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2024-04-14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共11篇)

篇1: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开始重视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把识字、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因此,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会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反思我国近代以来识字教学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照搬外**语教学理论多于对我国传统识字经验的吸收和借鉴,正因如此,识字教学曾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必须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理念进行认真的审视,使识字教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从而促进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实践探索的不断

发展。

学生的语言实际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对于刚上学的学生,当然主要是指学生的口头语言,如果这样,教科书的编写就要与学生口头语言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书面化的口头语言,识的字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中的字。教材符合学生语言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的就是日常运用的,如果学生学习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基本平行,甚至还要低于口头语言,就会严重地制约或压制学生语言的发展,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学生在口头表达中不再照搬课本上的话,开始意识到了口头与书面语言的不同。从总体来看,每课出现的生字又不是很多,识字量也上不去。如果识字量不多,学生的语言发展又受到制约,肯定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实际不能等同于学生的语言实际,应该高于学生的语言实际,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识字不能仅仅为了识字,识字应该与语言发展结合起来,必须为积累语言材料、文章样式等奠定基础。

篇2: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首先,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总目标是针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和写字的学习目标如下。(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其次,对于识字与写字,1.要充分认识小学低年级认一定量的字的战略意义。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尽快地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水平,是教育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会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学生识字的速度比较慢,识字量比较少的话,就不能达到阅读的要求。时间长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不能满足的话,也会对今后的阅读产生一个阻碍,产生一个不良的影响。相对于现实世界,阅读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无数新奇、可能的想象、幻想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以及对世界丰富性和多样性认识的发展。然而,实现独立阅读的前提是识字,因此识字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写字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另外,应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汉字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意识到学习汉字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学习汉字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也要让他们逐渐感知汉字本身的魅力,而这些都是简单的说教不能

够奏效的。2.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但是,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对识字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课程标准在具体陈述“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时,明确提出来“认识”和“学会”两种不同的目标,继续体现了实验稿提倡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理念。3.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对识字写字量的调整主要是基于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经验。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适当降低了实验稿中对第一、第二学段写字量的要求。识字写字量不是越多越好。到了一定程度,多认字对于学生阅读的帮助概率会越来越小。1600~1800个字可以覆盖目前出版物的90%以上。这样既为学生阅读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也为学生继续多认字留有空间,学生遇到一些不会认识的字,可以尝试不同的识字方法,识字策略自己去解决。课程标准要求保持好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写字的姿势好了、习惯好了,字才写得好。写字的姿势正确还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写字是培养一个人心气的有效途径。写字教育对我们老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写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话,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引领、引导和影响。因此,所有学科的老师都要练字,我们大家来享受书法艺术的熏陶,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4.降低要求,减缓难度,突出拼音的使用价值。

篇3:解析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点滴思考

一、造成小学生书写不规范的原因

识字与写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任务之一,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发展。识字与写字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地基”。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识字与写字教学放在“地基”的位置,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书写极不重视,导致现在的学生书写潦草、模糊,错别字频频出现。为什么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教师的指导训练不够

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教师已经很尽力地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但是由于指导示范不到位,教师不能从根本上分析学生书写不规范的原因,抓不住关键因素,只是就字论字,发现书写中的错误就给学生改正,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专门加强了对这方面的训练,在学生书写容易错误的汉字上标有专门的提示。“真”字,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把里面的三横写成两横;“美”字,学生通常不知道到底该有几横。教师指导学生写字,就要在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下功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书写错误问题。

2. 教师不解释字义,学生容易混淆

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的时候,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汉字的读音与书写,根本不给学生解释字的含义。学生对字的意思和用法一知半解,比较模糊,再加上中国汉字的特点,学生往往会把同音字或者近音字混为一谈,根本分不清楚,有时候写字的时候,随手就写,不分辨对错。例如,把“安排”写成“按排”等。

3. 学生对识字写字缺乏兴趣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脑、手机已经普及到了每一个家庭,小学生在还没有走进校门的时候就已经熟练操作和使用电脑、手机了,久而久之,他们对写字失去了兴趣。对于汉字,他们根本不会花费时间进行记忆,更很少花时间去练习汉字的书写,绝大多数小学生把读书写字看成是教师布置的一项作业,他们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对于写作中出现的错误,他们也很少去关注。教师矫正的错别字,只是当时改了,时间一长,又恢复到最初的样子。

