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2024-08-05

浅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精选9篇)

篇1:浅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将大学精神落实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 作者:徐显明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5期

建立大学制度,守护大学精神,要正确地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及大学内部的管理关系。

第一是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大学从发展方向来看,一定会走向大学自治。大学自治不是大学为所欲为,不是大学不受约束。政府可以通过评估、拨款等方式监督大学,但是大学和政府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那么大学向谁负责呢?在走向法治的时候,大学向法律负责,政府和法律可以给大学划定红线。大学踩越红线,要承担法律后果。最严重的,甚至可以被撤销和解散。我们现在对大学的管理,一定要把“底线”和“顶线”分开,政府的任务不是给大学划“顶线”,每天指挥你必须做什么,而是划“底线”,就是说,要告诉大学哪些是雷区,哪些事情不能做,这就要通过法律来实现。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大学都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第二是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大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大学和出资者的关系。最近日本和韩国所推行的大学法人化改革,政府仍然是出资人,但是现在出资渠道多元了。过去都是政府单方出资,故大学必须服从政府。现在出资渠道多元以后,大学所获得的资金应该认定为是法人财产,出资人的意志就不再决定大学的意志。美国的大学筹资也是多元的,特别是私立大学,那么多的企业和校友捐赠等社会资金进入大学后,就成为大学的财产,其支配使用由大学自主决定。出资人的意志不能主宰和决定大学的意志,出资人的某些符合大学精神的意志可以通过契约来实现。

第三就是大学内部的管理关系。内部管理关系的纵向涉及大学和各个院,未来中国大学内部管理改革的重点是,在大学里面以院为单位和重心,不再是大学去办各个院,而是所有的院来共同办大学。如此一来,大学和各个院系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变大学成一种扁平关系。打个比方,大学校长是制片人,院长是导演,教授是主角,制片人对导演不是领导关系,导演与演员也不是领导关系,制片人出资,导演出思想,教授通过演技来实现导演意图并创造人物形象。这三者的关系处理好,才有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品。大学内部的关系也应该是这样,而不是校长去领导院长,院长领导教授,教授领导副教授,副教授领导学生。这样的改革也是高校去行政化面临着的一个考验。

篇2:浅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办中国特色大学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

在4月15日上午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部门组织的讨论学习中,我感触颇深,体会如下:

<纲要>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未来发展目标,这其中也包括高等教育。我认为应该从全局上来看待高等教育2020年事业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

高校要发展,必须要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名高校的行政人员,这和我们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我想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因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这个前提之下,所以纲要提出,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样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处理大学和政府关系 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在这个原则下来确保大学办学自主权。这个原则的含义就是,政府和大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大学不是行政机构,所以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具有办学的自主性。管和办分开的话也是这个意思,政府是负责宏观管理,办学的权利是属于大学,所以我想这是确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提到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要制定大学章程,大学内部治理也要按照章程来实行治理,从这个意思来讲也可以说是依法治校,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我们的大学都要制定章程,来确定内部治理结构。在内部治理中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大学的领导体制是实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又强调了教授治学,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大学治理中有一个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关系,那就要在学术领域要充分尊重教授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所以,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做了这样一种原则的规定。

三是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因为大学自主办学是需要有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因此要建立社会参与、社会合作的制度,这里提出了可以探索建立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制度,这种制度是一种社会参与的形式,同时还强调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办学,也提出了大学要向社会公开信息,要实行年报制度,让社会对大学有知情权,也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纲要》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改变现状,改革体制机制,把办学的自主权交给学校,让大学独立去办学。这符合国际办学的潮流,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教育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必须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这样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纲要》很多条文都指出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拿大学来说,每所大学必须独立自主去办学,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去办学,而不是按照政府的指令去办学,才能办出特色来,才能避免“千校一面”、“高度雷同”的现象。

可以说,《纲要》给大学松了绑,给大学带来了发展的活力。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传统、特色、理念、文化、精神和风格,只有把自己的特色办出来,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党群工作办公室

葛 晶

篇3:浅析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对现代大学制度内涵和特征的把握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最基本的问题。现代大学制度的“现代”不是一种时间概念, 而是指这种制度必须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 符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 适应大学建设发展的需要。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包括处理大学外部关系准则、大学内部权力配置体制、大学内部运行机制和办事规程。从大学的内外部关系的视角来看, 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架构包括两个层面, 即宏观层面 (学校与外部的关系) :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当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 (学校内部) :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二、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 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大学作为一个法人机构, 可以自主地治理学校, 自主地处理学校的内部事务, 自主地配置大学所拥有的物质资源、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各项资源, 自主地进行大学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 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条件。

