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2024-07-30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共7篇)

篇1: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蔡振磊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核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合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实现了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性变革。《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解读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无疑是我们当代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并接下去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人的本质

作者简介:蔡振磊(1987—),男,福建石狮人,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是我们回答“斯芬克斯之谜”必须面对的。从人类拥有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对于自身尤其是自己本质是什么的追问和思考就没有停止过。卡西尔曾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P3)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合理的研究成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作为马恩唯物史观奠基之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书中论及人的本质的内容,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环。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6-67)这个前提不但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探寻人的本质的根本立足点。现实的个人,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一般人”,那种仅仅只是感性直观的人,只是作为一种感性的对象。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的立足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抽象的类的存在物转变为在现实之中、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去真正地触及何为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之前的众多学者将理性、自由,抽象劳动等当成人的本质,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的本质,实质上是没有认识到这些只是“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对(P73)立性的外观了。”[2]

那么,现实的个人是什么呢?现实的个人,首先必须是感性的存在,是自然万物当中的一份子。“全部人类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

(P67)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但倘若仅限于此,远不能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P71-72)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这意味着物质生产才是现实的个人最为重要的特质,是 1 了解在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人的本质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变化发展的关键。在《形态》中,马克思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将其看成是造就人的本质的根本途径,而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现实的个人的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要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而且在受条件所限的同时,人也在影响、改变着条件。此外,现实的个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要进行各种交往,进而形成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同生产力一样不断地积累,并由下一代人所继承。现实的个人,是无法脱离也不可能失去社会属性的。因而,在探寻现实的个人的本质的时候,借由社会关系来说明亦是不能绕过的一环。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作为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完成了人的本质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甚至可以说将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引入到实证科学的领域。用《形态》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即“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P73)[2]

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命题的提出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第三个命题——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他们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

(P514)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3]需要作为人的一种天性,是人本身的最重要自然属性之一,反映了人类无论怎么发展,归根到底始终还是自然界的一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动物界的一员。对此,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将人的自然属性用兽性来指代,说到:“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P442)异。”[4]

需要,是根源于生命有机体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状态,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选择的反应能力,不同生物间彼此具有独特的需要和需要对象,从而使它(P199)们互相区别开来。[5]作为自然界生物体最高存在形式的人,研究其需要的特征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是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性一环。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分为两种。其一是为了能够生存,对于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的需要;其二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以及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引起的新的需要。特别是“新的需要”,成为了人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进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促使历史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在原因。“新的需要”成为了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它体现了“人的需要”是能够发展的,而非其他动物那样往往只停留在吃喝繁殖等简单的生理需求上。人之所以会进行生

(P9)产实践,形成社会关系,需要是其内在的动力,即“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6]这一命题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了人自身的内在需求,对于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三、偶然的个人和有个性的个人,是人的本质的两种外化结果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说:“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

(P122)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2]这里所提到的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就是现实的个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进一步地说也就是人的本质的两种外化结果。偶然的个人,是指个人受到外界偶然性的制约,从而无法从事自由自主的活动,其所对应的是马克思人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对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即伴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不断 2 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由直接交往变成以物为媒介。在这一阶段,各个人之间并不相互依赖,而是通过交换集合在一起,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实际上已经实行了分工,此时的统治必须采取物的形式,通过某种第三者,即货币。在普遍的交换中,个人似乎是非常自由的,因为交换使个人有了摆脱固定的身份的可能,他不是生来就已经确定了的,个人有塑造自身的自由空间。然而实际上,个人的这种交往活动却是以牺牲自己丰富的个性为代价的。[7]偶然性最为突出地表现在分工上。此时,分工对人来说成为了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迫使任何人都只能活动于一个被强加的一定的特殊的范围之内,无法从自身的意愿出发去选择和从事工作。这意味着:“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P85)人。”[2]有个性的个人,则是指从事自主活动的个人,其所对应的是人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阶段,是对偶然的个人的扬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

(P129)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2]自主活动,不单是不再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以及对生产力的全面占有,从而达到生活资料的极大富裕,个人不必为失去生活资料而担心,可以自由自觉地选择个人的工作。在这个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将重新驾驭物的力量,分工将被消灭。因此,“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

