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还原真实的汉武帝

2024-07-30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还原真实的汉武帝(精选8篇)

篇1: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还原真实的汉武帝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还原真实的汉武帝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案例

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三中学 白金双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还原真实的汉武帝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案例

一、引言

随着教学课程和方法的改变,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过去的教学以老师的灌输式教和学生的强迫性学为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新时代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良的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旧有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因而历史教学也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培养具有自主性、创新性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二、问题的提出

历史人物的评价一直是历史课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电视和电影普及的今天,这些影视节目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一些古装剧,会给学生一个误导,把历史剧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因而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造成困难。过去的教学方式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最后做出评价,这样的传授方式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学生过后就会忘记,而且起不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比如对汉武帝的评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教学时我就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整体安排

(一)课前安排

为教学需求,我以座位为依据,把全班学生分成4组。

第1组,查找有关汉武帝的资料(通过书本、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途径查找),查找完毕后本组学生把汉武帝的故事用历史话剧编练出来。

第2组,查找整理资料,从正面评价汉武帝。

第3组,查找整理资料,从反面评价汉武帝。

第4组,在2、3两组评价汉武帝的基础上,结合第1组的表演,论证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二)课堂安排

第一步,由第1组的同学表演历史话剧——汉武帝推进大一统。

第二步,由第2、3两组的同学轮流发言,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汉武帝。

第三步,由第4组的同学归纳概括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

汉武帝:诸位学者大师,我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家积累了相当充实的财富,可是国家的政权并不稳固,思想还不统一,今天把大家召集来就是想想大家征求治国方略,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董仲舒:陛下,臣认为儒家思想很适合当今的局势,可以把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汉武帝:为什么? 董仲舒:陛下,儒家主张贵贱有序,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只有这种稳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另外,我朝刚见立六七十年,前几代皇帝实习修养生息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虽然国富力强,但是还应该继续实习与民修养生息政策以安民。

汉武帝:恩,董卿家的意见很好,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大家一定记得先帝时的吴楚七国之乱,大部分同性诸侯王的势力大为消弱,可是还对我朝江山构成严重威胁,诸位爱卿有什么良策解决这一问题呢?

主父偃:陛下,臣有一个建议,不知可行否?

汉武帝:爱卿请讲。

主父偃:可以通过“推恩令”消弱诸侯王势力,让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的土地和人民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分出的列侯归郡管辖,列侯继续“推恩”,这样王国的实力就会不断消弱,而且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受恩者还对陛下感恩戴德,可谓是两全其美。

汉武帝:恩,这个策略很高明,就按这个方法来执行。这样一来王国问题解决了,可是各郡的长官并没有人监察,他们会不会也和原来的诸侯王一样发展成和朝廷对抗的势力呢?

大臣:陛下,臣以为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决,把全国分成若干个监察区,然后陛下您挑选一位官员对地方大员进行监察,这些官员由中央委派,不过不能给他们大权,但是能代表中央监察百官,当发现问题是随时向朝廷回报,这样就会避免这些地方官员发展成与朝廷对抗的势力。

汉武帝:爱卿的这个建议很有道理,那就这样执行。诸位爱卿的治国方针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的讨论就到这个地方,爱卿们辛苦了。

(第二步)

组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维护了思想的统一,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组3:虽然这一方针加强了中央集权,可是它限制了文化的发展。

组2:汉武帝真正执政后不久,就着手解决王国问题,而且没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问题,为汉朝后来的统治打下基础。

组3:虽然在实行推恩令的时候没有流血,可是在后来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利用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一案,下令尽捕他们的党羽,牵连致死的多达数万人。

组2:汉武帝针对臣相权利过大的问题,特意从出身低微的士人中选拔人才,担任国家中枢机构主要的决策,分弱相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组3:分弱相权虽然有有利的方面,可是汉武帝再为期间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先后用相12人,儿这12人中,只有4人正常死亡,其余均是被汉武帝以各种原因处死或被逼自杀身亡的。政府高级官员受到严厉处置数量如此之多,密度如此之大,在历史上时空前的。

组2:汉武帝设置刺史,监察百官,有小大互相制约,内外互相协调的优越性。

组3:刺史制度的确是一个很高明的政策,可是汉武帝在用这些有效的政策让国家发展起来后不是继续实行有效的措施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而是连年向匈奴发动进攻,战争不断,给两族人民带来了灾难。

组2:虽然攻打匈奴给国家带来了灾难,可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保证中国北方农耕生产的正常进行。最终在霍去病和卫青的带领下,打败匈奴,保障了北方生产的安全。

组3:他晚年迷信方士神巫,偏执多疑,喜怒无常,轻信江充,制造了“巫盅之祸”,都城长安在这次政治东**中指死者数以万计,导致了汉王朝统治上层严重的政治危机。

组2:汉武帝实行察举制,破格用人,一些直言极谏之士被任用,寒庶之士也可以凭借孝廉入世,促进了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组3: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也喜欢巡游,而且次数也有十几次之多,公元前110年那次巡游里程达到了一万八千里:从长安出发,先到北面阅兵,再南下到了中岳嵩山,然后向东巡游海边,接着到泰山封禅,又沿海岸往北到了碣石(现在的河北昌黎),此后向西经过九原(现在内蒙古包头)再回到长安。这次巡游里程和花费都超过了秦始皇,在武帝刚即位时,由于有文景之治的基础,国家还很富足,但经过了几十年的战争,国库已经快要空虚了。

组3:虽然他晚年犯过一些错误,可是在“巫盅”逐渐显世后,他发布轮台罪己诏,以表示对自己错误的追悔,虽然不能挽回过失,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将颓之局。

组2:汉武帝时代确立了一些新的经济制度,强化了大一统王朝的经济基础,比如整顿货币,实现货币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组3:虽然实行了货币统一,可是他实行官营盐铁,利润归国家所有,禁止民间自由买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组2:汉武帝还实行均输与平准,整顿全国的运输和进行官营商业的管理。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组3:他采取“算緍”和“告緍”,直接打击大商贾,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第三步)

组4:我们在看了第1组的表演和听了2、3两组同学的发言后,认为他们的表演和发言都有一定的道理。结合他们的表演和发言,我们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最终认为在评价汉武帝或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运用历史原则。也就是说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论,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任何历史人物都是“过去”的人,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汉武帝是他那个时代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一个在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第二,把握大节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应看他们的大节,看他对历史的贡献。汉武帝虽然晚年犯过一些错误,但为中国封建社会所做的贡献,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第三,把握阶级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历史人物总是处于特定的阶级关系中,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为本阶级服务。汉武帝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他不可能跳出地主阶级的范畴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我们摘录了几条对汉武帝的评价,供同学们参考:

(四)、教学效果的自评

这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气氛很好,学习的效果也很好。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表演组学生的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正反组的同学集体辩论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对历史人物应如何评价的讨论使课堂得到理性的升华。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人物的解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在本节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

能达到的。

(五)反思与讨论

1、新颖的教学形式,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如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舍弃常规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历史情景再现”这一新颖的教学新式,使教学过程开放,教学内容活而有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参与面,课堂教学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加入课堂,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在课堂中可以体验到理解与宽容、尊重与信任、亲情与关爱、同时感受丰富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就容易建立起来,容易消除后顾之忧,就敢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注意做到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注意带着尊重、带着赞赏走进学生,我收获了许多惊喜——学生大方多了,自信多了,想法也就多了,课堂就会动态变化,富有新意。

