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功能

2024-07-19

激励功能(通用6篇)

篇1:激励功能

[摘 要] 科技道德的激励功能,就是通过理想、榜样、评价等外在诱因和科技工作者本身的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等内在动力,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一股激发、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诱发他们发明创造的欲望,立志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奋斗终生。

[关键词] 科技道德;激励功能;理想;道德榜样;道德评价

Abstract:The incentive fun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morality lies in the outer incentives such as ideals, examples, appraisal, and the inner drive such a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onor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workers. The two parts interact each other to form a spiritual strength to stimulate scientist and technicians to be active both in invention and in creation, to encourage them to dedicate themselves to science, and to motivate them working hard, making contribution selfless and pursuing scientific truth in lifetime.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morality; incentive function; ideal; moral example; moral appraisal

“激励”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e”,它的原意是“移动”、“采取行动”。我国汉朝司马迁所著《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也有欲以激励应侯之语,意即通过激发使其振奋。激励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就是通过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促使人们奋发向上,努力去实现目标。

人人需要激励,科技工作者也不例外,激励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通过激励可以把有才能的、组织所需要的人吸引过来,并长期为该组织工作。从世界范围看,美国特别重视这一点,它从世界各国吸引了很多有才能的专家、学者。这也是美国之所以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所谓科技道德的激励功能,就是指它具有一股激发、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能够诱发他们发明创造的欲望,促使他们通过目标、理想、准则、评价的体系,在科技活动中明辨方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自觉地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科技道德激励,它主要不仅满足科技人员眼前物质上的利益,而是满足其高尚的精神需求,来调动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它把科技人员的需要引导到献身科学、勇于创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的执著追求上去,致力于他们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

科技道德的激励功能的实现机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由社会掌握运行,作用于被激励的科技人员,对被激励的科技人员来说可称为道德激励功能的外在社会机制,它包含着道德理想、道德榜样、道德评价三个构成因素;另一类是由被激励的科技人员自身掌握运用,进行自我激励,对于被激励的科技人员来说可称为道德激励功能的内在心理机制,它包括道德上的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这些人们内心隐藏的道德行为激发器。道德激励功能的社会机制是实现道德激励功能的外在保障,道德激励功能的心理机制是实现道德激励功能的内在基础。

一、理想的激励

理想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凝结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理想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它可以成为激励人奋进、催人奋起、敦促人们不断追求的动力。

崇高的道德理想是科技人员献身精神的强大动力。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1]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从现实出发,对未来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贯穿于人的精神生活之中,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人奋斗的力量源泉。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只能是一具可悲的行尸走肉,他的一生,将毫无价值可言。

科技人员从事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消磨时间;不是为了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金钱和权势,以满足一己自私自利的享受。科学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方向同实现人类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科技工作者立志献身科学应该自觉地把自己所从事的科技事业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使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从而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理想同人类的崇高理想融为一体。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工作者实现个人理想的正确途径。

道德理想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是激励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取得成就的精神力量。科技事业是实现道德理想的载体,是道德理想付诸行动的具体实践。理想与事业不可分割,任何理想都是通过一定的具体事业的成就来实现,而任何事业都是在一定的理想指导下进行。理想使科技工作者更明智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更明确地选择行为模式和行为路径。理想能深入科技人员内心,变成坚定的信念,从而更自觉地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2]在他看来,理想对人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它可使人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社会主义科技道德理想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旦转化为科技工作者的内在精神素质,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社会主义科技道德理想的确立,使科技工作者看到了科学的明天,鼓舞他们奋发向上,激励他们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取得一项又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科研成果的科研过程,就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的辨证过程。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才能需要道德理想的激励才能发挥作用。他们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知识付诸科研活动,并达到预期目标,道德理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道德理想又是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道德榜样的激励

道德榜样是道德理想的具体化,他们相对集中地体现了理想人格的至善品德,有的甚至可以被认为是理想人格至善品德的化身。与完善的社会道德风尚相比,道德典范人物具有具体性、实践性、有血有肉、震撼人心等特点。因而,学习道德典范人物是确立道德理想的有效途径。

科学家在追求真理和真知的同时,也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在探索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也在给人类树立崇高的理想榜样,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他们的道德品质也往往是后人钦仰学习的楷模。例如,居里夫人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她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是为人们交口赞誉的。许多女大学生都把居里夫人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居里夫人的一生犹如蜡烛,为他人点燃光明。正如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所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社会就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科技人员的道德教育中,树立优秀的道德楷模,对培养科技人员的道德品质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说服力。有一位医学奖金获得者描述他极力想要达到由H·戴尔和丁·亨德森所树立的极高的成就标准时说:“两人都是思想上和人格上的伟大典范,两人都是崇高的个人,使你不得不为他们所感动。你更加勤奋地去工作,因为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他们。”[4]478德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托·奥柏格在回忆他的导师时说:“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跟他那个时代的科学巨人所进行的个人接触。”[4]478许多年轻有为的科技人员都以老一代优秀科学家为榜样,从他们那里获得巨大的鼓舞力量,提高了自己道德修养的水平。