二、加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主要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对生字教学的编排实行识字和写字分离的方式。下面就根据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1. 重视认字和读字的教学

新课标要求学生识字,只需要认清字形,读正字音,在这篇课文中认识的字,在其他的语言环境中同样认识,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字都进行字形分析。新的教材选编的课文比较多,学生每天要认识的字也比较多,每天都会有新字出现,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认字的效率,教师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识字,比如猜谜语、编儿歌、作比较等形式。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2. 教师做好示范,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示范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忘记了儿童喜欢模仿的天性,忽视了示范教学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标提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为了落实并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把字写好,为学生的书写做好示范。如果教师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字,学生不爱写字都难。在学习每一课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地书写板书,尤其是遇到生字的时候,教师都要在黑板上规范书写,让学生进行模仿。提醒学生注意笔画顺序,指导学生要有正确的书写坐姿,走到学生中间去,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手把手地教导。

3. 注重识字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有的学生求知欲望比较强,在学前班的时候就认识了许多汉字,他们像画画一样学习写字,但是他们的书写笔顺是很不规范的,影响了小学生对汉字的正确掌握。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对于不会写的生字,用汉语拼音代替,等到时间久了,学生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于没学过的生字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表扬学生,可以激励他们认识更多的生字。例如:“愉快”这个词语,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和说话中经常用到,但是要在四年级的教材上才会出现,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提前学习这样的词语。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模仿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识字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模仿的习惯,可以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书写生字,在平时遇到不会写的字时,也可以独立地观察思考,养成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三、结语

篇4: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识字写字 教学改革 思考 对策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让学生逐步掌握自学写字识字能力,为将来的阅读与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识字写字改革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地位十分关键。

一、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问题分析

目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在不断的改革,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不少问题,首先,忽视识字与写字的关系,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并且笔画结构比较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极易识错或写错,因此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视汉字的正确写法与认识,还把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相分离。其实这是不合理的,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把识字与写字分开,学习汉字应该全面掌握其发音、字形和含义。其次,重视识字教学而忽视写字教学,忽视对学生识字写字兴趣与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识字写字的要求是,识字越多越好,不会写也没关系,教师重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而忽视对学生写字规范和习惯的培养,如有的学生执笔姿势、写字坐姿和写字笔画都不规范,对以后的学习都有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被动识字写字学习状态,无法积极主动参与识字写字学习。

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对策

1.激发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首先要增强小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思维方式不成熟,社会阅历较少,对很多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写字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合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其识字写字的兴趣,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运用汉字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艺术,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课堂比较枯燥,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可以运用猜谜语的方式,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字谜,让学生识字,然后在进行写字练习。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认识“碧”这个汉字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谜语“王姑娘、白姑娘坐在石头上”,让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认识“碧”字,从而能够加强其对该字的记忆与理解。

2.运用多种识字写字教学方法。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汉字都有其特殊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时,可以从汉字的起源进行教学,讲解汉字的来历,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故事来展示汉字的本意。几乎所有的汉字都是形声字,一半表意、一半表音,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能够默写记忆,还应该将汉字中的发音、字形与含义讲解给学生,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的效率,教师也可以运用歌唱、游戏、表演等方式讲解汉字,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写字识字教学,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抽取不同的偏旁,如讠、氵、辶等,让学生根据这些偏旁组字,写字,从而锻炼了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3.加强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训练。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识字快,但是忘记的也快,可以运用写字来增强对汉字的认识和记忆,加强小学生的写字识字训练。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汉字的偏旁部首规律或同音字进行有效教学,通过比较记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和掌握更多的汉字,教师对汉字进行归纳整理,为学生学习同类字奠定基础,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汉字中的规律比较多,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作业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识字写字基础,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提升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同音字这一规律,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如“你”和“泥”、“美”和“没”、“风”、“封”等,让学生在识字写字过程中也发现汉字规律,增加训练,从而提升识字写字的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科学合理运用识字与写字之间的关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学习和掌握汉字,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汉字,增加对识字写字的练习,提升自身是识字写字水平,为将来的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唐名刚.写字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 2014,03:120-122.