3、实现历史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得紧密结合,凸显历史对现代人类活动的借鉴指导功能,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作用和价值,从而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讲汉武帝时,可以把他实施的一些政策和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容易理解和记忆,也会提升他们的兴趣。比如在讲到他实行统一货币这一政策时,可以把这一政策与欧元结合起来,欧盟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实行统一的货币,大大地方便了商业贸易,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做到深入浅出,变抽象为直白,有利于教学。

4.这节课效果非常好,但是上这么一节课,不仅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学生也要花大量时间。老师花时间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是应该的。但学生由于受时间、条件等的限制,是不可能做到每节课都能准备这么充分。而且花大量时间在搜集资料上,会导致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影响了考试成绩。成绩是当今教育体制下衡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学生素质是时代的要求,希望广大同仁在出成绩的同时能坚持新课标、新理念,从而实现国家新一轮教改的目标。

篇2: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还原真实的汉武帝

《琅琊榜》背后的真实历史之梁武帝

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发生在南梁大通年间,剧中南梁皇帝被称为“梁帝”(并没有介绍说有具体名字),因为猜忌,以致赤焰血案的发生。这一点猜忌心,梁帝倒是和历史上的梁武帝颇为相似,毕竟这是皇帝的通病。除此之外,梁帝和历史上的南梁皇帝梁武帝,据猜测,应该很难再找到相似之处了。那么,真正的梁武帝到底是何许人也? 梁武帝萧衍(464—549年)本是南齐武将,曾战功赫赫,不过历史的推手却把他推到了时代的最顶端。502年,他39岁时篡位称帝。

说起来,萧衍登基的过程与唐高祖李渊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他联合南康王萧宝融举兵讨伐昏君萧宝卷(即东昏侯),助萧宝融登基,因功享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然后,多次假意推拒好友同僚的僭位劝言,之后才欣然接受;再后,授意属下传播“行中水,为天子”的歌谣,大造舆论,为自己称帝做准备;最后,拿到萧宝融的禅让诏书后,推辞再三,在百官联名上书称臣、请求他早登帝位后,这才“勉强”龙炮加身。当然,前皇帝的结局一定是“暴病而亡”。

剧中的梁帝

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太过虚伪矫饰,但在古代,禅让是有“大规矩”要遵循的。如果不遵循礼制地“三请三辞”,才会受到世人的诟病。请辞请辞,就是要有请有辞。“辞”表示自己才能不够,不是“请”的最佳人选,以示做人谦恭。这是礼貌,也是礼仪,更是礼制。所以,萧衍以前皇帝“禅位”的形式登基,更不能“急不可耐”地接受大臣的“请”,必须先“辞”再“受”。

萧衍博学多才,尤其在文学方面颇有天赋。他对史学、经学研究颇深,著有大量的经史著作;他的诗文才华令人叹服,与沈约、谢朓、范云等七人并称“竟陵八友”。可以说,比起做皇帝,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更为世人称道。此外,他在音乐绘画、书法棋艺方面也有不凡的造诣。据说,萧衍痴迷棋艺,经常拉着大臣通宵达旦地下棋,大臣们苦不堪言,对此避之唯恐不及。只有他的随从陈龙之和他对弈时精力充沛,并乐此不疲,深得他的喜爱。

这个陈龙之,也是个名人,是历史上最具争议、最具传奇色彩的名将之一。关于他的故事,几乎也可以演绎出一部小说了。

萧衍

说起萧衍,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出身。梁武帝萧衍出身于“兰陵萧氏”,世家子弟、贵族血统。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祖宗,就是大汉名相——萧何!电视剧《琅琊榜》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历史上门阀制度最盛行的南北朝时期,但估计不会对“门阀社会”有所描绘。不过,门阀制度是当时社会的主旋律,是中古时期的中国社会制度的主体。与其说中古时期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不如说是“门阀社会”。而“兰陵萧氏”在南朝权倾百年,正是当时门阀社会的真实写照。

注:中古,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兰陵萧氏”兴起于西汉宣帝时期(前74年—前49年),辉煌于南北朝,在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逐渐走向没落,绵延近千年,可以说是世家门阀中的“兰博基尼”,绝对的顶级门阀!从刘裕建立刘宋开始,到589年杨坚渡江

灭陈,萧氏一族直接或间接地掌控南朝半壁江山逾百年,其势力大得令人咋舌。那么,“兰陵萧氏”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门阀呢? 南朝近一百七十年历史,齐、梁两朝都是萧氏王朝,共持续了78年。如果把南齐、南梁和西梁的皇帝都算上,萧氏一门共出了21位皇帝。梁武帝萧衍即出身“兰陵萧氏”,是萧何的25世孙;他所取代的南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是萧何的24世孙,他们同出“兰陵萧氏”,是同宗叔侄(萧衍的父亲和萧道成是同一个高祖父的堂兄弟)。换句话说,南朝的齐、梁两朝,还有后来的西梁,改朝换代只是换国号、换皇帝而不换姓氏——皇帝都姓“萧”,都是“一家人”。此外,兰陵萧氏还出了30多位宰相,还有大批的文臣武将、文人墨客。所谓“两朝天子,九萧宰相”,兰陵萧氏满门显贵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后来的隋唐时期,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中,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趁隋末战乱在江南称帝的萧铣(萧皇后的父亲和萧铣的祖父是兄弟)、唐太宗初期的宰相萧瑀(萧皇后的亲弟弟),还有唐高宗的宠妃萧淑妃,也都是出自“兰陵萧氏”。

而整个唐朝,包括萧瑀在内,“兰陵萧氏”总共出了11位宰相。萧瑀是萧衍长子萧统的后嗣,唐太宗说的名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指的就是他。而其余10位宰相中所包括的历史上著名的“八叶宰相”,他们都是萧瑀的后人。基本来说,每隔30年就有一位萧氏子孙登堂拜相,“兰陵萧氏”简直就有把大唐庙堂当自家后院的趋势。

“从此萧郎是路人”,这是唐朝诗人崔郊传世之作《赠婢》中的名句。在现代,“萧郎”是指情郎,可在唐代有两个解释:一个是指情郎,另一个就是指萧家男子。也就是说,当时的未嫁女子都想嫁入萧家,结果“萧郎”就成了情郎的代名词。这足以说明萧氏一族的家世之盛。

不过,如果就此认为“兰陵萧氏”是门阀士族中的No.1,那就错了。了解一下华夏门阀世家的历史,你会发现,“兰陵萧氏”虽是正统的世家门阀、侨望贵胄,却也只是顶级门阀中的“小弟”。

南北朝是“兰陵萧氏”最辉煌的时期,但兰陵萧氏却只居“南朝四大望族”的末位,位次还排在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之后。而“琅琊王氏”就是那位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的东晋名相王导所在的王氏家族,也是世家门阀中的巨擘,地位远超“兰陵萧氏”。其他的顶级门阀,比如著名的“五姓七家”中的太原王、范阳卢,其历史渊源和实力背景更是“兰陵萧氏”不可比的。