(二) 党委领导

《高等教育法》作为大学的基本法, 其第35条规定:“国家兴办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 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因此, 大学制度的设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在总结多年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下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领导体制, 是大学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

(三) 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校、保障教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根本体现。民主管理强调多元参与, 即所有教职工都有参与大学内部管理的权利。

(四) 教授治学

教授治学实质上是依法治校、学者治校的学术内行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教授是大学学术的骨干力量, 是各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对大学学术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能够很好地把握大学学术发展规划, 在学校事务中有充分的发言权, 应该享有充分的学术事务决策咨询权和监督权。在学校内部管理实践中, 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是实现“教授治学”的关键, 有利于发挥教授在办学中的主导作用, 提高执政能力和改善学术环境, 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体现了对学术的尊重。

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对策

(一) 进行学院制改革

以学院自主运行、院系民主管理为基本目标, 以加强学院的科学管理为原则, 进行学院制改革, 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式。以学科为纽带, 按学科群分类设立学院, 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把管理重心放在学院, 明确学院为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人事等各项工作的实体单位。

(二) 实行内部领导干部任期制

任期制是指对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限、任职资格、任期考核、任职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的制度。高校内部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有助于增强内部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克服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从而激发领导干部的内在动力和高校的内部活力, 提高内部执行力, 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 推行中层领导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

推行中层领导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是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必然要求, 是加强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 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

为了规范、深入、定期地进行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和考核, 应建立科学、规范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在党委领导下成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考核机构, 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考核队伍;明确领导任期工作目标和责任, 并制定考核办法;制定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任免和职务升降相结合的实施办法。

(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目前中国大学的人事制度已不能适应高校教育发展的要求, 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还普遍存在。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人才遴选机制、竞争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分配制度与用人制度改革的相互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薪酬的战略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推进中国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从调整收入分配等制度着手, 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制订明确的规范。

(五) 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

运作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保障, 是大学管理体制的载体和生命。它包括组织层次结构、人员结构等组织机制和牵引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竞争淘汰机制等管理机制以及办事规程等工作机制。

(六)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文化

现代大学需要一种在大学制度、管理模式之上起统领作用的要素———大学文化。因此,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大学文化, 明确定位, 丰富内涵, 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应该是适应学生、学术、社会的需要, 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 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绍怀.关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架构问题[N].光明日报, 2005-05-07.

[2]、王安利.对高校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7) .

[3]、周晔.高校推行领导任期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7) .

[4]、刘明生.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邯郸学院学报, 2007 (10) .

[5]、张斌, 蒋渊.现代大学制度架构下高校民主管理[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 (5) .

篇4:浅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关键词:大学社团 建设 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社团建设缺乏管理机制,成员流动性大。

许多大学社团建设的突出问题是社团组织体系不够成熟,缺乏管理经验及健全的工作机制,导致社团的成员流动性较大,并没有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校的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社团名不符实。许多大学社团干部更换频繁,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缺乏民主机制。

2.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性指导,社团文化建设深度不足。

大学社团数量众多,涉及面广,涉及领域宽泛,但是许多社团缺乏专职指导教师,因此力量比较薄弱,社团文化匮乏,不能在竞争中可持续地发展。大部分社团的指导老师来自校团委,而团委老师由于受众多因素的限制,很难对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进行具体、深入的指导,并且团委干部既要负责社团的日常管理,还要负责大型社团活动的策划、落实等,因此给社团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很有限的。

3.社团建设缺乏运作经费,活动规模及影响力较弱。

資金问题一直是制约社团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社团活动的经费基本来源于学校团委行政经费的划拨、会员费的收取、社会的赞助等,因此,资金的稳定性存在困难。此外,社团活动必需的一些设施、器材、场地等也是束缚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社团活动规模小和影响力不足。

4.社团发展缺乏传承力,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许多社团的建设发展存在昙花一现的问题。社团刚开始成立时发展很好,但经过换届之后就开始衰败,有些甚至直接被取消了。而且许多社团经过几次换届之后,社团的优秀文化历史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从而导致了社团发展建设中人才断层和文化断层的情况发生。

除了以上谈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外,社团的建设发展还存在分类不科学、校际间的交流学习匮乏、社团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多等问题。

