,是因为

A.文化市场具有盲目性

B.大众传媒具有公开性 C.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

D.古今中外文化相互激荡

2.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3.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有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是因为

①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②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③它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④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江南水乡——苏州四野散布着许多古朴风貌的村落。为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苏州市提出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保护古村落的思路。古村落可以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村民以其所有的古建筑租赁或入股,参与古村落的保护、经营和收益。这种做法

①有利于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②有利于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④有利于保护文物古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9年12月8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宣布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据此回答5~6题。

5.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

①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表现

②有利于弥补文化市场的不足

③会限制人们对互联网和手机的正当选择

④有利于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此项整治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这说明

A.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我国已经没有市场了

B.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C.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

D.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7.面对明星的虚假广告,国家广电总局多次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这样做

①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②有利于传播先进健康的文化

③有利于净化广告市场风气

④有利于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互联网有点杂草难免,但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网络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

B.应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D.应倡导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9.某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演讲、辩论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把荣辱观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该校之所以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生动表现

③可以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④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港台地区一位道号一禅风水师认为,“风水文化在海外代表中国概念,风水文化在中国最悠久、最具影响力、最具人气,也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海外媒体则报道国家奥运场所建设将风水术应用进去,是为了使运动员获得“能力”和“天助”。据此回答10~11题。

10.考察历史和现实,风水术从来都不是科学,它只是一种迷信。这说明

A.对待风水术,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风水术在当代文化生活中已无立足之地 C.风水术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行消亡

D.风水术是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落后文化

11.面对一些学者把风水术说成是“环境科学”的观点,我们应

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C.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D.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

12.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原高级工程师裴国良,带着单位的设计图纸跳槽,西重所指控裴国良给其造成重大损失。该案被称为“中国侵犯商业秘密第一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来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跳槽工程师获刑3年,民事赔偿达成调解。这一案件表明

A.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

B.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重要 C.要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D.要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划清界限 13.漫画《“忙”道》旨在说明

①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亟待提高 ②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尚需加强

③公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依然较低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百集电视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生动地再现了一个个真实亲切、平凡伟大的感动中国人物形象。该片在多家电视台以及新华网等媒体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受到广大观众好评。这表明 A.文化创作的灵感源于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B.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使人震撼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为高雅艺术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条件

D.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

15.南京市不断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 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把城市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2009年6月9日~25日,399名“好人榜”候选人及其事迹通过中国文明网集中展示,接受网民投票。至此,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2009年“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举办这一活动 ①会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②有利于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③能够使人人都成为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

④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10年以来,全国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举措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因家里穷、没钱给重病的母亲看病,一对很孝顺的兄弟铤而走险劫持人质,作案时被警察当场抓住。法院判定二人一个有期徒刑5年6个月,另一个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该事件被报道后,打动了很多人,许多人捐款帮助他们的母亲。这启示我们

①必须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

②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缺乏科学文化素质,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④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是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读书就能致富,书中自有黄金屋

二、主观题

21.材料一:2010年是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自建立特区以来,深圳以其独特的优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30年来,深圳人以“牛的无畏把世间旧习俗连根拔起”的拓荒牛精神诠释、丰富、发展了深圳精神。

材料二:伴随着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深圳正由“经济强市”向“文化立市”转变,努力打造具有独特品位的特区文化:提升城市品位、享受健康人生的读书月;文化和科技联姻、创意和创新结合的文博会;中西文化结合交融的大芬村;富于民族特色的中华民俗文化村„„这些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成为深圳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怎样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4分)21.材料:2010年10月15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指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10分)

22.材料一:时下,有些国人以用欧美家用电器、汽车品牌为荣,以用国货为老土;有些学生对洋节日极其热衷,对祖国传统节日提不起劲,对美国大片、英国流行歌曲趋之若鹜,对我国主旋律文化作品则反感冷漠。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述文化现象的消极影响并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角度谈谈解决的对策。(16分)

参考答案

1—5

C D D C C

6—10

B C B B D 11—15

B C A D A

16—20

A C A B C 21.①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材料中的文化品牌,符合上述要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4分)(考生回答出答案中的任意两点,均给4分)