注:“琅琊”是指王氏家族的世代居所——琅琊郡(今山东东南部沿海一带,涵盖临沂以及青岛诸城、日照一带),与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琅琊”不是一回事。

萧衍是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在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皇帝长寿榜上,除了清朝的乾隆皇帝(89岁),他排名第二,活了86岁。他在位48年,是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次于康熙、乾隆和汉武帝刘彻。

电视剧《琅琊榜》中的梁帝有四位皇子,其中有三人都是比较重要的人物,而几位后宫人物也与剧情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有必要关注一下真实历史上梁武帝家庭成员的情况。

剧中梁帝的家庭成员虽然不少,但值得与历史上梁武帝的家庭成员稍作比较的,只有他的三个儿子——太子萧景宣、誉王萧景桓、靖王萧景琰。

剧中梅长苏(胡歌饰)12年后重返帝都报仇雪恨时,太子萧景宜35岁,誉王萧景桓32岁,靖王萧景琰31岁。而这时(539年),真实历史上的南梁太子萧纲37岁。其他仍活着的皇子中,五子萧续36岁,六子萧纶约33岁,七子萧绎和八子萧纪都是32岁。看来,剧中三人在年纪上与历史人物还算吻合。

除此之外,在序齿方面也相同。历史上的南梁太子萧纲是萧衍的第三子,而剧中的太子萧景宣也并非长子;历史人物萧绎是萧衍的第七子,而剧中人物靖王萧景琰也是皇七子。

历史上梁武帝家庭成员的情况

不过,以剧中人物的结局来看,太子萧景宣与历史上的南梁太子萧纲结局不同:历史上,萧纲在前太子(昭明太子)萧统死后继任东宫成为太子,最终做了皇帝,即后来的梁简文帝。而剧中,萧景宣最后被废黜了太子之位。

只有靖王萧景琰与历史上的萧绎结局有相似之处:萧绎在552年登基为帝,即后来的梁元帝(不过,历史记载,萧绎是瞎了一只眼的)。而萧景琰在幼时好友林殊(胡歌饰)的襄助下最终也登上了皇位。

至于剧中其他人物,大多都是虚构的(包括男女主角),就不费力对比了。

此外,梁武帝萧衍还有很多传奇故事和逸闻趣事:传说,梁武帝与结发妻子郗徽“夫妻情深”,郗徽不寿而死后,他亲自撰写《慈悲道场忏法》超度亡妻,就是著名的“梁皇宝忏”。据说,郗徵貌美却善妒,所以萧衍称帝后才终其一生未立皇后……

篇3:《赤壁》还原历史中真实的周瑜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则在综合史书、民间传说、戏曲和话本对三国时期历史描写的基础上, 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体会, 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凭借其曲折生动的历史故事、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但是, 《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历史, 但毕竟是一部文学作品而非史书, 所以其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以至于很多情节和人物与历史真实相差甚远。

吴宇森的电影《赤壁》, 以陈寿的《三国志》为依据, 通过历史上最波澜壮阔、也最富有艺术张力的赤壁之战来表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赤壁之战还原给广大观众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气度恢宏、虚怀若谷、情深义重、文武兼备, 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通过《三国演义》所定位的心胸狭窄、气量如豆的一代武夫周瑜。

一、气度恢宏, 胸怀坦荡

在罗贯中笔下, 一代英才周瑜完全成了一个度量狭小、不能容人的庸将, 根本没有半点“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的英姿, 也不像是一位被孙权、孙策倚重为“股肱”的东吴统帅。这其实完全是罗贯中故意为之, 他为了突出扬刘贬曹的宗旨, 为了突出刘备、诸葛亮的雄才伟略, 不但刻意贬低曹操, 也歪曲了周瑜。

我们在有关三国的历史记载中, 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周瑜气量狭小的资料。相反, 大量的资料表明, 周瑜是一个非常大度、虚怀若谷的将领。据陈寿的《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记载, 周瑜是一个“性度恢廓”[1]之人, 器量宏大, 善与人同。孙权对周瑜的评价是:“雄烈, 胆略兼人”[1];吕蒙对周瑜更是推崇备至, 说他和鲁肃“建独断之明, 出众人之表, 实奇才也”[1]。老将程普“颇以年长, 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 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 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 若饮醇醪, 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1]。可见周瑜的宽容大度是为人所公认、肯定的。

在电影《赤壁》中, 吴宇森根据历史资料进行艺术加工, 再现了一个气度恢宏、雍容大度的周瑜形象。诸葛亮到东吴后, 见了周瑜的阵法, 不以为然, 甚至还评论其阵法过时。对此, 周瑜并没有生气恼怒, 反而很自信地告诉诸葛亮:“阵法并无过时之说, 但看是否用对了时机”。一席话让诸葛亮频频点头。及至二人一起为马接生、弹琴问意之后, 周瑜不仅没有为诸葛亮的口不择言耿耿于怀, 反将其引为知己, 共兴大事。三江口两人联手, 制定了火攻的计划, 并且一个施奇计草船借箭, 一个用妙计杀死了蔡瑁、张允, 从而成就了辉煌的赤壁之战。

周瑜不凡的气度还表现在对待曹军的态度上, 当曹操的军队自北南来不服水土染上瘟疫后, 许多将士主张趁机偷袭, 认为这是战胜曹军的大好时机, 但是周瑜拒绝采纳这种暗地偷袭的“小人之战”, 认为应与曹操打一场正面交锋的“君子之战”, 此时进攻未免胜之不武。由此可见周瑜为人的光明磊落、胸怀坦荡。

从周瑜辉煌的成就我们也可以推断, 历史上的周瑜就应该是这么一位器量宏大、虚怀若谷的将领, 否则何以24岁就成为联军统帅?何以率领3万兵马就可战胜曹操的80万大军?吴宇森的《赤壁》依据史实重塑了《三国演义》中被扭曲的周瑜形象, 还原了历史上周瑜的真实风貌。

二、伉俪情深, 琴瑟和谐

在《三国演义》中, 对周瑜、小乔的关系, 罗贯中只简单地提了一句:“小乔乃瑜之妻也。”[2]后面的篇章中对两人的夫妻生活、家庭情形再无半点涉及。但在很多历史文献、戏曲甚至诗词之中, 都有很多对周瑜与妻子小乔感情生活的记载和描述。比如, 裴松之注《江表传》记载:“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 得吾二人作婿, 亦足为欢。’”[1]元杂剧《周公瑾得志娶小乔》也颇为详细地描绘了周瑜娶小乔后的欣喜和得意状。苏东坡更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从这些历史资料和文艺作品中可以推测:周瑜和小乔两人对这桩婚事都是极为满意, 夫妻二人感情非常和谐。

针对这些历史记载, 在电影《赤壁》中, 吴宇森通过大量的镜头语言充分表现了一个家庭生活中的周瑜:体贴多情、情深意重、举案齐眉、琴瑟和谐。在练兵的间隙, 他返回家中协助妻子一起给马接生, 并且答应小乔不让小马驹“萌萌”上战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乡东吴不被曹操占领, 也为了保护小乔的人身安全 (曹操扬言南下东吴是为了据小乔为己有) , 周瑜不顾性命, 身先士卒, 投入到了联刘抗曹的恶战, 结果身负重伤, 直接导致后来英年早逝。

