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2024-07-22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精选11篇)

篇1: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爬山虎实物。

2.搜集爬山虎的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出示图片,初步了解爬山虎。

出示图片,问: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爬山虎:这是爬山虎,也叫巴山虎、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是可作为垂直绿化的植物之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文章《爬山虎的脚》,就是介绍爬山虎这种植物的。

2.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看着课题,你有疑问吗?(学生质疑)

预设:爬山虎是植物,怎么可能有脚呢?它的脚是什么样子的?长在哪里?它的脚怎么爬的?

4.导入:是啊,爬山虎怎么会长脚呢?它的脚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1)认读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叶柄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3.理清脉络

(1)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3-5)

(2)第二自然段介绍什么特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3)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三、书写生字

1.指名读生字。

2.指导书写难写字“叠、痕、逐”。

“叠”上面三个又的“捺” 变成“点”。

“痕”偏旁是病字旁,里面是“艮”(gen)

“逐”豕(shi)的“捺”变成“点”。

3.学生练习。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1.认读词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一)第一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2.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3.不管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都是顺着墙往上爬。)

(二)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1)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A.嫩红、嫩绿。

B.师导语:是的,作者是抓住颜色由嫩红到嫩绿的特点来写的。还有别的特点吗?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A.叶子的特点;绿、整齐均匀;

B.“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

C.从“一顺儿……没有……也……”说明作者观察得认真。

D.大屏幕出示爬山虎的叶子排列。

E.指导朗读:读出绿的特点。

F.这句话写出叶子的静态美。

(3)当微风吹来,满墙的叶子更是美丽,谁来告诉我们?

A.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B.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句,你觉得这一句写得怎么样?

教师点拨:漾、波纹是说水的,在这里来形容叶子被风吹得颤动时美丽的样子,很形象,很生动。

C.这是一种动态的美。

D.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

(4)同学们,你们知道叶圣陶爷爷怎么能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这么形象生动吗?(学生试着回答)对了,是因为他细心地观察了,正因为细心观察了,才知道叶的颜色和样子。板书(细心观察)

3.感情朗读,背诵。

(1)出示图片问:看着这么可爱的绿叶,你感觉怎样?(学生汇报感觉,并用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

(2)叶圣陶先生这么准确生动的描写,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试着背一背第二段吧。(学生背诵)

(3)看屏幕背诵。

三、作业布置

背诵第2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旧知导入

1.检查背诵。

2.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研读交流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爬山虎叶的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爬山虎脚的特点和是怎样爬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有关写脚的特点和怎样爬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一)学习第三段

1.导语:下面我们来学习爬山虎脚的特点。谁来告诉我们,你划了哪一段的哪一句,写了爬山虎的脚的什么特点?

(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写出了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是茎上。

(2)“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形状。

导语:啊,原来爬山虎的脚是六七根细丝,长在茎上叶柄的反面。还有吗?

(3)“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写出了脚的颜色。

2.点拨写法

(1)教师出示对比阅读的句子:(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是伸出的六七根细丝,颜色也是嫩红的。)同学们看老师这里也有一段描写,对比刚才我们学习的书上的第三第四第五句,哪个好,好在哪?

(2)写法上的好处:第四句写出了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还写出了像蜗牛的触角。很具体,很生动。

(3)小结:是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叶圣陶爷爷非常善于细心观察,不仅如此,他还善于运用了生动具体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爬山虎脚的特点的,这种写法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3.指导朗读背诵。

(1)学生朗读句子。

(2)指导背诵:现在,你已经知道爬山虎脚的特点了吗?看着图片给你的同桌介绍一下。

(3)师生一起介绍。

导语:这就是爬山虎的脚。那他是怎样爬的?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学习第四、五段

1.找学生读第四段第一第二句:大家认真听一听,我们来初步了解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找出能够表现爬的过程的词语,再体会一下爬的过程。

(2)学生汇报:触、巴、弯、拉、紧贴、爬。

(3)齐读

(4)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导语:爬山虎就是这样长出一段茎,就长一片叶子,然后长出一只脚,接着

(5)小结: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正是长出一段茎,就长一片叶子,然后长出一只脚往上爬,所以他的叶子很均匀,没有重叠的。着也体现了爬山虎的聪明,均匀无重叠的叶子有利于充分吸收阳光。

(6)理解动词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再看看这些动词,他们的顺序能互换吗?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讲解:这些词是有先后顺序的,不能互换,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比如,正是细丝由直变弯曲,缩短了茎与墙的距离,产生了拉力,才使他在墙上贴得紧。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细丝由直变弯曲,就紧贴在墙上了吧是因为产生了拉力。叶圣陶爷爷运用了这些动词,准确地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这种准确表达的方法,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2.学习最后一段