②坚持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途径。创意与创新结合的文博会、中西文化结合交融的大芬村等文化品牌,在文化创新中为民众喜闻乐见。(4分)

③彰显文化的民族性。打造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宏扬民族文化,为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4分)

④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读书月、文博会、大芬村、民俗文化村„„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4分)

(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12分)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分)

22.(1)①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5分)②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5分)

篇3:高二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右图所示地图可以用来研究()。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

2.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则徐)的方法是否过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天朝的崩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行为过激,负有全部战争责任

B.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 C.英国侵华是偶然的

D.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没有任何责任

3.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样开埠的广州却没有此类现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列强完全控制上海

B.清政府放弃了上海的行政权 C.太平天国占领上海

D.上海原有的地方机构级别过低,无法承担城市发展的职能

4.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6.1877年,何如璋出任清政府第一任驻日使臣。他指出,日本政府对欧美各国的“新拟约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欲加外货进口之税,一欲管外国流寓之人。”为此中国应当“窃拟日本改约之时,我国亦当及此”。在他看来不平等条约中危害最大的内容是()。

①准许取得居住权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重庆谈判

D.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17.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蝾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8.“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召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舞前方士气„„”中共代表林伯渠的这段话可以用来研究()。

A.中共“一大” B.国民大革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中国的成立

19.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20.“周恩来,乔冠华等人不仅亲自与美国重庆战时新闻处费正清处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而且还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使战时新闻处成了中共与美方联系的一个成功的通道。”这一现象发生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中苏关系破裂之后 D、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 21.1947年底,党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未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A.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B.全国扩大解放区

C.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D.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22.“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图文对应不确切的是()。

A.星火燎原

B.力挽狂澜

C.灯塔指引

D.进京赶考

23.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时局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材料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纪念邮票之一

材料二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纪念邮票之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面

材料五 中共“一大”上海会议会址

材料六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材料中,一二、三四、五六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所进行的民主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6分)

(2)材料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文献中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3分)

第四单元答案

1---

5、BBDAA

6—

10、DDDCC 11—

15、DDCAB

16—20、DACCA 21—

25、ABCCD

26.(1)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2)彻底反帝、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废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3)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倡导三民主义。(4)在革命政党的领导和纲领的指导下进行;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革命政策有所调整(纲领赋予了新的内涵)。

27.(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图一二反映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承担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图三四反映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图五六反映无产阶级(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3)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根本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篇4: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16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普朗克量子论的诞生;爱因斯坦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2)理解16世纪末17世纪初物理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历史条件;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的原因、意义;

(3)思考“日心说”与“地心说”相比的进步性;探究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影响;归纳量子论的发展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2)科学理论在不断完善、创新;(3)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

【教学方法】

1.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具体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方面,适当介绍一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优秀品德、名言名句等,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等,陶冶自己的性情,提升自己的情操。另一方面,要学生有全球的眼光,关注人类的发展,自觉传承科技文化。

【教学内容】

1.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

(1)背景: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类进入到科学实验时代。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和人的思想的解放,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认为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他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并强调追究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

(2)伽利略对物理学重大贡献及意义。在160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时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这就是著名的落体定律。他还通过实验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有天然运动和受迫运动。他认为物体的受迫运动是推动者加于被推动者的,推动者一旦停止推动,运动就会立即停止。

伽利略的研究表明,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观念的重大变革,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3)伽利略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及影响。

中世纪流行的天文学观点是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它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央,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行。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并写成《天体运行论》。他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行并能自转的一颗普通行星而已。这就揭穿了所谓“上帝赋予地球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哥白尼学说的传播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自创了用以观察天体的第一架望远镜,从望远镜里他发现月球表面有高山深谷,并不是以前人们所说的月球表面是光滑的;木星有四颗卫星,很相似于行星绕着太阳转,他看到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还观察到哥白尼曾推论的金星有盈亏现象。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他的这些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从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2.经典力学的建立:

(1)经典力学建立的背景及概况。

17~18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中突出发展起来的是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在经典力学的建立中,曾有许多科学家为之付出心血,牛顿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故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来源:学科网] 在经典力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这些成就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内容。