周瑜对小乔用情甚深, 小乔对周瑜同样如此, 两人可谓心心相印、心有灵犀。当诸葛亮来到东吴劝说周瑜联刘抗曹, 小乔能从丈夫的琴声中判断出丈夫是战是和, 不需要任何语言, 只闻“弦歌”便知“雅意”。最令人感动的是, 为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她竟然不顾自身安危只身赴曹营, 用美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茶艺拖延住曹操, 为东吴赢得宝贵的进攻时间, 一举歼灭曹操, 帮助丈夫完成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千古伟业。

《赤壁》再现了周瑜和小乔的幸福爱情, 这种爱情已经不是简单的郎才女貌所能形容, 而是一种骨肉同生、超越生死的爱情。这种爱情生活的描写也使周瑜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生动, 很好地弥补了《三国演义》只写战争不写爱情造成的缺憾。

三、有勇有谋, 文武兼备

在《三国演义》中, 作为东吴的大将军, 周瑜有着高超的军事才能:火攻之策、密谋黄盖诈降、指使庞统授计、智战南郡曹仁等, 无不显示出周瑜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但是, 《三国演义》对周瑜的表现也仅止于此, 除了军事才能之外我们再也看不到其他方面的才华。其实, 据《三国志》记载, 周瑜不仅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而且精通音乐, 是难得的文武全才。刘备曾称赞周瑜:“文武筹略, 万人之英”, [1]史学家陈寿也说他:“建独断之明, 出众人之表, 实奇才也。”[3]

电影《赤壁》除了表现周瑜的英勇善战、足智多谋, 还特别表现了周瑜在音乐方面的才华。曹操兵临赤壁, 周瑜每天加紧练兵。有一天, 忽然来了一个老农和他的孙子。老农的孙子在练兵场附近吹笛, 吹奏的效果实在不好, 呕哑啁喳, 曲调艰涩。画面一转, 士兵却发现周瑜不见了, 原来, 周瑜已走到牧童旁边, 并向他伸手讨要笛子, 牧童吓坏了, 以为周瑜生气自己干扰了练兵, 只好乖乖交出长笛。只见周瑜接过笛子, 拿出一把刀, 挖了一下笛子的孔, 修理一番, 又把笛子还给了牧童。牧童接过笛子重新吹奏起来, 这时笛声悠扬, 曲调优美, 不但周瑜、诸葛亮, 连士兵也自动停止训练, 陶醉在悠扬的笛声之中。这个情节其实是为了丰满周瑜这个人物形象, 因为《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写道:“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 其[有]阙误, 瑜必知之, 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 周郎顾’。”“若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1]意思是说, 如果谁弹奏曲子有错误, 周瑜都会出来指正, 有人想得到周瑜的指点, 就故意不时地弹错曲子。牧童吹笛的情节非常好地表现了周瑜在音乐方面的非凡造诣。

综上所述, 吴宇森导演通过电影《赤壁》彻底颠覆了《三国演义》中那个气量狭小、有违历史真实的周瑜形象, 再现、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周瑜:集琴棋书画、文韬武略于一身, 既有军事家的雄才大略, 又有音乐家的高超技艺;既有武人的侠义豪迈, 又有文人的敏感多情;既执法如山, 又爱民如子。他不仅是三国时代人们心中完美的将领, 更是现代国人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 1986.

篇4:重视史料教学 还原历史真实

【关键词】史料教学;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16-03

【作者简介】李建春,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江苏太仓,215421)高级教师,苏州市历史学科带头人。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师教学中需要探索的永恒课题。历史课堂单纯地灌输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反而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历史学习的本真应是从史料中重建过去,在还原历史真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也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因此,本文试图从史料教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满堂灌难获满堂彩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在实际教学中,受评价体系、高考指挥棒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更多的是传授和灌输历史知识,致使历史课堂僵化,死气沉沉,学生普遍反映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历史课堂不能给学生以智慧,不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不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历史课可能还会被更多的学生所抛弃。

二、历史课堂教学嬗变的主要方向——教教材渐变为用教材教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是新旧教学观念的表现。应试教学影响至深,以至于历史教学仍以训练记忆为主,大部分教师仍以教材为本,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教。教师用自己权威性的解释引导学生,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就是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提高史料的使用价值。在对史料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而且还要有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如果能引导学生也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料,使得教科书成为一种有效的师生对话的教学资源,这将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和批判性的思维,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历史课堂教学主要的价值取向——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不同常规的角度、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实,通过思维或反思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1]它包含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能力两个方面,这种自我监控的品质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历史学科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1)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导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摆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各种史料并对其进行不断质疑来揭露问题的本质,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2]从而真正做到“鉴证知史、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培养创新精神的教改方向。

提倡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教学创新。在当下的信息化社会中,面对爆炸式涌现的信息,教师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也是与当前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改革方向相一致的。

(3)塑造健全人格的目标指向。

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因其经常质疑和反思,其价值选择更倾向于求真而不崇拜权力,精神独立而不喜欢趋炎附势。人类的理性是极其重要的价值坐标,批判性思维所孕育和培养的对真理的追求,就是最高尚的人格,也是一个优秀民族必须具备的特质。培养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国家公民,也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

2.历史学科批判性思维缺失的原因。

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说:“与美国教育相比,我们(中国)的教育是让人去适应教育,而不是让教育适应人。”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不仅拉了创新的后腿,也影响到国家软实力。那么批判性思维缺失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1)教师和学生均缺乏历史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长期的应试教育体现出的问题之一是唯上、唯书、唯权威,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知识信息怀疑的勇气和筛选的能力,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应试教育也造成教师和学生的迷信和盲从,尽管新教科书列出了一些批判性思考题,但教师和学生却习惯于从教科书文字中寻求最佳解释和答案。

(2)课堂教学流程模式化阻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现在的历史课几乎都是对原因、结果、过程、性质、意义等进行简单程式化分析,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差不多的时间比例。课程内容采取平均用时、平均用力,统一模式进行。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学生没有机会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除了能记住部分史实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则难以实现。

(3)教条的辩证分析法影响批判性思维的深入进行。

“一分为二”常被作为“全面看问题”的代名词,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很容易成为批判性思维的挡箭牌。于是历史评价变成了蜻蜓点水,历史表述的方式也逐渐僵化,批判性思维的深入就此中断。

3.史料教学对培养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包括各种典籍、实物等,是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的根据或依据。史料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相关史料、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完成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认识,形成自己判断的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运用史料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健全的人格,还为落实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求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下面以“‘两极世界的形成——美苏冷战”为例,谈谈史料教学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教师先展示一段史料。

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中提到: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领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北部边境,对抗政府的管辖……

正如希腊的情形一样,如果土耳其要得到它所需的援助,就得由美国供给它。我们是能够提供那种援助的唯一国家……

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民族维护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把极权政制强加于他们的那些侵略行动……”

通过解读材料可以得出杜鲁门主义出台的直接原因是“希土危机”的发生,即美国所谓的希腊、土耳其这样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受到了来自共产党的“极权政治势力”的威胁,借口“希土危机”,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的使命。

在演讲中,杜鲁门总统虽没有公开点名苏联(暗指苏联是将世界引入灾难的祸首),将其与德、意、日相提并论,但咨文等于宣告战争并未结束,只是战争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演说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是冷战的宣言书。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冷战的主要原因在美国一方。

教师展示杜鲁门主义演说中的另一部分内容: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近来在违反其意愿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极权政治。美国政府曾经屡次提出抗议,抗议在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使用压力和威胁,因为这违犯了雅尔塔协议。我还须指出,许多别的国家,也有相似的发展。……”

通过解读杜鲁门的这部分演说内容可体会到:美国在指责苏联用极权恐怖的方式进行势力的扩张,在文中可看出苏联已控制了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家,并且威胁到了土耳其和希腊,事实果真如此吗?

