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童年的初一周记

2024-07-08

描写童年的初一周记(精选7篇)

篇1:描写童年的初一周记

“加油,加油……”一阵激烈的呼喊声传来,是低年级同学在草坪上丢沙包呢!

我不禁回想起我童年玩沙包的情景,快来看吧!我们丢沙包的规则是:一共分成三组,两组扔,一组躲沙包。要是投中同学的手或者是脚加10分。投中身子加5分。被投的同学接住一个沙包加20分。

太阳睁着它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我顿时感到火辣辣的。这一次轮到我了。我想:嘿嘿,我要大显身手了,等着瞧把吧!我举起了沙包,眯起了眼,瞄准了罗维,趁他不注意,我用力扔了过去,这时,沙包像箭一样飞了出去。本以为我能打中他,可是我刚扔出去,他一下子就转过头来,快速地吐了一下舌头,一扭身子躲开了。我伤心极了!但我又一想:不就是一次没有丢中吗?别灰心,下次丢中就行了!“嘟,换人!”老师边笑边说。

轮到我躲了,这可是我的强项,我笑了笑,“哎呀,好疼啊!”原来是我一不留神,“中弹”了。有了教训,我认真多了。只见曾影冰向我扔来。我死死盯着那个沙包,它飞了过来,我向旁边一跳,躲开了。好险!我总算躲开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现在我把焦点转移到了宏宇身上,只见他正向同学们做鬼脸,这下他可倒霉喽!他一下子被沙包打中了屁股。“宏宇,你的屁股太大了,哈哈!”一旁的同学大喊着。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游戏结束了,B组赢了,我仿佛还能听见游戏中的串串笑声。

篇2:描写童年的初一周记

记得有一次,我在老家和几个好朋友玩扔沙包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两个人站在两边扔,其他人则站在中间,中间的人一人一条命,被砸中一次减一条命,接到一次沙包加一条命,两个互相扔沙包的人,如果接到对方扔的包,中间的人就要站着不动被他们砸。

我刚说完游戏规则,大家就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准备大显身手了。当我问到谁要当扔沙包的人时,波涛两兄弟就自告奋勇的要当,他们两个人当了扔沙包的人,那我们其他八个人就只能当中间的人了。

游戏开始了,一开始没有几分钟,我就被党科明当挡剑牌砸“死”了。不大一会儿,恶人有恶报,党科明紧接着也下场了。

这一句最幸运的人就是党一凡了,别看她个子矮矮的,但是她接包接的那是一接一个准,我们大家都“死”了,唯独她一个人还活着,还有七条命!

我不服,我就对他们说:“你们耍赖皮呢。”

“我们怎么耍赖皮了?”他们三个异口同声的说。

“你们两个刚刚明明可以将她砸中的,但是你们偏偏扔得那么轻,这不是分明送给她吗?”

“我们没有,都怪她眼疾手快,关我们什么事!”

“好了,我不怪你们了,我们化整为零,重新开始吧!大家同不同意?”

“同意!”大家不约而同的说。

但是只有一个人不同意,我想大家肯定知道是谁了,没错就是她——党一凡。

“为什么?我好不容易坚持到现在,为什么说重来就重来呢?”党一凡问。

“不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同意了!”刘怡答道。

“那……那好吧!我也同意。”党一凡只好同意。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第二轮,没想到大家越玩越来劲,就连饭都不吃了。直到我们把沙包扔破了大家才肯回去!

篇3:描写童年的初一周记

先说《月迹》。贾平凹写一家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这事情本身就具有诗情画意。只有天真烂漫的“儿童”, 只有对美好未来充满幻想和追求的“儿童”, 才有此兴味, 成人寻月, 恰如有人读小说《西游记》, 是会大打折扣的。但在孩子的眼中, 月亮本身就是个美人儿, 她“款款地, 悄没声地溜进来,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 爬着那竹帘格儿, 下面是一个白道儿, 再是半圆, 渐渐地爬得高了”, 我们“都屏气儿不出, 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 会一口气吹跑了呢”——也只有孩童才具这么大胆奇妙的想象力。

除拟人手法的大量运用, 作品为衬托孩子追月境界的神奇, 巧妙地与月宫嫦娥的神话传说糅合起来。先实写院中的桂树, 再引出月宫仙桂, 虚实结合, 融为一体, 使我们“好像有了一种气息, 就在我 (们) 的身后袅袅, 到了头发梢儿上, 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 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这样, 院中桂便是月中桂, 月中桂也就是我们院中桂, 现实与理想互相交融。在这特殊的中秋佳节, 自然会让人浮想联翩, “羽化而登仙”, 进入一种非凡的境地。