(2)经典力学建立的标志。

经典力学建立的标志是牛顿确立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牛顿在数学、光学等领域均有重大贡献,最重要的是在力学方面。他在力学方面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存在。这个引力与彼此吸引的物体的质量体积成正比,而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此前一个半世纪的科学发明并用精确的数学术语把它们连结起来了。此外,牛顿还确立了著名的运动三定律,即惯性定律、比例定律(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作用和反作用相等定律。运动三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1687年,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该书中他首先给力学的基本要领如质量、动量、惯性、力及向心力下了定义,对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光的微粒的一切物体在真空中或在有阻力的介质中的运动,全部应用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给予了说明,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都囊括在他的力学体系之中。《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

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表现在它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把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视为宇宙间一切力学运动有普遍规律,从力学的角度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

(3)经典力学的显著特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4)经典力学的影响。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后,光学、电磁学等与力学的进一步统一,大大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深入了一个层次。物理学的“危机”没有吓倒 2 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继续向前探索,于是产生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建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物理学从此开辟了新的天地。

(2)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过去的物理学都以牛顿的理论为基础,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两者是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似乎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永远走动着的大钟,在任何情况下,它的速率永远都是相同的,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在时间上都以它为度量标准。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指出了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还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是被考虑的主要问题。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使人类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广义相对论又被认为是一种引力理论。

(3)相对论提出的历史意义。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4.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量子论诞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但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量子论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2)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和量子力学。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量量子的整数位跳跃式地变化的量子假说。这个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在普朗克之后,英国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结构的研究,证实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在不同轨道上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当电子从外层轨道跳到内层轨道时就放出相应波长的电磁波。玻尔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创立了物理波理论,指出电子和一切物质粒子都像光一样,既具有连续的波动性质,又具有不连续的粒子性质。经过这些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影响。

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确立是物理学革命的高潮,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带动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理论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1. 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2. 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热点试题】

1.你认为伽利略能够确定加速运动定律的关键途径是什么?你有何启示?为什么16世纪中期以后科学会出现新时期?

2.牛顿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包括哪些? 3.爱因斯坦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哪些?

【课堂小结】

文艺复兴以来,由于人的思想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众多领域,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

在学习本单元过程中要突出了解这一时期科学家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也要关注这些科学巨匠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与能力:(1)识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

(2)理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的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宗教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时代背景去分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联系生物所学内容去归纳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生预习、课堂展示本课主要内容,促进同学的互相学习。教师给予必要的补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学习理解生物学的巨大进步,了解进化论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学方法】

1.由于本课内容较为枯燥的特点,可对教材内容多进行些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要多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学会学习;

2.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根据教材的内容、搜集的数据、资料、图片和影视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个更直观、全面的了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教会的禁锢:

(1)神创说内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

世界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区、生产活动、生活习俗都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各种文化都毫无例外地留下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这些神话虽然说法不一,并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但都认为世界的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神创造的,这就是神创说。

(2)欧洲基督教上帝创世说的影响:

①基督教会在欧洲成为精神支柱,被视为天经地义;

②基督教会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为了进行血液循环的研究,违反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被教会以异端罪判处死刑;17世纪,布鲁诺被罗马教皇处死。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

①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②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一方面从17世纪后期开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英美法德等国建立,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力量;另一方面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③理论基础: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时发现了细胞;1838年,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细胞学说;1839年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把这一学说从植物学扩展到动物学,并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细胞学说;19世纪50年代,德国医生德马克等人把细 5 胞学说和胚胎学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了细胞分裂,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确立与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过渡:正是在对细胞学说研究的基础上,一批生物学家逐渐认识到生物界中不同物种之间不仅存在联系,而且物种是可变的。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论。

(2)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 ①生平简介: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提出了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演变而来的。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②主要成就:首先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其次肯定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著名的进化原则。前者指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用会退化,比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就是它经常吃高处的树叶的结果。后者指后天获得的新性状有可能遗传下去,如脖子长的长颈鹿,其后代的脖子一般也长。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

③意义: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3.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

(1)创立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在达尔文的自传中,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2)理论观点:

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③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核心的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凡能较好地适应环境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那些有利的变异,经过世代的传递,逐步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从而形成生物新种。

(3)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比如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使人们不再把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

(4)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进化论思想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如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53—1921年)译述了赫胥黎的部分著作,名曰《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教学重点】