师生再挖掘史料,得到来自前苏联的一段史料记载。

格鲁吉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姆格拉泽和外交部长莫洛托夫都讲起过这样一件事:战后,一份标明苏联新疆界的地图被送到斯大林的别墅。斯大林用图钉把它按在墙上,对周围的人说:“芬兰对我们是犯有严重罪过的,所以我们把国界从列宁格勒向前推进了。波罗的海沿岸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的土地,现在重归我们所有。咱们的白俄罗斯人现在都集中居住在一起,乌克兰人居住在一起了,摩尔达维亚人也集中住在一起了。西方的情况正常。”说着,他转而指向东方世界:“千岛群岛现在已归我们,萨哈林岛完全属于我们所有,你们看吧,这有多么好!旅顺港是我们的,大连也是我们的。”斯大林边说边用烟斗在地图的中国一带画圈:“长春铁路也是我们的,中国、蒙古——这都没问题,……可这儿的边界我不喜欢。”斯大林说着指向了高加索以南的地方。……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解读,可以看出,苏联在二战结束前就已经打算利用时机确定势力范围,以自己为核心组建新的国际体系,因此史学界现在有不少学者认为冷战是由美苏对“雅尔塔协定”的不同解释引起的,是美苏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双方都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学者认为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主要原因在苏联一方。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体会到不同的人由于角度、立场不同,对历史有不同的解释。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不能一味依据教材结构和教材已吸纳的观点,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解。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学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使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被思维定势所困扰,而是要突破陈规,学会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和运用,进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史料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辨别区分史料与史实的关系和差异。

史料可以呈现历史事实,但史料与历史事实存在着有同有异的关系。历史学家在整理史料、叙述历史的过程中,渗透了个人的情感、意向、历史观和价值观。[4]如简单地将史料当作史实提供给学生,这样的史料教学不仅不能启发学生,反而会误导学生。因此,我们要对史料的搜集、甄别作出选择,对于史料的解读必须要透彻而且要蕴含着自己的思想,使史料的解读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一种途径。

(2)辩证看待教材史料和补充史料的关系。

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本身就带有思考题的“学思之窗”部分,还有很多史料直接在“历史纵横”“资料回放”以及课后“探究学习总结”中的“学习延伸”部分给出。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与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比如“必修一”的第14页,有关宰相李沆和宋真宗的一段材料文字,就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好材料。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分析这些史料,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的突破。

教材中的史料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有时并不能全面反映历史人物和事件。这就需要教师补充恰当的史料,使学生通过多则史料前后联系,相互考证,从而让学生从史料中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补充史料,关键是要有针对性,这样能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辨析史料要掌握科学的史学方法。

史料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史料教学不应仅被当成呈现教材中各种叙述的证据,以证实教材所言的真实性。在史料教学过程中,如缺乏史学方法的指引和培养,对史料的运用不够规范和严谨,那就不能彰显历史学的基本特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史学方法,比如充分利用各种文献资料的书目、索引;判断作者的立场和时代性;把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判断所选史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素养。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不可忽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基于知识和技能并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运用史料或证据来探究历史问题,并在史料和证据中重建历史的真实。

【参考文献】

[1]律冬顺.浅谈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张静.新课程下中学历史学科学业评价初探[J].历史教学,2004(09).

[3]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篇5: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还原真实的汉武帝

还原真实的历史:关于诸葛亮,你必须要知道的8个真相

94版《三国演义》诸葛亮剧照诸葛亮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且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发明家。可是现在人们经过小说《三国演义》的洗礼,对于历史上诸葛亮的真实面目,早已变得模糊起来,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纠正一下,那些《三国演义》里关于诸葛亮不符合史实的事迹吧。1.火烧博望坡小说《三国演义》里面,把火烧博望坡写成了诸葛亮初出茅庐立下的第一件功劳。可实际上,“火烧博望坡”和诸葛亮没有什么关系,这场战斗其实是刘备亲自指挥的,《三国志》记载,刘备投奔刘表后,便屯兵新野,和曹操的军队在博望坡对峙,刘备在道路两旁埋设好伏兵,然后自己烧掉了驻扎的营地,假装逃走,结果曹将夏侯惇不知有诈,领兵前去追击,被伏兵扑了个正着。而且最主要的是,博望坡战斗发生在公元202年,而诸葛亮直到207年才出山。94版《三国演义》刘备剧照2.草船借箭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使用过“草船借箭”,真正使用这个计策的人是孙权。《三国志》上记载,在公元213年,也就是赤壁之战5年后,曹操平定了关中地区后,又率军南下,准备伺机进攻孙吴,东吴军队和曹军在濡须口对峙。一天,孙权借江面有雾,便亲自派遣出小分队,乘坐战船,前去靠近曹军水军阵地,打探军情。后被曹军发现,因为江面有雾,曹操不敢派军出战,就下令射箭退敌,孙权的船上很快就被射满了弓箭,因为一面受箭,重心不稳,就在快倾覆的时候,孙权下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等船恢复平衡后,便划着小船大摇大摆的离开。孙权本意并没有想借箭的意思,不过这笔意外之财还是让人很惊喜的啊,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孙权所乘的船就是特意制作的草船。94版《三国演义》孙权剧照3.借东风《三国志》里在描写赤壁之战的时候,确实提到了用火攻,不过这个火攻和诸葛亮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至于《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借东风,史学家们做过大量的研究,最后认定,赤壁之战的战场发生在今湖北省,时间是冬天,而湖北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冬季基本上吹不了东风。所以借东风也是作者为了凸显诸葛亮能力而虚构的。而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开战前为孙刘联盟建立的奔波上。94版《三国演义》诸葛亮剧照4.三气周瑜第一气是孙刘为了南郡这个城池而发生的,小说上说,诸葛亮用计策占领了南郡,气坏了周瑜,而事实上,是赤壁之战后,孙刘继续联合力量抗击曹操,孙权作为一名合格的盟友,为了让刘备的势力变得稍微大一点,可以面对曹操,而主动把南郡交给了刘备,小说中所讲的“借荆州”其实只借了一个南郡而已。第二气是关于刘备和孙尚香结婚的,原著的内容我们就不多赘述了,真实的历史是,当时刘备已经在荆州站稳了脚跟,孙权十分顾忌刘备的力量,于是把妹妹嫁给刘备,希望巩固一下孙刘联盟。现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猜测当时孙权的真实目的了,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孙权当时是真的想跟刘备联姻的,而非小说中所说的那样。第三气直接要了周瑜的老命,小说上讲是诸葛亮将周瑜围困,以至于周瑜气急攻心,旧伤复发,吐血身亡。而真实的历史是,公元210年,周瑜向孙权请求发兵攻蜀,然后率兵走到了巴丘这个地方,自己病逝的。94版《三国演义》周瑜剧照5.八阵图关于八阵图,读者应该一看就可以感觉出来是杜撰的,摆了几块石头,竟然让刘备七百里连营都打不过的陆逊退兵了,实在是太扯了。后来进入阵中的陆逊出不来,还被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给领了出来,我们细想一下,马谡丢了个街亭就被杀,而黄承彦放出了敌将,还安然无事,情节上很明显不严谨。所以关于八阵图,我们看着乐呵乐呵就可以了。94版《三国演义》陆逊剧照6.七擒孟获关于七擒孟获,《三国志》中有简要的记载,但是现在史学家们通过研究,普遍认为,七擒孟获发生的可能性太低了,更有人认为,七擒孟获就是完全的虚构,目的就是为了凸显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丰富其人物形象。就连到底是否有孟获这个人存在,也一直都充满了争议。至于为什么史书中会有记载,通过研究,史学家们认为,这是史书收录了地方传说而造成的。94版《三国演义》孟获剧照7.空城计空城计可以说是诸葛亮最具代表性的一场战斗了,很可惜的是,这个故事也是虚构的,发生空城计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228年,当时司马懿还在千里之外的宛城当都督,怎么可能跟西城的诸葛亮对峙呢?也许你会问,那或许是和别的魏将对峙呢?很可惜的是,根据南宋著名的史学家裴松之的考察分析,诸葛亮从来没有在阳平关一带抵抗过魏军。而诸葛亮当时见街亭丢失,就急忙撤军回到汉中了。94版《三国演义》司马懿剧照8.死诸葛走活仲达《三国演义》中写到,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死了的消息高兴坏了,立刻亲自上马前去追杀,结果半道上发现已经死了的诸葛亮竟然又出现了,以为自己中了埋伏,掉头就跑,跑了老远,才问手下,自己的脑袋是不是还在脖子上。关于这个情节,史书中都有过记载,我们也可以认定,它肯定是发生过的,可是和小说中描写的,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司马懿率军前去追击撤退的蜀军,遇到了蜀军后,蜀军将领杨仪鸣鼓立旗,摆出准备跟司马懿大干一场的架势,司马懿多疑,又不知道虚实,担心有伏兵,只好下令退兵。而根据《晋书》记载,司马懿撤兵是因为本着“穷寇莫追”的原则。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真实的历史和小说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当我们观看完精彩的《三国演义》后,一定不要把它和历史弄混淆哦。