二、发展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研究

1.完善和建立健全社团建设的管理机制、机构。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实行了学分制,因此,可以把社团活动等纳入其中,在校学生可以通过正规的程序参加,从而消除了一部分学生怕参加社团影响学习的担忧,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了社团成员的流动性大等问题。

学校主管部门可对社团进行宏观管理,对一些繁琐的事务性管理应尽量减少,增加与社团成员的沟通,及时了解社团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同时,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管理的组织,需要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社团成员。这样,可以“调整无序的碰撞为有序的、合理的组合,使青年社团的发展、参与在青年每个层面的相互关系、整体结构、作用功能中趋于合理性”。

2.提高社团建设的整体水平,全面发展。

学生社团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到来,它将更直接、更具影响力地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研究其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最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放在了我们面前。相信通过更换思维、齐抓共管,学生社团一定会成为新世纪中国高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提升社团文化深度。

在社团建设发展中,人的因素是根本的作用因素,社团的建设发展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进行指导,社团文化难以提升深度。同时,学校应该把一些从事思想教育的老师调配到社团的建设、管理和指导上。

4.加强团员的培训力度,大力发展社团文化。

篇5:浅析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转型时期,积极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起步晚,所以还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从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

一、现代化农业建设概述

1.现代化农业建设概述

现代化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农业建设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此外,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眼于促进农民增收,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2.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七大基本特征

一是生产过程机械化。主要通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各环节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 1

效率。

二是生产技术科学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三是增长方式集约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化,意味着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四是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退出与市场功能发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生产的目的上,产品自给自足的消亡与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发挥”和“转换”的量变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趋近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商品率如果达不到较高程度,农业现代化就“化”不起来。

五是生产组织社会化。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部门、各环节要与社会相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联系起来,在形成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又促进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六是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生产绩效如何,就成为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可一票否决。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经营体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出来,因此也促使我国农业进行改革。如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高效生态农业。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主体,也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现阶段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化水平低,使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乏力;农业科技推广缓慢,虽然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已意识到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其投入的力度,但这种形势依然严峻;农业机械化程度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三、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对策

1.选聘大学生村官

选聘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具有农业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生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基础、活跃的思维、容易接受新事物,特别是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具有农学专业背景,他们投入到广大农村中,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知识,带领农民掌握新技术、调整经营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立体作用。

2.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血液。因此,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

3.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我国顺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必要条件。我国应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紧紧抓住机遇期,大力推经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转变财政支农观念;按照加大农业投入的要求,多渠道筹集支农资金以提高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水平。

4.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

市场化经营不但决定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影响到能否有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存,还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应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建立农业保护体系,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扶持和保护力度,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市场化规模化生产道路,是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

5.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关键是解决人、钱、事和责、权、利结合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县、乡、镇三级服务网络,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强化推广机制创新;坚持以科学技术带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6.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为继续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我国应该改变农机装备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加强对资源、能源、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作用;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大力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促进农机装备优化升级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普及。

7.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

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

8.发展低碳农业

“在今年两会热点的民意调查中,‘低碳经济’这个词今年首次进入人们视野”。很显然,低碳经济是今后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必须要走低碳之路。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并降低农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促进实现碳中性,即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二氧化碳实现动态平衡。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满足工业原料不断加大的需求。因此,必须改造农业,走现代化农业之

篇6:浅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是推进依法治校的战略举措。西南大学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章程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一、深化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认识

2005年,西南大学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合校之初,学校面临如何实现深度融合与科学发展的问题,其核心在于构建一套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而大学章程就是这套制度体系的灵魂。随后,学校领导统一认识,把章程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全面启动《西南大学章程》制定,并于2007年完成。章程的制定与实施有效推进了文化理念的相互交融与认同,以及大学精神的塑造,对学校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发布,国家层面强调大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倡导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同时,西南大学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校需要进一步总结改革实践成果,凝练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深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明确政治、行政、学术等各种权力主体的关系以及内外部关系。为此,学校于2012年启动了章程修订,并以此为抓手,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基础,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找准 “六个结合”的章程建设路径

学校章程修订历时两年多,文本15易其稿,最后形成了10章115条1.2万余字的章程文本。在章程修订过程中,学校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认识,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现状,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凝聚共识,明确了“六个结合”的工作路径:

1.守望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在章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对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进行了深度反思,将优良传统和改革成果载入章程予以固化。另一方面,我校章程建设也充分体现改革的原则,避免制定章程成为现有制度规范的简单集合和汇编,或现有体制机制的直接呈现,而是将章程建设作为学校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对目前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如学术权力的行使、民主监督的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并在章程中予以规范。

2.团队攻关与广泛参与相结合

章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教育管理、法律、行政管理、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专家通力合作、全力攻关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学校高度重视章程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所有校领导为成员的章程修订指导组,组建了由校领导领衔、阵容庞大的章程修订工作组,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由校领导率队先后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大学章程建设培训3次,赴10余所高校考察调研,召开多个层面征求意见座谈会近10次,各种讨论会40余场,广泛听取学校老领导代表、全体中层干部、学术组织负责人、师生代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

表、离退休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等近千人次的意见和建议,先后在校长办公会、教代会、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等会议专题研究审议,充分体现了民主立章的要求。

3.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学校严格按照《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全面统筹、分工协作,力求章程要素完备、内容完整。为解决我校事业改革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我们着重健全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尤其对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权力主体的关系与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章程中对其基本规则、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章程在明确学校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载明了举办者的权利和义务。

4.尊重共性与彰显个性相结合

我国高等教育的运行规律和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具有普遍性,章程制定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具有相同性,因此我们在章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这些共性。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这一高校使命。同时,也强调坚持个性、形成特色,除学校历史、标识外,学校章程也试图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社会服务方式等方面彰显学校文化传统及教师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办学特色。如将“顶岗支教支农”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式予以明确。

5.相对封闭与适度开放相结合

大学章程是大学的根本大法,同时也是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下位法”。因此,在章程制定中我们既注重处理好章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注重章程与“上位法”的有机衔接,实现整体最优。同时,在具体写作中也强调适度开放,如《办法》第七条

(六)要求载明“内设机构的组成、职责、管理体制”,但由于学校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一些内容在学校今后的改革中有可能进行较大调整,不宜也难以做到明确化,因此我们对组织机构仅作了“党政机构、直(附)属单位、学院(部)、科研机构根据学校授权履行相应职能”的原则性规定,旨在为学校未来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预留空间。

6.理想构架与客观现实相结合

加强大学章程建设,目的是要形成更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因此它首先需要“仰望星空”,在科学性上下功夫,从教育规律、管理原则等出发,搭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想构架。同时,也需要“脚踏实地”,在操作性上作考虑,正视现实情况中的困惑和难题。如在教育质量评价方面,我们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行、国际通行的“第三方专业评价”这一做法写入章程,明确“人才培养质量接受社会监督和专业评价”,如此,既能延续接受教育部的评估,也为开放评价提供可能。

三、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实践

学校以大学章程建设为统领,逐步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章程及其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推动章程引领的制度体系建设

章程规定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框架。在章程核准通过后,学校将出台《西南大学章程实施意见》,对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清除影响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体制机制障碍,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程序与机制,对章程中的原则性规定通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办法予以细化。以“管办清晰、权责明确、崇尚学术、管理科学”为制度建设目标,逐步构建起根本制度稳定、基本制度完备、具体制度配套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

2.建立指向善治的科学决策机制

学校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制定实施了《党委常委会议议事规则》、《党委工作规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党委在把握办学方向、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制定实施了《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实行校长统一领导、副校长分工负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确保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学校也在积极探索校院(部)二级管理和大部制改革,将管理重心下移,给予学院(部)更大的自主权。

3.健全回归本位的学术管理体系

正确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健全回归本位的学术管理体系,对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意义重大。为此,学校较早启动了《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工作,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学校教代会于今年3月15日讨论通过了《学术委员

会章程(修订稿)》,确立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的地位,对其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四种权限范围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保障其对学校学术事务的统筹权,力求构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度分离、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为发扬学术民主,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全校教授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目前学校正在重构校院(部)两级学术管理体系,为推进教授治学、强化学术权力提供更加有效的组织保障。

4.完善基于章程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不断完善民主管理、监督体系,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修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和《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凡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和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都要提交教代会审议。制定《学生代表大会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评优评奖、奖助学金评审、改善学习生活条件等方面充分征求学生代表的意见,学校今年召开了第三次学生代表代会。学校也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信息公开,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5.构建推动发展的外部关系

章程明确学校将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与合作。学校依托西南大学校友会和重庆西南大学基金会,为校友、社会与学校搭建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汇聚智慧力量,全面支持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将理事会写入章程,理事会是为学校提供咨询建议,筹措学校教育发展资金的机构,目前正在积极