道德榜样的激励功能,还表现在被激励的科技工作者对于理想人格至善品德的欣羡、仰慕之情,驱动自己的心灵不由自主地倾向、靠近于高尚的道德形象,并力求达到与对方的精神世界合而为一。在道德榜样的激励中,道德认同的完成,不是基于功利的追求,而是以情感为中介,通过心理距离的不断缩减和高尚灵魂的反复浸润、潜移默化而逐渐实现的。

一个好的榜样往往就是一部光辉的人生缩影,一股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一面理想人格的明镜。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5]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可以从无数前辈科学家的榜样身上汲取丰富营养,构建起自己理想的道德形象,并努力为之奋斗。

篇2:激励功能

道德评价是人们对科技人员的道德行为所作的一种善恶褒贬的判断。它是人们社会道德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范围之广,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道德评价,虽然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作用,但是,有时在法律无法达到的地方却能发挥巨大威力。人们常说的“众目睽睽”、“人言可畏”,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法律的力量。其影响之深,为法律所不及。

道德评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对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给予褒贬,如树碑立传、科学研究中以发现者的姓名给定理等冠名的传统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工作者努力工作。

除了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的激励外,政府部门、企业、团体、科研单位,也应依据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给予评价和赏罚,对于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记功、授予荣誉勋章,以此作为对他们能力的嘉奖。国家表彰“两弹一星”功臣,表彰袁隆平、吴文俊的科技业绩,是激励科技人员的重大举措。

道德评价不仅对道德行为给予肯定和激励,也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和惩罚。奖励可以产生正面引导激励的功能,使科技人员有成就感、光荣感,增强保持荣誉的内在动力。惩罚可以起到制止警告的作用,使之不再重蹈覆辙。只有褒贬得当,奖惩合理,正强化和负强化同时起作用,才会有力地激起科技人员的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增强道德修养,从而促进他们道德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和很多高等院校制定了科技人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严肃处理了学术界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行为和腐败事件,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和震慑作用。由此可见,道德评价能够激励人的上进心,调动人的积极性,鼓舞人的创造精神。国家科技部正在着手研究修改科技评估体系和奖励办法,这方面的措施非常重要,因为科技评估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对科技人员的行为导向作用。

四、责任感的激励

有人认为,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和好奇心,这固然是激励科技工作者探索自然奥秘的因素。但是我们认为,只有把个人兴趣和好奇心融入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之中,才更显示出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

科学家的责任感首先是,在科学研究中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力求预见自己的发明创造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并为此提出警告。凡是遇到可能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时,应该主动地加以调整或停止实验。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当中国的科学家在美国的实验室进行核酸人工进化研究的时候,随着研究的进展,科学家发现这类研究很可能会在短时间里制造出比艾滋病更厉害的病毒危害人类生存。出于科学家的良知,科学家毅然中止了这项研究。

其次,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要对社会负责,要考虑到社会的效应。今天,科技发明创造对于人类有着如此强大的影响,以至对人类的生存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对他们的活动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后果漠不关心是不可能的。科学家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问题摆在科学家甚至那些似乎离知识的社会效果最远的数学家的面前,这绝不是偶然的。作为科技创造的主体的科学家是否应该为科学研究对人类及社会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前苏联著名科学家谢苗诺夫曾经指出:“一个科学家不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纯粹的生物学家或纯粹的社会学家,因为他不能对他工作成果究竟使人民情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在玩世不恭。”[6]

科学家有责任把掌握的科学技术用于为人类的利益服务,防止科学技术被滥用;对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后果表示关切。爱因斯坦说:“如果你们想使你们的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于支持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需要,爱因斯坦曾建议美国研制原子武器。战后,他又呼吁世界要反对原子武器。前后两种态度,都是出于对人类、社会安全的考虑,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科技道德的具体表现。这种出于道德因素的言行,无疑影响了原子科学的发展。道德因素是保证科技成果不被滥用的重要条件。

第三,现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科技工作者对人类未来承担责任。为此,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的未来的角度慎重选择有利于人类未来发展的课题进行探索;要求我们对自然界承担责任,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要求我们对人类整体和平与发展承担责任,要对人类的共同命运与前途负责,使科技活动真正做到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责任感,会使科技工作者把人类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与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出一种力量,为了科学的振兴、民族的崛起、社会道德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五、荣誉感的激励