篇6: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还原真实的汉武帝

说起北京马应龙眼药, 北京的老辈儿们都有耳闻, 当时大栅栏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身穿瑞趺祥 (布店) , 脚踏内联升 (鞋店) , 头顶马聚源 (帽店) , 眼看马应龙”。北京马应龙眼药得到了民间的广泛认可, 同时, 还创造了传统成药出口海外的成绩, 至今北京马应龙的后人还保留着当年海外采购的邮件照片。

历史已经远去, 但在这些珍藏下来的老照片、残缺了的店铺原址还有各种丰富的史料中, 依然蕴含着有关北京马应龙无尽的历史韵味, 从中人们仍可清晰地看出这个几经起伏的成药老号曾经的荣耀与轮廓。

“北京马应龙”的起源

由于历史久远, 在现今传承人及前辈对“马应龙”历史的整理研究过程中, 始终没有能够找到和马应龙眼药起源年代有关的史料与实物证据。对于马应龙眼药的起源年代, 目前只能从流传于民间的传说中了解到:在明朝万历年间马氏家族先人马景标在河北定州完成眼药创制。因此, 马应龙的传承人暂且将明朝万历年间定为马应龙眼药的前身即马氏眼药成方的起源年代。

在明清时期的手工业中, 沿袭着字号以先父之名命名的传统。在“马应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遵循了这一传统。马氏眼药经过数代传承, 在清朝末年, 由马万兴启用其父马应龙之名作为字号名, 并在清光绪元年从河北定州迁址到北京前门西河沿开设“北京马应龙眼药铺”, 自此以后, 北京西河沿就成了马应龙眼药传承和生产的中心。

其后, 马万兴之子马丽 (立) 亭, 鉴于“同仁堂”始终保持其字号, 生意日渐兴旺, 意识到消费者有一种只认字号不认人的心理, 在继承北京马应龙眼药店后决定从此打破传统, 世代沿用“马应龙”为字号。因此可以说, 是马丽 (立) 亭的突破创新及其对品牌价值的认识, 才得以确立并最终沿用了“马应龙”的品牌。

马氏家族

马应龙眼药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马氏家族的历史, 其间无不铭刻着马氏家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智慧。历史不断地证明, 没有马氏家族就没有北京马应龙, 而没有北京马应龙也就没有他们现在的命运。

在马应龙眼药的历史长河中, 有三位人物不能忘记。他们是创始人马景标、将定州马应龙眼药迁址北京西河沿的马万兴、以及将马应龙推向全国, 并率先使中医眼药出口海外的马丽 (立) 亭。马万兴于清光绪元年迁址北京前门西河沿, 开启了北京马应龙药店的历史;他的三子马丽 (立) 亭则于1923年开始了北京马应龙眼药店及马应龙眼药的第二个重要发展期, 在此期间最终确定了北京马应龙眼药店这一品牌的影响力, 并为日后以北京为总店向全国各地发展分号、向海外出口奠定了基础。

马景标系河北定州人, 回族, 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马景标基于宫廷秘方创制了马应龙眼药的前身马氏眼药, 并在定州开店经营。他的后人马锦绅、马金堂还有很多未曾流下名字的先辈, 在实践中严格遵循传统的制药工艺, 并进一步完善了马应龙眼药的疗效, 使之成为治疗眼疾的系列产品, 以此奠定了马应龙眼药深厚的历史积淀。

马万兴在定州继承了马氏眼药, 并遵照传统, 以其父之名改字号为“马应龙”。他不局限于定州的发展, 眼望京城, 于清朝光绪元年带着马应龙眼药从河北定州来到北京, 选址在前门西河沿开设了北京马应龙眼药铺, 这个地方商贾云集, 是当时京城最为繁华之地。马万兴凭借马应龙眼药的疗效站住了脚跟, 并得到广泛的认可。

马万兴迁址京城的这一举动为马应龙眼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 奠定了日后马应龙眼药向全国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今, 马应龙眼药的传承人将清朝光绪元年确定为马应龙眼药的第一个重要转折期。

在传承人的选择上, 马万兴也颇具魄力, 独具慧眼, 他坚持择优单传的原则, 选择了他第三个儿子马丽 (立) 亭作为其传承人。马丽 (立) 亭生于1907年正月, 自幼聪明、坚定、正值、善良。自懂事起跟随父亲学习制药、经营之道, 并于1923年继承“北京马应龙眼药店”, 成为马应龙眼药唯一的继承人。

解放后直至全行业公私合营, 因马丽 (立) 亭在北京中药界的成就, 他还先后在行业公会等组织中担任了以下各项社会职务:北京国药业同业公会常委、北京市国药业委员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北京市成药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北京市第六区街代表、北京市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委员、1957年公私合营后担任北京市药材公司加工科副科长、定州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会员等。