筹建。

篇7:现代大学学校管理制度

2、工作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位,做好教学楼课室上课前的扩音设备的出借登记及课后的收回工作。

3、保证教学楼内课室照明设备的正常关启;保证课室里的课桌椅配备整齐,每天检查课桌椅的配备情况。

4、制订有关教学设备的使用指南,并贴在相关设备旁边,方便师生使用前阅读。

5、按规定维护保养教学设备,配件(如电源线、插线板)配备齐全,保证各项教学设备随时处于可投入使用的状况。

6、每日检查课时内的设备状况,发现故障及时处理。一般故障,应随叫随到,当天维修完毕。维修期间,有备用设备的,应换上备用设备,没有备用设备的,要及时对使用该课室的老师说明清楚,确要使用有关设备上课的,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调整课室并提前通知上课学生。

7、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技术支持请求,应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并进行处理。

篇8:现代校园文化建设浅析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社会文化, 是学校师生知识结构、文化修养、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外在体现。作为肩负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历史责任的各级、各类院校, 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品德高尚、信念坚定、科学知识丰富、综合素质能力强的, 符合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是促进我国学校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校园文化的作用分析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对人类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并对自身范围内事物具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1.1 校园文化对学校内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学校的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 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规范和激励。和谐、合理的教学环境、工作环境、人文氛围、人际关系能够给学校师生带来愉悦感和精神动力。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职业操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氛围等校园文化的微观体现, 均会对学校师生的思想、行为起着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通过校园文化对学校师生有形、无形的影响和约束, 能使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 做到从被动地接收到主动遵守, 由检查监督到习惯养成的转变。同时, 面对着共同的校园文化熏陶, 可促成广大师生形成共同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 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为集体荣誉和自身成功而努力奋斗。

1.2 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及作用分析

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校园文化由于受成员素质相对较高、成员构成具有发散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影响, 现代校园文化具有传承创新及辐射示范作用。文化传承是学校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文化研究、发展和传承和校园文化建设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 学校作为先进科学知识及人才培养基地, 在接收和消化社会文化的同时, 又能将自身独具的先进性、特质性文化传递给社会, 从而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 提升了社会文化的品味与质量。

2 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教育和引导学生, 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社会发展同步, 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才。但不容忽视的是, 受诸多方面原因影响, 当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有等解决。

2.1 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尚不平衡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各级、各类院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一些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建设起了规模庞大的新校区, 运动场、游泳馆、体育馆和多功能厅等基础设施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校园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物质文化建设不是目的, 精神文化形态建设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 更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片面重视物质文化建设, 却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必然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2.2 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功利色彩愈加明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使得人们的价值更趋多元化态势, 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身处社会当中, 这种变化和影响自然要在学校当中有所反应。实践表明, 价值观的多元化致使我国当代学生中, 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不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丧失原则, 一切向钱看, 以功利目的为标准, 理想和信念在其眼中一文不值, 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等观念不复存在, 颓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斥在校园中。

2.3 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差异较大。按理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呈现出不同特色, 这也是其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然而, 现实是很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创新意识, 高度雷同, 这种雷同不仅表现在场馆建设和校园活动极其相似上, 甚至于校风校训的制定也高度雷同, 丝毫没有彰显学校的特色, 也就谈不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了。

3 加强现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3.1 转变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针对校园文化建设思想认识上所存在的不足, 要提高认识, 转变理念, 才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 要转变重物质轻精神的文化建设理念, 无需过多地投入金钱、人力物力到那些标志性建筑或雕塑上, 而应培养真正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建设。另一方面, 要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不动摇, 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和作风建设, 这是加强现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所在。

3.2 加强校园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是趋同的, 而应突出其个性和特色。建设个性化的校园文化, 应当注重学校传统文化, 从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环节体现学校特色, 在人才培养上, 应把社会需求与办学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避免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对那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 应尽量予以保留。例如, 清华园的未名湖等具有特色和人文的建筑、景观, 是学校独具特色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 应当得到继承和发扬, 必须要予以保留。学校个性化文化则是学校魅力所在, 要发扬学校个性化文化建设, 就应立足自身传统, 发扬特色, 注重文化底蕴的培养和传承, 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化校园文化。

3.3 校园文化建设要发挥教育功能

针对当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必须清醒地认知到:对学生的独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应当继续发扬, 而存在的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 则应通过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过多商业味和市井气, 也应适当予以控制, 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育人功能的发挥,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进而为加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3.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相对于课堂教学这一共性教育而言,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更加充分地使学生施展才华, 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因此, 学校应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投身实践、发展兴趣爱好,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挖掘学生潜力, 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我, 增强信心, 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 是增长学生才干,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4结语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灵魂, 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从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提高育人质量的高度来研究和建设校园文化, 才能营造充满思想、底气和智慧的现代校园文化, 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进步和成长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戴晓敏.打造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3 (9) .