人呢, 不也是俗、仙一体么?当“奶奶”说月宫里已住有嫦娥, 文章先以月宫是银铺的地、玉砌的墙衬其美丽豪华, 又以怀疑有无“三妹”漂亮衬人间女子美丽如仙。这里, 人是仙, 仙也是人, 人仙一体, 难分伯仲。

爱美、追求美是孩子的天性。作者独特的构思还表现在:通过“奶奶”端出的甜酒, “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 这样, 每人杯中就都有了一个月亮, 一个美好, 一个希冀, 于是满足了孩子们向往美好的愿望, 于是“大家都喝下肚去, 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无疑, 孩子于是获得了莫大的满足, 因为人人得到了月亮——独特的构思, 诗化的语言, 把孩子追求美好事物的可贵的心灵世界和盘托出, 一览无遗。他们寻月, 从中堂到院内, 再从院内到院外, 童心、童真、童趣暴露无遗, 令读者置身于童话的境界, 随着这群孩子失望, 嫉妒, 争执, 最后满足:月迹, 既是月亮运作之迹, 更是孩子们追美心理发展之迹, 令整天忙碌的成人彻悟:如何保持孩子以致成人的一颗童心, 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诗意, 如何保护、引导孩子童心童真的永不磨灭 (如文中的奶奶一样) , 是我们当今人文教育的永恒主题。

如果说贾平凹的这篇散文本身就是一篇童话, 里边的“奶奶”便是一位得“道” (引导教育孩子) 的高人 (虽然文中她的语言动作很有限) 。她慈眉善目, 关爱孩子, 不断把孩子引向新的更高的境界。有了“奶奶”, 这群孩子才这么富有生气, 心灵也最终获得升华——这对我们这些为人师者自然也不乏启示。

与“奶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中的外祖母, 老人充满光辉, 极具人性, 溢满诗情, 充满艺术魅力。可以说, 文章童话般的意境均藉这位老人而生辉。请看——

外祖母的外貌:“ (头发) 多得出奇, 密密地盖着两眉、胸脯、两膝, 一直垂到地上, 乌黑乌黑的, 泛着蓝光”——这还是一位食人间烟火的平常的老人吗?如此出奇的泛了蓝光的头发, 分明是仙界神仙来凡界救助苦命的孩童 (作者) 的, 让人相信她有神力来庇护她所钟爱的孩子。你看她的微笑, “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 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整个瞳孔仍然黑得年轻, 明朗……通过她的眼睛, 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多么慈祥的孩子心中的圣诞老人!

在作者眼里, 外祖母的动作、举动“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 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老人, 她很胖, 但不臃肿, 不呆滞, 她像一只大猫成为孩子的“宠物”, 成为孩子的朋友。

在作者耳朵里, 外祖母的语言:“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 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一下子就打进我的记忆了”——诗化的描写, 充分表现了外祖母对孩子的疼爱, 每句话竟都像歌声般动听, 刻在孩子的记忆里……

综上, 《月迹》和《童年的朋友》叙的都是祖孙两代人, 都是凡人, 且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但他们的作为又似非常人之所为:每个动作、每句话语, 都是那么神奇, 那么充满诗意, 充满爱意, 让人读来如入童话之境, 充满美丽想象, 留连这人世间的一切——这是人性之美的浓缩, 是真善美的闪耀, 激发人热爱生活, 憧憬美好的未来, 享受诗一般的人生。语言上, 前文“玉玉”“银银”“粗粗”“疏疏”“累累”等叠词读来和谐流畅, 富有韵味, 充满童稚之气;后文“愉快、快活、年轻、明朗、快乐、温暖、轻快、敏捷、可爱”等形容词, 极尽了对外祖母的赞美, 让人温馨有加。由此看来, 这确不是一般的记叙文章所能比。记起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无言之美》中的话:“在文学作品中, 语言之先的意象, 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 都要尽美尽善, 才能引起美感。”众所周知, 高尔基、贾平凹都是文章大家, 写作高手, 把生活中的凡人小事能描写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地, 自然也是不难理解的。

篇4:浅析鲁迅小说中童年回忆的描写

关键词:鲁迅 童年 回忆 《社戏》 《故乡》

一.鲁迅的童年经验以及回忆书写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鲁迅先生远没有伟大的童年时代生活,而他的童年时代大多是通过已经伟大了的鲁迅的回忆来展现给世人的。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就是鲁迅永别故乡后的情思,就是在流离颠沛中,对儿时童心的追忆,它表现的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童年生活。而在小说中,“我”并非真正的鲁迅,而是鲁迅的化身,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回忆的童年或许是真的,或许更是一种童年梦幻,是对童年生活纯真无邪的希冀。所以,本文就以《社戏》、《故乡》这两篇有关童年回忆的小说进行分析。

