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诗歌欣赏

2024-08-02

孤独诗歌欣赏(共14篇)

篇1:孤独诗歌欣赏

黑夜里的孤独

晚霞依恋着大地退去

倦鸟飞归树林里的家

斜阳怒放着最后的嫣红落下

我在这时静待黑夜的到来

寂静的夜终于降临于我的身边

我坚定地走进黑暗的世界

霓虹的闪烁街市的喧嚣

诱发不了我内心的激奋

我只愿意来到黑夜让孤独陪伴

把白天的假象统统抛掉

让尘俗的铅华统统洗尽

在黑暗里找回真正的自我静谧中品尝属于我内心的孤独

走过马路来到河边

坐在岸边柔柔的草上

我把双脚浸没在冰凉的水里

寒气一丝丝升腾到我的心头

荡漾的波影静靠我夜虫的鸣唱轻摇我繁星的眼睛远望我残月的清辉洒浴我彻底走进了孤独

孤独就在我的身边触手可及

黑夜散尽你还将迎接什么

孤独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于是它看见我的脸上留下了两行

潮湿

是的我别无选择

篇2:孤独诗歌欣赏

2·孤独的念你,

我用一颗执着的心把眉间的忧愁串成花开花落的四季;

孤独的念你,

我把相思的眼泪在江南烟雨中挥舞成诗意的画笔;

孤独的念你,

在风雨的夜晚,总有千树万树的落花为你飞舞成神话般的奇迹。

3·孤独的想你,念你,

你一声叹息总是能枯萎我夏天一整个花季;

孤独的想你,念你,

春雷夏雨秋风冬雪都帮助我在茫茫人海中苦苦的寻你觅你;

多情的风雨是否该为我的痴心相拥哭泣?

我跪拜佛祖天地, 无论在哪一个轮回里遇见你,我都要和你生死相依。

4·西湖畔牵挂的柳絮在纠结你我擦肩的离别,

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泪花中互道相依相惜;

是否一颗心在一座寂寞的城市里漂泊才能燃烧成流星般的美丽?

无助的日子里我依旧会寻觅你丁香般的`忧郁,是否那一朵在风里回眸的花儿是你?

静静的夜空,是否那满天的繁星在叹息真爱的旋律无从相许,

尘世间,那一个个深情的故事总是开头最美丽,结尾却变成最悲伤的演绎。

5·是谁在叹?是谁在哭?是谁在回首?

物是人非的风景早已蹉跎成把酒黄昏后的叹息;

遥问暮晚尘香,何时才能与你再次相遇?

欲语泪先流,那一江春水仿佛永远载不动千年的愁和记忆;

寻寻觅觅,点点滴滴,绿肥红瘦怎敌梧桐细雨的哭泣,

篇3:孤独诗歌欣赏

狄金森———一个宗教叛逆者

狄金森凭自己的想象试图理解世界, 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解释困惑、痛苦、绝望等问题。带有局限性的日常现象一出现在狄金森的诗中, 就放射出灵魂深处的智慧之光。狄金森肯定了自己个性的孤独, 她清高、孤傲、理智的高雅气质来自对宗教的叛逆。她怀疑神教和上帝拯救人类灵魂、解脱世间苦难的能力, 当她的信仰完全动摇时, 便投向了诗歌生涯。她相信对生活敏锐的意识并非来自宗教, 而是来自她内心的感受。她24岁那年, 拒绝加入教会, 从思想上否认皈依神教的永恒价值。

狄金森认为宗教是灵魂的临时“支柱”, 而她要的则是灵魂的永久“支柱”。她在寻求精神的信仰时, 受到了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先验主义哲学观念的影响。在她的诗歌中, 充满着从爱默生的杂文中提炼出来的意象和主题, 但狄金森在自我探索的世界里, 创造了诗歌艺术的奇异之美, “提炼了神奇的思想”。这思想不受无形的上帝支配, 上帝的威严对她来说已不再真实, 对于上帝的神圣她感到滑稽, 她感受到“自由”在她自己的心中。

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并非脱尘飘然的仙境, 狄金森绝不会用梦幻般的想象逃避现实, 她要在“平凡”之中追求“永恒”, 在艺术领域寻找真与美。狄金森宁愿离群索居, 静观沉思, 在平凡、安宁的环境里探索生命的本质, 寻求生活的真谛。在一首诗中她说“最有生命力的戏剧表演是平凡的生活”, 狄金森在平凡的生活中体悟自己的心, 也洞悉每颗心脏最细微的跳动, 她的关怀深入到人们的心灵中。为此, 她审慎地选择了自己的生活, 选定了自己的信仰。在“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中, 表明了自己不可动摇的决心, 像“岩石”一样, 她要用诗来证明和上帝、教义的冲突, 用“诗”来消除人们心灵深处的困惑, 用诗来揭示世间的自然奥妙, 用诗来表达她对生活的欢欣、对悲剧的理解。当她与上帝的信义决裂的那一刻, 正是诗人开始实践自己诺言的时候。她为诗而活着, 为思想而写诗, 诗是她的生命, 又是她的希望。

狄金森的大量具有嘲讽、幽默、耐人寻味的哲理诗提示我们:她是一位思辨能力和想象力同样强的诗人, 她将自然和上帝赋予了道德和生命, 以自己的思想视角, 象征式的张力讨论它们存在的价值, 在描写宗教、上帝的诗篇中, 狄金森常常用《圣经》的词汇和传教士的口吻发表她对人生的观察和感悟。