所谓荣誉感,是指个人履行义务之后受到社会的赞扬、肯定,从内心获得一种价值认同和感情上的满足。科技人员取得了某项或某几项科技成果的优先权、专利权,受到社会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褒奖,并由此而产生个人道德感情上的满足和自豪感。这种荣誉感能提高他们对自我存在的价值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觉心,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进行新的发明创造,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曾写道:“荣誉感可使有为之士益奋其勇气,以达闻达;不法之徒思考其过失,以补前衍”[8],揭示了荣誉感的自我激励作用。

荣誉感表现为真正的动因,它激励科技人员奋发向上,鼓励他们去做对公共福利有益的事。荣誉是道德的卫生,对荣誉的追求首先推动着意志去发展自重的德性,然后又推动着它去获得社会的德性。我们不能设想那些伟大的业绩可以在没有对荣誉的强烈的爱的情况下被完成。假如科学家在科技活动中没有对荣誉、名望和不朽的憧憬,伟大精神和科学成就也就不可能获得。一般来说,对科技荣誉冷若冰霜,对别人真诚的尊重无动于衷,这绝不是清高,而是伦理心态不正常的表现。

具有荣誉感应当是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那么,应该怎样对待荣誉呢?从根本上说,科学事业是社会的事业。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重大科研成果往往是集体心血的结晶。离开了集体,个人将一事无成。个人的荣誉来自集体的共同奋斗,是集体荣誉在个人身上的体现。科技工作者应当把个人荣誉归功于人民和集体,看做是社会和集体对自己的鼓励和更高要求。社会和集体应当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建立功勋和争取荣誉,并且对个人荣誉感和自尊心予以保护和尊重,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

正确的荣誉感,不仅把个人荣誉同集体荣誉相联系,而且与谦虚是密切联系的。科技工作者经过奋斗取得了成就,此时最需要的不是骄傲,而是谦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科技工作者,十分珍惜社会和集体给予自己的科学荣誉,并能在荣誉面前,以真诚的谦逊想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其他人的长处。这样的人,即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还不能得到社会公认和应有的荣誉时,也不改初衷,仍然埋头苦干,继续履行自己的科技道德义务。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荣誉只能照亮过去,不能照亮未来。任何已有的成就和业绩,与未来整体事业相比,终究是小的起步。因此,不能把荣誉当作自我炫耀的资本或供人欣赏的装饰品,而是当作新的起点和新的动力。在荣誉面前,只有抱着谦虚的态度,才能理智地面对未来,开拓前进,从而在科研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为社会和集体争取更大的荣誉。

六、成就感的激励

成就感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它是激励科技人员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驱力。哈佛大学的麦克莱兰认为,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并将目标的达到视为最大的幸福。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而在乎从工作本身获得很大的满足感,以及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了个人价值时所产生的成就感。

在这种成就感的激励下,科技工作者可以有极强的行为动机,驱动自己去追求自己探索的目标,甚至可以不计甘苦,废寝忘食,只问耕耘,不求回报。他们需要的主要不是外界的奖惩,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奖赏。“自我奖赏”是一种强有力的行为动机,属于本能欲望的性质。常见这样的现象,在一项科学成果面前,做出一般贡献的参与者常常为论文署名、奖金分配争吵不已,而真正做出主要贡献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9],却冷静地自置一旁,无欲无求。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0],意思是说,只有修养最高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与道合一、物我两忘、不受功名所累的境界。只有超脱一己私利、不沉湎于物质感官享受、把为国家、人民乃至为全人类服务当作科技活动的准则,才能在科学上大有建树,并完满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是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那样不计名利、一心追求科学真理、为人类造福的高尚科技品德的人,才能成为科学巨匠;正是像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达尔文那样,尊重科学事实、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人,才能在科学上做出突破;正是像巴斯德、诺贝尔那样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人,才能摘取科学的硕果。

古往今来,那些改革生产工具,在科学技术上做出贡献的人,一般都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高尚品德的人。探索科学真理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劳动,只有不畏艰险,勇于在崎岖小路上辛勤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个科学家,人们往往是注意他有什么发明创造,写了什么著作,而忽视了他对人类更为重要的贡献是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正是这种精神和品质,才推动他们为人类作出贡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晓静.名人名言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73.

[2] 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62.

[3] 刘凤端.简明科技伦理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9:214.

[4]徐少锦.科技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478.

[5] 刘凤端.简明科技伦理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9:246.

[6] 吴伯田.科学哲学问题新探[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306.

[7] 余谋昌.高科技挑战道德[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0.

[8] 吕俊华.自尊论[M].上海:文化出版社,:103.

[9] 余翔林.科学的精神[M].北京:科学出版社,:147.

