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部行为规范

2024-07-12

摄影部行为规范(通用14篇)

篇1:摄影部行为规范

中国巅峰企业发展顾问集团

摄影部行为规范

一、仪表规范:

1.头发:根据个人特点,留各式发型(染发、烫发均可),但须保持干净无头皮屑。

2.服装:可穿着自己的服装、挺拔、干净、整齐、表现专业风范和水准。

3.皮鞋:着与服饰搭配的皮鞋、保持鞋面的光亮和鞋边的干净。

4.身体:要求无异味,使用高品位男士香水,但气味不可过于浓烈。

5.嘴:不要有烟气、异味、口臭,请吃口香糖或喷口气清新剂。

6.胡子:胡子必须刮干净,不得留胡子,保持面部清洁。

7.配饰:可在腰间、手腕、脖子配挂相应饰品,保持流行感。

二、影棚操作规范:

1.在拍摄前一定先行赞美客人,并自我介绍,须与客人沟通,不少于5分钟。

2.必须注意现场气氛热闹,不冷场。

3.在给客人拍摄时,一定遵循“三快一慢”。

4.拍照之前检视客人的服饰、耳环、配件是否完整。

5.摄影师在给客人摆造型时,一定要用手的食指轻轻给客人摆造型,不可用整个手用力摆。

6.客人拍摄完成后一定亲自将客人交到礼服师或门市手中。

三、卫生要求及影场规范:

1. 灯架、灯罩保持完好、干净。

2. 道具、手花摆放整齐。

3. 影场区域清洁干净。

4. 每日随时注意器材的清点与保养。

5. 胶卷及时清点登录。

6. 背景的维护与修理。

7. 各项表格的登录。

篇2:摄影部行为规范

1、遵守公司作息制度,上班和下班时间统一到七楼打卡,不得有迟到、早退现象;

2、任何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不得无故擅离岗位;有特殊原因,可向人事部写请假申请单,后须经主管签字和人事部门同意方可调休;上班时间不允许无故窜岗、脱岗,做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3、摄影师要定期对相机进行清洁、保养,并保管好自己的相机,不许乱放、私借给别人使用,如因摄影师造成的损失由摄影师承担;

4、摄影助理要与教摄影师积极配合并交流业务,加强培训自己的业务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5、摄影助理及摄影师要及时处理并保持工作环境内整体物品的摆放及区域卫生的整洁度;

6、凡客户需拍摄物品搬运至公司后,由摄影部主管安排相关负责人办理入库单手续,并当面根据客户的物品清单(供应商、物品名称、数量、规格、品种、材质等)进行清点核对并做相应入库单记录,后由客户方及公司负责人进行签字;

7、客户物品拍摄完毕后需返送至厂家,则由摄影部主管安排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及时清点并核实入库物品清单进行核对,后填写详细的出库清单有公司方负责人及主管进行签字确认;

8、摄影部所有工作人员在拍摄过程客户产品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的原样性。

9、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请摄影部主管进行监督并执行,严格按照入库单及出库单操作流程进行,如出现物品丢失及严重损坏现象均与公司无任何责任。

篇3:乳腺规范化摄影体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西门子公司MAMMOMAT 3000Nova乳腺机,爱克发7in×9 in乳腺专用IP板,爱克发Compact图形处理系统,柯达8900干湿激光成像系统。

1.2 方法

乳腺X线摄影检查常规投照轴位(craniocaudal view,CC位)和内外斜位(mediolateral oplique view,MLO位)。轴位患者正对机器站立,被检测手臂下垂,调整台面高度至合适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机器把手,头转向对侧使胸肌放松,将乳腺下壁托起,向外拉出一定的幅度,以确保整个乳腺正好放在台面中央,同时放下压迫器至患者能够承受的力度。X线是从上到下穿透乳腺腺体组织。内外斜位根据患者的高矮体形来确定旋转角度,常规将球管旋转45°,患者被检侧上臂充分展开,使腋窝充分暴露,面向机器将乳腺向前抻拉,尽量使乳腺及腋窝至台面中央,同时放下压迫器至患者能够承受的力度。X线是从内上方向外下方穿透乳腺腺体组织。摄影条件一般是28~35 k V,63~100 m As。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

300例乳腺病女性患者,年龄20~70岁。进行X线检查,通过双盲影像评定,达到影像诊断要求的有291例。轴位(CC位)能清楚显示乳腺结构,软组织层次丰富,皮肤、乳腺腺体、腺体间隔结缔组织、脂肪、血管以及病变大小、形态、部位等均能清楚显示;在内外斜位(MLO位)则能更多地显示腋下的腺体组织及其间的淋巴结。有9例乳腺X线检查,由于曝光条件欠缺、病灶未能包全、位置不正、固定不足及患者配合不佳,只能基本达到影像诊断要求。

2.2 乳腺分类

300例乳腺影像照片显示:致密型腺体83例(28%),致密型乳腺多呈球形,其内部大部分是腺体或结缔组织,呈均匀的片状致密影,几乎不包含脂肪,这需要高k V和低MAS的曝光条件。纤维腺体型192例(64%),纤维腺体型乳腺在乳晕下可见乳腺导管所形成的阴影及成簇的分支,团状或结节状腺体呈高密度阴影,而且含有明显的脂肪组织,这也需要高k V和高m As的曝光条件。萎缩退化型腺体25例(8%),萎缩退化型乳腺的腺体及腺小叶、腺导管退化萎缩,数目减少几乎完全被脂肪组织所取代,表现为乳腺密度减低、发生纤维化时可见向乳头方向集中的条索状及网状影。

3 讨论

(1)乳腺由于随月经周期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周期变化,检查前注意患者月经周期的变化是很重要的,应选择适当的摄片检查时机。在增生期和分泌期,由于雌激素分泌水平的不断提高,腺泡上皮增生肥(荩荩下转第181页荩荩)(荨荨上接第175页荨荨)

大、腺腔周围组织水肿,淋巴浸润,血管增多,组织充血,乳腺体积增大,硬度增加,触之有结节感,并伴有乳腺胀痛及压痛。大约在月经来潮后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腺泡上皮分泌减少,腺腔内上皮萎缩、脱落,管腔变窄或闭塞,淋巴浸润减少,水肿、充血消失,使乳腺变软变小,胀痛或肿痛减轻、消失,乳腺逐渐恢复原状。因此,乳腺有无肿块或结节的最佳检查时间为月经来潮后1周左右。如果在月经期做乳腺X线检查,曝光条件应将k V和m As都适当增加。