天堂, 我难以企及

苹果挂在树上

只要高不可即

对于我, 就是天堂。

在诗人眼里, “天堂”离她遥远, “天堂”虽然完美, 但却无法得到。她认为上帝不会轻易赐给你幸福, 美好的事情可望而不可即。狄金森对于上帝的真情实意已不再相信。她虽然不像爱默生那样在诗中露骨地表达对上帝的绝望情绪, 但她却和梭罗一样用轻视正教的口吻, 用嘲讽的语气与上帝交谈。上帝在狄金森的眼里是一个琢磨不透的东西, 一个若即若离的“高贵的恋人”。在《我知道他存在某个寂静的角落》中, 诗人以诙谐、讽刺的笔触揭露了上帝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上帝从我们敏锐的眼中隐藏起来, 这使狄金森既痛苦又失望, 她写道:“有些人过安息日到教堂去, 我过安息日, 留在家中。”对于宗教信仰的失望使她感到精神上无所依凭, 清教主义影响和怀疑主义倾向同时并存, 矛盾的心情常常跃然纸上。在充满痛苦与矛盾的心境下, 她寄希望于“自我依靠论”之精神, 爱默生的哲学思想给予了她力量和启迪, “人必须远离尘嚣, 离群索居, 一个人与自然独对, 领承天启和福音”。狄金森在自己孤独的灵魂世界里, 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心目中的上帝, 她将上帝看成是近在眼前的、有形的圣人, 上帝在自然中, 天堂在诗人自己的心里。

狄金森宁愿要自己塑造的上帝, 也不愿信仰虚伪的宗教教义, 真理和信义属于自己的判断和感知, 她感到诗人就是太阳, 就是灵魂的上帝, 诗人可以看透世间的奥秘。先验主义哲学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对狄金森发挥着潜在的作用, 她把外形的东西都看成是虚无的, 但内在的精神却永恒不变。她这样写道:“头脑比天空还要宽, 比海洋还要深。”显然, 爱默生的先验论“人们的身体和外界的事物只是表层的外衣而已, 人的理念世界是真实的”, 对狄金森的观点形成起到了直接的作用。乔治·F·Whicher说过这样的评语:“狄金森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把先验主义的伦理道德加以运用, 从而表现人们的内心生活。”可以说, 爱默生的精神理论是狄金森创作思想的源泉。她对人们心灵深处的细微观察力, 以及她表现复杂心理、思想观念的机智手法, 都表明她是一个意识力强的哲理诗人。从她写痛苦和死亡的大量诗篇中, 我们了解到狄金森内在世界的博大和美丽, 拥有一个深如海洋的灵魂、一种超脱尘俗的气质美和真正的诗人美。

独立意识———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狄金森相信“诗”的无比威力, 她对诗人的意义有独到的见解, 将诗视为知己、伴侣。她认为“诗人第一重要, 其次是太阳、夏日, 然后才是宇宙中的上帝”, “真正的诗人能够理解世间万物”。狄金森不仅能在敏锐的触觉中, 观照自己的世界, 而且能为别人创造充满阳光的美丽世界, 她善于宽慰别人, 启迪别人的博大胸怀, 否定了她是一个自悲自叹的歌唱者。狄金森的自传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她不是一个悲观厌世的人, 她的理性来自她生活中的辛酸。苦难的历程使她确信独立意识的重要性。她在给老朋友洛德的一封信中说:“你伸手乞讨天赐的面包片, 就注定要乞讨面包。”另一首诗《我的信仰大于山》也能够表明她的这种观点, “即使山崩了———也定会接过紫色轮盘———为太阳引道”。

狄金森让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于诗中, 看似孤独, 实则丰厚。在几十个春秋里, 她反复吟唱自然、生命和灵魂的歌, 并不为发表而发表, 她生前在她的亲友的帮助下仅发表了7首诗。诗人高傲、纯洁的气质美从她给《大西洋》编辑希金森的信中透露出来。她写信给希金森, 问他“我的诗是否还有生命力”时, 回答是有礼貌的“否定”, 而狄金森的回答也令希金森先生吃惊。她写道:“读到你建议我推迟‘发表’, 我不觉哑然失笑———发表的念头和我的思想相去有如渊。”如果说她的时代没有发现她的天才的话, 那并不是狄金森自己的过错, 也并非希金森的误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 狄金森终于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名声。她那蕴藏“永恒”概念的1775首诗向世人证明了她“给世界写信”的能力。可贵的是, 她默默无闻耕耘“心灵的田园”的精神永远照耀着后人的路。

狄金森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并不模仿任何人, 她“拥有的是一种崭新的思想, 一种完整的有待展开的崭新的经验”。她努力创造的是一种适合表现这一新思想的新形式。诗人在形式上的大胆革新令同时代的人难以接受, 但狄金森并不认为她的诗有语法错误, 她一意孤行地按自己的审美标准、艺术尺度衡量每一首诗。她摒弃了当时书卷气的词藻, 采用明白易懂的日常用语、朴素、离奇的诗歌韵律来创造富有特色的诗风。这些“狄金森式”的诗歌形式集中体现了女诗人不同凡响的艺术风格, 狄金森的独特艺术不仅体现在离奇古怪的形式、技巧上, 而且还表现在诗歌所具有的意念性和哲理性上。主题繁杂、丰富多彩的诗不仅是一首首短篇的抒情彩图、美丽的景象, 而且是一幕幕简短的情景暗示出的一个人生道理、一种观点或某一个思想。狄金森的特殊天赋和才能主要在于:她能从精华的思想里概括出人生的真谛, 她不亚于哲学家, 她在诗中闪现的真知灼见敢于和他们的哲学媲美。爱默生在《论自然》中断言:“真正的哲学家和真正的诗人是同一的, 一种美就是一种真, 同理, 一种真就是一种美, 二者的目标是统一的。”出现在狄金森笔下的诗, 不仅富于个性的艺术之美, 而且富于思想内涵。二者合二为一的风格展现了狄金森的艺术思想。她的著名诗作《我为美而死》突出地表明了她对真、美的看法, 对艺术所持的态度。