鲁迅的童年以13岁为界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段生活,在13岁以前鲁迅也有过快乐的童年,而13岁以后,一连串的打击突然降落到他头上。首先是祖父因科场案入狱,接着父亲久病不起,鲁迅不得不过早担起家庭重担,常年奔走于药铺和当铺之间,在世人的冷眼中受尽了侮辱和炎凉,过早尝遍了人生的酸苦,遭受着难堪、屈辱、自卑和压抑,正因为如此,13岁之前在乡下度过的快乐日子在鲁迅不愉快的压抑的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对于鲁迅而言,基本上是在一种被压抑的和沉重的氛围中度过他的最重要的一段童年时光的。在鲁迅的童年经验中有着他的对于不愉快的和压抑的早期生活的极为敏感的记忆,或者说,早期生活的压抑感及其记忆,构成了鲁迅童年经验中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内容。鲁迅是怀着一种受到伤害的心情走向人生、社会的。在对人世的感慨和洞观的背后,不知隐藏了他多少滞重的记忆。同时,鲁迅作为一个精神界的与黑暗抗争的战士,成年后令人绝望的现实人生便时时激起鲁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他的精神需要一个栖息之所,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就成了他逃避残酷现实,寻找精神的慰藉与心灵的栖息地。所以在《社戏》中,成年鲁迅由于精神上的压抑,以至于从北京戏园的两次看戏也不能排解他心中的抑郁,从而转向回溯性童年记忆,向我们描绘了童年鲁迅在故乡看戏的自然欢快、美丽动人的画面。

回忆是一个与时间相联系的概念,时间的延续会使一切事情成为回忆,同时也会使一切痛苦渐渐趋于平淡,甚至由于距离的拉开,有些痛苦还会转化为美感,正如距离产生美。鲁迅虽然对旧的社会、旧的人生在理智上充满了憎恶与绝望,但他在情感深处,在潜意识中却不能甚至不愿像别人那样慷慨激昂甚至兴高采烈地埋葬它,因为那社会、那人生里毕竟有着他的一份眷恋与希望。书写童年是一种回忆,对童年的回忆往往是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发生的, 回忆的引发是有一定契机的:一个历史事件、一种文化嬗变、一次思潮涌动,甚至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都可能引发对童年的回忆。《故乡》中的回忆是因为不愿相信现实中农村残破、凋敝的景象,《社戏》由“我”对在城市看戏的不满始, 以对比的方式勾起了对童年在家乡看戏的回忆。

二.鲁迅小说中的童年情境和故乡景象

我们来看看鲁迅回忆的童年,《故乡》中,“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小说又陆续给我们呈现出了少年的“我”和闰土关于捕鸟、捡贝壳等的天真对话。《社戏》中,在童年“我”的眼里,乡村的风景是那样美丽动人:“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作者还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小说中的童年记忆充满了童真、诗意与温情,自然的一切充满了灵动飞扬的生命活力和绚烂美妙的幻想色彩,而且体现着儿童无拘无束的自由天性。

《故乡》写的是现实中的故乡,它是那样的萧索残破,“没有一些活气”。小说开篇就极力渲染一种“臧否不知所云”的心态:“故乡全不如此”,“故乡好得多了”,故乡“仿佛也就如此”,“故乡本也如此”。这或许是因为“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为“永别”而来。目睹过故乡的衰败,体味了故友的隔膜,满蕴着迁徙的感伤,故乡越发显得黯然失色,以至于离开之际,“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沉郁悲凉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我们回忆的意愿却是趋向于美好事物用以慰藉心灵的。所以,《故乡》以“我”脑里闪过“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田和英姿勃发的刺猹少年,使阴晦之气为之一扫。“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

《社戏》所描绘的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鲁迅很早就离开故乡,故乡给予他的,并非都是温馨的回忆,其间还有许多不幸与白眼,鲁迅对故乡却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复杂情感。当这种情感在当前的世界显得陌生时,它就在回忆的世界里寻找。同样是看戏,成年鲁迅在北京看的两回戏,都觉得“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只觉得“耳朵冬冬惶惶地响”,而觉得真正的好戏已经是“远哉遥远”的了,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就由枯燥烦闷的现实中转向温情脉脉的回忆里去了。人既然无法脱离既定的存在,那么人就会在对现实苦难的沉重感受中寻求解脱,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眺望存在或不存在的远方。

