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伦理思想资源的当代选择

2024-04-26

孔子伦理思想资源的当代选择(精选8篇)

篇1:孔子伦理思想资源的当代选择

孔子伦理思想资源的当代选择

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国人的传统人生信念和道德精神在物质文明、科技文明的强大工具理性精神面前失衡、失措,整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民族精神的`断裂和社会信用危机.为此,在整合与重组道德文化资源时,对孔子仁学之合理内核作当代的阐释与选择,不失为可行之途.

作 者:彭晓芸  作者单位:西安联合大学,团委,陕西,西安,710065 刊 名:唐都学刊 英文刊名:TANGDU JOURNAL 年,卷(期):2003 19(3) 分类号:B222.2 关键词:社会转型   人生信仰   道德精神   孔子仁学   阐释   选择  

篇2:孔子伦理思想资源的当代选择

孔子的伦理思想与当代公共生活伦理建设

孔子的伦理思想对私人生活伦理与公共生活伦理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视.但由于孔子将其全部思想体系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对私人生活伦理与公共生活伦理作了通性的理解,容易导致重视私人生活伦理而忽视公共生活伦理的倾向,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负面影响.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我们要确立公共生活伦理的优先地位,加强公共生活伦理建设,形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的道德体系.

作 者:王京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XI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414(6)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 私人生活伦理 公共生活伦理 道德建设

篇3:孔子伦理思想资源的当代选择

但《论语》毕竟本身也只是一部“断章取义”的语录书,并不系统,也不全面,以管窥豹,殊难见得全貌。后世《孔子家语》、《孔丛子》、《礼记》、《荀子》等书又有对孔子的诗学见地有过侧面乃至只言片语的记录,然而不是被判为伪书,就是有借圣人之言立一己之说的嫌疑,仍旧难以成说。1994年上博简《诗论》的出土,对一直以来疑雾重重的孔子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孔子的诗学,在对五十多首诗的评议中,轮廓已渐趋明晰。下面便是笔者面向《诗论》对孔子诗学所做的一点探索和抽绎,以供参考。

一、孔子诗学的人性观

《诗论》不同于以往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性”的强调。释文开头就说:“诗无泯志,乐无泯情,文无泯意……”志,传统意义上解释为“心意”,然而往往被不恰当地引向了“思想”的层面,再进一步,则关乎意识形态,上升到“载道”的高度。这正是传统士大夫惯于走的路子,从“志”到“道”,诗的本意被牵着绕了一个历史的大圈。其实,志就是志,亦并不等于“情”,这从开头的第一句便可见。“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诗和乐尽管多数时候为一体,但总归是两回事,类似“志”和“情”和“意”也应做如是解。就笔者所理解,“志”乃是介于“情”和“意”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既具有内在指向的情感成分,又具有外在指向的意愿成分。相对“性情”而言,“志”是“性”的具体体现,而“情”则是“志”的结果。

由此可见,诗言志,所言就不仅是志,性、情、意都在其中。而恰恰与后世经学家的倾向不同,孔子对于诗原本所反映的“性情”是颇为看重的。简文第一部分第三段反复三次出现的“民性固然”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对于“性”的强调也使得这一成为孔子解诗方式最集中最精华的体现。

孔子曰:“吾以《葛覃》得是初之诗,民性固然。见其美,必欲反其本。夫葛之见歌也,则以絺綌(或作葉萋)之故也。后稷之见贵也,则以文武之德也。”撇开诗不论,所谓“见其美必欲反其本”,可以说正是孔子解诗的生动写照。对于诗歌的观照,首先是必须以情感为基础的,因此方能领悟诗歌的之美,并同时唤起美的情感,所谓“见其美”——这是读诗的第一步。接下来则是由情感回溯,如上所言,“情”是“志”之果,由果溯因,自然会回到“志”的层面,进一步则再回到“性”,即“反其本”——这是读诗的第二步。所以孔子后面又说:“吾以甘棠得宗庙之敬,民性使然……吾以木瓜得币帛之不可去也,民性使然。”孔子读诗,所得直指人性。这显然是孔子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体现。