(1)爬山虎的脚还有哪些特点呢?请自读第五段。

(2)出示: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3)“……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当然也说明作者亲自体验过。)

3.通过刚才学习第四段爬山虎爬的过程,第五段脚的变化,你知道,叶圣陶爷爷的观察是一时的吗?(不是)是的,叶圣陶爷爷懂得连续的观察,才为我们展示了这么可爱的爬山虎。

三、归纳概括

1.导语:同学们看着板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更加了解了爬山虎的特点,和怎样爬的。

(2)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

(3)按顺序表达。(引导学生看黑板写叶的部分写脚的部分,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的)。

(4)仔细观察,继续观察的方法。(问:知道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特点和爬的过程写得这么形象,生动吗?(靠的是仔细观察)仅仅是一时的观察吗?

2.学生抄写表达方法。

3.读“阅读链接”,体会观察,记录的好处。

师点拨: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连续的主要手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这样,我们会终生受益的。

四、巩固应用

1.练笔要求:我们已经知道爬山虎的特点了,你能不能用第一人称写一下“爬山虎的自述”?我们可以这样的顺序写:我的名字叫爬山虎,我长在……我的叶子的特点是……我的脚的特点是……我爬的时候,脚先……,然后……,最后……

2.每一个小组写一处。分别找各小组汇报。

五、拓展创新

同学们,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行动吧。回家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做记录。也可以让妈妈帮忙泡豆子,看看他们有什么变化。

篇2: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创新点说明:

1、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教具,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爬山虎的认识起到了很大帮助。同桌练习,上台介绍,因为有了实物,学生手嘴并用,极大地提高学习的兴趣,成功地完成对重点段落的学习。

2、我还根据教材重点设计了富有特色的板书,板书文字少而精,配合简笔画的红、绿色调,显得清新美观,为学生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学习作者写作方法提供了方便。问题背景:

这是四年级上册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山虎怎样用脚往上爬,从而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神奇,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启发他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设计依据:

中年级的阅读课文浅显生动,无需老师作细致琐碎的讲解。因此,我将“以读为本,少问多练”的课堂教学宗旨带进低段阅读教学,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地读、不同形式地读、目标明确地读、饶有兴致地读,在读中感知文本、理解文本,教师的提问只做方向性的引导,起到点睛升华作用,而练习作为全体参与、巩固深化的手段,则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我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活动为教学主线,通过学生多读、多练、多说、多问来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情景:

师:这节课我们要拨开美丽的叶子,去重点观察爬山虎的脚。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哪些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呢? 生:齐答3、4、5自然段。

师: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这几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师板书画脚)

生:讲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它怎么爬的,还有它的脚怎么变化的„„(以上内容抽生回答,补充完整,师相机板书)

师:爬山虎的脚究竟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呢?请大家默读3自然段,用“~~”勾出具体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生:回答,订正。

师:(出示课件)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生:齐读。

师:我想请同学们用这段话向你的同桌介绍爬山虎的脚,好吗? 生:同桌相互介绍,可以利用实物或图画等。师:谁愿意上台来给大家介绍爬山虎的脚呢? 生:上台介绍,可利用实物或板书。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看这道填空题,你能不看书,把括号中的内容填出来吗? 生:口头填空,个别学困生可以看书填。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3自然段,哪些地方你能背了,就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听。生:齐读、背诵,看师的板书提示。教学反思:

读书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叶老曾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在本堂课中,我一共安排了十次各种形式的读书训练,每一读都有明确的要求,每读一遍书都力争让学生有新的收获。在教学3自然段,让学生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时,我更是将读与说、练紧密结合,通过默读、勾画、齐读、介绍实物、口头填空、练习背诵等环节将教学层层深入,使学生轻松地将知识掌握牢固。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除多读之外,动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次课我设计了勾画和填空的练习。3自然段的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勾画再配和实物介绍就能理解,再安排一个口头填空加深印象,为背诵本段作准备。而4自然段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是本课的难点,我先让学生填出有关动词,在理解这些动作后同桌演示,最后看老师的标本演示,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爬山虎的认识,我还充分利用实物组织了几次说的训练。先是同桌练习,然后上台介绍,因为有了实物,学生手嘴并用,能极大地提高学习的兴趣,成功地完成对重点段落的学习。

篇3: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 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爬山后, 正准备转入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 此时, 一个学生举手质疑:“老师, 平常我们都说一步一步地走, 为什么作者不说爬山虎的脚‘一步一步’爬, 而说‘一脚一脚’爬呢?”当时我虽感突然, 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准确性的契机, 于是, 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预设, 转而关注学生的质疑, 从而生成了一段精彩的教学。

[课堂回放]

师:不着急, 读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找依据。

生:因为爬山虎是用脚爬的, 所以作者说“一脚一脚”爬了。

生:人也是用脚走路的呀!那我们人走路能说“一脚一脚向前走”吗?

