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数据双顶径的数据分析

2024-05-09

B超数据双顶径的数据分析(精选4篇)

篇1:B超数据双顶径的数据分析

每个怀孕的准妈妈都是十分辛苦的,从刚开始怀孕到之后的每个月去医院做检查,大大小小的检查什么抽血化验,做B超就是其中一项,做B超检查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宝宝的身体状况、胎心律动或是发育是否健康等等都包含在里面的,有一项叫做B超数据双顶径的检查,请问您知道B超数据双顶径是什么意思吗?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B超超数据双顶径。

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又称胎头双顶径,是指胎儿头部左右两侧之间最宽部位的长度,又称为“头部大横径”。B超测量BPD>8.5示胎成熟。

医生常常用它来观察孩子发育的情况,判断能否有头盆不称,顺利分娩。孕足月时应达到9.3厘米或以上。按一般规律,在孕5个月以后,基本与怀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说,妊娠28周(7个月)时BPD约为7.0厘米,孕32周(8个月)时约为8.0厘米,以此类推。孕8个月以后,平均每周增长约为0.2厘米为正常。当初期无法通过CRL来确定预产日时,往往通过BPD来预测;中期以后,在推定胎儿体重时,往往也需要测量该数据。

为了宝宝的双顶径正常,怀孕后的准妈妈最好是控制一下饮食,营养的摄入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了,不然营养过剩很容易造成宝宝双顶径过大或者过长的。还有钙的补充也要控制好,否则临产的时候是很痛苦的,不仅不能顺产宝宝也是很受罪的哦,希望各位准妈妈要按时做检查注意双顶径的情况。

篇2:胆囊壁增厚的B超分析

关键词:胆囊壁,增厚,诊断,超声

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较为灵敏地发现胆囊壁的增厚性改变。胆囊壁增厚的主要因素有三种:餐后胆囊生理性收缩、胆囊疾病以及非胆囊性疾病。因此, 及时准确了解胆囊壁增厚情况, 对于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以胆囊壁增厚患者为对象, 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在该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通确诊胆囊壁增厚患者48例, 男27例, 女21例, 年龄22岁~86岁, 平均年龄为45.4±3.6岁, 病程1年~20年, 作为观察组, 胆囊壁增厚情况见表1。另选取同期非胆囊壁增厚患者24例, 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超声显像仪为东芝SSA-550A型, 探头频率3.0~6.0 MHz。所有患者在检查前8 h~12 h禁止饮食, 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或者仰卧位, 观察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腔内有无结石等。若胆囊体部前壁厚度超过3 mm, 确定为胆囊壁增厚。同时通过了解患者病史、病程、X射线、心电图、肝功能、血常规、白蛋白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2。

3 讨论

超声检查是一种公认的胆囊病变首选检查方法, 正常胆囊经超声显像仪检查后, 所呈现出来的轮廓非常清楚, 胆囊壁十分平整, 胆囊壁的厚度不超过3 mm, 且透声性好, 无回声情况[1]。而在胆囊疾病的检查方面, 超声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可以精确地测量出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囊壁厚度, 胆囊内有无占位、结石以及其他隆起性病变;另外, 还可以检查出由于胆囊以外疾病而引起的胆囊病变[2]。而引起胆囊壁增厚的疾病可以分为胆囊性病变和非胆囊性病变。

引起胆囊壁增厚的胆囊性病变有胆囊炎、胆囊腺肌增生、胆囊癌等。其中, 胆囊炎所致者约占90%, 急性胆囊炎通常由于胆囊颈部梗阻而导致感染, 胆囊显著增大, 囊壁水肿增厚, 胆囊性透声较差, 强回声时易形成“双壁征”, 部分出现条纹征, 表明胆囊壁呈现出重度增厚。而慢性胆囊炎超声显像为弥散性增厚, 即透声性差、回声增强、表面不光滑, 呈现轻度增厚。胆囊腺肌增生可分为弥散型、局限型和节段型, 在胆囊壁内可见圆形液体囊腔, 并伴有壁内小结石, 显示为强光斑。胆囊癌分为实块型、小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以及混合型, 前三者的超声检查易被发现, 后两者需要彩色多普勒超声进一步的检查[3,4]。

非胆囊病变引起胆囊壁增厚的主要原因是肝脏疾病, 其中又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水最为常见。由于患者通常有低蛋白血症, 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胆囊壁内的液体会形成积聚, 增大了胆囊壁的厚度;而晚期肝病患者因胆囊浸泡于腹水之中导致肿胀, 从而增加了胆囊壁的厚度;病情进一步发展, 引起患者心力衰竭, 胆囊静脉因受到阻碍而造成胆囊壁水肿。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受到损伤和改变, 血管减少, 严重者会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状, 导致胆囊静脉回流受到阻碍, 胆囊血管出现淤血和低氧,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肝胆淋巴回流出现障碍, 导致肝胆淋巴等进入腹膜腔, 造成胆囊壁水肿。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胆囊壁增厚将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 胆囊壁增厚更加显著, 同时丧失肾功能。此外, 长期禁食的患者由于胆汁淤积, 将会表现出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 超声检查时会出现较强的回声点, 该症状可随患者的进食而好转[5,6]。

本研究中, 与非胆囊壁增厚者相比, 胆囊壁增厚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均有显著升高, 说明该变化与胆囊壁的厚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另外, 也表明应用超声显像技术检查胆囊壁增厚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意义[7], 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可为进一步的诊疗提供较为清楚的影像资料, 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玉平, 井庆红, 王玉芳.超声对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 7 (2) :100.