(P85)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现实的个人,也就从偶然的个人发展到有个性的个人。

从《形态》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与其说是定义,不如看成提供了一种考察、分析方法。他提出要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和物质生产方式中,以现实的个人为立足点去研究人的本质,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地生成、变化、发展。虽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由于受到所处时代条件的限制,在某些方面同我们当代的理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能否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所具有的突破时代界限的价值,尤其是他强调的要从现实生活和现实的个人出发的唯物史观的立场,时至今日依旧值得我们去借鉴,对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的本质,解答“斯芬克斯之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李志.论马克思的“偶然的个人”概念及其扬弃[J].哲学研究.2005(2).本文已载于《学理论》,2011年第23期,第27-28页。

篇2: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关于人的问题,其核心便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问题历来是先哲所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他们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种种有价值的见解,但总的来说并未科学地解决此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超越前人的哲学,在于它总结了人类认识史的成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解释了人的存在,从而创立了真正科学的人的本质观。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点最初体现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他针对黑格尔把国家职能归于国家观念的唯心主义观点,从唯物主义立场明确指出:“特殊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征。”[1]

之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异化理论时对人的本质作了进一步探索。他把劳动看成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并对其作了历史的考察。文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有生命的个人首先必须能生活下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

马克思在将人理解为进行物质生活活动的人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揭示到:“人的本质体现在人的需要上。”“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生产。”[4]即是说,人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是因为人在求生存的劳动中,需要靠联合起来的力量和集体协作以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因此,生产关系只是许多个人在生产领域为了合作而结成的联系,是“许多个人的合作”。[5]人们为了合作目的而进行的社会分工在社会联系、劳动关系中越来越被强化和细化,并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直至浑然一个整体。之后,随着他对政治经济研究的进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自然人的人本主义观,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成熟的标志,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不限于“类本质” ,即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从人的社会性与实践性等多方面来把握。至此,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已昭然可见。由此看出,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积极成果,逐步摆脱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人的本质观。提炼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人具有社会性。正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是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纯粹抽象”的人。”[7]列宁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前加上了“一定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定语,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在其现实性上”一语的真实含义。即是说,人的本质只能由“一定具体条件下”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而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是某种社会关系,而是“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精神、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如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等等。

2.人具有实践性。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8]这里讲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实践。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看法,也是以“人的本质是劳动实践”为理论前提的。

3.人具有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9]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属性。正因为人的主体性,人的类本质才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8]而劳动正是这种本质的内在规定。

4.人具有历史发展性。马克思认为,人是历史的人,其本质是历史的本质。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的本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指出:“各个人借助进行生产的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10]这样,由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会永恒不变,必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变化发展。

总之,马克思对人的几种属性的论述是其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是进一步理解人的本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重要依据。任何人都有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历史发展性几个不同侧面的规定性,几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现实的人”的本质。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逻辑起点

“以人为本”虽然并未在马克思著述中被明确提出,但从其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来看,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理念。人的本质观为“以人为本”提供了必要性论证和内涵支撑,为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第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为“以人为本”理念提供了必要性论证。他指出,人之所以能够作为 “和动物区分开”的、“万物之灵长”而存在的群类,关键在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社会必须创造各种条件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服务。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目的和一切工作的归宿。对于作为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个体,也是如此。作为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人,他要寻求个体本质力量的丰富和发展,要求社会为之提供以人为本的环境和条件,要求成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目的,要求个人价值得以体现和发展。可见,正是为了人的本质的实现和发展,才要求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为“以人为本”理念提供了内涵支撑。人除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别于一般动物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正是社会性和实践性使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从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可以得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的结论。人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离开人就无所谓社会的发展;人也应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因此,社会历史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给予重视,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目的地位给予肯定,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确立人性化的尺度,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总之,一切工作围绕人,服务于人,为了人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中“以人为本”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是哲学上对人所作的最高层次的思考,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教育人提供了正确视野,而其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思想,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目的是参与促进人的本质的生成,而人的本质的生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人的内心世界,改变人的思想状况和思维方式,提升人的修养和道德境界,参与构建人的精神家园,它是人的本质生成和发展的灵魂。离开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个体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健全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到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第二,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现实性和针对性,关注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环境。由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无疑被社会打上了各种或深或浅的思想烙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影响较学校教育具有广阔性、即时性、暗示性等特点,而大学生所具有的无固定职业和社会责任、价值取向不稳定、心理求新求异等特点,使得社会影响在大学生中容易产生“一拍即合”的传播效应,继而内化为思想意识,这种由社会影响而形成的思想意识也成为学生对学校教育进行评价的参照系。