生:因为文章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 所以要写“一脚一脚”爬。

(显然质疑的学生没有被说服)

师:同学们, 大多数动物的脚生来是两只或四只, 这辈子也只能有两只或四只了, 而爬山虎呢?

生:哦, 我知道了, 爬山虎的脚能一只一只长出来!

生:爬山虎不像大多数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走, 而是长一只脚就扒住墙, 往上爬一步。

生:爬山虎是爬一步就“长一脚”。

师:所以, 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 就必须怎么样?

生:就必须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来!

师:对了, 爬山虎就是这样爬一脚长一脚, 长一脚再爬一脚的。你们看, 作者的用词多么准确啊!

[教学评析]

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 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所以, 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 当面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时, 还要能用自己敏锐的捕捉能力,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及时地将其纳入课堂预设的轨道, 加以引导, 巧妙利用, 变“突发问题”为“生成与建构”, 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流程, 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从有序 (预设) , 到无序 (生成) , 再到有序 (采取相应的对策) 的教学平衡, 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上述案例中, 教者善于倾听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亮点, 面对“突发问题”不是冲耳不闻, 置之不理, 而是及时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 果断调整教学预设, 适度“放大”突发的疑惑, 引导学生围绕“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不是‘一步一步’爬, 而是‘一脚一脚’爬”这一有价值的问题, 深入读书、思考、议论, 让学生于潜心会文、品读交流中,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加深对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印象, 从而成就了课堂不曾预设的精彩。

片断二:品味“白描”

[课堂回放]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将作者描写爬山虎外形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读文, 勾画出相关语句。生勾画完后, 师指名读出此段第3~5句。)

师:读读这几句话, 请评价一下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作者写得很清楚, 他既写了脚长在什么位置, 又写了脚的样子和颜色。

生:我觉得作者写得很形象, 他把那些枝状的细丝比作了蜗牛的触角。

生:读了这些句子, 我好像都看到爬山虎的脚了。

……

师:同学们很会欣赏, 作者的确将爬山虎脚的特征很准确地写出来了, 正如刚才一位同学说的, 读了他的描写, 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爬山虎脚的形象。现在, 我们就依据作者的这段描写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好不好?

生:好! (很期待)

师:谁来画?

(指名一生到黑板前准备画。)

师:现在全班同学为他读作者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语句, (对画画的同学) 请你根据我们读的文字来作画, 好吗?

(全班同学读第三自然段3~5句, 一生画。)

师: (对画画的同学) 好了, 谢谢你!同学们看看, 他画的对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来检查他画得对还是不对呢?

生:用书上写的句子来检查。

师:很好, 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读, 一处一处检查他画得对不对。

(生读一句就对照所画的“脚”检查一处, 并评价对错。)

师:这位同学画得基本正确, 请问你以前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

生:没有。

师:那你怎么能把它画出来呢?

生:我是根据大家读的句子画的。

师:哦, 原来是作者的描写帮了你的忙。如果没有作者如此准确的描写, 要画出爬山虎的脚还真不容易呢!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话, 欣赏一下作者的描写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再次感受作者描写手法的简练、准确、朴实。)

师:作者在描写爬山虎脚的外形时, 抓住了脚的特征, 先写脚长的位置, 接着写脚的样子, 最后写脚的颜色。作者这种刻画事物的写法就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白描, 笔墨不多, 却在我们的头脑中准确勾勒出了爬山虎脚的形象, 值得我们写文章时学习和借鉴。你们想把这段描写背下来吗?

生:想!

师:那好, 现在开始背吧, 如果你看着黑板上这副“脚”的图来背, 可能会背得更快!

(大多数学生果然很快背下来!)