篇3:激励功能

关键词:金融制度,激励功能,激励相容度

1 金融制度激励功能解析

1.1 金融制度及其产生目的

所谓金融制度主要是指金融活动中的相关规则与标准。而金融制度安排则是对金融活动中的特定关系以及行动模型进行管束的行为规则。制度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即正式的制度 (如期货市场、货币、医院以及企业等) 与非正式的制度 (如习惯、意识形态以及价值等) 。经济学领域常说的制度主要是指金融制度安排, 它也具有两种形式, 即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与货币等金融市场;监管法规以及监管机构等的金融监管;存款、贷款、债券与股票等金融工具。而非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则主要包括储蓄习惯、民众信用意识等内容。

金融制度产生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金融活动的核心问题——激励问题。金融活动是金融制度所涉及的相关主体 (如投资主体以及储蓄主体等) 分工合作的结果。在融资的过程中, 具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时就需要运用相应的制度对金融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加以抑制, 从而使人们在金融活动中的行为更具有预见性, 以此促进社会财富的创造。例如, 商业银行产生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解决融资过程中出现的激励问题。商业银行是专门从事评估与监督借款人信用风险的机构, 它作为储蓄者的代表, 主要解决融资过程中储蓄者“搭便车效应”以及借款人 (投资者) 的道德风险等激励问题。

1.2 金融制度解决金融活动中激励问题的原因

金融制度能够有效解决金融活动中激励问题的首要原因, 即是它建立起了一个相对有效的“激励结构”, 从而对金融活动中各行为主体的“选择集合”进行了约束与限制。原因之二在于, 其能够解决金融活动中的相关信息问题。金融制度如同交通规则一样, 只有在大家都知道“绿灯行”的前提下, 规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金融制度也是一样, 它是各相关主体都共同认可的规则, 其本质就是一种各相关方所共享、共有的共同信息。正是由于这一共同信息的存在, 对金融活动中的激励问题加以解决, 金融活动才会有更高的效率。例如, 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制度——这一储蓄者与借款人共享的共同信息的存在, 才促使存款活动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由于银行的存款条件都具有标准, 一个存款人将钱存入银行机构, 它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去了解存款方面的支取条件、付息方式等信息, 进而与银行机构进行讨价还价, 提高了存款活动效率。另外, 金融制度除本身包含有共同信息之外, 它还要求各相关主体对相应的信息进行披露, 从而缓解或解决相关信息问题。例如, 金融制度强制要求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市场中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定期公布, 同时, 金融市场中的新闻媒体、投资咨询机构等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 要协同解决相应的信息问题, 从而使金融活动中相应的激励问题得到解决。

由于金融制度本身有激励问题的存在, 同时在缓解激励问题的过程中, 扩大了金融活动的规模, 造成新激励问题的产生。例如, 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 借入资金 (以存款形式存在) 是其主要的负债, 而其本身所具有的自由资金相对较少, 这就可能使商业银行运用借入资金 (多为存款人资金) 进行资金冒险, 从而导致激励问题出现借款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加之, 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 借款人的范围与数量都不断扩大与增加, 然而银行的监督能力却不能随之相应扩大, 就可能加重借款人的道德风险等激励问题。金融制度在解决激励问题的过程中, 催生了新的激励问题, 从而就需要更高级别且更完善的新激励制度对新激励问题加以解决, 如此不断地替代与补充, 从而推动了金融行业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2 金融制度的评判标准:激励相容度

金融制度作为规范与协调金融活动中各相关合作者之间关系的制度, 其目标主要是在协调每一相关合作者个体目标的前提下, 促进每一合作者个体行为协调的实现, 从而促进金融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而激励相容度是指制度的总体目标与制度涉及的各相关主体目标 (即成员的效用最大化目标) 具有一致性。相较于只讨论代理人问题的经典激励相容理论而言, 该激励相容理论将制度目标确定为委托人的目标, 从而使金融活动中激励问题的核心则发展成为了怎样才能使成员目标服从制度目标, 也即是怎样促使代理人目标服从于委托人目标。例如,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在其委托代理网络之中, 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同一相关主体 (即金融制度涉及的成员) 在某一角度可能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双重身份。若单纯从某单一的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出发进行其存在的相应的激励问题的讨论, 就只讨论了这一委托代理管理中激励问题的一个侧面或某一部分。同时, 在金融制度的整个“链条”之中, 同一相关主体在本环节之中可以是委托人, 而在下一环节之中又可能是代理人, 若只讨论单一委托代理关系之中的相应激励问题, 就可能只讨论了这一激励问题之中的某单一环节。在经典金融相容理论之中, 代理人与委托人两者之间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特征, 将其扩展之后, 则发展成为金融活动之中, 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具有一致性。这样就涵盖了整个网络之中的各方委托代理关系, 利于对激励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经典金融相容理论中代理人面临着两个约束:激励相容约束与参与约束。然而参与约束所讲的内容即是代理人在“不做”与“做”之间选择, 激励相容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代理人在“不这样做”与“这样做”之间选择, 而实质上, 激励相容约束的内容之中包括了参与约束的内容, 因此, 代理人面临的约束可归结为“激励相容”这一项约束。也就是说, 金融活动中, 若某一合同或某项制度与激励相容约束的相关要求相符合, 那么, 这项合同或制度也必定能够满足参与约束的要求。