在社会的动态发展中,总的来讲积极影响居主导地位,但当今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对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也不乏消极影响。市场经济在对个性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给予充分满足的同时,也诱发了拜金主义、个性泛滥、个人主义;对外开放在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外来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打破地域界限、扩宽人的视域的同时,也给某些文化霸权主义者倾销错误的文化意识,进行恶意政治宣传开方便之门。这些消极现象,容易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学生存、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对社会和人生的各种价值观正处于“试误”和引导形成阶段,缺乏科学的判断能力。个人需求发展的超前性与自我满足能力发展的滞后性形成强烈反差,此时,恰恰是社会上那些最具诱惑性的事物最易满足其即时、庸俗的感官快乐。可见,必须充分重视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加强防范教育,提高其辨别力,及时进行转化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抵制消极因素的影响,加强积极因素的作用。

第三,人的实践性决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应注重实效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践活动,始终参与了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发展,这是由人的实践性决定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和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实践二者共同构成了实践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改造其精神世界的实践,为人的本质的形成提供了教育保障。一方面,因为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既统一又相互矛盾,人的社会性反映为社会性需要,受实践能力和实践关系的制约;人的实践性反映为实践性需要,受社会关系等条件的影响。二者往往不能协调一致,种种矛盾使人困惑,反映在认识和行动上便产生了各种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向。要解决二者冲突,最根本是靠实践手段调整现存社会关系以满足人的需要。但实践又离不开思想调控,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引导。没有思想调控,社会就无法运行,人的本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也无法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人具有实践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人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吸收教育主体发出的思想信息,调控内心世界,改变既有思维方式,提升精神境界。

其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归根结底要由人的实践来检验,教育者必须善于在实践中了解教育对象,从具体生活中把握教育对象,通过实践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单纯灌输或只重形式等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因而,教育者应寓灌输于活动、寓事理于实践,通过现实教育,使受教育者模糊认识变得清晰,过激思想得到纠正,实现社会规范向内心信念的转化。应引导教育对象投身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实践中做到知行统一,促进人的本质的完善。

第四,人的主体性和历史发展性决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为大学生的自我塑造与发展创造条件。人的本质决定了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是学生,是为了学生的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否认学生的需要,而是要使学生认识到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正确对待二者的矛盾,引导其在不损害他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从该原则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必须认清学生的主客体二重性,尊重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主体性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塑造与发展。

篇3: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一、自然的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1932年,在苏联出版历史考证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它的第一部分第三卷是以德文原文出现并附以标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无数学者研究马克思热。《手稿》主要研究德国哲学、政治经济学,但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人的本质的思考。

众所周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也受他们的影响,但不是全盘接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等于自我意识”,[1]他将主体人和自我意识等同,从而陷入一种纯粹精神的死胡同。在写作《手稿》时,马克思已彻底从黑格尔转到费尔巴哈。他承认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手稿》中,他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马克思在此所言种的整体特性、类特性时,意指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这种生命活动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试想,如果没有自然界这个外在的大环境,也将没有人类的出现。“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这就说明人无论是在生存状态上还是生活状态上,都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首先是作为自然本性而存在,这个自然无机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必须依靠自然界。“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5]所以说,马克思所言的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基于此,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让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是自为地存在着的(自为:指人类改造对象自然界的现状),这种自为恰恰就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表现形式。上面所讲的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可以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显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这种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使人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有效地改造自然,为人之所用,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据。