[教学评析]

篇4:四年级《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重点是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教学难点是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去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进行理解,学生会感到枯燥,缺乏主动性。我就采用李青老师的教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请学生以画的形式来汇报自己对爬山虎的的脚的了解,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对。学生一方面很喜欢画画,另一方面又争强好胜,当然会激励着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读书,去了解爬山虎的脚。有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读书不细心也没关系,我又采取了评议画好的画的方法,来加以矫正。本来课前我觉得有个同学平时读书不细心,这次一定画不对,正好利用他来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改画,并对那些读书不深入的同学加以教育。没想到,由于他课前已经找到爬山虎细细地观察过了,所以到黑板上一画完全正确,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我一紧张放过了这个很好的鼓励机会。请学生评完他的.画,就到下面去找了几个画得不正确的,来引导学生读书评议改画。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请画得对的那个同学指着自己的画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眼中的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并请他给大家讲讲自己为什么能画对,然后大加赞赏,号召大家像他一样善于观察,深入读书,这样既是对他本人的激励,又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励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更能深入的读书。

在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时候,我则采取了读书表演汇报的形式,先让学生划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理解一下,并在下面试演一下,然后上来演给大家看,共同依据课本评议,改演。学生边读书边演示,不知不觉就在实践中突破了难点。

篇5:四年级语文教案:爬山虎的脚

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过程,启发我们要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本课能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适当点拨。

教学建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是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向上爬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重点句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和抓住特点来描写的,从而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然后通过研读了解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明白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观察校内的爬山虎。

学生:预习课文,通过实物或影像资料观察爬山虎。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3.熟读第2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植物?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爬在墙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见。(爬山虎)你注意到爬山虎还有哪些特点吗?(全国各地都有,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夏天开黄绿色的小花,茎和根可以入药,是绿化和美化环境的常用植物)

2.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读课文题目,你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吗?(主要写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第3~5自然段)

2.看其他两个自然段又写什么,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2.根据字的组合规律记忆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懂的可以查查字典。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爬山虎脚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本文分段,想想每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作者为什么先介绍爬山虎的生长地和叶子呢?(这是必要的交代。先介绍爬山虎生长在哪儿,它的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样,这样才能自然引出爬山虎是怎样用脚一步步向上爬的。)

二、逐段学习,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1、2自然段。

(1)思考: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墙上)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叶子的?重点介绍了什么时期的叶子?特点是什么?(重点介绍长大了的叶子。色:绿得新鲜;排列:叶尖朝下,均匀;动态:漾起波纹。)

从中你学到什么?(观察细,按顺序,抓特点等)

(2)再读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

(3)出示投影,按课文内容填空。

那些叶子绿得( ),看着( )。叶尖( ),在墙上铺得( ),没有( )的,也不留(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

2.学习课文的第3自然段。

(1)导入:爬山虎的叶子如此美丽,那么它靠什么巴在墙上呢?(脚)本课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质疑:关于爬山虎的脚,你想知道什么?

①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什么样,什么颜色?

②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3)先来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的疑问。

①朗读第3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吗?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或者说爬山虎的脚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长出来的。)

②老师出示画有爬山虎叶子和茎的图画,让学生指图再说。

(4)学习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颜色。

①读第3~5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学生回答,同时老师出示幻灯片: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嫩红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曲——细丝变成灰色的

②请一部分学生画出刚长出的没触着墙的脚。(在事先准备的有茎叶的图上画)请另一部分学生画触着墙后的脚。

③讨论画的情况。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出画得有问题的图画,学生再说明出错的原因。

④小结:爬山虎真是了不起!为了生存,它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墙上。而这一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可见作者是经过了认真而又持续不断的观察才看清的。这种做法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5)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

①自学第4自然段,明白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来汇报,可以读,可以说,可以表演。

②学生汇报。

③老师举起几张卡片,卡片上的这些词都与爬山虎的脚有关:触、变、巴、弯曲、拉、紧贴。全体同学按卡片上的词的顺序熟读第4自然段。

④读了这段,你有什么问题?

细丝为什么变弯了?触着墙的细丝的头上为什么又变成圆片?细丝拉嫩茎是怎样用力的?

⑤小组讨论汇报。

(6)小结。

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课文从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a.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b.它是什么样子的;c.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②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如此生动、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细致观察,连续观察)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做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哪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1)观察细致。

(2)要抓住特点观察。

(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仿照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教学反思:

篇6: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庞大”“形形色色”“随风见长”“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传达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继续学习从题目入手,抓住中心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要通过品读体会、比较句式、仿写等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运用的对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积累语言表达的“样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植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对绿色生命的关爱情感。

教学重点、要通过品读体会、比较句式、仿写等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运用的对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积累语言表达的“样式”。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有趣的植物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紧扣题目,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齐读。

问、你读了课题想了解什么?