狄金森对诗歌创作有自己的思想。她不赞成情感的直接宣泄, 更不主张语言的直来直去。她认为“真理的强光必须逐渐释放, 否则, 人们会失明”。她主张, “要说出全部真理, 但不能直说成功之道, 要迂回”。狄金森的这一思想, 使我们想起了爱默生的名言:“世界是象征性的, 语言是隐喻构成的。”可见, 爱默生的艺术观同样对狄金森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读狄金森的每一首诗, 我们都会为其闪亮的思想而惊喜, 她那“天使”般圣洁的灵光照亮了黑暗中的眼睛。她以自己的智慧向世人解释困惑、痛苦、绝望等问题。她的诗具有感人的魅力, 诗中所蕴涵的孤独意识是其深刻思想的表现形式, 将永远释放出独特的个性艺术火花。

参考文献

[1].爱默生:《自然沉思录》,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年版。

[2].《狄金森诗选》, 江枫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

篇4:略谈古典诗歌中的孤独

【关键词】诗歌;文人;命运;孤独

走进古诗文,我们俯视历史,在历史的颠沛流离中,我们感知出古代诗人的文化辛酸。正是这种对历史、对人类、对自然的关照,诗人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了一首首感人肺腑、魅力无穷的诗歌。千年之后,我们品读这些诗歌,与诗人们心灵交流,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诗歌中流露出的透彻心骨的孤独感。

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怀着满腔的热忱,渴望建功立业,一展抱负。但现实却往往是残酷的。文人始终是文人,他们永远都学不会官场上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稍不留神,或说了不该说的话,或写了不合别人口味的言辞,或出众的才华招来小人妒忌,或刚直的性格顶撞了权贵,都会被一群小人当作治罪的理由。

在漂泊流浪的孤独之旅中,诗人们在生活上是孤独的,在心灵上更是孤独的。带着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痛苦开始他们的漂泊。幸运的是,那些遭流放贬谪的诗人们并没有沉迷堕落,并没有消沉意志。诗人们将自己的人生哲思用诗文表现出来,并在山野荒草之间跋寻一些超凡脱俗的闲情逸致,感慨“窗外黄树叶,灯下白头人“的孤苦,享受“小园香径独徘徊”的妙处,抒发“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气,将自己的坦荡、豁达、大气注入到诗歌的血脉之中。

历史是一位洞察一切的哲人。或许是为了造就诗人,它将太多的苦难降临在诗人们的头上。从自喻为“香草美人”的伟大诗人屈原,到“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李白,到“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苏轼,再到“月满西楼”的李清照,以及骆宾王、杜甫、韩愈、欧阳修等等,这些人无不孤独苦闷。

从繁华的京城到荒凉的漠北,从喧嚣的都市到苍凉的边塞,从集权的朝堂到冷落的南荒,中国文人的脚步踏遍了封建王朝的山山水水,他们的足迹印证了一个共同的命运——孤独的命运。

诗人总是那个时代思想的先进者和苦行者。他们总是思考那个时代最前沿、最超越的问题,可以是人生、生命问题,也可以是社会人类问题。正是由于他们站在时代思想的顶峰,他们都必将孤独,就只能是一个人类灵魂的守望者,这种守望人类思想灵魂的孤独是崇高而伟大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独在幽州台上的陈子昂,那份旷世的孤独可以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相媲美。

人类生活的客观环境与主观环境本质上都是苍凉悲苦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境界如此苍凉寂寥。孤独者的欢乐无人分享,忧愁无处诉说。我们从诗中看到的不只是生命的孤苦,还有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探寻意志。

大凡孤独的人都是智慧的人。无聊者不会孤独,空虚者不会孤独,他们有的是孤单、寂寞。诗歌的孤独是诗人感情孤独和思想孤独的集中体现,诗人灵魂的孤独代表着整个人类的灵魂孤独。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着那欲言又止的诗句,文字里幽渺的意象所引发的内心激荡,使你停下来长叹一口气,久久地坐在黑暗里,让孤独笼罩,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

篇5:论孤独诗歌

上帝召集鸟兽,

谈论孤独感受。

鸳鸯说:孤独

是爱情的`必然。

老虎说:孤独

是失意的产物。

乌鸦说:孤独

是尊容引出的自卑。

老鼠说:孤独

是被人曲解的哀伤。

猪说:哈哈,

有吃有喝

有什么孤独?

鹰说:孤独,

正是孤独,

篇6:孤独者诗歌

他是谁?我也在用黑色眼睛找寻

天上的星光比灯光暗淡

像泉水一样的声音被她的美丽卷走了

而他的心灵依然被孤独包裹

神经质是真实的,寂寞的他

呻吟在辉煌人生的重负之下

丢失了太阳,等来了星辰

狂人的梦里黄色的乌鸦漫天飞

一个女人带走了他尘世的牵绊

再也看不懂他半只耳朵的玄机

孤独、忧郁的眼神疲倦了社会的眼帘

哀叹与悲伤在若干年后终究化为虚无

关闭了门,小屋就是整个世界

谁敲门,敲窗

无论男或女都没有再撕开一丝裂隙

里面储满了光明,还是梦坠千年的幽暗

听,宏伟的音乐从宫殿里传来

伟大的艺术家囚禁了自己

篇7:孤独的影子诗歌

每日的生活都是如此,

时间总是匆匆地走。

无论是,

月光下还是日光下,

我总能望见她。

我的影子呵!

你为何总是孤独一人,

纤弱的身影,

望得我心疼,

什么好朋友,

什么好知音,

通通都忘却罢。

因为我知道,

影子的朋友,

总是挂着一副,

丑恶的.笑容。

当影子被藤条勒住时,

那丑恶的笑总是,

望得我发抖,

直刺我心里。

所以我对影子说:

走吧!走吧!去寻你自己吧!

朋友什么的,还不如自己去奋斗。

明天的太阳还会升起,

即使还是孤独一人,

但也好过去望那丑恶的笑。

所以,我的影子呵!

努力去奋斗吧!