另一个明显的例证在简文第一部分第五段。“孔子曰:‘《宛丘》,吾善之。《猗嗟》,吾喜之。《鳲鸠》,吾信之。《文王》,吾美之。《清庙》吾敬之。《烈文》吾悦之。《昊天有成命》吾颂之。”所谈全是孔子读诗的个人情感,这样的读诗方法,在其后几千年的治诗传统中,几乎被忽略。由《毛诗序》所引领的“美刺”传统,千百年来主宰着学者审视诗三百的眼光。尽管自朱熹到方玉润,对毛诗一派钦定的“本事”屡屡发出怀疑之声,也渐渐有了走向诗本身的醒悟,但古文经学的阴魂却根深蒂固地存留下来直到现在。可见孔子解诗,个人情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其诗教面对诗歌进行人格提升的必经之路。

二、“伦理比兴”和“政治通感”

然而孔子解诗,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止于对感情的体悟就戛然而止。孔子毕竟是哲人而不是诗人,其内心充盈的至善至美的礼乐政治文化体系,几乎会在各个视角影响他对诗的判断,乃至情感的最终走向。

以《关雎》为例。《论语》中就有对《关雎》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孔子本人的中庸思想来理解,这显然是极高的评价,但是这个结论得出的过程却是颇为复杂的。《诗论》中说“《关雎》之配”,又说“《关雎》以色喻於礼……两矣!其四章则愈矣!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喻求女之]好,反纳於礼,不亦能配乎?”关雎之配,无疑是就诗歌本身的主旨而言——“配”者,本身就是一种“发乎情”的男女之事,关乎两性之“色”,在道学家的眼中,恐怕要归于无良。然而在孔子处,却成为到达礼的必经之途。“以色喻於礼”,讲的固然是用礼来节制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但在这里,“色”作为一种出乎人性的正常情感,既是礼之所以成立的必要质料,也是组成孔子所以之为美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发乎情”,也就谈不上“止乎礼”。礼作为美善的形式,正是依托于人之性情而存在。一句“不亦能配乎”,几乎字字洋溢着对“纳於礼”的两情相悦之美好的赞叹。同一句话,孔子见到了“配”,而古文家见到了“后妃之德”。

更需注意的是,由“配”到“以色喻于礼”,并非顺理成章,而是有一层“伦理比兴”的手法暗中安插。比兴,众所周知,“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子语),体现在诗中,则无一例外是由事即情。而笔者所谓“伦理比兴”,实则即是孔子自己所言“可以兴”的“兴”,引譬连类是也。然而此“兴”不同于彼“兴”——不是由事即情,而是由情即理,理则是被抽绎出的人性之理。也就是说,读者在实现了对诗歌本身的深入理解之后,进行了“二次比兴”,其方向指向孔子的礼乐文化的伦理体系。这可以说是孔子诗学的核心特征。比如前面提到的《葛覃》,其诗本作: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全诗所写无非两章的比兴和待嫁的新娘急迫畏怯心情的描摹。由情即性,若只做直线性地推理和假设,“见美返本”之说似乎颇感费解。但倘若由情即理,做伦理上的比兴,孔子的结论也就顺其自然了——“见其美,必欲反其本。夫葛之见歌也,则以絺綌之故也。后稷之见贵也,则以文武之德也。”由“害澣害否”到“见其美”,由“归宁父母”到“反其本”,这种类比首先是做了一种伦理层面上的抽绎,再由这层抽象之理向各个层面伸发。“夫葛之见歌也,则以絺綌之故也”,这是诗歌本身的比兴,自然暗含着这一层抽绎;而“后稷之见贵也,则以文武之德也”,则纯然是在孔子自身的礼乐思想之下,由抽象之理向政治方向的类推——笔者所称之“政治通感”,正是这样一个过程。由“伦理比兴”到“政治通感”,孔子论诗实现了由诗歌层面向思想层面的升华,巧妙地将诗经的解释纳入了自身的礼乐文化体系。而我们同时也能看到,事、情、理三个层面上的比兴,其深层结构却可以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这样诗歌本身就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阐发空。