2、课件展示行行色色的植物。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结构。

1、检查字词的预习。

2、随机理解生词。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了解文章结构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文章。

1、学生默读课文一——三自然段,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你觉得这部分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庞大、复杂的特点?”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a、汇报交流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用具体数字的说明,可以使人们更清楚了解所要说明的特点。

b、汇报交流第三、四自然段植物的不同生存环境、形体、寿命、生长速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用排比、举出具体实例、对比、引用俗语,也可以更清楚地告诉我们所要说明的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3、学生默读课文四、五自然段,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你觉得这部分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特点?”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4、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在汇报交流第五自然段时,让学生先体会段末省略号的用法,再按照作者“你也许认为……吧?不是”的句式,进行一个简短的续写。

(在交流的过程中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感受最深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画下来。

五、总结

孩子们,在你们的深入理解与精彩朗读写中,我们一起领略了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植物世界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我们想发现这些故事,并让这些故事继续下去,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篇7: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与《爬山虎的脚》同单元的还有《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三篇,其中又以《蟋蟀的住宅》叙述风格与其最为类似,但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爬山虎的脚》笔触更为凝练,描述更为集中,文字也滤得更为干净。而作为翻译作品的《蟋蟀的住宅》,则不免显得松散。

叶圣陶先生朴素平实的文风在文章的开篇就漫溢出来:“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简洁明了,直奔主题,表达的意图明确,指向清晰。细细琢磨,句子着力表现的是爬山虎旺盛的生命力,你看“满是”“占了一大片”,可见爬山虎是一种多么顽强、多么肆意生长的植物。从它的生长方位——北边墙上、西墙(房顶),又可发现爬山虎是一种喜阴的植物,而且它善于攀缘。你看,就是这样不动声色地,已经把爬山虎的特性、生长习性和区域介绍得清楚明白了。

接下来看看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如果见过爬山虎爬满墙的样子,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作者首先要写到它的叶子了。就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视觉感受来讲,爬山虎最惹眼的就是它的叶子,或者可以这样说,我们所看见的爬山虎其实就是指爬山虎的叶子,因为它的茎和脚都已经被密密麻麻的绿叶掩盖住了。看看作者的描写,你会发现作者观察之细腻准确。你看“不几天”,说明嫩红的新叶持续的时间很短,可见爬山虎生长之迅速。说嫩叶“不大引人注意”,也就是说以一般的观察是无法发现这种嫩叶的变化的,但正是这种不大引人注意的、不几天就变化的嫩叶,却被作者了解得一清二楚,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自然是作者观察事物的认真仔细了。你再看:“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作者着力表现的是叶子带给人的视觉感受——舒服。首先是因为它绿得新鲜,新鲜的绿自然是充盈着水分,闪着光亮,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的。其次,是因为它排列得很有规则,一顺儿朝下,更令人惊讶的是既没有重叠,也没有空隙,显得如此均匀,这又能带给我们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我们真是不得不慨叹造物主的神奇,怎么就能使叶子生长得那么井然有序呢?当然,如果你了解了爬山虎是怎么往墙上爬的,你就能理解叶子这样的生长规律了。爬山虎是循序渐进往上爬的,而每一脚上又都拖着叶子,这样一来,叶尖顺着长势自然是下垂的。在这里,我们又一次领略到了叶圣陶先生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要发现这一点并且恰当地表达出来,多不容易啊!来看后面的这句:“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表述得多么小心翼翼,多么准确传神啊!说“漾”而不是“荡”甚或“卷”,为什么?说“波纹”而不是“波浪”,又为什么?为的就是一个准确啊。爬山虎的叶子尽管比较大,但是叶子与茎的距离很短,茎又狠狠地巴在墙上,自然不可能使叶子荡起层层波浪了!你看,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描述事物推敲词句,点到即止,绝不渲染,更不铺陈。

文章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说实话,如果没有刻意探索的意愿,我们是很难发现爬山虎的脚的。就像作者说的:“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注意了才知道是有脚的,多么平实真切的语言啊,让我们读起来倍感亲切,而且语言的指向是一如既往的清晰。接着就说到了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我们来细细地揣摩作者的语言。这里写“爬山虎的脚”共用了四句话,第一句写的是它的生长位置——茎上。第二句写的是它的形态——在长叶柄的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样子都像蜗牛的触角。这么一说,我们脑中就会唤起潜在的经验,尤其是“蜗牛的触角”一比拟,“脚”那嫩嫩的、茸茸的样子就如同在眼前了。第三句写的是它的颜色——也是嫩红的。最后一句是进行总结。你看,多么精细而又准确的描写啊,绝不拖泥带水,也不饶舌重复!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好好领会作者这种素淡、传神的写法,感受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甚至可以模仿着用这种先分几个角度具体写、最后来概述的方式写一写其他的事物。