篇9:浅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一、大学章程的内涵和历史

大学章程是根据国家法律、政府法规,按照一定程序,以条文的形式对大学设立及运行的重大事项及行为准则作出基本规定,进而形成规范性文件。其对大学内部而言,是大学的基本法,是规范大学内部各种行为的基本依据,具有组织维系、行为导向、权利配置、关系协调、利益整合、意愿表达和历史记载的功能。对大学外部而言,其是国家法制的组成部分,是大学成立的要件,也是使社会理解、支持和监督大学的基本框架。

自古以来,大学就在文明盛衰、社稷起伏和民族兴亡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神圣使命。追根溯源,我国最早的“章程”,则可以追溯到宋代书院的书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有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第二个有代表性的近代的章程是《京师大学堂章程》,先后由梁启超、张百熙、张之洞修订,有总纲,科目,学生,设官,聘用教习等章节,非常全面,在近代中国高等学府制度体系中居于引领地位。

二、现代大学制度涵义

对于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的理解,学者们有着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现代大学以洪堡创立的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现代大学制度是反映现代大学本质和特征的制度;由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大学制度;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基于对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现状,以解决存在弊端的一种大学制度;学者别敦荣则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新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语境下提出的问题,它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实在由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由集权管理体制向分权管理体制转型、由大学的行政化运作向去行政化转型的背景下彰显出来的。因此,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方针建立起来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大学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规范和秩序的体系。其宏观层面是指大学总的管理体制、办学机制等,是国家整体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微观层面是指大学的内部运行体制机制。

三、大学章程的地位和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都是在无章程或者是章程形同虚设的情形下运行,于是,社会存在一种质疑的声音,“大学章程有用吗?”甚至有人以北大、清华没有章程也照样运转正常为理由,认为章程可有可无。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制定大学章程?大学章程的意义何在?

1.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价值和法律基石

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法律基石,在现代大学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章程在法律意义上规范了大学内部与外部相关教育权利、义务,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特征,使相关利害人在责、权、利上相互制衡,在兼顾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赋予大学自治权力与独立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章程与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目标、功能和价值上的多重契合性。大学章程是大学的行动纲领。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文明的重要表现,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现。

2.大学章程建设是实现高校转型、加强内涵建设的必经之路

行政化色彩浓厚,缺乏独立性和缺少办学自主权力已然成为高校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和瓶颈。因此,在学校转型、加强内涵建设和构建品牌大学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通过制定大学章程总结经验得失,梳理发展思路。通过制定大学章程,将使大学与政府之间责、权、利进一步明晰,规范政府调控和监管行为,使大学成为真正独立法人,推动大学依法治教思想落实和办学的法制化、现代化进程。

3.大学章程是“回归大学本位,守护大学精神”的保障

大学一直以来,都是追求高深学问的殿堂,直面苍生的人文关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是大学最鲜明的价值符号。于是,今天回归大学本位,守护大学精神成为当务之急。而大学章程关乎学校发展的根本,应该成为其坚实的保障和强大的支撑,对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大学章程是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

大学章程是除了上位的法律法规之外,大学进行对内对外一切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大学接受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依据。通过将法律政策规定与学校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为学校依法治校提供具体可行的依据,进而保障大学在法律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内顺利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实践自身使命。

5.大学章程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的权利结构不够均衡,各种利益关系不尽合理。大学章程是指导和规范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以有利于调整各种权利关系,规范各种运行机制,厘清各主体关系,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科学高效的治理机构。

大学章程作为大学内部事务管理和外部行为的基本规章制度,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发展方向,为大学的日常运行搭建了稳固的平台和顺畅的轨道。因此,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价值,是现代大学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是一所大学能够发展壮大,最终实现科研、教学、服务社会三大宗旨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立鹏.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7期

上一篇:小学春学期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下一篇:我喜欢小动物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