(2)技师在检查前应认真阅读申请单,询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向患者解释说明检查的方法,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征得患者配合,使检查达到最佳效果。

(3)投照注意事项。轴位(CC位)是MLO位的补充体位。投照时,将乳腺向上托起,乳腺下皱襞置于台面上,在进行加压时,加压器需下移压迫到乳腺的上后部组织,否则,这部分结构有可能会在图像上丢失。还要注意,一定将乳头置于片中央或稍靠内侧。在轴位上,应包括所有的乳腺腺体及腺体后方的脂肪组织,乳腺内侧襞应显示在片中,此时乳腺内侧腺体组织的显示非常重要,因为在MLO位有时不能完全显示乳腺组织内侧的病变。技师为方便操作,应站在患者身旁,以控制被检乳腺。内外斜位(MLO位)该体位是乳腺摄影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检查体位,它可以使乳腺组织的外上象限及腋窝下部很好的包括在片内。投照时要充分利用乳腺的可移动性,将乳腺外侧缘向内推移,以缩短压迫器的移动距离,片下缘包括乳房下垂缘皮肤,上缘包括胸大肌,腋窝置于摄影台外上角,要求胸大肌清晰可见。双乳腺斜位片对应放置,则可见两侧胸大肌呈菱形。技师在操作时,应站在被检乳腺的对侧。

(4)乳腺摄影即强调压迫在检查中的重要性,又要考虑患者的耐受程度,以患者皮肤绷紧又无疼痛为准,适当的加压可减少X线照射剂量,减少散射线,提高图像的锐利度和清晰度,达到高质量的影像图像。

总之,乳腺X线检查摆位是一门技术,摆位的规范与否是影响影像诊断的关键。充分的检查准备并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摄影体位、曝光条件,投照出高质量的乳腺组织图像,是早期准确发现乳腺病变诊断必要的前提条件。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对乳腺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方法:对300例女性乳腺病患者进行轴位和中侧斜位投照检查,总结了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要点。结果:300例乳腺X线检查,97%的乳腺片满足影像及临床诊断要求。乳腺轴位和中侧斜位投照检查能清楚显示乳腺腺体、腺体间隔结缔组织、脂肪、血管、软组织及病变大小、形态、部位等。讨论:乳腺X线摄影规范化是早期、准确诊断乳腺影像病变的关键和前提条件。

篇4:摄影部行为规范

在我国,博物馆、美术馆对摄影艺术的认识和接纳还远远不够;摄影双年展和摄影画廊的兴起和建立也才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摄影研究的滞后影响着人们对摄影作品和摄影师价值的认识和判断——时至今日,中国的摄影史依然不健全,摄影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严谨考究;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摄影作为艺术品的意识尚未形成,而摄影作品的规范以及整个市场的信誉机制又尚未建立,这使得意识和规范成为中国摄影收藏和市场最亟待突破的障碍。

尽管中国摄影收藏家、摄影师、画廊和博物馆都还有待成熟,但中国摄影界积蓄的力量却不容小觑。在金融危机挤兑掉当代艺术的泡沫、收藏家和拍卖市场都陆续回归理性的新时期,对中国摄影收藏和市场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和思索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期圆桌邀请了摄影机构、美术馆、画廊、摄影展、艺术院校以及摄影艺术家和收藏家代表一起参与讨论有关摄影的话题——既有来自国内相关机构在摄影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现状,也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有关创作、收藏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分享!

我们在纽约发现,时尚摄影在这几年当中已经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而在这之前,它并没有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今年ICP的主题是时尚摄影,我们最初是在今年一月做这个展览,当时我们没有办法想象也无法预测大家将有怎样的反应,因为那个时候美国还处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大家很可能因为担心自己的个人生活状况而不太关注时尚了。但是事实上我们开展第一天的访问人数就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人数,其中包括很多年轻人,很多人或许是第一次来参加这样的展览,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除此之外,报纸、杂志对这次展览的反应也非常正面,报纸和杂志评论认为我们推出了新的概念,所以成功地吸引到公众的眼球。时尚摄影已有70多年历史,经过了很多的变革和创新,现在我们有很多创新的摄影家,他们对时尚摄影作出了很多贡献,时尚摄影己经成为一种艺术。

目前,ICP收藏了大概有10万件的摄影作品,主要以传统的冲印形式为主。现在在世界各个地方,数码摄影都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摄影形式,其实数码摄影只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与传统的胶片摄影并无太大区别,因为数码摄影也可以打印出来,而胶片作品也可以通过扫描转化为数码形式,最重要的还是摄影作品本身所带给人们的美感和思考,以及每一个个体他自身所具有的视野和愿景。

广东美术馆是在1997年建成开放的,相比较北京、上海的美术馆,诸多方面处于劣势,这个劣势层面到今天还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我即将面临一个机遇;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艺术新时期,我们有更多的会到西方考察。2002年左右,我们开始构思、设计摄影的发展。当时除了上海美术馆之外,没有其他机构谈摄影文化的问题,我们很快意识到这方面工作的机遇性和广阔性。大概在2000年,我们开始收藏摄影作品。

摄影这种艺术形式是被美术馆系统长期忽略的,广东美术馆是国内首个收藏摄影作品的国有美术馆,近几年来,广东美术馆在摄影方面的藏量大约在2000件左右。我们现在做摄影收藏主要还是通过两个大途径,一个是通过摄影双年展,因为这个展览具有主题性的策划方案,我们要求策展人有意识地在策划过程当中跟艺术家进行沟通,并且完成展览之后的收藏。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特别展览的方式,比如像庄学本、沙飞的作品都是通过特别展览的方式跟家属协商来进行的。广东美术馆的摄影收藏有这么一个野心;把摄影放置到整个晚清以来中国视觉建设的位置上来看,不仅仅关注单一个体的摄影师和艺术家,同时关注摄影文化在传播学里的表现,所以我们经常会把艺术家个人创作跟历史文献结合起来。

当然我们现在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比如摄影作品作为艺术品的独一性如何进行保证。这是一个长时间困扰全世界艺术系统的问题,通过双向的沟通,我们可以跟所有艺术家保证版次的控制。如果涉及到数码影像方面的收藏,艺术家或者代理画廊会跟我们作技术沟通。目前大家都在建立这种信心机制包括信誉机制,但摄影收藏在中国刚刚起步,还将面临很多问题。