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本质的自然的人性,表明人离不开自然、依赖自然。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不过,处在自然界中的人可以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去改造自然界,这是其思想的核心。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此刻的马克思讲人的本质仍然带有抽象性、纯自然性特点,但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过渡时期的著作,已经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线索和思想轨迹,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的人: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果说《手稿》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全面性批判,那么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6]的《提纲》便是他对费尔巴哈关于抽象的人的本质进行全面彻底清算的著名论断。

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作了不到一千五百字的《提纲》,但它给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提供了巨大的价值。《提纲》总共十一条。开篇第一条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至此,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全部唯物主义的缺陷,已走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桎梏。费尔巴哈只是直观地认识对象而非辩证去理解,在对人的理解上所表现出来的直观性、抽象性等,同时还孤立地、片面地理解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应当从主体方面、实践方面去理解,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拉回到具体的生活中。正是由于此原因,“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7]也就是说,离开历史背景,将宗教归结为孤立的个体——人的类本质,把宗教看作是人的本质特征。“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句话充分概括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即:费尔巴哈所认为的“抽象的人”乃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这与宗教无任何差别,他所认为的宗教感情原本是社会的产物,抽象的人也有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然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绝不是某一个人具有的抽象特征,而是在现实性条件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人贵能群”表明人更是社会存在物,人具有的社会历史性正在于实践。这与上文所讲的《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前呼后应。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成为后世学者研究马克思人的思想的渊源,它是对《手稿》中所讲的自然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延伸而非否定,也是马克思研究人的思想所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从追随费尔巴哈到全面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的转折。《提纲》将人从天上拉回人间、拉到现实生活中,强调现实生活中的人由实践及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不再仅限于自然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性、历史性地变化着、发展着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思想的伟大创见,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场重大的变革。

三、现实的人:人类诉求的需要

可做这样一个譬喻,如果说《手稿》作为一个肯定性的表达,《提纲》作为一个否定性的描述,那么《形态》则是否定之否定性的解读。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形态》,首次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一)发挥《手稿》自然的人的本质

上文《手稿》所提到的是,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进而可以自由自觉地活动,但仍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形态》发挥《手稿》中自然的人的本质并完全否定了费尔巴哈思想。“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0]此刻,马克思、恩格斯已抛弃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思想而从现实的人出发,从抽象到具体、从虚幻到现实,正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说,《手稿》中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形态》更注重人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0]当然,马克思并未否定人的自然本性,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正是人为了满足最基本的吃、喝、住、穿等生存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0]这个现实的人能够生活的前提——创造历史: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这也就不再是《手稿》中单讲自然性意义上的人,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现实的人创造的物质条件。诚然,历史的前提无疑是人的肉体组织和自然,只有在此基础上方可谈物质生产活动,而历史的起点不同于其前提而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了能够生活而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所以,在此马克思已超越了《手稿》中的人与自然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二)丰富《提纲》社会的人的本质

上文《提纲》所提到的是人的社会本性。一句经典定义概括出了人的本质特征。后来在《形态》中,马克思对《提纲》中人的本质的定义作了具体说明并丰富发展。“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0]马克思讲现实的人,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将社会关系的内涵更加明确化和丰富化。他认为,人的本质不但具有自然本性,还具有社会本性,更是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统一。“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4]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有两种,一是生存需要,即满足吃、喝、住、穿等物质层面的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共同性质;一是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这种“新的需要”是建立在物质需要层面上的精神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差异性质。需要的增长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类无论怎样发展及发展到何种程度,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使他们无时无刻在社会关系中交往,这已突破了《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的需要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并认为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使社会关系更加具体、丰富。

综上所述,《手稿》《提纲》《形态》作为马克思青年时期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丰富、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手稿》中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提纲》中考察了人与社会的关系,那在《形态》中,人的双重性特征决定了人同自然、同社会时时刻刻都联系在一起。现实性的人,其需要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体现,人的劳动总要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离开社会关系,劳动无法运作。也只有在劳动和社会关系中方可满足人的需要。诚然,离开了人的需要,一切劳动、一切社会关系就变得毫无价值可言。所以说,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三种表达是内在统一并循序渐进的。这对于后来的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人学思想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通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探讨和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摘要:自古以来,纵观人类思想史,关于“人是什么”及人的本质思想的探讨不胜枚举。青年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思考中首次作了科学的界定。本文基于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先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的本质,即“自然的人的本质”“社会的人的本质”“现实的人的本质”。通过对三个层次的论述,分析、比较了自然的、社会的、现实的人的辩证统一,回归经典原著对其进行思想梳理,从而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

参考文献

[1][2][3][4][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0+53+52+52+104.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3.

