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024-05-27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共6篇)

篇1: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0 18:50:0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中笔者深切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包括自然生态建设,还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努力建设政治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以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凝心聚力的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政治生态环境,一是始终注重思想政治建设。在实践中,我们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让干部群众打开解放思想的“总阀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破除封闭观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行唐有潜力、有希望”上来,进一步坚定行唐必兴的信念。同时,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大规模培训乡村干部,创办“星期天党校”,改进基层支部“两会一课”等形式,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动权,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建设对于建设政治生态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始终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按照“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狠抓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工作;以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根本,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注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干群沟通联系渠道进一步畅通;开展“查找不足、履行责任、促进工作”集中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探索建立以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为终极目的的“责任到位工作机制”,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着力打造统筹兼顾、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生态环境,一是坚持好中求快,始终把“好”字放在首位,严把环评关,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入驻。二是狠抓节能减排,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同时,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思路,持之以恒地推进绿色项目建设。三是坚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不搞政绩工程。在实践中,我们加强金融创新,成立行唐县光彩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审批程序,精简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广大企业发展服务。

着力打造崇尚文明、昂扬向上的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文化生态环境,一是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导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抓实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围绕提升干群素质,组织实施“干群素质提升工程”,分领导干部、一般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三个层面,采取不同的活动和形式提升素质。三是围绕提升文化品位,深入开展“强素质 重品行”全民读书月等文化活动,提升干部群众和特色产业的文化品位。

着力打造生活富裕、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坚持以民生为根本,实实在在地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群众对发展有信心、对生活有憧憬,不断增强幸福感。二是着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安全、舒心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着眼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落实低保救助制度,使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李震国

来源:《河北日报》

篇2: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全国闻名的‚江南模式‛。但在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近年来,我市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一手抓经济优化转型,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市的转型发展还仅仅是开端和初期,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也正处在历史的节点。如何更好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历史使命。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协调和处理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转型发展和生态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得不到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状况就无力得到有效治理,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非常旺盛和紧迫,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眼点 工业化道路给无锡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实现工业化目标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市面临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工业化历史任务尚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协调发展?正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离开了工业化的强有力的支撑,生态文明也就城了‚空中楼阁‛。而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是不可持续的。也将会使经济社会陷入困境,而且所带来的生态后果将是灾难性的。2007年我市发生的供水危机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以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选择发展工业结构和形式,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既是无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又是检验无锡转型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新的历史时,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发展路径的桎梏,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共存。

(二)促进发展方式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市的实际。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我们要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持续提高生态效率。其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型。通过资源节约、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公众参与和系统和谐,展现全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风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观‛。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型优化,既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机遇,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境界快步迈进的必要手段。转型发展方式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而言,发展方式的转型应该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环境和经济政策、现代科技、政府管理等各个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是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必须坚持‚环境立市‛、‚生态兴市‛理念,以创建‚生态市‛为载体,落实环保优先,严格环境准入,坚持铁腕治污,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改善和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以环保倒逼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优化发展,谋求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努力实现以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转变,使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态势。

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努力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打好环境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治理太湖为重点,坚持以资源环境保护倒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优化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经济、促进转型发展等方便做了有益的实践,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抓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生态经济腾出空间。

坚持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调整,节省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2007年以来,实施从严控制市区快速内环50平方公里的工业项目,已有87家重点企业完成整体搬迁或关停整合,腾出主城区空间面积达7平方公里。建成区内不再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印染、冶金等污染企业项目,全市否决或劝退总投资近50亿元的960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项目。全市新建的工业项目全部进入城市总体规划圈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升级改造,设立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并从企业排污费中提取10%专门用于支持企业清洁生产。全市9个工业园区、57家工业企业开展了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85个,77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900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600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市累计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生产企业1607家,整改达标企业567家。关停并转迁沿湖企业53家。