[2]田旭, B超观察胆囊壁改变在急性病毒性肝炎诊治中的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9) :1972-1973.

[3]敬思猛, 段海玲, 张慧琴, 等.超声检查胆囊壁增厚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6) :252-253.

[4]李向珍, 奥敦托娅, 萍萍.利用超声评价急性肝炎胆囊壁增厚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 33 (2) :146-148.

[5]迪利努尔, 张桂萍, 李玲玲, 等.非胆囊病变所致胆囊壁增厚的超声显像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 (3) :505-506.

[6]任明清, 超声显像胆囊壁增厚在临床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1, 17 (31) :53-54.

篇3:孕期B超诊断的有效分析

通常在超声波检查结束后,医生都会出具一份超声波检查报告单,上面经常有以下一些项目:

BPD::胎头双顶径。可以帮助判断胎儿大小是否与怀孕月份相符。

HC和AC:胎儿的头围和腹围。可以帮助判断胎儿的大小。

FL:股骨长度。与BPD一起帮助判断胎儿发育是否与怀孕月份相符。

羊水:判断羊水量是否正常。

这些项目对医生判断胎儿体重及妈妈是否能够尝试自然分娩非常重要。二、B超的影响

超声波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始于70多年前,与X射线不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超声波有致畸作用。但因为人类对超声波对人体的影响还没有长时间的数据的积累,因此,专家建议一般的产前超声波检查应该采用最小化原则,不要因为某些非医学诊断需要的原因进行多次的超声波检查。

但这并不意味着做B超检查越少越好,除了两次必要的检查外,还要根据准妈妈的身体情况,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例如,当准妈妈出现流产症状时,医生很可能需要通过B超确认胎儿的情况,这时切不可一味地担心B超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而坚持不做。曾有一位准妈妈在怀孕过程中发生流血,医生希望通过超声波检查确定宝宝是否存活,但准妈妈不肯,继续保胎,结果发生了胎死腹中的悲剧。

孕妇也不要因为比别人多做了一次或多次超声波检查就非常担心,其实此时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佳对胎儿造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超聲波本身对于胎儿影响。三、阴道B超 阴道也靠近子宫,因而也可以用于经过阴道做B超,检查子宫、卵巢,这种检查方法就叫阴道B超。做阴道B超无需憋尿,随时可以做检查。但费用比腹部B超更高。

其实做阴道彩超所使用的仪器与腹部彩超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用了高频探头。检查时,医师会在探头上套一层薄膜(一般使用避孕套)作保护用,然后将探头放入阴道内进行检查。

由于阴道接近子宫和卵巢,加上探头功能较强,所以所得到的图像清晰分辨率也较高,可清晰观察到细小病变,并能探测到子宫、卵巢血流情况,因此检查结果较准确,特别适合用于检查子宫内膜等小病变、卵泡发育情况,观察早期异位妊娠等等。

相对而言,腹部B超则适合用于诊断大的病变,以及不适宜使用经阴道B超检查的受检者。临床上,医师有时会把腹部B超(彩超)和阴道B超(彩超)检查结合起来,互为补充,达到最好的诊断结果。不过,阴道B超虽简单,但不是人人适合。未婚女性有阴道出血、中晚期妊娠和妊娠期流血、过大的盆腔肿块这类情况的人不宜使用。四、羊水指数胎儿是漂浮在羊水中的,羊水不仅能保护胎儿,而且它的量和色还能反映胎盘及胎儿在宫内的状况。孕晚期的羊水主要来源于胎儿排出的尿液,然后再通过胃肠道吞入,当胃肠道发育异常,神经管发育畸形时可出现羊水过多,前者大多要在出身后明确诊断,而后者B超就能发现,但有一部分羊水过多胎儿发育是正常的。孕晚期羊水过少大多数是由于胎盘功能减退引起的,泌尿系统发育异常也会出现羊水过少,但很少见,有时候B超检查能发现。B超测定羊水量有2种方法,其一是测定最大的羊水池,应该大于3cm,小于8cm;其二是测定羊水指数,正常范围是8~18cm,当羊水指数小于5cm时,为羊水过少,应尽快终止妊娠。五、B超检查的功效

(1)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如测定胎头至胎臀的长度,推算胎儿孕周;测定胎头的双顶径、头围、腹围及股骨的长度,判断胎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等。