自己一个人,

篇8:《百年孤独》的孤独情结解读

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致辞中提到, 《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拉丁美洲的封闭、落后、迷信和固步自封造成了她的“孤独”, 同时也阻碍了整个民族的前进与发展。作者以自己的家乡, 一个拉美小镇为原型, 虚构出了一个名为马孔多的小镇和一个名叫布恩迪亚的家族。以这个家族七代人连同着小镇在一百年中从建立、繁盛, 再到衰落, 最后一起消逝在历史中, 来代表了整个拉丁美洲的百年兴衰史。布恩迪亚家族中的个人命运和孤独编织成了一部家族史, 这个家族史又代表了一部民族史。通过这个家族, 读者可以感觉到整个拉美民族深深的孤独, 家族最后的衰败也在抗议和警醒着人们 :排斥现代文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孤独精神只会带领整个民族走向灭亡。而作者的最终意图, 是号召拉美人民团结起来, 冲出桎梏, 打破孤独。

在《百年孤独》里, 马孔多是个三面环水的神秘小镇, 一切东西和生活方式都还处在原始状态, “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 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直到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带来了磁铁、望远镜、放大镜, 用科学消除了村民和外界世界的距离, 愚昧的人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比他们自己的村庄精彩万分。尽管老布恩迪亚绞尽脑汁想出了“地球是圆的, 就像个橙子”, 并努力向村民证明自己的理论, 却没有人相信理解他, 人们无法接受外来的文明, 注定了无法改变的孤独。再后来的独立共和和无休止的内战使人们陷入了更深的孤独。西方的经济掠夺体现在书中的香蕉热, 这为马孔多带来了繁荣和财富, 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入侵。在一次镇压罢工工人的大屠杀后, 马孔多又回到了起点。村民无法认出自己的村庄, 原有的自尊与人格都荡然无存, 一切的努力和抗争都归于失败。在一百年这个轮回中, 马孔多带着它的孤独回到了原点, 随着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 在飓风中化作可怕的瓦砾与尘埃漩涡, 消失在历史中。

布恩迪亚家族中性格鲜明的成员, 长相不同, 个性不同, 但是都带有着统一的家族印记——孤独。存在于他们血液里的勇敢、自立、探险精神、倔强、桀骜不驯, 和乱伦的冲动, 使每个孤独者都能在读者心里留下深深的个人徽记。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 是马孔多的开拓者, 带领全村人建立了一个有秩序的繁荣村庄。他疯狂的迷恋着科学研究, 独自发现了地球是圆的, 钻研自动钢琴的机械运行原理, 但是他埋头追求真理和理性的时候, 村民甚至自己的妻子都不能理解他, 对他的开放性始终是冷嘲热讽。最终他迷上炼金术, 失去了理智, 被家里的亲人捆在大树下, 陪伴他的只有虚无的幽灵, 孤独地走向了死亡。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家族第二代人, 也是马尔克斯在书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是在马孔多出生的第一个孩子, 在母亲腹中就会哭泣, 三岁时就能预知未发生的事情。他富有想象力, 并继承了父亲探索科学的求知欲。长大后参加了起义, 成为了一个名声大震的起义军领袖, 一生共发动了32场起义, 却无法真正让独裁统治彻底消失。他甚至拒绝共和国总统授予他的勋章, 又成为了反政府武装的革命军总司令, 去镇压自己曾领导的起义军。后来起义失败, 他签订了投降协议, 心灰意冷, 回到马孔多, 钻进作坊里终日反复制作小金鱼, 做好了熔掉, 熔掉了又重新做, 把自己封闭在了一个孤独的世界。

在布恩迪亚家族性格乖张、行为怪异的众多人物中, 有一个与众不同之人物——美人儿蕾梅黛丝。她每天要洗澡, 而且一连洗好几个小时, 好把身上的污垢洗掉。她喜欢裸体于人前, 不受到任何世俗的约束。她拒绝所有男人对她的求爱, 凡是对她图谋不轨的人都要遭受厄运。她心地善良、拥有倾城倾国之貌, 但是心如止水、无牵无挂, 无欲无求, 所有人类的世俗情感在她身上都无法驻足。马尔克斯对这一人物的最终归宿是让她抓着床单飞上了天, 作者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保留她的这种纯洁而神圣的美。美人儿蕾梅黛丝就是书中美的象征, 在马孔多她被当成头脑简单、智商低下的白痴, 其实她才是心智最为清醒的一个。也正是因为这样, 在这个污浊的尘世间, 她是无法停留的。而这种方式的美, 也是从头到尾的孤独。

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以超现实的写作手法, 把布恩迪亚家族跟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发展完美结合起来, 用梦幻般的语言为世界带来了这部史诗巨著。一百年是一个轮回的单位, 孤独这个主题, 更多的是要警醒当下世人, 要团结进步, 这对发展中的民族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摘要: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一部史诗级的鸿篇巨制, 通过描写马孔多镇上的布恩迪亚家族在一百年中七代人的兴衰消亡, 阐释了“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民族症结。而要摆脱孤独的归宿, 就要全民族团结, 统一力量, 共同摆脱孤独。

关键词:孤独,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

参考文献

[1][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范晔译.百年孤独[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1.

[2][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门多萨.番石榴飘香[M].林一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7.