[7][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7.

[10][11][12][13][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23+31+29+32.

篇4: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关键词:人 全面发展 劳动 生产力

【分类号】B038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马克思在《形态》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即人作为生产劳动主体的思想。人类历史以人为核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只有个体的人的存在,才可以去谈组织、社会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形态》正是基于人与社会及自然发展的层面,主要说明人的全面发展经历了从萌芽、产生和发展的逐步深化的过程。那么,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呢?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最低层次的发展。今天,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如何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呢?

一、劳动直接促进了人的发展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劳动过程中,人逐渐的懂得怎样去制造生产工具,知道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打算。正是通过个体取得的一点一滴的小成就,才有了人类社会一步步的走向文明和进步的大成就。

(一)人类的诞生。马克思认为,人类的诞生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人要获得生存就必须要保证自己可以吃得饱、穿的暖,这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个体的人通过劳动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创造了财富,所以,我们说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的一切。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人的一切活动,除生理本能活动以外,都可以说是劳动的因素,或者说是实践的因素。

(二)人类的发展。人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劳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一切物质财富,也间接的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生产劳动在整个劳动过程中有着无可代替的位置,生产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来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最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就是各种具体劳动,这里讲的具体劳动是能够生产使用价值或产生效用并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人类的这种具体劳动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作为劳动也是人类独有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财富,满足了人类自身的需要也是体现了人的价值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具体的劳动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一个自由全面的发展。举例来说,一个医生在救死扶伤的劳动过程中也获得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一个医生的全部价值。生产劳动是劳动的一种,它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人作为生产劳动的主体在不断的改变着整个世界,也就是“人化的自然”,从而获得人类自身的文明进步。早期,人们只是为了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所以那个时候的生产劳动也就只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生存需要,并没考虑到对人的价值的作用,不过我们今天看来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劳动几乎无处不在。首先,衣食住行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劳动。因为有了生产劳动,人才有足够的财富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其次,环境与人不可分离。人离不开其生活的范围,同时人也离不开他所生存的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通过劳动去获得生产资料获得生存也获得发展。“人与动物的生存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决定着我们只能用人的方式,而不能用动物的方式来把握人[2]。”再次,人的发展与自身的能力。马克思很关注人的能力的发展,他认为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容,换句话说人的能力就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必须不断发展,而人永远是这个社会的主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要不断的去总结、去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形态》从理论层面给了我们一个理解人全面发展的良好开端。“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3]。”

二、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推动力的作用,人的发展也不例外。置身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在推动着人的发展。

(一)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呢?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也就是说,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则是生产力要素中唯一能动的因素,这样人和其他动物就区别开来了,主要由于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要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作为媒介。“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内部的诸要素、诸领域不是偶然的堆积,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结合,其发展必然是一个合规律的统一过程[4]。”在劳动过程中,人的需要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不断扩大,因此,人们进行劳动的动因在客观上是永恒的;生产力就是这样在人的劳动中不断向前发展,并且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生产力之所以必然要发展,是由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经常不断地产生和解决这一客观的必然性所决定的。生产力诸因素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结合起來,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之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唯物主义地理解社会发展的关键。当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那么简单的劳动就是为了满足生存;当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资需求,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满足这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就是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工业化的推进,我们只需投入很少的劳动就可以用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而大量的劳动则是用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新需求。人们温饱问题的得到了较好的满足以后,各种各样的新需求的增长,比方人们生活好了以后想到娱乐健身活动等,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当前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会也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这些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那么难以实现。在理论层面上,我们应当看到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正确性、合目的性及规律性,同时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基本思想,避免片面性地、教条式的理解,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实践中出现片面化、简单化、教条化的错误。endprint