[2]孙晓军.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02:60-62.

篇5: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答: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理念仍然是“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一)小学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总目标是针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

(二)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建议

1.要充分认识小学低年级认一定量的字的战略意义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尽快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会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学生识字的速度比较慢,识字量比较少的话,就不能达到阅读的要求。时间长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不能满足的话,也会对今后的阅读产生一个阻碍,产生一个不良的影响。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2.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课程标准识字写字的基本理念是多认少写,认写分流,认写讲用,不是齐头并进,采取的是分进合击的思路。“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是符合汉语言文字自身规律的做法,它汲取、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但是,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对识字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课程标准在具体陈述“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时,明确提出来“认识”和“学会”两种不同的目标,继续体现了实验稿提倡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理念。3.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适当降低了实验稿中对第一、第二学段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写字量由“800~1000”降为“800左右”。又如,第二学段的写字量由实验稿的“2000个左右”降低为“1600个左右”。课程标准要求保持好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写字的姿势好了、习惯好了,字才写得好。写字的姿势正确还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写字是培养一个人心气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求中小学生打好写字技能的基础。写字是个技能,要写得横平竖直,写得端正,写在格子里面,写得正确。其次,是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应该开始写毛笔字,练名家书体,注重书法的修养,到了初中的时候应该写一点行楷字,适当地知道一点我们中国书法的源流,大致有几种字体,会喜欢一些非常好的名家书体。

4.降低要求,减缓难度,突出拼音的使用价值

根据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相应地对教学要求也要发生变化。另外,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难点,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表现在难记,以及拼读和书写要求高。所以,2001年版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作了较大的调整,突出对这个工具的使用。

(1)从“背诵”到“熟记”、从“默写”到“正确书写”,降低记的要求。

(2)从熟练拼读、直呼音节到准确拼读音节,降低拼读的要求。

篇6: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作者:冀建荣

在《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中提出“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的理念,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有感悟。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该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不够成熟,识记起汉字来就显得困难了。识字教学本身又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在加上传统的识字教学是以老师讲学生机械模仿为主,时间久了学生对识字失去了兴趣,不爱上识字课,完不成识字教学目标。所以识字教学也就成为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首先是“兴趣导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这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识字效率低主要是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不感兴趣。而在识字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原本单调、枯燥的知识与有趣的游戏活动相结合,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是“自信培养”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点,即表现欲很强,喜欢引起别人注意,喜欢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上我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现自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并予以鼓励,这样逐渐培养孩子的们的自信心。

最后是“拓展学习途径”

“识字”的社会资源极为丰富。学习汉字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我鼓励他们随时随地的主动识字。街上的广告牌、商品的包装盒、商标、学生爱吃的小食品袋上等,无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字源。学生学过的生字,未学过的生字,都会在这些字源上出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复习巩固学过的生字,又可以认识课本上没有的生字,扩大了识字量,也无形之间培养了学生的识字习惯。

篇7:就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某一理念

新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多认少写,认写分流,认、写、讲、用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分进合击”。其中“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这一理念对于低年级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识字,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找找朋友”、“组合生字”、“玩玩字卡”“叫字排队”、“送字回家”、“孪生聚会”、“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

我们要落实“多认少写”的教学理念,使识字教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从而促进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

二、关于写字,写字指导要到位,要加强板书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如果说学生认字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有时可以“无师自通”,而小学生写字,入学儿童大多是零起点,一定要“有师指导”。在课改实验中,有的老师对指导写字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这是软任务,教学时间不够,往往就是把指导写字和学生练字的环节省掉了;有的老师虽进行指导,但指导不利,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用展示写字的课件代替教师的板书。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字写不好,就没有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老师的板书字不好,就不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

从修订大纲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写字。强调打好基础,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体现了加强写字、提高写字质量的指导思想。

加强写字,一、从思想上重视。电脑时代仍需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这不仅是交流的需要,还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