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摄影节,但是真正在专业上具有严肃性、能把摄影真正作为重要的当代文化形态进行深度探讨的摄影节比较少。摄影节到底有什么样意义?摄影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的重要形态,它是不是起到足够应当起到的作用?根据我们这几年所做的工作,我觉得摄影节的意义应该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存专业层面:作为文化形态它所面对的问题和它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是公众层面:我们希望更多的公众能够真正懂得摄影这个媒介,摄影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和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

在西方摄影家更加自如、更加轻松使用摄影这个媒介进行创作的时候,我觉得中国的大部分摄影者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他们并非用摄影这个媒介来认识和观察社会,而只是把它变成消遣的形式,比如中国一些摄影的组织,一些团体,好像所倡导都是为了拍摄美丽的风光这种很唯美的东西,满足个人欲望的创作,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我们想做的并不是一个盈利的摄影节,而是想通过摄影媒介来探讨当代社会的问题、参与当代文化的讨论。因为这个媒介充斥在我们生活的任何地方,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媒介。作为一个摄影节,我们是为了让大家真正认识这个媒介,希望告诉大家这个媒介外延还有多大,还能够用这个媒介做多少更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会把社会学影像,包括城市学、建筑、新闻、艺术不同层面各种影像拿到摄影节进行展示。

摄影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当中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对这种变化似乎没有太大的意识。影像发展到今天,已经丧失过在影像发展初期的证据性,或者说纪实功能。国外的摄影从上世纪60年代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改变了人们对影像的看法,比如说它把很多观念艺术、观念行为甚至艺术创作的手法都纳入影像里边,而并不是像新闻摄影一样,真实记录世界发生的事情、进行档案的记载。

今天,我们会发现现在的摄影和传统摄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今天当代影像创作当中,一方面受到数字化影响、一方面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现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只是用影像当成自己创作的一个想法,手段。比如说数码艺术,我们到底该把它叫摄影还是叫数字化。

我们今天的中国艺术家创作影像,已经达到相当的成就,在创作上发展出很多新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也是在各种影响之下发生的。中国当代影像可以归结成很多类型,比如表达历史、表达消费社会、表达自我意识等等。有时,一些观念影像的作品会告诉你一段历史的变化,而不仅仅完全是历史考古的记录。缪晓春、陈劭雄、罗永进、梁岩、蒋志、迟鹏、刘峥等人都是在摄影艺术创作领域比较出色的艺术家。

三影堂摄影中心是07年创办的,其实最初的想法是做图书馆,存放和展示自己的摄影收藏,把这个图书馆变成摄影家们的一个据点;慢慢地它变成展览空间,然后有艺术家资助,慢慢又变成了摄影中心。我做事情比较感性,身份也比较特殊,我是艺术家的身份,其实并不想做画廊。三影堂开幕那天我不敢想明天该怎么办,但两年已经挺过来了,中间很多人给我支持,其中做了十多次展览,并于前一段时间正式启动三影堂摄影奖。

中国摄影作品的市场状况根本无法和火爆的油画市场相比,这也正是三影堂存在的意义所在。中国现在的摄影艺术土壤很差,很多摄影师以前都在体制内,大量摄影师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性比起绘画艺术家来说也差一些。在摄影观念上,国内比西方要差上几十年,很少出现具有思想性的摄影作品。现在虽然满大街都是背着高级相机的人,但是好作品依然罕见。因此,三影堂的工作才显得更有必要、更迫切。中国观众对三影堂的反应让我非常吃惊,三影堂开幕那天来了很多义工,因为那天下着雨,很多义工帮助打雨伞让很多人到展厅参观,同时还招待客人,当然有很多公众从外地坐火车到我们图书馆看书。甚至还有部队政委跟我交流看书,这让我很吃惊。中国五六年前没有摄影画廊,而现在我们开始有了。

非洲的摄影史非常短,相比起现在西方以及中国发展非常迅猛的观念摄影,非洲的摄影主要还是以纪事摄影为主,因为非洲还有很多机会问题和现实等待人们去进行记录。我来自南非,2003年,我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创立了MOMO画廊,成为南非私人画廊的第一个非洲裔所有者。

篇5:儿童摄影店岗位职责规范

摄影师:拍好照、收好棚、做好卫生、调好片。

导师:接待客人做到第一时间接触沟通、接待客人填写客户信息(一定做到录制全面)、帮助客人选衣服、做造型换衣服、做好拍摄过程中宝宝的引导、拍摄完毕帮助客人约选片时间、拍摄后的收衣服整理工作、拨打拍摄确认电话、录制当天拍摄信息表。

门市:整理好当天需要的片子、以最好的服务态度接待每个来选片的顾客、详细讲解每一个数码产品的内容与价格、选完后整理好每个客人的文件信息(包括任何的改动和变更信息)、完成当天客户的信息录入、与设计师交接当天的件袋信息、拨打第二天选片客

服的提醒电话。

前台:接待客人填写客户信息(一定做到录制全面)、核对拍摄信息与套系介绍和新活动讲解、拍摄完毕帮助客人约选片时间同时推前期包底活动、进店客户接待和内容讲解,套系优惠介绍、电话接听、客人取件时做好配合工作。

设计师:提前做好第二天的选片设计、与选片同事做好客户片子的内容上的沟通、修改客人要求改动的片子、修好每一个定稿的客片、完成发片前的交接。

后期主管:任何与后期工作相关事宜、厂家沟通、客件发片、成品整理与取件通知电话的拨打、快递收发、账务管理,现金收取、采购、店内设施维护检查。

每个工作人员需要做到:erp系统信息录制、套系内容的了解、会取件、热情接待顾客、接听电话、卫生清理、节约、团结互助!