在《社戏》、《故乡》中,同样体现着不同层面的自然与社会对立的结构模式。王富仁说《社戏》“里面有着嘈杂的都市生活与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对立,有粗俗自私的城里人和亲切和善的农民的对立,有愚陋倨傲的成人与聪明天真的儿童的对立,有矫饰的贵族化的都市文艺与朴素的平民化的民间文艺的对立,有充满生存竞争的纷乱社会与优美宜人的大自然的对立。这些对立,说到底,实际便是社会与自然的对立。”在《故乡》中是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对立。儿童天真、纯洁,是人的天然本性的集中体现,儿童之间亲密友善,而成人却是愚昧、麻木而又痛苦的,早已被社会理性所异化,成人之间是一种封建等级关系,充满了隔膜。《社戏》《故乡》中的自然,是一种生命的圆融,具有和谐、完美的情致,给人一种纯净、清新、活泼而又质朴的亲切感,洋溢着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美。这种自然所隐喻的自由境界,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境界。童年回忆指向一种摆脱了一切桎梏,坚决、彻底的反抗精神和无压抑的、和谐的人生状态。

三.回忆超越现实的精神慰藉

在当下文学创作中,我们会程度不同地体味到作家的一种远方意识,在他们的笔下,我们会阅读到许多诸如“梦”、“童年”、“乡下”等间离现实的远方描写,这些充满超越性意味的远方意象和精神意绪,既是作家间离现实苦难的一种精神写作形式,同时也是作家试图超越现实苦难、消解现实人生苦难沉重性的富有诗意的表达。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社戏》的结末一句,不知勾起了多少读者的神思遐想。为什么我们会受作品中的这种怅然若失的情愫的强烈感染呢?因为这最末一句话拨动了我们的心弦,年少时的我们读到这里并不会有太多真切的感受,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会感叹会怀念,它使我们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从而搅动我们心灵深层的积淀,引起“心弦的共振”。对童年的回忆,实际上暗示了叙述人当下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缺失, 暗示了叙述人的孤独和焦虑,时光易逝,物是人非。而回忆产生的童年梦幻,宣告了叙述人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否定。童年,对每个成人来说,都永远无法重现地消逝了。每每忆及,总会有一种惆怅的失落感,而人们对永远失落和不可重复的岁月总会去追寻出它的美感来,再用感情镀上金色的光泽。即使是忧患的童年,也会因时间的距离和人生的经验寻觅出不一样的美感。对回忆者而言,纯洁无瑕的童年生活,无疑是逃离当下沧桑成年的一种最为便捷、最为经济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范伯群、曾华鹏.作家与读者间的最良导体——人生经验通感——从《社戏》和《朝花夕拾》谈起[J].《名作欣赏》,1986年04期.

[2]陈丽芬、万祥.精神憩息下的审美记忆——评鲁迅《社戏》[J].《安徽文学》,2007年07期.

[3]赵建晖.鲁迅在《社戏》中为什么选用儿童视角[J].《语文建设》,2006年11.

[4]荣松.爱恨交织写故乡——鲁迅小说《故乡》《社戏》之比较[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6年12期.

篇5:初一描写童年的作文

阿婆墙角有帮大梅姐掖着的象牙梳子、口红和眉笔,变成了我和三三的游戏道具。那个时候还小,只是远远瞧见过年家里来客人,大梅姐穿着明蓝的棉袄化妆,呆呆地便是从心底羡慕了,描眼线、擦口红、画睫毛、把一头温顺乌黑的秀发瀑布般梳齐,简直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我和三三小心翼翼地彼此画眼线,涂口红,然后对着镜子做鬼脸打闹成一团,然后在阿婆回来之前把脸洗净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到年末的时候,大梅姐过来“收货”,惊奇了一声:“欸,这口红怎么快没漆了呢?”我和三三捂着嘴偷笑,眼睛弯弯的闪烁着天真无邪。

最喜欢的还是阿婆的花园子。自从阿公走了之后,阿婆便喜欢侍弄花,栀子、水仙、迎春、山茶、玉兰、海棠.、牡丹、芍药、杜鹃……不同时令花园便是飘着不同的清香,或浓或淡,那时候村里鲜有花园这一说,我和三三便成了孩子眼里最风头的。春天来了的时候,花的香气扑鼻,久久絮绕不去,有的独秀一枝、有的结群成伴、有的悄然绽放、有的含羞待开……像小姑娘,气息或妖娆或清纯;颜色、形态、与香气都独一无二,但是总是藏着春天最美好的色彩,闪着光亮。