(三)时代背景。现代社会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商品化、市场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社会生产力获得全面发展,人们物资文化财富迅猛增加。无论什么条件下,人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生产物资资料的人,那么围绕着人这个主体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分工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在《形态》中提到了分工发展的三个阶段:部落所有制时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和等级的所有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一定的生产方式去获得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前进,人在世界上的一切进步活动都不仅仅是追求真理,而是要通过掌握真理去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人类自己以及其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人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科学手段创造发明不断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从抽象意义来说,人在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状况,也就是在这种改变中体现和实践着人的价值。“某一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5]。”当然全球化的过程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比如,有些人盲目的追求物资享受,沦为金钱的努力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能得到实现,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些不利影响又迫使人们深思和寻找新的实现人的真正本质的路径。

三、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去看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用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去看人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人的本质的实现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却不等于说社会主义本质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一种制度,它的内涵丰富,涵盖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方方面面,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只是基于人的角度来回答“什么是什么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因此不能以偏概全。“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来看历史,生产力与人的活动是分不开,人的活动的结果一经产生就成为既成的生产力流传下去,生产力是不断积累的,每一代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是在前人活动的成果上进行的,都是对前人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这一点,人类才能获得加速发展,历史才能不断进步[6]。”

在当今社会,人的本质的实现仍然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并以此来建构我们的制度,发展我们的能力,提升我们的理想境界,努力让人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能动承担者,人的发展的全过程既受既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制约,又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选定不同以往的社会环境、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增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力度,积极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综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劳动开始又回归劳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探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有着积极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3][5]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2003.

[4]肖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出版.1991(2).

[2][6]干成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意義[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篇5: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异化的终结思想的腾飞--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观

异化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一把钥匙.随着马克思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他逐步放弃了这一提法.<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异化观的收官之举.在他以后的著作中就很少再提及异化概念.在<形态>中他为这一观点作了最为科学,最为详细的解答.他在这篇文章中对有关异化的产生、前提、根源等问题的解答作了一定的分析,并以此来考察当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作 者:余波 李勇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8(4)分类号:B0-0关键词:异化 马克思 前提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篇6: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吴亚旗 201310810 何为人的本质?何为人的生存价值?尽管哲学史上许多大家都对此类问题有过卓越贡献,但到目前为止,该问题依然是哲学领域中的“老大难”问题。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阐发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伴随着哲学变革的曲折历程,他先后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尤为凸显。

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是自然存在物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尤其是宗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不乏有关于人的本质的各种表述,黑格尔推崇理性,认为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将人的本质外在化,在超人的绝对理性中去寻求人的本质。激发马克思破开理论死结的人是费尔巴哈。马克思告别青年黑格尔派后,曾做了一阵费尔巴哈派。费尔巴哈正确的看到,虽然理性主义怀疑论有效廓清了基督教神学的迷雾,但它割裂人的意识与人的现实存在,又钻入了经院哲学的死胡同。自我意识在理论上仿佛孤悬在虚无之中,现实的人却与万事万物打成一片。然而,尽管费尔巴哈人本学的真正贡献在于“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撑了理论的基本原则”,但他本人却并未充分重视这一点,其结论只是停留于对人的自然存在和本性的解释上,未能进一步达到对人的社会存在与本性的深入把握。因此,费尔巴哈所谓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其实并不现实,最终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但是费尔巴哈指出了人的本质就是人本身,这就吧宗教批判变成尘世批判,把对天国的批判变成现实的批判,把对神学的批判变为政治批判。

马克思充分肯定并发展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本质”的命题,由于早期马克思还处在费尔巴哈光环的笼罩之下,因此他就不可避免的要用费尔巴哈的论断来表述自己对人的本质的见解。“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的这句话不仅重述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而且还进一步明确表达了对德国宗教批判的人学意义。当时马克思内心的真实写照恰恰对应了费尔巴哈宗教批判所展示的唯物主义内核与内蕴的“人的高度”。

虽然“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表述不甚精准,但在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对当时德国宗教批判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也成为一切刚刚接触到人的本质问题所不能绕过的门槛。人的本质要素可以有很多,但是人的最高本质不可能存在于这些要素中,因为这些要素并非人类独有。人的最高本质只能是潜藏着丰富内涵的总体性的人本身。