我们还应看到,不同于后代经师的生造本事望文生义,孔子的诗学是建立在对诗歌本身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从孔子对于大量诗歌言简意赅的点评就可以得见。“《关雎》之配,《樛木》之时,《汉广》之智,《鹊巢》之归,《甘棠》之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孔子曰:《蟋蟀》知难,《仲氏》君子,《北风》不绝,人之怨子……《卷耳》不知人,《涉溱》其绝,《突而》士,《角枕》归,《河水》知……《邶·柏舟》闷,《谷风》鄙,《蓼莪》有孝志,《隰有苌楚》得而侮之也。”在对所有的诗进行“孔子式”的阐发之前,首先是对诗歌主旨的精粹提炼和理解,这不仅体现了孔子本于诗歌的求实作风,更重要的是,这种解诗方法是对诗歌阐释主体——人性的充分尊重。

综上所述,孔子的诗学大致遵循着这样一条线索:首先诉诸情感,之后再从情感出发,通过“伦理比兴与政治通感”,由情即理,回溯至理想人性。以这样的方式解诗,构成了《诗论》的基本思路。带着这样的思路再来看其他部分的释文,便豁然开朗了。譬如:

“《鹿鸣》,以乐始而会,以道交,见善而效,终乎不厌人。……《湛露》之益也,其犹驰乎?”

“《木瓜》,有藏愿而未得达也。……因《木瓜》之报,以喻其娟者也。”(《孔子诗论》)

《鹿鸣》,“燕群臣嘉宾也”。由欢宴之祥和美好洞见交友之道,又不乏升堂入室的和谐,政治和交友之道正是在这样的和谐之美中实现了“政治通感”;《湛露》由“不醉无归”至于“莫不令仪”,由口腹之欲至于敬德修业,孔子反向譬喻,取驾车之神速喻德行之进步,真神来之笔;而《木瓜》初看不过男女互相赠答之誓语,孔子却读出个中隐含地怨词,其爱之深,怨之切,唯夫子能体之,而前所谓“币帛之不可去”,不正是由此而申发出的能“喻其娟者”的“礼乐文明”吗?

参考文献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0:2525.

[2]孔子诗论·诗经析读 (附一) [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3.

[3]李学勤.《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J].中国哲学史, 2002 (01) .

[4]出自《论语·八佾》, 《十三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5]《国风·周南·葛覃》, 《诗经译注》[M].周振甫, 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篇4:孔子伦理思想资源的当代选择

【关键词】积极出仕;为政以德;政治伦理;现代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影响太大。学者更多的谈孔子关于个人修养问题,也就是说更多的关注孔子个人伦理的论述,而很少关注孔子关于社会伦理的论述。这其中就包括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未被充分挖掘。本文就试图粗略谈一下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一、孔子的儒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出仕”而用,因此在他与弟子的言论中有很多涉及到政治伦理的问题,简要论述如下

第一、君子要积极出仕,要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职责的政治伦理思想。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人世者,在“仕”与“隐”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为人臣者应出来辅君治国,不应避世隐居。这样方合乎礼法伦常,他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如与长沮、桀溺的对话:长沮、桀溺耦而耕:“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援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阿。子路回来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听后,发了一番感叹,对子路说,我们总不能和飞鸟走兽一起生活吧。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分子,如果天下太平,我才不会去求改变呢。

第二,统治者应该行“仁政”,选贤任能,富民利民,教化百姓。最终实现“大同”的政治理想。“仁”是孔子伦理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孔子认为.为政者治国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说:“使民如承大祭”。他还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多次赞扬管仲相齐使“民到于今受其赐”。从理论说,孔子的爱民、利民思想是他“仁者爱人”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同时,孔子认为要给百姓施仁德,教化百姓,首先就需要让百姓富庶。“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日:既富矣,又何加焉?日:教之。”这就是孔子要求统治者管理民众的三部曲:庶、富、教。也就是说,要想教化百姓,首先就需要让老百姓富裕,这与《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相通之处。