我们看看爬山虎到底是怎么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读着这段话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爬山虎正在哼哧哼哧地往上爬。为什么会那么传神、那么形象?还得揣摩作者的语言。首先在这里,叶圣陶先生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主要是这样几个词形成了一种连续轻捷的动感——“触、巴、拉、贴”,一触就巴住,一巴住就把嫩茎拉过来,然后紧贴在墙上,让人不免想起以壁虎游墙功轻而易举上天入地的忍者。再者,作者对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观察入微,原先直直的细丝巴住墙后就自然弯曲,把嫩茎贴在墙上。不下工夫、不持续观察是断不可能写出如此细腻的过程的。还有,作者说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你看,刚才的过程只是其中一脚爬行的过程,而爬山虎需要这样持续不断地往上爬,每爬一脚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的,所以在这里作者特别强调“一脚一脚”,而不是“一脚脚”,显然它爬得并不轻松,这样的语言才能真正准确地表现出这样的情境。过程是有了,但关注过程,我们的整体形象感就松散了——脚成什么样了?怎么办?作者于是再加上一句: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我们不得不佩服叶圣陶先生的文字功夫,就在你对爬山虎的脚的形态感到朦胧的时候,他又适时地给你一个鲜明可感的形象,重新唤醒和凝聚你对爬山虎的脚的印象。

篇8: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

2、启发学生看图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三分钟说话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

1、出示图片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日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1、自由读,遇到生字,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是自己圈划出来的生字。

2、检查生字词语

出示词语 引人注意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牢固

①自由认读; ②请小老师读。

3、读文

再读文,遇到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当小老师,如果读错了,请及时提醒他,读好了,夸夸他。

5、展示读,读正确。①指名分段读; ②逐段指导。预设:

1、二段中读懂“拂”注意“舒服”“空隙”

2、三段中读好“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3、读好爬山虎的动作的词语。

4、读流利、同桌轮读(正音)。

5、自读自悟:

三、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出示课件)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二、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

爬山虎

引人注意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牢固 指名领读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蛟(jiāo yiǎo)龙 蜗(wuō wō)牛 痕迹(ji jì)波(bō pō)纹 爪(zhuǎ zhǎo)子 茎(jing jìng)

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学法指导。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略)过渡: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出示学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质疑

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篇9: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练习题

chuīfú

dàngyànɡ

kòngxì

kūwěi

yèbǐnɡ

chongdié

zhújiàn

jūnyún

hénjì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舒服() 坚固()

反义词:

新鲜() 弯曲()

三、根据句子选择解释。

“新鲜”一词在词典里有四种解释:

①食物没有变质。

②少见的,稀罕的。

③植物(如花朵等)没有枯萎。

④(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1.新鲜的花儿看起来是多么可爱多么舒服。()

2.多植树可以使市区的空气变得新鲜。()

篇10:小学四年级爬山虎的脚教案优秀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叶子、爬山虎“脚”的特点、爬山虎是怎样用“脚”来“爬行”。在教学时要启发学生学会深入、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学生第一次接触爬山虎,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活跃回答,积极动脑筋,但注意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本课教学内容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深入、细致的观察习惯和能力。首先,学生对爬山虎这一植物的命名会倍感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观察的欲望;其次,在表达方式上,本文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外,课文在描写上细致入微,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观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掌握会写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能流利的朗读课文。

3、以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重点语句品读法、表演法、画图法、课件演示法、朗读法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趣。

难点:1、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2 、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动画效果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进入课文,引导质疑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读完这个题目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谁知道爬山虎是什么?

生:是一种植物!

师:原来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啊!大家都知道人类是有脚的,那爬山虎属于植物为什么还会有脚呢?爬山虎的脚又是长得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文《爬山虎的脚》,看看叶圣陶老爷爷观察到的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的?

二、交流预习,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和不懂的词语。

①课前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的认识情况。(随机点学号读生字词)

②哪位同学来当当小老师领读一下生字词?(老虎、占领、铺平、均匀、重叠、茎叶、把柄、触角、痕迹、追逐、蛟龙)

③除了生字词以外,课文中还有哪些你认为写得好的字词?

带领学生分析生字,掌握较难字的写法,解释学生不懂的词语。

2、初读课文

(1) 听老师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 自己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在讲什么。

(3) 你喜欢哪个自然段?选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个自然段在讲什么。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划分段落

一二三四自然段分组读,最后一自然段齐读,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根据段落大意进行课文的分段,并归纳大意。(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将课文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家里和学校都有爬山虎,引起作者的观察兴致,引出下文。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段(第三到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时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三、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课件展示爬山虎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四、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出示爬山虎叶子的图片,提问:这是爬满墙的爬山虎,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哪个部分?你觉得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指名答。(爬山虎的叶子很多,铺满了墙面。叶尖一顺朝下,没有重叠的。)

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一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这一段共四句话:

第一句写叶子颜色的变化。色美:由“嫩红”到“嫩绿”再到“绿得那么新鲜”。

第二句写长大的叶子引人注意。

第三句讲叶子形美,排列整齐、均匀。形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缝隙。从“新鲜”和“那么”体会出来的。“新鲜”就是说叶子水灵,鲜嫩;加上“那么”就说明叶子非常鲜嫩。从“均匀”“一顺朝下”体会到叶子分部得很匀称,叶子之间间隔一般大,体会到叶子的整齐美。叶子尖都朝着一个方向,非常有条理,看起来很美。

第四句讲风吹过时的景象,动态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这么美的叶子,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师生齐读)。

2、“一顺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铺得很均匀并且没有重叠?(“一顺儿”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长得非常整齐。我们知道,爬山虎是靠着脚向上爬的,而与它的脚相反方向长的叶柄便向下垂,叶尖便自然也向下垂。叶子的生长要吸收阳光,如果重叠生长,那么有的叶子就不能吸收阳光了,所以叶子铺得均匀,没有重叠。)

3、女生读第四句,体会“漾”字的生动之处。想象微风吹过,成片的叶子随风起伏,如绿色的海荡起的波纹,让人的心里不由得震撼。引导学生读出美感。

4、从文中找出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5、叶圣陶的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哪位同学能把那种美读出来呢?(找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

师:作者能够把叶子写的这么美,是与作者的一种好习惯分不开的,你知道是什么好习惯吗?(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五、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的叶子:嫩红--→嫩绿

长大了的叶子: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一课时结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前两段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主要写了爬山虎的叶子)三四五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细致的观察看一看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特点,以及它究竟是怎么爬上去的吧!边读边把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划下来,仔细品味品味,还可以学着做做动作。

一、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一)读文画句

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脚的有关句子。学生读句子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过渡:你们看,叶圣陶爷爷写得多清楚啊!这一段,通过同学们认真读书,自己就读懂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那第四自然段呢?也请同学们这样认真去读,看看这一段,你们能知道什么?

(二)读文画“脚”

1.教师板画,提出要求。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两三片嫩叶。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写“脚”的句子,注意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一部分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2.学生读书思考。

3.指名到黑板上画“脚”。

①选颜色: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支粉笔,请一位同学选择一种颜色来画。

方案一:学生选择的是红色

说明这位学生认真读书了,而且读懂了书上写颜色的句子。教师可请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红色。(说课文依据)

方案二:学生选的不是红色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把学生出现的这一偏差点作为有利的训练点在学生评议时进行强化训练,从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阅读习惯。

②画“脚”。学生在老师画的茎、叶上画出爬山虎的脚。

③全班评议。学生再读书,以课文为依据,对照同学画的“脚”进行评议,纠正错误。

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方案一:学生画得不对

请学生评议,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黑板上改正画错的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方案二:脚的位置画错了

脚的“位置”是理解的难点,学生如果发现把脚的“位置”画错了,但又不知道画哪儿更准确,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一读写“脚的位置的句子”,对照图文评议、理解、感悟。

教师最后可展示呈现爬山虎脚外貌细节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与自己的画的差别。

二、品词析句,探究体验,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过渡:

师: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描写得多么细致呀!是什么原因呢?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独具慧眼找出来呢?

对了,正是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形状、颜色了解得那么仔细。刚才同学们提出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问题,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4自然段。(板书:爬)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读有关句子。

2、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3、 把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词用“▲”标出来(触、变、巴、贴、爬)

①“巴住墙”是什么样子?(紧紧地贴、吸在墙上)为什么要“巴住墙”?(这样茎才不会掉下来?)这么细小的脚,怎么可能巴住墙的呢?(因为六七根细丝的头上都变成小圆片了)

②巴住墙了,再怎么往上爬?(细丝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同学们,假如我们的手指就是爬山虎的脚,和你的同桌一起演示一下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4、指名读爬山虎往上爬的这一段,注意划线的词,要重读。

5、体会朗读。注意:只要读好这些词,就能突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了?教师指导重点词的读法。

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二)看画面配解说

教师可呈现幻灯片,展示爬山虎的脚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着动画效果的变化读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的观察到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么爬的。

(三)质疑问难

学到这儿,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①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②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四)解决问题

1. 为什么用“一脚一脚”而不用“一步一步”?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方案一:可以用“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脚一脚”就是“一步一步”的意思。此时教师不动声色,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方案二:理解“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

学生认为:“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教师请学生动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是怎样爬的。

2. 教师板画描述启发: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爬山虎要想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3.在这儿,叶圣陶老爷爷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你能体会出什么?(叶圣陶老爷爷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用词非常恰当。)