个人要求: 小慧与韩雪:微博维护黑龙:招聘信息外发与维护 张京与小明:拍摄创新与调片时---好片推荐给小慧与韩雪,做到摄影技术的提升 小慧、苏姐:造型创新与知识吸取,做到完善自己职位需求

篇6:摄影师具体工作职责及规范

1.客人第一次入棚后,先自我介绍,与客人沟通,了解客人的喜好,赞美客人,打开顾客心门,使其满意,愉悦。(参见《摄影部管理及拍摄架构》服务及沟通类)店级负责人,人力资源部将不定期做抽查工作,收集顾客反馈信息,若未赞美客人扣罚摄影人员20元/次。

2.严格做好全程拍照服务,微笑对待,关怀每一位顾客,不可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竭力满足顾客的要求,避免顾客投诉,维护公司形象。若发生顾客投诉扣罚当事人100元/次。

3.拍摄过程中为了保证曝光的准确,在更换背景和灯光移动时必须随时用测光表测光。未能做到的50元/次。

4.客人拍照未完成,摄影师不得将客人留下而自行离开,须带客人拍照全部完毕后方可离开。违反者扣罚50元/次。

5.拍照前摄影师须检查客人的妆面,服饰,配件是否搭配完好。若摄影师为做好此项工作造成B拍等,摄影师负担相应责任(如B拍,客怨,摄影师须接受公司相应的处理方法等)。

6.拍摄当天结束后由摄影师负责对当天拍摄的照片进行筛选,将曝光欠,跳阶,脱焦,造型不好的以及穿帮无发修复的影像文件删除,若未按此规定执行的扣罚20元/次。

7.数码摄影器材只能做器材表面的清洁工作。器材内部只能有专业人员负责清理,任何人严禁随意拆卸镜头。(如需拆卸须以行政签呈的形式申请)违反者扣罚100元/次。如未按款项操作造成器材损坏的按器材原价赔偿。

8.助理经过三级考核通过,签定师徒协议。摄影师必须要与助理沟通,即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并认真的传授助理摄影技术与理论知识。若摄影师未与摄影助理及时的沟通而因此造成摄影助理工作失职的,摄影师负有连带责任。每月写师徒报告,报告部门主管或专业总监。

维纳斯婚纱摄影集团

篇7:摄影部行为规范

影测量内业规范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1:25000, 1:50000 and 1:100000 topographic maps―Specifications for aerophotogrammetric office operation 【标准状态】被代替 【全文语种】中文版 【发布日期】1990/6/4 【实施日期】1990/12/1 【修订日期】1990/6/4 【中国标准分类号】A7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暂无

【被代替标准】GB/T 12340-2008 【引用标准】GB 12341,GB 12342

适用范围&文摘

篇8:摄影部行为规范

一、摄影摄像课程教学目标与行为导向型教学法分析

1. 教学目标

当前经济市场的蓬勃发展与娱乐消费业的壮大形成了对专业摄影人才的巨大需求, 由于优秀摄影摄像人才总体供不应求, 行业内专门人才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较好, 使得摄影摄像课程成为各大高校开设热点。

摄影摄像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从业人才, 有扎实的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能适应社会摄影摄像技术发展需求,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 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摄影摄像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摄影器材使用技巧, 准确进行摄影曝光控制, 掌握摄影构图和画面处理的基本知识, 能正确运用自然光线与人工光线进行拍摄, 掌握景深、线条、影调、色彩、质感等视觉表现手段, 具备各类应用摄影题材的拍摄技巧, 能运用摄影美学知识进行必要的艺术构思与艺术表现。摄影摄像课程的开设要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并树立起创新视野和独立风格, 无论是富有创意的胶片摄影还是数字技术革新下的新摄影技巧都能准确掌握, 透彻领悟理论知识, 掌握卓越的实践技能, 最终真正成为优秀的从业人才。

2. 行为导向型教学法

行为导向型教学法是同时调动学生身心手脑体共同参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人本位教学, 本质上是一种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自主张开学习的教学模式, 课堂中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参与完成行为引导的教与学这一过程。行为导向型教学法让学生的学习与个人能力发展亲密结合, 实现了课堂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教师发挥自身引导者、主持人的角色价值, 遵循以学为本、因学施教这一准则, 因人因时给予不同的教育,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升, 并在情感、价值观方面收获积极体验。

行为导向型教学法目前主要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模拟教学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引导法、案例教学法、文本引导法等, 教师通过项目、任务或文本等引导学生行为, 通过卡片展示、大脑风暴、模拟、角色、案例等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通过对过程的调控让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 最终进行总结评估, 展示学习成果。

二、行为导向型教学法在摄影摄像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1. 模拟教学法的应用

行为导向型教学法中模拟教学较为常用, 通过模拟摄影摄像相关职业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情境去融入学习, 目前仿真系统服务模拟教学已经十分普遍, 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下对摄影摄像的职业有更深的认知与感触, 以职业定位为基础调整个人学生目标, 同时模拟的过程还可通过反复练习, 不断向教师反馈信息, 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以学生学习摄影构图为例, 要积极模拟各种场景让他们尝试运用各种构图的基本形态、原理、方法、形式对构图进行实践。比如模拟一个证件照拍摄场景, 将班级内部学生按每小组4-5人分组, 进行模拟拍摄, 小组成员相互合作, 每个人交二张优秀作品, 并组织专门的评价考核, 以确保每小组保质保量完成练习, 并将过程表现、成果展示纳入个人成绩。或者在班级内部模拟照相馆的真实场景, 提供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模拟拍摄实践, 可以考虑将兴趣一致的同学分在一个组, 每组确定一个拍摄的主题进行模拟拍摄, 让学生学会运用构图的基本元素, 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模拟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评与互评, 通过分组讨论为小组成员阐述拍摄意图, 相互指出优缺点进行改正, 真正在拍摄的时候掌握构图运用技巧, 并展现出拍摄对象的美, 同时通过分析案例的能力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设计模拟拍摄主题的时候, 围绕摄影构图这一知识点, 教师可选择风景、人物、静物等训练学生能力, 风景拍摄可训练学生的画面构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 人物拍摄可培养摄影者的画面构图能力以及对镜头中人物的视觉审美能力, 感受静止的画框与活动的人物的关系, 静物拍摄难度较大, 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摄影者的意图和想法, 能够检验学生对摄影构图的理解, 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增强其未来从业能力。

2.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摄影摄像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善于挖掘优秀案例对学生的引导效果, 让学生在观摩、赏析优秀作品的过程中,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摄像知识与技巧的运用。比如摄影的光影学习, 要让学生通过观摩不同光线特点掌握视觉构成元素线条、形状、色彩、影调的基本特点, 了解其与人类视觉心理的关系, 掌握应用线条、形状、色彩、影调进行画面创作的方法。为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师可选择一些典型的摄影作品来表现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光线特点, 让学生通过分析、观摩了解其不同造型特点, 从而为后续掌握各类人工照明工具的使用方法奠定良好基础。