二、要以身作则。语文教师一定要练习就一手规范、美观的板书字。

三、加强写字指导。对低年级学生,写字指导一定要到位。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写字、执笔姿势,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要边讲解边示范。而后让学生先描后临,发现问题,在评议中指导。随着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要鼓励学生说出写每个字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提高书写水平。

篇8: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误区一小学识字,记住字形就可以了

在教学一线,每天早晨,从一年级教室里传出较多的是这样的顺口溜:

门:一笔点,二笔竖,三笔横析勾,大门的门。

明:明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个日,右边是个月。

碧:碧是上下结构,王先生,白胖胖,坐在一块石头上。

很明显,此类顺口溜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忆字形,这样记,学生无暇观赏汉字之美,只一心想着怎样拆解汉字,组装后记忆。遇到独体字,如“门”无法拆解,就改记笔画。这样以字形记忆为目的肢解式识记汉字的方式,怎能符合课标第一学段所提出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的要求?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用顺口溜、儿歌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但是,在识字过程中如果仅仅是教学方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是远远不够的。汉字从起源来说是一种抽象符号,对具有一定言语水平但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字形的学习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难点,注重字形与字义的内在联系,是识字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所谓汉字识字,一方面要掌握有关字词的音、形、义各要素,建立相互联系;另一方面,要注意所掌握的字词的实际应用,以达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的目的。

因此,在指导学生识字时,要遵循识字规律,再辅以儿童喜爱的教学形式,那定会事半功倍。如上文说的“明”是会意字,则可以用“有日有月更明亮”这一顺口溜,将音、形、义三者对接,学生得形又得意。此类文字很多,如“三人众,力量大”(众);“不正就歪”;“一火灭”等。从学生心理来看,初识汉字的人,大多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点点画画组成的汉字,远不及图画、实物等形象、生动。如上文提及的“门”字,是象形字,在古代是指两扇门。在教学中,可从字形入手,辅以图画,再分别出示其古汉字,使学生“见门即知义”(图1)。

此类象形字很多,如“日、月、川、山”等,都可采用此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象形文字图画与现代汉字字形的关联,印象会更深刻。形声字“声旁表字音,形旁表字义”的造字规律,可使学生在熟悉了一个熟字后,用偏旁与字义相结合的方式认识一批字,也就是苏教版教材中的字串识字。如认识“丁”后,就有了“有火照得亮,有眼盯着牢,有口摇得响”(灯、盯、叮)。

形近字是识字教学中的难点,如能抓住形近字的不同点,巧编儿歌或顺口溜,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鸣—呜”这组字,可以编成顺口溜“有眼鸟儿欢乐鸣,无眼只能呜呜哭”。有些汉字可以利用部件来识记,如上文提到的“碧”字,如果仅用“王先生,白先生,坐在一块石头上”这一顺口溜识记则只能单纯表形,如再加上一句“共赏一片绿”,则形义结合。

如此识字,将学生认知规律与造字规律结合起来,不仅能优化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在这种积极状态下学习,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记忆效果良好,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悄然达成。

误区二识字教学,扩词越多越好

扩词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生字、积累词汇的必要途径,但扩词超量却不可取。部分教师集中抄写大量扩词给学生,表面上指向的是生字的积累与应用,但实际上是一种集中“识记”,学生是被“灌输”,而不是真正内化与应用,违背了低年级识字的规律。

苏教版教材倡导的“随文识字”理念,是让学生边阅读边积累,学过的生字在随后的课文与阅读中定会反复出现。从课程标准来看,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出现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一要求,强调的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而不是在“识字与写字”中积累词语。因此,低年级生字的巩固、积累,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遵循规律,养成随文识字、在情境中识字的习惯。

另外,超量扩词也违背了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适当降低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即由原来的“1600~1800”降为“1600左右”,要求写字“800”个。下调识字量,多认少写,是为“多识字,写好字”提供保障。在开始写字阶段,应注重基本功的培养,注重写字质量。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写字的训练上。但扩词就意味着学生要多读、多写,挤占了更多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负担。

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需要对扩词要有清醒认识,不要一味求多,而应适度又适量、不抄不写也不默写,只需口头讲讲说说,起到加强字义理解的作用即可。