(二)抓创新产业的发展,抢占新型经济制高点。面对金融危机的压力,我市以尊重科技,尊重人才为抓手,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大力实施以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人才为重点的‚530‛计划和引进外籍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的‚泛530‛计划。至今年一季度,累计注册落户‚530‛计划项目876个,注册资金22亿元,集聚各类人才6000多人。全市建成‚三创‛载体750多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企业2500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8家。全市新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成立‚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江阴市率先建设首个千亿元低碳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43.5%,居全省首位;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能力跃升全国第一,产业规模占全国16%;太阳能光伏产业位居世界前列,产出分别占全国、全球的50%和10%左右;风电产业具备占领国内技术创新制高点的能力。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中已有11家落户无锡,国内服务外包50强企业中也有11家落户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跃居全国城市第二。在发展创新产业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全市累计建成现代高效农业面积105.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50.6%;建成规模现代农业园区118个,总面积36.5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0个,无公害农产品264个,绿色食品216个,有机食品108个。全市现有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27个,市级名牌产品71个。

(三)抓环境法治建设,为生态环境改善保驾护航。依法治理环境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执行体制中具有引导、促进和制约作用。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限于行政管理,更在于建立健全地方性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制度,在于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政府行政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地方环境立法。修订了《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等一批地方性环保法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开展环保优先‘八大’行动》、《关于全面加快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决定》等25个治理太湖的决定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和责任制度、考核体系。同时,实行‚大督查‛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太湖治理、生态市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和组织保障。

二、严格落实总量减排。至2009年底,我市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30%,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今年,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削减32%的目标任务,我市共下达减排项目159个,其中COD项目131个、SO2项目28个。截止目前,全市131个COD减排项目已完成114个,在建17个,工程完成率87%;28个SO2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工程完成率100%。

三、大力实施太湖治理。狠抓应急监测预警、饮用水源保护、沿湖排污口封堵、水质断面考核、重点单位执法监管等工作。使太湖水质总体上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太湖藻类情况较为稳定,藻类密度较往年同比大幅下降。今年1-6月份,太湖无锡水域藻类密度平均为234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下降了35%;密度最大为700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最高下降了64%。

四、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去年,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新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无锡市、江阴市同时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我市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今年4月,无锡创建国家生态市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目前,我市正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争取顺利通过环保部于近期对我市的技术评估和将于年底前的考核验收。

五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成立全省首个环保法庭,升格了市环境监察局,在乡镇(街道)设立环保分局,在乡村设立环保办公室,形成‚市、县、片、镇、村‛五级环境执法网络。在全市339家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设施360台(套),全部与环保部门联网,全市COD和SO2排放总量95%以上的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建成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太湖布设21个蓝藻巡视点,沿岸建设13个蓝藻分布视屏监视系统,配备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和应急监测车,利用环境卫星加强遥感监测,利用飞行机器人进行太湖蓝藻监测,建立了‚水、陆、空、天‛四位一体监测监控体系。

六是加强现场执法监管。全面推进环境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落实飞行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制度,保持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2007年以来,共出动现场执法人员30多万人次,检查企业近18万厂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800多件,处罚到帐1.7亿多元,收缴排污费8.4亿多元,封堵沿湖地区排污口376个,停产整顿近1000家,责成90多家违法企业自费登报作出公开道歉和承诺,对2310家企业实行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评级。在铁腕治污同时,实行执法服务。集中开展以‚服务企业助推经济转型,提升能力保障环境安全‛为主题的‚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推出了上门宣传、开展巡诊、风险排查等一系列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

经过持续多年的高强度、系统性的城乡建设和综合整治,我市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管理运行机制日趋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有了大幅度提升,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内在发展需求和外界倒逼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可持续能力。

(一)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意识,实现全民生态意识的集体觉醒。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市民、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地区、每届政府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全民意识的形成。因此,要把提升全民生态意识放在重要位置,提到应有高度。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以‚5.29‛饮用水安全日和6月环境宣传月为契机,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既是环境保护的监督者,更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尤其要对青少年从小就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的教育培养。二是要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要结合生态市的创建,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宾馆等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创建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实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三是要增强企业责任意识。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通过规划的导向、典型的宣传、严格的执法、政策的扶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推广,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四是要加强部门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离不开各方的配合和支持。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加强沟通、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五是要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环保志愿者、监督员制度,推行环保有奖举报,鼓励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人人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要以生态环境倒逼产业调整,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发展。一是要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以规模化和高新化为核心,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抓好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研发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聚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使其成为无锡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是加快发展低碳服务业。以高端化、生态化为导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低碳型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三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大规模改造提升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区域品牌,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化。