在摄影光影教学中, 教师可应用铁板将有关光影表现的要素进行展示, 让学生通过观摩光线、影调、色调、线条等自然元素表现画面, 掌握人的视觉与相机“视觉”转换的方法, 结合个人模拟拍摄作品进行对比、讨论与互评。为深化学生对不同案例的了解与运用, 要让学生结合以前知识, 运用光线、影调、色调、线条等自然元素表现画面, 掌握人的视觉与相机“视觉”转换的方法, 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比如利用模拟拍摄教学中的成果展开案例教学, 利用风景拍摄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在掌握景物基本构成内容后, 考虑景别、光线、线条与色彩因素, 较为全面地利用画面构成手段和拍摄手段, 为实现主题内容的表现而努力。人物拍摄则要开始强调强化人物形象造型, 增加拍摄难度, 力求形神兼备, 刻画出人物的内在气质及个性特征, 一些生活场景的拍摄则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理解生活、选择提炼生活, 利用摄影的有效手段 (速度、长短焦距镜头等) 把典型的的人物或事物记录下来。

综上所述, 行为导向型教学法在摄影摄像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 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与技能, 最终为实现摄影摄像课程教学目标、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颖宇.摄影摄像课程中“行为导向型”教学法的应用[J].卷宗, 2014 (12) :101-101

[2]王健, 李倩, 韩胜宗.项目教学法在摄影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 (电子版) , 2014 (11) :52-52

篇9:摄影部行为规范

“Such attempts to stifle press freedom must be firmly and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with the perpetrators brought to justice and punished,” Irina Bokova, Director-General of the U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said in a news release.

“We must stand clearly alongside those courageous journalists who are working to keep citizens informed,” she added.

Mr. Espinosa worked for the news agencies AVC Noticias and Cuartoscuro, as well as for the investigative magazine Proceso in the south-eastern state of Veracruz, where he covered local politics and often spoke out against the harassment of fellow journalists.

Statements issued by the Director-General on the killing of media workers are posted on a dedicated webpage, UNESCO condemns the killing of journalists.

http://www.un.org/apps/news/story.asp?NewsID=51571#.VdQWCbmepIw

篇10:摄影部行为规范

光阴似箭,转眼2012年临近年终,我们在领导及社长的带领下,本着服务师生的原则,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尽职尽责的做好了拍摄和采访的工作,为宣传学校做出了贡献,有效的完成了本学期制定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在认真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及时总结经验,改正不足。

以下将这一学期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迎新工作

8月20日归校后发挥了摄影记者的的独特优势,传递我校大小新闻最新动态。迎新期间跟踪报道了迎接新生的场面,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完成了副刊第2期《迎新特刊》报纸图文采集。2012届新生军训期间摄影记者每天穿梭在军训的队伍中,通过采集图片与大一新生交流,吸引他们的眼球,为报社纳新工作做了铺垫。跟踪拍摄录像训练场景,为《东方学子》报第84期军训特刊提供了大量图片。拍摄的新闻图片满足了编辑部排版的需要并为我校宣传做了贡献。

二、纳新成员

9月份军训结束之后正式纳新,报名摄影部的人员出乎想象之多,在134人中有34人选择摄影记者,为摄影部选拨人才提供了优越条件,经过演讲、笔试、面试层层筛选最终14名报名摄影记者的新生进入实习期,经受一个月的综合考评三名新成员达到摄影部规章要求正式转正为摄影记者。之后又有两名实习记者表现突出转正摄影记者,现在摄影部成员8人,为了摄影部更好、更快的发展,摄影部严格按照《摄影部规章制度》管理新成员,为以后摄影部的壮大奠定基础

三、培训新生

实习期间,通过向大一新生讲解摄影知识及带领现场新闻拍摄,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新闻场景,另新成员了解到报纸排版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图片,在各种新闻现场讲解不同新闻怎样拍摄,选取什么样的角度,并带领新成员外出采集新闻图片。另外,摄影专业的教师石顺文老师对摄影记者进行定期培训,以保证采集回来的图片符合编辑部排版需要,更加符合新闻图片的要求,组织摄影部成员学习PS软件及光影魔术手方便作图。经过新闻现场的讲解及专业的技术培训摄影记者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至今,五名新成员对相机使用已经熟练,拍摄新闻图片也达到标准。

四、存档保密

本学年严格遵守摄影部的图片存档制度,每次拍摄完的新闻图片,及时传入电脑分类并把拍摄效果差的图片删除。方便编辑部排版,为查阅图片减省了时间,方便了学期末对图片的归档处理。采集的新闻图片刻盘两次,为学校存档做了保证。执行摄影部照片的拷贝制度,向外拷贝照片时,向摄影部主任、社长说明用途同意签字盖章后,均添加《东方学子》水印方才向外拷出。

五、相机使用

单反相机是摄影部最重要的设备,每次在使用完之后会及时检查电量情况,充满电后装入相机包,方便下次使用,保证不因相机问题而延误新闻图片的拍摄。另外,严查不经允许私自使用相机,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图片时需同时通知摄影部主任及主任助理,未经许可不能使用。除摄影记者外,记者不允许使用相机。

六、媒体管理

摄影部负责博客、微博、人人等媒体的上传工作。每天及时把校园发生的大小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传新媒体,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学、早晚安心语、国内热点等,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校内咨讯。通过这些新媒体加快了新闻传播速度,同时加强了《东方学子》报社的影响力。至今,新浪博客访问量达4557次,新浪微博粉丝量达493人,腾讯微博听众398人、人人网关注432人。

七、部门配合

1、与《东方学子》报

这学期经历了从84期到90期的报纸筹办工作,发现新闻信息与记者互相通知,保证每一个新闻有效完成写作和新闻图片的拍摄。

2、与《东方学子文艺副刊》

完成副刊的各项工作,经历副刊第2期到5期的筹备工作。

3、与《东方学子画刊》

配合画报完成了第2、3期的筹备工作,按照要求积极配合每幅作品的收集与拍摄工作。

4、与办公室

与办公室做好一切工作,紧密了解到所有成员动态,防止突发活动无人采访。据统计,摄影部2012年共拍摄大小类型活动412次。

八、高校祝贺

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及河北师范大学录制高校祝贺视频,并运用AE软件做了后期处理,表现出了报社的凝聚力,有效的宣传了我校的艺术气息,增强了高校之间的友情。