二、孔子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中有很多都是经过两千年的实践检验,在中国这片国土上还是非常富有生命力的,就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今天依然有很深的启示意义

第一,孔子强调出仕思想对当代士人(知识分子)依然有很强的鞭策与鼓舞作用。《论语》中的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说做官如果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如果有余力就去做官“学优则仕”是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所以“士”和“大夫”总是连在一起.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终生追求的目标对于真正的士人来说,出仕绝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家庭的发达.而是为了实现自孔子以来的治国平天下的“外王”理想这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不正是一个鞭策吗?做官是要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单独为了荣华富贵,升官发财。领导干部应该时刻记住范仲淹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二,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对当代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孔子是中国德性论伦理学的代表,其以道德为中心治理国家的思想影响中国两千余年。从理论到实践,甚至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孔子传下来的德性论思想。中国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孔子及其儒家批判甚多,同样孔子的以德治国也被抛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在提倡依法治国,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太深了。德性论对中国影响太深了,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以德治国,这是中国的特色

第三,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及富民利民教民思想对当代中国干部政绩观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统治者不能仅仅追逐于利,而应追求更高的“道”——天道、人道、治国平天下之道等。只有这样统治者才能成其为统治者,才能成为普通老百姓的表率。这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孔子对官员,对整个统治阶级提出的更高的道德规范来对其进行约束,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政府官员不是更合适码?孔子很少讲“利”,“子罕言利”。但是,孔子并不是不讲“利”,而足让“君子”少追逐“利”,那么对于小人(即普通老百姓)呢?孔子在很多场合都谈到“利”,“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而且还明确提出对老百姓教化的三部曲:庶、富、教。

篇5:简析孔子伦理思想的特点

在孔子整个学说中,“仁”是伦理道德范畴;“礼”可以说是政治范畴,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规范、典章制度。“仁”和“礼”的关系,也就是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两者密切结合,溶为一体。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大特色。

孔子不仅要求统治者把奴隶当作人看待,还提出了一套仁政、德治的现实政治主张,要求对他们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后来孟子的“仁政”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原来,在殷周社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目睹“礼”的破坏和“刑”的滥用,社会出现大**的局面,他提出了新的改革主张,一面用“仁”来充实“礼”的内容,要求统治者们“克己复礼”,作出让步,从道德感情上促进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并主张“齐之以礼”,使“礼”也下到庶人,以扩大其作用范围;一面用“仁”来削弱“刑”的作用,提供仁政、德政,而不专靠镇压,以缓和敌对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孔子伦理政治思想中这些寓有重现实、积极进取的主张,一经后来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地发展,就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成了反抗统治阶级专横残暴和揭露政治黑暗的“经典”根据,成了他们坚持人民立场向当权者作斗争的思想武器。

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伦语·颜渊)这一开明主张,认为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在他看来,一个国家“民信”是至关重要的。怎样作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的回答是,这个国家要讲道德,要言而有信。为此,他提出了“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和“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他赞尝自己的学生南宫适能总结出历史上,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经验教训。

由此可见,孔子是看到了道德和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孔子及儒家所主张的“德政”就是主张剥削轻点、压迫轻点的“王道”和“仁政”,反对剥削重、压迫重的“霸道”和“苛政”。这种主张诚然有助于缓和那个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维护当时相对的社会稳定,使得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得到充分发展,这就具有进步性。

孔子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为统一的整体。《论语》中所记的孔子教育,大量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孔门四科中也以“德行”为先。孔子认为这是培养“士”、“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以人伦”,培养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士”、“君子”。孔子揭示出政治、教育、伦理三者的密切关系,注意到政治除了刑、政以外,还有道德教育。这方面今天对我们还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不仅要搞经济建设,同时还要重视道德教育。

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而是主要依靠自我觉悟。因此,孔子十分注重自我修养。他关于道德的自我修养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讲了“学”、“思”、“行”。“学”即学习。孔子很强调学习的重要,《论语》作了精到的论述,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等等。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学“礼”,但也不排斥学“文”(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他认为虽然有生而知之者,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圣人也要学。不学古代的礼、文,道德就会产生各种流弊。