(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建设成果是人们群众最期盼的发展成果。无锡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太湖治理为重点,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一是要狠抓太湖治理。虽然近年来太湖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藻类聚集的时间延后、频次和面积大幅减少,圆满完成了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三个下降‛的目标,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氮磷污染负荷仍偏高,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大规模发生蓝藻集聚的隐患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要常存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按照国家治太总体方案和省、市部署要求,把太湖治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环保优先的有效载体,做到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松劲、标准不降低。二是要防控新型污染。近几年,我们集中精力狠抓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效。但要清醒地看到,以城市建筑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为主的大气污染、固体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型环境污染正日益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在推进以治太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要编制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危险废物和放射源管理,开展土壤修复试点,改善声环境质量。三是要打造和谐宜居环境。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排水达标区建设和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绿色无锡‛建设,全面推进植树造林,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开展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监管体系和生态考核体系,努力形成民主科学、制度完善、法制健全、监管有序的资源环境制度体系。一是要创新绿色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进一步转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符合无锡实际的生态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以‚引导‛和‚预防‛为主的政府生态管理模式;建立重大决策听证和评议制度,完善政府决策问责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区域限批、企业限排、关停搬迁等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二是创新资源环境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资源补偿、绿色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使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运行。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绿色信贷、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制度。完善投融资体制,确保每年财政新增财力的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加大对环境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探索建立环境治理代理人制度,特许代表政府履行环境治理代理人职责。三是创新环境执法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大督查、后督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格局。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监控领域的应用,加快 ‚无锡市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形成遍布‚水、陆、空‛、覆盖‚水、气、声、渣‛的监测监控网络。全面推进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活动,不断增强执法效能,提升执法水平。

篇3: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新农村建设

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 又还利于自然, 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 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建国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农民开起了小车、筑起了楼房、打起了手机, 可谓生活富裕。但是,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药化肥的施用、农业机械的开动在促进农业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冲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已严重影响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其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策略。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同样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层面的全部内容, 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实践证明, 必须把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不断化解冲突和生态危机, 才能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健康协调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需要, 是永恒追求的宏伟目标。

二、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 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再加上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多数农村还是新生事物,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 “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得到普及和推广;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无法贯彻执行。

(二) 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实行了村村通公路,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由此带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现代型、外向型农业发展不够迅速, 缺乏具有强劲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 农民增收渠道较窄。

(三) 主管领导不够重视, 宣传不到位。

首先, 受一些综合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有些领导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的发展, 更有甚者不惜牺牲环境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领导一茬一茬换, 重经济抢政绩, 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领导宣传不到位, 农村地理位置偏远, 传播载体较少, 不能很好地在群众中宣传生态文明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作用。

(四)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一是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污染治理不力, 监测监管能力薄弱;二是农村生活污染加剧。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人粪尿;三是农药化肥使用量大。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四是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畜禽粪便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一些地区, 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五是农村工矿污染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 工艺落后, 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 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 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三、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 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意识。

农村干部是基层农村的政治核心人物, 是农民的带头人和主心骨。目前, 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村基层干部生态环保意识淡薄, 唯经济之上。首先, 必须强化这些干部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意识, 并身体力行, 率先做出榜样。同时, 落实目标责任制, 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 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进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 帮助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 在农民群众中创建生态文明理念的氛围。

受文化程度制约, 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应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 培养农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农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的执行者也是受益者。建设生态文明和新农村, 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 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及新闻传媒等多种渠道和各种载体, 加大对生态思想的宣传教育力度,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 强化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维护绿色环境, 并潜移默化地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中去, 使他们积极地承担起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和义务, 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效持久地开展打下坚固广泛的群众基础。

1、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新农村建设是千百万农民群众共同的事业,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生态文明理念,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以发展社会事业为平台, 倡导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建立党员活动室、村民体育活动室、老人活动室、卫生室等村民活动场所。奖励生态家庭、开展文明村庄、星级文明户活动, 以点带面促进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发展。