篇9:孤独诗歌欣赏

关键词:欲望的孤独  思维的孤独  革命的孤独  暴力的孤独。

以世界文学的眼观来看,20世纪的拉美文学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上世纪60年代以降,拉丁美洲的小说一直保持着高质量。魔幻现实主义创造的独特文学景观,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广大第三世界文学进入由西方主导的文学大厦的某种可能。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荣获了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而《百年孤独》无疑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乃至整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接受视域下的《百年孤独》不仅直接启发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同时也在中国引发了经久不衰的魔幻现实主义研究热潮。研究或解读《百年孤独》“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之外另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客观地说,《百年孤独》所描写的现实生活基于而又不局限于拉美(它所揭示的是一个族群乃至人类在某一阶段必然面对的困境);从这个层面讲,《百年孤独》具备整体上的寓言结构。因此,《百年孤独》的“孤独”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内蕴。它所展现的不仅是马k孔多的孤独,也是人类的孤独。文章试图深入文本,从以下四个方面阐释“孤独”的内涵,以期能揭开长期笼罩在“孤独”之上的“魔幻”面纱。

一、欲望的孤独

欲望的孤独实指那些在情欲中的挣扎,这种困扰是普遍的,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文学关注的内容。性,是《百年孤独》涉猎较多的主题,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线索式的存在。借用一位学者的话说:“考虑到这个家族的存在始终与一种若隐若现的恐惧,亦即乱伦的恐惧密切相关,那么性欲这个主题的强调已经大大超出了寻常的规模。”[1]细致梳理家族七代人欲望挣扎的轨迹,可以发现马尔克斯在作品中精心构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性世界”,并且充分展现了自己捕捉肉欲的官能和自然性的天赋。少年钟情、洛丽塔情结、优雅求爱、露水夫妻、偶合婚姻、三角关系、鸡奸、导向乱伦的狂热真爱,等等,描写范围十分广阔。

混乱的性关系贯穿着全书。例如,何塞·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兄弟同妓女庇拉尔·特尔内拉的复杂的关系:庇拉尔·特尔内拉分别为兄弟俩生养了子女,她与阿尔卡蒂奥的欲望纠结直接导致了阿尔卡迪奥的离奇出走,改变了其人生的轨迹。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一对双胞胎早年分享同一个妓女——佩特拉·科特。而奥雷里亚诺终其一身都在佩特拉.科特身边厮混。在《百年孤独》中,妓女俨然成为了布恩迪亚家族带有致命孩子气的男性世界的重要补充。逃避孤独的权宜之计,以及失却尊严的不堪,在家族个体身上多有展现。而在欲望的挣扎下,可能实现的爱情往往被打碎在嫉妒、仇恨、肉体欲望的倾轧之下。在文本中,丽贝卡、阿玛兰妲两姐妹与钢琴师皮埃特罗.克雷斯皮之间的爱情悲剧尤其震撼人心。爱情在这个家族里面似乎从来都没有实现过,尽管有时候看起来是那样的接近,但最后都荒芜在欲望的孤独之中。

如前文所提及,家族第一代人的婚恋为整个家族写下了恐惧的注脚——乱伦的恐惧。然而,在作品中逃避乱伦恐惧的方式却是对乱伦的狂热幻想和追求。作品中有一些显著的例子,例如,以阿玛兰妲为中心的关系:奥雷里亚诺.何塞→阿玛兰妲←何塞.阿尔卡蒂奥。可以清晰地看到,阿玛兰塔面对自己的侄子和孙子的时候完全失去了作为姑姑和祖母的尊严。“乱伦是萦绕着人物——主要还是家族中未婚男性——身心的一种欲望、孤独、死亡、战争和污秽的感受中滋长的一种冲动,停留在与死亡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个黑色区域。”[2]欲望的挣扎赋予作品颓废、荒诞、荒淫的色彩。但是,应该注意到,无论是以线索形式出现的妓女,还是大多数时候停留于狂热幻想中的乱伦冲动,色彩斑斓的性欲描写都不以官能刺激为目的。在《百年孤独》中欲望是孤独的重要载体——而包围家族个体(尤其是男性)的孤独混合着失败、绝望、死亡、战争等现实的冲动。这是笼罩《百年孤独》全书的孤独之一种。

二、思维的孤独

伟大的哲思如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无疑是一种孤独。这种孤独是高蹈的。在思维泥淖里的挣扎,是另外一种孤独。在《百年孤独》中,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地亚,无疑是深陷在思维孤独之中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在早期精明强干,他带领村民建立了马孔多镇,翻山越岭着手开辟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他是这个小社会中的领导者。小说是这样描述他的:“像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这样富于进取心的男人,村里在没第二个。他排定了各家房屋的位置……短短几年里,三百多居民的马贡多居民的马孔多成为当时已知村镇中最勤勉有序的典范。”[3]吉普赛人的到来,让他陷入了各种伟大的科学幻想。他一度为磁铁的神力惊叹,也曾痴迷于发明阳光武器;冰块的奇妙,让他沉醉;炼金术描绘的奇特幻想使他沉沦。在历经艰难的天文计算之后,他证明了自己惊人的设想:“地球是圆的,就像个橙子。”[4]长期的苦思冥想把他折磨的形销骨立,而他所证实的结论,在外部世界很早就已经被证明了。认知水平上与外界的差异带来了一个族群和外界的隔膜。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狂热追求科学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身上又具有先觉者的光辉。在被捆在栗树下的时候,迷狂状态下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已经悟透了家族的秘密,但是没有人能听懂他的呓语。一个思考者处在一个不思考的群体中,他的孤独是可想而知的。根植于人性中的理性压迫在拉丁美洲荒蛮的土地上表现为蒙昧和封闭。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蒂亚以自己一生奇特的奋斗,孤独地承受了封闭、蒙昧的代价。

三、革命的孤独

《百年孤独》以拉美民族战争为背景,因而在小说中或多或少能找到革命悖论所造成的裂隙。在文本中,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个传奇式的革命者:“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发动过三十二场武装起义,无一成功。他与十七个女人生下十七个儿子,一夜之间都被逐个除掉,其中最年长的不到三十五岁。他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他拒绝了共和国总统颁发的勋章。他官至革命军总司令,从南到北、自东至西都在他的统辖之下,他也成为最令政府恐惧的人物……他放弃了战后的退休金,到晚年一直靠在马孔多的作坊中制作小金鱼维持生计。”[5]解读上校的革命,似乎不可避免要触及革命叙事的特点问题。简单来说,革命叙事肩负着“历史化”的使命,因而自然涉及关于正义、合法暴力、非法暴力等命题的话语建构。所谓“历史化”即文学为历史建构起可理解、接受的历史性。因此,其中必然包含很大成分的历史想象。《百年孤独》所描写的上校领导的革命同样充满了个性化的历史想象。只有层层剥离关于革命的想象,触及革命天然包含的悖论,才能深刻理解上校的革命及其孤独。