金融活动中, 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出现完全一致的激励相融状态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的。而激励相容度的产生则是表达理想的激励相容状态与现实中的激励相容状态之间的距离。激励相容度能够反映不同的激励状态下, 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的一致程度差别, 这一程度差别主要表现在: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可能完全相反, 也可能完全重合, 同时, 成员目标也可能仅仅是制度目标中的一部分。激励相容度用数字来表示, 则其取值范围为[-1, 1]。当取值为-1时, 则说明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两者是完全相反的, 体现为一种完全负激励状态或者激励互斥状态。当取值为1时, 则说明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完全重合, 此时则体现为一种完全正激励状态或者激励相容状态。当取值为0的情况下, 则表示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两者之间无相关性存在, 两者既不互斥, 也不相容, 相关性为零。制度目标的实现, 不能导致成员目标的实现, 同理, 成员目标的实现也无法引起制度目标的实现, 体现为一种不相关的激励状态。当取值在 (-1, 0) 区间时, 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之间体现出一种不完全激励互斥状态或者不完全负激励状态;而取值在 (0, 1) 区间时, 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又体现为一种不完全相容或者不完全正激励状态。由于现实生活中, 激励状态的数量是无穷无尽的, 唯有运用激励相容度才能实现对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的相容一致性程度进行有效的刻画。

而对金融制度的优劣进行评判而言, 激励相容度与制度的成本费用具有一致性。通常而言, 若制度的激励相容度越低, 那么, 该项制度的运行成本就相应较高, 从而获得成本收益就会相应较低;若制度的激励相容度越高, 相应地, 制度的运行成本就会相对较低, 从而增加其相应的收益。在运用激励相容度进行金融制度优劣程度的分析时, 能够进行计量分析, 它具有一个明确的取值范围。同时, 激励相容量本身涵盖了激励相容量=1这一最佳制度标准。因此, 运用激励相容量度进行某制度的研究, 无需运用对比不同制度的方式得出该制度的优劣程度。

3 激励相容度的优化策略解析

3.1 优化激励结构, 强化信息披露

建立完善的激励结构, 就类似于对金融制度中的成员目标进行调整, 从而促进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之间一致性程度的提高, 从而在实现成员目标的同时, 促进制度目标的实现。因此, 为有效提高激励相容度, 就应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 全面完善与优化激励结构, 实现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两者间的一致性程度最高。同时, 制度涉及的每一相关主体的目标与成员目标具有变化的特点, 成员目标对于信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经典相容理论之中, 成员目标主要是通过诱发代理人揭示其私人信息, 或向代理人支付相应的信息租金等方式进行激励目标的实现, 但若通过国家法律等强制性措施强制要求代理人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 则会在达到同样效果下, 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因此, 在金融活动之中, 要强化金融监管, 督促市场参与者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

3.2 明确产权界定, 加强保障

产权是必不可少的激励因素之一, 若缺乏明确的产权界定, 那么, 激励机制的作用与功能将受到限制, 无法全面地发挥。例如,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 我国四大银行仍然缺乏活力, 究其原因就在于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缺乏, 导致银行利润追求的内在动力缺乏, 从而造成银行的经营管理不善。因此, 要有效提高激励相容度, 就必须明确产权界定, 实现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协调发展。此外, 产权在创立以及行使过程中, 需要高额的成本作支撑, 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对制度实施与维护的保障力度, 使每一成员都能够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 以便采取合适的行动, 全面提高激励相容度。

3.3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

要促进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的高度一致, 就需加强文化建设力度, 加强文化的熏陶, 通过文化活动使制度涉及的各相关成员明确地认识到自身目标的缺陷与不足, 进而激励其改进原有的目标, 或重新确立能够与制度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新的成员目标。企业文化在金融机构中能够有效起到社会信用文化的促进作用, 因此, 金融机构必须积极加强文化建设, 充分重视并发挥其在商业运作中的功能与优势, 积极调整成员目标, 促进其与制度目标的高度一致, 从而全面提升金融制度的相容度。

综上所述, 金融制度主要是为解决金融活动中的激励问题而产生与发展的, 并在其解决激励问题过程中, 催生了新的激励问题, 要求更高层次的激励制度对新的激励问题加以解决。而对金融制度的优劣进行评价时, 激励相容度可有效实现定量评价, 在实际中要积极优化激励结构, 强化信息披露, 明确产权界定, 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制度目标与成员目标的高度一致, 促进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梅子.试论金融监管中激励相容制度的构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2]卜亚.激励相容: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理论综述及研究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01) .

