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的3大核心

2024-08-30

职业规划的3大核心(通用5篇)

篇1:职业规划的3大核心

把握3大核心问题 快速提升托福写作

清晰的逻辑概念

对于托福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使我们首先应该关注到的一大内容。原因很简单,在初入写作的过程中,很多人习惯用中式思维的方法,想明自己该写些什么,然后用英语翻译。这样不但让语句变得然让难以理解,同时也造成了全文思维模式的混乱。

词汇的合理使用

很多考生在写作中,总是会认为高端的词汇会让自己冲击到托福的高分。所以,不断的在文章中出现一些华丽和生僻的词汇。但是,我们需要理解到的是,因为有些单词有固定搭配,而考生只是纯粹地记忆这些词汇,没有很好的了解其的使用情况或者搭配,最终文章反而有种词不达意的感觉。合理用词才能让文章真正表达出应有的意义。

客观理念的表达

托福写作中,论点的表达和论述的阐明是文章的关键环节。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提出的论点过于主观,对于问题的看待不是太具体。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建议大家可以多看一些范文的写作多加参考。

托福写作:如何描述例证和细节?

托福写作细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细化,主要体现在用词的准确性上,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加上特别训练才能达到的。二是例子的细化,体现在描述的细致性上,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刻意加上一些人名地名,显得描写细致以外,还需要学生多看原味英语,细细体味。

例如 speed and comfort中描述坐火车的无聊时就运用了很多细节:Train compartments soon get cramped and stuffy.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take your mind off the journey. Reading is only a partial solution, for the monotonous rhythm of the wheels clicking on the rails soon lulls you to sleep. During the day, sleep comes in snatches. At night, when you really wish to go to sleep, you rarely manage to do so.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get a sleeper, you spend half the night staring at the small blue light in the ceiling or fumbling to find your ticket for inspection. Inevitably you arrive at your destination almost exhausted.

在这段当中,几乎没有纯粹的说理,而是一直在描述一个我们感同身受的场景,细节颇多,让人一看就很有认同感。这样一种细节的堆砌无疑是很多说服力的,点滴之间,便让人信服。

托福的官方指南(official guide)里也凸显了细节的重要性。P264中给出的4分的范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篇文章的作者讲了一个情侣间不相互信任的故事,讲得很完整,前因后果都交待清楚。而这篇文章只有一个分论点,只举了一个例子,遣词造句都很平庸,但是拿到了4分,关键点就在于此文对细节的描写很到位。

因此我们的学生在进行托福独立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对于be more specific这一标准的把握。很多时候,细致的例子能够弥补遣词造句上的不足。

初入备考阶段提高托福作文的技巧及方法

在备考托福考试时候,很多学生对于托福考试的作文总回感觉无从吸收。特别,有时一些题目的题目对自己来说无法拓展自己的想法,不能在考试的时间里尽快的排除的逻辑思想,层层递进。那么对于我们刚开始备考的同学来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对一个初入托福作文备考的练习的来说,不要过分的拘泥于实际的安排。在托福的备考中,当然时间和效率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如果对于托福作文来说,如果没有先求速度再求速度,那么这样的文章就一定不会提她哦。所以,建议大家在练习中反复收集词汇和语句的累计,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速度自然会有明显提升。

其次,对于托福备考的学生来说,除了是用托福写作模板之外,使用范文的对比自己的写作也是会有很到帮助的。在托福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将一些文章内容作为摘抄,快速建立起自己的模板,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文章和经典文章做好对比。找到自己的缺点和差异,快速弥补自己的不足。

最后,建立自己的考试信心。对于托福考试来说,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一道道非常难关。无论是词汇、论点、论据,想要清晰的表达清楚都并非易事,所以建议大家,可以用上1-2个小时完整写一篇作文,在备考不断进行的过程中,每过几个星期再拿出进行调成和提高一下。

篇2:职业规划的3大核心

前几天遇见一个女生,我们两人闲聊了起来,听说她最近在找工作,我问她面试了多少家公司了,可是,她的回答令我吃惊。

她说她工作了8年,至今没有投过简历,也没有参加过其他面试。

我心里猜测着,工作了8年,工作经验应该很丰富,能力也应该比较强吧,估计是猎头总是挖她到各家公司?