就革命本身天然蕴含的巨大悖论而言,上校的革命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其一,革命是一种未完成时。如一位学者所说:“革命者本身包含着梦想的完成,但是在現实中,一旦革命成功,梦想不能再是梦想,必须落实在制度的改革以及琐琐碎碎、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上,它便不再是诗。”[6]革命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政权和利益,所以革命接近成功也就意味着崇高革命理想的终结——除非革命者选择做一个失败者。上校一生转战南北,最后“革命”变成了自由党在议会中的席位问题,崇高的革命理想走向鄙俗化。这是革命必然要面对的悖论。坚韧的革命者最终选择在小作坊中反复营造聊度残生,是其内心醒悟最直接的注脚。

其二,革命往往伴随着人道主义、伦理和人性的危机。文明社会在底线基准上强调人性,强调人道主义原则。上校在革命中显然地违背这些原则。在《百年孤独》中,蒙卡达将军作为上校的政敌和军事上的对手,与上校建立了超越立场的友谊。蒙卡达在马孔多地区的统治深得民心,他把宁静带到内战中的小城镇。然而,上校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处决了蒙卡达。伦理和人性的危机出现在上校自己身上,他拿起武器反对保守党的暴徒,最后却变成了与他们一样的人。正如蒙卡达所说:“你如此憎恶军人,跟他们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对他们琢磨了这么久,到头来还是成了同他们一样的人。人生没有比这更卑贱的理想了。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7]在战争中他逐渐沉沦为一个血腥、暴力、滥用权力的怪物。这种危机在小说还有很多,例如:上校全副武装的出现在家里,任何人都被阻隔在直径三米的圈子之外。战争塑造的习惯和恐惧被带到了家庭中,看上去是那么别扭。

其三,革命往往直接等于暴力,而暴力不见得是革命——革命天然游走在合法暴力与非法暴力的边界之上。蒙着革命面纱所进行的暴力让人触目惊心。在《百年孤独》中,革命的暴力本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用“革命的孤独”来概括革命加之与革命者的悖论。那么,在内战中战死的军人,直接以生命的代价背负了革命的孤独;这种孤独同样属于诸如马尔克斯上校一类忠于空虚的革命理想和事业,忠于奥雷良诺上校的革命者。这些人不同意与政府媾和而遭到上校残酷的镇压。革命的孤独更是属于这个苦难的民族和大地的。

在小说中,上校的革命年代与革命前及革命后时期实际上是一个隐含着强大叙事张力的叙事序列。在马尔克斯所刻画的广阔的“性世界”中,上校是其中一个间歇性出现的因子。与庇拉尔.特尔内拉的关系是前革命时期关于上校的重要笔墨。庇拉尔.特尔内拉是他从童年起一直深藏心底的隐秘。而他对雷梅黛丝狂热的“洛丽塔”情结直接导致他与庇拉尔.特尔内拉的结合。小说中这样描述奥雷里亚诺的狂热感情:“那天下午奥雷里亚诺失去了隐藏于心底的耐性,此前他正是靠这种耐性等待见面的机会。他无心干活,他竭力集中精神无数次呼唤,但雷梅黛丝没有回应……但她的身影只出现在他的心中,填满了他可怕的孤独。”[8]在战争年代,他与十七个女人生下了十七个儿子。可见,上校在革命年代并没有离开那个色彩斑斓的“性世界”。战后他仅靠在马孔多的小作坊中制作小金鱼聊度残生。前后三个阶段连起来看,可以发现上校的革命和他的对庇拉尔.特尔内拉的情欲有着相同的本质——都是试图排遣内心孤读,逃避家族命运寓言的恐惧,冲破内心黑暗而产生的现实冲动。

那些关于崇高革命理想的虚构实际上十分苍白无力。上校在战争爆发之后迅速投身革命潮流之中,仓促之间,似乎没有时间去考虑革命的前途及其崇高性。小说交待:“很难将眼前脚踏高筒靴、肩挎步枪的阴谋家与晚上和他玩多米诺骨牌到九点的那个人联系起来。”[9]可见对革命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崇高的革命理想或许并不存在,正如某一刻上校清醒的反思时,他承认:“现在刚发现自己打战是为了自尊。”[10]同时他嘲笑马尔克斯上校:“你是为了一样对谁都没用的东西(伟大的自由党)在打战。”[11]这种“罪恶的傲气”或许就是那种“致命的孩子气”,是混合着孤独和恐惧的反抗气质。

四、暴力的孤独

暴力是弱势的、封闭的、落后的民族、群体、个体通常承受的孤独。广义的暴力广泛存在于各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之中。因而,《百年孤独》所探讨的暴力问题具有超时空的意义。

小说中或隐或显的暴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外界强加的暴力和人性中潜藏的暴力。如前文所说,革命本身天然游走在合法暴力与非法暴力的边界之上;但是在小说中外在强加的暴力大大超越战争和革命的范围。上校的十七个儿子在停战之后被保守党政府逐一追杀,小说将这个过程渲染的很神秘、诡异;但是他恰恰从本质上揭示了政治的可鄙本质。罢工工人被集体屠杀,以及对罪行的粉饰,体现的正是殖民入侵的暴力本质。何其残忍,生命的尊严何在?相对于外界强加的暴力,人性中本质潜藏的暴力对人的毁灭更为彻底和可怕。小说中的阿卡蒂奥第三就是这样。在施展暴力的机会来到之前,他是一只怯懦的、沉默的羔羊。在革命中掌握马孔多的政权之后,他推行儿戏式的恐怖政策,给马孔多带来有史以来最纷乱,最黑暗的生活。他拒绝上校解散武装的敦促,让交战双方蒙受无辜的杀戮。最终他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一方面暴力是个体排解内心孤独,冲破恐惧的渠道,正如暴力美学对心灵的安抚作用一样;另一方面,暴力也可以在毁灭他人的同时毁灭自己。这种二重性,正是《百年孤独》所着重探讨的孤独之一。