3、确立和完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生态制度体系。

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 才能保证生态制度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提高村民法制观念和意识, 使群众整体文明素质得到提高。

4、倡导社会性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体系。

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保护好资源环境。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 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 保障群众的健康生活,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 构建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化。

1、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加强林业建设, 保护和壮大林业生态系统;抓好粮食、畜牧、水产、果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清洁生产, 发展无公害农业。树立全球性绿色意识, 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发展绿色龙头企业, 实行绿色检测标准, 健全绿色检验体系;结合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以高新技术为手段, 开发建设绿色农业技术支持体系, 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进行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

种植业的产业规模及产业结构布局应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尤其是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供给量匹配。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园区建设, 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对生态园区进行系统规划, 鼓励园区内资源的梯次流动和综合利用, 促进生态农业上规模、上水平, 夯实绿色农业基础。抓好粮食、畜牧、水产、果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清洁生产, 发展无公害农业。

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业, 在规模化养猪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实施能源生态模式或能源环保模式的大型沼气工程, 建设“一池三改”为主体的户用沼气工程, 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等能源生态种养模式, 对养殖场粪污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林业发展的重点是保护热带天然林,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发展林产工业和经济林产业的同时,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花卉业等新兴林业产业, 建立起规范有序、集约经营、富有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新的科技革命,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与贡献率。新的科技革命也可称为绿色科技革命, 是以生物技术为主的革命。包括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生物酶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生物净化环境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需要着重加以推广, 提高包括水、土、肥以及农业废弃物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体制和科技开发与推广融为一体的机制。把新的科技革命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 培养与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队伍, 扭转老弱劳动力务农的局面, 把科教兴农战略真正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植保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 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 推进植保工作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2、培育和发展生态工业。

注重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 鼓励发展有特色、有效益、有前景的生态产业循环经济链, 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一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 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二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认真实施节能降耗重点工程;三是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 突破以往末端治理的传统环保模式, 加强源头和过程控制, 确立新型的污染预防控制体系, 达到“节能减排, 降耗增效”的目的;四是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提高产业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 杜绝新上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 治理超标排放的工业企业, 以此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3、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体现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我国的农业发展应与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乡村旅游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风貌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优势。

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进行分类指导, 打造乡村旅游的不同发展模式。无论是现代新农村、生态村庄, 还是古老村镇、民族村寨的乡村旅游, 都需要瞄准国际同类产品, 本着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 开发与国际水准接轨的优质旅游产品。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应合理规划、科学设计, 将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紧密结合, 谋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同时要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结合, 搞好农村居民点与道路规划, 合理开发和整理土地, 改善农村环境, 在保留传统民居的同时兴建新民居;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方便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乡村旅游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要依托于一定的农村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仅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开阔了发展空间, 更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乡村旅游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相结合, 要注重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 促进城乡互动, 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以实现城市反哺农村。

(四)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个关键措施。要在道路硬化、院落街道净化、村庄绿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县级财政要按农业法的有关规定对农业投入安排资金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 确保资金投入, 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顺利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五)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我国是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占有量甚少的国家, 由于制度上的缺陷, 资源浪费极大。中央虽然早就提出要将粗放型经营转为集约型经营, 但收效不大, 资源浪费与环境恶化状况未能根本扭转, 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为此,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十分重要, 还需要有配套的具体措施加以保证, 否则容易落空。

(六) 始终把解决农民民生问题作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来抓。

通过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看病就医、科技推广、社会治安等问题, 改善民生, 促进民和, 保障民安, 增进社会的和谐。

在劳动力培训就业上有新突破, 以农民培训为载体, 积极探索研究保持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长效机制, 使新农村建设保持持久动力。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 为广阔的农村培养一批生力军。通过开展科技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外地参观学习等形式, 推动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七) 奖励生态家庭。

节约每一滴水, 每一度电, 积少成多, 通过节省每一个家庭的支出来达到节约整个社会资源的目的。生态文明下的新农村建设也应从家庭开始, 从随手关灯, 拧紧水龙头, 换上节能灯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做起。倡导家庭绿色消费模式,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 也需要有关部门的激励与支持。