“思”即思考。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重么;说的话,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要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总之,要用心里的道德观念来检查,反省自己。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考察立利,如违背道德观念,就是错的,就要改正,“过,则勿惮改”(论语·述而);另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如果发现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你就无所忧,“君子不忧”。“学”与“思”的关系是:“学而不思则罔(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论语·为政),二者不能偏废。

★ 俄罗斯族伦理思想述论

★ 清太祖努尔哈赤名言名句

★ 记叙文特点

★ 闭幕词特点

★ 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纲

★ 论爱因斯坦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

★ 刘长卿诗词特点

★ 日本人自我介绍特点

★ 批复的特点

篇6:孔子伦理思想的普世价值

孔子伦理思想的普世价值

当人类步入21世纪,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及现代性的道德危机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孔子伦理普世价值,挖掘其合理的思想资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寻求伦理文化的支持与动力.文章把孔子伦理思想置于全球化的.氛围中,从超越的、心性的、和社会的三个理论层面对天命、仁、礼进行梳理,认为“天命观”中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统一,“仁爱”中的泛爱思想和民本理念,“礼”规范中和谐思想以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都将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对全人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作 者:刘琳丽 LIU Lin-li 作者单位:甘肃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甘肃,兰州,730046刊 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5(2)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 仁 礼 天命观

篇7:孔子伦理思想与人际关系

孔子的伦理思想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不能因为儒家伦理思想在发展过程中被统治阶级利用和歪曲而否定其精华所在.

作 者:张焱 张润泽 作者单位:张焱(河北省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056029)

张润泽(河北省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

篇8:孔子的经济思想及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经济思想的研究, 姚电、涂平荣 (2007) 认为, 孔子积极入世的参政情怀和济世抱负决定了他必然关注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他特别提出贸易自由、“信”以生利的交换伦理观;依“名”配财、“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伦理观;“戒奢尚俭”的消费伦理观等内容[1]。唐明贵 (2008) 认为, 孔子思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中的义利思想、和的思想以及诚信思想仍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2]。刘丹忱 (2008) 发现, 孔子的义利观是其德治方略中经济主张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人们的欲利和求富观念乃人性所在, 但“利”应受“义”制约, 应义主利从、重义轻利[3]。雷永强 (2009) 提出孔子的“仁”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内涵。他积极入世, 关注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提出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二分、“富国而教”的生产劳动伦理观;贸易自由、“尚义守信”的交换伦理观;“不患寡而患不均”、依“名、位”配财的分配伦理观;节用崇俭而“度于礼”的消费伦理观[4]。

本文在以上学者理论的基础上, 认为孔子的经济思想与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 并且反映其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总体说来, 孔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藏富于民与利民的思想, 经济活动服从道德规范的重义轻利思想, 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尚俭思想和先富后教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对于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藏富于民与利民的思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 是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 从经济上看,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原来是“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土地全归王室所有, 公元前594年, 鲁国“初税亩”制度, 反映出土地已经开始私有。人们用各种手段来扩大对土地的占有, 结果就出现了诸侯富于周天子, 私家富于公室的情形。《左传·哀公》有这样的记载:季氏要用田赋制度增加赋税, 使冉有征求孔子的意见, 孔子主张“施取其厚, 事举其中, 敛从其薄”, 但是冉有仍旧听从季氏, 实行田赋制度聚敛。孔子不满冉有这样的行为, 评论说:“百乘之家, 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 宁有盗臣”[5], 并且不承认冉有是自己的徒弟:“季氏富于周公,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可也。’”[6]孔子认为, 财富集中危害极大, “财聚则民散”[5], 财产过于集中, 而百姓就要散失, 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 “聚敛者, 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7]孔子盛赞富有天下而自己却不独自占有的舜和禹 (“巍巍乎, 舜禹之有天下也, 而不与焉”《论语·泰伯》) , 赞扬均分财富的“博拖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 是圣人之德, 提出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分配主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8]孔子认为, 财富不应该集中于诸侯天子中, 而应该使人民富裕。《论语·颜渊》中说:“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 用不足, 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 吾忧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有若关于“百姓足”的看法, 体现了儒家“藏富于民”的一贯思想。有若提出十抽一的税率, 与孔子反对统治者对百姓进行贪得无厌的搜刮, 特别是反对那些“苛政猛于虎”[9]的暴君, 主张薄敛轻税的思想也是相吻合的。孔子在《论语·尧曰》中进一步把“百姓足”的观点发展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并且认为这是以达到“惠而不费”, 作为“尊五美, 屏四恶, 斯可以从政矣”的第一美。