误区三写字学会笔画就可以了

有许多教师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有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学会笔画就可以了。一年级上学期,学完拼音开始识字教学后就反复地练习笔画。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1就是“一到十”的识写,笔者教过多届一年级,深知学生在这一课中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字”,因学生对笔画、间架毫无概念,导致了他们只会像搭积木般地把字搭出来,生硬、呆板。

写字,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其次就是学会字的笔画,应先练好基本笔画,再写字。苏教版语文教材编排中将基本笔画的教学放在识字中同步进行,并没有将笔画单列出来集中教学,教材体现了分散难度,增强兴趣的编排思想。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第一次写字,就需要完成认识田字格、知笔画、写笔画、注意间架结构等多样任务,繁重的任务一年级学生不可能达到,只能用“画字”来应付。

笔者就本区域内的47位一年级老师作了调查,所有教师都认为:学生如不经过任何基本笔画的练习,直接书写汉字难度很大,书写质量差,孩子一开始有较强的挫败感,难尝写字之乐。有必要在一年级学生正式书写汉字前或教学汉字之初,适当穿插基本笔画的教学。这样做一是降低难度。对于初写字的学生来说,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并注意间架结构难度较大。如果学生提前学会了基本笔画的书写,他们写字时只需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分两步化解写字难度,有利于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和写字质量的提高。二是在基本笔画的书写中,学生能够学会运笔。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运笔方法,才能进一步学会经营结构,写出规范漂亮的字来。

那么笔画在何时练?怎样练呢?笔者所在的学校是这样尝试的。在拼音结束后,并没有直接教识字,而是利用2~3课时集中进行八个基本笔画的教学与练写。为防止笔画教学枯燥,我们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图文并茂、讲解生动。如:横的书写,先出示一张桥面图,让学生观察“横”就像桥面一样有略弯的弧度,而后辅以口令“顿———行———顿”来规范学生书写,这样有声、有色、有形、有法教笔画,帮助学生将枯燥的笔画书写化难为易。

为防止教师对笔画书写要求的任意拔高,基本笔画教学只安排2~3个课时,规定了基本笔画教学的要点:一是讲解基本笔画运笔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能初步辨别笔画的优劣;三是留下充裕的时间练写笔画。

练习笔画是一个长期而枯燥的过程,集中基本笔画的教学对于初写字的学生来说,只是一个了解笔画书写方法的“印象课”。当学生“知写法”后,就可以按教材的编排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练习提高。如:可在每天写字之前练写一、两个基本笔画,只需花费一、两分钟,耗时少、成效大,为写一手好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9: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识字;小学写字;教学措施

识字和写字是小学语文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当学生储备一定量的字词后,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他学科知识。但是我国汉字学习难度较大,教师识字教学方法非常枯燥,学生识字学习出现问题,学生会写大量的错字。正是学生对书本规范学习不到位,为了改变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窘境,需改革教学策略。文章研究小学认字和写字教学策略。

一、小学识字写字表现现状

1.小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识字过程比较枯燥,小学生天生好玩,学习耐力小。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一般都会基于第一印象和无意识进行学习。小学生敷衍看待教师布置的任务,被动去学习。对错字的改正,只是应付性改正,没有深入分析错字出现的原因。错别字改正之后,过段时间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2.小学生识记不够精准

学生进行生词学习时,学生没有对汉字结构和形体分析,没有加强练习,更没有边看边书写。因此,写完汉字之后,依然对汉字形体记忆不清。小学生写完汉字之后,也不会进行检查。因此,汉字书写不正确问题常常出现,识字能力低。

3.小学生对汉字的字义不清楚

学生对汉字认字时,不能明白汉字的含义。因此,特别容易对相近的字形和字义有误导认识。教师对学生的教学,需在识字上加大工夫,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学生指导不规范,对错字简单圈出,让学生自行改进。没有对汉字出现错误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学生汉字错误改正效果不明显。