马尔克斯曾说:“孤独的反面是团结。”可见作者十分看重作品对拉美地区复杂社会现实的关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魔幻现实主义只是一种手法,作品扑面而来的魔幻感正是在阅读中需要加以剥离的东西。“孤独”在文本中不仅仅源于现实环境,更是扎根于现实人性的。从欲望、思维、革命、暴力四个层面去探讨孤独主题,是无法面面俱到的;但是,若从此出发寻找它们的汇合点,或许能够得到深刻的理解。

背负如此沉重的压迫,生命何以不孤独?拉美何以不百年孤独?

注释:

[1][2]许志强:《马孔多神话与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235页,第249至250页。

[3][4][5][7][8][9]范晔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海南出版公司,2011年6月版,第8页,第4页,第92页,第141页,第57页,第91页。

[6]蒋勋:《孤独六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27页。

[10][11]范晔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海南出版公司,2011年6月版,第121页。

篇10:孤独的星星诗歌

所有的星星都嘲讽它

都排挤他。

它不理睬它们,

独自活在

自己的.小世界里。

把委屈、痛苦和泪水

都深深的压在心底。

只有它明白

它也有价值,

也可以发出清幽的光,

只不过不是很亮。

无数个黑夜

他挺起胸膛,

努力散发着微弱的光。

像一个为了生存

而不停奔跑的羚羊。

终于有一天,

有一位智者

抬头仰望这颗星星,

说了令它心酸、苦楚而又激动的话

“这是一颗伟大的星星。”

这一刻

它留下了两行热泪,

他可能永远想不到

这世界上竟有理解他的人!

他改变了生活态度,

始终乐观坚强的生活着,

篇11:孤独的境界诗歌

缓慢

聊度一个圆圈

瞧着天上月亮

啊哈,它还与我作伴

/

孤独的诱因

在夜的周遭发散

凑成朋友

化身敌人

在方寸瞬间

随情绪的波动

置换

也或泛滥

/

事物往往预料难测

总能发出飙的浪漫

尤其夜深之时

最是孤独产生的源泉

将失眠这个东西

演绎成孤独的盛宴

在朋友或敌人之间

辗转反侧

轭腕长叹

/

在这孤独中

常感它的光芒

促成夜半读书

促成吟诗作文

促成遐想沉思

包括过去的回味

让幸福的时光

飘洒悠悠的绵长

被睡意勾引

酣酣眠眠

/

可怕并非孤独

害怕认识错误

如同海岸灯塔

导引安全航渡

失误堕入深渊

/

今夜再次失眠

孤独又开始与我作伴

幸而还有浓浓诗意

撩拨汩汩思绪

任孤独的诗篇

在笔尖挥洒

篇12:《孤独》诗歌

只有我一个人

哦,对

陪伴我的还有影子

终于

我体会到了孤独

如一杯浓烈的酒

让人难以忍受

走出角落

迎面撞来刺眼的光

呵,还是习惯孤独了吗

我自嘲着

街道的灯亮着

像在嘲笑着我

也罢,也罢

还计较什么呢

反正也已习惯了

抬头

望向天空

那熙熙攘攘的繁星

在我看来是那样耀眼

这也许是嫉妒吧

也可能是对孤独的厌恶

可厌恶有什么用呢

你厌恶的就是你唯一拥有的

呵,真是可悲呢

一遍遍的告诉自己

已经习惯了

已经习惯了

真的习惯了吗

篇13:孤独是孤独者的通行证

首先,从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来进行分析。除了主人公魏连殳,他的家乡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魏连殳回去给祖母送葬时,族人们既紧张而又兴奋,大家都在期待这个“吃洋教”的异类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然而出乎意料他们的是魏连殳中规中矩。如果说做了什么不合礼教的事情,族人要去观看,倒也是人之常情。可既然他只是照旧,本来无足观了,但他们却还是要看,不但是看,而且是欣欣然的。一个孤苦老人的丧事,似乎是一场新奇的喜剧,被他们围观着,评论着。就像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演戏和看戏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看客在看戏时是有能动性的,悲惨的事被看客一看就成为滑稽的了。本身丧事是一件让人悲痛的事情,然而在这些看客的眼中只有的是兴奋和寻求刺激的新奇。这样令人悲哀的画面,作者用了“欣欣然满聚了一堂”这样轻描淡写的词,读起来却更让人觉得沉重。

其次,对于小说中孤独者魏连殳的形象,着重是他的“黑气”。第一次说有黑气是在给祖母送终的时候,描写到“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着光”。还有三良生病的时候,“竟急得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在魏连殳困窘时,说他“看去仿佛比先前黑”。我想,也许着重描写魏连殳眉眼间的黑气,是要表现出他孤独的形象。黑色本身给人的感觉就是孤独的,压抑的,黑色聚集在人的眉眼间,就会让人有一种仿佛把灵魂和思想都紧紧封闭在脑中的感觉,也就更加深他的孤独。同时,黑色又让人觉得坚硬和锋利,所以魏连殳散发黑气的眼睛仿佛也可以刺穿一切,看透一切。困窘的时候,他仿佛比先前更黑,也意味着他比先前更孤独,先前常围绕着他的忧郁与慷慨的青年,怀才不遇的奇士和腌臜吵闹的孩子们都疏远了他。于是黑色更浓,他也更加看透了这炎凉冷漠的人间。