家庭具有从源头上引导社会消费、影响企业生产、影响经济发展、影响长远发展的功能。绿色家庭促进绿色社会建设, 比如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影响和引导, 可培育下一代生态生活理念、生态生活行为和生态生活习惯。组织开展年度评选生态型家庭活动、对节能住宅建设和使用进行补贴等措施都可有效激励生态型家庭建设。

总之, 农村具有广阔的天地, 绿化美化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 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 我们要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 使生态文明切实深入人心, 使广大农民群众都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全局观念, 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摘要:本文在论述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 从不同层面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杨慧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析.人民论坛, 2009.24.

[2]易国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6.

篇4:倡导生态文明 推动绿色发展

一、秉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一带一路”综合园区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是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与升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景与行动。多年来,中国不断创新和丰富可持续发展内涵,在极大改善中国人民福祉的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的未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习近平主席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要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努力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2013年2月,在联合国环境署第二十七次会议上,通过了宣传《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一些国外专家学者指出,“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这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社会得到进一步的认同与支持。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布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大地扎实推进。当前,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综合园区能有效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区域新型工业化转变,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一带一路”各类园区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内生动力。推进综合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将“绿色化”贯穿到园区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推进“一带一路”综合园区转型升级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已成为在推进“一带一路”综合园区建设中的高度共识,在此类园区建设中,要从生态空间、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方面总体筹划,协同推进,实现园区的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

一是制定绿色发展中长期行动规划。要明确综合园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步骤,着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促进资源能源有效利用、推动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以园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建设。当前,亟须统筹规划综合园区绿色新兴战略产业,规范投资建设,积极开展绿色经济发展区域试点,实施绿色经济工程示范,推动园区集群式、循环式、低碳化发展。

二是建立绿色创新体系。综合园区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实施园区创新驱动战略,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科技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科研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范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绿色技术、参与绿色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业体系。

三是培育绿色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协调统一,取决于如何布局产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优化园区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园区品质的重点。要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统筹园区产业布局,推动园区产业要素优化重组。要发展新兴支柱产业,以绿色产业为主导,培养耦合共生的产业集群。要特别重视园区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把“互联网+”引入园区产业构成中去。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生物质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绿色新兴战略产业,提升园区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各类综合园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高地,要借助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在园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绿色金融体制、人才引入和培育制度、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形成系统完整、综合配套的园区发展政策体系。

三、打造高品质综合园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惯性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园区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园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认识不足,以为实现GDP增长就能实现园区发展。这种传统思维惯性和跨越式发展的冲动,在一些地区和少数领导干部中仍然很强烈。有少数园区贪大求洋,盲目上项目,产业布局凌乱,缺乏核心竞争力,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很多园区正在走出粗放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浐灞生态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几年来,浐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高标准落实其综合园区相关规划,快速推进国际商贸区建设,规划布局国际总部区、贸易区和低碳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金融、会展、旅游、商贸、健康养老等第三产业发展,成为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亮点。作为浐灞生态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园区建设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快速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抓手,而且是浐灞生态区完善功能、挖掘潜力的重要突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参与国际分工的着力点,也是我国构筑互联互通、互利共赢、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大平台。

近几年,浐灞生态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践证明,浐灞生态区是坚持生态文明、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绿色典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浐灞综合园区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上的新标志,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绿色发展案例。这类高起点的综合园区应当通过其示范、辐射作用,逐步由点到面、区域成片,带动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形成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看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总体较为脆弱,主要是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严重。地处陕西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面向干旱和半干旱农业的科技研发体系和推广模式,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相关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和辐射带动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国许多园区,特别是中西部的科技园区建设的经验是可以充分推广借鉴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建立起的合作渠道,积极争取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借力影响日益广泛的欧亚经济论坛等国际合作平台,加快绿色发展,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合作机制、公约履行机制、联合预警机制,协同推进重大跨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综合园区的国际化步伐。

篇5: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审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发展理念的时代性探索,不仅清晰描绘了发展的生态底色,同时也指明了面向“十三五”目标加强生态治理、增强民生福祉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一、绿色发展契合了生态治理的现实诉求