二、经济活动服从道德规范的义利观

孔子的经济思想还体现在他的义利观中, 虽然“子罕言利”[10], 但在孔子为数不多的言利的记载中, 还是可以看出孔子义利观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指孔子的义利观不是单一的, 而是一个体系, 他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价值要求, 这就是“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孔子是说, 君子应该明白, 通晓义, 在价值取向上先义后利, 而小人即普通百姓是讲求物质利益的。儒家道德人格的模型是“君子”, 对于君子来说, 仁义道德是其生命的价值所在, 是至关重要的东西, 仁义道德也就成为他们至上的追求。在《论语》中, 有多处对君子先义的行为有要求, 比如“君子以义为上”[11], “君子以义为质”[12], “见义不为, 无勇也”[13]。而小人, 即普通百姓是讲求物质利益的,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14], 小人不同于君子的根本之处, 在于他们不是以仁义道德为做人之根本, 他们暗于仁义, 却明于财利。

第二层是指如何取舍和对待利。《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论语·述而》也说:“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可见, 对于财利, 儒家不同于道家采取完全排斥、绝对轻贱的态度, 在符合某种原则的前提下, 儒家也是看重财利的, 其原则就是“义”, 以“义”作为财利取舍的准绳。“欲富贵而恶贫贱”, 虽是“人之常情”, 但不符合于“义”的财利, 君子是坚决不取的, 即“非其义也, 非其道也, 禄之以天下, 弗顾也;系马千驷, 弗视也”[15], 如果符合于“义”, 则“舜受尧之天下, 不以为泰”[16]。可见, 儒家并不是不要利, 只不过他们是用“义”这样一种尺度限定了一个取利的范围, 求取的是义中之利。孔子还以“义”作为求取利禄的途径, 不仅把“义”作为财利面前决定取舍的尺度, 而且把“义”作为迂回取利的手段。《论语·子路》有樊迟请学稼一条,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 樊须也!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孔子认为, 君子只要讲礼、讲义、讲信, 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归顺他们, 供他们役使, 供养他们食物。这样义就转化为利了。孔子认为, 参与生产劳动, 追求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 这些并不是构成君子人格的本质内容, 君子必然淡视和疏远这一类经济活动。与任何人一样, 君子也不能离开物质资料而生存。物质资料的取得离不开生产劳动, 而生产劳动只能由普通老百姓承担。孔子看来, 稼与圃只能是小人之事, 作为君子根本不应去考虑这类事务。所谓“有大人之事, 有小人之事……或劳心, 或劳力;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于人, 天下之通义也”[17]就是这个道理。儒家总是以道德的和政治的眼光看待问题。一切事物的取舍、褒贬、扬抑, 皆取决于它们是否符合儒家所确立的道德律令和政治准则。虽然经济对于人们生命的维持、延续、发展是须臾不可离开的, 但在儒家那里, 它没有成为凌驾于道德和政治之上的首要任务。经济与道德、政治之间, 在儒家那里是一种头足倒置的关系。经济生活往往被看做是由道德生活和政治生活决定的, 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只有在遵循他们给定的道德的和政治的规则时才具有价值。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尚俭思想和先富后教思想