可是,她接下来的回答,却让我很吃惊。她说,每一份工作都是她爸爸帮她找的,她从毕业到现在,自己都没有找过工作。

我继续问她,那工作的薪资应该还不错吧。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工厂,做员工工资结算类的工作,工资也就两三千;第二份在一个单车厂做业务助理,工资也差不多是两三千;上一份在律师事务所,工资就比较高,有4000元左右,感觉已经很好了。我只是中专毕业,不像你们,感觉你们有文化真好啊。”我听着她滔滔不绝的说着。

从她的口中,中专学历好像成为她前进的障碍,以至于她总是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不敢自己找工作,也不敢提到自己期望的薪资,而是觉得企业愿意招聘她,无论给多少薪资都可以接受的心态。

可是,我感受到的世界,好像跟她不太一样。在我们这个年代,先把学历修到很高,然后一辈子靠这个学历混日子的策略好像早就过时了。

这个世界的改变越来越快,成功与失败也都会更快;人们也越来越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新的技能,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够变得越来越牛逼。

以前,我拜访了一家企业的老板,跟他探讨到年轻人职业提升有哪些策略,其中提到三个核心的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1、职业技能的迁移能力

大学期间,我们学的课程,有些是通识的课程,有些是专业课程;来到企业,其实也是一样的,也是有通识能力跟专业能力,而通识能力之间是可以迁移的.。

想起美国总统里根,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一生中经历了6次的职业迁移,最终走上了总统的高度。

第一次:他用担任救生员赚来的钱读大学,在大学生涯修炼了领导力跟演讲力;

第二次:凭借演讲力成为播音员,在播音期间抓住机会修炼表演能力;

第三次:凭借表演能力成为演员;

第四次:成为电影演员协会主席;

第五次:利用主席名义成为主持人,获得商业经验和观众关注;

第六次:进入政坛,联系努力,最终成为总统,

我们很难一下子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并不断努力,但是,我们要在每一次的经历中,带着思考前进,一点点的清晰自己的规划,而不是像前面的故事一样是等待着父母随意的安排。

在人生的每一步,找到最适合自己进入的领域,在其中积累经验及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再迁移到自己适合的工作中去,通过不断地修炼,迁移,组合,不断地去完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同时也不断练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求职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很多的企业都是处于初创型的阶段,有些企业会做强做大,而有些则是很不幸的被市场淘汰。

很多求职者在面临所在公司倒闭的情况下,又需要继续寻找下一份的工作,这个时候,自身的能力会成为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你已经不是刚从学校踏出社会的一张白纸,别人会想知道你在上一家企业做了什么,你有什么能力,能为这个公司做什么,能否对项目起作用等等这些。

所以,我们并不像父母那一代一样,能够在一家公司稳稳的呆着,准时上下班就好。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去注入新的东西到我们的脑海里,大概以3~5年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需要系统性地重新学习新的领域。我们这个时代,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地在学习中进步,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淘汰,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3、整理翻译能力

我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有些播放器并不是所以格式都能够识别的,那么即使是一部好的电影,如果没有转换到对的格式,也是会被人默默删除的,不会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的好。

同样的道理,很多职业人发展得不顺利,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很差,而是他们缺少一种整理翻译的能力,在上一家公司其实干得很好,可是,自己没办法很好的进行梳理,将自己的优秀翻译给“下一个东家”看,没办法让下一个东家读懂,所以,阻碍了自己往更高的平台去发展。

你不是不牛逼,你只是缺少了一种思考的能力,渐渐去摸索自己的方向前进;

你不是不牛逼,你只是停止了前进的脚步,被别人追赶过去,落下了;

你不是不牛逼,你只是缺少了表达的能力,去让面试官读懂你是怎样的人;