小结:体会叶圣陶老爷爷作了连续观察,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三、交流爬山虎脚的变化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墙和脚的关系)

2、这是一天就观察到的么?是怎样观察的?(长期观察)

3、叶爷爷还说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自己试过了)

我们观察物体时,可以用眼、手、闻、触,这些都是观察的好方法,叶爷爷就是利用这些方法来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观察,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4、叶圣陶陶爷爷无论是写爬山虎的叶子,还是写它的脚,都是那么有条有理,叙述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观察细致)

四、回归整体,领悟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又讲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就“萎了”和触着墙的巴在墙上相当“牢固”。学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课题,为什么这篇课文的标题是《爬山虎的脚》,现在你有没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这脚在爬山虎身上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脚爬山虎就没法往上爬了!)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4、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六、作业

篇11: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笔者以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为例, 从有顺序观察、全面细致观察、有感受观察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训练学生有序观察, 有助于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 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指导时要做到:

1. 了解顺序。观察顺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时间顺序, 时间有早有晚、有先有后;另一种是空间顺序, 从远到近、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等。叶圣陶先生在观察爬山虎时, 先从远处观察满墙的爬山虎, 再走到近处观察;先观察爬山虎的叶子, 再观察爬山虎的脚;在观察爬山虎叶子的时候, 先观察嫩叶, 再观察长大了的叶子;在观察爬山虎脚的时候, 先观察静态的脚, 再观察爬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 既有空间顺序的观察, 也有时间顺序的观察。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观察顺序, 以便学生在观察时选择运用。

2. 教给方法。在让学生了解了观察顺序后, 也要教给学生确定观察顺序的方法, 培养其根据观察事物的目的、特点等确定观察顺序的能力。对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 建立起观察对象和观察顺序的对应关系应该是关键。如观察爬山虎的外形, 可以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观察爬山虎的生长, 就必须按时间顺序来观察, 观察爬山虎在不同时间段的生长变化。此外, 要学会对事物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如课文中有这么几句话:“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 不几天就萎了, 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 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从这段文字中, 我们不难发现, 叶圣陶对爬山虎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没有长时间的仔细观察, 就很难发现这些“细节”。

二、指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

让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 对提高观察效果、把作文写生动具体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全面观察, 了解全貌。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课文中这样写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 也是嫩红的。”叶圣陶先生在观察时注意到了“脚的位置” (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 注意到了“脚的形状” (枝状) , 注意到了“脚的数量” (六七根细丝) , 注意到了“脚的颜色” (嫩红) 。这样细致的观察才能反映事物全貌, 避免管中窥豹。全面观察, 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课文这样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姿态: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 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 现在弯曲了, 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 使它紧贴在墙上。”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 注意到了爬山虎脚的生长变化 (变成小圆片;原先是直的, 现在弯曲了) , 这种长时间的“跟踪观察”, 才能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全貌。

2. 重点观察, 抓住特征。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部分, 有重点地细致观察。课文写爬山虎的叶子, 写嫩叶, 只用了27个字;写长大了的叶子, 却用了66个字。为什么?因为叶圣陶先生说:“爬山虎的嫩叶, 不大引人注意, 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显然, 他把观察叶子的重点落在了“长大了的叶子”上。然后抓住叶子“绿”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 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 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没有重叠起来的, 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茂密的爬山虎, 正好符合爬山虎叶子“绿”的特征。

三、指导学生有感受地观察

让学生带着感情有感受地对事物进行观察, 并加以想象, 是发展学生观察力, 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个性和灵气的重要方法。有感受地观察包括两个方面。

1. 带着感情。叶圣陶先生观察爬山虎, 完全是出于对爬山虎的喜爱, 带着喜爱之情观察爬山虎的生长, 就会更仔细, 更有耐心;带着喜爱之情来写这篇文章, 字里行间就充满了感情。课文写爬山虎的叶子时有这么一句话:“一阵风拂过, 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好看得很。”这句话其实就蕴含着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因为喜爱, 才会觉得“好看得很”。另外, 文章在结尾处写道:“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 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 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这是在夸赞爬山虎的脚呢!这段文字也不露痕迹地表达了作者在观察时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2. 加上想象。观察不光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嘴品尝, 还包括想象 (联想) , 在观察的过程中, 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叶圣陶先生在观察爬山虎的脚 (细丝) 时, 联想到了蜗牛的触角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在观察爬山虎爬墙的细小的脚时, 又联想到了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你会联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吗?) 这样的想象 (联想) 有一个好处, 就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更加形象地告诉读者。有的想象还能赋予事物人的生命和情感。想象就好比是做菜时的作料, 没有作料, 这盘菜就显得平淡无味。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一篇:电动车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