[3]上海市测绘院党委书记陆洁中.略论制度的激励功能[N].中国测绘报, 2009-05-19 (003) .

[4]李红坤.金融业潜规则与激励相容监管体制的构建[J].海南金融, 2009 (04) .

篇4:激励功能

一、剩余价值的投资激励功能

当今环境下再看《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不能停留在剥削批判层面,更不能因为看到两极分化就彻底否定市场竞争与价格利润回报机制,要看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矛盾与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实际需要。

(一)资本形成需要激励机制

如果没有利润与剩余价值,资本与投资就不会出现。关键在于,资本是帮助创造剩余价值的重要价值,是创办企业、形成工商业经济组织、解决就业的重要条件。如果普遍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如果一国制度不允许人们平等创造和拥有剩余价值,资本就没有积极性,投资就不会形成,历史上已经积累的部分资本很快会消耗毁灭,新的等待投入的资本则会观望、逃离,社会的就业状况、财富状况与经济发展就会停滞倒退。

现代经济学的一对重要基础概念就是激励与约束,激励和全社会的激励机制构成了现代经济分析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市场失灵的约束机制也是现代经济分析的一大重点,二者经过理论和历史检验,不可偏废。对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前计划经济国家,如何充分发挥人们创造财富、创办企业的积极性,如何保证剩余价值的合理激励功能,并形成适当的剩余价值再分配机制,是摆脱贫困与特权垄断的历史性重任。

(二)剩余价值的可持续也有条件

剩余价值的激励功能、创富功能如此强大,为什么资本主义尤其早期资本主义不断出现严峻经济危机呢?就实体经济危机而言,症结也在于剩余价值的激励功能与保障分配功能失调。如果单纯突出剩余价值的投资激励功能,而不能加以合理适度的剩余价值社会化分配约束,就会出现工人阶级普遍贫困现象,就会出现少数资本家占有绝大部分剩余价值的极端两极分化状况,供应侧能力独大而需求侧能力严重不足,形成经济危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经济危机具有循环性和周期性,经历四个阶段:经济繁荣、生产过剩、萧条危机和复苏回升,四个阶段循环往复。其中,商品生产过剩是指商品生产量超过有购买力的需求状况,如果普遍购买力低下,大量产品无法实现销售,利润率会下降甚至亏损破产,资本会大量转移逃离。其实质是剩余价值无法再循序实现,而这又根源于剩余价值被少数利益集团垄断独享。因此,剩余价值能够循环创造的可持续性,又以社会有效需求比较充足为条件。

二、应对大危机的两种历史出路与社会保障

(一)集权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质

二战后,资本主义大危机让人绝望,很多发展中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面,直接消灭剥削和剩余价值,割资本主义尾巴,这在当时冷战封锁环境下可以理解。但这样做剩余价值的投资激励功能、财富创造功能被剥夺了。同时,穷国政府依然需要大量资本来进行大建设、来追赶发达国家。

在全社会普遍贫困、剩余财富很少情况下,政府容易禁止社会民间的投资创业,剥夺广大人民的微薄剩余,形成高度集中但规模暂时初显的国家资本原始积累,这就是苏联斯大林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巨大工农剪刀差的根源,也是城市低消费、低生活水平、地方容易缺乏自主权的根源。

强制积累,积小成多,在中央层面短期具备了规模效应,较快建立起工业体系,甚至建立了强大一时的战备军工体系,创造了苏联计划经济曾经高速增长的历史奇迹。这种模式的实质是中央政府独占全社会有限的剩余价值,是初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与活动被政府强制集中积累挤出,政府投资、命令经济占据社会资本极大部分,挤出效应过大过久,量变引起质变,经济体就无法循环下去,全社会的扩大再生产与剩余价值再创造就陷入停滞,隐形的经济政治大危机就突显出来,计划集权模式在经济上、人道上都无法持续,就走到了历史尽头。

(二)社会保障性资本主义的实质

相反,另一种历史出路,是二战后欧洲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和美国社会保障性质的资本主义模式,包括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政府经济规划调节作用增强的市场开放竞争模式,这些发达国家通过全面、全方位社会保障,杜绝了工人阶级普遍贫困、绝对贫困的的再出现,经济体的购买力、有效需求大大增强,使经济社会走向新的繁荣稳定。