北京马应龙的历史成就

北京是马应龙眼药的重要发展地。“马应龙”的历史, 也就是以北京马应龙眼药店为主线的历史。

根据记载, 继任者马丽 (立) 亭于1923年将北京马应龙眼药店定址在北京前门西河沿5 2号 (现店址尚存, 牌匾依稀可见) 。并从1930年开始, 先后通过设立分店和邮寄的方式, 将马应龙眼药销售到包括天津、南京、上海、镇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苏等省份, 实现了马应龙眼药以北京马应龙眼药店为中心向全国大规模推广的突破, 并在上海通过好友吴麟阁先生的引荐办理了出口欧洲的证件, 率先开创了中医眼药出口海外的先河。

在其经营时期, 北京马应龙眼药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民国五年五月, 获得农商部奖三等奖;民国二十四年获得实业部优等奖状, 同年获得铁道部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一等奖;民国二十五年, 获得南京政府优等奖;民国二十六年获得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奖章等。

北京马应龙通过药品的疗效不仅获得了经营上的佳绩, 同时也赢得了西方人对中国传统中医乃至东方文化的认同。根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官方网站的记载, 该大学杰斯特 (Gest) 东方图书馆的捐赠人——美国工程师莫尔·杰斯特 (Moore Gest) 于上世纪30年代前后在北京期间曾使用马应龙眼药医治他的眼疾并取得很好疗效。此事促成他购买了一批中国传统医书, 这批书籍成为日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的第一批馆藏。

北京马应龙的现状

解放后, 北京马应龙眼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生产实现了半机械化。在这期间, 北京马应龙眼药店所做的销售统计表明, 其马应龙眼药的销售情况呈现出了递增的良好趋势。

1957年,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背景下, 北京马应龙眼药店也更名为“公私合营马应龙眼药店”。此后北京马应龙眼药仍然被作为中药保密品种加以保护, 其配方也被收录在当时北京公共卫生局编印的《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中。由于种种原因, 马应龙眼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至今已中断了50年。

1985年, 随着党对各项政策的调整、落实, 马丽 (立) 亭重新获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和褒奖。因其“在发展祖国传统医药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工作中做出的贡献”, 当时的国家医药管理局特颁发老药工证书。至此, 这位在中药业辛苦耕耘一生的老人, 终于获得了圆满的人生。

关于汉口马应龙生记

马应龙传承人通过对档案、出版物及招股说明书的比较分析, 从不同的考证角度、不同的史料对汉口马应龙生记眼药店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考证。

根据武汉有关部门在50年代初对私营工商业的调查表显示, 汉口马应龙生记眼药店于1919年3月20日由马万兴的堂孙马岐山开设于汉口汉正街, 并在店铺的门楣上书“北京马应龙定州眼药店分此”。相关的文献记载也多次提到马岐山在汉口开设“北京马应龙定州眼药分店”、“马应龙眼药分店”等有关汉口马应龙生记的设立情况。此后, 汉口马应龙生记眼药店改组为马应龙生记制药厂。1956年以马应龙生记制药厂名义参加公私合营, 至1966年改为武汉第三制药厂;今名为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历史上, 汉口马应龙生记眼药店生产的眼药品种为:马应龙生记眼药复明散、马应龙生记眼药膏。我们从马岐山口述文献中进一步了解到, “解放后 (注:1951年后) , (汉口生记) 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品种, 如马应龙眼药膏, 八宝眼药粉, 清凉油等”。

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 该厂开始将重点转为痔疮用药, 至今已经形成以“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外用中药及痔疮诊治医院为重点的药品生产与诊疗体系。

北京马应龙的未来

回顾近5 0年来的北京马应龙, 他和他的家族命运一样经历了太多的起伏跌宕, 而从现在开始, 人们又重新看到了北京马应龙的希望。

近年来在北京及宣武区各级政府对老字号的政策支持下, 作为北京马应龙的后人, 马永福等再一次开始了对北京马应龙的恢复工作。与众多老字号的恢复工作一样, 马永福在商标及字号方面同样遇到了困难, 但是, 马应龙的传承人知道老字号真正的核心价值与精髓是对传统技艺和人文历史的传承, 而这也是马应龙传承人再一次努力恢复北京马应龙的动力, 同时更是一份责任!

马应龙眼药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医眼药。因此, 北京马应龙也成为历史上中医眼药的领先品牌。这些都为今天的马应龙的传承人恢复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同时也确定了未来北京马应龙在中医眼科用药领域努力的方向。无论从患者需求, 还是出于对家族的责任, 重振昔日北京马应龙的辉煌, 在中医眼药领域作出新的贡献, 将是北京马应龙后人的使命。

马永福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公众还原一个真实的“马应龙”, 这是马应龙传承人的责任, 也是对历史负责。马应龙的传承人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遵循传统工艺生产的北京马应龙眼药也会重新服务更多的眼疾患者。

篇7:用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

王增如的文章说,丁玲等人开会的简报送到作协机关党委,党委让打字室打印,而在“作协机关打字室打印这份简报时,就曾吸引了机关许多同志前来探询”。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张光年日记所说的“诬告”信,是公开的而不是秘密的,丁玲等人并没有“打小报告”。

当年读完这篇文章,我产生了一个疑惑:作者与曾克去中南海校对准备交给中央高层领导的简报,“原稿写在八开大的作协纸上,是复写件”。这就是说,这份转到邓小平手上的简报还是个手写件。既然简报上明确写有“中国作协机关党委并转邓小平同志”,作协打字室也的确打印了,可为什么送到邓小平手上的还是一份复写件?因此,我断定,丁玲等人这份简报,不是通过作协机关党委报送邓小平的,而是另有渠道送上去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2002年3月8日,我致信丁玲的丈夫陈明讨教:“从王增如的文中我看不到答案,只好作点推测:一种可能是,丁玲等老作家,在将这份简报送作协机关党委时,虽然也写上了‘转邓小平同志的字样,但出于某种考虑(不信任机关党委?),将复写件同时又直接送到了中南海,而机关党委又没有及时转送(或者是就没有转送),这样小平同志看到的就是一个‘复写件;第二种可能的解释是,老作家们给机关党委的简报与送邓小平同志的简报,虽然都是两次座谈会的发言整理,但可能不是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陈明没有回音,这个谜底也一直留存。直到最近读了王增如新出版的《丁玲办〈中国〉》一书,谜底才解开。

王增如的新书记录了丁玲80年代创办文学期刊《中国》的过程及这本文学杂志的坎坷命运。对于丁玲的这一举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

在新近出版的这本书中,关于“诬告信”这件事,王增如的陈述与此前不同。此前她是这样写的:“这些忧国忧民的老党员们,认为他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反映的一些问题,都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向中央反映,提请中央注意。经过议论,他们便在曾克同志整理的简报材料的抬头写到:中国作协机关党委并转邓小平同志。”

而在本书中,她则是这样写的:“会后,支部书记曾克把这些意见写成一份学习简报,上报作协机关党委,并且通过私人关系的渠道,送到了邓小平那里。”这就是说,简报只是“上报作协机关党委”,并没有要求“并转邓小平”;而送给邓小平的则是曾克“通过私人关系的渠道”。

第二种陈述,基本解开了我当年的疑惑,也让读者明白为什么张光年认为这是丁玲等人的“诬告信”。至于第一种陈述中所言的“其实,关于作家支部‘上书邓小平这件事, 当时就不是什么秘密,当时就在作协机关闹得沸沸扬扬”,也就不足为凭了。