二、小学汉字识字、认字教学策略

1.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根据汉字特点有选择性地开展教学

汉字表意为文字,能进行有色有色的教学,从形色、会意、象形以及指事进行教学。识字教学,根据汉字类型差异,开展不同教学。举个例子:象形字中,教师给学生讲解汉字的起源,使用简单的图画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对图和字进行认知和理解。汉字中很大一部分的字都是形声字,一半是表音字,一半是表意字。教师开展汉字教学,对小学识字进行归纳总结。这能提高教学效率,表面有错误问题出现。新课标要求,学生汉字学习,需从音、义、形方面进行联系。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可以使用表演的方式,使用儿歌的方式以及编谜语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会高涨,加快对新词的认识。

2.提升识字课堂的活跃性

汉字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效率低,课堂枯燥较严重。活跃课堂学习,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材中一般都会有大量插图。教师要善于利用课程优势,给学生进行生动、有序的讲解。小学生对图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他们喜欢动漫图片,学生的汉字学习记忆会更深刻。因此,教师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教学,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猜谜语方式,让学生进行汉字编写,在娱乐中学习汉字,这对学生思维学习有重要影响,给学生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课程学习活跃度高。

3.教师重视写字教学

教师将写字教学作为工作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不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字,还让学生明确写字的正确姿势。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写字姿态,及时改正错误,让学生明确写字姿势好的优势。教师可以将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写字姿势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开展基础练习教学,对重点汉字结构、章法以及点画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如何才能将汉字写得更好。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书写速度要跟得上,有时间限制。相应的限制,能够让学生对更多的词句掌握更深,加强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教师要明确识字教学工作需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进程中,教师善于使用直观道具。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教师给学生演示,学生亲自操作。

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九年义务教育不断普及,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语文学习能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新方法,才能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艳超.小学语文教学识字和写字理念坐标找寻改革新法的原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参花,2013(14).

[2]靳长影.全面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识字和写字教学理念,全力提升语文教学质效:谈新课改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1(58).

篇10: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要求会写,认写讲用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分进合击”。其中“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这一理念对于低年级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学生刚入校学习会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如果识字速度比较慢,量较少就不能达到阅读的要求,时间长了,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就会小了,也会对其今后的阅读有影响的。研究资料显示,现在小学生大概认识1200字就可以阅读儿童读物了。汉字需要在很多不同的语境中反复地体会和认识,学生才能理解并使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喜欢汉字,从而产生识字的愿望。如,利用音像、动作、情境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 系,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记字,以加深对生字的第一印象。有的老师在教蔬菜、水果用字时,让学生对照实物看标牌,看看、摸摸、读读、认认,甚至尝尝,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记字。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缺的补充。寻找一些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儿歌、童谣、童话、寓言等读物,鼓励学生去诵读、积累。学生认出读物中的字会产生自豪感,会和同学相互比赛这个阅读材料中谁认的字更多,遇到不认识的字赶紧注上拼音主动识记。长此以往,能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动力。我们要落实“多认少写”的教学理念,使识字教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从而促进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

篇11: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交流

各位老师:

下午好。

在语文学习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打好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我今天将结合具体的例子向大家分享基于课程标准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识字教学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呢?我认为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喜好来让每个汉字都充满童趣。

1、游戏激趣法。低年级学生爱玩是天性,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开火车”“玩转盘”“摘苹果”等游戏都是我们在识字课堂上经常用到的。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使用规范的游戏口令,如:老师说:小火车、开起来,学生就说:呜呜呜、开起来。规范的游戏口令能让课堂在活跃的气氛中也井然有序。

2、顺口溜激趣法。顺口溜琅琅上口,是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文字样式。我在教学中就经常创编顺口溜来教学识字,先老师示范编,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编。如在教入学准备期的“问”字时,我就说:口进门,问问问。孩子们跟着说几遍就记住了。然后在教“会”字时,有的学生就自己编了顺口溜说:人在云上走就是会。在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中,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肢体动作激趣法。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肢体表演也能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汉字的印象。如在教入学准备期的“小”时,我让学生学着插图的样子做做动作,然后让他们在做动作的时候和字形进行比较,这样用整个身体来记住的汉字一般都会记得很牢。

(二)灵活运用“音、形、义”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我们在教学生识字时不能面面俱到,应该针对每个生字的不同特点,确定其“音、形、义”的教学侧重点。例如:第36课《比尾巴》,侧重于字形记忆的为“鸭、比、长”,教学过程中可以描一描,写一写,尤其注意“比”的笔顺是横,竖提,撇,竖弯钩。侧重字音教学的是“尾巴”一词,要指导读好“巴”的轻声。侧重字义教学的是“长”和“短”,学生