九、媒体工作

6月3日申请新浪微博官方认证通过审核;11月8日申请青梅手机客户端;11月28日申请河北美术学院官方微博机构认证。通过媒体认证使我校校园媒体在网络上宣传更有力度,吸引各界人士关注。

以下是下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青梅纳新

河美青梅手机客户端正式运营时,考虑到内容量大、发布迅速两大特点,为青梅纳入一批新血脉进行培训。达到要求后着手青梅后台发布及内容筹划等一系列工作,为我校打造一支河美最棒的青梅团队,在校园媒体中发挥重大作用。

二、青梅宣传

力将“河美青梅”宣传到位,通过海报、条幅、大屏幕、报刊、微博、贴吧、人脉及各二级学院各个班级通告,另广大师生人人皆知。使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进行互动,打造“河美青梅”的巅峰。

三、河美青梅

“河美青梅”基本定型,现已过初选,进入试运营期,终选过后将去北京高校联盟秘书处进行专业培训。自下学期开始,摄影部准备将一半的精力放在青梅上,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将“河美青梅”做到位,两者兼得。虽然工作量会很大、很多,但我们坚信摄影部能够将所有工作做好。在“河美青梅”正式运营后,我校媒体力量将进一步增强,在我校将掀起一场“青梅热风”,这种潮流趋势而生,又将是我校的一种宣传平台。

四、提高技能,加强培训与学习

1、更加严格地要求摄影记者,为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2、不定期邀请摄影专业老师讲解摄影方面的知识,解答了摄影方面的疑难问题。增长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在摄影方面提高层次。

3、做为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加强对摄影记者的技术及写作的培训、经常性的新闻摄影采风、增强摄影部的活力和实力等。

4、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保质保量快速的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

5、提高多媒体宣传的力度,增加微博、博客、人人的粉丝量。

6、摄影记者在日常的各种展览中收集优秀作品,积极宣传画报,为每期画报的顺利发排努力工作。

结束语

在本学期工作即将结束之际,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我们深深的感到,每件任务的顺利展开,离不开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及鼎力支持,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本着“无私、奉献、高效、创新”的工作精神,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把汗水和心血倾注到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在这里 我要感谢校领导,感谢报社这个大家庭,是你们的支持和配合才让摄影部发展到今天这个状态!当然,我们深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们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弥补不足,不断创新和提高,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创新的精神会给广大同学们一个满意的答卷!

摄影部

篇11:摄影部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在这个学期,我们摄影部的干部们兢兢业业,始终保持着对摄影工作的高度热情,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在此学期末,我将对本学期摄影部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在这个学期,我们部门共拍摄了十余次学院举办的活动,其中包括了大一军训会操表演,十佳歌手,器乐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大型活动,在每项活动中,我们都认真完成拍摄工作,为学院的宣传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新干招新。为了摄影部能更好地完成学院的工作,我们在学期开始时进行纳新活动,爱好摄影的同学加入我们的摄影部,在这个学期,我们对新干进行了严格的培训。至今,新干已对摄影工作和摄影技术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但新干们技术还有待提高。

三、部门工作的不足,我们摄影部的干部都是业余爱好摄影者,与专门的摄影师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有时在拍摄工作中出现差错,造成学院的宣传工作的影响,我们对此深感歉意,我们摄影部的干部也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拍摄技术,提高学院的宣传力度。总的来说,在本学期学期我们部门有做得好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我们摄影部在新的学期能继续发挥正能量,改正不足,努力为学院宣传工作做了贡献,配合好其他部门做好摄影工作。

2016.12.20

篇12:摄影部工作计划

1、机构名称:新闻网络中心摄影部

2、工作目的:以图片的形式记录下学院、学生会举办的各项活动的情况,丰富校园文化。为法学院新闻报道提供图片,并存档以供随时调阅。

3、组织机构: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干事三名(其中部长和一名副部为12级,另一副部为13级,干事为13级)。这样安排既照顾了12级老生,可避免其过度劳累,又可调动13级新生积极性,但113级副部需考察一段后再确定。

二、安排:

1、在招收新部员之后对其进行摄影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机及DV。

2、在有摄影任务前安排好部员拍照,并要求部员借好相机及一切所需器材。

3、活动进行时督促部员进行拍摄。

4、活动结束后,要求部员拍摄的相片收集起来。

5、对相片根据老师要求进行存档或上交。

6、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摄影比赛,提高个人摄影能力并为学院争取荣誉。

三、人员安排:

在学期结束后对部员的表现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对表现差者提出批评。

四,意义:

摄影部不仅是新闻网络中心的一部分,更是发学院对外宣传好坏的关键。俗话说“有图有真相”只有新闻稿中有了图片,才能使别人相信我们举办了活动,所以这使每一位部员的存在意义得到认同。同时在参加工作时既锻炼了部员的摄影能力,又能使部员认识更多老师和同学,锻炼社交能力,而且部员通过努力得到奖励或表扬,可增强其上进心。

五、总结:

摄影部责任重大,而且比较忙碌,不管大小活动有可能都需要照相或者录像。这

篇13: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差异

两者在“时效性”上的不同

新闻摄影的价值, 是对现实事实进行记录。除了必须真实外, 新闻摄影还必须包含新闻的另一特性———“时效性”。时效性, 是指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作为图像传播方式的新闻摄影, 当然也要遵守时效性这一原则。

对于内含新闻特质的新闻摄影而言, “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所拍摄的图片一旦成为“过期”产品, 就将失去任何意义。但是我们要强调的“过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事实一旦发生, 记者用图片的形式将其记录, 再通过媒介传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总是有一定程度的延迟。这里所说的“过期”, 是指新闻图片或者新闻本身已经失去了已有的社会影响, 而仅仅作为一种历史材料保存了下来。与伊拉克战争相比, 克林顿的性丑闻就是“过期”的, 因为它对美国乃至世界政局不再产生影响, 而伊拉克战事虽已结束, 但其余波却仍在影响着世界的政局以及人们的生活 (包括阵亡将士的家庭) 。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是指新闻图片在到达受众前, 应尽可能地争取时间。“事件发生离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 新闻价值就越高。” (1)