二、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是实践存在物

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人的本质”和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论断,迈出了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的第一步,虽然它只是确定了人的本质的居所和出处,并未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后来,费尔巴哈在不断地对人的本质的具体研究中,把人的本质首先定位于“类”。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本质就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共同特性。费尔巴哈把类本质定位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正确的,但是他仅仅把类理解为单个人的相加,他把意识、理性、意志和爱当做类本质,无疑缺乏严格的根据和论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其类本质做出了新的回应。在通过人的活动即存在方式来把握人的“类特性”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升了对人的本质思考的境界。

人的存在体现于人的生命活动,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从揭示人的自觉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差异入手,首先肯定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如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者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然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民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的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正是人自己生产的物质生活这一点,至少从两个方面,证实了人类特有而不同于动物的生命存在形式:一方面,就活动的内在根据来说,人与动物有着根本不同的尺度。人类活动中内在地具有的两个尺度,实际上客观的决定了人类活动所特有的自由自觉的性质,奠定了它的基础,同时也规定了自由自觉的内涵与范围。另一方面,物质生产劳动显示出人类活动具有高度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特征。由于人可以在意识中将自己与自己的活动相互区别,使他的生活成为他可认识、可改造的对象,就使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具有了完整的现实形态,成为一个不断变动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并未满足于用人的“类特性”来说明人的本质,更未把由此得出的任何直接结论宣布为人的本质的“定义”。事实上,马克思一向只是否定人们对人的本质所下的各种武断的定义,他自己并未对人的本质下过简单抽象的定义。总之,人是实践存在物。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界定之所以区别前人的界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认为人不但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实践特性。马克思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生产着自己的观念、思想等,但同时他们也受着自己现实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制约。为此,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物质生产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的存在过程。由此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存在物。

三、人的社会关系与人的价值——人是社会存在物

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人在生命需求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所以他找不到人的本质的科学源头,因此不能在人的实践和进化中进一步揭示人的深层本质,至此费尔巴哈的资源已经枯竭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用自己的类本质概念与费尔巴哈分道扬镳的同时,开始转向对人自身的本质研究,向具体的人的现实性靠拢。人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视野中,现实的人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既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不论是关于“自我意识”的人,还是具有“宗教感情”的人,都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在进行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也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和自然界发生关系之外,人们为了能够进行生产,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活动。马克思追溯历史发现,个人越是处于生产活动中,就越是不独立,就越是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全面发展的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是服从于他们的共同的控制的,这种个人是历史的产物。由此可知,现实的人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

人的存在与本质的社会现实性,不仅是理解一切价值的主体性和尺度的根据,也是深入理解人的价值的现实形态的关键。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则持有一种价值的“关系说”或“实践说”。在它看来,价值不是外在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某种先验的神秘的现象,它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可以将价值理解和规定为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特定的质态——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统一质态。总之,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离开社会关系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其实是一个假问题。

所谓人的价值,应该是指人的存在和行为在社会关系中对于人的意义,也就是人对于人的意义。“人对人的意义”具有无限多样化的内涵。在现实中,无论作为客体还是主体的人,都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总之,具体的探讨人的价值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的本质和根本存在方式,从人对人的关系入手,明确价值的主客体,分辨人对人的多样化的价值。

四、“以人为本”的存在论和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规定,对于今天以人为本大背景下的中国人也颇多启示和激励。关于“以人为本”,从存在论方面说,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性的“实然”因为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存在和发展,人的世界就是以人为本的世界。历来人类以非人的神物为本,发展到以人间的强势群体为本,再发展到以全体人民群众为本;从已实现人的某些片面需求为目的,到逐渐走向以社会和自然相互协调、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都一再揭示了“以人为本”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实然和必然的事实。

从价值论方面说,“以人为本”意味着“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实现着和享有者,任何事物的任何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人的价值。人以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又以自身的创造为手段。无论是为我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为他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其实质都是人通过创造包括自身在内的“产品”对不同层次主体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因此,马克思所谓以人为本,不是实体思维下哲学家们的美好愿望或神秘体验,而是关系思维下主体为满足其现实需要,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自觉。