孔子提倡节俭, 反对奢侈。孔子所说的节俭, 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节俭财产物用, 减少资金支出;另一方面又反对奢侈浪费。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 节约财物, 减少支出是很必要的。有一次,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直截了当地回答说:“政在节约”[18]。孔子一生都过着俭朴的生活, 不赏繁华,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19], 而且要求有道德情操的人“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20]。对于“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21]的颜回大加赞赏, 而对“志于道, 耻恶衣恶食”和“士而怀居”[22]的“士”则显得不屑一顾。儒家的俭是以礼、义为其存在前提的, 或者说, 俭是“义”这种道德规范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一方面, 俭是保持“义”这种道德节操的手段。与处理财利关系时碰到的问题一样, 儒家看到了“义”与物质生活享受之间的矛盾。为了获得或保持君子的道德人格, 才宁愿生活在清贫之中, 即所谓“不义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另一方面, 俭又不能有损于礼义。比如, 子贡因为鲁君废了每月初一祭告祖庙的礼就想索性省去祭告时所用的一只羊, 孔子却不同意。

从社会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孔子主张“先富后教”[23]。认为在解决吃饭问题后, 抓教育就成为头等大事, 主张“有教无类”[12], 普及教育, 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 从而使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对孔子经济思想的评价

1. 孔子的经济思想有严重抑制经济发展的一面, 其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 孔子经济思想弱化了经济主体。儒家把生产活动的主体界定为非道德的小人, 这种小人给社会以这样一种反面示范作用:在思想上使人们对生产劳动产生轻贱, 在行动上引导了人们尽量逃离生产劳动。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读书、学习知识, 不是为服务于生产, 促进经济发展, 而是将其作为逃离生产劳动的一种途径。这样, 就把知识与生产劳动远远地隔离开来, 把有抱负创事业的人统统引向生产领域之外, 生产劳动就只能由那些缺乏知识的低素质的人来从事。其次, 没有驱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离不开有效的内在动力机制, 即离不开利益的刺激作用。儒家的经济规范没有哪一条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 却多可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屏障。俭, 淡化了人们的取利之心;义、礼则捆绑了人们的取利之手。一个人摆脱了利益诱惑, 必然轻视经济事务;一个民族摆脱了利益诱惑, 必然使社会经济的发展陷于瘫痪。孔子经济思想虽然未能使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摆脱利益诱惑, 但却使很大一批人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2. 孔子经济思想也给经济的发展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它虽然有阻滞经济发展的作用, 但它并没有将经济发展的手脚紧紧捆死。生产劳动虽然为君子所不齿, 趋于财利虽然不合于君子的道德追求, 但对于小人来说, 这些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儒家在君子的道德圈外给经济活动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并把君子之外从事生产劳动的小人视为经济活动的合理主体。孔子经济思想也有个别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仁作为统治者经济政策的规范, 要求统治者一方面关心和重视老百姓的生产, 另一方面减轻对老百姓的剥削,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 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 孔子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1) 孔子的利民思想在以往各个朝代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只是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候, 统治阶级打出的所谓的“爱民”的一面旗帜, 如李泽厚所说只是缓和社会矛盾的“解毒剂”而已。而在当代, 中国共产党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最广泛的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之后, 又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 折射民生亮点,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处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眺望, 一幅百姓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清晰显现:更加丰富的小康内涵、更加注重全民共享、更加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更多活力激发财富创造、更有保障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可以说, 党的利民爱民思想超越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2) 我们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存在一些市场监管不到位, 法律约束不足的情况, 如近年来出现的“三聚氰胺”、“地沟油”、“毒大米”等个别事件, 都是个别经济主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 钻制度空子的典型。孔子的义利观要求经济生活符合道德规范, 这是对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过程中道德层面的一种有益补充。 (3) 孔子的尚俭思想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 从而减低碳, 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减缓生态恶化。虽然在孔子的时代, 尚俭只能减少财产物用, 减少资金支出, 但俭是“义”这种道德规范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 俭是保持“义”这种道德节操的手段。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尚俭是一种节约, 节约也是一种创造, 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注意节约, “低碳”的要求就能落到实处。

摘要:孔子的经济思想与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 并且反映其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总体说来, 孔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藏富于民与利民的思想, 经济活动服从道德规范的重义轻利思想, 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尚俭思想和先富后教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对于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没什么最后,也没什么永远散文下一篇:新疆维吾尔电视台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