纪实摄影的价值, 是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述。纪实摄影的价值在于历史性和可研究性, 而历史是不会“过期”的。研究纪实摄影, 实际上是在研究摄影作品中所记录的那段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在摄影技术未发明之前, 人们以文字或绘画等形式来记录历史。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更直观的记录历史的方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与新闻摄影不同, 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够作为纪实摄影的题材, 只有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义 (问题) 的素材才能作为“历史”记录下来。

正因为如此, 纪实摄影往往需要摄影师对所处时代和社会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 这就需要摄影师对所处环境或事件长期予以关注并深入地采访和调查, 一幅珍贵的纪实摄影作品在时间的锤炼下更能表现出它的张力。“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张没有修饰、平平淡淡的纪实摄影图片对当时的人们也许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和效应, 但在后人看来, 那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

总之, 新闻摄影作品应是处于“运动”状态下的作品, 而纪实摄影作品则是相对“静止”的。新闻摄影是事件的“现在进行时”, 而纪实摄影则是事件的“过去时”。

两者表述事物本质的路径不一样

新闻摄影要及时、客观地把“进行”中的事件讲清楚。概括来说, 新闻摄影要求能表达出主题的最重要面貌, 真实而确切, 把彼此之间和整个事态的重要性表现出来, 它不能对事件或者是社会进行深度剖析, 主要是有两个“不允许”。

首先是时间上不允许。在当今的信息社会, 各个传媒都把“时效性”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一条重大新闻, 从采访到传播, 甚至是以秒来计算的。时间上的压缩就使得新闻, 至少是很大一部分新闻摄影作品由于时间的制约, 不能够对整个事件的过程及其影响追根溯源, 比如说伴随消息产生的新闻图片等。

其次是新闻的性质也不允许。新闻是客观的, 新闻摄影也是如此。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应该做到的是, 把真实的事实“摆”到受众面前, 让受众一看图片就领悟到发生了什么。但是摄影者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图片、强加于受众。当我们向别人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 (注意是陈述, 而不是评论) , 虽然新闻摄影追求的是想把事情客观地告诉别人, 但实际上事情在经过我们的大脑“过滤”之后, 难免有所偏差, 新闻摄影要求将这种偏差减小到最低。如果要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 即对事件的社会影响发表看法, 如果看法来自图片作者, 就难以做到客观和公正了。

新闻摄影由于受到上述两方面的限制, 而不可能对事件背后的东西充分地强调和挖掘, 当然它也不需要强调和挖掘。新闻摄影者的职能, 就是通俗、快速、准确和客观地向受众告知和传播近期的社会和世界又发生了什么。

纪实摄影要求把反映历史、文化的事件展示给受众并深度剖析。从时间上看, 纪实摄影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概括整个事件, 并对事件乃至事件所处的社会进行充分的评议。

纪实摄影有充裕的时间去构思、去观察社会。纪实摄影作品的完成, 从理论上讲, 是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的 (排除与编辑约定的截稿期等制约) , 当作者确定一个主题的时候, 可以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完成它。比如美国著名纪实摄影家贝伦妮丝·阿博特, 她于1929年从法国回到纽约以后, 看到了城市的迅速变化, 意识到记录下这种变化的重大价值, 于是她以《变化中的纽约》为题, 克服了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 坚持至少每周用一天的时间来拍摄纽约的变化。到1939年, 《变化中的纽约》出版, 整个拍摄历经十年之久。由于时间上的充裕, 纪实摄影师们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深入了解事件, 甚至是当时的社会。

从表达内容上看, 纪实摄影作品是摄影家对社会和时代长期观察总结的结晶, 这种结晶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总结。我们来看看两位纪实摄影家———法国的阿杰特和美国的阿博特的杰作。阿杰特镜头下的巴黎, 舍去了那些繁华的街道与建筑, 而把目光锁定在了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的狭窄的街道和残破的老房子。阿杰特的《巴黎》构图简单, 用几乎与人的视角相同的镜头记录下了“大”巴黎中的“小细节”。本杰明描述道:“这些影像里不仅人迹罕至而且毫无生气;照片中的城市打扮得干干净净, 就像一间房间还没到新的客人……” (2) 整个作品充满了作者对在工业飞速发展的脚步中的巴黎老街的怀念。阿博特的《变化中的纽约》却全然不同, 在作者的镜头下, 纽约的繁华一览无遗, 作者多采用广角从上到下俯拍的方式, 使纽约繁华的街道和高大的建筑尽收眼底。顾铮在他的文章中写道:“阿博特的纽约印象交织着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精神, 俨然一部都市发展的印象交响乐。” (3) 如果说阿杰特企图用镜头来挽留消失的旧巴黎, 那么阿博特则是用摄影来为纽约辞旧迎新。

所以, 由于少了一些制约, 纪实摄影给了摄影家们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但是相反, 对作品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部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目光、渊博的知识和对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由此来看,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是由于其各自的社会职能而产生了重大差异。

两者在画面构成上的迥异

摄影作为一种主观的创作, 从根本上来说是感性的, 但是由于需要的不同, 也会存在着更偏向理性或者是更偏向感性的一面。这里就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之处进行一下比较。

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是记录新闻, 在满足新闻的前提下再来谈美感。摄影记者的首要使命是将客观发生的影像记录下来, 这个影像是具有新闻价值的, 并且是真实的。新闻摄影本身的内涵决定了“新闻”的价值排在决定性的首位, 在某种情况下, 甚至可以放弃技术性的要求。一幅重大突发事件的图片, 如果拍摄技术上有些缺陷, 如清晰度不好, 甚至有点跑焦, 但仍然可以刊发, 因为事件是重大的、不可重复的。这就是新闻的“宽容度”。但是, 一幅偏重艺术性, 忽略新闻性的新闻图片, 却不易被刊用。这是新闻摄影在艺术性上的“雷区”。

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根植于新闻性, 新闻性应当是前提,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艺术表现的问题。因为事件有报道价值、新闻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度, 才给艺术表现提供了基础和空间。艺术表现服务于和服从于新闻性, 在不歪曲新闻事实的限制条件下, 摄影者可以考虑采用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拍摄, 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视觉效果。

新闻摄影更多的应该是偏向于理性的, 即明白自己拍摄的目的是为了新闻报道和传播, 其中的摄影技巧的运用以及加入的艺术效果都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新闻的内容, 而不是相反, 为了构图或者是画面的华丽而忽略了新闻性, 导致照片拍得很美, 新闻的要素却一个也没有。