(2)观察胎儿的生理活动,如呼吸情况、身体运动、肢体运动、吞咽动作、张力是否良好等。当胎儿在宫内缺氧时,这些活动会明显地减少或消失。

(3)测量羊水量。羊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预示有胎儿畸形。

篇4:肝胆疾病的B超检查分析

【关键词】 B超;肝胆疾病;检查分析;胆囊炎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6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53-02

B超是当前临床图像诊断应用当中十分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对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动态式的观察,非常直观[1]。此外,它还可以对各个组织和器官进行静态的检查。本文对肝胆疾病的B超检查进行了简要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任意抽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到某院就诊的肝胆疾病患者680例,对其进行手术之前的B超检查,并对B超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而且还要把B超检查的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在这68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205例,占总体患者的30.15%,女性患者有472例,占总体患者的69.85%;所有患者的年龄分布区间为15岁到89岁,其平均年龄在52岁左右。但是绝大多数的患者年龄分布在40-58岁之间。大部分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过腹部疼痛或右上腹部疼痛的情况,病程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几日,有的则数十年。检查的时候都伴有剑突或右上腹下压疼痛。

1.2 研究的方法 在检测的时候使用AlokaSSD-1100 B型超声诊断仪,其仪器的探头频率一般为35MHz,然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检查,探查其肝胆的相关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进行该项检查之前一定要空腹8个小时以上,最好可以空腹12个小时,这个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特质与医嘱进行定夺。同时,患者在检查前一天的饮食也要格外注意,尤其是晚餐最好不要吃油腻类的食物[2]。对于急诊患者则无需这些,但是如果有必要,可以检查之前的一个小时对患者进行灌肠,以确保B超诊断的准确性。

患者在进行常规性的B超检查时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和仰卧位三种方式,检查的医师要对患者的肝胆的内外,以及肝外的胆管进行多切面的检查,保证检查的到位与准确[3]。

此外还要对肝胆疾病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与B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看两者是否符合,以此来确定B超诊断的准确性。

2 结果

在本次所检测的680例肝胆疾病患者当中,有424例是胆囊炎,占总体的62.35%;胆结石患者有185例,占总体的27.21%;肝硬化的患者有31例,占总体的4.6%;子宫肌瘤的患者有23例,占总体的3.4%;肝肿瘤的9例,占总体的1.3%;此外还有附件囊肿的患者有8例,占总体的1.2%。其中有12例患者的B超结果属于误诊或漏诊情况。由此可见,肝胆类疾病当中,胆囊炎的患病率比较高,其次就是胆结石。

肝胆类疾病当中胆囊炎、肝硬化、肿瘤和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其中肝肿瘤和肝硬化的男性患病率要比女生高很多,特别是40岁以上的患者更是显著。而胆囊炎、胆结石类的疾病患病率却刚好相反,女性的患病率远远高于男性。

肝外胆管内的漏诊患者有12例,漏诊率为1.76%。其中有13例患者的在手术之前的B超检查当中只显示肝外胆管扩张,而手术过程中却发现扩张的胆管内有一到几枚小结石,直径大概只有0.12cm*2.1cm,有的呈硬性结石,有的则是泥沙样。还有2例是手术之前在B超检查过程中和手术中都没有出现肝外胆管扩张的情况,但是在冲洗尿管的时候却发现了2粒很小的结石,在手术之后被诊断是“可疑胆总管结石”。

3 讨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B超检查对于早期对于肝胆类疾病的诊治具有良好的作用。虽然其中不免出现某些误诊或是漏诊的情况,但是准确率还是很高的。

对患者胆管结石的漏诊大概是由于这些小结石大多位于患者胆总管的下段,而胆总管下段一般比较弯曲而且又细又窄,位置十分隐秘,所以很难在B超的检查过程中发现,再加上本组患者当中有4例患者是合并化脓性的胆管炎,其轮廓已经十分模糊,结石被脓汁包过,内透声很差,所以极难分辨出来。为此,我们必须提高胆管的显示率,减少误诊或是漏诊的发生。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患者在检查之前最好已经禁食12个小时以上,如果依旧无法准确显示,那么建议采用灌肠的方法,对于急诊的患者要采取复查的形式,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患者在检查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躺卧,而且在检查的时候恰当地配合检查医师的要求进行深吸气;可以饮用600ml左右的水,充盈十二指肠与胃,进而减少患者体内气体的干扰可能;适当地对探头进行加压,确保扫查的准确与彻底;必要的时候可以做脂餐试验[4]。同时,还要求检查医师做好扫描工作,扫描到位、彻底,不要因为患者的肝外胆管没有扩张现象就认为不存在结石。此外,还要不断提高B超图像的分辨率,并结合多种影像学的检查手段,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我们要在工作当中总结教训,学习经验,尽可能地提高B超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或误诊的发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旭东,涨益华.1750名社区老人肝胆B超检查结果分析[J].上海医药,2012,(33):26-27.

[2] 李基赋.B超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方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15(8):264-265.

[3] 伏长青,朱晓珏.138例肝胆疾病患者的生化与实验室诊断[J].中国中醫药咨讯,2010,34(2):277-278.

上一篇:最新入库物资验收管理下一篇:市安监局2011年上半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