1.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2.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热点试题】

1.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之所以能在19世纪中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试比较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拉马克的进化观。4.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

19世纪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是人类破解生命起源之谜取得的重大突破。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打破了上帝7天造就世上万物和人类的神话,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思想促进了亚洲等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了解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探究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2)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

(2)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学方法】

1.本课的文字和资料比较丰富,建议老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增加学生对近代以来这三个时期科技成就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科学技术进步的意义奠定基础;

2.在教学中,老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使学生了解这些科技成就取得的背景及对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内容】

1.“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②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改良经过:

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②主要用途:除用作提水外,还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②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伴随着城市化,近代意识形成,如竞争意识、时间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变革意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

③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如美国人富尔顿于1807年发明“萨凡纳”号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等。瓦特蒸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8 导致蒸汽轮船和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2.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

①蒸汽动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②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

a.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富兰克林经过反复思考,认为雷电可能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在1752年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

b.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电池。

c.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1831年,法拉第经过7年反复试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制造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他又制造了一台利用磁力产生电流的机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此,打开电能宝库的大门。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③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及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的出现,说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爱迪生(1847—1931),美国发明家。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3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12岁时就开始工作。他卖过报纸、蔬菜和水果,出版过周刊《先驱报》,担任过报务员,开过公司,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1000多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被世人称为“天才”,但是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其中重要的发明有留声机和电灯等,特别是电灯的发明。1878年,爱迪生开始对电灯的研制感兴趣。研制电灯的关键是找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但还是没有成功。1879年10月21日,他用棉线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而且持续了45个小时。爱迪生并未满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实验,用竹子纤维在碳化后可以做灯丝,灯寿命长达1200小时。为了给电灯提供电力,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力系统。他的直流发电机功率达到600多千瓦,为几千用户提供照明用电。

(3)电气革命的影响:

①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②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并产生了垄断组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更加繁荣而且日益重要。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电灯给城市带来万家灯火,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便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人们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3.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①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1946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a.原因: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促使美国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b.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c.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即WWW。

WWW是World Wide Web(全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有人译作“万维网”“环球网”“web网”“3w网”。最初是由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Cern)提出来的。其创建者伯纳斯•李,在他1991年8月6日创建的第一个网址中解释了万维网的工作原理等内容。他也因此被《时代》杂志评价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100位人物之一。

WWW(World Wide Web),是一张附着在Internet上的覆盖全球的信息“蜘蛛网”,镶嵌着无数以超文本形式存在的信息,其中有璀璨的明珠,当然也有腐臭的垃圾。WWW是当前Internet上最受欢迎、最为流行、最新的信息检索服务系统。它把Internet上现有资源统统连接起来,使用户能在Internet上已经建立了WWW服务器的所有站点提供超文本媒体资源文档。这是因为,WWW能把各种类型的信息(静止图像、文本声音和音像)无义无缝的集成起来。WWW不仅提供了图形界面的快速信息查找,还可以通过同样的图形界面(GUI)与Internet的其他服务器对接。WWW诞生于Internet之中,后来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而今天,WWW几乎成了Internet的代名词。通过它,加入其中的每个人能够在瞬间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将一根电话线插入你的PC(它可能是你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加上一部移动电话),此时全球的信息就在你的指尖!WWW极大简化了网上信息的发布和用户访问。

(2)互联网的功用:

①功用:提供文件传输、电子信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为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为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体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

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丰富多彩。例如,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②特点: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3)互联网的影响:

①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②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③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⑤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如各种宣扬色情、凶杀、暴力等信息垃圾污染青少年心灵;使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生活;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耗费时间,荒废学业;当青少年无钱上网,去偷抢盗等,走上犯罪道路

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互联网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青少年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网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影响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闭国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

②客观上瓦解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着中国封建思想文化,诱导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深层次的影响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影响

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在经济,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加紧侵略中国边疆及邻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3)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当时国内政治经济上的“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在太阳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点】

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热点试题】

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什么? 2.“蒸汽时代”到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哪些? 3.为什么电力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4.比较“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5.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蒸汽机和电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6.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课堂小结】

上一篇:幼儿体育活动方案中班下一篇:党员和群众谈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