纪实摄影是摄影师用自己的观点表达历史观的方式, 应该寓审美于事实之中。如果我们把纪实摄影放到西方现代艺术史所提供的艺术评价系统中考察, 纪实摄影的艺术性的确有些“可疑”。从印象派开始, 西方艺术家和理论家特别强调艺术形式的独立价值, 认为只有纯形式, 只有纯粹的各种形式因素才构成艺术的本质, 而文学性的表达, 道德的诉求这类外在于艺术的东西, 从根本上说, 都是非艺术因素, 是艺术不该承受的负担。

总起来说, 20世纪现代艺术发展是一个“减法”的过程:去内容而强调形式, 去三维空间而追求平面表现, 去具象而追求抽象——一直减到除形式因素外再无可减为止。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我们不能因为打着“抽象是简化的精髓”的旗帜而否认那些具象作品, 如同我们不能肯定毕加索而否定达·芬奇一样。

纪实摄影是艺术作品, 至少与新闻作品相比, 它应该是朝着艺术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因为与新闻摄影相比, 纪实摄影在创作思想与表现手法上, 是更靠近于艺术的。

主题的选择上自由度更大。纪实摄影在内容选择上与新闻摄影相比要宽泛许多, 它可以选择新闻摄影能够选择的所有题材, 比如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反映文化生活的人和事, 甚至是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景物。如纪实摄影可以拍摄在北京的某剧院的一场民间京剧表演, 用来反映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 可以拍摄苏州某一古老小镇上的某个建筑, 以此反映中国古代传统民间建筑的魅力。前面已谈到, 纪实摄影是没有“时效性”限制的, 所选择的题材的时间跨度和自由度是很大的, 可以是几天、几个月, 甚至是几年、几十年。

画面的构成上自由度更大。新闻摄影从本质上来说是为新闻服务的, 是为了让一则新闻更完整或者更直观而存在的。而纪实摄影可以说是为摄影师的主观意愿和“小算盘”而服务的, 摄影师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通过作品传递给受众, 这在构图上给受众预留了更多遐想和解读的空间。纪实摄影往往是一组照片而不是一张照片, 这一张照片不能完整表达的问题可以留给下一张或者是下几张照片, 所以摄影师在镜头的截取上可以更大胆, 有的时候, 纪实摄影的某一张照片可以是一束光、一个剪影, 或者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物截取, 在这些照片中, 往往“意境”的传达要高于照片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即使一张照片没有说明问题, 该组的其他照片也是可以作为补充的。

所以, 由于排除了某些机械的客观条件的限制, 纪实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挥。他们可以充分地构思, 将现实与自己的感性思维充分结合, 先考虑把照片拍美, 然后把自己对世界或者是文化的认识贯穿于照片中, 同时再兼顾于写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新闻摄影作品有可能在几年、几十年或者更久以后, 转化为纪实摄影作品。从当下的某一具体历史语境来考量, 新闻摄影毕竟不是纪实摄影, 但今天的新闻摄影作品是能够变成明天的纪实摄影作品的。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第二版)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91页。

篇14:“摄影”谋杀摄影

为图片社工作的摄影和为画廊工作的摄影,各归其类,目的不一样,性质也大异其趣。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纪实摄影运动”,参与者多是从事新闻摄影的记者,或者是一些手持135相机到处逛荡并随时拍照的摄影师(我—直认为这些人持有难以抑制的流浪气质,摄影只是对这一气质的视觉回应而已)。经过他们的持续努力,以“纪实摄影”命名的摄影类型终于成为摄影界的主流而广受关注。与此同时,中国兴起了“当代艺术”运动,如火如荼,蔚为大观。新世纪以后,艺术市场开始升温,在国内外炒家的共同推动下,当代艺术很快就成为了市场宠儿,创出了惊人的天阶。这一现实深深地刺激了摄影界。尤其是,当拍卖行涉足摄影时,因价格的差距而产生的失落终于让摄影不安起来,“纪实摄影也是—种当代艺术”的说法甚嚣尘上,好像真有人不肯承认“纪实摄影”是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而且,原来那些安心为传播工作的摄影家,突然发现他们更应该做“艺术”,他们的作品不应该只出现在媒体上,更要挂在画廊的墙上。可惜,绝大部分的画廊完全不理会摄影师的焦虑,依然只关心艺术家的“摄影”。

其实,就在“纪实摄影”凤起云涌之时,当代艺术界就有人宣称,“观念摄影”要以傻瓜机为本。说者引经据典,证明存在着—种艺术界的“观念摄影”,他们重在表达观念,满足于粗糙的影纹与混乱的构图,以此来颠覆权威摄影由来已久的精确与质感。一句话,他们反对摄影师视为生命的拍摄技术。不少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尝试用摄影去表达,更有一些艺术家—开始就用摄影方式来工作,前者有浙江的邱志杰,后者包括—份名单,其中著名的有王庆松、洪垒、缪晓春、王宁德和杨福东等人。当年我对此颇有感慨,曾撰写短文,讨论傻瓜机对摄影的可能谋杀,试图辩明发生在摄影领域与艺术领域中的不同现状,以及彼此之间所造成的错位。客观看来,用傻瓜机从事创作只是个别人,那些选择摄影为表达方式的艺术家,他们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质感的追求。上述所说的艺术家,其作品品质显然不言而喻,大家有目共睹。

有趣的是摄影与“摄影”的碰撞。“摄影人”与“艺术家’共处,争论难免发生。以我观察看,凡在这种场合,多是“摄影人”焦虑,而“艺术家”比较淡定。‘摄影人”的焦虑或者来自对自己是否属于“艺术”乃至“当代艺术”持有疑问,好像不太自信,所以总呈现出争强好胜的勇武,“斗争性”比较强。“艺术家”则淡定,他们以现实成功为基底,其作品价位已经有好几位数,所创作的究竟是摄影还是非摄影,无须关心,关心反而成了傻瓜。

每当我看到原先为传播而工作的摄影师现在整天热衷于寻找画廊机会时,我就知道他们的摄影已经被艺术家的“摄影”干掉了,他们既焦虑于“观念”,更焦虑于“当代”和“艺术”,他们梦想着一张照片也能弄出个几位数的价位,用以证明自己不是摄影师,而是艺术家。

上一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广西巴马县为例下一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