提出绿色发展是为了应对近年来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的生态形势,是在问题导向下对发展理念的创新。推进绿色发展,有利于更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挑战,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全球生态安全。

1.绿色发展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回应,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全面”,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力,以更好满足人的各种方面需求。近年来,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形式日趋多样、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从追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从关心物质文明建设到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从关心经济建设到关心政治建设,从关心人与社会发展到关心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目前,我们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条件、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源环境承载逼近极限,已经构成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生态治理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得到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增强绿色发展动力,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底色。

2.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在人与自然和谐视阈下,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举措,充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和精准着力点,目的是要打造科学合理的发展布局、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培育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实施、有序推进、同向驱动,补齐生态短板,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使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更多成果和更大进展,由蓝图变为现实。

3.绿色发展有助于构建全球生态新秩序,更好服务全球生态安全。近年来,生态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生态治理、共建共享人类共有绿色家园已成为各国的统一行动,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更加积极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蓬勃发展。尤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为尽快提振经济,纷纷将绿色确立为本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色调,加紧战略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制度保障,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美国将绿色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瞄准高端制造、信息技术、低碳经济,发挥技术优势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推出绿色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欧盟加快建立节能型、环保型、绿色型、创新型经济,并积极出口绿色技术,旨在抢占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同时,也有一些国家为了维持竞争优势,试图增设和提高绿色壁垒,为全球生态安全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主动适应这一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实践,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开展生态绿色外交和绿色国际合作,推进全球生态秩序和生态规则的变革与重构,促使全球绿色发展格局形成,提升全球生态安全水平,更好地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绿色发展创新了生态治理机制

绿色发展理念在多个方面创新了生态治理的体制机制,这些制度创新将有助于进一步促使我国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改进生态治理方式、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1.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协同机制。多年来,由于缺乏综合性的法律法规,没有统一的规划及布局,不同地方在生态治理上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各个地方只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负责,导致地区生态治理出现“九龙治水”、“治而不愈”的问题。就同一地方而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之土地、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工作欠缺衔接性和协调性,致使地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环境的有限供给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不断重蹈“一边投巨资、下大力搞治理,一边无序开发、造成破坏”的覆辙。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使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这些是对生态治理地区、区域、部门协同机制的创新,将更加有效解决一些地方在生态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2.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市场运作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生态治理遵循政府主导的单一推进机制,政府对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组织制定和实施生态治理政策计划,负责生态治理投资和监管。应该承认,这一机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是可行的、有效的。但随着生态治理进入深水区、生态治理难度显著加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已不能有效推动生态治理事业的发展,生态治理效率低下与公众对生态治理要求失衡的问题逐渐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对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够高、生态治理的投资有限。

生态治理,看似是资源环境问题,其背后实质也是经济问题,既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也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和聚集生态治理资本上的优势,驱动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有序开放开采权,改革能源使用机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资源使用权及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构建投融资机制,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将有助于构建和完善生态治理的市场机制,拓宽生态问题解决及生态事业发展的渠道,有效补充政府主导机制的短板和不足。

3.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考核评价机制。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现实来看,将有助于揭示和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内自然资源资产是否有序开发、节约集约利用,是否存在严重损失浪费、重大生态破坏的污染环境等问题;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生态治理资金筹集及使用、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从长远来看,将促使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严守生态红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更加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在绿色发展中推进生态治理增进民生福祉

绿色发展理念将保护和生态治理纳入到发展体系,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生态导向。接下来,应使理念意义上的绿色发展付诸实践、真正接地气,在绿色发展中加强生态治理,更好地维护人民生态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1.营造绿色发展氛围,促进生态参与,优化生态治理格局。首先,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生态治理顶层设计,深化生态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和完善以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能源安全体系,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其次,媒体应加大对违背绿色发展理念企业、公众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曝光,同时,对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绿色发展典范。

再次,企业、公民、民间环保组织等,应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建言献策,形成加强和改进生态治理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上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治理格局,构建高水平、全覆盖、管理科学、运转有效的生态治理体系。