虽然也有周期性危机,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性资本主义的整体生活水平,民主自由程度、人道主义程度都比二战前有了质的历史性进步。这两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欧美日韩社会保障性资本主义增添了困境,但还没有根本动摇它们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中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和研发创新激励机制基本有效,只要去虚拟化、去过度金融衍生化、去高杠杆化,社会保障性资本主义会持续创新发展。

(三)两种模式的剩余价值视角比较

关键在于,欧美战后没有走彻底消灭剩余价值、消灭市场经济的道路,而是充分保留了全社会对剩余价值和财富创造的本性追求,同时,又通过高额财产税、遗产税,通过全面的、全民均等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或福利制度,使社会占有了大部分剩余价值,实现市场创造的巨大剩余价值的社会化,既消灭了过度的阶级差别,又保持良好的投资创业激励,创造了大量就业和高薪中产阶级群体。

相反,计划经济国家的中央集权建设赶超模式,虽然靠垄断占有国民有限的剩余价值快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却无力支付全覆盖的社会保障,更无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只能搞工农二元差别,靠低城市生活水平、禁止经济自由竞争和等级分配模式来维持一段时期。这样,剩余价值的激励功能被超经济强制剥夺了,社会保障的持续资本来源——剩余价值也就随之萎缩消失了。

三、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从剩余价值的激励功能与保障功能的协调作用看,我国改革的大方向是清晰的。改革的方向就是充分保证剩余价值的巨大激励功能,同时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剩余价值的可持续。

(一)破除特权垄断与充足社会保障

保证剩余价值的充分激励功能要求进一步破除垄断和特权审批寻租经济,确立对内开放的充分竞争性市场经济,给大量民间资本广阔的投资出路,促进实体经济繁荣。分享剩余价值的,不只是资本家,还有土地所有者的地租、银行或资金供给者的利息。当前,发展较为缺乏的是有效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因此,通过全覆盖、全方位社会保障消除1.4亿贫困与低收入人口,将剩余价值分配适度社会化,使全体居民无后顾之忧,有充足购买力,形成足够大的全社会有效需求,实现剩余价值的社会保障融资分配功能,这样也保证了资本自身的安全与可持续。

(二)消除城乡二元人为分割体制

农村、“三农”问题的根源实质,是人口过度拥挤在有限土地上,生产要素匹配严重失衡,农村总体上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和税收,剩余价值为负。多年来我国靠中央一号文件缓解三农问题,用大量补贴来维持相对贫困的小农户生存,巩固了2.4亿小农户生产方式;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的二元分割歧视,使当代产业工人不能自然正常地转化为市民。这是用城市工商业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来反哺维持落后小农生产方式。

因此,政府资本退出特权垄断,改革政府垄断征地卖地,对民间资本充分开放竞争,帮助2.4亿农民工正常转化为市民,提供全民充分社会保障,是发挥好剩余价值的投资激励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必经途径。这样改革努力,我国将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中产阶级群体,形成充足的大规模国内有效需求,解决中国经济对外需的严重依赖,历史性地消灭城市像欧洲、农村郊区象非洲的严重失衡局面,避免特权经济陷阱和拉丁美洲陷阱。

参考文献:

①刘福垣. 社会保障主义宣言[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②萨缪尔森. 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③林毅夫. 经济发展与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程斌,1973年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投资经济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土地财政、城市化与投融资)

篇5:从企业文化的结构观其激励功能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结构 激励 功能

一、引言

我们可以把企业文化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价值层、规范层、行为层、实体层。其中价值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其他3个层次是这一层次的外显形态,从规范层、行为层到实体层体现着企业核心价值的逐次外显。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文化建设,对员工形成一种激励,使其努力方向指向组织目标的实现,对偏离组织目标的行为通过负激励的方式实施控制;而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抓好每一个层次的文化建设则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

二、价值层

价值层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为中心,它包括3个层次:(1)企业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信奉的价值观,是价值层的核心;(2)企业精神,这是企业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3)职业道德,这是企业核心价值、企业精神在道德层次的集中体现。这三个层次分别有如下激励功能。

首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对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以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被全体员工所追求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追求。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作用就是把企业所有员工的不同价值观整合为企业的根本价值观,对于原本就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员工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于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不同的员工就会产生巨大的同化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这种激励方法能够把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统一起来,提高员工绩效。

其次,企业精神的驱动作用在于:(1)产生信仰。使员工产生对企业使命、宗旨、目标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虔诚犹如宗教的信仰;(2)产生使命感。企业使命、宗旨、目标就是企业的责任,就是员工的责任,企业精神就是强化这种使命感。(3)形成意志力。企业精神就是意志力的凝结,没有意志力就没有企业精神。在完成使命、履行宗旨、达成目标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企业精神的引导,使员工产生一种意志力,而信仰、使命感和意志力最后协同整合成企业精神驱动力。