马克思的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的类本质规定告诉我们,人之为人要有一个不枉一遭人生,不负人间一世的高尚活法。把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当作理应激发的感悟,应当说也是马克思当年的真诚祈望。

五、实现人的本质方面的努力方向

(一)提升自我。人作为一个“类”的人,必须具备的品格就是要勤于实践活动,勇于不断探索,不能怠惰成性,无所事事,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人的实践探索必须是放开手脚,增强自由度和选择读度,为此必须不断学习,把握必然,真正体现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生命活动的自由特点。人的实践活动时刻要有意识和追求,拒绝盲目,远离本能,确立起远大的生活目标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二)不断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从历史观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人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于对各种具体发展方案的制定上,而是应该重点考虑如何顺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如何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交往关系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将这些关系的发展只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发展的东西,或者只看作人的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些关系的发展,事实上无从谈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来寻求人的全面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要顺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认真面对现实,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以具体落实阶段性目标,并向新的目标靠近。为此,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同阶段上的不同发展要求,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既不能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提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高要求,也不能因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轻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放弃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总的方向、目标的现实追求。在当代中国,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有赖于普遍交往。为什么人的发展有赖于普遍交往?从马克思的分析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只有普遍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自由度和发展程度。其二,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克服“狭隘地域性”个人的局限。其三,只有普遍交往,才能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其四,只有普遍交往,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全面依存关系,从而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以说,普遍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人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普遍交往。

篇7: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解读

第一个命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说道:“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 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体现, 这是人之为人的独特体现。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不同。马克思认为, 人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物质生产和动物本能的生产有着根本的不同。动物只是按着本能毫无意识的去生产, 而人却有明确的意识, 有清楚的意向, 有规划, 有蓝图。人懂得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 同时人对自身也进行改造。

第二个命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 人类社会存在两大关系, 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与社会关系更是息息相关。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本质, 生产关系是最基础的社会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衍生出法律、政治、文化关系等。在社会关系这张大网中, 我们才能够清楚的认识自身。

第三个命题,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突出讲到, “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类的发展历程, 就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过程。离开了人的需要, 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 他们也会变得毫无意义与价值。人的需要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推动着实践的发展。

二、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的这三个理论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理解人的本质应该把三者结合起来。首先, 生产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只有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 人才可以获得长久发展, 这是人的本质的深刻内涵。再者,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只有在这个形式框架中, 人才能对自己有精准的定位, 知晓自己从何处来, 往何处去。最后, 需要是人发展前进的动力, 没有需要人的力量便难以体现, 没有这个实实在在的动力, 历史难以进步, 人类难以发展。没有需要, 无论是人的个性本质, 还是类本质都无法体现出来。把握好人的本质的外在形式, 内在内涵, 及其动力, 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全面客观的把握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三者统一的角度上进行理解, 才能正确解读人的本质。

三、对三个命题解读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意义非凡, 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人的本质, 是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视角, 通过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可以探知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 对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重大意义。随着实践的发展, 时代主题也有所改变, 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新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 要学会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 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内容, 把被忽视的梳理出来, 还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新更全更真的面貌。重新发现人, 发展人的理论, 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他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大众化, 民族化等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内涵。这对丰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重要意义。

(二) 现实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领导执政能力不断增强, 更加科学。三个代表思想指出,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强调,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四个全面思想, 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 倡导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些理论都体现出人的本质, 对人高度重视。因此, 我们要从马克思经典文本里寻找人的本质, 对经典进行解读。这对当下我国建设发展尤为重要。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 离不开全体人的共同努力,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只有充分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 高举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我国的伟大事业才能实现。

四、总结

总而言之,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经典论述。人的本质是有多个维度的, 不同的角度, 有不同的理解,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经典命题, 全面细致的解答了人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是实践生活中的人, 是有需要的人, 是具体、历史、实践的人。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动态发展完善的。对理论正本清源, 明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 正确解读这一理论, 对我们当下的理论建设, 实践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解读, 给我们提供众多启示, 对我国的理论建树, 现实生活均有不言而喻的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张新.恩格斯传[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8.

[3]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4]郝敬之.回到整体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班主任老师你不一般下一篇:学生实习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