2.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发展新业态,增强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既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必须借助绿色产业、绿色经济才能实现。人民所需要的生态产品,可分为必需型和一般型两类:必需型生态产品,就是指洁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无公害的食品,这些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福祉,是老百姓健康生活的保证、幸福生活的前提。提供必需型生态产品,有赖于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有赖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一般型生态产品的供给,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绿色经济。政府要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绿色发展新业态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跳出产业局限和壁垒,顺应快速发展的产业技术革命趋势,依靠绿色技术主动升级改造,推动行业、产业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将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建立绿色产业大数据库、绿色产业智库,发展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和智能消费体系,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贸易、绿色消费发展。

3.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实践,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合作,创设绿色发展国际环境。一是从全球和战略的高度,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承担节能减排的国家责任,作出生态治理国家自主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加强与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或组织在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创新全球和国家层面的生态治理体制和机制,构建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国际生态治理规则、形成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共同打造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三是着力搭建地区性、全球性生态治理互动平台,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政策对话和项目实施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合理引进发达国家绿色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借鉴其在绿色产业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链、价值链,在绿色发展的国际环境下全面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篇6: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报告学习体会

来源:中国土地作者:贾文涛2013-02-2

5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再到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指引,党的十八大倡导和规划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是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土地整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多年来,各地依据规划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采取工程、生物等整治措施,控制了土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生态涵养能力。通过农田整治,建设了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标准、成规模的基本农田,提高了高产稳产农田比重,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耕地是农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湿地、绿地、景观等多种自然生态功能,对耕地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综合整治,维护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优化了农田景观,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在长三角、珠三角建设用地集中区和大中城市周边,耕地已成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新疆等西北干旱地区,通过农田整治,盐碱地得到治理,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得到增强;在贵州等石漠化地区,结合生态退耕,建设保水、保土、保肥“三保田”,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保障了粮食生产,实现了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双重保障;宁夏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土地整治工程,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引导移民依靠整治后的优质耕地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产业,走上了靠产业致富的道路。通过推进农民住宅向镇区和中心村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减少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增强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能力,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十一五”期间,全国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6亿亩,种植农田防护林2.7亿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0多万亩,工矿废弃复垦率从10%提高到15%,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从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土地整治在内涵、外延上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呈现出“规模扩展、内涵延伸、品质提升”的发展态势。在范围上,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在内涵上,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在实施手段上,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低丘缓坡地开发等政策的综合运用转变,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逐渐成为新时期推动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

土地整治内涵的综合性、目标和效益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鲜明,成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平台。

从土地整治向更高层次的国土综合整治转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从“土地”到“国土”,虽一字之差,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整治内容的综合性更强,空间范围更广,内涵和目标更加多元化,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更显著。国土综合整治,一般是指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对某一空间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全部地理建设活动和过程。在开发国土资源的同时,通过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和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国土资源进行综合整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综合整治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区域基础上,协调好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二者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人地关系系统。同时,国土综合整治还是国家行使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重要手段,对于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以及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利益冲突,合理有效配置资源,都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国土开发利用问题,中央不断总结探索破解之策。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十六大报告提出“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土规划”,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方面做出了明确工作部署。“国土综合整治”直接体现了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管理思想,体现了合理开发利用国土是目的、国土综合整治是手段的辩证关系。

加快编制实施国土规划。在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城镇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国土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综合性战略部署,安排好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在地域空间内要协调好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城镇体系的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网的配置,把国土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整治保护密切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施土地整治规划。2012年3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由国务院批准实施,提出到2015年再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充耕地2400万亩、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35%以上等一系列目标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强化规划实施,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高举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两面大旗,统筹安排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复垦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积极部署国土综合整治。当前,开展国土综合整治要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主要出发点,巩固国土生态屏障,建设宜居家园,促进国土生态安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对构成国土生态系统基石的大江、大河、大湖、大片湿地、海岸带和有重要保护价值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区域,提出重点保护和整治的措施。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综合治理,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要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关键理论和技术

攻关,为国土综合整治提供全面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加快制度建设,促进国土综合整治顺利推进。

上一篇:关于畜牧业信息下一篇:小班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