第三,企业伦理道德的负激励作用。企业伦理道德是调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行为关系的总和。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文化之根本,它以正义和非正义、公正与偏颇、善与恶、诚实与虚伪等原则作为标准来评价员工的行为,并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企业各种关系的协调运转。企业伦理道德约束是一种负激励、软约束。具体来看,企业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是通过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来实现的。自律机制是员工通过企业伦理道德观念的内化,从而自觉地践行这些伦理道德规范,自觉地与企业的目标、传统习惯和整体利益保持一致。而他律机制则是企业的伦理道德规范强制性地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鞭策员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三、规范层

企业规范是指为了对企业的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协调,而制定的具有稳定性与强制力的规定、章程与方法;它包括组织的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技术与业务规范、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企业制度文化的“规范性”是一种来自职工自身以外、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是企业文化中规范性最强的内容。

就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而言,制度激励是所有激励形式的基础,企业成员只有当其个人利益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之时,他才会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本价值,否则就会出现经济学中的“搭便车”问题与“代理成本”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规范和约束企业成员行为,使其个人利益目标与组织利益目标相一致。

企业制度实际上规定了企业所有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方式、程序及处理各种关系的规则,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此,企业制度的激励实际上也是负激励。与企业伦理道德的约束相比,企业的制度约束属于硬约束。再“科学” 的企业制度都不可能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再说,制度的贯彻实施是由人来完成的,倘若有人要钻制度的空子,那是防不胜防的,何况通过制度进行管、卡、压,管得越死,员工的心理抵触就越大,制度规定就难完全实施。因此,企业制度激励与企业的伦理道德激励要紧密结合,硬约束与软约束要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企业良好的秩序与风尚。

四、行为层

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科研、交际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以动态形式存在的中层企业文化,表现在企业风尚之中,它通过规定与制度的手段来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是法律、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意识在企业的具体反映,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折射。

企业行为文化可以协调领导和职工之间以及企业外部关系,推动他们之间协调合作,还能使企业行为规范化,职工行为社会化。它具有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和约束功能,使个人责任、个人目标紧紧地统一在企业目标中,使每个成员在公平合理、心情舒畅的环境中发挥巨大能量,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

在企业文化这个系统中,每个成员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并以自己的行为对他人起着不同的激励作用,起主要激励作用的有三类:企业家行为、模范人物行为和员工群体行为。

五、实体层

企业实体文化是由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前三个层次的显现和外化结晶,企业产品是企业实体文化的首要内容,企业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设计等,也都属于企业实体文化范畴。

实体文化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使员工在其中受到感染。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宽松的文化氛围,让员工有家的温暖、事业的成就感、局内人的参与意识和受尊重的感觉,从而激发员工的爱心、热心、进取心、自觉性和创造性。

文化氛围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宽松而向上的文化氛围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员工的爱心与奉献精神。通过实体文化的构建,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家的感觉,家对人有特别的意义和重要性,家是典型的利益共同体,家的温馨、宽容、理解与和谐会让其成员产生亲切感、归属感。宽松、融洽的文化氛围能让职工有家的感觉,从而激发员工的爱心,去“爱厂如爱家”,并努力去编织这个美好的“家园”。(2)激发员工的热情。一种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的文化氛围,能让员工有主人的感觉,从而激发员工的高度热情,去关注企业的发展。(3)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在一种适时激励的文化氛围里,员工的成绩能得到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因而会让员工产生事业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员工会积极上进、主动进取,这样企业就能繁荣昌盛。(4)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的文化,对人给予高度的尊重。而人人受尊重,就会人人尊重人,因而就会激发员工的自觉性,自觉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其他职工的利益,那么企业的整体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六、结语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结构问题,还存在争论。笔者认为,从企业文化的功能出发,尤其从其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功能看,价值层、规范层、行为层、实体层的划分是合理的。这四个层次的文化,因他们在企业文化结构中的地位不同,而发挥着不同的激励功能,但其组合在一起则发挥着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系统功效,他们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企业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篇6:激励功能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建构并自觉追求的目标。理想融入了人们的价值目标。人们的理想活动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一是价值认识过程。这是人们对理想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价值目标。二是价值实践活动。这是人们的价值目标的实践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对人们进行理想教育,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激励人们去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只有依赖客观的社会经济状况,才有实现理

想的空间,只有把个人的需要与愿望融入到社会历史的运行方向上,才有实

现人的价值目标的机遇。

上一篇:中国公益基金会的下一篇:激情在心中点燃中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