夏天到了,白洁柔嫩的茉莉花瓣首先绽放,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再是鲜艳的玫瑰和蔷薇,很相似,但是三三总是可以分辨出来——每当她调皮地想要花绽放在发髻上时,娇嫩的手指总是被玫瑰的叶刺划破,渗出血珠,为此她总是耿耿于怀;夏天的阳光生机勃勃,开的花没有了春天的温柔,倒是带着一股火辣辣的冲劲儿。

秋天的风凛冽起来了,树叶也松垮垮地落下来,一踩就碎。桂花浓烈的香气布满了花园子,金黄的碎花散了一地,我和三三的欣喜若狂不仅是因为这桂花的美丽,而是桂花本身。阿婆会用桂花给我们做桂花糖、磨制桂花汤圆、酥脆的桂花糕还有太爷爷喜欢喝的桂花茶,

秋天变成了我和三三最爱的季节。最爱的是橘子花,雪白灿烂,质地柔软绵柔,青绿色的花苞开放的赏心悦目,三两朵集结在一块,别提有多惬意,那股宜人的香气,飘入鼻腔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菊花、凤尾兰、凤仙花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

冬天白雪皑皑,外婆家的花园子也是需要休息的,我和三三的游乐场便转移到了户外。白色的雪积的很厚,绵软的像一床棉花被单,我们戴着手套拿起从阿婆那里软磨硬泡来的雪铲、稻草、黑色纽扣和胡萝卜搭建雪人,别提多有成就感了。当然,阿婆也不能总是把我们扔到外面不顾不问,雪实在下得大了,阿婆就把我们关在火炉旺盛的卧室里——除了青团、年糕和肉糯米团,当然还有最关键的桂花糖。

篇6:描写童年的初一周记

还深刻地记着小升初毕业考的前一天晚上,那紧张的气氛传染了家中的每一个人,我还如饥似渴地读着书,但我的.心情却异常烦闷,以至于想大叫几声,或许考试前压力太大了。

妈妈说:“别看书了,明天就考试了,早点睡吧,好好休息,不然明天会困的。”“哎呀,现在才几点,我能睡着吗?明天就考试了,我不得看书啊!”我漫不经心地随口一说,心情更加复杂了。不一会儿,母亲又微笑着进来了;“还不睡呀,快睡吧!”我忍无可忍了:大声冲妈妈吼:“烦不烦呀,没完了?你能不能出去别烦我了?”

刹那间空气变得很死寂,妈妈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失落与呆滞,我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偷偷看着她,她低头不语,又忽地抬起头。正好与我眼神相对,我看到的是母亲满眼的惭愧与慌张。那一刻,我的心紧收了一下,发现自己口中窜出的那条“毒蛇”已经使母亲遍体鳞伤。

我再也忍不住了,在母亲走后,我掩面痛哭,怨恨自己的冲动,现在每当再次想起母亲那失落的眼神以及第二天依旧的微笑,我总不免会心痛一下,或许有时母爱就是一句简单的叮咛,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次走心的原谅。

时光如水,岁月的沧桑在她面孔与头发上留下了灰白的印记。母爱是如此伟大,使我们即使蒙上岁月的风笑尘却依然纯洁明净。

篇7:我的童年周记

到了卖馒头的地方,我把一元钱给了卖馒头的阿姨,说:“阿姨,我买一元钱馒头。”阿姨收下了钱,在抽屉里找了一个塑料袋,给我拿了四个白花花的馒头,对我说:“小朋友,给你一元钱馒头,要拿好了。”我拿了馒头,一蹦一跳的回家了。

在路上,突然滚来一个小球,我踩住了,没站稳,摔倒了,白花花的馒头也滚了一地。幸好我穿着长裤,没把腿擦烂。可是,馒头又没有“防弹衣”,四个“白雪公主”变成了四个“灰姑娘”。我一下子呆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呢?突然,我有了一个主意:洗馒头!

我把馒头揣在怀里,赶快跑回了家。

趁妈妈不在家,我赶紧跑到洗手间,打来一盆清水,把馒头放在水里泡了又泡,见还有一些脏东西不愿离去,我便使出了“必杀技”:洗洁精入侵!我到厨房找了一瓶洗洁精,打开盖,洗洁精“倾盆而下”,很快就把脏东西洗掉了。

我把馒头放到阳台上晒,很快就把馒头晾干了。我把馒头拿出来,放到了桌子上,妈妈正好也回来了。

妈妈检查了我买的馒头,发现馒头都有些膨胀,就问我:“这些馒头怎么回事,好像被洗过,而且上面有黑点,是你把它弄脏然后又洗了一下吧?果真,被妈妈猜中了。“既然这样,那你就再去买点吧?”妈妈说。唉,真是自讨苦吃啊!

上一篇:2022年河北省专接本考试报名时间下一篇:保安部管理规范