篇3:职业规划的3大核心

“上层驱动”与“底层基础”

空间经济学研究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根据空间经济学原理,经济空间分布驱动机制有3个,一是聚集经济;二是地理禀赋;三是随机过程。空间经济学的核心主线是集聚。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确保生态弹性和可持续的前提下,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及环境标准下,某一区域的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支撑能力。因此,从概念内涵及主要研究内容上,两者的逻辑起点不同,前者强调的是经济“向心力”和资源市场化配置,后者则更注重区域本底对人口和经济社会的支撑。因此,二者对于国土规划所起的作用可概括为“一上”、“一下”,空间经济学是上层驱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底层基础。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中提出了“密度、距离、分割”是经济地理16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一分析框架吸收了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等最新成果。强调市场是重塑经济地位的“无形之手”。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我国而言,更要考虑政府“有形之手”,因为我国基本国情是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重塑我国经济地理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不仅要符合经济规律,更要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聚集不是无限的、任意的。最大制约条件是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度,对一些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要限制和禁止大规模的经济开发。

从实际来看也是如此,仅关注空间经济学而忽视资源环境承载力,其危害是巨大的。比如空间经济学是忽视地质风险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错误地引导人们的经济资源配置布局,甚至形成经济带与地震带的高度重合。在同等条件下,经济带越是与地震带重合,由地震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就越大,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青海南部重镇结古镇,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首府。“结古”在藏语中是“货物集散地”的意思,它也成了长江流域中第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因此,我们对灾区产业布局进行了反思,改变过去忽视地质因素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做法,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后重建规划中,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这个评价基础,回答了是原地重建还是异地重建,边界在哪里,范围多大等问题,明确了重点城镇和重大工程避让断裂带、避开山体滑坡区、行洪河道等危险地带多大距离,提出重建后区域国土开发强度和产业布局、发展方向等建议。

因此,在全国国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除了充分遵循经济地理规律引导国土开发之外,还需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制度,依此建立空间准入制度以及重要资源的配额管理制度,通过空间激励、约束和管制,促进国土合理开发保护。

国土规划作为一种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是为避免市场配置资源失灵而建立的,是集国土要素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于一体的规划。需要将空间经济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规划基础指导。具体而言,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规划的底层基础,同时充分认识到经济聚集力是空间结构组织的上层驱动,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空间结构如何演变的,预测未來趋势。在两者间找到寻求政府政策与管理的切入点,促进人与自然之间、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以及空间效率和公平的兼顾。

(作者单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篇4:大3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前言

我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设立崇高的目标,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自我评估

我是一名在校的大三学生,就读于烟台大学文经学院2010级市场营销二班的一名学生。本人兴趣广泛,尤其爱好运动,旅游,喜欢读书。性格偏外向、擅于言谈。但为人诚实,做事认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积极进取。具备从事精细工作的耐心。乐于帮助他人,朋友很多但个个真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愿意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我始终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挤身于社会,能力的要求首当其冲,这不仅包括自己专业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求了大学生的交流、交际能力等。所以,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营销行业未来发展评价

营销行业是毕业生从业人数最多也是门坎较低的行业,高薪、好待遇、短期内能快捷的实现一个人的价值,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但是,我个人认为营销行业“进门易,出头难”。营销是一门大学问,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以及个人修养都是一个好的营销员制胜的法宝。

三、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总的规划:

通过大学的学习,努力学好自身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经营管理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短期社会工作,至少赚够自己的生活所须。积累自己的人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企业领导能力。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创业方向。

具体规划方案: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1、四月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证书。

2、六月份:考取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1、9月份:国家奖学金2、10月份:去济南山东大学找工作并开始实习3、11月份:入党

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2014年-2018年五年规划:

这五年主要是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领导能力,资金储备

职务目标:从企业的一般营销人员到企业部门经理(理想中是外资或合资企业)。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并且积累自己的人脉、金脉、知脉。

经济目标:五年年薪平均5万以上。

组建自己的家庭

2018年以后规划:

职务目标:创业。

能力目标: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相关公司决策层有一定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目标:年薪10万以上。

四、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一个人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目标,经过了努力奋斗,有了正面的收获,就是成功。每个阶段中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都会自我的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我也不会觉得失败,至少自己努力过、尽力过、拼搏过,我不会给自己后悔的理由。成功之路有许多条,成功的定义也有许多种,只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一种成功,就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和快乐。

五、最后: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并不是每一人都可以在大学殿堂里度过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日子。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在听了王老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实务》后,我摆脱了当下的迷茫,在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的基础上,开始朝着自己明确的目标做一点点的合理的规划。在此,我真挚的的感谢我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王老师!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这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就是给了我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我将会按着上面所写,亲身力行地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更有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设立崇高的目标,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姓名:刘东帅

专业:市场营销学号:201090510220

篇5:职业规划的3大核心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层质疑;思想方法

“老师说的”“书上写的”“中考不考,别问了”,我们身边常常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一考定终身,让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做学生的,心中想的都是分数。老师,教死知识;学生,读死书。学生进入社会,忘却了所有的知识。究其原因还是跟我们平时的教学有很大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以中考为指挥棒,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反复机械地训练,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的人。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深层质疑,以疑问驱动思维的发展

在元素教学中,以生活中,春节晚会融入家庭的元素,时装设计中融入时尚的元素为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成分,从而引出化学上的元素。如果仅仅局限在“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上,学生一定会感到突兀和抽象难懂。其实元素的本义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之意,而“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化学上对于元素的定义,即化学元素的定义,但它仍然服从于物质基本成分的元素本义。

二、在思维的培养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培养能独立思考的人。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反映,所以我们只有抓住知识的本质,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元素教学中,展示一系列粒子:学生活动,如何分类?为什么以质子数分类?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自己就能理清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就教学现状来看,学科重要知识的教学进行较好而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教学问题突出,集中反映在把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当作静态的知识来教,采用的方式以说教和训练为主,不能上升到建立认识和确立观念的层次上。例如,“元素”教学,如果通过简单的现象和科学事实告诉学生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强化,这样的教学就是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仅仅作为知识来教学。如果作为观念来教学,那就要让学生能确信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并能用以看待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就是要持有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基本观点。这样,以上的教学要作较大的改造,即可分析过氧化氢溶液关于物质组成的思考并显现学生已有的看法,随之提供一些典型现象和科学事实让学生假说、解释或获得科学证据,以不断检验和修正原有看法,从而初步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观念。可见,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形成是内生性的、建构性的,而不是外部的、强制性的。

学习了元素,我们对物质、物质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从元素的角度看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从元素的角度看物质的变化,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确立物质组成和化学变化中科学的元素观念,以深化概念。出示地壳中、海水中、生物细胞中、月球中、来自外星球陨石中元素分布,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元素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成分。通过对具体反应的讨论,明确世界万物虽发生化学变化但元素是不变的,从而升华和回归元素的概念。

三、提高学生的化学精神、思想、方法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因毕业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而失去价值,这些知识通常是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很快就会忘掉。然后,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头脑中的化学精神、思想、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在元素教学中,元素是物质组成的最基本成分,这种说法古已有之。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就有人把“金、木、水、火、土”看成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在古希腊广泛流行着万物由土、水、气、火所組成的四元素说。17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波义耳提出“物质是由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某些实物所组成的”。

到19世纪初,道尔顿创立了原子学说,使化学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原子联系在一起。至此,元素以科学概念出现在教科书上,元素的发展史不正是培养学生学科观念的良好素材吗?

科学素养也称科学素质,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其重点在于是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同时也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知识和办法。

19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经典问题成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随着课程经典问题的转向,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

初三化学是化学学科的起点,虽然从学科整体上看内容容量和难度相对较低,但是从学科启蒙的地位上看教学要求很高,而且现实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学科素养是学科启蒙的主要内容,回归学科素养应该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娄延果.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初中化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变形记想象作文1000字下一篇:家长期末小学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