当然,王增如的新书还披露了很多材料,对晚年丁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细节。★

《丁玲办〈中国〉》

作者:王增如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29元

《待兔轩文存》

作者:李零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39元

作者在考古发掘的“重新发现”中,对上古中国进行了“重新发现”,从器物想象追索上古中国的样貌。

《奥·施特劳斯:思想传记》

作者:[法]丹尼尔·唐格维

出版:吉林出版集团

定价:32元

作者关注了施特劳斯鲜为人知的思想形成时期(1920—1938),哲学家施特劳斯正是在此期间阐发了他命名为“神学—政治问题”的研究论题。

《日本料理的社会史:和食与日本文化论》

作者:[日]原田信男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定价:29元

日本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沿着历史的长河,以和食为线索,将其放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氛围中,考察日本餐饮文化的演變。

《赫本啊赫本》

作者:蒋一谈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26元

八篇短篇小说,多角度展示了当下中国人脆弱、敏感、茫然无助的精神状态、以及困境迷惑中人与人之间朴素的情感追寻。

《创意摄影》

作者:[澳]马克·盖勒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68元

篇8:拨开历史迷雾,还原真实的陈璘

1577年,陈璘奉朝廷之命举家从翁源迁到东安县(今云安县所在地);1598年,陈璘出征朝鲜半岛,奔赴朝鲜忠倩、全罗、庆尚诸海口,与侵朝倭寇展开著名的“露梁海战”。在此次战役中,他运筹帷幄,决战前线,令倭军水陆师全军覆灭。此后,倭人莫敢觊觎中朝,使朝鲜海面平静了三个世纪。但纵观历史,陈璘却是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英雄,直到本世纪才逐渐为人知晓。

重新发现陈璘,挖掘陈璘所代表的精神与文化,正是为了让人们不忘历史,警醒当下。近日,云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妍姬,向《小康》杂志介绍了当地在传承陈璘文化过程之中的努力。

《小康》杂志:你们一直致力于陈璘文化的宣传推广,主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呢?

李妍姬:关于陈璘文化的宣传推广,我们从无到有,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总体来说,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设陈璘史迹展馆。展馆建于2008年,以陈璘生平事迹“一战、一生、一族”为主题来搜集文物和资料,有的是原物保留有的则是仿制。我们的展馆免费开放,目前已经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

第二,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璘文化相关的故事传说主要是口口相传,缺少认知和认证,不利于传承和发展。云安总共有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个就是“陈璘传说”。

第三,出版《抗倭英雄陈璘》。在原来已经出版两本书的情况下再出版这本书,该书属于岭南文化知识系列,我们积极配合作者,搜集大量的素材和考察现场。这本书已成为展览馆免费发放的书籍。

第四,建陈璘文化主题公园。距县城60多公里外的大云雾山,是陈璘当时的主要驻营地。历经申报、规划、专家认证等关口,我们争取到省里500万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建起了陈璘文化主题公园。目前,已初具规模。

《小康》杂志:您2007年任云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2008年开始进行陈璘文化的发掘与整理工作,如今已是卓有成效,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您和陈璘文化建立联系呢?

李妍姬:小时候我也经常听陈璘的故事,但也是近几年开展和陈璘文化有关的工作,对陈璘的了解才逐步加深。说起这事,要给你介绍一位来自广州的文化志愿者,他叫冯家广。几年前,他来云安探寻粤西文化,发现“陈璘咁大功劳”这句俚语流传甚广,但是到底有多大功劳却又含糊不清,于是动了研究的念头。

经过多方考察,冯家广发现陈璘不简单,是个被历史遗忘的英雄。于是,经常给我们讲“露梁海战”,讲中国水师统帅陈璘的威水史,讲陈璘“永绝争桑之患,肃清瀚海之波”的战略思想……冯家广的宣讲,让云安对陈璘重视度一下提高了起来,我们的工作也就这样从无到有,慢慢积累起来。

《小康》杂志:在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李妍姬:有的,比如为了申报非遗项目,我们和志愿者全力投入拍摄申请非遗的专题片,录音拍摄剪辑,甚至相当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自己解决。有的项目,要跑到陈璘故里翁源,甚至要进入危险的山洞,前前后后费时一年多。但经过努力,我们一次就通过了省专家的评审。

文物保护工作,遇到不少的困难。魁岩是陈璘的女婿冯执中读书处,上面有陈璘的题字,为了保护这些石刻,我受伤住院。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现在,这些石刻成了县博物馆珍贵的展品。

《小康》杂志:文化主题公园选址在富林,这里面有什么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呢?

李妍姬:千年古镇富林,唐朝建郡,历史悠久,是陈璘族人的集聚地,还是陈璘将军曾经扎营的地方,有丰富的遗址和文物,比如军营遗址、止戈岩等等。加上富林镇土地面积比六都镇充裕,依山傍水,利于规划。这个公园以洞穴漂流为主,去年10月份开始迎客。开发这个主题公园的老板,也正好是陈璘的族人。

《小康》杂志:云安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没有将陈璘文化融合进去传承发展呢?

李妍姬:目前陈璘文化总体还是比较零散,不太成系统,活动的举办也不太紧密。但是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将陈璘文化的元素融入民俗文化活动中,扩大传播效应。比如马塘庙会,纪念的是玄帝和关帝,有韩国学者研究表明,他们供奉的关帝都是陈璘带过去的。

《小康》杂志:关于陈璘,云安当地主要有哪些纪念活动?韩国也有陈璘的后裔,他们和陈璘在中国的后裔有联系吗?

李妍姬:有的,我们的活动还是挺多的,每年关于陈璘的祭祀活动,他的后人和族人都会过来参加。陈璘在韩后裔和我们这边联系也挺多的,从1995年第一次寻根问祖开始,近年来每年都会有相关的祭拜活动。韩国的陈邦植是陈璘的第十四代后人,任韩国广东陈氏宗亲会的会长,每年都会过来祭拜,访亲探友。去年我们这边也有陈璘后人代表到韩国去参加李舜臣的纪念活动。今年,我们又接到了赴韩邀请。

《小康》杂志:陈璘从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英雄,目前慢慢开始被人知晓,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将来会如何使陈璘的形象更加清晰明朗,影响越来越大呢?

李妍姬:李舜臣在韩国非常有影响,被韩国人民奉为战神,还拍摄了电影《不灭的李舜臣》。我们的陈璘将军,在露梁海战役中是主将,抗倭援朝立下赫赫战功,却被国人遗忘,让人情何以堪。而今,我们也想做点工作,让陈璘将军被更多的人认识了解。

《小康》杂志:对于陈璘将军的评价,有人说他神武英勇,文武兼具,然而也有一些负面的评价,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李妍姬:民族英雄也是人,历史久远,史料缺失,对他的评价有点差异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去看待他,在这个高度上,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想想,如果没有严律的军纪,没有对国家的绝对忠诚,他怎么能50多岁还远征海外,并取得那么大的功劳?如果他真的像某些人所说的“贪黩成性”,他早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所以,我希望通过努力,拨开历史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陈璘。

编辑/梁 市

上一篇:有关时间的英语短语句子下一篇:描写樱花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