要知道它们是一对反义词,其中“长”的笔顺可以通过板书渗透。通过部首记忆法可以学习“鸡”和“鸭”,“伞”字可以通过结合实物或画简笔画形象识记。

(三)恰当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常用的识字方法有:

1、加一加,如:日+月=明,小+大=尖。

2、减一减,如:草—艹=早,打—扌=丁。

3、换一换,如:“娃”的女字旁换成虫字旁就变成了“蛙”。

4、猜字谜,如:又在一村——树,三日——晶。

5、数笔画,如:“方”的笔画是点,横,横折钩,撇,共4笔。

6、结构分析法,一般采用偏旁部件来记忆,如:“打”,左右结构提手旁,右边是丁。

7、形声字识记,如:“蛙”,“娃”等。

8、联想识字法,如:“尖”,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

9、形象识字法,如:“日”、“月”等象形字,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象,认识事物特点,找出象形字与图形的相同点,然后记住它们的字形。

10、结合生活识字法,如:看电视,在电视中找汉字,或者轮流发作业本,以便认识班级学生的姓名。这样收获一定不小。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联系、加深记忆”,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生字的字形记忆。同时还要注意阶段性复习巩固,设计和借助“语文快乐宫”中的识字活动,帮助学生将已学的生字根据构字和读音特点进行归类,适时归纳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辨析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

二、写字教学

(一)讲究科学方法,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1、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顺规则。要想让学生写得好,就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笔画的名称和书写方法,并反复练习,把这些变成学生的写字技能。

2、培养学生“读”字的能力,把字写端正、美观。“读”字就是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后,准确把握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再写。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三步教学法。

(1)看字形。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字形整体感知。如“地”字,左窄右宽,第一笔横在横中线上。

(2)析结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弄清字的结构及关键笔画。

(3)记位置。在写字教学初阶段,要指导学生记住一些关键笔画的位置,以田字格的横中线和竖中线为标准。如“中”字的一竖就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关注“双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此处应围绕“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来展开)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的。

先强调正确的握笔姿势:(1)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拇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2)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第三关节和虎口之间。(3)食指和大拇指捏笔时中间呈椭圆形(4)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接近一寸。

正确的写字姿势,基本要求是做到“三个一”;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面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在学生平时写字时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及时评价。通过不断地要求、监督和激励,帮助学生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书写习惯。

(二)运用表扬、鼓励机制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1、口头评价

这是一种比较随机、灵活的表扬方法,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运用。在每一节写字课前,我都会利用几分钟对学生前一次的作业做一个简单的肯定性的评价,表扬那些写得好的或有进步的同学。这样学生写好字的愿望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2、画星评价

我在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时在写得好的字上会标星表扬。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容易满足,所以我都是以表扬为主,然后只挑出一些主要的毛病让他们加以改正,每次指出的缺点不宜过多,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3、集卡评价

这是对学生进行鼓励的一种机制。在写字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评价的:每次写字被评为有进步的作业,奖励一颗星;被评为优秀的作业奖励两颗星。学生集够了10颗星,就可以得到一张设计精美的“书写卡”;集够三张“书写卡”就可以换一张“小小书法家”的奖状。在这个集卡前进的过程中,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很高,都希望自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三)举办各类活动和比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1、举办多种形式的展览

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如:课堂上,我示范写之后,会让几名字写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字;平时,作业完成优秀,字写得漂亮的作业本我会贴在黑板上展示;还会专门准备写字纸,给几名字写得好的学生写作

品,以学过的字词、诗歌为主,然后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进行展览。这样能激发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举办各种形式的书写比赛

(1)做作业时进行生生之间的比赛。如同桌之间的比赛,看谁进步大。

(2)师生之间的比赛。即在每次作业时,老师和学生同时写,作业完成后,写得好的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批改老师写的字。

(3)每个月在班上举行一次书法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向获奖学生的家长发“喜报”,也就是奖状。

上一篇:招领启事的格式及范文下一篇:公司上市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