还有另一个使我感到震动的是魏连殳的哭声。在祖母的葬礼上,魏连殳唯一没有遵从礼节的就是他的哭,在大家都哭的时候,他不哭。我想他不哭是因为不想像同族人那样假惺惺。连殳曾说起过族人们对祖母的哭,他说:“连先前竭力欺凌他的人们也哭,至少是脸上很惨然。”所以族人的哭只是礼节性的,仪式性的,仿佛这样一哭就洗脱了他们之前欺凌孤儿寡母的罪恶,他们虽然哭了,但其实心是冷酷的,冷漠的。他们哭了,获得了道德上的优越感,反而来非难连殳,觉得他不合礼数且冷血。而魏连殳的哭与他们的截然不同,他的哭是:“忽然地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了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与悲哀。”把哭的模样比作狼,就多了几分兽性,听起来似乎有些吓人,但是这兽性里反而更突显了人性,因为悲哀到最深处的感情爆发应该是纯感性的,失去理智的,所以也应该是动物性的,受伤的狼一样的嚎哭更加的具有感染力,在这一刻,我感觉到了那个对什么都冷冷的魏连殳内心本有的热烈的感情。他哭的是孤独地过了一生的祖母,同时也哭他自己,因为他也是孤独的,不被周围的人所理解的。他的孤独是因为他有理想,希望能对这现实的黑暗做些什么改变,然而这样的声音却得不到回应,家乡的族人不理解他,把他视为异类,然而他对他们倒也看得很淡,当局政府不理解他,封杀他的文章,让他找不到工作做。我想,只要是他的周围还有那么几丝微弱的声音小声地鼓励着他,支持着他,他倒也可以支撑下去,拼着几口气的继续选择孤独。这里的敌人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群体,以至于连魏连殳自己都不知道是谁。魏连殳曾经那么的爱护孩子,所以即使对旁人那样的冷淡,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他还是焕发得出真挚的热情,满足他们的愿望,但是孩子们却在他困窘的时候,害怕的嫌恶地躲开,那个还不很会走路的孩子,却指着他道:“杀”,这样的孩子还是纯真的吗,他自己也开始怀疑了,是环境的恶还是天生的恶使纯真的孩子也受了污染,他最后的希望似乎也是破灭了。他成了真真正正的孤独者,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倒塌了。没有人会为他痛心,他开始愿意那样苟活着。

篇14:忍受孤独不如享受孤独

在喧嚣里待得太久,喧嚣就会惯坏膨胀的欲望。在安静中待到八风不动,安静就会喂养了笃然的灵魂。从气色上来看,在安静中的人要比在喧嚣中的人显得平和恬淡,这就是灵魂沉静产生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谁都愿意在自我的价值观体系中求得圆满。有人觉得活出情趣才有意思,有人觉得坐拥钱权才有意义,彼此去说服对方,与彼此笑话对方一样没意义。走自己的路,让各自的鞋去说吧。与其在别人那里纠缠不清,不如在自己这里深怀耐心。每一个脚印的骄傲与屈辱,从容与挣扎,只有鞋知道,也只能让鞋知道。

想走得很远,就与志同道合的人结伴前行。但,真正的远方,一定是一个人走出来的。所有在顶峰的人,都是孤独的。而所有最终在顶峰上坚持下来的人,都在享受这份孤独。

是的,去享受孤独。孤独成就着人生,也圆满着人生。

生活中,不必把客套的话当真。

客套,究其本质,更多是一种温暖的逢场作戏。戏散后,你得及时回到现实中来。尽管客套话比空话实,比假话真,但终究大多是废话。人散后,只需走人,无须走心。

因为,说过的,即刻已成烟云。

人在客套中,会有一些世故和圆滑,但心底整体是向善的。偌大尘世,如果连这点客套都没有了,世态才真的是炎凉了。当然了,真心给予你的人,不跟你客套。客套,说明彼此还有距离。这段距离恰好说明了: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只有不咸不淡的关怀。

在客套里认真,显得天真。同样,客套到随便,又显得不够庄重。说到底,客套是一种礼貌,他看起来推心置腹,你听起来还得郑重其事。这种事,说破了没意思,较真就更没意思了。

这个世界上有些无用的事,是需要认真敷衍一番的。就像,有些有用的事,需要决绝放弃一样。这样说的意思是,你得有点娱乐精神。混迹于烟火尘世,不是始终如一地庄重就能收获深刻,也不是跳脱在尘俗之外就避免了浅薄。

你需懂得,亦庄亦谐,亦收亦放,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

真正的坏人,心底的恶是深藏不露的。好人也会有一念恶,但都在嘴头子上。噼里啪啦,说得挺狠,快活完嘴头子便拉倒了。坏人不一样,即便最后要置你于死地,依然会对你十分客气。

坏人超过好人的这一部分城府,叫做阴险。

好人的恶念如果用在气头上,会毁灭了自己。坏人不会这么情绪化,他们只负责毁灭别人。坏人的可怕之处是,他可以一边无人性,一边有理性。而这一点,好人做不到。

天使比魔鬼不是多了一对翅膀,而是多了那些人性中沉重的东西。

相比于坏人,每一个好人都是天使。前提是,当你的内心呼唤好人时,你才能感受到天使的光辉。现实的情况是,好多人每天生活在天使的周围,却浑然不觉。只有在坏人那里吃了亏,受了苦,遭了难,才会回头看到,原来,从前待过的地方就是天堂。

不要在甜言蜜语里泡得太久,不要习惯于鞍前马后的尊荣,所有的投怀送抱背后都有阴谋,所有的便宜之后都有深坑。好人总是那么直接,只有坏人才会迂回得那么长。

好人有时候看上去很魔鬼,坏人最后都装扮成了天使的模样。

上一篇:四川资阳人才交流中心下一篇:关于中秋作文500字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